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娇妻来种田-第4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像这盖房子,从售房局到账目、再到卖房的价格,完全是他跟几个心腹大臣商量出的结果。
这些若是让她来,别说中秋交房了,估计现在还没动工呢。
独孤寒见娇妻如此懂事儿,好笑的捏了捏她的鼻梁,道:
“是是是,爱妻说的对。咱们这叫夫妻同心,行了吧?”
齐妙闻言抿嘴,随后踮起脚尖,伏在他的耳畔呢喃:
“咱俩这叫男女搭配,干活儿不累。”
轻轻软软的声音,让独孤寒小腹一紧。把人扣在怀里,警告的睨着她,道:
“不许勾引为夫,不然一会儿你就等着上马车伺候好为夫吧。”
老天!
齐妙娇羞的捶了他胸膛一下,无奈的摇摇头,说:
“你啊,大流氓!”
独孤寒不在意,管她说什么呢,只要有效果就行。
若是任由她胡作非为,遭罪的就是他自己了。
屋内,床、柜子、箱子、桌椅板凳全都给备好,还刷了漆。
独孤寒走到柜子前,把门打开,里面是各种隔层。
百姓入住,只需添些日常用品就行,省钱、方便。
独孤寒看了一圈,心里颇为满意。
这么好的房子,售房的价格不高,关键是朝廷还有的赚,真是挺难想象。
拉着齐妙的手出去,边走边说:
“这房子真好,为夫都稀罕了。”
“是吗?要不咱们也来一套?”齐妙故意打趣的说。
独孤寒倒也没理她,拉着她又去了隔壁的屋子、库房、厨房……
东西两屋的摆设跟主屋差不多。不过西屋是个炕,还有炉子呢,一看就有些七家屯的味道。
库房没什么看的,就是一个比较阴暗的屋子,平日放些杂物便是。
厨房倒是做的不错,碗架子、柜子、灶台……一应俱全。
而且,连大锅都给配齐了。一个大灶、一个小灶,小灶就是用炒勺了,这个没有配。
齐妙专门敲了敲大锅,多年做饭经验的她,听着锅的声音就能判定,这锅是好是坏。
还不错,质量抓的很好。
夫妻俩出门右拐,就是七间房的四合院。明显比刚才看到的要大很多,而且地面铺的是青石板。
厨房门口一口水井,偏上方的地方,还有一口水井。
价格高于五间房,自然用的东西、配的东西都要全一些,好一些。
五间住屋也比刚才的要大,中间正房差不多六十平,能各出一个会客厅。
一圈走下来,独孤寒满意的点点头。如今京城内,人满为患。
由于工厂的缘故,不少人家不在这边,但是也会想方设法过来。
路上是人挨人、人挤人,有的时候四辆马车同时堵道,一堵就是一炷香的时间。
如今把京城扩充,减缓京城内的压力,的确可行。
二人走了一会儿,便到了城西的商业街。
这边是最先完工的,德济堂、盛京书院分院、酒楼等,都已经挂上了牌子……
第893章 规划京城
路都修好了,清一色的石板路。
铺子前,统一的三层楼梯。第一层楼梯到主街处,差不多有一米左右的距离。
这个是留给集市、小摊贩摆摊用的。
从头走到尾,当初画图纸的时候,独孤寒跟几个大臣一起商量,然后由齐妙执笔完成的。
如今再看,还原度很高,而且瞅着也好看。
店铺外面的装饰,是工匠统一做的。徽式图墙,十分漂亮。
一期工程走了一圈下来,齐妙的腿酸了。
独孤寒见状,轻笑一下,道:
“要不要为夫背你?”
齐妙闻言,忙不迭摇头,哪敢劳他大驾。
挽着他的胳膊往前走,独孤寒故意走慢了许多。
全部看下来,齐妙深吸口气,道:
“真好看,这样统一处理,瞅着就舒服。”
“是啊。朕……为夫也没想到呢。”独孤寒说完,轻笑着继续往前走。
坐上马车,车内有个不速之客——何殊。
已经很久没出现的他突然出现,着实让人一惊。
何殊单膝跪地,恭敬的道:
“微臣参见皇上、皇后娘娘。”
“起来吧。”独孤寒搂着齐妙的肩头,占有欲十足。
即便知道何殊对娇妻,现在没想法,可戒备心还是存在。
何殊权当没看到,微微拱手,沉稳的道:
“皇上,百里银尘被黑炎一路追到南境,齐伯爷直接动手,将其结果了。”
齐妙听到这话,脑袋“嗡”的一下。
犹记当年她跟哥哥去镇上当铺当东西的时候,他受伤,她救他。
没想到最后的最后,还是没逃脱……
何殊停顿了一下,继续又道:
“其实……他什么都没做,那件事也跟他没有关系。临死之前看着齐伯爷,只说了一句话。”
“什么?”独孤寒问着。
何殊摇摇头,长叹口气,回答:
“微臣也不知。黑炎没说,齐伯爷也没有说。”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越是想知道,越没法知道,最后成了一个迷。
独孤寒倒是看得开,长叹口气,说:
“也罢,既然如此梁汉柏那边也就没有危险了。你弟弟如何?跟那个姑娘。”
何殊听了摇头,一副“儿大不由爹”的感觉,说:
“那姑娘性子太太烈、太执着,何殇一时难以驾驭。”
“齐雨泽都成亲了,她还执着?”独孤寒蹙眉,不悦的问着。
何殊再次点点头,满脸苦笑。
独孤寒见状摆手,不能理解的说:
“好女子千千万,怎么你弟弟就偏偏搁一颗树上吊着,没出息!”
独孤寒这话,说者无疑,听者有心。
何殊尴尬的点点头,随后抱拳一下,出去了。
齐妙察觉到了他的尴尬,但也没有点明,挽着独孤寒的胳膊,想了一下,说:
“文彧,我们去兴丰楼吃饭吧。好久没出来了,我们吃完晚饭回去,好不好?”
独孤寒看着娇妻的样子,哪能说不好。笑着点点头,在她眉心处亲了一下,道:
“吃完回宫,为夫好好陪你。”
“讨厌!”齐妙娇嗔,直接把脸儿埋在了他怀里……
……
八月,城西那边的德济堂、书院、酒楼、当铺、杂货铺……全都开业。
虽然没什么生意,不过朝廷命令他们必须开业。
当然,也不可能太过霸道,会按照天给一定的补助,即便没有人去,朝廷会给些银钱,不至于他们亏本。
毕竟只有这些店铺开了,搬过去的百姓才有地方买东西。
李子台的百货店,开在了住宅区。特意给满月百货留了地方,方便人们临时买东西。
中秋前五天,售房局下了通知,让买房的人过去办理手续,准备验房、入住。
工厂买房的人最多,所以赵睿达在初十这天,特意放假一日,让大家去办理手续。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福利,那边是在工厂做工的孩子,每家有一个免费名额去书院念书。其他的若是去,可以减免一定费用。
这个福利,只是针对工厂做工达到两年及以上的工人才有。
魏家哥四个虽然还没到,但是再有一年就可以了。
魏老大家的四个孩子,三儿一女,大儿子、二儿子过了年纪,没法念书,小儿子倒是可以。
因为赵睿达的关系,俩孩子也都来了工厂做事。
由于这次买房可以不交钱,直接扣工钱,所以魏老大直接给大儿子、二儿子也登记买了房。
这样他们成亲之后,就不用另外置办,他自己也能省一大笔开支。
当天一早吃过早饭,魏氏四兄弟就兴致勃勃的去登记、领房、取钥匙了。
四个儿媳妇也开始准备行礼,只等那边一喊,他们就搬家。
魏泽清的媳妇儿朱氏,跟这四个嫂子一直都保持距离。因为知道他们即将搬走,所以特意从家底儿里,每人给准备了五十两银子。
四家就是二百两。说白了,魏家的家底儿也不过这些。
很大一部分,还是当年赵睿达逢年过节捎回去的东西,换钱而得。
不然,魏家怎么可能会拿出这么多银子。
朱氏把准备好的银票拿着,来到公婆的屋子,侧身行礼一下,说:
“爹、娘,四个哥哥眼瞧着就要搬走,媳妇儿准备了四张银票,二老以你们的名义,给哥哥们吧。”
说着,朱氏把准备的荷包放在桌上。
自打朱氏进门,管家、小厮、丫头、婆子……全都到位了。
这个家,顺理成章的也就由她来当。
魏母也明白自己不是这块料,所以她进门的第二天,就把家里的实底儿都交给了她。
如今肯拿出银票,魏母实在是没有想到,跟当家的互看一眼,还是拿起了一个,象征性的拿起来,看了下又装回去,说:
“行,你看着办就是了。”
夫妻俩都不认识字,所以银票上具体的金额是多少,他们都不知道。
等四个儿子办完手续回来,老大拎了酒,老二拎了肉,老三拎了鸡,老四拎了熟食。
自从来了京城,除了最开始在路上的高兴,就属今日他们四个最开心了。
魏家双亲如今也看开了。
分开住也好,不然这么多人挤在这边,由小儿媳当家做主,四个嫂子也不能愿意。
今天这顿饭特别丰盛,吃饭的时候魏母把儿媳早就给她的荷包拿出来,放在桌上,说:
“明儿你们四个就要搬出去了。娘跟你爹商量着,给你们撂锅底儿。不多,一家一个,拿着吧。”
魏泽清感激的看着妻子,朱氏回以恬淡的笑意。
他们俩成亲之后感情一直都很好,不想齐妙、李紫玫那样爱的轰轰烈烈,只是相敬如宾,互相理解。
这样的感情也不错,至少家里和谐。
哥四个看到荷包,互相瞅了瞅,最终还是动手拿了。
毕竟搬家、置办东西,都需要银子。当哥四个拿了之后,朱氏轻咳两声,笑眯眯的说:
“四位大伯明日搬家要忙不少,中秋还是回家过吧。等中秋之后,再请爹娘还有夫君跟弟妹,过府吃饭可好?”
这话说完,不着痕迹的冲他们摇摇头。
这样的动作,让哥四个都很不解。老三先打开了荷包,当看到银票上的数额之后,心里了然。
起身,感激地抱拳一下,道:
“四弟妹如此安排甚好。为兄中秋之后必当跟其他哥们商议,把这顿饭错开,每家都得去。”
老三这样的举动,其他三个人全都打开荷包,当看到上面的数额之后,也都明白了。
纷纷应下,然后端着酒杯,敬他们夫妻。
魏家二老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过孩子们都有了一定,而且过得都不错,不以前做老农要有出息,他们就高兴。
饭吃到一般,白淼拎着食盒进来。
魏泽清认识她,知道她是皇后娘娘的人。带着家人,一起跪在地上。
白淼也没有客气,双手端着食盒,看着众位沉稳的道:
“皇后娘娘赏菜,兄友弟恭,婆媳和睦,尊重长辈,阖家欢乐。”
“谢皇后娘娘赏赐!”众位应下,婆子赶紧从白淼手里接过食盒。
把菜摆上才发现,卤鸡爪,白菜炖豆腐,松鼠鱼,还有一大盆蒜泥五福。
朱氏跟魏泽清瞅着菜色,心里明白。其他人倒不是很懂,但是皇宫里送的菜,那可是御厨做的,无上荣誉。
送走了白淼,大家围在桌前热络的吃着。
推杯换盏,说说笑笑,四个儿媳也都脸上洋溢着笑容。
搬家公婆给了银子,他们置办东西也就不费劲了。
转天开始,城西陆陆续续有人入住,家家户户刚搬进去的时候都要放鞭炮。
所以城西那边,随处都可以听到鞭炮声。
满月百货在商业街的总店,特意做了活动。一切商品降价处理,就为了方便搬过去的百姓。
锅碗瓢盆,柴米油盐……
一天下来的盈利,是京城内大店的两倍还不知。
原本城西夜晚黑漆漆,如今住人之后,晚上只要天擦黑,家家户户门口的灯笼都会被点亮。
这个蜡烛由户部统一发,谁家的灯笼如果没有点亮,把发的蜡烛用了别处,那可就要……给个交代了!
东陵京城的规划,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也因为有了经验,所以推向了东陵各地。
日照、南越、北芪,纷纷效仿,东陵王朝成为强者,已经做到了……
第894章 卢玉萦(一)
“姐,姐,赶紧起来,下雪了,下雪了。”
憨厚的声音传来,让仍旧浅眠的女子不禁蹙起了眉头。
这样的神情像极了父亲,也让小伙子缩了缩脖子,不敢吱声。
卢玉萦没有睁开眼,翻个身烦躁的道:
“下雪就下雪,你嚷嚷什么?!”
卢玉荣委屈,撇嘴一下,嘟囔着说:
“上次是姐说的,下雪就带我去城西看雪嘛。”
“滚——”
虽然卢玉萦长得像父亲,可这脾气却完完全全随了二姨母,也就是当今的皇后娘娘。
说一不二,脾气特别大。尤其是睡着的时候,那简直就是六亲不认。
就比如现在,卢玉荣忙起身后退好几步,随之而来的还是一个枕头。
抱了满怀,小伙儿委屈的噘着嘴,不甘心的小声嘀咕:
“是你说下雪之后小舅舅就搬家去城西,你还说要带我去,食言而肥。”
卢玉荣打小就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温柔的母亲,和蔼的父亲,慈祥的姥姥、姥爷,还是舅舅、舅母……
唯独例外的就是这个长姐,动不动就说他、动不动就训他。
可也奇怪了,他就喜欢跟姐姐亲近,不管是挨骂还是受训。
原本还要睡觉的卢玉萦一听“小舅舅”三个字,立马犹如打了鸡血一般,掀开被子坐起。
看着犹如受气包的弟弟,冲他招招手,说了句“过来”。
卢玉荣见状,屁颠屁颠的抱着枕头过去。卢玉萦只是伸手摸摸他的发顶,打了个哈欠,说:
“你乖点儿姐就带你去,不然……你就等着在家陪蒙哥儿吧。”
卢玉蒙,他们的亲弟弟,今年四岁,十足十的跟屁虫。
小孩儿貌似就是这样。
小的愿意跟大的玩,大的不想带小的混。
卢玉荣一听弟弟,忙不迭的摇头,说:
“姐,我听话,你别把我留在家里啊。”
由于梁桂芳出身七家屯,骨子里的那种老传统就改变不了。
家里虽然奶娘、婆子一大堆,可还是愿意让自己的孩子看顾小的。就像当初她看顾自己妹妹一样。
卢玉萦之所以对荣哥儿不一样,也是因为打小陪着玩的缘故。
伸手捏了捏他肉呼呼的小脸,嫌弃的道:
“你啊,少吃点儿吧,瞅瞅你这一脸的肉,腊月都能宰了。”
卢玉荣听到这话,眼睛顿时等的犹如铃铛一样。那如临大敌的样子,好似真的要被宰了一般。
卢玉萦懒得理他,喊来婆子把弟弟带出去之后,穿衣、下地、洗漱。
坐在梳妆台前,卢玉萦看着铜镜里的自己,左右晃悠了两下,说:
“小喜,别梳的太繁琐,想二姨母似的,在这儿扎一个揪就好,然后……”
丫鬟小喜听着小姐的吩咐,缓缓点头。然后按照她说的,一点一点来做。等全部梳好之后,这才开口道:
“小姐是越老越像皇后娘娘。”
卢玉萦经常进宫,每一次进宫都会带着小喜,所以小喜对皇后并不陌生。
小妮子听到这话,颇有几分得意的道:
“那是啊,二姨母多厉害呢!又会看病,又会画图纸,要不是我娘拦着,我恨不得天天进宫跟二姨母学。”
边说,边用眉黛轻轻的在眉毛上画着。
不浓,很淡,很得体。
整理好自己站起身,自然地抻了个懒腰,一旁的小喜见了嘴角抽了两下。
这要是被夫人看到,肯定又要念了。
来到主院,梁桂芳正挺着肚子,逗弄小儿子。
见大女儿过来,尤其是她的妆容,无奈的摇摇头,说:
“你二姨母喜欢什么你梳什么,你娘喜欢什么你就不做。”
卢玉萦闻言来到母亲身边,挽着她的胳膊来回摇晃了两下,道:
“哎呀娘,你要的那种女儿不是不喜欢嘛。”
梁桂芳拿大女儿是一点招都没有,轻戳她额头一下,说:
“带你弟弟去姥姥那边,可不能裹乱知道吗?你小舅舅今儿开府,是大事儿,你可不能太放肆。”
“知道了,知道了。”卢玉萦忙不迭点头。
从小到大,她就喜欢围着小舅舅转。虽然差着辈分,可他们俩……就只差两岁而已。
婆子从外面进来,屈膝行礼一下,说:
“夫人,早饭备上了。”
“知道了。”梁桂芳点头应下。
借着女儿的手劲儿起身,轻轻敲了敲腰,不放心的再次嘱咐说:
“咱们去吃饭。吃完别忘了赶紧过去,有点儿眼力见,帮着干点儿活。”
“哎哟我的娘亲啊,女儿多勤快呢。小舅舅城西的宅子,里面哪样东西不是女儿跟着一起去张罗的?”
卢玉萦说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