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穿之宫里宫外-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把几位县夫人都请来了,其中有位六品土通判夫人,隐隐为首,备受其他夫人推崇,这些夫人话里话外都是捧着她居多。
  今天的席面除了云府本地口味之外,顾聆还让厨房上了几道特色京城菜,招呼道:“诸位夫人都别客气,都尝尝这京城特色菜,若是有吃不惯的,席面上还有云府菜,招待不周之处,还望海涵。”
  六品土通判夫人夫家姓杨,大家都叫她杨夫人,杨夫人听了这话笑着回道:“西林觉罗夫人已经安排的很周到了,也是托了您的福,咱们今儿个也尝尝这京城菜是什么味道。”
  杨夫人这么一说,其他夫人纷纷附和起来,顾聆也算是见识到了土官在本地的威望确实不一般,一场宴会下来,顾聆也大致知道了这些夫人们的性子,而这些个夫人们也在心里暗暗评价顾聆。
  这位知州夫人倒是挺知礼的,不像前一任的知州夫人,仗着自己是从京城来的,就看不起她们,行事又张扬高调,惹人厌烦,如今这位知州夫人,日后倒是可以多往来一二。
  一场宴席下来宾主尽欢,用完饭后,顾聆还安排了女先儿给大家说了一段书,这些夫人们听的入了迷,达光州地处偏远,还和贡榜王朝相邻,无论是外边时兴的物资还是娱乐消遣都比较匮乏,等到了要告辞回府的时候,这些夫人们都还意犹未尽,言道下次再聚让这位女先儿继续说后面的故事,顾聆都笑着应了。
  博赫连续忙了两个月,才把衙内的事务都理清楚,在家里也能见到他人影了,这两个月里,顾聆也一直和这些官夫人们保持了很好的来往,也算是侧面的帮博赫减了些负担。
  这一天,顾聆忙完了,正准备给明德画一副画像,博赫就回来了,顾聆惊讶的问道:“今儿个怎么回来的这么早?忙完了吗?”
  博赫点了点头:“今儿个官署里事情处理完了,我便回来了,聆儿,你换身平常的粗布衣服,我带你出去转转。”
  顾聆听他这么说,就换了身平常妇人家的衣服出来,看博赫也换了身寻常的粗布衣裳在门口等她,她心里就明白了,博赫这是要带她去微服私访吧。
  第一次体验微服私访这种事情,顾聆觉得很新鲜,坐在马车里,还兴奋的不得了,可是当博赫让马车停在离县城还有些距离的地方就把他们放下的时候,顾聆看着脚下的土路,心里犯了难,早知道就该穿双鞋底厚一点的鞋来了。


第45章 
  顾聆走在去往县城的土路上,想起之前来达光州的路已经算不错的了,这条土路坑洼不平,才走了十来分钟,顾聆的鞋子还有裙摆全都沾上了泥,博赫就在旁边牵着她的手,慢慢的走着,两人这下倒是挺像一对乡下夫妇了。
  走了半小时,终于看见了县城的城门,可是走进去之后,完全和顾聆想象的不一样,今天他们来的是凉和县,一进城门看到的全都是低矮的土房,房顶全都是茅草盖的,房子墙面全都坑坑洼洼的,好似稍微用力碰一下,就能把整面墙撞倒似的,地面全都是用石块拼接铺上的,虽然不整齐,但是也比城外全是泥路要好一些。
  走在路上,两旁道上居住的人都纷纷站在门口,用奇怪的眼神看着他俩,顾聆看这些人们脸上麻木无神的表情,有些害怕的往博赫身边凑近了些,博赫握了握她的手,示意让她别害怕。
  走到这条街拐角的时候,突然这户人家的老汉向他们打了声招呼:“后生这是要去哪里啊?”
  博赫朝他拱了拱手:“老人家,我是带着媳妇准备去应江县去探亲的,路过这里,想讨碗水喝,不知道方不方便?”
  老汉看了看博赫,又扫了一眼顾聆,很快就移开视线道:“当然可以,不介意的话就进来歇歇脚吧,从这里到应江县可还有些脚程。”
  博赫道了谢,便拉着顾聆进了屋里,屋子里光线不太好,顾聆适应了几秒才能看清里面的情况,屋子里堆满了东西显得有些逼仄,老汉招呼他们坐在唯一一张长凳上,他自己则坐在对面的大通铺上,一张桌子摆放在中间。
  老汉端了两碗水放在桌上,就招呼他们喝,两个乘水的碗呈泛黄色,还有豁口,博赫和顾聆都诚挚的向老汉道了谢,便端起水喝,博赫和老汉就这么聊了起来。
  据老汉自己说,他老伴已经去了,早年生下两子一女,如今也就剩下长子和女儿养住了,女儿嫁了出去,儿子如今也娶了媳妇,给他们家生了一个孙子,俩孙女,除了日子过得紧巴点,其他的到也还过得去。
  聊的时间久了,老汉的儿子和儿媳妇带着孩子们务农回来了,老汉看这天色,想着得留博赫他们两口子吃顿饭再走,不然走到应江县天都黑了,路上不得饿着肚子,便让儿媳妇去做饭,博赫和顾聆连连推辞,老汉却觉得和博赫聊的投缘,非要留下他们吃饭。
  饭菜做好后,这家的儿媳妇便摆上了桌,招呼大家吃饭,顾聆看桌上的菜色就是豆腐青菜配粗粮,唯一一点荤腥就是剁碎了洒在豆腐上面的肉沫,可是从几个孩子眼巴巴盯着的样子,就能看出了这已经是他们家最好的菜色了,几个孩子身上的衣服也全是补丁,应该是大的穿了小的继续穿,顾聆看的心里头微微发酸。
  老汉招呼他们动筷:“后生,你俩快些吃,菜色简陋你们可别嫌弃啊,如今家家户户日子都不好过,拿得出来的就这些了,吃完了你俩还得赶路,尽量在天黑之前到亲戚家才好呢。”
  博赫看自己不动筷,几个小的都不敢夹菜,便知道老汉家中管教的还是挺严的,夹起一根青菜放在碗里,就招呼几个孩子快些吃,几个孩子也不敢太放肆,夹了几筷子就端着碗站到旁边吃去了。
  博赫和顾聆都只是稍稍吃了点就放下了碗筷,老汉家里日子不宽裕,他们少吃点,孩子们就能多吃几口,饭后顾聆问了问这家的儿媳妇洗手去哪洗,这媳妇子给顾聆指了指厨房,顾聆洗过手之后,就放了块碎银放在灶台不起眼的地方,这家的媳妇收拾厨房的时候一定能看到。
  夫妻二人真心诚意的向老汉一家人道谢后,便往县城外面走,准备回家,心情都沉甸甸的,他们自小出生富裕,从来没有见过生活的这么艰难的人家,即使是京城的市井人家,在京城总能找到来钱的路子,荤腥一个月里也能吃上几次。
  博赫皱着眉头,想着该怎么改变当地人的生活,而顾聆心里也有些打算,生而为人,来这世间走一遭,总要做些什么吧?而且自己也有经济能力的情况下,为什么不去选择帮助更多的人,年纪小的时候,外出写生,她发现这世间的女子都过得太难了,心底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开始生根发芽。
  回去的路上,夫妻二人心里都在想事情,便没有说话,回了府,博赫打了声招呼就去书房了,而顾聆也开始写起了她的计划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做慈善捐财物终究只是一时的,能够教会她们一个谋生技术或者有一个发展平台才是可持续发展。
  所以她决定办一家女子纺织工厂,她画画这么多年,要设计出当地少数民族服饰与京城流行的服饰相融合的衣服应该不难,除了服饰外,各色花样的布匹也可以自己设计生产出售,而且她有琳琅阁,销路不成问题,再说了如果在大清卖不出去,她广州码头还有店,平日里也会和一些洋商打交道,可以直接出口,卖给洋商,让他们感受一下神秘的东方色彩。
  前期求稳所以只做服饰和布匹,如果情况不错,再开始做其他的也不迟,她将所有能想到的流程、成本、变故、注意事项等等都列入了计划书里,就等博赫回来,让他帮忙看看可不可行。
  计划书做完,她又开始兴致勃勃的画起了衣服的图纸,灵感如同泉涌一般,让她画的停不下来,除去加入民族特色的服饰外,她还开始设计一些加入她自己想法的服饰,一张张精美秀雅的服饰设计图从她手底下创造出来,夏橘盯着这些图纸,眼睛都不舍得眨一下,恨不得这些衣服立刻就能做出来,马上穿上它们。
  顾聆画图纸画的忘记了时间,等博赫回来问她再做什么的时候,她才感觉到手臂酸痛,放下画笔就开始揉手臂,博赫见状接过她的手来,帮她揉按肩膀和手臂,嗔怪道:“你这个画起画来就废寝忘食的毛病怎么就改不了呢,每次都要伤了手才停。”
  顾聆心安理得的享受着博赫的服务,另一只手将计划书拿过来递给博赫,邀功道:“夫君,你帮我看看我的这份计划书可不可行。”
  博赫闻言,停下了手上的动作,开始翻阅起了顾聆的这份计划书,夏橘便接手继续给顾聆按手臂,博赫这一看就入了神,看了半个小时才看完,将计划书放下后,低头看见了顾聆画的图稿,他随意的翻阅了一下,虽然他不太懂女子的服饰,可是在他看来这些图稿也是很出色的。
  博赫认真的看着顾聆道:“夫人有大才。”
  顾聆见博赫这么认真的夸自己,有些不好意思:“你说的太夸张了,我这样的还称不上大才。”
  “你太过谦了。”顾聆根本意识不到,闺阁女子能做出一份这么周全的计划书,就足可见其心胸和眼界,博赫内心复杂的看着她,有些骄傲自己的妻子这么优秀,也有一些紧迫感,自己也要更努力才行,以后才能护她周全。
  顾聆追问道:“你说我这份计划书可行吗?”
  博赫微微一笑:“自然是可行的,你放手去做吧,就算没做成功,不是还有我在你身后吗?”
  顾聆听博赫这么说,心里就有底气了,第二天就开始筹划建立工厂的事宜,首先得有场地,顾聆第一个就想到了上次宴请的杨夫人,毕竟她是当地人,有她牵桥搭线,想必会顺利很多。
  杨夫人收到顾聆的邀请,还有些纳闷,双方坐下后寒暄了一会儿,顾聆就开门见山的道:“今日请杨夫人过来,其实是有一事相求。”
  杨夫人将手中的茶盏放下,疑惑的说:“夫人有事直说就是,万万用不上一个求字,能帮的我都会尽力帮。”未尽之言就是不能帮的你也别为难我。
  顾聆不甚在意的笑了笑,让夏橘拿了几张她画的图稿出来,递给杨夫人看,杨夫人接过图稿,不是很明白顾聆的意思,可是眼睛在看见纸上的画之后,眼睛就挪不开了:“这,这是京城那边时兴的衣服吗?这也太好看了吧,咦!这套衣服上怎么还有我们纳西族特有的花纹。”杨夫人拿着那张图稿爱不释手。
  顾聆笑着道:“这些都是我昨儿个画的,杨夫人觉得这些服饰如何?”
  杨夫人不假思索的回道:“自然是顶好看的,我没念过书,说不出个一二三来,但若是有这样的衣服卖,我定然是要买的。”
  “这就是我今日请夫人来的目的了,我打算在当地办一家工厂,专门生产此类服饰还有布匹,只招女工,届时有需要夫人帮忙的地方,希望夫人不要拒绝,事成之后,必有重报。”顾聆诚恳的看着杨夫人,缓缓的说道。


第46章 
  杨夫人听了顾聆的话,将手里的图纸放下,认真的看着顾聆问道:“西林觉罗夫人的意思是在我们当地开一家那个什么工厂,雇我们当地人进去干活?”
  顾聆点了点头:“这是自然,只招女子的话,也耽误不了家家户户的劳壮力下地干活。”
  杨夫人在心里盘算了一下,他们当地的百姓大都靠种田为生,家里的女人大多会些绣活,这么一来,家里的男人都可以继续下地,女人也能出来务工为家里多添一份收入,这是好事。而且顾聆有这图纸,在哪办这工厂都能办起来,可是她偏偏选择在他们当地办,这就是一份善心。
  杨夫人对顾聆肃然起敬道:“夫人这是在为当地百姓谋福祉,我若是图谋这个中好处,实在不配为云府人,但凡夫人有事需要帮忙,只管找我,别的不说,在达光州这一亩三分地,我们当家的还是有些面子的。”
  “杨夫人愿意帮忙,我就放心了。”顾聆见杨夫人答应的爽快,这件事就算成功了三分,有了杨夫人的帮助,寻找场地也顺利了许多。
  杨夫人带着顾聆去看了许多场地,最后顾聆把修建厂房的地点定在达光州郊外一个叫溪南山的地方,说是叫山,但其实就是个小山坡,爬个五分钟就到了,顾聆就是看重这地方空旷,日后若是想扩建也方便。
  场地定好了,就找工人开始建房子,而顾聆也继续忙着多出一些图稿,还有让十家琳琅阁抽调一些绣娘过来当师傅,琳琅阁本来就有做女子的服饰和胭脂生意的,若是有贵女需要定做衣服的,店里必须配备绣娘。
  云府这边的女子大都会做她们民族特色的衣服,基本功是不用担心,但是用来销售的衣服和家常穿的,还是有一定差距的,等人员到齐了,就让绣娘系统的给她们培训一下。
  *
  达光州的百姓们见到向来偏僻的溪南山,居然开始叮叮当当盖房子了,盖的还挺大,都开始议论起来,这地方就是这样,没什么娱乐活动,一点小八卦都能让人们津津乐道好久。
  第一个月的时候,大家还纷纷绕道去那边看热闹,第二个月,大家都已经见怪不怪了,等到了第三个月房子盖成了,一些人搬着用红布盖着的大家什进去,大家都在猜红布盖着的是什么东西。
  很快工厂开业,为大家揭晓了谜底,八月初一,厂房门口放起了炮竹,夏橘命人掀开了遮住匾额的红布,崭新的一副牌匾上面明晃晃的‘溪南纺织厂’五个大字出现在大家眼前,有的人不识字,就纷纷问旁边识字的人。
  夏橘见这里三层,外三层站满了人,心里虽然有些胆怯,但还是站出来高声道:“今日我们溪南纺织工厂正式成立,我们工厂主要做织染、服饰等业务,现在对外招募大量女工,若是诸位家中有那织染、制衣、刺绣手艺好的女眷都可以来报名,待遇从优,名额有限,还望诸位抓紧时间报名。”
  这来看热闹的人大多是些男子还有一些年纪大的妇人,看夏橘一个年轻姑娘在掌事,不免开始指点议论,夏橘见在场所有人的态度,心里有些难受,这世间总是对女子出来掌事有成见,但是这差事是她自己向顾聆求来的,她跟在顾聆身边多年,早就可以独当一面,这次是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转折点,所以她只能选择前进。
  夏橘板着脸,装作没有看见那些人的态度,命人将一张招募通告贴在门口,便准备进工厂里面,人群里却有个老婆子大声开口问道:“这位姑娘,是不是只要会织布绣活就能来你们这儿干活?”
  这个老婆子姓张,为人是出了门的尖酸刻薄,家里娶了个儿媳妇,因为没生儿子,成天在家里磋磨儿媳妇,今天见这个纺织厂招人,她便起了心思让她儿媳妇来这儿干活,不论多少工钱,好歹是给家里添了份进项。
  至于累不累?她可不管她儿媳妇来这干活累不累,反正是个只生赔钱货的,在家里吃的多,多干点活怎么了。张老婆子收到了夏橘肯定的答案,便急匆匆赶回家,让她儿媳妇来报名。
  其他的人却有些犹犹豫豫的,毕竟这里边是什么情况他们都不知道,万一被坑骗了怎么办,看完了热闹,大家便都散了,回家和家里人就像说笑话似得说了这件事,有的人听了上了心,打算明儿个去报名点问问情况,有的人则打从心底里就不信。
  第二天来报名点的妇人,大多都是问问情况,报名的却几乎没有,除了一个老张家的媳妇是被她婆婆逼着报名的,其实今天来问情况的人,大多都是家里条件不怎么好的,听了工厂里的工钱都有些心动,只是夏橘她们一行人是外乡人,她们都比较谨慎。
  顾聆知道了这个情况之后,便让杨夫人说句话给她们宽宽心,杨夫人的夫家是土官,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的,说一句话比她们说十句还管用。
  果不其然,杨夫人将话放出去之后,那些犹豫的人都咬牙报了名,通判夫人不会骗她们的。
  报名日期截止的这天,夏橘统计了一下人数,总共八十余人,有的人谨小慎微惯了,不看见别人得利,估摸着是不会敢尝试的,好在她们一开始也没打算招太多人,饭要一口一口吃,等最初阶段做出成绩来了,再扩招就好了。
  夏橘正要叫门口的人收拾收拾关门,一个身影急匆匆的跑了过来,边跑还让她们等等,夏橘等人停下动作,就见一个脸色蜡黄的妇人向她们跑来,停下来之后还气喘吁吁的问道:“敢问这里是不是还招人。”
  夏橘看她虽然衣服上全是补丁,但是浆洗的挺干净的,轻声回答道:“还招的。”
  许娘子见自己没有错过报名,才松了口气,她是应江县人,丈夫几年前去世,留她和一个女儿在这世上相依为命,有人也劝她改嫁,可是愿意娶她的人家却不许她把女儿带过去,这怎么能行,女儿离了她要怎么活,于是便一直守寡到现在。
  因为平日里与其他人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