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娇妻来种田-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姐,二姐你怎么了?”
梁桂兰在厨房里烧火,听到院子里有声音,赶紧跑了出来。
见一身碎花袄的齐妙跪坐在地上,急忙的走上前,扶起她。
奈何,她年纪小,才八岁,根本扶不动。恰巧梁敏霞从后院喂猪回来,忙开口道:
“老姑,老虎快点儿,快过来帮忙。”
齐妙没有昏,只是身体不受控制。在听到梁桂兰这声“老姑”之后,身体发抖的频率更加频繁。
到底是怎么了?
这副身体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的感觉了。
第一次有这样的感觉,还是刚穿越到此她从县衙分家回来,然后……
难道说触景生情,想到了以前?
梁敏霞走过来,看着跪坐在地上的齐妙,冷“哼”一声,说:
“我什么都想起来,也没有你们要的,我不去你家了。”
说着,转身就去了西跨院,连理都没有理。
梁桂兰无奈,看着齐妙小心的道:
“二姐,你等我一下,我去厨房找我娘。”
“别……别去!”齐妙费劲儿的摇头。
梁桂兰听到这话,不好意思的叹口气,说:
“对不起二姐,是我……”
“唔——”
齐妙摇头,已经说不出话来。
只能等,等那种愤怒的感觉褪去,再说。
虽然话说不出来,可是脑子能想事儿。
梁桂兰跟冯氏都在厨房,可冯氏到现在都不出现,很显然,人家就是不想管。
至于梁敏霞……
呵呵,果然昨天晚上她的决断是正确的,就不能搭理她!
齐妙堆坐在地上良久,梁桂兰没有返回厨房,就在这儿陪她。
一直到梁安不放心过来寻,见爱女跪在院子里,急忙走上前把人抱起。
梁桂兰看着梁安,怯弱的唤着:
“三叔。”
梁安一脸墨色,生硬的“嗯”了一声,便抱着齐妙离开了老宅。
梁桂兰站在原地,看着紧闭房门的东跨院、西跨院、正房,无奈的叹口气……
……
当曹氏跟孙玉轩看见被梁安抱回来的齐妙,二人都傻了。
纷纷问着到底发生了什么。
此刻,齐妙已经恢复正常,心不慌、身体也不抖了。
长舒口气,看着三个人担忧的样子摇摇头,说:
“没事儿,就是……刚才触景生情了。”
梁安一听这话,顿时不赞同的反驳着:
“什么触景生情,我告诉你妙儿,这次必须去镇上好好看看。别以为你会看病就可以放松警惕,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儿,有数的。”
曹氏看着当家的着急的样子,心知这事儿小不了。伸手拽了拽他的衣袖,纳闷问道:
“孩子他爹,到底怎么了?闺女怎么……”
“唉,要不是我去的及时,这丫头还得跪在院子里呢。”
“跪着?!”
孙玉轩听到梁安的话,高声反问。
梁安再次叹口气,无奈的点点头,说:
“我过去的时候这丫头浑身发抖,用不上劲儿,然后就那么跪在院子里。兰姐儿在,可就一个小丫头拽不动她,老宅其他的人……操!”
梁安爆了粗口。
一个“操”字,孙玉轩跟曹氏都明白是什么意思。
齐妙看着恼火的父亲,轻叹口气,说:
“爹,别生气。我是因为看到了西跨院里的那些衣服,想到了我以前大冷天在院子里给梁敏霞洗衣服的事情。想着想着太气愤了,所以就……”
孙玉轩听到这话,纳闷的看着他们夫妻俩,不明所以。
讲道理梁安夫妻俩对齐妙,那绝对没话说,怎么还能受老姑欺负呢?
曹氏自责的走山前,伸手搂着齐妙,喃喃的道:
“对不起妙儿,对不起。娘那会儿不该去老黄大哥家帮忙看孩子,对不起,对不起……”
梁安就更是了,那会儿天天带着儿子去后山,砍柴、抓猎物。心疼女儿,把她放在家里,没想到竟然……
孙玉轩看着自责的夫妻俩,无奈的摇摇头。
果然,一个人转变是有原因的。
经历了那么多,不转性子就是不是现在的齐妙了……
第261章 终于破案了。
齐妙一直都纳闷,为什么他们夫妻对原主那么好,原主还能受欺负。
今日,终于是破案了。
怪不得黄永川跟他们家走的近,梁敏霞又一直觊觎黄博。
原来,都是因为曹氏在那边帮忙看孩子的缘故。
赚的银子,自然就进了老宅口袋、贴补家用。
难怪,难怪去年老宅杀年猪,曹氏会对王氏发火,都是有原因的啊!
可是这些,为什么原主的记忆里,根本没有,一丝丝都没有。
看着抱着自己自责的曹氏,齐妙反手搂着她的腰,轻声说:
“娘,我没事儿,您别这样。”
梁安虽然没有说话,可一脸纠结的样子,暴露了内心。
齐妙余光看到了孙玉轩,咬唇一下然后松开母亲,然后下地穿鞋,蹦蹦哒哒的看着他们夫妻俩,说:
“爹、娘,你们看,又是活驴一头哟。”
“噗嗤——”
孙玉轩没忍住,直接喷笑出声。
曹氏跟梁安互看一眼,纷纷松了一口气。梁安看着媳妇儿,点点头没有吱声。
曹氏看着闺女跟孙玉轩,出声说道:
“少庄主,虽然小姑子没来,可您也得在这儿吃饭。听妙儿说,您今儿就往回赶,早上我剁了颗酸菜,咱们吃酸菜馅儿的,怎么样?”
说实话,时间已经晚了。齐妙见孙玉轩迟疑,直接开口说道:
“娘,您想跟我爹弄着,我带他去我屋里取点东西,然后过来帮忙。四个人包饺子,快。”
曹氏不住的点头,忙说着:
“去吧,去吧。”
齐妙冲孙玉轩打了一记响指,然后带人出去了。
夫妻俩在屋里分工明确。梁安和面、曹氏和馅儿,准备前期工作……
……
齐妙屋内,孙玉轩看着她没有隐瞒的说:
“我真的不赶趟,还得回山庄嘱咐木匠,我……”
齐妙没有吱声,把昨天写的回信、画的图纸交给他,道:
“放心放心,不会让你迟了。我爹娘包饺子快,半个时辰绝对让你吃上饭,不让你喝酒,吃完你就走,怎么样?”
话说的如此诚恳,若是孙玉轩还矫情的不同意,那就是他的问题了。
深吸一口气点点头,看着她,说:
“好吧,也只能这样。”
“哟哟哟,还挺勉强的呢!”
齐妙撇嘴,拉着他坐在飘窗上,没有扯皮的说着正事儿。
“哎,你说我老姑那边没有任何信儿,这账本该怎么样查?还有啊,文彧说太子没时间去销毁,那这事儿……”
孙玉轩闻言,重重叹口气,然后看着她,无奈的道:
“这事儿不好办!是谁做的不清楚,而且现在江湖上的门派,基本都已经让月阁、七虹、震天营收了。火凤门、血雾宫相继被挑,这毁了王家的势力却……”
无从得知!
齐妙咬唇,看着无力的孙玉轩,深吸一口气,安慰着说:
“如果对方不露面,那你们就算找,也是大海里落枕,事倍功半。倒不如……”
“等!”
一个字,两个人异口同声的说出来,然后默契的笑了。
孙玉轩拍了下她的肩头,起身说:
“走吧,咱们去包饺子吃饭。我该走了。”
“哦了,走!”
齐妙跟他出门,回到正房包饺子……
……
送走了着急回去的孙玉轩,齐妙是好说歹说,才打消了梁安要把她带去镇上看病的念头。
她自己暗自分析了一下,这副身体之所以有这样的反应,肯定跟那些残缺不全的记忆有关。
齐妙过来承袭记忆,有很多都是支离破碎的片段,根本拼接不完整。
当然,她也不在意这个,只是顶着这副身体生活,没想活到过去。
但是今日身体哆嗦,倒是让她有点儿警觉。
等下次见到武先生时,说啥都得让他帮忙把把脉,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若是有心脏病,那可得赶紧治,别到时候有事儿!
梁安在身边,自然有些话不能让他听到。真要是这副身体有个什么,她自己着急倒是次要,爹娘着急上火就难办了。
事情暂时告一段落,粘豆包的工作提上日程。
一家三口利用下午的时间,开始粘豆包前期的准备工作。
和豆沙馅儿,和粘面子,准备苞米叶子……
去年他们家也包了,不过没有这么大的量。
今年要送人,还要自己家吃,所以要多弄一些。
镇上的李军山家,德济堂武先生家,春喜,清泉居的孙乾,铁匠……
他们家盖房子上梁,这些人都过来了,而且人家暂时没什么大事儿,所以想稍微送些豆包以表心意。
粘豆包对于镇上来说,还算是新鲜的。
梁安整整和了那种小半截的缸、三缸。曹氏弄了满满一大洗衣盆的豆沙泥。
这些东西全都弄好,便已经是夜幕降临。
中午包的饺子还有剩,曹氏热了之后,又炖了个酸菜汤,三口人草草的吃了早饭,早早休息。
包粘豆包是个大工程,尤其是今年。
那么多的粘面子、豆沙馅儿,光他们三口人肯定不行。
梁安夫妻俩睡前履量,这事儿得找人。而且还得多找一些才行。
转天一早,齐妙做早饭,曹氏出去喊人。
喊得谁大致都知道,村里叫得上名字的,估计都能来。
什么魏氏、蒋氏,这都是实在的关系,必不可少。大博、金宝媳妇儿、金山媳妇儿、柱子媳妇儿等人,也不可或缺。
吃过早饭没一会儿,大家就都到了。手快的媳妇儿们,边说边聊,活儿都是干熟了的,根本不用操心。
包好的粘豆包放在盖帘上,然后梁安拿出去冻上。
天冷,没一会儿就冻实诚,然后等到要吃的时候放在锅里蒸,既美味又软糯,特别好吃。
梁庐跟梁汉柏也过来了,帮着打下手。
旁的不行,团个豆沙圆子还是可以。这样媳妇儿们拿来就能用,省的费劲儿了。
中午大家都没客气,就在这儿吃的午饭。
粘豆包,酸菜汤,小咸菜。
吃粘豆包一定要喝酸菜汤,不然就烧心。
烧心是指胃部的烧灼感,是胃食管反流病最常见的症状。
粘东西不好消化,所以喝点儿酸菜汤能缓解许多。
这个齐妙前世就知道,在爷爷的老家小住,她没少吃这东西。
吃过午饭,大家继续干活儿,抢着抢着,终于在晚饭后的一个时辰包好了。
这顿饭,齐妙做的,相当丰富。
摊鸡蛋,酸菜炒肚,红烧肉土豆块,外加一个萝卜条汤。
三个菜一个汤,菜码足足的,让大家都敞开了吃。
主食是高粱、白米两掺的饭,还有粘豆包,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不拘束。
梁安带着梁庐、梁汉柏在齐妙的屋子里用饭。
曹氏今日做了回一把手,在正房的炕桌上,招待这些媳妇儿们。
齐妙陪在一旁,不停地帮着夹菜。
大家有说有笑,一顿饭足足吃了半个时辰才散伙。
送走了帮忙的媳妇儿们,梁庐一家三口在这边小坐,没有走。
主要商量的,还是过年杀年猪的事情。
他们梁家都有人在南境当兵,所以家里人口轻,杀一头猪根本吃不了。
最后梁庐跟梁安拍板,就杀梁安家的一头膘不重的猪,两家分。
曹氏拉着蒋氏的手,轻笑着道:
“二嫂,你跟二哥还有柏儿,三十儿那天就来家里。睿达家的我也喊来,咱们一起过年。”
蒋氏听到这话,下意识的就看了眼当家的。
梁庐思索一番,轻叹口气说:
“多谢三弟妹邀请,我们过来吃饺子,晚上……唉!咱爹那天找我了,让我过去吃。”
说着瞅着梁安,有些哽咽的道:
“说他……这身体一年不如一年,要完怎么样的。本来也想喊你,可这妙儿在那边没人管,我寻思你也不能去,我也就不说了。”
梁安冷“哼”一声,昨日的火儿还没有泄。坐在炕上,想了一下,说:
“那就这样,让二嫂过来这边吃。哥你带着柏儿过去,二嫂过去吃饭,大嫂肯定竟事儿。”
蒋氏听到梁安这话,满脸希冀的看着当家的。
梁庐心里清楚,自家媳妇儿也不爱去老宅,想了一下点点头,道:
“那就这么安排,到时候孩子他娘你过来这边。”
“哎,行。”蒋氏忙不迭的点头,伸手捏着曹氏的手,难掩心里的高兴。
梁庐见事情说的差不多了,起身带着媳妇儿、儿子要走。
齐妙看着梁汉柏,挑眉说道:
“柏儿,你好久没来练字了哦。明儿过来吧,咱们一起。”
梁汉柏挠挠后脑勺,看着齐妙憨憨的笑了,“嗯”了一嘴。
送走了梁庐一家,曹氏收拾炕桌,梁安放被。齐妙抻了个懒腰,打算离开,曹氏突然开口说道:
“孩子他爹,咱们包了粘豆包,是不是给……”
“不给!”
话还没说完,就被梁安直接打断了。
“梅儿,以后老宅那边谁都不去。有事儿他们自然就过来了。还有,每年给的东西不少,不用在额外给了。我都不回去过年,给什么。”
梁安说完,沉着一张脸继续放被。
曹氏跟齐妙互看一眼,母女俩心里清楚,用不了多久,梁安气消了,又会回去的。
血浓于水,怎么说都是亲人,不可能割舍的。
齐妙见气氛有些紧张,忙停下脚步,看着炕上坐着的夫妻俩,说……
第262章 世子爷特意嘱咐……
“爹,娘,咱们去给李伯父家、武先生那送回礼,就给粘豆包吗?要不……添板冻豆腐吧,这样好看点儿。”
曹氏听了看着当家的,梁安把被子铺好,一扫刚才的愤怒,略有些得意的开口道:
“还得是我闺女,想的就是周到,全面。”
曹氏看着当家的样子松口气。只要他不恼了,比什么都强。
至于豆包……
在农家不是什么好东西,不送就不送吧。轻笑着附和说:
“是是是,什么都是你闺女还不行?”
梁安“嘿嘿……”憨笑,忙不迭的点头。这会儿反应过来,心知刚才凶媳妇儿不对。
曹氏自然不跟他计较,从柜子里数出铜板,装进荷包里,说:
“那这样,明儿你拿着豆子跟这钱去豆腐坊,定上三大板豆腐。咱们回来自己冻,一坨一坨的好分。剩下的咱家留着,咱家也得吃冻豆腐。”
豆腐小板二十斤;大板四十斤。
三大板,那就是整整一百二十斤,不少啊!
梁安合计了一下,随后点点头,说:
“行,一家给一坨、多给点,别弄得好像舍不得一样。”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
齐妙见他们夫妻俩把这事儿说定了,便转身离开,回自己房里歇着。
曹氏去外屋地,把早就温好的水端进屋,然后夫妻俩洗漱。
梁安特别殷勤,蹲在地上,给媳妇儿洗脚。
曹氏看着他,好笑的摇头,说:
“安哥,我没生气,那会儿你心情不好,我知道的。”
梁安听到这话,抬头看了她一样,随后继续低头掬水,往她脚上撩。
曹氏想到今日二伯哥说的话,轻叹口气,道:
“安哥,要不过年那天晚上,你也回老宅吃饭吧。”
“哗————”
掬水声突然顿住,随后梁安重重叹口气,说:
“梅儿,我知道你的意思。这事儿……还是算了。”
“可是……”
“我暂时还不想回去。虽然我是那么说,以后跟他们少来往,可你跟闺女肯定也都知道,我这以后……时间不长。但是闺女昨天的事情,我是真的生气了。”
“短期内……我不想回去,更不想见他们。”梁安说完,拿着擦脚布子给媳妇儿擦脚。
完事之后脱下鞋子,就着这盆水,他也洗脚。
曹氏看着一脸坚决的当家不再坚持。
他孝顺,心里有数,或许不用她多嘴,他能处理好的。
转身上炕,把被子重新整理一下,等男人上炕、一起休息。
……
大雪一落,温度骤降,外面的天儿,瞬间开始冷起来。
家家户户的烟囱里,成天成天的冒着烟。
今年冷的特别早,有的老人们说,来年夏天肯定特别热。
村里几乎见不到人,每一个都在家里猫冬。
就连频繁来齐妙家串门的魏氏,这也开始在家呆着,哪儿都不去了。
这天中午,村头豆腐坊的人,拉着三板刚出锅热乎乎的豆腐出门。
从村头到梁安家,原本冒着热气的豆腐,已经不冒气儿了。
送豆腐的跟梁安闲聊,一边哈气一边说:
“这天儿,嘎嘎冷啊。”
“可不是,来年且等着热吧。”梁安把豆腐放在缸上,斯斯哈哈的说。
送走了豆腐坊的人,曹氏带着齐妙,母女俩快速的把大豆腐切成大小均匀的块,然后分堆放、防止冻到一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