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通主宰-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也不要花果山的众猴,乃至一草一木死,我也要你们永远的活。
  于是苏北伐舟出海,要去寻那长生不老之术。
  他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了西牛贺洲,因缘际会下寻到了灵台方寸山,进了斜月三星洞。
  菩提老祖给了他一个名字,叫“孙悟空”。
  他仅用了二十年,就学会了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能够法天象地,移星换斗,吹一把毫毛就有万千化身,翻一个筋斗就是十万八千里!
  他出了斜月三星洞,回归花果山,败混世魔王,操练万千妖兵。
  他想要一件趁手的兵器,于是“友好的”去了东海龙宫,龙王感念邻里之情,也友好的送了他神兵如意金箍棒。
  甚至龙王还“热情的”招来了自己的三个好兄弟,南海龙王敖钦送了他凤翅紫金冠,西海龙王敖闰送了他锁子黄金甲,北海龙王敖顺送了他藕丝步云靴。
  孙悟空,也即是苏北,得了一身宝物,自然欢喜而归。
  而后他广交好友,遇到了牛魔王、蛟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猕猴王、禺狨王,七人情投意合,义结金兰。
  哪知那阎王不识好歹,竟然以阳寿已尽为由勾走了他的魂魄。
  苏北大怒,我已是长生之身,与天地享同寿,为何还敢来勾我!
  于是他大闹地府,打得十殿阎罗抱头鼠窜,口中喊爷爷,奉上生死簿。
  苏北大笔一挥,勾销了天下众猴的名字,自此众猴再无生死,天地之大,逍遥为妖。
  龙王两面三刀,表面上邻里友好,谁知背地里却一本奏天庭,到玉帝那结结实实得告了他一状。
  众阎罗也一路哭哭啼啼,说苏北搅乱地府,让玉帝剿了这妖猴。
  后来一个脑门上纹着星辰的老者,来找到苏北,说要请他去天上做官,做一个位高权重的官。
  苏北大喜,那一日,他第一次走过南天门,第一次进了那凌霄宝殿。
  玉帝高高在上,但苏北不以为意,因为他也是叉腰挺胸,没将玉帝放在眼里。
  玉帝说,天庭御马监缺了个养马的官,你去做他们的首领。
  苏北说好啊,你这老倌真不错,开口就让俺做首领。
  他做了“弼马温”,纵马驰骋天庭,好不痛快。
  那一天,他饮马天河,第一次遇到了天蓬,他和天蓬斗了半天的法,打得日月都没了颜色。
  但苏北说天蓬哪里是自己的对手,要不是那天月宫的嫦娥仙子按住了天蓬的钉耙,我不打无兵器之人,不然一定将他揍成猪头。
  后来天蓬真的就变成了猪头,很可怜,不过这都是后话。
  苏北终于知道弼马温只是一个养马的马夫,于是反了天庭,打出南天门,回归花果山。
  在花果山里,他要做那“齐天大圣”。
  玉帝派兵来袭,要让花果山猴王伏诛!
  李靖来了,玲珑塔根本压不住他。
  哪咤来了,被他扑灭了风火轮的火。
  巨灵神来了,一张黑脸被揍得通红,比猴子猴孙们的屁股都漂亮。
  玉帝无奈,又派那额间纹着星辰的老者前来,这一次,说是要封他为齐天大圣,一个真正的大官。
  苏北第二次走过南天门,第二次进了凌霄殿,在天庭受封齐天大圣,要和玉帝平起平坐。
  可是一个蟠桃宴,瑶池里群仙乱舞,笙歌不尽,好生快活,我苏北只是想和你们坐下喝杯果酒,为何看门的甲卫非要阻我?
  也许在你们眼里,我苏北,不,是我孙悟空,乃是妖。
  是妖,就上不得台面,登不了大雅之堂,即使食天庭俸禄,那也是众仙的施舍。
  苏北身披黄金甲,头戴紫金冠,脚蹬云靴,手握金箍棒,身周电芒闪耀,一步一雷池,缓步而行。
  路上,太白金星遥望见他,问道:“大圣,此意欲何为?”
  “破南天,踏凌霄!”
  “若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
  ……
  


第六十四章 怎能忘了西游(下)
  李靖带了十万天兵,架了十八架天罗地网。
  九曜星君,四大天王,还有哪吒三太子这个老熟人,可惜巨灵神这次没来,估计上次苏北出手太重,被打怕了。
  苏北此刻的孙悟空之身,抬头看着遮天蔽日的天兵天将,嘴角抽起一丝冷笑,将金箍棒直指苍穹。
  他纵身而起,卷起无边风雷,打得九耀星君星光黯淡,四大天王痛吼连连。
  而后他扯下一把猴毛,化出十万分身,和十万天兵斗得难舍难分。
  这一战打得天崩地裂,十万天兵天将都拿他不住,惨败而归。
  苏北的孙悟空之身,自此必将天下扬名!
  二郎真君来了,这当真是一个妙人,对玉帝听调不听宣的他,这次手持方天画戟,神威一时无两。
  他和苏北斗了三百回合,根本难分高下。
  苏北的孙悟空之身施展法天象地神通,陡然变化得身高十万丈,头如巨山,身如山岭,手中的金箍棒,上抵三十三重天外天,下达十八层地狱!
  二郎真君也变化神体,与天同高,眼如日月,口吞山河,一双大手遮天蔽地,一杆神戟横扫乾坤!
  二人以大神通又斗了半天,依然不分胜负。
  但两人似乎都横了一条心,一定要与对方分出个黑白结果。
  于是二人又赌起了变化,你来我往,各展本事,二人皆懂得七十二般变化,不同的是苏北的孙悟空之身称此门神通为“地煞七十二般变化”,二郎杨戬则称此神通为“八九玄功”。
  不管是七十二般变化,还是八九玄功,其实根本就是同一法诀,不知何时传到了他们二人之手。
  一路边走边斗,打得日月无光,天地失色,天庭的众神唯恐二郎真君败下阵来,纷纷要出手相助。
  太上老君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物,乃是金刚琢,扔向斗法的二人,刚好击在苏北的头上。
  苏北吃痛,败了一招,这时一头方头大犬狂吠而来,一口咬在了他的腿上。
  二郎真君出手捆缚了苏北,压上天庭,而后不耻于天庭众神在自己斗法时无故出手,怒而返回灌江口。
  天庭众神不以为意,只要抓住了那猴子,自然是皆大欢喜。
  可是还没欢喜片刻,众神脸上就又蒙上一层阴云,因为斩妖台的闸刀,根本就伤不了苏北的金刚之躯。
  老君说道:“将他送入我的八卦炉中。”
  七七四十九天后,反而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苏北蹬倒八卦炉,二郎神已离去,他在天庭众神中再无敌手,一路打到凌霄殿,打到玉帝躲在御桌下,大喊了一声,“快去请如来佛祖。”
  如来佛祖到来,说道:“你本是一只心猿,神通广大,却不懂得如何降伏其心,何不回头是岸?”
  苏北回头,火眼金睛望了望花果山的方向,大战已使那里变成了一片焦土。
  他转身面向如来,咧嘴一笑,说道:“佛祖,回头无岸。”
  他将金棒指向佛祖,佛祖覆手为山,将他压在五行山下。
  天庭众神自然一片欢庆,丝竹歌舞三天三夜不绝,瑶池盛宴上推杯换盏,笙歌不已。
  也有人乐极生悲,一个卷帘的神将,就在无意中打翻了琉璃盏,别人欢歌笑语,他却向玉皇磕头如捣蒜。
  ……
  五百年后,一个身穿锦斓袈裟,手握九环锡杖的和尚自东方而来。
  苏北被压在五行山下,只有脑袋和一只手露在外边。
  他听到锡杖的法环相撞之声,抬头望去,看到那和尚很是年轻,更是长得十分俊俏,心道这和尚一定是脑子坏掉了,才非要当和尚。
  和尚身骑白马,疾驰而来,行至苏北身边时,收缰下马,双手合十道:“佛祖保佑,你一定是大圣了,你等着,我这将你身上的这座山搬开。”
  苏北撇了撇嘴,冷笑道:“搬它作甚?你且快走,那菩萨曾来过,我已知你来意,但我即是被如来压至此处,难道还真要随你西行不成?”
  和尚抚掌而笑,笑如春风拂面:“大圣,此世你我注定有师徒之缘。这条西行路,我已行了九世,九世都被妖怪所吃,这一世唯有得大圣一路庇护,方能走到终途。”
  苏北嘲讽道:“我和你什么交情,一定要庇护你?”
  和尚不怒,依然笑道:“你我此时自无交情,不过你为心猿,要降伏其心,我为三藏,但亦是金蝉,因为不尊佛法,所以要世世西行,你我何不结个伴,也好有个照应?”
  苏北嗤笑道:“这还像个人话,揭了山上那符,然后有多远滚多远,凭你还想搬开这山,真是不自量力……”
  和尚笑道:“好嘞。”
  然后就爬山去揭符,身手十分矫健。
  苏北随和尚走了没多久,就打死了六个敢拦路抢劫的蟊贼,而后他冲和尚使了个眼色,和尚就十分配合得数落起他来。
  他也佯怒,冲天而起,不辞而别。
  他打死的那个六个蟊贼,乃是他的“六意”。
  何为六意?
  眼见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这就是六意。
  无眼耳鼻舌身意,不色声香味触法。
  西天的那群和尚说,排除六意的干扰才能找到菩提心。
  苏北索性就杀了这六个蟊贼,让西天的和尚安心。
  而他之所以冲三藏使眼色,让三藏来骂自己,是因为只有三藏骂了自己,他才能怒而不辞而别啊。
  不辞而别,并不是真的不辞而别,是要给菩萨机会,送来那顶金箍。
  只有带了那金箍,才能让西天的和尚真正安心。
  ……
  后来,鹰愁涧收服了白龙马,好好的一条白龙变成了和尚的坐骑。
  高老庄遇见了天蓬,英武的天河元帅错投了猪胎,倒也因祸得福,不再如前世那般整天板着一张脸,而是嬉笑怒骂,再看不到一丝愁容。
  流沙河中,又收服了那水怪,那个在瑶池盛宴上失手打碎琉璃盏的卷帘大将。
  至于一路上遇到的那些妖鬼精怪,也不过都是一些活在醉梦中的可怜人。
  有人想吃了和尚,长生不老。
  有人想娶了和尚,百年连理。
  还有人想策反苏北,重新打上天庭。
  狮驼国的那三头大妖,两个都是苏北的结拜兄弟。
  移山大圣狮驼王说,我张开大口,天庭都可吞得,只等兄弟大旗一招,再大闹天宫。
  混天大圣鹏魔王说,你我一身神通,岂能困于佛门,青灯戒律,哪有咱兄弟喝酒吃肉来得痛快。
  后来,通风大圣弥猴王也找到了他,说他若不愿再举反天大旗,就要将他取而代之。
  于是弥猴王成了六耳猕猴,变化成了和苏北一般的模样,二人战天战地,分不出胜负。
  再后来,六耳猕猴说我既不能胜你,但愿一死能唤醒你的血性,于是死在了苏北的棒下。
  苏北望了望花果山的方向,他眼中似乎又映出了那一片焦土。
  六耳猕猴终是没能成功,苏北已没了血性,孙悟空已没了血性。
  ……
  大雷音寺中,苏北走到观音身前,指了指头上的金箍,欲说还休。
  观音慈悲得笑了笑,伸手将金箍褪去。
  如来佛祖降下法旨,孙悟空护送唐三藏一路西行,降妖除魔,功绩极大,特封为斗战胜佛。
  在佛光自脑后生出的那一刹那,一道神魂又从孙悟空的身体里飘出。
  苏北的神魂恍然惊醒,看着眼前的斗战胜佛,心中发苦,眼眶微微湿润。
  一道轮回之力又向他捆缚而来,在即将再次遁入轮回的那一刹那,他躬身向孙悟空行了一礼。
  曾经踏碎凌霄,放肆桀骜的心猿,终于还是降服了其心。
  


第六十五章 千年一梦(上)
  苏北再次飘向轮回,和前两次不同,这次他更加清醒。
  因为清醒,所以不舍。
  他能体会到孙悟空的所有心境,这些心境也影响着他此刻的神魂,让他心思动荡。
  从一个懵懂的石猴,到无忧无虑的美猴王,再到桀骜不逊的齐天大圣,最后变成自锁心猿的斗战胜佛。
  他就是孙悟空,至少在成为斗战胜佛之前,他就是孙悟空。
  一如被鲲鹏抓死前的红云老祖,和担山赶日的二郎显圣真君,都是他苏北一般。
  苏北此刻已明晓,这是个无尽轮回的世界,他会一直轮回在这个世界中,以不同的身份,在不同的时代。
  他一世又一世的体验不同的人生,在身死或者神魂跳出那个身体之前,他都不会意识到自己是苏北。
  至于苏北的神魂从这些身体里抽离后,他们接下来会怎样,已不是苏北的意识能控制的了。
  可能会就此死去,如红云老祖,也有可能依然存在下去,而且都不会意识到苏北的神魂曾存在过,如二郎神和孙悟空。
  苏北不跳出这方世界,就会接着一世又一世的轮回下去。
  跳不出,则永劫沉沦。
  第一世,他是混沌中的神魔,是天边的第一抹红云得道,这其实和他在唯一真界中的身份十分相似,冥冥中大道已有安排。
  第二世,他是二郎显圣真君杨戬,心思沉静,却也自信孤傲。历经封神一战,签下过封神榜,却又不愿上天庭,对玉帝听调不听宣,最终决定听从本心的声音,劈桃山救母,担山赶太阳,让玉帝不得不让步。
  第三世,他是天生地养的石猴孙悟空,修得大神通,桀骜不驯却心如琉璃,有一颗最质朴的赤子之心,这一世波澜壮阔,荡气回肠,让苏北即使此刻已脱离出来,依然心有不舍。
  苏北已在这个世界轮回了三世,难道还要接着轮回下去?
  轮回下去,也许是机缘,上一世轮回就获得了二郎神的天眼神通,这一世……
  一股清气突然如水流一般涌进他的神魂,他的脑海中就多出了完整的“地煞七十二般变化”的神通法诀!
  苏北一喜,果然,每一次轮回都可能有收获,上次是天眼,这次则是七十二变。
  这七十二变,和二郎神的“八九玄功”同根同源,可千变万化,亦可身外化身,是一件了不得的大神通。
  以苏北在唯一真界的眼光看来,八九玄功的神通品级,应该至少在天阶。
  他在上一世跳出二郎杨戬的身体后,获得了杨戬的阙庭天眼,虽然知道收获已很大,但其实也遗憾没有得到八九玄功,好在这个遗憾终于在这一世孙悟空之身上得到了弥补。
  苏北虽然欣喜,但并没有被冲昏头脑,他知道自己还在圣剑宫入门测试的考验中,如果不能跳出这方世界,肯定不可能通过测试。而且其他人也许也和自己一样,每一世都收获,如果他人不贪图收获,先一步跳出,圣剑宫的大门岂不是有可能就对自己关闭了?
  苏北心道不能贪图收获,趁着自己还清醒,得赶快跳出去才是。
  可是一想到要跳出,他就茫然无头绪,而后轮回之力已再次将他卷入轮回盘之前,他的意识逐渐模糊,又陷入了新的轮回之中。
  苏北并不知道,其实其他人并不能像他一样,每轮回一世都能收获一门神通。
  那些人在这方世界的轮回中争渡,除了无尽的轮回,什么收获也没有。
  他们中的天资出众者,都早已找到各种方法跳了出去。
  如秦追月,在苏北尚在红云老祖那一世时,就寻到了以身化轮回这种方法,跳出了这方世界。
  而一些天资相对较弱者,一世世的轮回,一世世依然浑浑噩噩。
  像苏北这般,每一世都能看破,却每一世都要掉入新的轮回中的,绝无仅有。
  ……
  苏北这一世,出生在一个名叫“碎叶”的小城里。
  这是一个漫天黄沙环绕的小城,隶属于一个名叫“唐”的强大王朝,是该王朝的一个边塞重镇。
  一直到十六岁之前,苏北都生活在这个整日黄沙飞舞的城市里,没有离开过一步。
  十六岁生辰那天,他身穿粗布麻衣,腰佩三尺青锋长剑,终于走出了碎叶城,一路向东而去。
  在路上,他遇到过拦路的强盗,于是手刃数人,高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他途经一个名叫兰陵的小城,被城中的美酒吸引,赋道:“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他在黄沙滚滚的路上见过沙怪,在云遮雾绕的山中遇到过山精,在碧蓝如腰的湖水边见过湖妖,这些精怪妖魔都将他奉若上宾,只因仰慕于他的才情。
  他才情惊世,甚至受邀登上天庭,面对壮阔的仙家胜景,赞道:“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他的这一世,名叫“李白”,是古今才情第一的吟游诗人,一个仗剑纵意的剑客侠士,更是一个贪恋杯中物的酒徒。
  他晚年泛舟江上,皓月当空,江水如银,他望着皎洁的圆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这一刻,他觉得月色是如此得让人迷醉。
  对月而饮,随着壶中美酒入腹,他对那轮圆月越来越爱怜。
  恍惚间,他迷蒙的醉眼看到了江面上也有一轮月亮,口中呢喃,月亮怎么掉进水里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