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快穿之我是大boss-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母妃留下的唯一的东西,他,他们要抢……”
他惊惧的目光,像是一个做错事的孩子,让元和帝看的揪心不已,心疼的几乎落下泪来。
这也是他的儿子啊,就算薛家有错,但稚子无辜,他自己不闻不问十二年也就算了,可这起子腌臜阉人怎敢如此苛待他!
盛怒之下的元和帝,下令杖毙两个太监,回头又把赵轶接出冷宫,赐了新的宫殿,伺候的人也都配齐了。
等给他序齿上玉蝶的时候,元和帝才尴尬的发现,他还没给这孩子取名字。
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元和帝和颜悦色的询问赵轶,“小十二,你选个喜欢的字,朕便把它当做你的名字好不好?”
“赵轶,我叫赵轶。”
十二年来都没有名字,第一次被人叫出名字就是这两个字。肖雪说,大奸臣把他迎出冷宫做傀儡皇帝的时候,他也没有名字,百官随口给他定了“佚”字。
佚,佚名,不知道这个人的名字。
后来因为他这代兄弟的排名都是“车”字旁,所以又改成了赵轶。
这个轶也不是什么好字眼,轶,失传的。轶闻、轶事,世人大都不知道的事迹和传闻。
“只不过你超越了你的名字,把自己变成了千古一帝,留名青史,没有人不知道你。”
肖雪说这话的时候,满脸崇拜,眼睛亮亮的,好像会发光。
所以,他只是赵轶,也一定会是赵轶。
元和帝听到他选的是这个字做名字,眼中的心疼更甚了。这可怜的孩子,一定是私下里有人这么叫,所以把这个当成了自己的名字。
他想给他选寓意更好的,不过赵轶拒绝了,坚决要选这一个,元和帝无奈妥协了。
第28章 奸臣养成系统9
元和帝忽然接回了冷宫里的十二皇子; 这让已经出现夺嫡苗头的其他诸皇子; 紧张了一下。倒不是把十二皇子当做对手,而是在这个节骨眼上; 皇上的任何举动都会被过度解读,分析揣摩皇上每一个行为究竟有何用意。
赵轶序齿十二,但元和帝活下来的皇子总共只有七人; 除去新序齿的赵轶; 和一个十一岁的十三皇子,其他五位均已成年,背后又有各自外家的势力; 和自身经营的党羽; 朝廷里已然盘根错杂; 成了一团乱麻。任何风吹草动; 都会让人紧张不已。
“父皇把他扔在冷宫十几年; 不管不问,现在突然大张旗鼓的把他接回来; 是不是这段时间我们兄弟私底下闹得太过; 父皇想给我们一个警告?”
“殿下说的有道理,皇上或许正是此意; 那咱们要不要收敛些?”
“不急,且看其他人收不收; 若是都不收; 法不责众; 咱们也没必要当缩头乌龟。”
“那殿下; 十二皇子那要不要派人……”
“不必管他,薛家造反之时,父皇把薛家的党羽都铲除了,一个罪臣之后,无权无势,他翻不起什么浪花!现在不过得父皇一时怜悯,但是这宫里最不值钱的就是怜悯!”
……
几位皇子想法一致,赵轶不仅是罪臣之后,还在冷宫关了十二年,大字不识一个,连话都说不利索,废物一个,根本不值得去关注。
而且他们去见过那个十二皇子,畏畏缩缩,胆小如鼠,说话弱声弱气的。一看他这模样,连把他当做对手的念头都提不起来。
赵轶的事,林苏也听说了,只不过她跟别人的关注点不同,她刚听完十二皇子的事迹,就觉得有些微妙。这套路,怎么那么像忍辱负重、扮猪吃老虎的小可怜腹黑男主的剧情呢?按小说套路,这个赵轶多半就是此间世界的男主了。
冷宫出生,受尽欺凌,所有人都不看好他,不把他当回事,最后却踩着遍地尸骨,君临天下。
按套路,他还应该有个相濡以沫的女主角,她陪伴他在微末之时,是他灰暗的时光中唯一的色彩。
如果是甜宠文,男主就是忍辱负重后登临大位,不顾天下反对,只娶她一个,伉俪情深,共享万里江山,留下一段佳话。
如果是虐恋情深,女主说不定出了什么事,导致了男主的黑化,弄死所有人后登临大位。然后女主出现,俩人边虐边爱,越爱越虐,作者狠心点,就弄死一个,或者干脆俩都弄死。不狠心的话,就虐到遍体鳞伤,最后he。
林苏觉得自己的推测很合理,她这次穿来,003根本没告诉她主角是谁,她在尽职尽责做反派的同时,也留意过身边的人。
她的身份是大奸臣,能把大奸臣当做终极boss来刷的,也就只有皇帝了,元和帝不是,那就只能是下一任皇帝。其他几位皇子的经历都太普通,母妃健在,外家给力,不算得宠,但也不会遭受欺凌。目前为止,也就小可怜赵轶最符合男主的所有要素。
便是猜到了,林苏也不打算做什么,她现在还没达到权倾朝野的地步,赵轶也不过一个小孩子,还没到对立的时候。先给彼此一个成长空间吧,比如,她先成为大奸臣,赵轶先坐上皇位?
跟傅颖川约定的十日之期到了,林苏这次酿的酒,不是全部采用系统奖励的方法。十天时间,自己做酒曲再酿酒,时间肯定不够,所以她从市面上直接购买了成品酒,进行加工提纯。
受工艺水平限制,她反复提纯了好几遍,才提到四十多度。想要酒精度数再高些,就只能改进器具了。不过在这个酒的度数普遍十几度的世界,四十多度已经很高了,吸引傅颖川绰绰有余了。
她没跟傅颖川说时辰,所以也不确定他什么时候来。但是傅颖川没让她久等,大清早的就上门了。
“傅某厚颜来讨杯酒吃。”傅颖川懒懒散散的拱手行了一礼。三日前他就闻到了酒香,在林府外徘徊了好几圈,最后还是怕上门早了,林大人嫌他不守约定,不给他酒喝,才勉强忍耐了下来。这一到约定之期,便怎么也忍耐不了了,大清早的就上门来了。
林苏笑道,“里边请,美酒早已备好,只等爱酒之人前来品尝。”
傅颖川也不多说,跟着她直奔宴客厅。等下人把酒端上来,林苏亲自给他斟了一杯。
只一杯,就叫傅颖川看直了眼。这杯中之物,色泽通透,清冽纯净,酒香绵长,只这颜色,就完爆市面上浑浊的黄汤!再嗅一下酒香,傅颖川飘忽间已然有了醉意。
他一口饮下,酒水顺喉一路烧到心底,他畅快的大笑一声,“好酒!”
林苏轻轻一笑,又给他斟了一杯,漫不经心的扫了一眼任务页面,英雄傅颖川的随机任务,已经显示完成。
*
已经深冬,寒风刺骨,带路的小太监缩着脖子,像个鹌鹑似的。林苏常年习武,内力充盈,因此并不觉得冷。
她此番进宫,是为了把剩下的一坛美酒献给皇上。傅颖川临走时,几乎带走了她所有的美酒,这一坛,还是她提前藏起来的。作为一个善于拍马屁的奸臣,有了好东西当然要第一时间给皇上献宝。
她来的时候,元和帝正在跟十二皇子吃饭。仿佛为了弥补赵轶这么多年来缺失的疼爱,这段时间元和帝动不动就招赵轶一起吃饭,联系父子感情。
其他几位皇子开始还嫉恨了一番,只是看到赵轶烂泥扶不上墙的模样,实在跟他升不起争宠的心思。
进学一个月了,莫说大字了,连握笔的姿势都没学会。每一个教他的太傅,都长吁短叹,暗道朽木不可雕也。第一次上马术课,竟然被嘶鸣的马吓昏过去了!到现在还拉不开弓呢,实在是太窝囊了,简直丢皇家脸面!
这样的赵轶,确实让人升不起防备之心。但落在林苏眼里,却觉得大有问题,这表演,有点过了。要不是其他人先入为主的认为他是废物一个,他这番藏拙,早就被人看出来了。
不过也不怪他,毕竟冷宫长大,与其他人接触甚少,这番无师自通的心机城府已经是皇家遗传了。大约再过一段时间,他就能伪装的天衣无缝了。
“爱卿快过来,还没用膳吧?一起吃。”
她一进去,元和帝立刻高兴的招呼她。他们君臣二人惺惺相惜,倒是经常在一起吃饭。
“臣谢皇上恩典。”林苏也不推辞,直接就在皇上另一边坐下,正好在赵轶对面。
赵轶这段时间已经被元和帝改掉了畏畏缩缩的习性,但仍然十分胆小,元和帝不招呼他,他就不说话,除了林苏刚进来时,飞快的扫了她一眼,后面始终垂着头,似乎见到外人有些不安。
元和帝耐心的给他介绍,“这是户部左侍郎,林大人。你身上穿的棉衣里用的棉花,便是他所种。你最喜欢吃的土豆,也是他种出来的。林卿,让天下百姓都吃饱穿暖,他是我大汉第一功臣呐!”
林苏谦虚道,“皇上谬赞了,臣不敢当。”
赵轶飞快的看了林苏一眼,眼中带着几分崇拜,但又很快低下头,似乎十分不好意思。
然而在谁都看不见的时候,他眼中闪过一片暗芒,林苏,他便是林苏吗?
“……你是我最喜欢的皇帝啦!你好些功绩我都会背呢!二十岁登基,二十三岁除林苏,改革科举,修建驰道,沟通南北经济发展……你推广土豆、玉米、棉花等作物,让百姓吃饱穿暖,又发明水泥、玻璃,改进农具,革新技术,推动了汉国历史上划时代的进步!”
……
肖雪的话还犹在耳边,她说是他推广了土豆和棉花,让百姓吃饱穿暖,那现在的林苏又是怎么回事?棉花和土豆竟然已经被他种出来了。
究竟是肖雪骗了他,还是历史本来就是如此?亦或者说……肖雪只是他幻想出来的一个梦?
不,不会的,肖雪是真的,她真的存在过,她也不会骗自己!
赵轶眼睛中闪过一道疯狂的光芒,又很快恢复平静。他不允许有关于肖雪的一切出现偏差,不允许自己曾经唯一的色彩只是一个幻觉……那么,只要自己当上皇帝,一切都是他说了算对吧?
对,就是这样,他会是她最喜欢的皇帝,最崇拜的千古一帝,而林苏只是一个遗臭千年的大奸臣!
这样的话,就能证明肖雪真的来过吧?
千里之外的江南郡,巡盐御史肖大人府上出了一件丑事。嫡出大小姐嫉妒庶妹得宠,一气之下,把六岁的肖五小姐推进了池塘,肖五小姐身娇体弱,数九寒冬的落进水里,被救上来的时候已经出气多进气少,后来又高烧不退,眼看着要去阎王殿报道了,却不曾想,竟然被她挺了过来。
肖雪看着自己的小胳膊小腿,撇了撇嘴,这么小,她什么时候才能去找赵轶啊?一穿穿到了江南,离京城那么远,父亲根本不让她出门。
父亲也真是的,怎么劝说他投靠赵轶他都不肯,也不想想,自己是他女儿,还能害他吗?此时站在赵轶那边,未来赵轶登基他便是从龙之功,肖家飞黄腾达指日可待!若不是她知道未来,上哪去找这么好的机会?
“小姐,吃饭了。”丫鬟绿芍端着托盘进来,“今天有土豆丝呢,小姐你以前最喜欢吃这个呢!”
肖雪怀疑自己听错了,“你说什么?土豆丝?!”
第29章 奸臣养成系统10
过了年; 林苏在皇庄的玉米和红薯试验田; 就陆续收获了,送到皇宫给元和帝尝了鲜后; 元和帝赞不绝口,对林苏又是一顿天花乱坠的夸赞。
其余留下的种苗也由朝廷下发到京城周边县镇,做第一次的推广试种。若是秋天收成好; 林苏免不了又要升一回官。
这下其他人坐不住了; 林苏的光速升迁,已经牵扯到了其他人的利益。皇子们知道他是元和帝面前的大红人,圣宠不衰; 纷纷拉拢他到自己的阵营; 以期给自己增加筹码。但林苏是忠诚的皇党; 怎么拉拢都不站队; 所以不能为我所用; 那就只能彻底打压下去了。
除此之外,还有以太师为首的其他官员群体; 也见不得他春风得意。本来以为前头的棉花和土豆是走了狗屎运; 恰巧被他碰到了才侥幸升了官,却没想到林大人这狗屎运走个没完没了了!
要照他这么升下去; 这眼看着就要坐上一品大员的位置了!这能行?绝对不行啊!越往上,官职越少; 一二品的官位那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他要是升上来; 别人就得下去。朝廷势力的划分; 那都是根深蒂固的,冷不丁的升上来一个,这势力就要重新洗牌,没有人想让林苏上来分一杯羹,所以他绝对不能升上来。
于是,百官开始行动了,趁皇上没决定给林苏升什么官的时候,未雨绸缪、先发制人的建议皇上——
“林大人进献红薯和玉米,乃是利国利民、功在千秋之举,于社稷有功,皇上不可不做嘉奖啊。臣等提议,升任林侍郎为闽南巡抚,以示嘉奖。”
闽南巡抚,正二品官职,确实比林苏现在的正三品高了两阶。但太师等人会那么好心的帮林苏往上爬吗?
巡抚虽然是正二品,但其乃地方官员,比不得京官位高权重,闽南又是鸟不拉屎的民风未开化之地,气候异与平原地区,多虫蚁毒物,上任巡抚便是在任上得了疟疾,不治而亡。
而且太师等人以为,林苏得皇上看重,全靠她溜须拍马。把她打发的远远的,让她远离了皇上,没办法再吹耳边风,皇上自然就慢慢忘了她这号人物。若是再一不小心,跟上任巡抚一般,得了什么不治之症,那就喜上加喜了。
所以这才是他们的真实意图,这个提议,其实是明升暗降,于林苏本人并无什么好处。
他们打的一手好算盘,但别人也不是傻子,不说林苏愿意不愿意,元和帝便第一个不乐意了。
“闽南?不行不行,太远了,朕现在一日不见林卿便寝食难安,若真把林卿派去闽南,朕会忧思成疾。”
林苏立刻顺杆子往上爬,感激涕零道,“皇上,臣亦然。”
百官面无表情,亦然个鬼哦!
就他林卿是个宝,其他人都是草么?派别人去不心疼,派林大人去就舍不得了?
虽然不想承认,但感觉有点心酸怎么破?好歹两朝元老跟了皇上几十年了,但还比不上一个刚出现三年的新人!
不懂大臣心意的元和帝,还更加偏袒的问道,“吏部尚书陈爱卿年迈体弱,已经上书致仕,打算辞官归乡。朕打算让林卿接替陈大人,出任吏部尚书一职,众卿以为如何?”
这下别说百官了,连皇子们都坐不住了。吏部,掌管官员政绩考核和三品以下官员的选拔调度,可以说只要掌握了吏部,就掌握了中底层官员的命脉。这其中稍一运作,便能拉拢住大部分官员。所以吏部尚书这个坑,早就被所有人盯上了。明里暗里的都在等着陈大人走了,把自己人推到这个位子上,候选人八。九十来个总是有的。
结果皇上一句话,要把这位子给林苏坐,那还能忍?肯定不能忍啊!
“皇上三思,林侍郎如此年轻,资历又浅,出任吏部尚书一职,恐不能服众。臣举荐吏部左侍郎程毅,出任尚书一职。”
“臣附议,但臣不赞同程大人接任尚书,臣举荐吏部右侍郎王力学。王大人政绩卓然,资历又深,出任尚书一职,实在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
各皇子党派的官员们,纷纷举荐己方队友,各抒己见,争执不休,朝堂上很快吵成一团。
元和帝头疼的揉了揉脑袋,“朕便知道你们会为此事争执不休,所以才让林卿接任这个位子!”
这句话透露出了太多的含义,在场的哪个不是人精,略一琢磨,便琢磨出味来了。
皇上这是知道皇子们在拉帮结派,暗中较劲,他没有阻止,也没有偏袒任何一方,没把吏部尚书这个位子交到任何一派的手里,反而是交给了中立的林苏。
自己没得到,别人也都没得到,林苏只忠于皇上,那也就不用担心他会投靠敌方阵营,这结果也不算难以接受。
所以众皇子便不再争了,算是默认了这样的做法。
于是,林苏便再一次平步青云,官升尚书,从一品。
“林卿啊,江州大旱,百姓颗粒无收,然国库空虚,朕很是发愁啊。”
自从林苏帮着元和帝解决了一回财政赤字问题,元和帝便三天两头的跟他哭穷。
倒也不是故意的,而是真穷。元和帝算得上是少有的仁君了,赋税少不说,赶上天灾人祸还动不动就免几年赋税,让百姓休养生息。只是如此一来,国库便经常入不敷出了。
元和帝也知道跟其他大臣商量,根本商量不出半个子来,只有林苏会实实在在的帮他解决这些燃眉之急,所以结果便是,元和帝一有缺银子的事,就首先想到林苏了。
从罗兴祖给朝廷“捐赠”了一千万两银子,换了皇上金口玉言的一个“忠义传家”牌匾开始,京城里那些银子多的花不完、就缺一个给商人身份镀金机会的富商们,便寻着味的跟林苏勾搭上了。
边关缺兵器的时候,林苏“牵线”富商冯一善捐了一千万两银子,然后换了皇上一个亲题的“忠心可嘉”牌匾;青州大涝要赈灾的时候,林苏“牵线”富商王百万捐了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