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宁为嫡-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仆妇们闲下来,难免松懈,时不时聚在一起吹牛打屁,青杏心思单纯,自那天过后很快恢复过来,重新投入八卦事业的队伍。
眼下,她就正同几个小丫鬟扯嘴皮子。
离得近的都是大房的,萍姨娘那里她不敢去,李氏那里绿屏又爱狗拿耗子,花姨娘受宠爱,阮维给她拨了不少丫鬟,青杏就闻着味儿跑来了这里。
经过几天的厮混,青杏早已同她们打成一片,这群小丫鬟也丝毫不把她当外人,只差要一起结了金兰姐妹。
青杏拿出瓜子儿同几人分了,获得一片道谢,就正式进入了讨论中。
“你们还记不记得前几天的萍姨娘?”
“这才过了几天,怎么不记得?那萍姨娘也是个可怜的,虽说肚子里的是个女孩儿,可到底有个孩子傍身不是……”
青杏是那天第一现场的见证人,直至今日还没忘了那惨烈光景,听她们还聊这些,心里不大舒服,“这都过去了,说着还有什么意思……”
刚开始说话的丫鬟神秘地摇了摇头,“我今儿个要说的可不是这个……你们想不想知道萍姨娘是怎么怀上孩子的?”
此话一出,余下的小丫鬟面面相觑,只有个刚进府的红着脸说:“不就是那样怀上的吗?”
一片嘘声。
“你这话可就不对了,众所周知,国公府福泽过旺,伤了根基,是以这一代逐渐人丁稀薄,特别是大房,上个夫人可是进门好些年才怀上的,而这萍姨娘——”她摆出一副说书先生的架势,青杏几乎以为她要说且听下回分解,才听她道:“却是刚上了大爷的床就有了肚子。”
小丫鬟们懵懂地点点头,觉得有几分道理,又有人问:“不对呀,咱们的小少爷可不是刚要满月了吗?”
那丫鬟红了脸,争辩道:“这如何一样?你也不想想,大爷的通房还有几个,这么多年有什么动静?这个夫人入门时也是受尽了宠的,又是正室夫人,萍姨娘哪能跟她比?”
于是便有人问:“那你说,萍姨娘是怎么……”
她清咳一声,见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才低声道:“轩三爷百日时,萍姨娘曾抱着他在送子观音前鞠了三个躬,摆上祭品诚心诚意祷告了一番,还给他喂了点什么东西……听说这是个禁方,要出身尊贵刚满百日的嫡出男孩儿才有用。”
又是一片嘘声,“我们不过是些三等丫鬟,有了这法子也没用,这不是白说吗?”
青杏听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儿,于是问:“你是从哪儿听来的?我怎么没听过?”
先前说话的丫鬟满脸通红,以为青杏不信,“我是从二房的姐妹那儿听来的,她们上街采买时碰到一个道士说的,那道士还问起萍姨娘,说先前给了她东西和法子,她既得了富贵,为何不把应承的银子给他!说的可是真真切切的,我还诓了你们不成?”
众人见她说得有理有据,便也信了,叽叽喳喳的讨论起来。
青杏觉得这丫鬟业务能力比自己还强,都跑到二房去了,回头自己也应该加把劲儿。
第16章 迷信
“……我刚从萍姨娘那儿回来,瞧着她身子也好些了,至少能下地走动走动,看着没什么大碍。”阮宁掀了掀茶盖子,话音一转,“只是我没想到,萍姨娘竟是这般坚强的人物,这都好些天了,她那院子里连个探看的人都没有,她也不埋怨,只说自己命不好,实在是……”
阮宁觉得她太包子,又想自己若是那般地位,只怕气冲上头连自己的命也得搭上去,便摇了摇头,只道萍姨娘实在是个能沉得住气的。
身边的丫鬟们也都纷纷嗟叹不已,红玉是跟着阮宁去的,亲眼见了萍姨娘那般可怜无依的光景,也改变了自己的态度,从坚定的萍姨娘反对党变成了萍姨娘怜悯派。
青杏听完阮宁的话也觉得好受了些,总归当事人心态良好,这事儿听起来也就不那么凄惨了,又想起前两天从花姨娘那儿听来的话,便同阮宁几人讲了。
她讲得绘声绘色,有理有据,直把一群小丫头唬得一愣一愣的,纷纷抓住她询问其中细节。
阮宁却是不信的,虽说她穿得莫名其妙,可她上辈子到底接受了十几年的无神论教育,对神佛鬼道这些东西向来都是敬谢不敏,只近来受到祖母影响,彷徨无依的时候会去寻个心理安慰。
更不必说这传言毫无根据漏洞百出,阮宁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的。
可后宅的这些丫鬟却不一样,下雨了以为是雷公电母合奏,丰收了要祭拜神灵,相亲之前得先对八字……她们没读过书,所以愚昧,以致迷信,对青杏说的话竟也没有怀疑。
阮宁看她们说的越来越起兴,忍不住打断,“哪里吹来的妖风,就这么热火朝天聊起来?一群还没出门的小丫头倒是先讨论起生孩子来了!”
霎时一个个脸都成了猴屁股。
也有不害臊的揶揄阮宁,“小姐,你也才几岁?这话啊,可不是该您说的!”
“你们是挺大的了……马大家的儿子该娶亲了,前儿个还托人在府中说项。我看呐,就从你们几个中挑一个配过去吧!”
小纯洁敌不过老司机,众丫鬟,卒。
……
趁着新弟弟百日宴的这些天,阮宁也发了笔小小的财。
那一日阮府三房的亲戚们都会来,阮母念叨着不能丢了国公府的门面,阮宜和阮宁又是未出阁的,专门给她们俩置办了一身簇新亮眼的行头。
阮宜已经十三了,身体抽了条地开始长,穿上新做的桃红绣花马面裙,罩了件雨过天青薄纱衫,愈发显得纤腰盈盈一握,身姿体态婀娜,又梳了飞仙髻,戴了新打的金丝牡丹如意头簪,更添了几分华美尊贵。
阮宁作为一个五头身,没有太多选择余地,全身上下最贵的就是一个赤金镶红宝石璎珞圈。她呲着牙咬了咬,心满意足地带到了脖子上,这些可都是她以后的棺材本儿。
到百日宴这一天,钱妈妈又给她梳了个双螺,系上大红缠金丝的带子,配着一身红红火火的行头,倒也十分可爱,像极了年画里头的女娃娃。
许是老天爷给面子,今日天气十分暖和,燕子搭了新窝,柳树抽了新芽,又因着来人颇多,阮母一拍手,决定在府里一个小湖边设宴招待来人。
国公府占了京城里横竖两条街,面积自然大,便是这小湖,也是通了外面的活水,能容纳得一叶小舟。阮宁十分喜欢这地界,时不时带着丫鬟来捞些鱼虾,采个莲蓬,泛舟于湖上,体验一下诗里江南渔家女的生活。
阮宁过来的时候,已经有人来了,却是脸生的,阮宁打量着年轻女人和她身边的几个孩子,没看出个分明,便先去同祖母问好,阮母指着那年轻女人同她介绍:“……这是你母亲的大嫂李佟氏,你该叫舅母的。”
阮母还没来得及同那女人介绍阮宁,她就站了起来,上前握住阮宁的手细细打量,笑道:“这便是我那外甥女儿阿宁吧,瞧着便是富贵人家养出来的小姐,真真儿的灵秀可爱。”又从腕上脱下来一个缠金丝的镯子塞到阮宁手里,“你好东西见多了,可别嫌弃舅母的,第一次见面,也是舅母一番心意!”
阮宁看了眼老太太,见她点头,便收下了。
女眷们继续攀谈,阮宁正奇怪佟氏怎么从千里之外赶来,还来得这么早,就听她道:“婆婆身体不好,路途又远,还得走水路,便被我们劝下没来。原本我们前几日就到了,公公和相公想来京城看看,开几个铺子。你们也知道,江南那边时兴的绫罗绸缎,金银首饰花样最新鲜,还有些洋玩意儿,若是能运来这边,定是极好的主意……”
李氏听闻自己家人想来京城发展,不由双眼一亮,忙问:“那可找到中意的铺子了?”
“哪有这么简单?”佟氏叹气,“京城不比江南,寸土寸金,寻常走个路人也指不定是哪个阎王爷。合适的铺子地界不好,合意的铺子又少不了那起子地头蛇压榨,至今还没什么头绪……”
“无妨。”阮母开口了,“大爷是在朝中当差的,虽是个小官儿,倒也有些人脉,过几日让他打听打听便是。”
佟氏当即一拍大腿,喜道:“哎呦,这可不是车到山前必有路?您可真是个活菩萨!”
阮宁看了眼自己的祖母,觉得她肯定收了人家不少好处,不然像她这种淡漠的性子,绝对不会对助人为乐这种事这么积极。
又看了眼八面玲珑的佟氏,觉得她可是比自己小姑子会来事儿太多了,李氏真该跟她好好学学。
又寒暄了一会儿,阮宜便也来了,她扶着一位老太太,两人有说有笑,身边也跟着几个女人小孩儿。这些人阮宁是认识的,便是秦氏的婆家,因为都在京中,逢年过节,红事白事,两家都有来往,所以十分熟稔。
阮宜扶着秦母进了亭子坐下,便去同阮宁站在一处。自从秦氏耳提面命之后,她细细想了,觉得十分有道理,又因阮宁向来是个贪吃爱玩的,不喜欢与她争强好胜,她得不到回应也觉得没什么意思,除了平日里拌个嘴,反倒与阮宁的关系愈发亲密了。
秦老夫人坐在铺设着石青夹棉福寿垫子的高腿椅子上,朝亭外扫视了一圈,收回目光,神色舒缓,笑道:“亲家母真是好兴致,这外面柳绿桃红,莺啼雀啾,又兼和风暖阳,可是比着屋子里多了十分雅趣。”
“你可别给我戴高帽子了!”阮母也笑着摆手,“不过是天气好,出来坐坐也心情畅快,哪有你这般拽文嚼字的情趣?”
两人年龄相当,也有话可聊。这边,阮宁两个咬着耳朵,佟氏看着阮宜这通身贵女的气派,不同于江南女子的婉约秀致,心下十分喜欢,便亲热地同她说话。
阮宜不明所以,边和佟氏应付着边示意阮宁,阮宁忙跟她们介绍,“这是我舅母……”阮宜疑惑,她认得阮宁的舅母,什么时候又多出来一个?就听她道:“前几日刚从江南来。”
当下明了。
又跟佟氏介绍阮宜,“……我二姐,叔叔家的女儿。我二叔正外放做官,是怀庆的知府。”又指了指正同阮母说的火热的老太太,“这是二姐的外祖母,翰林学士的夫人。”
佟氏当下就明白了。
她虽对京中的大官小官不甚明了,知府却是知道的。李家在各地做生意,想要安稳光是往知府那儿就要送一大笔银子,那可是四品大员。阮家的根基又在京中,以后少不了回京,这一回来,至少也是个从三品……
这样人家的女儿,又有个国公府的名号,怎么都不会低嫁了。
“我当是谁家的女儿能有这般气度风采,原来是外甥女儿!”她呵呵笑道,又拔了头上一支镂金的簪子塞给阮宜,“这是舅母给你的见面礼,快快拿着,别客气!”接着同几人扯起怀庆的物产风俗等,原来李家在那里也有生意来往。
之后就再没问阮宜年龄婚配等事。
阮宁暗道这佟氏实在是个聪明人,不愧是跟着夫家出来应酬的。又看了她挂了满身的珠钗首饰,暗自腹诽,怪道出来要带这么多首饰,原来有现拔现送的习惯,幸亏阮家的女孩子少,不然她得光着回去。
亭子里人渐渐多了起来,阮宁看着张氏同旁边的夫人聊的兴起,心道张家的人怎么还不来,便跟阮宜说了,阮宜皱了皱眉,“那家人不来才好,不过这样不合规矩,咱们门第差得远,倒像是怠慢了她们,说出去脸上也不好看!”
阮宁很赞同她的前半句话。
第17章 奇葩亲戚
说曹操曹操就到。
亭内众人正说笑着,阮母吩咐李氏去叫人在湖边摆了桌子开宴,扫视了一周亭外的大好风光,正心神放松,神情愉快,瞅见连着后院和前厅的抄手游廊上过来几个人,脸上的笑意便淡了,耷拉着眼皮子同身边的秦母低语:“讨债的来了!我还当她瞧不上我这低门小户,不来了呢!”
秦母看过去便了然,摇摇头笑道:“你们这府邸可是镶银镀金的,多少人眼巴巴地看着,可不招人?只怕有的人贪心不足又没个眼色……”
正这般说着,那几人已到了眼前,打头儿的婆子穿着簇新的秋香色福寿织金褙子,头上插着四五根式样各异足金的簪子,便是张母了。阮宁瞧过去,暗叹这插簪子的人手艺实在高超,这么多簪子全插上去,还能做到乱中有序,委实是个人才。
“哎呦,亲家母!可等久了吧!”她进了亭子亲热地同阮母道,旁边早有丫鬟备了高椅放在旁边,她一屁股坐下,又跟秦老夫人打招呼:“秦老夫人也在呢?真是巧了!”
两人都语气淡淡地应了,张母在亭内扫视一圈,看着佟氏面生,又看她一身金银首饰无一不是精品,思忖着值不少银子,便问:“这个是哪家的媳妇?”
张母过来动静不小,满亭的女人加起来都没她嗓门大,佟氏暗忖但凡她见过的京里夫人都是谨言知礼的,怎么还有这般人物?也正打量着她,闻言应了:“我妹妹是江南李家的,我此番来是为了庆贺外甥儿百日。”
哪知那张母闻言眼皮子一翻,“我还当是哪里的富贵人家,原来是个挑货郎做买卖的!”
亭子里的气氛一时有些尴尬,佟氏闻言脸色竟也丝毫没什么变化,只没有言语。李氏脸上一阵青一阵红,咬了牙想起来发作一番,被佟氏一个眼神打住了。
正当此时,阮母对李氏道:“人都来齐了,你也不必陪着了,先去看看孩子吧,一会儿还有许多事要忙,就顾不上了。”如此,李氏也就憋了气回去了。
待她走了,张氏才回头同阮母道:“不是我说你亲家母,咱们什么人家?家里爷们儿到底是读书做官的,讨个商贾出身的儿媳妇算是怎么回事?没的扯低了自己的门槛儿,叫人家看着笑话!”
阮母是最不耐烦同她这种人应酬的,“我这个老婆子不管事了,儿孙喜欢娶了便是,阮家这等门第也不用踩低捧高地逢迎人,拿自己儿孙做买卖。”
这话便大有深意了。
阮宁在心里给她点了十万个赞,觉得祖母的脾气实在对她的胃口,十分痛快。
张母却不痛快了,眼看着就要跳脚,秦母插了口:“儿孙自有儿孙福,咱们何须管这么多?反倒落个糟老婆子的名声,里外不讨好。况且今时今日,行商之人早已不比当初,家里还都设了私学家塾,读书科考的子孙也不在少数。朝廷里还专门为此设立了商籍,免得那些异地的商人子弟因为户籍问题不能应考,可谓天恩浩荡啊!”又顿了顿,“现今朝堂上可有不少大人家里是经商起家的,令郎也是要科举的人,这话传出去,只怕要落人口实了。”
这话一出,张母就怂了,讪笑道:“我何曾说什么了?”这脸皮,堪比皇宫外的丈高城墙了。
佟氏却是挺了挺脊背,眼神发亮地看着秦老夫人。
秦老夫人抿了口茶,但笑不语。
阮宁只觉得看了一场精彩的大戏,张母充当炮仗,祖母和秦老夫人一武一文,一个点着火,把她烧起来,一个泼盆水,让她熄了火,活活把张母气上了天又把她掐灭。
阮宜当下就同阮宁咬耳朵:“外祖母可真是厉害,我要是有她这般口齿脑袋就好了,看谁敢拿捏我,定叫它硬着过来软着回去!”
阮宁虽佩服却对她这话不以为然,“我只学你外祖母三成本事便可,对付那些我惹不起的。剩下的谁敢拿捏我,我叫它竖着进来横着出去!”
阮宜:……
张母被降服之后,倒是很快就恢复了精气神儿,好似刚才的不愉快都是大家做了场梦,高声同旁边的人扯呼起来。
佟氏看着她行为粗鄙,身后站着的年轻女人低头埋首举止畏缩,不由跟阮宁打听,“宁丫头,这位……是从哪儿来的?”
阮宁虽然不喜欢李氏,对她这个识时务的大嫂却不讨厌,便同她道:“……这是我三婶的嫡母,原先听说是辽州的农户,丈夫中了进士,在京城做了个小官儿,便把她接来了……不过都是些旧黄历,我也只知一二罢了。”
佟氏喃喃:“原来如此,怪不得呢……”
本来已经到了开宴的时间,张氏这一来便闹腾起来,误了时辰。李氏被阮母支开了,便叫秦氏去打点。
酒菜宴席是早已经备好了的,也花不了许多功夫,秦氏只吩咐下去,就有小厮丫鬟搬来长桌坐垫,摆上十八般酒菜,只等众人入座。
张母是第一个奔过去的,看着满桌的酒菜只把眼珠子都要瞪了出来,大声嚷嚷:“你们这里果然是富贵窝儿,一般人比不得的。我儿子在醉仙楼给我办过寿宴,到底是京城里一等一的酒楼了,竟不及你们这里菜式花样多!”说着又坐下,话里泛酸道:“这是哪门子的亲戚?一个吃的山珍海味,一个吃的糟糠面团子,说出去谁信!”
众人都不理会她,她身后的年轻媳妇头埋的愈发低了。
阮宁不由去看张氏,却见她只幸灾乐祸地看着张母撒泼丢脸,不时同身边的人嘀咕两句,竟也没有半分要上来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