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娇妻来种田-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梁敏如见了心里不悦,看着梁安,开口说:“老三你这话什么意思?什么叫我乱来?我来认认门有错吗?你干什么呢指桑骂槐?”
“哟哟哟,不得了啊大姐,嫁给大姐夫多年,‘指桑骂槐’都会说了。你不想我指桑骂槐,你别来啊。”
梁安跟梁敏如不对付,这是村里人都知道的事情。当年梁安被卖了没多久梁敏如出嫁,有些人就说那嫁妆,是卖梁安的银子置办的。
但具体什么情况,不得而知。
梁敏如气不过,看着梁汉森食指虚点着他,说:
“我是你大姐,亲大姐。我来你家不对吗?爹娘活着呢,你把粮食都搬出来,到这儿躲清净,你好意思吗?”
“今年家里的地,你怎么种的?还分开种,是吗?你跟老二一人种六亩,剩下的八亩让你大哥跟咱爹种。你良心呢?狗吃了吗?”
不得不说这梁敏如有点儿心眼儿。直接甩开刚才的话题,自辟一个话题出来,打的人措手不及。
梁安看着咄咄逼人的梁敏如,冷笑一下,开口反驳:
“老大告诉你的吧。回去好好问问他,今年这地都特么谁种的。我还是那句话,你好好过你的,我过我的,咱们俩……井水不犯河水。”
“别老跟我说什么你是我大姐,亲大姐之类的话。用不用我把当年的事情白话白话?用不用我跟大家伙儿说说,为什么我把粮食搬出来,在这边吃住。”
“有些时候,不说、不代表我们好欺负。只是我们嫌丢人,那些事情说出来,我们自己就觉得丢人,虽然丢的不是我们的人。”
梁汉森说完,搂着媳妇儿就进了院,根本没有理会梁敏如。
村民们虽然不知道话里的意思是什么,但是梁敏如跟梁安,他们还是相信后者的人品。
梁汉森跟齐妙背着筐回来,齐妙直接把一筐刺五加交到魏氏的手上,说:
“嫂子,那些红砖暂时没钱给,这是我从山上才回来的野菜,嫂子先吃着,算五个铜板。”
“行,没问题。”魏氏明白她的意思,直接把那花筐接过来,又道,“什么时候铺院子说话,你睿达哥一直都在家。”
“对啊妙儿,你金宝大爷也在家,到时候让他也过来帮忙。”吕氏这一附和,不少人都说过来帮忙。大家都相当默契,没谁打理梁敏如。
齐妙高兴地点头,一一道谢之后,跟着梁汉森进了院子,当着梁敏如的面将门关上,连声“大姑”都没叫。
这样的人,不配做亲戚,还是少接触为妙。
屋内,梁安看着曹氏,心疼的问着有没有伤到,有没有气到之类的话。
曹氏看着他紧张的样子,“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然后摇摇头,说:
“我能怎么样。有睿达那孩子还有他媳妇儿帮忙,我肯定没事儿。就是你大姐他……”
“管她呢!她爱咋咋地,就是把我娘搬来也没用。”
第51章 算盘打错了!
一早为啥王氏会过来,现在不难理解。就是梁敏如蹿腾的,让梁安主动把老太太送回去,然后她好进行“说服教育”。
只可惜,算盘打错了,梁安不听。
如果没有那个“绝户”的事情,或许梁安还真能听点儿。但是现在……
曹氏脱鞋上炕,继续坐着手里的活儿。大家都以为老宅会来人给梁敏如找场子,可到最后,也没有人来。
据说当天不到中午梁敏如就走了,第一次没在娘家吃饭。具体发生了什么不知道,但很大可能性是跟梁庐有关。
不管是谁的助攻吧,反正日子能过消停,就比啥都强。魏氏拉来的砖,梁安算了算,不够铺地的。
他们不好出面去砖窑买砖,魏氏跟赵睿达自告奋勇去帮忙。至于银钱,自然不能让他们垫付,齐妙这边给了些散碎银子。
每天都去后山采药,都能拿到德济堂换些银钱,魏氏对于这银子倒也没有多想。
准备了几天,终于齐妙家要开始铺院子了。
吃过早饭,赵睿达、梁汉松、梁庐、梁汉柏、梁金宝等人就来了,说是过来帮忙。大家预计用一天全部铺好,省的费二遍事儿。
梁安见大家伙儿来帮忙,肯定是欢迎的。寒暄一番之后,大家开始搬砖进屋。梁庐跟梁金宝打井水,往院子里浇。曹氏看着架势,忙把齐妙拉到一旁,轻声地说:
“闺女,去镇上买些菜。人家帮忙干活,不能不管饭。”
看这架势,得一天,中午跟晚上都得管。小妮子想了一下,拽了拽曹氏,说:“娘,上次买的大骨头还有,中午就擀白面条、下骨头汤给大家吃。”
“我买些菜跟酒,晚上好好做一顿。这屋小,桌子也小,一会儿看看实在不行,去我睿达哥家把他们家的地桌拿来。”
曹氏听了点点头,摆摆手,让她赶紧走。
小丫头没敢怠慢,背上花筐,就朝镇上走。
刺五加差不多到时候了,也就今儿再送一趟。以后……就得靠运气,采些五味子、枸杞子啥的,不过季节不到,后山也未必能有。
一路来到镇上,先去了德济堂。把花筐里的东西换了银子之后,便开始采买。鱼、肉、蛋,青菜。
家里有韭菜,其他的还没有下来,所以也得在镇上买一些拿回去。
到处都是卖粽叶的,掐算一下日子,端午节快到了。
今儿买的东西有些多,不然买点粽叶跟江米回家,留着包粽子很好。下次吧,反正离得不远。一番心里暗示,不舍得从摊贩前走过,去了蔡记铺子。
据说他们家祖传的做法,烧鸡、烧鸭啥都有,还有卤肉、酱肘子……
齐妙进屋,闻着浓郁的熟食味道,快速的买了两只烧鸡,两个酱肘子。
很贵,相当贵,给钱的时候齐妙心里都滴血。
可没办法,请人家吃饭,总不能人家给你干完活儿,做的那么素,笑话!
都打算走了,忽然想起没有买酒,忙去酒铺子买了一坛烧刀子。给银子的时候,听到两个壮汉谈论,声音很大,根本不背人——
“听说上秋就该征兵了。跟粮食一起,到时候都给南境送去。”
“哟,那这不是快了吗?”
“肯定快了啊。你也不想想,南境那边战事多紧张,如果不是成阳王世子过去,肯定……”
“嘘嘘,这么大张旗鼓的讨论,不怕被抓啊。”
“谁敢啊。再说了,县里离咱这儿太远。我这要不是才从南面回来,我还不知道呢。等赶紧把我家儿子送走,不能被征兵啊……”
“……”
两个人的谈话,齐妙一字不落的听进了耳朵里。虽然早就有所准备,如今知道了具体时间,还真是心里不是滋味。
看起来得提醒父亲,抓紧教哥哥练功夫了。
背着花筐,拎着酒坛子回家,已经是下午申时末。齐妙在镇上买了俩包子吃,这会儿倒也不饿。
站在门口,院子里都是人,地扑了三分之一的红砖,两边的排水沟也已经挖好。
人多,估计再有一个时辰就完事儿了。
梁汉森眼尖,看着妹妹回来,赶紧走过来,伸手把东西接下,说:“买了这么多?”
“嗯。”齐妙点头,大大方方的说道,“刺滚儿棒德济堂给了不少银子收,所以买的东西多了一些。”
反正刺五加快要过季,告诉大家伙儿也不怕了。梁金宝等人听了,纷纷询问着咋回事儿。梁安见状,也不再隐瞒,笑呵呵的道:
“丫头在县太爷那不是住了一晚嘛。县太爷夫人说农家的刺滚儿棒是药材,应该药铺会收。孩子就去碰碰运气。也没敢声张,怕不准。”
“哦哦,没想到咱们农家还真有宝贝呢。不错,不错。”梁金宝等人笑着点点头,倒也没当回事儿。
齐妙拎着酒坛子进屋,曹氏已经开始准备晚饭。
母女俩一起,一个摘菜、一个洗菜,魏氏还过来帮忙。三个人做饭很轻松,不过一个灶不够。魏氏见状,便说要把鱼拿去他们家那边炖。
这没啥可不行的,齐妙把鱼给她,还打算把油盐啥的拿过去。不过,被魏氏拒绝了。看着她,抻哆着说:
“做点儿菜还分那么细,欠揍了吧。”
故意虎着脸说完,转身出去了。
齐妙见状耸肩,一脸无所谓的样子,跟着曹氏继续做饭。
院子铺好了,他们的饭菜也做得了。
把赵睿达家的地桌拿过来,一共放了两桌。
齐妙跟曹氏没有上桌,而是在外屋地等着。这是农村人的规矩,没有办法。
屋里,梁安跟梁汉森都上桌,陪着大家伙吃饭、喝酒。酒怕不够,刚才梁汉柏又去村头杂货铺买的。这会儿,小家伙正在灶台那里坐着吃饭。
他才十二岁,不好上桌。曹氏没亏他,盛了一碗饭,拨了一些菜给他。小家伙吃饭的时候,手腕儿上的青紫看得见。
显然,最近这些日子,皮带炖肉没少吃。
屋子里,梁金宝放下酒杯,看着梁安,说:“安子啊,那个黄地主家到底那天去老宅啥意思?我怎么听有人说给你们家妙儿提亲呢?”
“是啊是啊三叔儿,到底咋回事儿啊。”刘栓子也附和着问。
梁安听了无奈的摇摇头,放下酒杯,道:
“什么说亲啊。那是我大哥,推牌九输了,跟他们借银子。人家过来要债,他不好意思说,所以才用说亲做幌子。”
“啥?!”
其他人听到这话,纷纷撇了嘴。梁安说话他们还是信的。
只不过说亲跟要债……这分明就是两回事儿,这咋还能……
哎呀呀,果然事情不能光听一面之词。
刘柱子再旁,咂舌一下,道:“三叔要不说,到现在我们还以为是……这大大爷怎么还能这样呢?这不是败坏自家闺女名声嘛。”
梁庐听到这话,轻笑着摇摇头,说:“他在乎吗?他只在乎他闺女,跟老宅的家底儿。”
齐妙在外屋地听的真切,梁庐话里话外都是数落梁亮的不是。看起来二房这边……打算出手了。梁汉柏一碗饭吃光光,起身乖巧的把饭碗刷干净,然后放在了碗架子上。
看着曹氏,抱拳行礼说:“三婶儿,我吃饱了。先回家去了。”
“再待一会儿吧。”曹氏指着屋里,又说,“你哥跟你爹他们还没吃完呢。等吃完了一起回去。”
“不用了,爹说我吃完先回家。三婶儿、二姐,我先走了。”梁汉柏说完,转身哒哒哒的跑出去了。
齐妙在老宅排在梁桂芳后面,所以唤她“二姐”没毛病。
曹氏看着关上的房门,瞅着齐妙,喃喃的道:“这孩子好像……学好不少呢。”
“娘,您没看见吗?汉柏手腕儿还有青紫。这么打,怎么可能不长记性。”齐妙说完,起身拎着茶壶进屋。
都说打孩子不对,可有的时候,这“打”还是能解决许多问题。至少在梁汉柏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顿帮工饭,吃了整整一个时辰才散。齐妙跟曹氏早已在厨房对付了口,所以并没有饿着。把人一一送走,娘俩开始收拾碗筷。
烧鸡、酱肘子、红烧肉,已经吃的见底儿。剩的也就是鱼头、鱼尾,还有些青菜,肉基本都没有了。农家吃顿肉不容易,所以大家伙儿的肚子里,油水都不多。
齐妙家如果不是因为曹氏那点积蓄,也不可能隔三差五就有点儿大骨头吃。
说来说去,都是穷!
梁庐跟梁汉松没有走,留在这边帮着捡桌子。如今二房、三房虽然面上还是那么划分界限,可私底下关系还是不错的。
但也仅限梁庐罢了。蒋氏那边,曹氏仍旧跟她保持距离。
碗筷收拾好了,梁安跟梁庐他们打算走。齐妙忙喊住他们几个,将今日在镇上酒坊的事情,说了一遍。
当他们听到秋后征兵的时候,梁安满脸愁容,梁汉森则是一脸兴奋。梁庐眉头紧蹙,梁汉松虽然面无表情,可还是……有些担忧。
良久,梁安看着梁庐,想了一下,说:“二哥,从现在开始到秋收……”
第52章 的确……让人膈应!(加更)
“……不过四个月。往长了说,五个月征兵,闹不好四个月就有可能。孩子们……我带走吧。去山里历练比在村里强。咱们生养他们一次,不能……”
梁安的话没有说完,梁庐点点头,没有异议的说:“老三,你说啥都行,你只管把孩子带走,至于其他的……你不用管,家里我来弄。”
大家都明白,眼瞅苗出齐就该间苗、锄地、铲地。这个时候把两个主力劳动力带走,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梁安跟曹氏听到这话,互看一眼,纷纷点头。
曹氏走上前,侧身行礼,说:“多谢二哥了。那日大姐回家,后来回去也没再来这边,想也是二哥的帮忙。”
梁庐闻言摆手,自谦的道:“别这么说。我也是看不惯大姐的样子。说到底一个出了门之的女人,还管娘家的事儿,我看着膈应。”
这话说的不假,的确……让人膈应!
梁庐看着梁汉松,想了一下,又道:“三弟,你打算什么时候走?”
“明儿丑时。给孩子带两身衣服,其他那些就不用了。”梁安说的实在,拍了拍大侄子的肩头。
梁庐听了点点头,看着他,道:“一起走吧。他们娘俩也该睡觉了。”
“行,那咱们一起走。孩子他娘,出来挂下门。”梁安说完,跟梁庐率先往前走。
其实曹氏跟齐妙,都很舍不得让他们爷俩走。这梁安说去深山锻炼,没说时间,可想来也得四五个月。
怎么想怎么觉得……长。
曹氏出去挂门,半天都没进屋,齐妙心知是跟着回老宅了。
儿行千里母担忧。
曹氏是要回去,给丈夫、儿子,准备些衣服带。
碗筷刷好、擦干,一一摆放在碗架子里。
晚上曹氏还得针灸,剩下了一碗烧刀子,正好用来泡针。爹爹跟哥哥这一走,想来老宅那边肯定是要找茬的。到时候,还得靠她给曹氏做主。
虽然母亲不是怂包,但在这个“孝”面前,有太多太多的不得已!
水烧好,齐妙先洗漱,穿拖鞋出去倒水时,听到院外魏氏跟曹氏的对话声。
原来,明天出去,梁安想的很周到,让把赵睿达也喊着。
去不去另说,但一定要告诉。这样的大事儿,魏氏自然不能拖后腿,拉着曹氏的手,感激的道:
“三婶儿,谢谢你。我一会儿就给我们当家的收拾东西,不管有多难,也得让他去。家里的地……我自己也行。那些都是做熟的,没问题。”
曹氏看着魏氏的样子点点头,轻拍其手背,说:“孩子,三婶儿说句多嘴的话。差不多就赶紧要孩子,这一去征兵,少说三年,多说……可就不一定了。”
魏氏明白她的意思,重重叹口气,说:“放心吧三婶儿,这个我一定得做。多谢您了,这么晚还过来告诉。等达哥回来,我就跟他说出去的事儿。”
曹氏推门进院,正好看见齐妙,将门挂上,拉着她进了屋。齐妙给曹氏打水,让她洗漱。曹氏瞅着闺女,轻叹口气,说:
“你爹跟你哥一走,咱们娘俩的日子就要不好过了。有些话娘不能说,所以你该说就说吧。别怕名声毁不毁,不立威,一切都白扯。”
曹氏想得开,名声跟受欺负来说,自然是后者比较重要。
齐妙伸手,抱住曹氏点点头,道:“放心吧娘,我不会让咱们娘俩受屈的!”
……
梁安带着梁汉森、梁汉森还有赵睿达走了好几天,村里人才发现少了人。免不了的问上一嘴,曹氏等人也就是说去山里打野味、赚钱去了。
征兵的事儿还没信儿,说多了,就有造谣的嫌疑,那可不行。
娘俩在家,小日子过得十分舒服。
白天,曹氏喂鸡、收拾院子、做饭。齐妙则是带着魏氏去后山,挖些野菜喂鸡,偶尔还能采些草药。
端午节因为梁安父子不在,娘俩跟魏氏一起过得。包了饺子,喊魏氏过来吃,也就算过了个端午。
端午之后田间地头又要开始忙了。
梁庐真的很靠谱,田里需要间苗、铲地等活儿,老宅并没有来找曹氏。具体他是怎么做到的,不得而知。
反正曹氏跟齐妙,为此都很感激他。
齐妙的三亩地,是曹氏帮着弄得。齐妙不会,完全就是跟在曹氏身后学。原主记忆里也种地,可铲地、锄地这些精细的活儿,她不做。
但是她薅草,把田里的草薅的干干净净。
三亩地外加小片荒,娘俩做了差不多十天。晚上还去帮魏氏做了点。她家五亩地,一个女人肯定不行。
这天黄永川带着几个孩子过来河道这边,他们家也有地在这里,见到齐妙母女,黄永川笑眯眯的上前打招呼,说:
“哎哟三弟妹啊,你这是……给谁种的地啊?”
曹氏闻言起身,看着黄永川答道:“是老黄大哥啊。这不闺女分家置办了点儿地,我帮着种呢。女娃家家不懂,所以我得教她。”
“哟,那三弟去哪儿了啊?那会儿可看着三弟跟你们家大小子种来着。”黄永川闲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