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极品俏农妇-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时候买下的?你这孩子,也不早点跟娘说,你该不会因为娘没地方住,才买下这院子的吧?阿缘知道吗?”
朱李氏连连发问,慧娘不知该回答哪一个问题。她肯定不能告诉她娘,这院子两年前就买下了,每月给爹娘发工钱,只为娘亲脱离老太婆的魔掌。若是说实话,她娘心里会更内疚。
慧娘选择含含糊糊地回答:“买下有一段时间了,不过我婆家人不知道,这院子是我孝敬你和爹的,以后你们放心住就是。”
朱李氏还欲问,正好春花掀开帘子进来,“夫人,少爷的尿布都按照东家吩咐的,洗好,用热水烫过晒上了。中午您想吃什么?我去做饭。”
朱李氏平时是个节省的人,肯定怎么省钱怎么吃,还不等朱李氏开口,慧娘吩咐道:“春花,以后不用问,鸽子、老母鸡、大公鸡、鲫鱼、猪蹄这几样你轮流着炖给我娘吃。记得做菜时不要放花椒之类的,放点盐、枸杞、花生、黄豆、百合……”
春花得了吩咐,退出去准备吃食。
朱王氏脸上挂着喜悦,轻轻掀开帘子进来,生怕让朱李氏受风的样子。小声说:“我过来看看我的乖孙。”
慧娘起身,让开位置给朱王氏。
只见朱王氏弯腰,小心翼翼地摸了摸小孙子的襁褓。见小家伙睡着,便起身,从怀中掏出十两银子,放到她孙子旁边,说:“小乖孙,奶奶没给你买什么,给你银子,让你爹娘买给你。”
这边有这样的风俗,看刚出生的孩子,要留钱,不然会把孩子看丑。一般都给几文钱,聊表心意,但一下给十两银子,几乎很少见。朱李氏惊讶地一时没反应过来。
算算这两年爹娘给朱王氏的银子,加起来也就十两银子,慧娘看到后也有些摸不着头脑,这老太婆唱得是哪出?虽疑惑,但还是笑着说:“谢谢奶奶,不过,您给太多了,您老不挣钱,这银子您攒着自己花也好啊。”
朱王氏难得地露出和蔼的模样,“我一个老婆子能花多少银子?再说了,我的银子还不都是你们给的,给别人我心疼,但给我小乖孙,我不心疼。”
贪财贪小便宜的朱王氏忽然拿出这么多银子,真是大出血。慧娘望着朱王氏,忽然发现一眼看不透这个老太婆了,摔断肋骨在炕上养病,把脑子养聪明了吗?
朱李氏慢慢缓过神来,激动地说:“娘,您老不挣钱,这是您养老的钱,可不能给孩子这么多银子。”
“养老的钱也是你们给的,以后你们又不是不给我养老钱,行了,不要推辞了,再推辞,我可就生气了。”
朱王氏非要留下银子,朱李氏没有再推辞。
“娘,您中午在这里吃饭吧,让春花多做几个菜。”
“行,今中午我要和老大喝两盅。我先去厨房看看,帮帮忙。”
朱王氏转身出去。
慧娘从钱袋里掏出一张五百两的银票递给她娘,“娘,这是我这个当姐姐的,给弟弟的一点心意。”
前阵子朱李氏刚学会看银票的面额,一看五百两,连连摆手,“娘不能要,不能要,上次你留给我的银票,我还没花呢。”
慧娘硬塞给她娘,“这是给我弟弟的,不能推辞,明天我和阿缘要回齐城,这银票您留着以备不时之需。”
一听闺女又要离开镇上,朱李氏不再推辞,万一遇到突发事件,有银票心里踏实。
朱李氏刚把银票放好,还没来得及将银子收起来,二婶掀帘子进来。
“二婶”慧娘起身喊道。
“慧娘,坐下,我就是过来看看大侄子。”二婶笑眯眯地朝朱李氏走去。
“大嫂,你奶水挺好吧?”二婶问完话,看向床上的小娃娃,正好看到那十两银子。
“咦?这是谁这么大手笔啊?十两银子呢,慧娘你给你弟弟的?”二婶笑着问道。
还没等慧娘回答,朱李氏已如实相告,“不是,是咱娘给的。”
二婶脸上青一阵紫一阵,不悦地说:“嫂子,咱娘可真够偏心的,我说这话,不是嫉妒我大侄子啊,而是替江儿不值,当初江儿性命堪忧的时候,她愣是一个子都不拿出来,算了,这大喜的日子,不提这些生气的事。”
慧娘赶忙给二婶倒了一杯水,劝慰道:“二婶,先喝杯茶,消消气,过去的事,别想那么多了,往前看,只要你、江儿和二叔这日子过得好,其他的都不用想太多。”
二婶点点头,微笑着说:“是啊,不想从前的事了。”
自从在慧娘夫家上工,二婶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搬到镇上住后,再不用看那老太婆的脸色,她心里也越来越舒坦。
二婶从怀中掏出一两银子,放到小娃娃的旁边,“我是我这个当婶子的一点心意,娃娃,莫嫌少。”
朱李氏赶忙说:“她婶子,这可不少,咱们都是庄户人家,给孩子个三文五文的就行……”
二婶微笑着打算朱李氏的话,“大嫂,当初你和大哥如何疼江儿,我都看在心里,我疼大侄子也是一样的,你就别推辞了,我先去厨房帮忙。”
不等朱李氏再说话,二婶起身出屋。
二婶一走,慧娘望着她娘,无奈地摇摇头,“娘,你说你干嘛那么实诚,人家还没问什么,你倒先把大实话说出口,奶奶厚此薄彼,你看二婶刚才心里多难过。”
朱李氏不好意思地笑笑,“娘这嘴一秃噜,就说了实话,慧娘,你说的对,以后娘会注意的。”
慧娘与朱李氏你一言我一语的聊着天,厨房里,二婶和朱王氏碰了面。
朱王氏抬眼看了看老二媳妇,并不像对老大家那么热情,冷着一张脸。
倒是二婶不计前嫌地先开口,“娘,您过来了。”
朱王氏“嗯”一声,算是说话了,之后不再言语。
朱王氏痛打过老二家,心里丝毫没有歉疚之情,反而因怀疑老二媳妇给她下药害她摔断肋骨而怨恨在心。只不过,现在她面子上不会为难老二家,内里却有一番心思。
中午吃饭的时候,朱王氏、慧娘、张程缘、慧娘爹、二叔、二婶、朱江围桌而坐,而朱李氏在坐月子,不能出屋,春花伺候她在卧房吃饭。
饭桌上,肉菜都放在朱王氏面前,她满脸笑容,先给朱江夹了一个鸡爪子,“江儿,这鸡爪子好吃,你先啃着。”
朱江啃鸡爪子的功夫,朱王氏一个劲地给两个儿子夹肉菜,“老大、老二你们多吃点。”
之后又给慧娘和张程缘夹肉菜,一盘红烧肉被老太婆分得很快见底。
给朱江个鸡爪子啃,哪里是疼他,啃鸡爪子最费时间,二婶脸上又是一阵青紫,老太婆只顾两个儿子,丝毫不让朱江,朱江一块红烧肉都没吃上。倒是二叔见自己碗里全是肉,匀给朱江一些。
慧娘将朱王氏的行为看在心里,面上看上去朱王氏疼爱儿子孙女,实则在借机排斥二婶和朱江。
但慧娘爹和二叔并不这么认为,朱王氏难得对他俩这么好,他俩高兴还来不及,哪能考虑其他。
一顿饭表面上吃得其乐融融,但朱王氏和二婶心里却有了各自的盘算。
吃过午饭,慧娘和张程缘告辞离开,准备回家收拾行李,明早起程。
二叔刚送博味卷尖回来便直奔这里,这会有些乏累,也告辞离开。
朱江跟着他爹回家。
二婶和朱王氏均留在这里。
春花洗尿布,二婶和朱王氏在厨房刷碗筷。
二婶稀奇地望着认真刷碗的朱王氏,忍不住开口:“哟,娘,难得见您刷碗啊。”
朱王氏不屑地目光扫过她,“我乐意,老大媳妇为我生了个乖孙,我乐意为她家干活,你看人家慧娘,多能挣钱,你再看看你将朱江,败家玩意。”
“娘,你怎么说话呢?”二婶气得一摔碗筷。
“不乐意听,你就走啊。”朱王氏冷着脸说道。
“这是大哥大嫂家,他们都没撵我走,你凭什么撵我?”二婶愤怒。
“我可没撵你,这是你自己认为的。”朱王氏不再理会她,转身出了厨房。
二婶闷头一个人刷碗,自己劝自己不要动气,刷完收拾好之后,她见朱王氏还没走,为了避免再听老太婆那些难听的话,她与大哥打了一声招呼,便离开。
朱王氏闲得没事可干,拿起大扫帚开始扫院子。
慧娘爹赶忙拦下,“娘,你去屋里歇会,一会我来扫院子。”
朱王氏满脸笑容,“儿啊,你赶紧进去陪你儿子吧,娘一会就扫完,过会也进屋陪我小乖孙。”
慧娘爹忙活了一上午,还没顾上进屋陪陪娘子和孩子,这会没什么事,顾不上再与他娘搭话,赶紧进屋。
他轻轻掀开帘子进屋,“娘子,咱们儿子醒了吗?”
朱李氏做了个噤声的动作,将吃饱喝足刚睡熟的儿子轻轻放到床上,轻拍了几下,方转身对她夫君说:“孩他爹,咱娘今天给咱娃十两银子,你看这事,该如何处理?”
慧娘爹向来孝顺,低声说:“咱不能要娘的银子,过会娘走的时候,我再还给她。”
朱李氏将十两银子递给他,“一会你给娘吧。”
慧娘爹接过银子后,微笑着说:“娘子,这直接退还给咱娘,我怕会伤了她的心,不如再添几两银子,就说是我们孝顺她的?”
朱李氏向来不喜欢贪便宜,别人敬她一尺,她敬别人一丈。“行,孩他爹,你看着给吧。咱娘呢?”
“在扫院子呢。”慧娘爹乐呵呵地说道。
朱李氏惊讶地说:“咱娘又帮咱家干活?”
“那是,你为她生了个大胖孙,她高兴,我看啊,以后,咱娘再不会像之前那样对你。”
朱李氏小声嘀咕,“希望是这样。老二媳妇呢?”
“走了。”
他们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
院子里,春花洗完尿布,赶忙去夺朱王氏手里的大扫帚,“老太太,哪能让您扫院子,您快歇着,我来。”
朱王氏乐得春花帮她干活,反正已在大儿子面前表现过了,顺手将大扫帚递给春花。“那就麻烦你了,我进去看我孙子。”
朱王氏进屋里陪大儿子儿媳妇坐了一会后,起身欲离开。期间找理由去了趟厨房。
朱李氏赶忙说:“孩他爹,慧娘送来的上好人参还有两根,给咱娘放上一根。”
朱王氏摆摆手,“不用,留着给你补身子……”
最终,慧娘爹还是给朱王氏放上一根上好人参。临出门前,塞给朱王氏十五两银子,“娘,这银子是我们大房孝敬你的,这天要冷了,你添置点衣裳。”
朱王氏推辞,慧娘爹硬给。
僵持一刻钟之后,朱王氏乐呵呵地怀里揣着十五两银子,手里拿着一根人参,外加袖子里藏的一个碗,走出了老大家。
朱王氏路上边走边嘀咕:可找到老大家的软肋了。十两银子换十五两,外加一根好人参。
她拿着人参,没有直接回朱家庄,而是朝老二家走去。
这会二叔已睡醒,正在院子里坐着晒太阳。
朱王氏一进院子,笑呵呵地说:“儿啊,看娘得了什么好东西?娘去厨房拿刀给你们砍下一半。”
不等二儿子回话,朱王氏快速跑到厨房,先将袖子里的碗偷偷放到碗柜里,后拿起刀,砍下三分之一的人参,放在菜板上。
正好二叔也进了厨房。刚才乍一听他娘要给他人参,不可置信,没反应过来,这会看到实实在在的那小半段人参,开心地说:“娘,你留着补身子就行,给我们做甚?”
朱王氏满脸笑容,“老大家给的,娘想着你,给你留下点。记得让你媳妇给你炖汤喝。”
临走前,拍了拍二儿子的肩膀。乐呵呵地出门。
到了晚上,春花在找碗盛汤时,用蓝边碗盛了一碗汤,可怎么也找不到另外一只蓝边碗。
她去回了朱李氏一声。
正巧朱李氏和夫君在逗弄孩子,朱李氏没放在心上,“找不到就找不到吧,明天再买一只补成一对。”
春花应声出去。
而此时,二婶在自家厨房惊讶,家里怎么多了一只蓝边碗?昨天刚嘱咐朱江买几只碗,说不准是朱江刚买回来的。她着急去慧娘那里上工,没顾上问,出了院门。等下工后,早就把这事给忘了。
后来朱王氏就是这样,只要遇上老二媳妇在老大那里,她便今天偷拿一只碗,明天偷拿一件衣服,后天又偷小半袋白面,大后天再偷拿一包盐,只要方便带走的,她全部偷拿。但除了那只碗留在老二那里,剩下的她全部带回家自己吃掉。
春花经常去朱李氏面前说家里又少了什么什么,刚开始朱李氏不在意,但听得多了开始在意,家里来人只那么几个,一出月子,她便去了老二家,找理由去了厨房,果然看到自家的蓝边碗,她不动声色地回家,从那之后,渐渐疏远了老二家。
朱王氏看着自己的奸计一步一步得逞,晚上做梦都笑醒。
*
程芳草和张定义始终不肯去齐城。慧娘他们放心不下作坊和齐城的生意,朱李氏生完孩子的第二天,慧娘他们便踏上了回齐城的路程。
慧娘留下苏若伺候公婆。带上婉娘一起去齐城。
路过崇山镇时,慧娘他们没住客栈,而是继续赶路,一直到新建的作坊那里,方停下。
文大叔、张大牛和张婶出来迎接。
提前托人捎了信,说是这两天过来,张婶提前两天就将一间屋子收拾出来,以供东家留宿。
自从作坊建好后,慧娘和夫君一直没过来看,此次打算多呆两天再走。
现在作坊已开始运行,天气已凉,工人们都是白天上工。
作坊后面的三排木屋,便是提供给工人的住房。张程缘的那几位表哥表嫂目前住在那里,其余的工人都是附近的村民,晚上都回家住。
为了保密,博味卷尖调的馅子都由张婶经手。
慧娘他们用过晚饭,张大牛、文大叔、张婶来到他们面前开始汇报工作。
慧娘微笑着指着面前的座位说:“大家都坐下,张婶,你先说吧。”
他们坐下后,张婶开始汇报:“东家我们作坊里现在有二十名工人,四个男人,十六个女人,每两个人一组,每天他们总共能制作大约五千根卷尖,第二天都会全部送走。”
张婶汇报完,张大牛接着汇报,“东家,送货队一共十个人,每人每天往周边各个大镇小镇送五百根卷尖。”
慧娘点点头,示意文大叔汇报,“东家,现在我们每根博味卷尖纯挣四十文钱,每天大约纯收入二百两银子。目前我们的作坊刚运营五天。正在洽谈合作的酒楼还有三十家,估计过不了五天,我们的订单就要涨到八千根卷尖。”
慧娘满意地点点头,八千根的数量,意味着每天纯收入三百六十两银子,一个月下来,能挣一万多两银子。
“好,文叔、大牛、张婶你们辛苦了。”
大牛憨憨地笑笑,张婶摆摆手。
文大叔一脸淡然地说:“我们不辛苦,总算没辜负东家对我们的信任。东家你们先休息吧。”
张大牛张了张嘴,仿佛要说什么,被文大叔拉了出去。
慧娘确实也有些累,没再喊住大牛问话。
送走众人,婉娘伺候慧娘洗漱完,被安排到张婶那里住。
张程缘心疼地望着慧娘,体贴地说:“娘子,都这么晚了还听他们的汇报。快躺下,为夫帮你揉揉腿。”
慧娘感动,“夫君,谢谢你。”
“又说谢字,以后不许再跟我说谢谢,为夫只要你行动上的谢谢。”张程缘坏笑。
慧娘明白夫君所指,“你好不害羞啊,夫君。”
“在娘子面前哪能害羞?若是害羞,娘子早就不要我,舍我而去了。”张程缘边说边为娘子按摩。
慧娘娇笑。
娘子很累,张程缘体贴地没有再耳磨厮鬓。
二人相拥而眠,一觉到天亮。
翌日
天已大亮,慧娘和张程缘才起床。
起床洗漱后,没一会的功夫,张婶和婉娘将早饭端入慧娘房中。用过早饭,慧娘和张程缘朝作坊走去,准备视察情况。
昨天张程缘他们到得晚,他们那几个表哥表嫂并不知道他们已到。今天还像往常一样上工。
大表哥和大表嫂一组,大表嫂快速摊着蛋皮,大表哥熟练地抹上肉馅,卷好。包了一会儿,他像往常一样,跑到别人的炉灶旁,每人收了两张蛋皮,之后拿回自己的位置。
其他人如没看见一样,直接不敢吭声。
这一幕正好被前来视察的慧娘看到。
慧娘现在明白昨晚张大牛欲说什么,扯了扯夫君的衣袖,二人退出作坊。
“夫君,我们直接去找张大牛问问,看看这几个熊亲戚都干什么出格的事了。”
张程缘回望了一眼烂泥扶不上墙的大表哥,跟在娘子身后,去找张大牛。
此时,张大牛正指挥人往车上搬卷尖。
“慢着点,轻一点。都按我要求的摆放好,这样路上再颠簸,卷尖也不会出问题。”
张大牛认真地监督着,并没有发现东家就在身后。
慧娘和夫君欣慰地等在原地,一直等到张大牛忙活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