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宋第一册·十字-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桑充国顿时怔住了,这是他从未想过的问题,默不作声好久,才说道:〃天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子明兄说的两种方法,我以为都无可厚非。说到小人当权,真真可叹,为何三王五帝之时,就没有小人当道呢?〃   

  〃三王五帝之时,并非没有小人当道,而是小人当道,马上就会被发现,故此小人不能居高位甚久。〃石越笑道,仿佛他亲眼见过三王五帝之时一般。   

  〃不错,以三王五帝之圣明,小人难居其位久矣。〃柴贵友悠悠说道,其心不胜向往之。   

  〃景中此言差矣,世人皆为此事所误。以我所见,三王五帝之明,并非便强过当今圣上。〃石越语不惊人死不休,〃自古皆知三王五帝,以为古之圣人,然而却没有人想过,三王五帝之时,为何圣人辈出?而此下数千年,最贤不过唐太宗?同是华夏九州,水土未变,神灵未变,何以古今有异?〃   

  〃那是民风已变。〃   

  〃圣人是生而知之者,与民风变不变有什么关系?〃石越反问道,〃不过说民风已变,也不算说错。须知当三王五帝之时,民无阶级之别,普通的百姓可以直接和天子说话,若有小人为恶,则百姓一可以在华表上书,曝其罪恶,二可以直接告诉天子。天子耳目张明,如何不圣?天下人都可以直言朝政得失,小人便是欺得一时,欺得一人,如何可以长久欺瞒天下人之耳目?故此三王五帝之时,朝中便有小人也不能立足,天子由是成其圣人。〃石越说到激动处,已是站起身,手舞足蹈。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  

第24节:第二章 终南捷径(2)         

  〃……其后阶级之分遂起,民意与天子隔绝。今世虽有登闻鼓院,然而以民告官,便是坐实,民亦须受罚,故虽有小人在朝,天下百姓知之,亦不敢告诸天子。诸君试看那登闻鼓院,百姓若不是走投无路,又有谁敢去敲那个鼓?这等设置,原本是百官中的奸诈之人,欲借以欺君而想出来的隔绝天子与庶民的办法,后世却因之不疑,反而在那里妄求什么三代之治,岂非缘木求鱼?天下之奸弊事情,都是欺上不瞒下的,若天子能通达民意,小人便不能安居于朝,三代之治可垂拱而得。〃   

  这一番话说得众人耸然动容,一时座中鸦雀无声,所有的人都在心中细细思忖这闻所未闻的宏论。却听到隔壁有人鼓掌笑道:〃好一番议论,真是闻所未闻,却又深明事理,不知是哪一位贤者在此?〃说话之间,便有人掀开门帘走了过来。   

  众人一齐望去,却是个三十多岁的男子,一张国字脸,神情俊朗,旷野中带着几分飘逸。石越连忙站起身来,深施一礼,说道:〃小子放肆,不知深浅,不料惊扰阁下。〃   

  来人见石越等人都甚是年轻,眼中略现惊奇之色,一面抱拳爽朗笑道:〃哪里,哪里。在下苏轼,冒昧打扰贤者,还望恕罪。〃   

  石越听他自报名号,顿时大吃一惊,张大了嘴半天说不出话来。众人也全都站起身来,桑充国激动地问道:〃足下果真是苏直史子瞻大人?〃   

  〃如假包换。〃苏轼笑呵呵地说道,一面环视众人,目光停到石越身上,问道:〃苏某没有猜错的话,方才说的子明,定是这位吧?不知可就是最近词名蜚声京师的石九变石子明?〃   

  其时苏轼文名满天下,众人亲眼见到苏轼,尽皆激动不已,其中又以几个蜀人为甚。石越却呆呆地望着苏轼,心中寻思道:〃苏大胡子怎么没有胡子?〃他却不知道苏轼的胡子,到四十余岁始留。   

  唐棣见石越发愣,忙在他身后轻轻地捅了他一下。石越心头一个激灵,这才回过神来,抱拳道:〃不敢,在下便是石越。久仰苏大人之名。〃众人也连忙一一上前见礼,让了上座与苏轼。   

  苏轼也不客气,径直坐了,便细细打量石越,竟似有几分不相信方才那番话出自一个二十余岁的青年之口。石越也愣愣地看着苏轼,一时间竟忘了说话。半晌,方听苏轼笑道:〃刚才听石公子一席话,真是发千古之覆。苏某不才,想请问石公子……孔子说,未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所以君子务本,如果放任庶民百姓无所顾忌地告发官长,岂非伦常大乱?这和武则天之世又有何区别?〃……石越说应当让百姓都可以批评朝政,他就举出武则天让天下人告密的例子来驳难。桑充国等人尽皆屏气凝神,要看石越如何答辩。   

  石越见苏轼问难,笑道:〃五伦之中,闻有君臣之义,却不当有官民之别。三代之时,天子置百官,本是用来帮助百姓,使百姓各得其所、安居乐业的,因为世有恶人,才不得不假百官以威仪,故此官民之间,民重于官。后世则谓士大夫高高在上,离古之圣人之意远矣。至于武则天之法,未足称上古之遗意。一则武氏得天下不正,以女主临朝,使百姓告发长官勿问,不过是为了钳制士大夫之口,其本意如此,岂可因此而有大治?再则三代之时,民少官少,政简事易,后人若欲复先王良法,当先求其意,而不当拘泥其形。上古之时,王不过百里之地,今则天子括有四海,岂可一概而论?〃   

  〃却要如何法先王之意?〃桑充国迫不及待地问道。苏轼则微笑不语,石越这个论调虽然高明,却和王安石相距不远,王安石也是打着〃法先王之意〃的旗帜变法的,因此苏轼便耐心地等待石越的下文。   

  石越朝桑充国微一颔首,注视苏轼,缓缓说道:〃在下虽有良法,但愚意以为,今世欲求大治,须缓缓图之。病重者不可用急药,治大国如烹小鲜。〃   

  这句话正中苏轼心坎,苏轼击掌笑道:〃本当如此。〃   

  石越笑道:〃若从长远来看,想达到三代之治的境界,就应当在各县聚士绅乡老,设置议会,专事讨论县官施政得失、为人贤愚不肖,而不受县官刑责。其有建议之处,则可以请县官依法施行,县官若有失职处,亦可随时弹劾,请朝廷另委贤能。士绅乡老于县中利弊深知,则县官不敢任意妄为。如此,一县可得大治。再依此法,由县之议会推举名士组成州之议会,监察各州施政得失,又由州之议会荐人于各路,监察一路政治之得失,由各路之议会荐人于朝廷,监察一国之政治好坏……皇上自可以垂拱而得三代之治!在这个制度之下,皇上耳目遍及于天下,奸人断然不能久居于位,更不用说犯上作乱……在议会层层监督之下,纵有才智过人之辈,亦无法瞒尽天下人耳目……〃         

虹←桥书←吧←BOOK。←  

第25节:第二章 终南捷径(3)         

  石越话未说完,众人都已耸然动容。苏轼学问再渊博,也不曾听说过议会制度,连连叹道:〃奇才!奇才!〃   

  〃不敢。〃石越略一欠身,继续说道,〃议会制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不让制度更张太大。各县置办议会,只需朝廷一纸诏书,保证士绅乡老议论之权力。更不需要增加半个官员,也无需发给士绅们月俸,便可以多出千百万计的监察御史;士绅们也可以借此维护乡里的利益,提高自己的地位。这样士绅与皇上联为一体,举国上下同心协力,国家焉能不大治?〃   

  饶是苏轼聪明过人,此时也已完全被石越的主张所震撼,半晌,才问道:〃石公子说,这是长远之法?〃   

  〃正是。〃   

  〃为何说是长远之法?〃   

  石越笑道:〃此法虽然好,但是如果天下人不明白它的本意,执行起来,必然走样。只怕画虎不成反类犬。〃   

  〃所虑甚是,所虑甚是。〃苏轼猛然发觉,眼前这个年轻人的想法虽然新奇,较之王安石也更过一层,但是对自己政见的那种谨慎,却非常合自己的脾胃。   

  〃那要如何一步一步实现它?〃桑充国也是头一次听到石越谈起议会制度。   

  〃要让天下人都知道这种制度的好处与坏处,要有更多的读书人,要百姓更加富庶,要有谨慎的推行措施……〃   

  〃这似乎不难。〃桑充国张口说道。   

  唐棣横了他一眼,取笑道:〃怎么会不难?每一样都是难上加难的事情。〃   

  苏轼却没有注意这些,他笑意盈盈地望着石越,问道:〃石公子方才说,要让天下人都知道这种制度的好处与坏处?〃   

  〃正是!任何一种制度,有好处必有坏处,只有清醒地知道这种制度存在的坏处,才能真正执行好这种制度。〃   

  苏轼点点头,忽然端起酒来,笑道:〃石公子,为这句话,苏某当敬你一杯!〃说罢一饮而尽。石越连忙端起酒来,口称不敢,却也是一口干了。二人望着手中的空酒杯,相顾大笑。   

  此时苏轼对石越已是惺惺相惜,二人交杯畅饮,无所不谈。李敦敏等人又说起《论语正义》的事情,更让苏轼咋舌不已。几个时辰之后,苏轼已经完全不顾自己的身份,竟与石越称兄道弟起来。   

  第二天一大早,桑充国就将睡眼矇胧的石越给闹了起来。   

  〃子明,给我们说说议会吧!〃石越勉强睁开双眼,迷迷糊糊见到眼前有几个人影,头一歪,又睡着了。   

  桑充国等人哭笑不得。昨日苏轼与石越对饮,二人仗着酒量好,说话投机,竟然旁若无人,喝得酩酊大醉,今日却无论如何也爬不起床来。偏偏桑充国对所谓的〃议会〃非常好奇,昨晚已是心痒难耐,想了一个晚上,今天却是非要石越解说一遍不可。   

  桑充国正一筹莫展时,唐棣已经吩咐书僮端了一盆冷水过来。他摆摆手让桑充国让开,自己掬起一捧水来,猛地洒在石越脸上。此时尚是冬天,冰冷无比的水落在石越脸上,便见石越〃啊〃的一声大叫,一个激灵,反射似的弹了起来。   

  众人哈哈大笑,书僮连忙递过毛巾,给石越擦了脸,桑充国便一面问起议会的各种问题,石越只得无可奈何的一一解释着。不料众人知道得越多,疑问反而越多。   

  桑充国首先问道:〃子明,以我看来,议会虽然是个好办法,但是如果议会成员全部是地方乡绅,他们未必便不会和官府一起上下其手,鱼肉乡里。〃    

  李敦敏也忍不住插嘴道:〃我也觉得议会虽然看起来有种种好处,但要靠它解决所有的问题,心中总觉得有很大的漏洞。〃   

  〃不错,士绅和官府狼狈为奸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而若有议会,他们反倒可以用民意的借口来对抗官长了。〃唐棣也有疑虑的地方。   

  石越的头立时又疼了起来了……这次却不是因为酒醉。   

  他自觉从三代之治发挥到民主议会制度,甚称天才的猜想,心里自有几分洋洋得意,却不料连这些最好的朋友也无法说服。将醒未醒之间,不由随口说道:〃你们的疑惑不能说没有道理,但也不是不可以解决的。可以用三级会议的形式嘛……况且,还有报纸的舆论监督呢。〃         

※虹※桥※书※吧※BOOK。  

第26节:第二章 终南捷径(4)         

  〃三级会议?那是什么?〃    

  〃什么是报纸?〃   

  石越顿时冒出了冷汗,整个人也清醒过来。瞧瞧自己说了些什么呀?此时只得小心翼翼地说道:〃三级会议,就是议会组成由普通的农户、地方士绅名流、各行业代表等等,各按一定的比例组成,这样就可以避免劣绅和官府一手遮天了。〃   

  〃三级会议也难称尽善尽美。农民虽是国家之本,但是大字不识,在议会上肯定说不过读过书的乡绅,而且乡绅大部分是族长族老,谁又敢和族长冲撞?〃柴贵谊的见识又让石越吃了一惊。让一个农民和他的族长族老在议会上对立,那的确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他正待回答,却听李敦敏说道:〃景中兄是尽往坏的一面去想了。我们在《论语正义》中说过,孔子所谓的礼,其要义便是一个〃和〃字。依我看,议会的要义,也是一个〃和〃字,如子明所说,议会的作用,是监督地方官横行不法,欺下瞒上,督促地方官在政绩上有所作为,防止庸碌之辈窃居高位……这就是一个扩大了的御史台。就算仅仅是士绅组成议会,只要能保证议会不被打击报复,还怕一县之士绅,个个良心丧尽吗?即便某处坏人居多,好人也可以向上一级议会和官府申诉……〃   

  众人细细思忖,无不点头称是……在主张人性本善的孟子最受重视的时代,人们是不可能相信一个县中的士绅都是坏蛋的。石越虽然不以为然,却也不愿意继续〃布道〃下去了。毕竟民主议会制度不是单独的东西,不是单独放在任何地方可以行得通的。   

  他微微笑道:〃修文说得不错。何况还有报纸,只要报纸敢说真话,便没有谁能一手遮天。〃于是细细的把报纸的作用说了一遍,众人无不拍手称赞。桑充国兴趣尤大,笑道:〃我倒觉得这报纸比议会更有用处。如此看来,子明买下这印书坊,竟是另有深意的。〃   

  石越很快就忘记了关于议会的讨论,春节尚未过完,木活字印刷技术的研发已经占据了他的全部精力。让他有点意外的是,桑充国竟然会主动来帮他的忙。   

  从泥活字发展到木活字,技术困难并不大。在石越的指导下,能够大大提高排版效率的转轮排字架也很快设计了出来。全部仅仅用了二十天左右,石越所设想的木活字印刷机全套设备都已制成样品。桑充国第一次参预到一件新技术的发明之中,显得非常的热心,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印书坊的人都知道自己的少东家能干、和气,这些设备能够这么快制造出来,和桑充国调动起来的劳动积极性,也是分不开的。   

  但在石越看来,木活字印刷仍然是一种简陋的技术。   

  既然技术上暂时无法有飞跃式的提高,那就应当通过更先进的管理手段来提高生产效率。石越设想了一个几百人规模的大型印书坊,有些人专门制造活字,有些人专门排版,有些人专门较字,有些人专门印刷,有些人专门装订成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工资,完全按流水线作业……如果规模足够大的话,二十万字的书二十天内就可以印刷出品。考虑到当时的书籍市场并未完全开发,许多人出书都是自己出钱雕版印刷,这样一座印书坊的利润是完全可以保证的。   

  按照石越的建议,桑氏印书坊制定了木活字标准尺寸,然后送到其他的雕版印书坊,向他们订货,每家各订木活字若干,桑氏印书坊则只需要请几个师傅以备不虞。由此不仅制造木活字的问题迎刃而解,整个印书坊的成本也大幅下降……这种方法很快就被印书坊行会所普遍接受,仅仅一年之后,活字标准尺寸就不再由桑家制定,而是由行会统一制定。   

  ……   

  〃这么说来,石越的《论语正义》,便是由木活字印刷的?〃王安石望着手中印刷装帧精美的《论语正义》,惊讶地问道。   

  曾布摇摇头,笑道:〃相公,据我打听到的石越的情况来看,他竟是一个全才。但让木活字印刷得如雕版一样精美,他却还没有这个本事。〃他一面说,一面从怀中掏出一本《论语正义》,笑道:〃相公请看,这本才是木活字印刷的。相公手中的,是第一版,却是雕版印刷。〃         

→虹→桥→书→吧→。  

第27节:第二章 终南捷径(5)         

  王安石接过书来,比照半晌,叹道:〃也相差不太远了。〃感叹一阵,沉吟道:〃这部《论语正义》署名是六人合著,据我看来,这石越出现之前,桑充国默默无名,唐棣、李敦敏、柴贵友、柴贵谊不过一举子,岂能有这般见识学问?必是石越一人所著无疑。〃   

  〃听说苏轼与石越相交甚厚,或者他知道端详。〃    

  〃苏轼?〃王安石皱起了眉头。他因为苏轼老爱跟他唱反调,故意把苏轼调到开封府做推官,想用琐碎的公务困住他,不料苏轼处理公务精干明了,反而声名更盛,惹得王安石甚是不快。   

  〃爹爹,区区一个石越,何必如此费心?依我看,也是浪得虚名之辈。〃曾布不用看也知道说话的,必是王安石的爱子王雱。   

  王安石勃然作色,怒道:〃浪得虚名之辈?限你两天之内读完这本《论语正义》,再说人家是不是浪得虚名!〃   

  王雱嘴角微翘,冷笑道:〃我早已看完,〃莫问湘江桥下水,此生羞作无情死〃,石九变也不过尔尔。〃他引的却是石越流传坊间的词句。   

  曾布早知王安石此子,从小聪明过人,号称〃神童〃,十三岁上听陕西士卒谈起洮河一带形势,便说:〃此地大宋不抚而有之,若沦于敌手,则敌强不可制矣。〃还未行成人礼,就写了洋洋数万言的策论……甚至王安石变法,也多是他从中策划。这样的人,年轻气盛,又怎肯轻易服人?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