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恶毒女配不洗白[穿书]-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黄门便依着他的喜欢,说着郑孟君。
左右他也没说瞎话,郑孟君性子泼辣,与程彦有一拼,模样也是这一代郑家女儿里最为出色的一个。
就是不知道,李泓问起郑孟君是什么意思。
李泓并非贪花好色之人,平日里临幸的,来来回回也就那几位宫妃,有朝臣嫌他妃子少,上书让他选些良家子充盈后宫,他只说大夏连年战乱天灾,他身为天子,当做表率节俭,至于宫妃什么的,能省便省了。
次数多了,朝臣们便不再往他宫里塞人了。
如今一时兴起问起郑孟君,别是想收为己用吧?
转念一想,老黄门又觉得不大可能。
李泓嫔妃里最小的人是薛妃,如今也二十了,比李泓小个十几岁,每每留宿薛妃寝殿,李泓时常觉得自己作孽。
薛妃尚且如此,郑孟君比薛妃还要小,年龄与程彦差不离,李泓怕是不会动这种念头。
多是要指给皇子的。
这般想着,老黄门听李泓道:“比老五小一些,也好。”
老黄门眼皮跳了跳,向身后小黄门使了个眼色。
小黄门见此,忙端着酒壶下去换酒。
李泓又道:“坐在程夫人旁边的,便是程大姑娘吧?她今年多大了?”
老黄门想了想,道:“程大姑娘快十八了,名唤程怡庄,是程家人的心头肉。”
程家哪怕出了个驸马爷,门楣在华京城也算不得显赫,程彦与程家人的关系又一直淡淡的,不大走动。
正常来讲,老黄门是不会了解名声不显的程怡庄,偏偏李承瑛瞧上了程怡庄,明里暗里没少跟老黄门套关系,让他寻到机会,便向李泓说李承瑛与程怡庄的事情。
老黄门并不看好这门婚事。
莫说李承瑛没有封王,纵然李承瑛是个普通皇子,程怡庄的身份做他的侧妃也够呛,如今李承瑛又封了英王,在战场上也立了不少战功,性子比以前稳妥不少,如今李泓又看重他,他娶个高门显贵的贵女做王妃,问鼎太子之位并非难事。
偏李承瑛钻了牛角尖,非程怡庄不娶。
老黄门只得试探着在李泓面前道:“程大姑娘的三叔曾与英王殿下一同参军,在战场上颇为照拂英王,还救了英王殿下一命。”
李泓笑了笑,道:“他是臣子,护主乃是他的本分。”
“倒是老三,在战场历练一番后,性子少了几分轻狂。”
老黄门摸不准李泓心思,只应着李泓说话。
李泓话头一转,问道:“程大姑娘年龄也不小了,怎么没定下亲事?”
若是平常百姓家的女儿,十八岁不嫁人,便要交税了。
老黄门斟酌着说道:“原与杨家二郎订了婚,后来程老夫人闹了那么一出,杨家便退了婚。旁的世家见程老夫人那个性子,便也不敢结亲了。程家虽不显赫,可也是诗礼人家,又不愿让程大姑娘低嫁,便一直拖到了现在。”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李承瑛横在那。
李承瑛做事不掩饰,寻常人家见程怡庄是李承瑛看上的人,谁还敢去结亲?
说到这,程家也是硬气,一直咬死不松口,李承瑛见程家态度坚决,也不敢主动找李泓,让李泓赐婚。
一来二去,便耽搁到现在。
李泓想起宫人说起李承瑛的那些风言风语,不觉眉头微皱,思虑片刻,道:“程大姑娘是好的,只是被她的祖母耽误了。”
老黄门道:“可不是么。”
“别说程大姑娘了,程家的其他姑娘,也鲜少有人攀附。”
李泓颔首,捋着胡须,道:“程大姑娘的三叔既然救了老三,那朕便给他们一个恩典吧。”
老黄门敛眉,眸中闪过一抹喜色。
李泓道:“将李斯年叫过来吧。”
老黄门连忙让人去请李斯年。
凌虚子闭关未出,李斯年身份虽然尴尬,但到底是凌虚子的高徒,又屡立奇功,李泓虽未回复李斯年的身份,但到底恢复了他的自由,如今更是给足了他恩宠,来钧山行宫这种事情都带着他。
此次唤他过来,多是让他合八字,定婚期了。
不多会儿,小道童推着李斯年过来了。
老黄门也准备好了李承瑛与程怡庄的八字,让李斯年掐算。
李泓道:“还有老五与郑家女郎。”
李斯年眉头微动,李泓又道:“唔,老三老五都有了媳妇儿,单留下老四不太好。”
李泓随手一指,问老黄门:“那个给母后敬酒的,穿竹青色衣裳的女郎是哪家的?”
老黄门定眼一瞧,是杨丞相最宠爱的孙女,便报了上来。
李泓道:“她既没婆家,那便她吧。”
“杨家素来出才女,老四又是风雅之人,想来不会怪朕乱点鸳鸯谱。”
李斯年不动声色卜着卦。
这哪是乱点鸳鸯谱?
三女中,杨家女出身最高,又与李承璋性格相投,李泓分明是早有打算,李承瑛与李承瑾的婚事,不过是给李承璋打掩护罢了。
眼前这位天子,怕是质疑要动程彦了。
李斯年算好了日子,报于李泓,李泓让老黄门拿去给丁太后看。
丁太后早就知道李承瑛瞧上了程怡庄,见此没有不应允的,李承瑾性子文弱,娶个泼辣的王妃正好互补,至于李承璋,他既然喜欢吟风弄月的,便配个杨家女倒也不错。
丁太后直说好,想了想,又让李泓给李承璋封王。
她虽因李承璋与程彦退婚的事情气狠了李承璋,可再怎么生气也无用,事情已经发生了,李承璋已经失了太子之位,也算得了一个教训。
杨家女是杨丞相的孙女,三女中地位最高,其他两女嫁的是王爷,就杨家女嫁了一个皇子,杨丞相素来小性,只怕心中犯嘀咕,不若趁这个机会,把李承璋的身份提一提,这样也不显得是李承璋高攀了杨丞相。
再说了,大婚之日,一兄一弟皆是王爷,就他一个皇子,面子上也不好看。
李泓自然应下,让李斯年拟了一个封号,趁着这个赐婚的机会,一并封赏下去。
圣旨一出,有人欢喜有人愁,更有嗅觉灵敏的世家,在这次赐婚的事情上,发觉了李泓的真正用意——培养李承璋的势力。
程家门楣不高,郑家儿郎们不争气,只有郑公在强撑着,两者都不能在夺嫡中给与李承瑛李承瑾助力,而李承璋要娶的杨家女,祖父是丞相,父亲叔父位列九卿,比程郑两家好了不知多少倍。
此次李承璋被封王爷虽然是丁太后提起的,可仔细分析,其实是天子的手笔——三人一同成婚,哪怕为了面子上好看,丁太后都会把李承璋的地位提一提。
朝臣世家们见此,纷纷恭贺李承璋。
杨家女粉面含羞,在众多贵女们的打趣下,偷偷用余光去瞧长身如玉的李承璋。
李承璋似乎是察觉了她的目光,也向她看来,微微一笑,俊朗不凡。
杨家女心中大定。
看他如此,当是满意这门婚事的。
至于他曾钟情的谢诗蕴,她是不大放在眼里的,罪人之后,给个妾室的身份也就够了。
若谢诗蕴识趣还罢,若是不识趣,她有的是法子收拾她。
她才不是程彦,让他因为一个谢诗蕴与自己闹得不可开交。
杨家女笑容满面,郑孟君愁云惨淡,扯着母亲的衣袖,与母亲诉苦道:“那个什么敬王,马术还不如我呢。前两年,他在校场骑马,险些摔下来,还是我救的他。”
“这般弱不禁风的一个人——”
母亲秀眉微蹙,握了一下她的手,道:“好歹是位王爷,他性子又软,你嫁过去好好教他也就是了,总好过你嫁去世家,被世家子弟欺辱强。”
郑家儿郎们不争气,郑家女再怎么要强,一朝出嫁,若郎君识礼还好,若是遇到不知礼的,怕是一辈子都抬不起头。
郑孟君抿唇不说话了,低着头,眼睛却亮得很。
至于另一边的程怡庄,可谓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她觉得李承瑛是个不错的夫君人选,忧的是,父亲与叔父们觉得李承瑛太过轻狂,不值得托付终身,如今虽有天子赐婚,只怕家里也是不大欢喜的。
程彦将众多贵女们的表情尽收眼底。
看了一会儿,只觉得无趣,便提着酒壶,去找在凉亭里躲懒的母亲。
李淑的酒已经快喝完了,见程彦过来,便指了指自己的酒杯。
程彦斟满酒,道:“宴席上的事情,母亲都听到了?”
李淑抿着酒,道:“重阳节是个好日子,当年我与镇远侯也是在这个节日被赐婚的。”
程彦嘴角抽了抽。
心想天家做事当真不羁,明明是一个追悼先人的日子,偏生给弄成了赐婚封王的日子。
程彦道:“娘,我有些不安。”
“这只是一个开始。”李淑看了一眼程彦,转开了话题,道:“你与李斯年还在闹矛盾?”
程彦道:“我与他能有什么矛盾?不过是他自己小性,与我有甚么关系?”
李淑道:“今时不同往日,他现在已经恢复自由,你便不能再拿之前的态度对他。”
“吵吵闹闹的,跟小孩子过家家似的。”
程彦面上有些不自然。
说来奇怪,她这人虽然记仇,可并不是一个心胸狭隘之人,若不是遇到原则性的事情,她甚少与人生气。
按理讲,她这般好的性子,遇到了李斯年,两人目标一致,当不会有什么矛盾,偏偏他俩好一阵,坏一阵的,当真应了母亲的话——小孩子过家家。
程彦道:“我知道了,这件事我有分寸。”
李斯年若再不主动找她,她就真的不理李斯年了。
程彦又道:“倒是母亲,舅舅此举,怕是对我们不利。”
李淑漠然道:“这是必然。皇子们大了,总要走这一步的。”
“只要你舅舅不插手军营的事情,至于其他事,便由着他去罢,他终归是天子,做这些事情,也无可厚非。”
程彦犹豫道:“可,母亲就不害怕吗?”
“我比你舅舅年长几岁,若无意外,我当会走在你舅舅前头。”
李淑的声音没有一丝波动起伏:“并非人人都是诸葛亮,身前身后事都能安排得妥当,我只盼着,在我走之前,能平定北狄,还我大夏边境安宁。”
程彦一时无话。
兵变逼宫后,母亲性格大变,对谁都是淡淡的,除却对战北狄外,再没有任何事情能激起她的兴趣。
舅舅对她们的防备,也是一样。
她不能依靠母亲会帮助她什么了。
更何况,在母亲看来,是她只要交出兵权,便能保住她们母女的命,事情并没有恶化到山穷水尽那一步。
如此又过了几日,几个锦衣而来的世家子弟前来军营报道,李淑万年没甚表情的脸,终于有了一丝波动——李泓还是对军队下手了,将世家之后安插在各个紧要官职上。
且这些世家子弟,是程彦平日里绞尽脑汁都要削弱他们势力的。
李淑随手抽出腰间佩剑,将他们递过来的引荐信劈为两半。
世家子弟皆是一惊,面面相觑。
片刻后,一个胆大的人硬着头皮说道:“这是天子敕命,长公主这是不尊天子了?”
李淑冷冷扫过众人,声音如同冰窖里捞出来的一般:“我浴血奋战,几经生死,为的不是让旁人对我指手画脚。”
“这里是我的地方,在这里,只有我说了算。”
心中最后一片柔软,随着信纸落在地上而变得坚硬如铁。
恍惚间,李淑突然很怀念镇远侯。
第48章
有人说镇远侯是天生将才; 十五岁从军,十八岁便声名鹤起,也有人说,镇远侯长于夏胡交接之地; 对胡人极度了解; 自己从军营里的伙夫做起,一路从伙夫到将军。
种种传言各执一词,总之当华京城; 当大夏的子民知道镇远侯的名字时,他已经被天子拜做扬威将军了。
扬威; 扬威; 扬大夏国威,震北狄之野心。
大夏连年内战不断; 国力空虚; 百年来,对待北狄的入侵; 以防守为主,甚少主动出击,任由城外的北狄百般挑衅; 也不会出城与北狄作战。
镇远侯是个例外。
他是百年来第一个主动对北狄发起冲锋的人,自他之后; 夏军对待北狄; 才一改往年的懦弱抵抗。
所以被封扬威将军。
李淑第一次见镇远侯; 镇远侯还不是镇远侯; 只是一个刚立下战功的新起之秀,从校尉提升为将军,扬威将军名号虽响,可大夏被世家把持,出身低微之人,永远进入不了贵族社会。
况军营里有着无数想要攒军功的世家子弟,镇远侯的战功赫赫,更是惹了他们的眼,故而镇远侯在华京城并不算受欢迎,远不及在边关的身受百姓爱戴。
平庸无主见的天子,冷漠的朝臣,身受排挤的待遇,繁华巍峨的华京城,让第一次还朝的镇远侯,深深地感觉自己与这个地方格格不入。
镇远侯与朝臣们没甚话题可讲,世家子弟更是以白眼待他,他在华京待得无聊,便时常去校场打发时间。
李淑就是那时候见到的镇远侯。
那一年她十二,镇远侯十八,她骑着枣红色的小马驹,看他身下纵然是一匹劣马,也能在他的驾驭下飞驰如闪电,恍恍然有腾云驾海之态。
李淑便有些意外,问身边内侍:“他是谁?”
内侍看了好一会儿,才迟疑着说道:“看模样像是扬威将军。”
李淑点点头,便道:“等他下了马,请他过来,我向他讨教讨教御马之术。”
内侍应下,一路小跑去校场等着。
李淑骑了一会儿马,便在一旁的凉亭下喝茶赏景,等内侍带来镇远侯。
不知道过了多久,镇远侯才跟着内侍过来。
小内侍弓着腰,越发衬得他身材高大,英武不凡。
他与凉亭台阶下向她抱拳行礼,剑眉微敛,气质如出鞘的刀剑,凌厉带有肃杀。
她自幼长在深宫,宫里的卫士虽多,可气质甚少有这般凌厉的,如同踏过尸山血海而来的修罗一般。
她微微蹙眉,内侍便道:“将军,您吓到公主了。”
镇远侯抬眉,折锋般的眉头舒展开来,笑出一口大白牙,道:“公主殿下。”
仿佛刚才浴血而来的杀伐之气,是她的错觉一般。
那时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洒在他肩头,李淑的心突然便平静了下来。
前所未有的静。
李淑抿了一口茶,道:“你便是扬威将军,李致远?”
镇远侯笑了笑,道:“末将无姓,无父无母,旁人唤末将阿远,李致远,乃是天子赐姓赐名。”
李淑微微一怔。
她知道镇远侯出身低微,不曾想,竟低微到这种程度——不知父母家人的孤儿,甚至连姓什么都不知道。
李是国姓,将他赐姓为李,是天子对他的厚爱了。
镇远侯道:“公主殿下唤末将阿远便好。”
“阿远?”李淑唤了一声,果然比甚么李致远要顺耳多了。
李淑问了镇远侯马术。
世人常道,镇远侯是个十足的暴脾气,战场上杀敌从不手软,然而李淑在听他讲解马术时,便觉得,世人之言不可尽信。
他没有传闻中那般吓人,更没有长了三头六臂,不过是一个意气风发的英武男子罢了。
聊到最后,他们聊到胡人,李淑道:“胡人都坏透了,有朝一日,我大夏军队踏平北狄,将胡人斩草除根。”
镇远侯悠悠一笑,道:“末将在未见过公主之前,也以为天家公主皆是眼高于顶,瞧不见世间喜乐的。”
李淑蹙眉,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镇远侯不知从哪掐了一棵草,噙在嘴角,笑着道:“胡人里也有好人,比如说。。。。。。。”
“比如说什么?”
“比如说,末将幼年濒死之际,给末将喂了一口水的那个胡人女孩儿。”
镇远侯说,如果再度相见,他一眼便能认出那个胡人女孩。
李淑便问:“认出来之后呢?”
镇远侯拍了拍身上的土,笑得一脸温柔:“娶她呀。”
“你与她许久未见,万一她嫁人了呢?”
镇远侯似乎是第一次思考这个问题,他想了许久,道:“胡人男子粗暴无礼,将女人视作货物,她的夫君,多是如此。既是这般,末将便杀了她的夫君,将她救出来,三媒六聘,迎她入门。”
李淑又道:“夏人的土地容不得胡人。”
镇远侯便道:“那末将便带她四海为家。”
“总之,天高海阔,末将必不负她。”
时隔多年,李淑依旧能想起镇远侯说这句话时的模样。
残阳如血,将他的眼角染得微红,他的眼底,似乎闪着星光。
日子便一日一日地过,闲着无事的十八岁的镇远侯,成了十二岁的李淑的马术师父。
镇远侯出身不高,没有机会去熟读诗书,李淑便教他读书写字,还绞尽脑汁,弄了几本兵书拿给镇远侯。
镇远侯很是喜欢。
其他公主们琢磨着招一个高门显贵的世家子弟做驸马,无人理会李淑日日学马术,就连经常找事的皇后谢元,见李淑整日里泡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