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药田种良缘-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静娘。”杜晓瑜见她要出去,忙出声,“你别走,陪我说说话。”

    “姑娘不是累了吗?”

    “可我一想到王爷如今杳无音信生死未卜,就又睡不着了。”杜晓瑜蹙着眉头,“你说他要是到了京城,会不会真的第一时间就来找我?”

    静娘颔首,“王爷从来言出必行,他说过会来找姑娘,就一定会来的。”

    “那他到现在都没来,是还没回京吧?”杜晓瑜语气中满是幽怨,“你说堂堂王爷,连回个家都这么难,他这些年到底是怎么过来的啊?”

    静娘垂下眼眸,心道王爷五岁之前也是个性情纯真的孩子,自打先皇后薨逝,他就被那些人一步步逼成了现如今人人谈之色变的“活阎王”。

    王爷未必想这样,可总有人不想让他活得太舒坦,甚至是不想让他活下去。

    “静娘,楚王府距离杜家远不远?”杜晓瑜压低了声音问。

    “很远。”静娘点头,“从这里过去,坐马车都要将近一个时辰。”

    “那想来距离恩国公府不远。”杜晓瑜想到上次杜程松带她去国子监的时候就差不多花了一个时辰,后来去恩国公府才一炷香的工夫就到了。

    这么说来,从杜家去恩国公府与楚王府所花的时间差不多。

    “恩国公府距离楚王府倒是不怎么远。”静娘如实道:“只不过,王爷与恩国公很少有往来。”

    杜晓瑜点点头,“静娘,等改天得空了,咱们就到恩国公府串门去,我好久没见团子了,那小家伙也不知道长高了没有。”

    静娘倒是挺乐意,只要姑娘高兴就成,只不过,“姑娘如今是这大院儿里的小主子了,做什么都要讲规矩,你要出去也不是不行,须得去跟主持中馈的大太太说一声,只有她允准了,咱们才能堂堂正正地出去。”

    “这么多规矩?”杜晓瑜心想如此一来,那她岂不是得成天被关在这四方大院里?

    光是想想就闷得慌。

    静娘耐心地说道:“大户人家都这样,杜家还算是松范的了,皇家规矩那才叫多呢,姑娘是没瞧见,亲王正妃们在跟王爷订了亲之后就得开始背规矩学礼仪。”

    说到这里,静娘轻轻笑了起来,“康王妃在出嫁前,奴婢有回去她们家府上办事,偶然得见康王妃因为背不下那么多的规矩,有气无力地趴在亭子里的石桌上,嘴里嚷嚷着不嫁了,可把教养嬷嬷们吓得不轻。不过也就是私底下说说而已,到最后还不是背得滚瓜烂熟,穿上凤冠霞帔欢欢喜喜地嫁入了康王府。”

    杜晓瑜惊呆了,“那照你这么说,皇家规矩得有多少啊?”

    “很多。”静娘用手比划了一下,“光是康王府送过去的那些书就有这么高一摞。”

    杜晓瑜有些想哭,背书不是她的强项啊!

    “那你看,我是不是死定了?”杜晓瑜笑得十分勉强,瞬间感觉自己掉进了一个大坑里。

    “楚王府里的那些书……”静娘顿了顿,“要么被王爷拿去垫了桌子,要么生气动怒的时候扔两本,扔着扔着,也就没有了。”

    杜晓瑜更惊了,王爷胆子这么大的吗?

    静娘无奈笑笑,敢明目张胆纵火烧皇宫的人,还有什么是他不敢做的?

    静娘安慰她,“其实姑娘这么聪明,很多东西一点就通,犯不着死记硬背,把基本的礼仪规矩学会就行了,至于那些细节,时间一长,自然而然就懂了,背书反而显得太过死板,就算当时记得住,没准儿过几天就全忘了。”

    “有道理!”杜晓瑜很是赞同,感激地看了静娘一眼,若不是一直有她在旁边提点着,自己怕是要慌得手脚都不知该往哪里放了。

    静娘心道那活阎王自己就是个不守规矩的,怎么可能一板一眼地要求他的王妃,去宫里给主子们请安也就算了,要是在王府里,还不是姑娘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谁敢站出来说半句不是。

    杜晓瑜没说多大会儿话,就慢慢睡了过去。

    静娘往香炉里点了杜晓瑜最喜欢的沉水香,悄悄退了出去。

    ——

    且说杜晓骏这边,他就没杜晓瑜那么好的待遇一回府能去睡个好觉,刚踏进门槛就被杜程松叫去正房里问话。

    “你们这一路上没发生什么事儿吧?”杜程松一脸严肃。

    杜晓骏不敢造次,规矩回道:“能有什么事儿,我可是把妹妹全须全尾地带回来了,爹又不是没看见。”

    杜程松其实想问傅凉枭的事,不过看这情形,想从儿子嘴里套出点什么来是不成了,毕竟杜晓骏什么都不知道。

    杜程松又随便问了几句,摆手道:“行了,去给你祖母请个安再回房。”

    杜晓骏“哦”了一声,站起来的时候提醒了杜程松一句,“爹,别忘了你答应给我个奖赏的,我要库房里那套景泰蓝茶具。”

    “臭小子!”杜程松顺手抓了茶碗扔过去,“别的本事学不会,成天惦记库房里的宝贝,你还能不能干点正经事儿了?”

    “我怎么就不正经了?”杜晓骏委屈,“爹不是成天把亦臣放在嘴边夸吗?我要这套茶具,还不是想拿去送给他。”

    听到杜晓骏是为了给江亦臣送礼,杜程松的神情缓和了些,“说起来,亦臣这小子好久没来咱们家坐坐了,你去找他的时候顺便问问他什么时候有空,请来喝杯茶,老太爷想找他下棋很久了。”

    “知道啦!”杜晓骏有气无力地回答。

    “瞧你那点子出息。”杜程松瞅他。

    杜晓骏摸了摸肚子,“爹,我这刚回来,饭没吃上一口也就算了,连茶都没得喝,能站在这儿跟您说话,那都是我福大命大,您还这般嫌弃,我不是亲生的吧?”

    “胡说八道什么!”杜程松叱道:“你不是亲生的,难不成我外头捡来的?行了,厨房那边应该在备饭,你先回去,我让你娘给你安排。”

    “麻溜儿的啊!”杜晓骏舔了舔嘴巴,继续摸着空瘪的肚皮,“我快不行了。”

    杜程松再一个茶碗扔过去。

    杜晓骏跑得比兔子还快,直接冲回自己的房间。

第171章 、请安(二更)

    杜晓瑜睡了一觉,醒来的时候天色已经擦黑,大厨房那边,杨氏让人送了不少吃食来,特地按照老太太的吩咐加了一盏血燕窝。

    静娘怕杜晓瑜吃不惯,自己在小厨房捣鼓了一些点心端来。

    杜晓瑜一时半会儿习惯不了京城的菜肴,只随便扒了两口饭就开始吃点心了。

    静娘看得心疼,“那要不,奴婢去小厨房炒几个姑娘爱吃的菜?”

    “算了。”杜晓瑜摇头,“横竖都是要习惯的,我慢慢来,每天多吃两口,总有一天能顺过嘴来,没必要搞特殊,我可不想成为整个大院儿里的焦点。”

    静娘了然,默默撤了杜晓瑜几乎没怎么碰过的那些饭菜。

    等杜晓瑜用点心填饱了肚子,重新梳洗了一番,翠镯才带着她去正式见过杜程松和杨氏。

    杜晓瑜的海棠居距离三房正院并不远,从海棠居出来,穿过一条鹅卵石小道,再跨过一道月门就到了。

    正院里丫鬟婆子不少,有眼尖的,一见杜晓瑜进院,马上打了帘子进去禀报。

    杜程松自然是稳稳当当地在里头坐着等。

    杨氏却不似他那般沉稳,哪怕只有几步路,也亲自出来迎接,生怕杜晓瑜走不稳摔跤似的。

    “筱筱。”杨氏自然而然地来拉她的手。

    杜晓瑜没拒绝,心里也没觉得多亲切,只是淡淡地应了声,“嗯。”

    “娘听说你晚饭没怎么吃,是没胃口还是那些菜不合你胃口?”

    “是我刚到大院儿里,还有些不习惯,胃口也不好。”杜晓瑜不想杨氏再折腾了,撒谎道。

    “那你都喜欢什么菜,一会儿跟娘说,娘明天就去吩咐大厨房给你做。”

    “不用了娘。”杜晓瑜还是拒绝,说道:“大厨房里的厨子们要顾着大院儿里所有主子的口味,哪管得了那么多,您别去说,要有什么不习惯的,我让下人们在小厨房里单独做一些出来就是了。”

    杨氏这才想起来杜晓瑜的院子里是专门弄了个开小灶的厨房的,这可是除了老太太,其他院子里都没有的待遇,“也对,让小厨房做,赶明儿我再让人添一些你喜欢的食材。”

    杜晓瑜莞尔,“有劳娘费心了。”

    “不怕的,只要筱筱开心,娘什么都乐意做。”

    杜晓瑜偏头看了一眼杨氏,应该是今天为了迎接她而特地装扮过,但浓厚的脂粉依旧掩盖不了杨氏眼角的细纹,让她看起来显得有些老态。

    再看屋子里站在一旁的梅姨娘,虽然换了白日里去见杜晓瑜的那身装扮,素净了不少,但那张脸风韵犹存,哪里有什么细纹,怕是平时没少注重保养。

    不用想,是个男人都会更疼爱美妾。

    从杜程松看两人的眼神里就能判断出来。

    看杨氏的时候,更多的是相敬如宾。

    而看向梅姨娘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多了一些宠溺。

    这便是正妻与美妾的区别了。

    正妻是餐饭,今天吃了,明天还得吃。

    美妾是佳肴,今天吃了,明天还想吃。

    杜晓瑜觉得眼睛疼,偏开头,从杨氏掌心抽回手以后站到堂中,等丫鬟递了垫子来,才缓缓下跪磕头,“女儿十数年未归家,让爹娘牵心挂肠了,是女儿不孝。”

    这些话,是替原主说的。

    杜程松梗着脖子,有些说不出话来。

    杨氏忙弯身将她扶起来,这还一句话没说上呢,就开始泪眼婆娑的了,“筱筱没有不孝,是娘不好,都怪娘当年粗心大意弄丢了你。”

    杜晓瑜似乎听到杜程松轻轻地冷哼了一声。

    她掏出帕子递给杨氏,温声劝道:“听下人们说,娘这十多年来没少落泪,哭多了对眼睛不好,我既然已经回来,以后就别哭了,要真哭瞎了,不仅看不清脚下的路,连人也看不清了。”

    杜晓瑜说这话的时候,眼神似有若无地瞟向梅姨娘。

    梅姨娘垂下脑袋,只当做听不懂杜晓瑜在说什么。

    她是今天才头一回得见杜晓瑜,跟她想象中被欺凌了十多年的柔弱小女孩一点都不一样,这位五姑娘,不仅聪颖大方,说话还不骄不躁,乍一听没什么,细细回想,却是句句带刺,戳得你浑身都疼,可偏偏她就稳得住,让你挑不出一点错来。

    杨氏哪里听得懂女儿在打什么机锋,忙欣喜地抹了眼泪,拉着杜晓瑜到一边坐。

    “姨娘的咳疾不是还没好吗?”这时,杜晓珍从外面进来,一眼看到梅姨娘,袖子里的手紧紧握成拳头,冷冷开口道:“夜间风大,还是早些回去歇着的好,可别一时贪玩,忘了大夫是怎么嘱咐的。”

    梅姨娘一听这话,眉心蹙了蹙。

    “梅氏,既然还没好,那就先行回房吧,晓珍也是一番好意。”杜程松的眼神带着几分赞同。

    梅姨娘勉强笑着行了个告退礼,心中却满是怨愤,这段日子因着咳疾,她已经很久没在爷跟前露脸了,好不容易因着今儿五姑娘归家出来一趟,却被亲生女儿三阻四阻,死活不给她机会。

    杜晓珍什么心思,她哪里不明白,难怪人家都说生母没有养母亲,女儿虽是她亲生,可打小养在杨氏名下,言行举止都是照着杨氏的模子刻出来的,只怕早就把自己当成杨氏的亲生女儿了,又哪里想得起来还有个做姨娘的生母。哪怕是偶尔想起来了,也只会觉得是耻辱,是耽误她大好前程的绊脚石。

    梅姨娘越想越心凉,只当自己是白白生了个孽障,既嫌弃她身份低微,又不准她出头去争。

    回到含香馆,梅姨娘怒得摔杯,直把伺候的小丫鬟们吓得够呛。

    且说上房这边,杜晓珍走到堂中,给杜程松和杨氏行礼,又给杜晓瑜问安。

    杜晓瑜礼貌地点了点头。

    杜晓珍这才走到她身边坐下,问了几句晚饭的情况。

    杜晓瑜没瞒着,照实了说,告诉她自己初来乍到多多少少有些不适应,等再过些日子就好了。

    说完,杜晓瑜特地问了一句,“梅姨娘咳疾没好,四姐姐不去看看她吗?”

    杜晓珍道:“我去了顶什么用,还不如多让大夫跑两趟兴许能有法子帮她治治呢!”

    杜晓瑜眼眸微闪。

    从白天在海棠居见面到现在,杜晓珍好像每次一见到梅姨娘,态度都透着强烈的不满,直接拿话把人给撵走。

    也不知道这姑娘怎么会对自己的生母产生了如此深厚的怨念。

    杨氏听到了两姐妹的谈话,轻声问:“大夫给开了什么药?”

    杜晓珍道:“我也不知道是些什么药,只知道吃了这么长时间,似乎一点都没见效,张嘴说话吸到风,马上就咳得更厉害了,姨娘老是嚷嚷着嗓子痒。”

    杨氏心焦,恳求地看向杜程松,“爷,要不,您去给她看看吧?”

    “胡闹!”杜程松一脸严肃,“我怎么能给她看病呢?老祖宗的规矩你都给忘了是吧?”

    杨氏缩了缩脖子,不敢再吱声。

    杜晓瑜回忆起自己上回来的时候水土不服,杜程松是亲自给她摸过脉的,怎么这会儿换了梅姨娘就不行?

    听说梅姨娘患了咳疾还往外找大夫,杜晓瑜心下便猜想杜家应该是规矩严厉,不准懂医的那几位给家里人看病。

    想了想,她开口道:“嗓子干痒,是虚火旺盛,肺中燥热所致,梅姨娘的方子要实在不奏效,四姐姐可以让大夫开一剂麦门冬汤,麦冬清热养肺,对付干痒大有效果,另外,也可以要一些百合片和乌梅泡水喝,情况或许能好一些。”

    杜晓珍诧异地看着她,“小妹会医术?”

    杜晓瑜点头,“山中神医亲传,不过想来,在杜家人跟前是班门弄斧了。”

    杜晓珍脸上的惊讶久久不退,“杜家医术向来传男不传女,没想到到了小妹这里,竟然半路学了一身医术回来,这……”说完,看向上头的杜程松,像是在询问这种情况能不能被家族允许。

    杜程松欣慰道:“既然是山中神医亲传,晓瑜便不算坏了咱们祖上的规矩,况且,晓瑜似乎在妇人病这一块上颇为精通,这未尝不是好事儿啊!”

    要知道很多妇人病,男大夫都是不方便看的,坊间也有一些女医,不过那些女医精通医术的少之又少,多是半吊子,京城里每年因为妇人病而死的女人不在少数,整个大魏就更不用说了,杜家要是能在这一块上做出点成效来,也算是为大魏的女子造福。

    杨氏原本还担心杜晓瑜直接给梅姨娘开方子会遭到杜程松的斥责,如今见杜程松不仅没生气,似乎还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杨氏顿时松了一口气,心中默念了句“阿弥陀佛”。

    杜晓瑜对此倒是没什么太大的感触,反正她从来没打算在杜家人跟前隐瞒自己的医术,要是杜家因为这个就容不下她,那她走人便是了。

    杨氏念着杜晓瑜刚回来,理应多休息,不能熬夜,没聊几句就喊上杜晓珍准备离开。

    杜程松突然道:“晓瑜,明儿一早,你到外院书房去找我,爹有事想问问你。”

    一只脚跨出门槛的杜晓珍愣了愣,外书房可是女眷不准去的地方,别说是她,哪怕母亲和老太太都没进去过,父亲竟然一开口就让这个小妹去,到底能有什么事情如此重要?

第172章 、重新招婿?(一更)

    杜晓瑜之前就听说过,杜家的外书房是重地,除了太爷和三爷,就连大爷和二爷都很少进去。

    如今杜程松却让她去外书房找他?

    什么事这么重要?

    杜晓瑜还在发怔,旁边杨氏的声音传来,“筱筱,娘送你回去。”她手里提着个灯笼,看来是真打算亲自送杜晓瑜回海棠居了。

    杜晓瑜瞧瞧外头的天色,摇头道:“有静娘她们几个下人跟着,我不怕的,娘就别送了,大晚上的,你眼睛又不好,万一有个好歹,我也不好向爹交代。”

    杨氏忙给自己辩解,“我的眼睛好着呢,晚上也看得真真儿的。”

    杜晓瑜有些无语,合着自己刚才在屋里故意说的那些话都是白费唾沫,听懂的反而是梅姨娘,杨氏竟然一个字都没反应过来?

    接触了一天,杜晓瑜总算是摸准了,杨氏就是小白花的性子,软趴趴的,扶起来也坐不正。

    想来是年轻的时候姿容不错,再加上性情单纯,所以才会得了杜三爷这种什么坏事都干的老爷们儿青睐。

    毕竟嘛,以自我为中心的男人就喜欢看女人对他们百依百顺,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成就感和荣耀感。

    杨氏的五官轮廓是很柔美的,一看就知道年轻时候是个美人。

    十五六岁的时候,性情单纯长得又美的,叫不谙世事,跟窑子里的女人一对比,那就是出淤泥而不染,清水芙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