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娇妻来种田-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知道了,估计孩子消停的日子……也就不多了!
  “孩子他娘,今儿回去我就开始找人,明儿动工。每天做完中午的帮工饭你就走,我跟闺女在家。”
  “你在镇上住一宿,转天你买肉回来,继续做饭。这样不耽误事儿,还能照顾那孩子。”梁安的安排很好,可却让曹氏犯了难。
  这么做的话,那他们俩……
  仿佛察觉到娇妻的顾虑,梁安拍了拍闺女的肩头,道:
  “睿达家的这几天做噩梦了,正好让闺女过去,陪着做几天伴儿。”
  “也好。”曹氏轻叹口气点头,靠着车厢不再说话,闭目养神。
  梁安昨天晚上一夜没睡,也闭上眼睛,补眠。
  齐妙坐在一旁,看着双双闭眼的两个人,无奈的轻扯嘴角,素手玩着手腕儿上的云裳十八子。
  这些日子的经历,仿佛看一出悲剧电影一般,演完之后好人都死了,坏人还逍遥法外。
  想想王文良临死之前的“招供”,她真的是觉得“人心险恶”这个词,是有根源的。
  原主的爹被灭门,缘由只是因为拒绝了皇上的赐婚。
  立下汗马功劳,全部没用。
  李朝阳被害、死无全尸,仅仅是因为当年在京城,王文良被赵家欺负,他出手帮忙。
  事后,赵家找到机会,加倍的收拾了王文良,羞辱了王文良。
  可是……
  那货不恨赵家,竟然恨上了李朝阳。
  多么可笑,多么无耻。
  原本,她以为二人不合,只是政治理念不同,各为其主。
  但真相大白的时候,真是让她惊诧莫名。
  果然,东郭先生跟狼的故事,不管古代、现代,都是有的。
  重重叹口气,缓缓闭上了眼睛。
  事情太多,后续太杂,她得好好想想,捋一捋思绪……
  ……
  马车停下,熙熙攘攘的声音传来,让车里的三个人都缓过了神。车夫站在车外,恭敬的说:
  “三爷、三奶奶,姑娘,中午了,咱们在这边吃个饭吧。”
  “好,有劳小哥儿了。”梁安开口回应,没有拒绝。
  临近中午,的确这肚子有些饿了。
  马车又走了一会儿,停下。车帘掀开,车夫站在那里抱拳一下,说:
  “三爷、三奶奶,姑娘,咱们到了。”
  梁安先下了车,然后把媳妇儿、闺女接下来。
  齐妙看着眼前的院落,微微蹙眉。曹氏看着,轻声呢喃的道:
  “这么快到镇上了。”
  院子里出来一个婆子,看到曹氏等人之后,忙走上前,屈膝行礼一下,说:
  “三爷,饭菜都准备好了,您们进来吃吧。”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人竟然叫梁安为“三爷”。齐妙对这个称呼不在意,挽着母亲的胳膊进了院……
  屋内,并没有什么饭菜,而是孩子安静的在炕上睡觉。
  半个月的时间,小家伙眉眼长开了许多。
  能看出来一些张氏跟李朝阳的影子。
  曹氏瞅着孩子,扭头看着婆子,轻叹口气,道:
  “你……辛苦了。”
  婆子闻言摇头,瞅着孩子,十分同情的说:
  “三奶奶这话客气了,我这也是听命行事。就是找不了奶娘,委屈这个孩子了。”
  “不妨事,农家用米汤也能把孩子喂活。这孩子命大,肯定不会有事儿。”曹氏笃定的说着。
  嘴上虽然这么说,不过心里特十分的心疼。
  多年家里没有小孩儿,梁安看着旧人的遗孤,心酸的蹲在炕边,伸手摸着他的小脸儿。
  齐妙站在一旁,看着屋子里的一切。炕上那么多的尿褯子,地上还有一大堆。
  走过去一看,竟然都有小地图,嘴角微微上扬。
  婆子见状,不好意思的开口说:
  “还没来及洗呢。另外一个伙计,在做饭。”
  曹氏看着地上那些,十分理解的道:
  “都有过孩子,都知道咋回事儿。两人伺候,有时候都伺候不过来。明儿开始,下午我过来,然后晚上我跟娃儿睡。”
  婆子听了点点头,没有任何意见。
  房门推开,车夫看着他们三口人抱拳一下,道:
  “三爷爷、三奶奶,饭菜已经好了,咱们吃完再回去。”
  梁安听了站起身,看着婆子拱手一下,说:
  “费心了。”
  婆子赶紧侧身还礼,回了句:
  “不敢当。”
  三个人跟着车夫来到隔壁,屋内摆着两张桌子,桌上是同样的饭菜。
  曹氏看着,忙开口说道:
  “农家小妇人,没有这么多说道,一张桌子吃饭就行。”
  车夫听了,抱拳拱手,礼敬有加的道:
  “三奶奶客气了,我能陪三爷吃饭已经是荣幸,断不能那么没规矩。”
  车夫是满月山庄的人,靠谱、实在。虽然知道的不多,可却明白齐妙跟世子爷的关系。那会儿马车前的亲昵,他可是看在眼里。
  梁安听了没再谦虚,比划个“请”的手势,道:
  “咱们落座吧。折腾大半天了。”
  四个人分别坐下后,车夫又起身把屏风拉上。
  曹氏见了摇摇头,拿起勺子给女儿盛饭。
  饭桌上,四菜一汤。
  鱼、肉、虾仁汤,准备的很精致、丰盛。
  齐妙看着菜色,深吸一口气,接过饭碗。
  说实话,这些日子她都没好好吃饭。
  守灵七天之后,除了喝粥,就是喝粥。
  喝的眼睛都快蓝了。
  曹氏瞅着巴掌大小脸儿的闺女,心疼的说道:
  “这几天家里做帮工饭,你也多吃一些,都瘦了。”
  齐妙喝着虾仁汤,听到母亲这么说点点头,故意往曹氏的手上蹭了蹭,道:
  “放心吧娘,我不会亏待自己的。”
  曹氏颔首,不过却也不住地给齐妙夹肉、鱼。
  只不过小妮子近半个月都没吃正经东西,这几日吃的又不多,心事重,胃早就已经饿小。
  只吃了小半碗饭,便已经吃不下了。
  曹氏见状,心疼不已,但又无可奈何。
  梁安跟车夫聊天,问着这些日子镇上有没有什么新鲜事儿。
  吃饭闲聊,农家经常有的事情。
  车夫倒也配合,不过只是说些无关痛痒的话题,便不再说了。
  王文良的事儿,李朝阳的事儿,统统都没有多嘴。
  显然,大户人家的下人,都是经过专业训练过的,想从他们嘴里知道些事儿,根本不可能。
  曹氏想了一下,咽下嘴里的东西,隔着屏风说:
  “孩子他爹,既然明儿就要找人盖房子,那一会儿你跟妙儿上街买些东西吧。正好那尿褯子没人洗,我帮着忙活忙活。”
  夫妻多年,默契十足。
  梁安听到这话,忙不迭的“嗯”了一声,继续往嘴里扒拉饭。
  齐妙坐在一旁,心里十分佩服这对夫妻。
  买东西这事儿是真,曹氏帮着忙活也是真,不过最重要的是——
  去街上买东西可以听到些事情,这个才是最最关键。
  如果时间允许,她还想去趟李军山家,不过应该不可能,而且还得避避嫌……
  ……
  吃过午饭,孩子醒了,原本曹氏要帮着洗尿褯子,那俩婆子没有同意,让她跟孩子玩,他们去洗尿褯子。
  小家伙睡醒会四处乱瞅,但却不会哭闹。
  婆子说他很少会哭,更不会闹。
  十分懂事儿,特别好带。
  齐妙听了也放心许多,至少晚上母亲过来陪孩子睡,不会受罪、折腾了。
  梁安带着齐妙上街,在小摊前溜达。
  卖什么的都有,父女俩谁也没注意东西,只是听行人们聊天。
  基本都是说这次克扣种子银钱、影响春耕的事情。
  说实话,齐妙有些生气。
  不说旁的,以前李朝阳在位的时候,没少造福老百姓,事事以老百姓的利益出发。
  就是去年那场疫病,李朝阳都亲自来到村里,去看、去查、去解决。
  可没想到事出之后,竟然没有一个会相信李朝阳的为人,除了乱扣帽子,胡言乱语,还有什么?
  火大,恼怒,愤怒。
  深吸一口气,努力的平复心神。
  突然觉得肩上一紧,仰头看着父亲,茫然了。梁安就那么搂着她,低声说道:
  “稳住心神,不要被流言蜚语所困扰。记得,从咱们出了那里之后,咱们就是普普通通的老农,明白吗?”
  齐妙听了点点头,伸手摩挲了一把脸,整理心情。
  的确,他们现在只是七家屯的普通小老百姓。
  什么红狼,什么齐家后人,都不是他们应该有的。
  反手挽着梁安的胳膊,故作无事的说:
  “爹,咱们买些鱼、肉啥的吧。鸡蛋不用,家里就够了。”
  “买鲫鱼吧,小点儿的,熬汤、出数。”梁安附和着说。
  父女俩边说边走。一路走来,基本都是一些关于李朝阳的坏话,至于王文良……根本没有。
  连提的人都没有。
  看起来那边,还没有把消息放出来。
  至于什么时候……就像梁安说的,跟她没有关系,她只是一个小小村姑。
  买了些猪肉,几条鲫鱼,便折返回了宅院……


第177章 挖地基
  宅院的婆子要给拿些细粮,不过被梁安拒绝了。
  一码归一码,不能得寸进尺。
  曹氏把怀里的孩子,依依不舍的交给婆子。嘱咐了一些要注意的事情,这才上了马车。
  梁安看了眼孩子,从两个婆子共收一下,拉着闺女上车。
  车夫扬起鞭子,马车缓缓离开了宅院。
  两个婆子你看我、我看你,将院门关严,双双进了屋。
  ……
  到达七家屯,天色已晚,夫妻俩要留车夫在这儿吃饭,不过车夫没有留,执意离开,说是有事儿。
  送走了车夫,一家三口没着急做饭,而是坐在炕上商量如何对外解释。
  曹氏跟梁安这次离开村里,是鸟悄走的。
  不过好几日都没出现,难免村里人不会问。
  农家院就这样不好,人太热情,好几日不在家,就会有人问。
  想了好几个借口,最后决定就说是镇上李家邀请,过去做客了。
  当然,有人问就说,没人问自然也就不用去解释。
  说定之后,梁安出去张罗明天给家里挖地基的人。
  曹氏跟齐妙在家准备晚饭。
  那会儿才吃,所以也不大饿,打算做个疙瘩汤垫吧垫吧。
  齐妙出去抱柴禾的时候,特意瞅了一眼二大爷梁庐家的房子。
  没想到出去了这么久,二大爷家的房子都盖好了,就剩下些收尾的活儿。
  也就一个多月吧,从她去县衙准备给张氏生产开始。
  真快啊!
  深一口气,转身欲回屋,碰巧魏氏出来倒垃圾——
  “呀,妙儿你回来了,什么时候回来的?”
  齐妙笑着回答道:“刚回来没一会儿,我娘跟我爹去接的我。”
  魏氏听了,把桶放下,快步走过来,看着她,说:
  “妹子,嫂子问你,李大人的事儿是真的吗?他真的跟你大姑父克扣咱们种子钱了?”
  齐妙很想说“不是”,但咬着后槽牙,抻了好几下,摇摇头,说:
  “我不清楚啊。我一个小丫头,怎么可能会知道这么多。”
  魏氏听到这话,失望的叹口气,喃喃道:
  “还是不相信李大人会这样。那会儿疫病,他亲自来乡下,怎么可能会这么做呢。”
  曹氏左等、右等,柴禾也没拿进屋,来到院子之后,看到两个人在院门口唠嗑儿。
  “睿达家的,进屋说呗,进屋唠。”
  “不了三婶儿,我那边也做饭呢。你们这回来,是不是就要盖房子了啊。”魏氏笑呵呵的问着。
  曹氏也没有隐瞒,点点头答说:
  “你三叔出去摇人了,顺利的话,明儿就挖地基。”
  摇人,七家屯土话,找人的意思。
  魏氏听了笑呵呵的道:“那行,明儿我过来,帮三婶儿做帮工饭,省的我在回家做饭了。”
  类似开玩笑的话,曹氏自然欢喜。点点头,迎着说:
  “那敢情好啊,到时候可就麻烦侄媳妇儿了。”
  “不麻烦,不麻烦。”
  曹氏看着齐妙,继续又说,“赶紧的,等你柴禾架火呢。你爹找完人就回来吃饭了。”
  齐妙看着魏氏,笑呵呵的道:“嫂子,先不跟您聊了,我进屋了。”
  “哎,去吧。”魏氏说着拎起桶,继续倒垃圾……
  梁安在村里人缘很好,不消片刻,就说定了二十多口子人。
  当然,这也有梁庐那边房子盖完的缘故。大家说好,转天吃过早饭就开工,利用三天时间把地基挖好。
  地里的庄稼现在已经不用管了,正是盖房子的好机会。
  梁安喝着疙瘩汤,兴致勃勃的说道:
  “这回咱这房子得盖周正了。这辈子也就盖这一次,等森儿回来,用它娶媳妇儿,正好。”
  曹氏听了点点头,放下碗又说:“咱家不用盖七间的,五间就行。弄那么多没人住!”
  “那是啊。二哥家俩儿子,人家盖七间没毛病。咱家一个儿子,整那老多有啥用。”
  说起盖房子,梁安是真的有说不完的话。
  一会儿说要这么的,一会儿又要那么的。
  曹氏听了嘴角也上扬,恬静的点头附和。
  偶尔,还说自己的一些小想法,夫妻俩默契十足。
  齐妙看着他们这么兴致高昂,多少用些想笑。梁汉森一心要做将军,怎么可能参军完回来,安心的在农家娶妻生子。
  不过这话她没说,盖房子是肯定的,他们家的确有些住不开。想了一下,笑眯眯的道:
  “爹,我的屋子我要自己折腾。箱子、桌子啥的,都得我自己整。要不咱家的都我自己弄,你们别管,成不?”
  “行,你说啥都行。”爱女如命的梁安,自然没有任何意见。
  曹氏看着闺女的样子,笑呵呵的问:
  “你是有啥想法?”
  “嗯。”齐妙点头。前世她的房子就是自己找人装的,每一个细节都参与了,多少还记得。
  梁安没理会那个,看着媳妇儿又道:“二哥说了,他那边后天上完梁就过来帮咱们。明儿二嫂过来,帮你做帮工饭。”
  农家盖房子,上梁有讲究,需要挑黄道吉日才可以。
  曹氏听了点点头,咽下嘴里的东西,道:“今儿睿达媳妇儿还说呢,明儿过来帮忙。”
  “那就把桌子放在他们院子里,他们家大,正好坐的开。”
  夫妻俩聊天的功夫,齐妙放下了筷子。曹氏看着吃完饭的闺女,轻叹口气,说:
  “不吃了?”
  “吃饱了。”齐妙笑呵呵的点头。
  就那么几口疙瘩汤就饱了,跟以前她的饭量相比,哪是一个档次。
  梁安瞅着,心疼的说:“吃太少了,要不晚上让你娘给你煎个鸡蛋?”
  齐妙听了忙不迭的摇头拒绝。曹氏听了,商量着闺女,说:
  “娘给你煎个荷包蛋,行不?”
  齐妙心里暖和,伸手挽着曹氏的胳膊,说:
  “娘,爹,您们可别惯我,容易把我惯馋了,看到时候咋办。”
  曹氏瞅着煞有其事的闺女,好笑的伸手轻捏她一下,道:
  “馋了就馋了,想吃什么娘就给你做,能怎么的。孩子他爹,你出去找人,他们没问咱们出去的事儿吗?”
  “问啥啊,就你们老娘们事儿多,愿意多嘴。老爷们,没有问的。”梁安说完,忙又找补的道,“不包括你,不包括你。”
  曹氏听了好笑,摇摇头继续喝疙瘩汤。
  齐妙见状松了口气,只要不逼着她吃饭就好。
  她现在需要的是少食多餐,不能吃太多。
  吃过晚饭,梁安把那匣子拿出来,准备重新放好。
  曹氏看着齐妙,轻叹口气,道:
  “把世子爷留的那个也拿过来吧,一起放着,别丢了。”
  那可是象征成阳王府的物件,丢了不好办。
  齐妙听了点头,起身从箱子底部把玉髓拿出来,交给曹氏。
  梁安看着玉髓,又看了看闺女手腕上的云裳十八子,重重叹口气,说:
  “这门亲若真是成了,还挺棘手呢。”
  曹氏从女儿手里把东西拿过来,放在一起之后,摇摇头,道:
  “有啥棘手不棘手的。闺女比你有主意,不会让自己吃亏的。我看世子爷对咱闺女……挺好。”
  “你这话不对,男人都三妻四妾。大户人家腌脏的事情你忘了?”
  “那能一样嘛!他许闺女正妃,自然得齐家平反之后。那个时候闺女出身高贵,谁敢说什么。更何况,不还有我吗?”
  曹氏自告奋勇的样子,让齐妙直接笑出了声。
  面对娇妻的傲娇,梁安自然没有办法,只能点头,无声的服软。
  东西放好,梁安出去挂门。
  曹氏烧水,齐妙铺被。
  一家三口早早洗漱,躺进了被窝。
  连日的折腾,大家都已经疲惫不堪,明儿又要开始盖房子。
  说实话,有点儿赶。
  可谁都没有提,默契的一致赞同。
  唯有忙起来,才能忘记那些事情,才能不去想那些事情,才能……过得舒服一些……
  ……
  转天,三口人起的都特别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