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只是想卖个包子-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且当初陆家祖辈的功劳也是实实在在的,陆齐林不管怎么说也是于平定朝廷有功的。
  这头皇后还过千秋呢,就说一个勋贵如秋后的蚂蚱,离死不远了,不说陆家三皇子一系怎么想,单说皇后难道就不忌讳?这嚣张的劲儿,果真夫妻俩都是一道儿。
  但姜锦也不好拦着大皇子妃的话头,她和陆家的关系太微妙,如果被人说她向着陆家就不好了。
  因此想了想,她也不掺合这浑水,撂下句,“你们莫要混闹,这可是皇后娘娘的千秋,真闹起来,大家都不好收场。”
  说完就走了,她也是傻了,刚刚就要走的。
  等到后宫,因为朝贺还没开始,姜锦便先见了皇后。
  皇后今儿倒是和颜悦色,心情不错,穿着正式的大礼服,见姜锦过来,笑着道,“来的挺早的啊。”
  姜锦笑道,“本来想早点来给母后庆贺千秋的,不想在宫门口碰见点事。”
  姜锦不是会特意提起这些的人,皇后便也配合的饶有兴趣的道,“什么事绊住了你?”
  姜锦也没隐瞒道,“在门口撞上了定南伯夫人王氏,稍微有点不痛快,正准备走,大皇嫂也带着一群侧妃来了,她教训我几句,结果捎带上王氏,结果这两人在门口吵起来了。”
  “这两个的脾气可都不算好啊。”皇后想了想道,“可别闹大了。”
  姜锦点头,“我正有点担心,毕竟是母后的千秋节,闹大了恐怕不好看。”
  若不是皇后千秋,其实这二人如何,倒也无甚所谓,毕竟大皇子妃和王氏对上,不管是对姜锦还是对皇后,那可都是狗咬狗,只有拍手叫好的份儿。
  皇后其实倒不怎么在乎一个四十七岁千秋,她现在更想过皇太后千秋,而不是皇后千秋。
  不过这两人要是闹大了,她也面上失了几分光彩就是了,还容易被人怀疑她出了什么阴招。
  因此犹豫了一下,皇后叫了个人过来,“派人过去瞧瞧,莫要闹大了。”
  其实已经闹大了。
  王氏那脾气以前可是横行霸道惯了,如今儿女都没了指望,自然不会顾忌那么多,破罐子破摔自然不会低头。
  大皇子妃也是唯我独尊的脾气,府里的姬妾侧妃虽然不少,都被她给管的服服帖帖。
  这两人本来就分了派系,有些芥蒂,王氏还嫉恨自己儿女的事情,刘家和大皇子一系落井下石,不然不管是陆齐林还是陆紫玉都不会落得那么惨。
  因此越吵越厉害,大皇子妃先动了手大了王氏一巴掌,王氏也不甘示弱,狠狠的推了大皇子妃一把,害的大皇子妃跌坐在地,形象大跌。
  虽然接下来两人都被拦住,却也有不少人看了一场热闹。
  若只如此,倒也罢了,两边本来就关系不好,也不少这一波仇怨。
  谁知道大皇子妃却有了一个多月身孕不自知,本来胎就不是很稳,这一闹,又动气又动手,还摔了一跤,就见了红。
  如今正是春夏之交,便是宫装也是比较轻薄的,裙子上就沾上了血迹,惹得大皇子妃府上一个美貌的侧妃尖叫起来,惊动了看热闹的众人。
  皇后知道此事,脸上喜色收敛了,换成了正色,端着茶盏的手倒是挺稳的,“着太医去看大皇子妃了没?就近安置不要挪动了,再派人去通知一声刘德妃,虽然她大约已经知道了,但是我这当皇后嫡母的,也不能不尽责。”
  姜锦见她很驾轻就熟的吩咐完,心里也是佩服她的,然后又有点愧疚。
  “说起来这事也我的一些责任,如果我不是多了一句嘴,这两人还真未必能够吵起来。”
  姜锦对这两人都没什么同情,但是却对搅合了皇后的千秋节不太好意思,而且大皇子妃腹中胎儿也不知道能不能够保住。
  皇后却淡淡的道,“你也是太心善了,这事和你有什么关系,大皇子妃嘴贱,王氏莽撞,自是他们自己的缘故。”
  说完这话,皇后放下茶盏教导姜锦道,“你要知道,对他们心善,他们只会借着你这点愧疚心往上爬。何况在这宫里,顶顶要紧的就是知道怎么把自己摘出去,你到底傻,自己找锅背。”
  姜锦知道皇后这是说的知心话,也不觉得生气,只笑道,“我这不是只在母后这里这么说么。”
  皇后端起茶盏喝了一口,笑道,“你倒是会撒娇了,撒娇也没用,等会儿行过大礼,你陪我一道儿先去看看大皇子妃再用膳,这会儿时间来不及了。”
  姜锦陪着皇后喝了一盏茶,便也去外面自己该站着的地方站着了。
  三皇子妃面上正有点焦急,倒不是因为大皇子妃,就说大皇子妃陷害她的一双儿女推丹阳公主落水的事情,三皇子妃但凡不是超级圣母,都不会轻易原谅对方。
  她担心的是王氏,一方面王氏毕竟是三皇子的亲姨母,二就是王氏和三皇子一系的关系太近,如今闹的这样大,三皇子也怕牵扯上自己。
  因此也不顾七皇子和三皇子还是竞争对手关系,她还是朝姜锦打探情况。
  “你说这个事儿闹的,母后没说什么吧?”
  姜锦笑道,“我只请了个安,虽然得知了此事,但是母后看着倒是没什么意思,只是不太高兴的样子。”
  这也在三皇子妃的预料之内,谁过生日让搅合成这样能高兴的起来啊。
  不过她其实想问的皇后的态度,觉得倒是王氏的过错多些还是大皇子妃,虽然大皇子妃出了这事,肯定是王氏倒霉。但是皇后如果觉得是大皇子妃自作自受,在针对王氏的惩罚上肯定会稍微有些不同,也不那么容易牵连上三皇子一系。
  只是看姜锦这意思,也不知道是没看出来不好说还是不想说,三皇子妃有些失望,却也不好说什么。
  一方面她也知道姜锦没有什么义务告知她,另一方面她还是顾念着当初姜锦也是拉了她家一把。别的不说,如果不是姜锦把丹阳公主救了上来,现在她还能站在这里朝皇后朝贺?
  姜锦其实心里也在掂量此事,虽然说三皇子一系看起来又想争起来,但看萧颜和殷飞虹都不像是把三皇子赶尽杀绝的意思。三皇子妃姜锦也不讨厌,那么适当的示好对日后怀柔也有好处。
  因此姜锦犹豫了一下还是道,“三嫂也不用太担心了,母后的秉性你还不知道么,总不会牵连甚广的。”
  姜锦倒是真没看出来皇后觉得谁对谁错,大概可能觉得这两人都是傻瓜?但是姜锦很清楚皇后会怎么做,皇后这样理性的人,怎么可能帮大皇子一系呢。
  听到姜锦这么说,三皇子妃还以为这是皇后的意思呢,心下松了口气的同时又觉得有些对不住姜锦。
  要三皇子妃说,其实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也没什么争的必要了,皇后都认了老七当儿子了,还能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不成?
  三皇子再怎么表现,当初王贵妃僭越的事情也不是假的,三皇子虽然头疼王贵妃找事,也不可能不要亲妈啊。
  但是三皇子执意还想争,她也只能夫唱妇随,如今见姜锦还肯透点儿口风,三皇子妃心里更有些过意不去了,朝姜锦道了谢。
  姜锦笑道,“也没什么好谢的,其实我也就是比三嫂早点过去请了个安,娘娘怎么说,我也不敢作准。”
  三皇子妃心里轻叹了口气,又庆幸自家大出血一回,起码在寿礼上肯定会让皇后满意。
  两人也没再说话,毕竟朝贺大典快开始了。
  姜锦瞅了瞅,不仅大皇子妃缺席,刘德妃也不在。
  不过也不奇怪。
  大皇子虽然占了个长,却有一点比三皇子差了,三皇子一双嫡子嫡女,看着都还是聪明漂亮的,大皇子妃虽然生了三个孩子比三皇子妃还多生了一个,却都是女孩儿。
  大皇子虽然侧妃给他生了三四个儿子,但是到底嫡出不是庶出,他早就望着大皇子妃给他生个儿子。
  便是刘德妃也是这个想法,她这辈子就吃亏在庶出了,若不是庶出,她不可能进宫,便是进宫,也没有刘家嫡女当侧室的道理,必是能挤掉皇后的。
  生了儿子又是庶出,虽然是长子,却又被皇后所生的嫡出压了一头,因此刘德妃心里虽然隐隐也会鄙视,是嫡出又如何,却又特别看重嫡庶。
  大皇子妃便是因着这个原因,格外的傲气,她是世家大族正经的嫡长女,嫁过去后虽然生的是女儿,但是也是能生的,比起那等肚子没动静的,早晚能生出来个嫡子。
  所以眼下她心中虽然懊悔不该动手,但也没特别难受,就是觉得丢了面子,气愤难平。
  刘德妃就更恼火了,她就是流产后再没生出来个孩子,连女儿都没有。眼见这大皇子妃还不是很当回事,说了两句话也没什么愧疚后悔,更恼火了,也没怎么考虑,就给了大皇子妃一个巴掌。
  大皇子妃从小到大,除了和王氏闹的那两下,哪有人碰过她一个指头,连大皇子也是哄她的时候多,一时竟然被刘德妃的那一巴掌给打愣了。
  “你竟然打我!”她的眼眶红了起来,控诉的看着刘德妃。
  “就今儿你做的这个事情?打你一巴掌难道很过分?”刘德妃虽然也有点后悔打了大皇子妃这一巴掌,但是打就打了,也是给她一个教训。
  说真的,刘德妃也觉得心累了,这儿媳虽然管家也是把好手,家世更是没的说,但是性格脾气实在是太差了。
  她儿子脾气差,毕竟还是亲母子,儿媳脾气差,就没那么好容忍了。而且日后这登上大宝,这样的脾气秉性如何能当得起母仪天下?都还不如七皇子那个卖包子的媳妇,至少那个不惹事!
  说来也奇怪,刘德妃虽然当嫔妃的时候不喜欢皇后,但当母亲的时候,又希望能娶个这样的儿媳妇。
  大皇子妃不知道刘德妃已经在后悔自己给儿子娶媳妇的时候只看了家世背景,没有细细挑品格,她心里本来就委屈,此时挨了一巴掌,更恼火了,赌气哭闹不休,药也不肯喝。
  见大皇子妃这么难缠,刘德妃如果不是顾念她未来的嫡孙,保准又是一巴掌打了上去了。然而两人中总要有一个顾全大局的,刘德妃想起自己当年,也怕大皇子妃闹出来个不孕不育来。
  虽然十分的不情愿,还是隐晦的服了软,等宫女把药送来,拿了勺子亲自端了来喂大皇子妃。
  大皇子妃这方才觉得自己颜面上过得去了,坐起身来对刘德妃道,“母后,也是我的不是。不过我刚刚还真是不想活了呢,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没脸没皮的还不如跳井利索呢。”
  若无上月发生的那事的话,刘德妃还能忍,眼下听着大皇子妃含沙射影的话,也上了火气。
  谁知道她刚把碗一摔,正要发火,却忽的听宫女禀报,“皇后娘娘来了。”
  刘德妃只来得及收拾好自己的表情,地上的碎碗还原样不动,从门口开始就跪了一溜人。
  皇后穿着被朝贺的衣服,后面跟着一大群人,走了进来。
  刘德妃也跪下了,今儿是皇后的千秋,她可不敢在礼节上疏忽。
  只是看着皇后一身朝服气度尊贵,站着看着跪在地上,狼狈的自己,刘德妃不由的生了一种深深的屈辱感。
  她真是受够了这样的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真的希望有一天可以站在皇后的头顶上,哪怕只有一天也好。
  皇后才懒得揣摩刘德妃的心思呢,两人早就是老对手了,彼此心里想什么,说不准比自己心里想什么还清楚呢。
  她叫了众人起来,“免礼平身吧,今儿这事闹的,太医怎么说?”
  “得好好养着看后面的情况。”刘德妃说完了这话,又请罪,“还没给娘娘请罪了,惊扰了娘娘千秋。”
  皇后笑道,“既然老大媳妇没事,也算不上惊扰了。不过老大媳妇也是要改改脾气了,你今儿说你七弟媳就罢了,毕竟是一家人,总能担待些,何必去鄙夷定南伯夫人王氏呢。”
  大皇子妃早看见姜锦了,还以为皇后带着姜锦是要来给自己道歉的,万没想到皇后这竟然是来教育自己的!
  她那个脾气,和刘德妃都是正面杠起来,此时就忍不住要反驳,不想刘德妃看她要张口,忙接了话,“娘娘教训的是,这事老大媳妇也莽撞了,不过她也是好心。”
  “好心不好心的,我可真不知道。”皇后似笑非笑的的看了一眼刘德妃和大皇子妃,差点激的大皇子妃又跳了起来。
  “定南伯府祖上好歹也有功,便是陆世子虽然犯了错,功劳也是立过的。王氏还是你庶母的姊妹,你怎么能说人家是秋后的蚂蚱,若传出去了,岂不是让朝臣勋贵对咱们大梁寒心?”
  姜锦看着皇后义正言辞的说着这话,也是服气的,在这宫里混的,还真没有一个手软的。要说大皇子妃差点流产,也算是苦主了,皇后还能够把她教训了一顿。
  虽然她也觉得皇后说的确实没毛病就是了。
  大皇子妃其实挺想跳起来反驳的,但是刘德妃却摁住了她。这事本来就是大皇子妃先嘴贱骂了王氏,那陆家王氏现在是光脚的,如今真闹厉害了,还是他们吃亏。
  皇后虽然让人厌恶,但是有一句话,刘德妃觉得她没说错。
  这事传出去,只会让朝臣勋贵寒心,尤其三皇子一系的,只怕要和他们死磕。
  刘家势头早就不如从前了,若真不顾一切闹起来,岂不是让皇后七皇子系占便宜?
  刘德妃想到这里,看向大皇子妃的眼神又更厌恶了一些。她在这里步步为营,还不够这败家儿媳作的呢。
  再抬头看看七皇子那个卖包子出身的老婆,刘德妃真有点想换个儿媳妇了。
  没什么帮助也比拉倒车的猪队友强啊!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货!当然皇后也是狠毒,睁着眼说瞎话!
  刘德妃心里虽然愤恨,面上还是陪着笑的送了皇后和姜锦等人出去,转头看向大皇子妃,也懒得理她了,气哼哼的出去了。
  只是她身边伺候多年的嬷嬷一气之下上了吊,她身边也没有排解烦忧的人了,只好生闷气。
  这边姜锦跟着皇后出了殿门,不想还没走出院子,就有个丫环打扮的少女不小心起身的时候摔了一跤,一头往姜锦身上撞去。
  姜锦还是略通一点拳脚的,及时退开一步,青梅也及时拦住了那丫头。
  “对不起对不起,我真不是故意的。”那丫头连忙道歉。
  “没事吧?”姜锦却觉得有点过于巧合了,看向青梅问道。
  青梅神色有点微妙,还是道。
  “没事。”


第124章 寿桃包
  姜锦和青梅相处时间很久了, 对青梅还是挺了解的。
  青梅这个表情显然是有事情, 姜锦有点欲言又止, 正想着是不是询问。
  前面皇后却转过头来, 笑着招呼姜锦道, “出了什么事了,还不快过来?”
  姜锦笑了笑道,“并无什么事,只是有个小丫头不小心撞了过来。”
  说完, 她往前走了几步, 跟在高皇后往后错开半步的位置。
  两人一同回了大殿,皇后自然上座单人一桌席面,姜锦却是往下面众位皇子妃的席面上坐了。
  三皇子妃心里挂念着大皇子妃的事情, 她大约也是猜到姜锦和皇后去哪里了, 便有些紧张的看过来。
  姜锦冲着她笑了笑, 三皇子妃见了这个笑容, 稍微松了口气, 这方才把注意力拉回来。
  姜锦也把注意力集中在桌上的席面上,不得不说宫宴这玩意儿, 也就是看起来好看而已, 吃起来也就是那么回事。
  尤其送上来的寿桃包, 比起姜锦给皇后进上的寿桃包味道差远了。
  寿桃包的做法还是挺多的,宫宴上用的是豆沙馅儿的,豆沙细腻, 糖却有点多了,为了形状好看,面也有些过于硬了,吃在嘴里口感大降。
  姜锦今儿进上了九十九个寿桃包,虽然是礼节上的礼物,皇后应该不会吃外食。
  但一方面自己感兴趣,一方面为了表明自己心意,姜锦还是特地研究了一回寿桃包做法。
  姜锦的做法是其实是没有馅儿的,用奶油和牛奶和面,口感微甜带着牛奶香气,然后用艾叶和红菜头汁儿做色素,红菜汁子染红色,艾汁和面则是做叶子,做出来的寿桃包不仅外表和寿桃相似,吃嘴里十分松软可口,香甜柔和。
  此时吃着宫里这制作精良但是口味总是差了点的寿桃包,姜锦稍微有点可惜自己做的包子,那些明明更好吃的包子只能无人问津。
  宫宴上的菜色就更不用说,这种大宴的菜色本来就是观赏价值和意义超过食用价值,大家也不会多感兴趣,都是略吃几口然后就意兴阑珊的放下筷子了。
  反正大家来之前都会吃些东西,大宴上略用点东西是个礼貌,关键还是敬酒,礼仪上的规矩,一个环节一举杯二举杯三举杯不可少。这几个环节下来,虽然酒盏非常小,有那酒量差的都快喝醉了。
  一时宴席散了,寻常官员女眷便要回去了,亲近的王妃和皇子妃等还会留下来看戏。
  姜锦前世连电视剧都不爱看,这古代的戏剧就更不用说了,完全没有感觉,索性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