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恶毒女配不洗白[穿书]-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淑凤目微挑,合上战书,道:“这个老道,我不去寻他的麻烦,他倒自己上了门。”
“让他进来。”
李淑对程彦道:“你先去休息。”
程彦只得出了殿。
小内侍一路引着凌虚子向正殿而来。
凌虚子历经五朝,地位尊崇,在长公主那里是“老道”,但在世人眼里,却是活神仙。
小内侍颇为殷勤,侍女们忙不迭捧来凌虚子爱喝的老君眉。
凌虚子一身青衣,鹤发童颜,湛然若神,他捻着白色胡须,道:“一别经年,殿下风采依旧。”
李淑抿了一口茶,道:“七年前,你与我说天命在谢不在李,我只以为你是为了保住李斯年性命才这般说,如今看来,似乎有些道理。”
凌虚子浅笑。
李淑又道:“当年你许我三卦,今日我要你帮我算这第二卦。”
凌虚子道:“殿下请讲。”
李淑凤目轻眯,声音微冷:“天命在胡,还是夏。”
凌虚子笑了起来,道:“大道五十,天衍四九,只看殿下何时放下心中芥蒂。”
李淑不置可否,凌虚子从袖子里取出一幅图。
那是一张有些年头的图,略微泛着黄。
凌虚子推给李淑,道:“我大限将至,不日便要闭关,此图为天山地图。”
李淑眸光微闪,凌虚子继续道:“愿天佑大夏,殿下武运昌隆。”
。。。。。。。。
次日清晨,程彦被紫苏摇醒了,紫苏道:“长公主殿下请翁主过去。”
程彦连忙梳洗换衣。
李淑见程彦过来,揉了揉她的发,开门见山道:“你觉得李斯年此人如何?”
程彦面色有些古怪。
此人如何?
得罪他的人,无不死状凄惨,死因成谜。
谪仙面容修罗心,除却脸和智商没有任何优点。
还特么是母亲最恨的谢家人生的孩子。
程彦道:“他长得好看,很聪明,除此之外,一无是处。”
李淑挑眉:“只有这些?”
程彦摸不准李淑的脾气,便问道:“娘想知道哪些?”
李淑道:“凌虚子昨夜过来说,要他去赎谢家满门罪孽。”
程彦嘴角微抽,有那么一瞬间,她觉得凌虚子是年龄大了,着急起来病急乱投医——母亲恨毒了谢家人,当初留李斯年性命是因为凌虚子作保,如今李斯年不仅不安分,且用番薯勾搭她,母亲脾气一上来,必然留不得李斯年的性命。
可用这个借口给李斯年保命,怕是不行。
李斯年看上去飘然若仙挺能唬人的,终归是个瘸子,让他去摆摊算卦尚可,可若让他去上战场,怕不是千里迢迢给北狄送人头,礼轻情意重。
但转念一想,凌虚子好歹活了将近两百年,看人的眼光还是有的,李斯年又是跟在他身边长大的,指不定真有能克制北狄的地方。
程彦斟酌道:“要不,娘见见李斯年?”
李淑手指轻扣桌面,道:“再说吧。”
程彦有些意外。
母亲这般说,是对李斯年消了杀心。
李淑道:“你近日仔细些,若是无事,便去清河郡寻你表姐,莫在华京待了。”
程彦犹豫道:“还没到那种地步吧?”
她知道她与李承璋解除婚约会引起朝堂震动,朝臣世家们伺机而动,可也不至于远走华京吧?
再者,她留在华京也有要事,她不懂兵,只能帮母亲去筹粮,世家们虽然都是铁公鸡,但她以新培育的苗子做交易,想来他们也会愿意的。
程彦这般想着,留在了华京,如此又过了几日,李泓的一道圣旨,让很多持观望态度的世家纷纷站队——李承瑛与李承瑾封王了。
大夏祖制,皇子不加冠不封王,当然,也有例外,比如说,天子崩逝,新帝为收拢人心,分封未加冠的诸位兄弟为王。
可尽管如此,封的也只是一些边陲小郡,说白了,只是没甚实权的王爷。
李泓显然不属于这一种。
李承瑛封为英王,克定祸乱曰英,大虑安民曰英,李承瑾封敬王,执礼敬宾曰敬,广职勤政曰敬,这两个封号皆是上上封,大夏只出过一位英王与敬王,最后登基为帝,故而便不再以这两个字封王。
若只是封号,倒也罢了,可两人的封地全是军事重郡,下属县近二十个,人口过百万。
饶是如此,李泓仍觉得不够,特令二人开府治事,跟着将军们习军政。
而作为太子的李承璋,至今仍居住在皇城,并未开府治事。
李泓的圣旨刚颁下,便在华京城掀起轩然大波,随后传至九州,世家们纷纷遣才俊来讲华京恭贺两位新王。
作为刚与太子退婚的程彦,此时门槛也被踏破——其中李承瑛与李承瑾的母族来得最多。
李承瑛与李承瑾虽然没了母亲,但舅舅与姨母们仍在,便操办起二人家事,有事没事便往程彦府上跑。
没几日,便传出太子李承璋当废,安宁翁主与哪位王爷定了亲,哪位王爷便是未来的储君的流言。
二月初二,程彦生日,李泓在宫中设宴,众人纷纷来贺,席上有一世家子弟借着酒意,笑着打趣英王与安宁翁主站在一起委实是一对璧人。
此话一出,喧闹的宴席静了下来,李泓瞧着神色各异李承瑛与程彦,捋了捋胡须,笑道:“阿彦自小便与老三要好。”
程彦心头一惊,后悔没有听从母亲的话出京避“难”。
第21章
周围附和的声音不断,又说青梅竹马,又说天造地设。
程彦低头抿了一口茶。
她与李承瑛确实要好。
仔细想想,可能是李承瑛占了“会哭的孩子有糖吃”的原因。
李承瑛自小便不省心,她没少跟在李承瑛身后擦屁股,次数多了,自然生出几分“亲密”来,可这种亲密,无关风月。
这种感情舅舅并不懂,舅舅只是见她与李承瑛玩闹到大,觉得他俩关系甚好,指不定在旁人的撮合下,真能乱点鸳鸯谱给他俩赐婚。
可舅舅到底是天子,这么多人的情况下,她不能拂他的面子。
程彦眨了眨眼,甜甜一笑,道:“三哥是我的嫡亲兄长,我当然与他要好。”
此话一出,夸赞她与李承瑛的声音顿时少了许多。
李承瑛松了一口气。
程彦再不开口说话,他就要顶撞天子说他俩不是了——今日是程彦生日,宴席虽设在宫里,但也邀请了程家的人,程大姑娘就在一旁坐着呢。
当然,程大姑娘不在场,他也不能让父皇把他和程彦凑成一对。
程彦在他心里就是一个脾气不大好的小妹妹,白头偕老举案齐眉的事情,还是要与程大姑娘一起。
李承瑛饮着酒,斜斜向程怡庄看去,程怡庄面色如旧,似乎不大在意刚才发生的事情,只是手指无意识地握了握锦帕。
李承瑛笑了一下,放下酒杯,摇摇晃晃站起来,指着刚才打趣他与程彦的那人说道:“你说本王和阿彦像一对,本王还瞧着你和妹子是夫妻呢。”
那人的脸登时便红了起来,宴席上的宾客忍俊不禁,程彦笑道:“三哥又醉了。”
李承瑛道:“我才没醉。”
一边说,一边拿着酒壶去找李泓,醉醺醺对李泓道:“父皇,您不是说我性格太野太胡闹吗?那您就给我找一个端庄贤淑的,好好管教我。”
程怡庄听他意有所指,面颊微烫,垂眸看着杯中的果酒。
李泓皱眉道:“今日是你妹妹的好日子,你又胡闹。”
话虽这样说,可面上却一点也没有生气的意思,还让自己的贴身大内侍照顾李泓去偏殿醒酒。
众人见李泓如此宠溺李承瑛,越发觉得李承璋的太子之位不稳,心里有了另一番计较。
宴席到深夜才散,程彦在席上吃了不少酒,散了席,便在昆明湖的湖心亭中吹风醒酒。
昆明湖是皇城的人工湖,占地极广,周围种着万年长青的树木花草,湖心亭如一颗明珠,镶嵌在波光粼粼的昆明湖中。
湖心亭幽静,远离皇城的喧嚣繁华,程彦时常来这里静心。
今夜又是如此。
白天的事情她虽然巧言化解了,可这个时代爱情并不是两人结为夫妻最主要的原因,舅舅只想给她最好的,李承瑛与李承瑾与她是关系最为要好,他们与李承璋不一样,心中更看重情分而并非权势,无论是为皇,还是为王,他们都会待她极好。
所以在舅舅看来,他们是最适合她的。
再加上舅舅有心打压李承璋与吴皇后的势力,说不好哪一日便会真的赐婚于她。
母亲说的对,华京是不能再待了,她只有不出现在舅舅面前,舅舅又政务繁忙,一旦忙起来,便会没心再想她的婚事。
李承瑛与李承瑾比她大,过个三五年,他们俩的婚事定了,她再回华京。
程彦叹了一声。
权利当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若她的母亲只是一个普通公主,她的婚事便不会成为国事了,偏她的母亲掌兵,她的婚事便牵扯天下。
可她又不能让母亲放弃兵权,只好能拖一日是一日了,左右她现在还小,拖个几年也没甚么。
程彦让紫苏去安排她去清河郡的事情。
清河公主是李淑同父异母的妹妹,也是当年宫变中为数不多活下来的公主之一,她的封地在颍水,常年待在颍水,极少回京。
她生有一女一子,长女名唤许裳,比程彦大两岁,是程彦关系最为要好的表姐。
紫苏应下,去安排卫士。
程彦双手捧着脸,趴在栏杆上,月色皎皎,夜风静谧,依稀送来三清殿道士们晚间诵经的声音。
这声音她以前也时常听闻,那时她未踏足过三清殿,只觉得当道士也甚为辛苦,每日都要诵经,如今结识了李斯年,心中便有了另一番想法。
紫苏给程彦加了一件狐皮大氅,半夏试探道:“翁主要不要与三清殿那一位道个别?”
半夏出身道家,对道家的人天生便有好感,哪怕知道了李斯年的那些狠辣行径后,她也时不时在程彦面前提起李斯年。
程彦紧了紧大氅,道:“不,我还想多活两年。”
她虽自诩恶毒女配,可甚少害人性命,李斯年就完全不同了,一言不合便下毒,让人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她说话素来没遮拦,性子又跋扈,还是少往李斯年身边凑为好。
她与他的结识,不过是番薯引起的一场交易罢了,只待她做完他的三件事,他们的关系便到此结束。如今他还没想好他的第二件事,她何必去找他?
再者,母亲虽留了他的性命,可心中依旧不喜他,既是如此,她又何必与他交往过密,徒惹母亲心烦?
程彦决定以后少来昆明湖。
三清殿中依稀送来阵阵钟声,程彦耳朵动了动,起身回殿。
程彦对着菱花镜,小侍女们给她拆卸钗环,忍冬从外面走进来,身上略带寒气,递过来一个锦囊,道:“三清殿那里送来的,说恭贺翁主寿辰,让翁主在外面遇到犹豫不决之事再打开。”
程彦眉头挑了挑。
还真把自己当成诸葛亮了?
程彦打开锦囊。
锦囊上绣着道家标志,里面的纸张有着淡淡檀香,上面写的字字迹清隽,依稀可见那人风骨:清河之郡,地广物美,产青鱼、灵贝、麋鹿等鲜味,翁主可遍尝美食,牢记食不言,寝不语,切莫祸从口出。
程彦:“???”
多吃少说保平安?
她更害怕李斯年毒死她好嘛!
半夏秀眉微蹙,斟酌道:“那位郎君虽不是凌虚子仙长的徒弟,却颇得凌虚子仙长的真传,翁主还是小心为好。”
半夏修医,这个时代医道不分家,故而她对道家也颇有研究。
程彦把锦囊给紫苏,道:“那便看看,他是装神弄鬼还是料事如神。”
说起来有些奇怪,他明知道母亲这般厌恶谢家人,在母亲回来后便该夹起尾巴做人,偏他不但不谨慎,还敢给她送信。
难道不怕母亲一怒之下杀了他吗?
还是说,母亲被凌虚子的话说动了,让他去赎谢家的满门罪孽?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便被程彦否决了。
这绝对不可能,母亲杀舅舅的长子与次子的时候,眼睛眨都没眨,在母亲看来,血债就应该用鲜血来还。
原谅?
母亲字典里根本没有这个词。
程彦想了半日也没想出个所以然,便不再去想。
想了也无用,这种事情根本不是她能左右的。
程彦沉沉睡去。
次日清晨,程彦与李泓丁太后说她去清河郡的事情。
李泓丁太后颇为舍不得她,她便道:“母亲想对北狄用兵,可缺粮又少马,清河郡产粮,又因地处北方,当地人又有养马的习惯,那些马虽不能与天山牧场的良驹相比,但也不错了。”
“母亲不好大张旗鼓征粮征马,由我去清河最为合适了。”
李泓只得答应,羽林卫护送她去清河。
程彦又笑道:“舅舅若让羽林卫送我去,岂不是向天下人说我替母亲去清河郡了?我的卫尉便很好,不用劳烦他们了。”
程彦又说她去清河郡的事情一定要保密。
这样一来,旁人只以为她仍在华京,不过长公主尚未决定支持哪位皇子,她才闭门不出,世家们猜度长公主的心思,趁机搅混水,水混了,鱼儿才能自己跳出来。
到那时,鱼儿落网,朝中大定,母亲方能举倾国之力对北狄用兵。
李泓勉强同意。
又过几日,天气放晴,几顶富贵小轿,伴着一队随从,悄无声息出了华京城。
仲春二月,华京城虽然转暖,但北方仍在飘雪,官道被厚厚的积雪覆盖,马车陷在雪里,忍冬从马车上跳下来,看了一眼,道:“翁主也太心急了些,咱们大可等雪停了再走的。”
大夏的官道四通八达,且十里一亭,亭长负责官道的修葺畅通,雪小上一点,这里的亭长便该带人清扫了。
程彦道:“裳姐姐到清水河了,我总不好让她等上几日。”
李夜城从后面推了一下马车,他力气大,马车动了一下,可其他随从便不行了,再者,陷在雪里的马车又不止这一辆。
李夜城点了个人,让人去清水河请许裳的卫尉帮忙推车。
忍冬叫住了李夜城:“这里没有人比你的马术更好。”
雪仍在下,马车上传来的暖气越来越淡了。
他们在雪中走了太久,程彦用的细银碳快要烧完了。
李夜城没有犹豫太久,颔首道:“我速去速归,保护好翁主,哪也不要去。”
李夜城正欲上马,忽又一停,从怀里取出一物,那物带着道家标志,打开来看,里面写着翁主最不缺的便是侍卫。
狂风呼啸,李夜城眼睛轻眯,手一扬,锦囊掉下,他抬脚狠狠踩在雪里。
逆着光,忍冬觉得李夜城的脸色黑得像是化不开的墨。
第22章
李夜城纵马狂奔,雪下得极厚,他却如履平地一般,不多会儿,便来到了清水河畔。
极目而望,清水河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不远处的清水桥上,依稀有一队路人急速行驶在上面。
李夜城微微皱眉。
这几日雪下得极大,清水桥上也堆了一层厚厚的雪,马车若以这种速度行驶,怕是要出事。
李夜城纵马踏上清水桥,风越来越大,马车离他越来越近,李夜城半垂眼眸,将碧色瞳孔掩在眼睑。
清水桥修得宽,倒也不用让路,李夜城走在桥的右边,在即将与马车会面的那一瞬,马车车轮打滑,软轿如断了线的风筝,向左方倒去。
桥上的栏杆只到人的胸口,根本拦不住马车这样的庞然大物,马车受栏杆一阻,将里面的人重重摔了出去。
少女尖细的声音响起:“姑娘!”
李夜城眼睛轻眯,犹豫片刻,脚尖轻点马背,一跃而起,一只手隔着衣袖拉住摔下桥的女子的手腕,另一只手扣在冰冷桥柱上。
桥上的人如梦初醒,连忙让随从救人。
少女被救回来,一旁的丫鬟连忙用碧青色大氅将她裹个严实,不住问她有没有受伤。
李夜城翻身上马。
少女微微摇头,走到李夜城面前,向李夜城见了礼,温柔道:“多谢郎君——”
一抬头,便装进李夜城半敛着的幽绿色的瞳孔中。
少女微微一怔,后面的话便止住了。
身后随从神色各异:“胡人?!清河郡怎么会有胡人?”
狂风吹起李夜城额前的发,李夜城手指微紧,握了握马缰,催动骏马继续前行。
骏马长啸,马蹄荡起厚厚积雪,李夜城身后突然又响起少女软糯的声音:“郎君请留步。”
“无论郎君身份如何,终是我的救命恩人,恳请郎君留下姓名,我好登门致谢。”
李夜城眉头微动,停了下来,微侧身回头,少女立在风中,寒风吹起她碧青色的大氅,她长眉微蹙,眼底似乎聚着清水河的烟雨朦胧。
李夜城心头突然生出一个念头——她是许家的人。
许家的人很好认,水木清扬,宁折不弯,如青竹一般。
李夜城道:“翁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