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到北宋变法那些年-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顼默然不答,良久才问道:“她这几日还好吗?”
赵妙柔怜悯地看了大哥一眼:“能好到那里去?我去看她时,她告诉我痛到极处,一切便都放下了。”
作者有话要说: 预收文《晚清第一女名士》求收藏
文案:
1。薛慕母亲临终前对她说:此生最后悔的事就是嫁人,有这样一个渣爹,薛慕毅然决然走上了大龄单身女青年的道路。晚清第一批女学生+教师+校长+名士,这一路披荆斩棘,她终于一步步走上巅峰,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2。帝国销量第一《新民报》独家采访:你是如何看待主编齐云的?
吃瓜群众:放着到手的功名不要去办报纸,纯属败家子。
报界同仁:新旧兼修,倡兴女权,帝国无冕之王。
维新人士:精通西学,实乃推行宪政之通才。
薛慕:虽然都是套路,但他是我心中的英雄。
小剧场:
齐云:从一开始我就知道,我们是一样的人。这世上你再也找不到比我更合适的结婚人选了。
薛慕:我知道你很好,可是我这辈子都不打算结婚。
直到后来,汪氏专权,神州晦暗,齐云联合众人力挽狂澜,宁愿身陷囹圄。
薛慕问他:你后悔不后悔?
齐云笑了:苟能利社稷生民,虽九死而无悔!
薛慕眼中似有水光闪动:我要你活下去,等我来救你,等我嫁给你!
到最后,她言出必践,他如愿以偿。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
阅读指南:
1。种田升级流,事业线感情线并重,微甜不虐,结局he。
2。架空晚清,架空架空,一切为剧情服务,请勿对号入座。考据党请移步《穿到北宋变法那些年》。
第28章 少年离别意非轻
好不容易从失败的恋情中恢复,云娘回顾穿越后这些年; 才发现自己太虚度时光了。某些前辈用心科举; 金榜题名做到宰执;某些前辈充分发挥理工男的专长,发明了炸药、火轮;某些前辈利用金手指,干脆从一介贫民一路做到一朝天子。自己跟那些大神们相比; 简直太不上进了; 虽然出身不错; 但除了一些大家闺秀必备的诗词书画和女红外; 其他的毫无长进,万一什么有什么意外,根本没法在这世上安身立命。
云娘思来想去,古代适合女子的工作实在太少,除了在幕后经商,大概就剩下女医这一条路了。自己素来不懂经济,好在大学时利用闲暇时间攻读过医学学位,对中医理论也算初步了解。所以当务之急是继续学习; 把中医理论吃准吃透; 这样也算有技傍身了。
云娘想到就马上去做,立即去把家藏的《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翻出来; 日夜勤学苦读。记得前世学医时,对钱乙的《小儿药症直觉》特别感兴趣,索性凭记忆把一些方子写下来,重点攻儿科。光学理论不行,还得临床试验。自己的小外甥今年4岁; 伤风咳嗦久治不愈,富真娘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姑且让小妹开个方子,云娘判断此为风寒咳嗦,需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子选三拗汤合止咳散,寒像消退后,适量加入些清热药,居然几天就好了。富真娘十分高兴,小妹再钻研医书时,也不笑她呆了。
只是这个世上女子还是以嫁人为要。云娘已经十六岁了,富弼和夫人晏氏现在最操心的,就是小女儿的婚事。富弼细想女儿性子受不了拘束,索性不与世家大族议婚。陆诜是自己的故交,现任渭州知州,人品学问都是好的,他的幼子陆师闵年纪与云娘相当,富弼见过几面,为人忠厚有才,于是想把女儿许给她。
晏氏反对:“陆郎固然不错,但现在随父亲在渭州居住,我可不忍心让三娘远嫁。”
富弼坚持道:“夫人这是妇人之见了,选婿主要看男方的品行,至于远近贫富都不太重要。若是与京中世族议婚,倒是守得近,可大家规矩也严,以三娘的性子多半耐不住。倒不如找个清白人家过自在日子。”
晏氏摇头道:“夫君说的固然有理,可渭州临近夏国,汉夷杂处,实在不太平。”
富弼笑道:“这我早就想到了。陆家祖籍余杭,我听介夫的意思,渭州非久留之地,幼子完婚后,就让他回杭州读书准备应试,云娘久慕江南,想也是愿意的。”
晏氏还是不放心,亲自入京赴冯府与富真娘商议,顺便探探云娘的口风。云娘心早已伤透,对嫁人一事毫无兴趣。不过以目下的形势,早晚都要嫁人,倒不如嫁得离京城远些,倒也省下不少是非。何况陆师闵早晚要回杭州的,从此倒可以优游山水之间。于是低头装作害羞的样子,说是一切听从父亲的主张。
晏氏见云娘首肯,自然也无话可说。富弼与陆诜商量,索性定了亲,吉日定在七月初八,就在汴京发嫁。晏氏留在冯府与富真娘一起准备嫁妆。云娘看母亲和姐姐热情极高,忍不住劝道:“渭州地处偏远,汉夷杂处,盗匪猖獗,只带够用的行李即可,千万不要张扬。”
晏氏和富真娘深以为然,但还是把嫁妆单子仔细斟酌,生恐有缺漏。云娘无奈之下,只得帮着一起检点行李。却发现了上元节那日赵顼送自己的一枚雪柳忘了归还,不过几个月的时间,却恍如隔世。云娘犹豫了许久,终究舍不得丢弃,偷偷夹在了自己的医书里。
眼看离婚期越来越近,因渭州与京城离得远,陆师闵不便亲迎,定了由三兄富绍隆送嫁。于是众人更加忙着打理行装。云娘却觉得此事仿佛与自己无关,对未来的夫婿她毫不了解,也没兴趣了解,只是日日检点她那些医书,生恐遗漏。好在云娘穿越到古代,旁人提及夫婿的事情,就假装害羞避开好了,倒是显得她更像一名严谨守礼的闺秀了。
临嫁前那一晚,云娘和母亲一起睡。晏氏有一肚子的话要说,絮絮叮嘱道:“因你们不打算在渭州久留,所以嫁妆只带了一少部分。青禾和钱妈妈是自小服侍你的,如今陪嫁过去我还放心些。从汴京到渭州在路上要走2、3个月,路菜都准备好了,记得拿出来吃,总比外面卖的放心些;秋冬的衣服也备好了,冷时记得加衣。”
云娘躺在母亲身边,闻着熟悉的沉水香味道,觉得无比安心,越发不忍和母亲远离,她悄悄擦掉眼泪答应道:“娘娘放心,我在宫中历练了一年,早已不是小孩子了,路上饮食穿戴自会操心。”
晏氏叹道:“其实我的本意,不想你嫁得那么远。只是我一向敬服你爹爹看人的眼光,他择定的女婿,品行应该不会错。只要以后夫婿好好待你,我也就没什么可操心的了。”
云娘心中一动,突然问道:“娘娘是什么时候与爹爹相识的呢?”
晏氏笑了,仿佛又回到了少女时代“当时你爹爹以茂才异等科及第,范文正公称他为王佐之才,将你爹爹的文章拿给你外祖看,你外祖就动了结亲的意思,特地召他来家赴宴,你外祖母让我躲在屏风后面相一相,我看他才识过人,又温良宽厚,就早已认定他是终身之靠了。”
云娘觉得一阵心酸,大概自己这一生,注定找不到像爹爹那样的良人了吧。
等到发嫁拜别那一日,晏氏紧紧拉住云娘的手掉下泪来“这一路山高水长,你一定要小心。到了夫家要孝敬长辈、和睦兄弟;与夫婿要互敬互爱、濡沫白首。千万不要冒失逞性、专擅胡为。”其实她还有许多话,可是却早已哽咽得开不了口。
云娘胸口涨得酸涩难言,眼泪不由自主的涌出来,又怕弄花了妆容,索性结结实实得给母亲磕了头“女儿不孝,让娘娘操心了。此后一定牢记嘱托,也请娘娘善自保重,切勿为女儿远嫁伤怀。”
穿过大相国寺、州桥,跨过梁门、金梁桥和便桥,云娘又看到了万胜门,正值初夏,杨柳依依,动人离情,却无论如何也留不住往昔的时光。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而思念,早已蔓延。她终于合上马车帷裳,轻轻闭上了双眼。
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思君如百草,缭乱逐春生。
思君如落日,无有暂还时。
思君如满月,月月减清辉。
第29章 万国兵前草木风
一离汴京,云娘就卸下了沉重的嫁衣; 一众人轻车简行。出了长安; 渡过渭水和泾水,就上了高原。几十里的地方,放眼望去都是荒凉的浅草地; 不见一户人家; 大风刮着阵阵飞沙迎面扑来; 偶尔看见有三三两两的行人骑着骆驼; 缓缓行进在黄土地上,更显得西北的荒凉。
就这样走走停停了好些时日,终于来到了一座大山脚下。自长安向西北以来,一路都是荒凉的黄土山,但这坐山峰却看去却是一片青碧之色,从山顶到山脚,全是青翠的小树林,密的地方甚至连飞鸟都难以插足; 靠北的山峰下居然有瀑布泄下; 打在山石上淙淙作响。云娘不禁诧异道:“想不到在西北高原上,竟有这样风景似江南的地方。”
富绍隆笑道:“三娘不知道吗; 这就是有名的三关口,安史之乱后,吐蕃乘机东进,兵锋直达关中,三关口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本朝名将杨延昭曾在此把守; 防止夏国入侵。”
此时山路更加狭窄,众人只能下马步行。空荡荡的山谷里,只听见涧水潺潺声和树木瑟瑟声,云娘感到一阵莫名的恐惧,这样走了不知多久,只见山顶上两个汉人打扮的人行色仓皇飞跑下来,其中一人摇手道:“山顶有夏国的兵,去不得了。”
富绍隆一阵心慌,忙问道:“大概有多少人?”
“多得数不清,我们的骆驼就被他们抢去了。”那两名汉人话还没说完,便匆匆向山脚下逃去 。
富绍隆一阵心慌,忙招呼云娘等人上马车。看见山路旁有一片茂密的树林,便领着众人入内躲避。云娘与青禾在马车内紧张地相互对望,并不说一句话,等了多时,不见外面有动静,刚要松一口气,却听得一阵喧闹的马蹄声,几只冷箭嗖嗖射过来穿过车窗,若非躲避及时,差点射中青禾的前胸。
云娘心下着慌,难道自己真要交代在这里了?古代女子遭遇兵匪的下场她是知道的,想要避免被羞辱,大概也只有自尽守节这条绝路了。
夏兵早将富绍隆绑起,行李物件抢劫一空,又从马车里把云娘青禾一把拉出来,一名夏兵看见云娘年轻美貌,忍不住笑道:“今天运气好,能碰到这样一位小娘子。”说着便欲上前轻薄。却被为首的一位将领止住道:“休得胡闹,我们还有正事。我看他们也不像普通人,且把他们捆起来,交给主上处置。”
就这样像牲口似得被夏兵驱赶着在山路上前行,云娘倍觉屈辱,几次路过山谷,她想到自己若是跳下去,大概后世的列女传就多了一个名字,但她又不甘心就这么死去,毕竟在她看来,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就这样行至傍晚,云娘一行人被领到山脚下一个寨子里,却见一众夏兵都跪下向一名青年男子行礼,云娘仔细看那名男子,不由大惊,他正是自己当初在秦州救下的那名少年。
那男子见到云娘也十分意外,但转眼就笑了:“我和娘子几次三番遇到,还真是有缘。”一面喝令兵士松绑,一面问道:“娘子不是在汴京吗,怎么到这里来了?”
云娘向他解释清楚缘由,又请求道:“如今请阁下放了我们,好早日赶到延州。”
男子敛去笑容问道:“娘子要嫁的夫婿是谁?”
云娘只得照实答了,却见那男子冷笑道:“若是陆家的人,我却放不得,实不相瞒,我正欲出兵攻打庆州,陆诜是渭州知州,娘子若是泄露了消息,却是要坏我大事。”
富绍隆心中叫苦,不由问道:“不知阁下是什么身份?”
那男子并不答话,却听旁边一兵士喝道:“这是我大夏皇帝,休得无礼。”
云娘心中一惊:原来是李谅祚,他倒是有胆识亲赴汴京探听虚实,如今又亲自出领兵出战,边境从此无宁日了。
李谅祚靠近云娘低声道:“娘子何必要嫁给陆师闵那无名小子,你我如此有缘,不如跟我回夏国,我是不会亏待你的。”
云娘冷笑道:“国主累岁以来,数兴兵甲,侵犯边陲,惊扰人民,胁迫熟户,人情共愤。如今不思改过,还要直寇庆州,围迫城寨,抗敌上国官军。我如今受父母之命嫁与陆郎,怎么可以委身于你。”
李谅祚闻言并不生气,反而笑道:“你们汉人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们党项人却没有这种陈腐的规矩,你和那陆郎连面都没见过,怎知他是好是歹?宋人一向自诩为正统,视他族为蛮夷,却不知征服天下靠的是真正的实力。贵国太宗皇帝不敌契丹,仁宗皇帝更是屡次败于我大夏,还死要面子要我等臣服,娘子不觉得可笑吗?”
云娘是穿越过来的,实在没有热情跟李谅祚争论什么华夷大防,只得放低身段道:“听闻国主亦仰慕华夏文化,在国内推行汉礼,也屡次遣使赴我大宋朝贺。如今不如放了我们,两国化干戈为玉帛,安民保福,岂不好吗?况且我毕竟有恩于国主,如今把我们扣在这里,岂不是恩将仇报吗?”
李谅祚呵呵一笑:“娘子好辩才,不愧是富弼的女儿。军情紧急,现下无论如何不能放了你们。至于报答。”他深深看了云娘一眼,招呼左右兵士道:“这是我请来的贵客,吩咐下去,把他们的行礼马匹归还,一路上好好照应,切勿怠慢了。”
夏兵押着云娘一行人赶路,直到傍晚,才赶到一座大山脚下。于是众人选择地势高的地方安营扎寨,李谅祚特地吩咐让云娘单独住一个帐篷,令一名烧饭的老妇人入内服侍。
云娘的心情乱糟糟的,好不容易安顿下来,才想起问那老妇人:“这里是什么地方?”老妇人道:“这里就是六盘山脚下,过了六盘山就到平凉了。”
虽然是初秋时节,山中夜晚还是甚冷,云娘的厚衣服落在马车上,也没有心情去拿,横竖睡不着,索性让老妇人点燃了一堆火取暖。借着火光望去,依稀可以看见西面巍峨的山峰,月亮笼上了一层烟雾,发出惨淡的光,越发让人觉得凄凉,云娘叹了口气,索性拿了一本医书来看,到能排解一些愁思。
谁知李谅祚悄悄走来问道:“娘子看得什么书?”
云娘看清是他,索性转过身去不答。李谅祚并不生气,示意老妇人退下,走到云娘面前笑道:“娘子喜欢医书,这倒是特别,我以为你们汉族仕女都会喜欢诗词歌赋。”
云娘沉默良久,忍不住开口问道:“如果这一仗打完了,国主会不会放我们走?”
李谅祚摇头道:“其他人可以走,但是娘子必须留下,跟我回兴庆府。”
云娘一阵绝望,眼泪快要流出来,却又竭力忍住问:“为什么?”
李谅祚上前一步贴近云娘:“上次在汴京,娘子不愿意随我回去,我不勉强,可是这次又碰上,此乃天意,我绝对不会错过这次机会,再次放娘子走。”说罢便将她一把拉进怀里。
云娘觉得无比屈辱,用尽全身力气将他推开,拔下头上的簪子对准自己的咽喉:“你再上前一步,我立即自尽,就算是死,我也不可能跟你。”
李谅祚的眼神变得迷茫,他并不再靠近云娘,只是低声道:“你不能死,若是你死了,我不会放过陪同你的人。我生平不强迫女人,早晚你会心甘情愿的跟我的。”
第30章 月傍关山几处明
治平三年秋,李谅祚率八万步骑围攻庆州大顺城。
当夏军气势汹汹地来到大顺城时; 遇到了顽强的抵抗。尽管数万夏军轮番攻打寨栏; 但守兵据险坚守。蔡挺早就下令在城旁水中布下铁蒺藜,夏骑兵渡水时多被绊倒,惊呼有神。好不容易攻到寨前; 宋兵用强弓硬弩连射; 又从城墙上扔下许多檑石滚木; 夏军伤亡惨重; 一连三日未能前进分毫。李谅祚大怒,命令生擒军首领李清、撞令郎首领李守成在关前拼命攻打,自己身披银甲亲自督战。
李清指挥铁鹞子杀气腾腾的向宋军阵地碾来,李守成领五千名兵士在两边策应。李谅祚率中军也随大军一起指挥攻城。谁料蔡挺早就在在城墙内伏下强弩八列,内殿崇班林广乘其不备,以飞矢射穿李谅祚铠甲,李谅祚身负重伤,铁鹞子人马披挂的重甲重铠也纷纷被穿透; 受伤的战马发疯似的乱跳乱窜; 夏军大乱,拼命奔逃; 却见城外杀出两路伏军,击杀夏兵千余人,李谅祚在亲兵护送下后退十余里才稳住阵脚。
大顺城是打不下了,夏军转向柔远寨发起猛攻,可寨内却死一般的寂静。冲进柔远寨后; 未见一兵一卒,四处搜寻粮草,见到的却是一片焦土,找不到一粒粮食,夏军人饥马渴,只得在柔远寨中休息过夜。李谅祚在大帐中刚刚安睡,听得帐外一片喧闹声,却见大将梁永能急入帐回禀:“陛下,宋军夜袭,军司仓库起火了。”
因伤口感染,李谅祚此时高烧不退,但他的头脑却十分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