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位面转生-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在甘游袭击神子的关键时刻,才有了自己奋不顾身相救的一幕。
这几日,他与神子近身接触,才发现神子的出众,心里隐隐高兴,只感觉飞仙阁终于后继有人。连从住了十来年的清福寺中离开,兴奋激动也大于不舍。
“不过,清福寺既然交于明戒,我也是放心。可惜,若不是腾云寨,我们飞仙阁还有一个据点,每年也有不少收入。”
明云一边暗暗想,一边忍不住又回想起清福寺的过往记忆。十几年的岁月,不能说忘就忘。
一时间,驽钝的明智、正气的明戒等人,就在脑海中浮现。
“唉,人还是老了,和刚从飞仙阁中出来时相比,竟然多愁善感了许多。”摇了摇头,明云看着路上的风景,稍稍转移着注意力。
从自家的小院中出来,沿着门前的珍珠街,明云在马车中浮想联翩,大约一刻钟,就到了书坊之中。
本朝历经了战乱,人才凋敝,科举正是大兴的时候。这书坊之中,真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读书人因为识字,普遍更有见识,再加上信息渠道比其他人多,这书坊之中,不但有各种书籍买卖,也有不少手抄报纸出售。
和官方的邸报只分发给各级官员不同,书坊之中发行的手抄报,普罗大众也能购买。
而且官方邸报只有官场任命,皇帝圣旨等信息。书坊中发行的手抄报信息就全面了许多,还有不少衙门里的案件,老百姓喜闻乐见,就有不少人买。
寻了一家书店,明云就走了进去,和老板说明了来意,就选了经典书籍若干,付了钱,打包进了马车上。
才上了马车,冷不丁地就有一位卖报小童飞快地从身边跑过,一边跑一边喊:“芙蓉镇出现惊天大案,百余人一夜命丧,今日手抄报五文一份啦。”
“芙蓉镇,那不就是清福寺边吗?想不到新朝初入太平,又发生这种乱世之灾啊。”明云不以为然地感慨一下,他也才经历过乱世,这种事件发生的太多,引不起自己的注意。
“震惊!十岁孩童都不放过,芙蓉镇学案现场血腥记录。今日手抄报五文一份,剩余不多,赶快抢购。”
又一位卖报小童从远处一边跑着过来,不断挥动手中薄薄手抄报。
这次的卖报口号比较吸引人,几位读书人模样的,就喊住这报童:“给我来一份。”
这报童就笑哈哈地接过钱,将手抄报递给对方。
两位读书人接了手抄报,就看了起来。
此时,明云已经坐上了车,就要吩咐车夫开动。
“我的天,李兄这件案子可真是不小,恐怕要惊动知州大人啊。”
“是啊,王兄,你看看这血案,真是耸人听闻。百年古刹,一夜血洗,百余口人命丧梦中。”
“可不是嘛,还都是被割喉而亡啊!太凶残了,这里面的小沙弥,很多也才十来岁呢……”
两个人旁若无人地评点起案件,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马车中的明云,听到这里时,脸色突然煞白。
一种不妙的预感,从心里生出。他几乎是连滚带爬地从马车上下来,三步并作两步,抢身到那两位读书人身边,一把抓住手抄报,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
“你这人怎么这样无礼?这手抄报可是我们花钱买的……”那两位读书人火了,扯着明云的手臂就叫了起来。
但是明云哪里会理睬,他一边看,脸上的表情瞬间变了几次,一会红一会白。
直等到将那手抄报看完,明云紧紧捏着手抄报,对身边的两位读书人深深作揖道:“两位相公当面,在下失礼,这血案如此骇人听闻,在下一时心情急迫想看,还请包涵。”
“想看也不能抢啊,五文钱一份呢。”一位读书人不满道。
“抱歉……容我赔罪。”明云一边说,一边从怀中取出一块碎银,怕不是有一两,看了不看就塞进这两位读书人的手中。
“些许银两,给二位赔罪,顺便买了这份手抄报,在下告辞。”明云做了一礼,就上了自家的马车,也不给别人说话的机会。
“快些赶车,我要立刻回家。”明云一进车厢,语气急促地吩咐,一面又再度拿出手抄报,细细地看了一遍,神色黯然,眼眶含泪。
泛着黄色的劣质手抄报上,大大的标题写着:“百年古刹清福寺,一夜之间112口人被割喉!”
第四十三章死亡现场
一根焦黑的木梁,倒在地上,灰烟还在上面萦绕,焦糊味扑鼻而来。
咔嚓一声,一只白底黑面的布鞋踩上这根手臂粗的木梁,后者应声断裂。
鞋子的主人,身着缁衣,衣服纯黑,这乃是古卿大夫居私朝之服,到了新朝,这种服装传到了民间。
虽然流传到民间,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穿,这种缁衣,如今大多是在州县衙门中,三班衙役里盛行,只有衙役里是级别最高的那位才能穿出来。
人靠衣装,这身衣服,代表着主人的身份,乃是一位衙役捕头。
这位捕头,名叫邢名,年近不惑,乃是金陵城上级单位,吴州州府衙门里派来的,是三班衙役中专管缉捕的快班捕头。
此刻,邢名捕头拿一只手帕捂着鼻子,已经在四下里转了良久。
入眼是一片断壁残垣,这是一处被烧毁的建筑,空间不小,高大的雕塑和粗壮的房梁伏在地上,还能看出来其原本的模样——正是一处寺庙。
“这大雄宝殿里没什么问题,我们到后面再看看。”邢捕头捂着鼻子退出去后,才对身边一位衙役说着。
从这大雄宝殿出来,站在殿前,下方是一个广场模样,正是一个制高点,将寺庙前后看得清楚。
这寺庙前低后高,原本也是一片庄严净土,可是眼下全都冒着烟气,被一把火烧成了废墟。
如果方皓泽或者明云等人站在同样的角度,就知道这乃是百年古刹——清福寺。
“捕头大人,目下这情况,您可看出来点什么了?”离了气味焦糊的大雄宝殿,身边一位衙役开口问。
“唉,出了这么大的案子,想必不久就要上达天听了。我们吴州僧录司那些老和尚们,从昨日得到消息时,就一直盯着知州大人,知州大人又盯着我,难啊……”
邢捕头满面愁容,两道眉毛几乎要皱成一团。
“你说,这清福寺也不是什么江湖门派,更是百年大寺,寺里和尚平素也向善,怎么出了这么大的血案呢?”邢捕头一边走,一边自言自语说。
他口中的血案,倒不是夸大。这位捕头年纪不大,新旧两个朝代交替的时候,他也才出生,没见识过更严重的惨重案件。
自打昨日进了这寺庙,看到各个寮舍中横七竖八的尸体,他一夜都没睡好。闭上眼,都是血红色。
“捕头大人,这凶手能连夜杀了这么多人,估计也不是一个人。”身边的衙役陪着走了一段路,轻声说着。
“你说的,我也想到了。这场案件,必定是某个江湖组织所为。可是那帮绿林中人,一向都见利起意,我实在想不明白,清福寺不过是一个普通寺庙,有什么好让人惦记的。”
“再者说,即便对方不是谋财,清福寺上下都是与世无争的和尚,也惹不到什么仇恨啊。”
邢捕头一边摇头,一边说。“知州大人将这么大一个烫手山芋交到我手上,我是爱莫能助,估计这古刹血案,不过是州府衙门里,又一桩无头案,充做档案了。”
邢捕头话说间,带着身边的衙役,就走到广场上。
一大片尸体,整齐地摆在广场上。
“看看,这凶手恁的凶残。”邢捕头心痛地说。
他虽然对破案毫无头绪,但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既然在州府中领了捕头的差事,至少也得有起码的正义感。所以看到这些尸体,他就义愤填膺。
“你去派人再催催,为什么还没有仵作来验尸?”想了想,邢捕头对身边的人吩咐。
“问过仵作了,仵作说,既然捕头已经看过了伤势,这些尸体也没甚好看的,肯定是江湖人动手的。”衙役忠实道。
说完,他斜眼看了看脚边一具尸体,这尸体看年纪约只有十来岁,瘦瘦小小的,趴在地上。
可怜见的,这尸体的头颅与身体,只有一层皮肉连着。喉咙的部位,有一道老大的刀伤,几乎切断了脖子。
这具尸体,是眼下一百来具尸体中,死状最惨的。
这衙役只看了一眼,就收回目光,心里已经怕的不行。
“仵作这是渎职,一百来具尸体,总有一两具死状特别一些,怎么就能断定不会出现线索?”
邢捕头骂骂咧咧地说:“就好像脚下这具尸体吧,死状最是特别,仿佛最招凶手仇恨。”
说着,邢捕头俯下身体,用手轻轻将这小尸体翻个身,平躺在地上。
这尸体闭着眼睛,表情还算安详,但是要再仔细看,他正面脖子处,大张开的气管,显示了其生命最后阶段的痛苦。
切断喉咙的人,因为不能呼吸,是在失血和窒息中,慢慢死去的。
要是方皓泽也在此处,他也定能发现,眼前这具死状最惨烈的尸体,就是原来的小跟班——才十来岁的小缘。
小缘尸体的双手指甲外翻,指甲缝里,满是泥土,显然死前曾经痛苦挣扎了许久。
“都是可怜人……”邢捕头家中也有十来岁的孩子,看着这一幕惨状,心里也很沉重。
“捕头大人,既然仵作不验尸了,这112具尸体,还是早早火化了吧,横死之人,有诈尸的隐患。”身边的衙役慌慌张说。
“112具尸体。”邢捕头听到衙役的建议,似乎得到了什么线索一般,将这句话念叨了几遍。突然,他猛地一拍额头:“我们去云水堂看看寺中人员花名册,说不定就有什么线索。”
说完,这邢捕头大步冲着寺庙云水堂走去。大凡寺庙,建筑方位都差不多,所以邢捕头虽然没来过这清福寺,倒也把云水堂的位置,找的不差。
他带着衙役在一众断壁残垣中翻检了半天,试图从火灾的废墟中,找到一点花名册的资料,可是既然花名册是纸做的,火灾一过,还真是难以幸存。
“捕头大人,这花名册能留下来嘛。”一位衙役嘀咕着说。
“别废话,我们先找找,这云水堂离起火的大雄宝殿比较远,火势小一些,说不定还能找到线索。”
邢捕头原本都准备要放弃了,此时突然灵光一现就有线索,只当上天旨意,这一刻迸发了高亢的情绪,势要破案。
可惜天不与人意,几个人在废墟中翻了快有半个时辰,终于还是一无所获。
“捕头大人,这小小的云水堂,咱们都翻完了,估计是找不到什么花名册了。”一位衙役终于忍不住,打起了退堂鼓。
这话一出,邢捕头也丧失了信心,一屁股坐在地上道:“唉,那就算了吧,估计这案子咱们是破不成了。”
邢捕头一边说着坐下,屁股下方,就感觉什么东西硌得慌,他稍稍挪动一个位置,才舒服许多。
换了一个位置后,他手却好奇地往下一摸,居然掏出了一个方正的小盒子。
“这是什么。”邢捕头将盒子打开,里面安静地躺着一本薄薄的书页,拿起来一翻。
邢名就笑了:“果真是天意!花名册在此!”
(腾云寨太坏了,连小孩子都不放过!本书首发·起·点·中·文·网·写书不易,请多多支持正版哈。)
第四十四章提前准备
不提清福寺中,邢捕头等人的追查,百多公里外的金陵城,马作的卢飞快……
明云坐在马车上,只听着车粼粼马萧萧,只用了来时一半的时间,就一路回了家中。
才到了家门口,他捏着那份手抄报,仗着三阶的修为,一个箭步就从马车上跳了下来,行动完全不似一个老人。
只见他几步来到小院中,迈过几棵桃树,下一刻就出现在方皓泽的主屋门前。
这时候,方皓泽正拿着一本闲书,翻开大信世界中的历史,看到入神时,还隐约从这世界历史中,发现与主世界的相似之处。
明云来到门前的时候,方皓泽也第一时间感知出来,自从将甘游诛杀了之后,因果线一时松懈,神格玉盘的很多功能都已经重新发掘出来。
因为明云来的飞快,方皓泽还以为是敌人出现,正要起身时,才感知是自己的管家来了,这才重新坐下来。
“公子,我从书市回来了,有一件大事,要跟您汇报。”明云站在门前,虽然着急,但也遵循礼数,定定地站着,先请示了一下。
“进来吧。”方皓泽口中才喊着,就看到明云大步流星进来,将其手中的那份小报双手呈了上来。
“神子,恐怕当日我们在清福寺祖师堂中的布置,没有如愿,清福寺已经遭到了血洗。”明云一边捧着手抄报,一边说。
既然进了主屋,没有旁人,明云也就立刻换了称呼,从“公子”又唤成“神子”。
方皓泽平静地接过那份手抄报,没有太大的心情起伏。
当日在祖师堂朱砂甘游的那一刻,他就从重新加身的因果线得知,腾云寨会发现二当家身死清福寺的事情。
之所以要定下金蝉脱壳的计谋,实际上是将清福寺从自己等人与腾云寨的恩怨之中摘除。毕竟,一百多人性命无辜。
“看来,我还是低估了腾云寨的狠毒。”方皓泽拿起手抄报,嘴上淡淡地说了一句。
主世界没有战争,一切人性中的恶都被强力的国家机关管束,骤然在大信世界中,遭遇这样的亡命组织,第一个谋划就失利了。
翻开手抄报,方皓泽眼睛扫过“百年古刹清福寺,一夜之间112口人被割喉!”的标题,眼睛不眨,认真地读了下去。
这一篇内容,总共不到千字,方皓泽认真地读了两遍。
脑海中不住回想起那几日在清福寺中的生活,尤其是自己的小跟班,那个瘦瘦的小缘,一笑起来还挺腼腆。
毫无疑问,这桩血案的凶手,就是腾云寨。他心里涌起一股厌恶,恨不得立即动身,将那所谓的腾云寨清除干净。
过了良久,他才抬起头说:“清福寺这一帮人,受了我们的牵连。颇有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意思。”
“神子勿要自责,这些人无辜身死,主要还是腾云寨的罪恶。”明云隐约听出了方皓泽愧疚的心理,急忙安慰起来。
“我曾想过,将清福寺从恩怨中摘出来,没想到,腾云寨还是不依不饶。”方皓泽经过明云的一劝,平静的心态反而不能维持,终于叹了一口气。
“唉,我在清福寺做了这么多年住持,也对清福寺颇有感情。我看了手抄报,才知道清福寺众人全都是被割喉而杀,事后还放了一把火。”
顿了顿,明云眼眶含泪:“祖师堂外,还有我当年种的一片茶树,那时我才从飞仙阁下山,抑制不住思念,种下茶树遥寄相思。在这大火之中,也许化为飞灰了。”
“君子报仇,也要争朝夕,这腾云寨具体是什么位置,你我好好谋划,必要给其一个报应。”方皓泽坚定地说。
原本,自己这一身的因果线,来源就在那腾云寨,趁着这一股仇恨,更加坚定了清楚这江湖组织的念头。
“神子,我们飞仙阁总共才两人,另有从清福寺中带来的三十来人,更不堪大用,我们两人还是势力单薄了。”
明云到底有些年纪,不似方皓泽这么冲动,急忙劝说。
方皓泽听了劝,冲动的心思也淡了一些,他刚才也是急怒,当下也就从善如流,点了点头:“你且放心,此事还要好好谋划。”
毕竟,腾云寨势力大小,有多少人,修炼者几何……这种种情况一概不知。
想了想,方皓泽突然命令:“我们在金陵城中新建的武馆,目前有没有招揽到好的武师?”
“这,有真材实料的修炼者,并不好找,武馆现在虽然购下来了,但是武师还虚位以待。”明云直说。
方皓泽突然转移话题,乃是有的放矢。
刚刚说话间,他已经默默地算了一下,那腾云寨只用了三天时间,就从隔壁的燕州赶来,还做下了如此大的血案。
不管对方是出于报仇,抑或寻找明云身上的玉盘。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快速行动起来,说明对方所图甚急。
如此一来,自己与明云两人,可能也会遭遇到对方报复。
既然报复,也有两个方向,自己这处小院,清福寺中秘密培养的那批修炼者所在的武馆,都可能是对方的目标。
“你是否想过,腾云寨既然这么快就去清福寺报复。金陵城离芙蓉镇,才有百余里,乘船不过一两日可达。这腾云寨未必不能寻上我们这里来。”
方皓泽看着明云,认真地问。
“神子说的有理,这却不得不防。”明云听到方皓泽这么一说,神色也凝重起来。
虽然金陵城是新朝的陪都,也有颇多达官贵人,治安不似一般小城。但是腾云寨既然能做下血洗清福寺这样的大案,说明对方丧心病狂,未必不会来金陵寻仇。
“这也就是我的猜测,你也是隐姓埋名,购了这处小院,对方能不能找到我们,也是两说。”
方皓泽说着:“即便找来也无妨,只要不是大队人马,你我两个人,就能应付不少,就当为清福寺的血仇,先报一些利息吧。”
“神子说的对,金陵乃是陪都,估摸着对方也不会像官府一般能使大队人马过来。”明云点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