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炮灰司寝绊君前-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脑袋都不够万岁爷砍的。
    就在黄嬷嬷徘徊且犹豫的时候,启元帝已经在笑意盈盈的黄贵妃的迎接下,走进了永和宫。
    “万岁爷,天不早了,该用晚膳了吧。”说了两句闲话,黄贵妃便挥手叫人传膳。
    若是在受宠妃嫔的宫殿,比如苏诺那儿,自然是不可能没说几句话就吃饭的,但是,在永和宫,黄贵妃处,一惯遵循的就是寒喧——用膳——报告宫务——然后告辞,这一系列。
    什么聊天啊,玩笑啊,打闹啊,甜甜蜜蜜啊,不说话也很温馨啊之类,完全没有,启元帝跟黄贵妃的相处,根本不像男女关系,反而更像下属和上司的会面,严肃而充满套路感。
    “好,摆膳吧。”果然,启元帝也不想多说什么,挥挥手,自动坐到了上位,直接点头,然后沉默。
    一声令下,永和宫的宫女们用安静到几乎没有任何声响的动作,陆续将晚膳摆到了前厅里。
    此时正是八月盛夏,厨房也不会做什么大鱼大肉的油腻之物,能摆上桌的,都是清爽的菜式,尤其是碧玉碗中的淡青色粥品,碧色如水,泛着淡淡的清香,看着就让人开胃,启元帝也是饿了,又不想在说话,就干脆把碗捧起来,一勺一勺的舀着吃,把嘴占住。
    永和宫里一片安静。
    黄贵妃静静的看着启元帝的一举一动,年轻的帝王,高贵的身份,俊美而精致,对任何女人都充满吸引力,她自然也不例外。
    她是想跟启元帝好好过日子的,哪怕只做贵妃她都认了!可是,天偏偏不从人愿,哪有一个贵妃进宫一年多还是清白之身的,这多可笑!
    袁皇后无论丢多大的人都还是高高在上的后宫之主,元贵嫔出身在低贱也有启元帝的第一个孩子傍身,而她,不是正妻,没有宠爱,甚至,连做为靠山和退路的娘家人都抛下她走了。
    她必须为自己找一个倚靠,为此她不惜任何代价。用余光打量到黄嬷嬷从内寝出来,看她微微的点头示意准备好了,黄贵妃紧抿着嘴,直直看望启元帝……万岁爷,是你逼我的。如果,哪怕你给我一丁点希望,我都不会这么做。
    被看的特别不安,并不知道自己要倒霉的启元帝只觉得浑身不自在,他挪了挪身子,抬头看向黄贵妃,“贵妃,今儿这粥品不错,感觉很是清淡,还有一点隐隐的肉香,到是很解苦夏很感。”永和宫好安静,被看的好尴尬,不说点什么感觉粥都咽不进去了!
    启元帝一手捧着碗,一手执着勺,压抑住拔腿就走的冲动……黄家很听话,离开的很彻底,做为答应要让黄家孙女安稳,平静的呆在皇宫的皇帝……诚信是一种美德!
    “这是碗雀儿粥,是臣妾亲手熬的,很是滋补,万岁爷若觉得好,臣妾可以随时为万岁爷准备。”黄贵妃淡淡一笑,很明显的暗示道。
    雀儿……粥,雀……儿,启元帝呆呆的低下头,用勺子下意识的在粥里搅活了两下,脑子木木的,等反应过来黄贵妃说的是何意时,胃里顿时一阵翻腾。
    雀儿,说明白点又是鞭,还他娘的是补肾的,上次在柳雪那儿他就吃过好多了!启元帝脸色铁青的捂住嘴,弯下腰拼命的压制着想要作呕的感觉。
    “万岁爷,您怎么了?”黄贵妃急忙起身,惊慌的上前去扶脸色难看到好像中毒一样,支持不住要倒地上倒的启元帝。
    “呕……”最终还是没忍住的启元帝吐出了胃里所有的食物。
    “唉啊!”被吐了一脖子绿的,黄的,各种不知名物体的黄贵妃。
    皇帝和贵妃翻滚着倒地。
    宫人们惊慌的上前,围着两人团团乱转,不知如何出手。
    “起,起驾,回翠凝,不,回乾,乾清,宫。”启元帝捂着嘴,艰难的伸出一只手,嘴里泛着酸水的吩咐着。
    启元帝带来的宫人们,以安适意为首,一轰而上,架起启元帝,飞奔而去。
    永和宫里,徒留下带着一脖子不知名物体的黄贵妃,呆怔的躺在地上……
    皇上为什么忽然走了,还吐了她一身,难道说,她的布置被发现了?不可能啊,她在粥里只放了一点点的药引,连试膳太临都没发现,真正的药在熏香里,只靠着品粥,是不可能发现的啊!
    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85|7。8。900。503

启元帝这回真是吃了大亏了!
    看着半身搭在罗汉塌上,脑袋冲下,吐的小脸焦黄,太阳穴发青的启元帝,苏诺手执着一杯苦丁茶,扶着腰走了过去。
    “来,万岁爷,漱漱口吧,这茶味儿浓,也能去去嘴里的酸气。”坐到启元帝身边,用手拍着他的背,苏诺把茶杯凑到他嘴边,轻声哄着。
    启元帝两手扒着塌边,也没起身,就着苏诺的手灌了一口茶,刚抿进嘴里,舌尖尝到一点淡淡的苦味儿,却不知猛然想起了什么?‘哗’的一声,尽数全吐了出来,又接连了一串儿的干呕,那架势,简直快把胆汁吐出来了。
    “万岁爷?万岁爷!!”苏诺连忙抱住他的肩,用力去拍他的后背,帮他顺气,“这到底是怎么了?出去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回来就这样了?”
    一伸手把茶泼到地上,苏诺对着跟启元帝出去的宫人们怒吼。
    不怪她生气,启元帝早上出去的时候还活蹦乱跳的呢,这到晚上一回来……好嘛,横着抬回来的,什么都不说,进屋就吐,吐的额上青筋都暴起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怀孕的不是她,是启元帝呢。
    她这肚子都三个多月了,都没吐成启元帝这样儿。
    “娘娘……”安适意抹着冷汗颤微微的站出来,凑到苏诺身前,小声儿的把永和宫的事儿,事无巨细的全说了出来。
    说真的,他肠子都快悔青了,就因为黄家隐退的干净,识趣儿!万岁爷也赏了黄贵妃两分面子,他就跟着疏忽了!往常,万岁爷去永和宫的时候,哪回不是元娘娘吩咐着用乾清宫的小厨房送膳食啊,就这回,万岁爷心疼元娘娘有孕,怕她辛苦,他也嘴懒了,忘了嘱咐一声,结果……就……
    太大意了啊!
    “赶情是这么回事。”苏诺手上不停,脸上却表情却很怪异,有点囧囧哒不知该说什么好的感觉。
    黄贵妃进宫一年多都没侍过寝,这她是知道的,做为一个后妃,想争宠却张不开嘴,用补‘那啥’的粥品暗示一下,也说不出什么错来,只是……
    唉,这还是吃亏在情报不明上头啦,一般来说,家中妻妾帮男主人弄个雀儿粥补补‘那啥’,即是调,情,也闺房情,趣,不算错事,有那风流的,说不定还乐不得的呢,只是启元帝……他特殊啊,他对那玩意儿有心理阴影啊。
    柳雪那次‘下鞭’事件已经弄的启元帝草木皆兵,平时连春卷都不吃,黄贵妃若是直接做成旁的菜还好,启元帝看见了顶多就是犯犯恶心,他又不是个爱牵怒的性子,知道黄贵妃不清楚内情,顶多也就是自个儿生会闷气,不会怪罪什么……
    可是……偏偏黄贵妃要把那玩意儿跺成肉泥熬成粥……还不告诉启元帝,等他吃完了在说……真是……不吐你一脖子吐谁脖子啊!
    本来,她怀孕了不能侍寝,启元帝身边没别人,让一个皇帝干憋小一年这种事,苏诺也没妄想过,并肩王一派的袁福儿和良如玉,启元帝不会碰,余下的几个小妃嫔份位不够,万一怀了胎,生了皇子被袁福儿抱去也麻烦,算来算去,只有黄贵妃身份足够,黄首辅又那么干脆利落的告老还乡,坑了并肩王还带走了黄家一家子,就算看在这个的份上,启元帝也会给黄贵妃几分薄面,不能在像往常般冷落着。
    就算黄贵妃不巴结暗示,还是保持原来那种暗藏在谦和外面下的‘高傲冷艳’态度,启元帝也还是会御驾永和宫,慢慢的转变和她的相处方式。
    她怀孕了,黄贵妃顶上,力斗袁福儿,让她能安安稳稳的生孩子,然后,再选秀,百花胜开,她和启元帝渐行渐远……本来,她最近已经默默的劝着自己接受了这个现实了,可谁知道……
    黄贵妃这么能作啊,那一碗雀儿粥,不止让启元帝回味了一下‘往昔’的影子,还直接吐掉了黄贵妃日后的前程啊。
    真是不作就不会死。
    不用动一手指头,情敌就自己把自己作灭了,这感觉,真是不要太酸爽!看着因为安适意提起事情经过,结果又回味起那碗‘肉粥’滋味的启元帝趴在塌边,连最后一口胆汁都吐出来,最后直接四肢无力的摊在塌上的可怜样儿,苏诺强行压抑住想要往起弯的嘴角。
    “丛兰,你把我最近吃的那些酸果子拿来些,给万岁岁压压胃。”苏诺咳嗽了两声,冲一旁在门口的丛兰招了招手,声音中带着一种……呃,说不出的怪异感。
    憋笑憋的快破音儿了。
    “是,娘娘。”丛兰点头应诺,上前从梨木柜子里抱出个灌子,又吩咐人拿来玉盘,拿起银长筷,从灌子里捡出苏诺常吃的蜜枣子,酸果蔓之类开胃镇吐的酸果,捧到苏诺身前,想奉上去又些犹豫的道:“娘娘,吃这果子管用吗?用不用请个太医啊?”
    万岁爷吐成这样太吓人了!脸都铁灰啦,人都萎靡啦,光吃个肉粥能吃成这个效果吗?这万一是中了毒怎么办?
    “不用,不用叫太医。”启元帝气若游丝的出声,他支起肘,强撑住半个身子,伸手从玉盘里抓起两个果子塞进嘴里,强烈的酸甜味儿冲淡了做呕的感觉,他冲着苏诺挥挥手,叹口气,“朕无事,你别担心了。”这了这种事叫太医,他丢不起那个人啊。
    “要不,还是看看吧。”虽然明知道不会有什么大事,但苏诺还是忍不住担心,“就说我肚子不舒服,让万医正来。”
    一大男人,尤其是皇帝让一碗肉粥干掉了,躺床上只剩喘气儿的力气,这传出去,好说不好听的,叫太医确实不合适,还不如借她的肚子,反正她是孕妇,还是后宫独一无二的孕妇,别说一个太医,就是一整个太医院都叫来,旁人也说不出什么。
    毕竟,贺氏皇族的子嗣嘛……大燕人全知道。
    启元帝嫌丢人,强压着不让叫,可惜,他体力不支,气短无力,最后还是没强过苏诺,硬是让苏诺给按在塌上,拿被子捂住嘴,武力镇压下去了。
    万医正被叫了过来,听了安适意的解释之后,那小脸腊的比启元帝都黄,颤颤微微的把了脉之后……差点直接吓尿了。
    要说万医正这人胆子不咋样,思维还发散,但医术确实是不需置疑的,那碗粥在启元帝胃里仅存了不到两分钟,就吐了个干净,连胆汁都没剩,可人家还是只靠把脉就把出问题了。
    当然,黄贵妃那‘秘药’是分三部分的,自服一份,熏香一份,粥里一份,万医正能把出来的,也只有粥里的问题,那‘秘药’的完整效果,他却是把不出来的。
    不过,只这一点就够了,黄贵妃也算倒霉,许是怕启元帝不上勾,她在粥里下的,正正是‘秘药’里催,情的那部分。
    这下可算是捅了马蜂窝了,那粥,那药,那效果,正正戳在启元帝的心窝子上,听了万医正的话之后,他也不吐了,只是那一身‘我要咬人’的气势,把万医正吓的恨不能找个地缝儿钻进去。
    在后宫里,当今皇帝被贵妃下药下的吐了半宿,这事真不好往出说,启元帝瞪着一双充满血丝的眼睛,跟苏诺磨叨了半宿,主题不过一个:“什么黄首辅,黄家人,爱咋地咋地,这辈子他都不在踏进永和宫了。”
    对此,苏诺除了‘呵呵’之外,也不知该怎么回答。
    这边,启元帝气的不要不要,那边,黄贵妃也是一脑袋雾水,莫名其妙。
    本来准备好的和谐用膳,共赴巫山,珠胎暗结,一朝翻盘,怎么忽然皇上就吐了她一脖子,拔腿就跑了?这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啊?
    大家闺秀黄又夏,这辈子见过最脏污的东西也不过就是泥土,启元帝这,黄的,白的吐了她一身,也把她恶心的够呛,招来人把自己洗的差点褪了皮,又在永和宫心理建设了好几天之后,她才敢出门,接着继续她未完成的计划。
    想的挺好,可惜,启元帝不理她,黄贵妃连续在御花园,太液池,小花园,御书房门口,宫道边带人堵了启元帝无数次,可启元帝就是对她如若未见,而黄贵妃弃而不舍……最后连袁福儿都看不过眼,下暗旨斥她:发的什么疯?好端端的把个皇帝追的满宫乱窜?这成何体统。
    在一追一逃之中,黄贵妃的心思越来越偏激,尤其是袁福儿下旨斥她之后,更让她产生一种极端的阴影心理:我过的不好,你们凭什么过的好?
    暗藏着一股毁天灭地的心思,黄贵妃看谁都不眼顺,好好一个金碧辉煌的永和宫,被她衬的跟鬼屋似的,就连进宫时那张如花般娇俏甜美的脸,也随着心理变化而转变成了一副阴执苦相。
    如此,时间转转来到阴历的八月十五。
    看着诸宫的宫人们忙忙碌碌的为中秋佳节做准备,而她的永和宫却跟冰窖似的,黄贵妃冷冷笑出声来。
    我过的不好,你们就谁也别想好。

  ☆、86|7。8。900。503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月圆人团圆的日子。
    中秋,又称仲秋,中秋之夜,月色皎洁,燕国人时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就似苏诺的时代,唐诗人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之句,杜甫曾作“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也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祭月赏月乃是此节日的主要习俗。似大燕朝,便有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间也有中秋祭月之风。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乃此节日的主要活动。
    启元一朝自然也不例外。
    在八月十五这日一早,苏诺还睡的昏天黑地的时候,启元帝就悲催的上朝去了,早朝结束,在苏诺约莫早膳午膳一起吃的时候,启元帝匆匆赶到御书房,塞了两块干巴糕点(本来应该是喝粥的,但是……你们懂的!)勉强不饿了之后,就连忙赶到奉先殿去祭拜先祖,又要带领宗室们进行祭月活动……忙的不可开交。
    至于后宫呢,自然也很忙乱,各种宫宴,招待女眷就不用说了,还要开展观花灯、月光马儿、兔儿爷、中秋宴俗、舞火龙、燃宝塔灯、窃瓜祈子、中秋博饼、祭月烧香斗等等一系列的活动。
    好在,中秋属团圆结,不似年宴时,还要把京中三品以上的官员诰命全招到宫中来,中秋佳节是家人团聚之节,无论前朝后宫,官员们只需在拜月结束后,就可各归各家,各找各妈,后宫中只需设一小宴,宴请宗室诸子弟便可,也就是说,只请姓贺的,旁人爱哪儿去哪儿去。
    至于大燕国姓贺的到底有多少……呵呵……连男带女都算上,不超过二十人。
    可想而知,宗室女眷们也没几个,完全可对比启元帝那稀少的可怜的后宫妃嫔。
    时至酉时末,天将将擦黑,启元帝还在乾坤殿里跟宗室爷们们扯皮,后宫里已经摆满了各种宫灯,宝塔……
    在指定宴客用的交泰殿中,黄贵妃正皮笑肉不笑的坐在下首,一言不发。
    因为后宫实在是没啥人,于是目前的宫权还是掌握在黄贵妃手里,中秋宴嘛,自然也是她来准备,至于袁福儿嘛,虽然高坐上位,但谁都知道,她这皇后就是个摆设。
    摄政王变成了并肩王,手下的权利被皇帝刷下去大半,现在不过是苟延残喘,宗室中人普遍对并肩王没什么好印象,这也不奇怪,当初先帝崩了的时候,他们这些正经的贺姓爷们都得不到辅政的权利,并肩王个外八路的王爷,凭毛执掌乾坤啊?
    难道就因为你跟冯太后关系好?凭你货大吗?
    你们这对‘那啥’夫‘那啥’妇,军,政勾结打压了贺室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得天之幸,启元帝是个有能耐的,他们这群没胆没权的宗室,不能给启元帝雪中送炭,还不能给你并肩王落井下石吗?
    如此,这段时间并肩王也算是倒了血霉,他是文官,并无军权,有军权的是冯太后,当初也是因为冯太后和他军,政勾结才能把持住朝政,可现在,有兵的冯太后一走渺无音信,徒留他一个文官苦苦支撑。
    正所谓,文人造反,三年不成,耍笔杆子的到底干不过手里有枪的,启元帝亲政之后,手里就握住了十万龙庭卫,八十万府军,要不是因为并肩王经营已久,朝中势力盘根错节,他不愿意动的太急,引的朝堂震荡,拉下去太多官员的话,启元帝也不会等到现在才动手。
    袁福儿在宫中之所以高高在上,全是因为有个当‘摄政王’的爹,现在,‘摄政王’变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