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恶毒女配不洗白[穿书]-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程彦颔首,道:“这便好。”
  她太了解那些朝臣世家们的心理了,他们如今对她臣服,不过是因为她用了铁腕手段,用无数人头镇住了他们,又有许清源不日赶到华京,他们不得不听命于她。
  可若是许清源一朝离京,袁行又只掌一部分的禁卫军,朝臣世家们必会生出旁的心思来。
  这种情况下,她便用不得他们了。
  而与他们朝夕相处,对大夏规制颇为了解,熟知三公九卿运作方式的女眷们,便是她手中的一大杀器——朝臣与六皇子们只以为她让女眷进宫,是为了威胁朝臣,并不曾防备这些女眷为她所用,越是不曾防备,她的胜算便越大。
  如李斯年所讲,今日的大夏,从里到外烂透了,她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护住大夏百年基业,更是要将大夏的毒疮一并剜去,还九州一个太平盛世。
  程彦略嘱咐郑余几句,便从临华殿离开。
  现在的朝臣只是对她表面听从,又有六皇子在一旁伺机而动,她需要做的事情还有许多,不能在命妇身上耽误太多时间。
  程彦来到紫宸殿,恰遇到袁行推着李斯年的轮椅从殿内走出来。
  李斯年看到程彦,清隽面容便有了几分浅浅笑意,道:“我与小翁主果然是心有灵犀。”
  袁行是程彦心腹,早就习惯了李斯年与程彦的亲密态度,对李斯年的话见怪不怪,周围禁卫军们更是目不斜视。
  李斯年轻笑,道:“我刚准备去找小翁主,小翁主便自己找上来了。”
  程彦眉梢轻挑,从袁行手中接过李斯年的轮椅,推着李斯年去往偏殿。
  正殿人来人往,不是说话的地方。
  偏殿清幽,最适合说些私密事。
  侍从们奉上茶后,低头垂眸退出殿外。
  程彦轻啜一口茶。
  李斯年瞥了一眼身边的袁行,道:“你来与小翁主说吧。”
  袁行道了一声是,起身向程彦道:“翁主,属下发觉顾群近日频频调动麾下禁卫军,似有不臣之心。”
  崔元锐贬官发配后,程彦本意让袁行接替崔元锐的光禄勋位置,但朝臣们抵死不从,程彦只好退而求次,点了顾群做了光禄勋。
  程彦本意是顾群出身昆吾顾家,素来不结交朝臣,更不参与夺嫡,让他做光禄勋,虽对自己无利,但也不会偏向朝臣与其他人。
  哪曾想,沈存剑却是六皇子的人,顾群又是沈存剑的门生,她这一番打算,倒是给六皇子送去了一个好帮手。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顾群初为光禄勋,扎根未稳,能够指挥的,也只是自己之前在做户郎将时的禁卫军,调动不了皇城内所有的禁卫军。
  可尽管如此,顾群手下的禁卫军,仍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看来六皇子是要在许清源离京之后便开始下手了。
  程彦慢慢抿着茶,思虑片刻,道:“你只管留意着他,暂时不用干涉他的行动。”
  六皇子想行请君入瓮之局,那么她也可以来一手将计就计。
  宫斗夺嫡,本就是各凭本事。
  袁行应下。
  程彦又道:“朝臣可有异动?”
  袁行报了几位卿大夫的名字,道:“以属下来看,他们此时暗中结交各地藩王,是准备在君侯走后便开始举事。”
  李斯年眸中闪过一抹嘲讽。
  这些朝臣世家,对大夏的忠心实在少得可怜,见大夏危难,想的不是力挽狂澜,而是趁大夏执政人无暇顾及他们的时候,狠狠地为自己家族捞上一把。
  这是世家大族的通病。
  越是源远流长的家族,便越会见风使舵,趋利避害。
  李斯年面带浅笑,对程彦说道:“郑夫人近日分外辛苦,小翁主准备何时让她休息两日?”
  命妇们虽出身世家大族,一切以家族利益为先,并不会死保程彦,但当程彦能改变她们,乃至她们后人的命运时,她们心中的天平,便会向程彦倾倒——千年来,女子在男人阴影下挣扎求生,分外艰难。大夏立国之后,有才能的女子前赴后继,终于为现在的女子挣出了三分脸面,让大夏的女子地位,比前朝女子的地位高上许多。
  可也仅仅是比前朝的女子地位高,并不能与男人平起平坐,她们仍要看男人的脸色生活。
  如今程彦能给她们的,是与男人一样的机会地位,科举入朝,郎官入仕,三公九卿,前途不可限量。
  若能在外面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谁还愿意拘泥于一方小院子熬日子?
  她们舍不得程彦败给朝臣与六皇子。
  只有程彦能改变她们的命运。
  程彦若是死了,那些被程彦死死压制的朝臣世家们必会将程彦的为政措施全部推翻,甚至还会与程彦的思想背道而驰,莫说让女子入朝为官了,甚至女子不得干政这种话,朝臣们也说的出来。
  权衡利弊下,这些女子对于程彦的忠心,只怕不比袁行少多少。
  李斯年有些期待女子与朝臣们争锋相对的局面了。
  程彦道:“姨丈入朝的那一日,便是郑夫人大功告成的那一日。”
  她带着按品大妆的女眷们去迎接许清源来京,朝臣们的脸色一定分外精彩。
  “我倒是想看看,是大夏的男人一手遮天,还是大夏的女人技高一筹。”
  袁行眉头微动。
  程彦扫了一眼殿中的袁行,忍不住打趣道:“听闻七郎膝下有一女,可有兴趣送到我身边来?”
  袁行与发妻成婚多年,膝下只有一女,是个十足的女儿奴。
  听程彦说起爱女,袁行素来恭谨的面容上闪过一抹宠溺,声音也颇为难得地带了三分笑意,道:“小女顽劣不堪,怕是会叨扰翁主。”
  李斯年眸光轻闪,落在程彦笑眼弯弯的面容上。
  说起顽劣,普天之下,还有谁能比得上他的小翁主?
  想起程彦幼年趣事,李斯年眼底漫上浅浅笑意,抬手抿了一口茶,似乎连茶里都染了几分丝丝甜意。
  李斯年忽而有些明白,为何崔元锐会做出伤害许裳的愚不可及的事情来。
  心中有了软肋,行动之间便会处处受制于人。
  只是崔元锐这种事情,断不能发生第二次。
  李斯年放下茶杯,对袁行道:“七郎近日若是无事,便将家眷送至祖籍安置。”
  袁行微怔,须臾之间便明白了李斯年的用意,连忙应下。
  程彦听此又补上一句:“不止是你,吩咐下去,所有人都将家眷偷偷送出城,万不能被这场宫变波及。”
  。。。。。。。。。。
  三日后,许清源抵达华京城。
  天子尚在昏迷之中,程彦大权独揽,带着众多女眷,前去迎接许清源。
  女眷们提前一日便被程彦送回府中。
  许清源来朝是盛事,程彦带着她们去迎接,便是无声向九州宣布女子地位的提高。
  为了迎接许清源,更为了撑好女子门面,这些女眷们回到府中精心梳妆打扮,在这许清源来朝的这一日容光焕发,或雍容华贵,或飒爽英姿,让一干朝臣气得跳脚的同时,又忍不住频频侧目——这还是对他们逆来顺受的夫人么?
  战马缓缓而行,许清源扫了一眼程彦身后的花团锦簇。
  五月底,略有微风。
  清风吹动着程彦衣袖与鬂间璎珞,许清源剑眉微动。
  “君侯。”
  程彦道:“一别多年,君侯别来无恙。”
  在这种情况下,唤许清源君侯,是为了显示许清源战功封侯的列侯身份,也是借此向朝臣们施威。
  许清源微微颔首,与程彦一前一后走入皇城。
  他的身后,是身披战甲的府兵,旌旗遮天蔽日,□□冷冽如霜。
  战靴整齐划一踩在地面上,如炸响在耳旁的惊雷,朝臣们尽皆低头。
  许清源抵达华京城后,朝臣们怠政之风为之肃清,就连六皇子私下的小动作,也减少了不少。
  程彦便趁这段时间,将世家女子安插在朝中各个位置。
  许清源驻军在皇城外,朝臣们心中纵然对程彦这种行为极度不满,但畏惧于许清源的兵力,只能捏着鼻子忍受下来,心中只盼着许清源尽快离京,他们好把祸乱朝纲的程彦推下台,重新选出一个新的大夏掌权者。
  又或者说,自己揭竿而起,取代屹立在九州之上几百年的大夏。
  世家女子怎能不知朝臣们想的是什么?
  但她们的生死荣辱,在她们一起与程彦去迎接许清源的时候,便已经与程彦绑在一起了,程彦若是倒台,她们便会成为家族弃子。
  夫家不容,娘家不收,等待她们的,只有死路一条。
  为了自己能活下去,且活得更好,更为了以后自己女儿的未来,她们只能跟着程彦一条路走到黑。
  这种思想的驱使下,朝政之中,很快分成两派,朝臣们消极怠工,女人们奋发图强。
  朝臣本想看在自己撂挑子之后女人们无能为力的局面,却发现这些女人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厉害得多,不过数日,便梳洗了朝政,更是趁他们怠政之时,将权利紧紧攥在了自己手里。
  朝臣这才发觉,自己又上了程彦的套,心中又悔又恨,只盼着许清源尽快离开华京,他们也好一舒心中恶气。
  在朝臣们的日夜祈祷下,许清源带着许裳郑孟君,以及袁行与赵怀山召集来的各地府兵,终于离开了华京城。
  程彦带着女眷与朝臣们相送许清源,朝臣们面上的笑容分外地真诚。
  许清源大军撤离华京城,六皇子动作越发明显,袁行与顾群的矛盾越发尖锐,禁卫军们出现了内斗,朝臣们做事再无顾忌,或拥立六皇子求从龙之功,或结交藩王让藩王来朝,或暗中积蓄力量,待时而立。
  刚平静一月的华京城,再度躁动起来。
  这一日,天子李泓在御医与道士们的精心照料下,终于醒来了。
  六皇子得知消息后,迅速赶往三清殿。
  李泓正在内侍们的照料下喝着粥。
  六皇子轻手轻脚走进内殿,李泓不再喝粥,内侍们收起碗筷,低头垂眸侍立在一旁。
  “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朕都知道了。”
  李泓的声音不复往日,苍老了许多,将身体倚在引枕上,徐徐向六皇子说道:“老六,非是朕偏爱阿彦,而是眼下的大夏,委实是个烂摊子,若能收拢得住,那还罢了,若是。。。。。。。”
  古往今来,有哪个亡国之君有了好下场?
  李泓声音微顿,面上满是不忍,悲凉说道:“那便是死无葬身之地。”
  “老六,朕不求你有经天纬地之才,朕只求你一生平安顺遂,你,懂朕的意思罢?”
  李泓抬眉,眼中闪着水光,看着面前的六皇子。
  六皇子仍是他熟悉的一贯的温顺模样,将他身上的被褥掖了掖,道:“父皇,我都明白。”
  李泓松了一口气。
  明白就好。
  李泓拍了拍六皇子的肩膀,嘘嘘咳嗽着,道:“阿彦是个厚道人,必会善待你。”
  六皇子垂眸,掩去眸中的冷声,温声都:“您要召见表姐与朝臣么?”
  他的好父皇,无论是现在,还是在以前,眼中从来瞧不见他。
  宁愿把皇位传给一个外人,也不愿让他试上一试。
  既是如此,他又何必舍不得那点骨肉亲情?
  李泓又是一阵咳嗽,断断续续道:“朕的时间不多了,传他们过来吧。”
  六皇子点头,轻轻将李泓平放在床上,而后走出内殿,对顾群道:“天子有命,传召安宁翁主与所有朝臣。”
  顾群眸中精光一闪,带着护甲的手指轻按在腰中佩剑上。
  “遵命。”


第110章 
  顾群迅速安排下去。
  宫门守卫交班; 隶属袁行的禁卫军全部换成了顾群的手下。
  做完这一切,顾群才传召的内侍出了皇城。
  内侍一路来到宁王府; 向程彦传达天子李泓的口谕; 说要将皇位交托于程彦,命朝臣们尽心竭力辅佐程彦平叛。
  这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喜讯,对于饱受朝臣们指责干涉朝政的程彦来讲,李泓的这番话,可谓是及时雨,让她名正言顺成为大夏朝的女主人; 再不用忍受朝臣的非议。
  若换成其他人; 此时早已是欣喜若狂,再想不起其他; 梳洗之后; 便急忙奔赴皇城,去从李泓手中接过传国玉玺。
  可惜; 程彦是程彦。
  程彦与李斯年对视一笑; 明白彼此眼中的笑意——六皇子终于安耐不住了。
  紫苏迎上来,不着痕迹地塞给内侍一袋银子,带着内侍去偏亭吃茶。
  绿萝等人伺候程彦梳洗。
  李斯年不喜女子近身,自己在另一间厢房换好了藩王袍; 将长发挽起; 带上藩王特有的紫金冠; 便去找正在梳妆的程彦。
  程彦从菱花镜中看到锦衣玉容的李斯年; 忍不住笑了起来; 道:“你倒是快,只是可惜,今日守着皇城的那帮人,才不会放你进城。”
  李斯年走过来,目光落在桌上琳琅满目的凤簪珠钗,从中选了一支九凤钗,簪在程彦发间,轻笑道:“总要陪你过去的。”
  窗外阳光正好,掠过镂空窗台,斜斜落在程彦眉间。
  李斯年顺着阳光,在程彦眉心印下一吻。
  前方是刀山火海也好,是十方地狱也罢,他总要陪她的。
  就像当初,她身带温暖阳光,闯入他晦暗人生,将他从地狱深处拯救出来一般。
  李斯年的体温比寻常人凉上一些,唇角也是略显温凉的,触感极好,让人有种欲罢不能的恍惚。
  程彦眉头动了动,抬手拦住李斯年的脖子,稍稍用力,便将李斯年压了下来。
  李斯年漂亮的有些过分的脸近在眼前,倒映在程彦清澈的瞳孔间,程彦轻抬下巴,就着六月夏日剪影,在斑驳光线中与李斯年难舍难分。
  廊下挂着的画眉鸟似乎都安静了下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程彦松开了李斯年的脖子,轻轻睁开眼,映入眼眶的,是李斯年一贯的风轻云淡,波澜不惊,似乎刚才对她攻城略地的,不是他一般。
  他仍是不染人间烟火的谪仙。
  不悲不喜,不爱不憎。
  程彦笑了笑,手指向上,捏了捏李斯年柔软的耳垂。
  很烫。
  就像他的心口一样。
  眼前的这个人啊,心中纵然波澜起,面上仍是九天之上略带几分清冷疏离的神祇。
  “走吧。”
  程彦松开了李斯年的耳垂,起身拉着他的手,向外走去,道:“别让咱们的六皇子等太久。”
  六皇子的这场戏,演得实在逼真,不仅向她传了李泓的口谕,还将朝臣们尽数召往皇城,若她不曾对六皇子起疑心,只怕会以为李泓是真的要将大夏江山传给她。
  毕竟此时的大夏,委实是个烂摊子,李泓将江山传给她,实在是无奈之举——她做亡国之君的几率,比做世宗皇帝的几率大太多了。
  程彦坐上轿撵,去往皇城。
  李泓如今住在三清殿,三清殿在皇城的西北角,程彦的轿撵需要绕过许多宫殿,才能抵达三清殿。
  然而在进入第二道的宫门时,程彦的轿撵被禁卫军们拦下了。
  禁卫军对程彦深深行礼,起身之后,看了看程彦身旁的李斯年,面上颇为为难。
  程彦挑眉,问道:“怎么?”
  禁卫军斟酌着说道:“天子有令,只传唤安宁翁主,至于宁王。。。。。。。。”
  李斯年轻笑。
  程彦隔着宽大绣袍,握了握李斯年的手掌。
  李斯年回握着她的手,有些不想松开。
  程彦拍了拍李斯年的手背,从李斯年掌心抽回手,在紫苏的搀扶下,走下轿撵,回眸对李斯年道:“我去去便回,你只管等我回来便是。”
  朝臣们对女子干政有天然的敌意,外面的事情,仍需要李斯年周转调停。
  现在可不是她与李斯年你侬我侬的时候。
  充满杀戮的政治里,从来容不得儿女私情。
  李斯年笑了笑,道:“我等你。”
  那些道理,程彦明白,他更明白。
  他现在最需要做的,是将一切的事情安排好,等待他的小翁主加冕而归。
  李斯年目送程彦缓步走入三清殿。
  或许是听到了李泓要传位于程彦的风声,殿门之下,不少朝臣们对程彦毕恭毕敬。
  李斯年眸光轻转,嘴角勾起一抹嘲讽。
  程彦的身影彻底消失在三清殿内,李斯年转身离去。
  算一算时间,此时的许清源一行人,也该抵达昭武郡了。
  雍州城失守后,北狄骑兵长驱而入,烧杀抢掠,战火一直蔓延到中原之地最后一道险关昭武郡。
  昭武、广宁、神武三郡,是抵御北狄骑兵的最后一道关隘城池,若是这三郡有失,处于中原腹地的华京城,便暴露在北狄人的铁骑之下。
  这三郡容不得半点闪失。
  李斯年手指轻扣着轮椅。
  许裳心细如发,许清源更是沙场宿将,至于郑孟君,虽未上过战场,但在郑公的教育下,亦有着不输男儿之才,他给他们的那些东西,想来能用得上。
  此时的昭武郡。
  大夏与北狄对峙多年,北狄马快,纵然吃了败仗,也能保存兵力,休养生息后,来日仍能再战。
  大夏吃了战马不利的亏,与北狄作战的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