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妙手千金-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棠梨“既如此,殿下请吧。”
  齐王却笑了“我今儿是特意来跟你辞行的,若走了,如何辞行。”
  棠梨微愣了一下“辞行?”
  齐王“我来岳州是奉皇命巡水寨大营的,如今差事了了,自然要回京复命,兼之年关将至,府中有些事需我亲自料理。”
  棠梨心里颇为纳闷,自己跟他一不沾亲二不带故的,他走便走呗,做什么特意来跟自己辞行,且还深夜如此潜入内寝,堂堂的齐王殿下跟个采花贼一般,怎么想怎么荒唐。
  可他非说来辞行的,自己能如何,若是喊人,惊动了爹娘,真要是碰上了,到时候如何收场,或许他正是拿准了这一点,知道自己不会声张,才会堂而皇之的进来。
  为今之计也只能应付过去了事,想到此,棠梨道“那棠梨在此祝殿下一路顺风。”
  棠梨话音刚落,忽见那剪影转了过来,虽知搁着屏风,自己又缩在浴桶之中,他并不会看倒,但棠梨仍下意识避了避“夜深了,殿下还是早些回去歇息的好。”
  齐王却道“当日在观潮阁你为我行针之时,也未见你怕过,今日怕什么,是怕本王失礼吗?”
  棠梨心道,这不是明知故问吗,你若还知道礼,岂会半夜跑到女子的闺阁内寝来。
  棠梨“观潮阁跟今日如何能一样?”
  齐王“怎么不一样?”
  棠梨“在观潮阁我是大夫,你是病人,我为你行针是治病。”
  齐王点点头“哦,如此说来是有些不同,不过在观潮阁你我之间并无屏风遮挡,如今隔着屏风说话,倒有些不便。”
  棠梨吓了一跳“你,你要做什么?”
  齐王“我不过与你说笑罢了,本王虽是带兵之人,基本的礼节还是知道的,只是想到这一回京便要数月,心中惦念,我走了你可会惦念?”
  棠梨“殿下此次来岳州巡营 ,又带兵威慑了水寇,令那些水寇不敢再上岸劫掠,此等功绩,岳州百姓定会时时惦念。”
  齐王“本王又未问岳州百姓,本王问的是你,叶棠梨,本王走后你可会惦念本王?”
  棠梨一滞“殿下此言,棠梨有些不明,殿下回京复命是正事,何谈惦念,且以殿下身份本来就不会在岳州久留,若殿下担心你的寒热之疾,大可不必,如今殿□□内的寒邪热毒已清,顽疾自愈,日后断不会再犯……”
  棠梨说完,外面好一阵沉默,棠梨仿佛都能听见自己咚咚的心跳声,他要做什么,他想做什么,自己竟有些慌乱。
  过了半晌忽听外面的齐王仿佛叹了口气“以你的聪慧,想来不会不知我的心意,你既如此,我也不逼你,咱们来日方长 ,本王从不信缘份之说,可自从遇到你却由不得我不信了,叶棠梨不管你怎么想,此一生你都是本王的,这是天定的缘份,待到你我大婚之日,本王倒要看看你还能避到何处。”
  棠梨觉得这齐王是疯了不成,自己跟他哪来的什么缘份,有也是孽缘,还大婚,谁跟他大婚,正要反驳,抬头却发现人已经不再了。
  棠梨飞快跳出来,套上衣裳出去,哪还有人,却发现自己放在桌上平日涂鸦的宣纸不见了,不禁暗道,这齐王也不是什么毛病,堂堂的亲王却非要当小贼,当小贼还罢了,说了一堆有的没的胡话。
  不过,这个□□烦终是走了,而且还带走了二皇子那个小麻烦,棠梨可不想被那混世魔王缠住,自己知道的那点儿东西,能告诉他的都告诉了,至于他能不能成功就跟自己无关了,这俩麻烦一走自己也能消停了,虽今儿晚上虚惊一场,也算不幸中的万幸了。

  ☆、第172章成2药方2子

  齐王来的时候悄无声息; 走的时候却大张旗鼓着实热闹了一番; 便棠梨在山上的老君观都隐约听见了送行的锣鼓声; 那些小道童爱热闹,纷纷登到高处眺望山下的大热闹; 就连求医看诊的人都不多; 棠梨倒落了个清闲。
  余星阑执壶倒了碗茶递给她“ 叶大夫不去瞧热闹?”
  棠梨啜了口茶水“余大夫不也没去吗?”
  余星阑摇头“我可不是不去; 是去不了,齐王殿下跟二皇子皆是天潢贵胄; 星阑一届草民哪有送行的资格。”
  棠梨看了他一眼“这听着可不大像你。”
  余星阑挑了挑眉“怎么?”
  棠梨“据我所了解; 余大夫并非妄自菲薄之人,况若论出身余家也是累世的望族。”
  望族?余星阑苦笑了一声“曾经的望族罢了。”
  棠梨拖着下巴“都说兴衰乃是定数; 我倒觉得事在人为,不说别人就说你们余家也并非一气儿的兴衰吧,纵观古今能开上百年的字号已是了不得了,而你家的庆福堂却绵延了数百年; 历经两朝,即便如今大不如前仍稳坐医药行的头把交椅,这数百年中也并非一直兴盛,也有衰败落魄,但余家人并未放弃; 终是保住了庆福堂的招牌,并绵延至今; 庆福堂这块数百年的金字招牌凝结着你们余家多少祖辈的心血; 想来算都算不清了; 若是这些祖辈的先贤在衰败之时随波逐流,想必也便没有今日的庆福堂了,所以,何必妄自菲薄,何必追忆过去,把握现在,尽力而为,说不准便能开辟出一片新天地来,想来当日庆福堂初开之时,余家的先祖也想不到有朝一日庆福堂会成为天下第一的药号吧。”
  余星阑愣了好一会儿,是啊,自己从祖父手中接过庆福堂那日起,便给了自己太大压力,这些压力是因庆福堂曾经那般兴盛,前朝时出过数位皇后,庆福堂更是开有上百家分号,是当时首屈一指的世家望族,如此兴盛的庆福堂,自己虽未亲历盛世,却常听族中的老人们提起,便提便叹息如今的余家大不如前。
  余星阑背负着振兴余家的使命,让他几乎有些喘不过气来,有前朝余家所达到的高度在哪儿摆着,他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做不到,让余家恢复昔日的荣光。
  做不到却又不得不做,这才是最难的,这些事不能说与别人亦不能自己开解,一直闷在心里成了死结,而今天余星阑才知道即便是死结只要方法对,也能迎刃而解,就如看病,不对症的药吃多少也无用,若对症即可药到病除。
  而棠梨今日几句话便是最对症的药,故此自己才有醍醐灌顶之感,是了,他何必在意以前的庆福堂如何,如今庆福堂在他手中,这片天地便是他的,只要他尽力而为无愧于心便也无愧于余家的列祖列宗了,况,她说的不错,事在人为,余家的先祖能做的事,自己如何不能。
  想到此,心中这些年所积壁垒顿时一扫而空,说不出的轻松,他整了整衣裳,郑重的一躬到底“星阑多谢叶大夫点拨,令星阑拨云见日。”
  棠梨往旁边避开道“余大夫何用如此,这是你的家事,外人本不该多言,你不怪我多管闲事就好了,况,庆福堂牵头在竹山县收购药材之事,我还未谢余大夫呢。”
  余星阑“这些不过小事,且竹山县的药材品相佳,药效也好,是极难得的好药材,庆福堂收上来正好配置成药。”
  棠梨“怪不得都说庆福堂的成药好呢,果真是真材实料。”
  余星阑“叶大夫医术高明,这成药药效好,虽跟药材品质有一定关系,但最有用的还是配药的方子,余家这数百年的所遗留下的方子虽有效,可惜品类太少,听祖父说先前余家兴盛之时,成药的品类可达上百种,可惜动荡年间遗失了许多,如今剩下的也不过一半,还有一些残缺的,祖父这些年除了行医便是填补这些残缺的药方,只不过祖父虽在医道上有所建树,却不如余家先祖,所以有些力不从心。”说着看了棠梨一眼,那眼中的殷切实在太过明显,只是不好当面说出口才停住了话头。
  棠梨自是明白他的意思,开口道“若余大夫不嫌弃,棠梨倒愿意略尽绵薄之力。”
  余星阑虽是这么想的,可也未想棠梨如此痛快的答应下来,忙道“叶大夫此话当真?”
  棠梨点头“自是真的,只不过这些成药方子虽然残缺却也是你余家的传家秘方,给我一个外人瞧,是不是有些不妥当。”
  余星阑忙道“叶大夫说笑了,以叶大夫的医术,这些方子实在算不得什么秘方,况还是残缺的,若能补齐,叶大夫便是我庆福堂的大贵人。”
  棠梨“贵人可不敢当,只不过我也是有私心的,咱们当大夫的便是一日里不停的看诊,又能看多少病人呢,且如今的大夫有多少是精通医术的,又有多少是滥竽充数的,而求医的人又如何能分辨这些,只是靠运气罢了,赶上好大夫病治好了还罢了,若赶上个庸医,延误了病情,便可能有性命之忧,且诊费也不低,富贵人家自不会在意这些,但那些穷老百姓,一年辛苦到头也攒不了几个钱,哪里舍得看病,有病了也大都忍着,如此小病忍成了大病,若是成药的品类多,价格也不高,寻常人家都能负担的起,有个寻常病症,便可买成药家去服用,如此既能省了看诊的费用,也能治好病,岂非一大好事。”
  余星阑目光晶亮“听祖父说庆福堂初开之时并不售卖成药,后来是我们先祖有位二姑娘广征民间验方汇总,提炼验证,总结出一百个成药方子来,并开设了药厂,赶上那年闹瘟疫,庆福堂布施的成药救了数万百姓,也成就了庆福堂这块金字招牌,先祖做成药之初也如叶大夫一般想法。”
  棠梨倒是听过这位二姑娘,后来当了皇后,因她庆福堂到达了顶峰,造就了煊赫的余家,也成就了她自己的传奇。
  未想到,自己跟这位传奇人物的想法却不谋而合,难道这就是缘份。
  不管是不是缘份,这件事都是棠梨要做的事,不是因为庆福堂也不是因为余家,是她发自内心想去做的事,她知道,这件事做好了能惠及更多百姓,比她在老君观做义诊有用的多。

  ☆、第173章 知府求医

  至于齐王回京又与自己有何干系呢; 心中明白却偶尔也会想起那夜的情景,他就坐在那儿; 自己跟他只一屏之隔,虽看不清他的神情如何; 但屏风上映出的轮廓却异常清晰,不同于以往的冷硬,甚至看起来有些温柔,且他说话的语气也与往常也大不相同,虽从京城开始齐王对自己便有些异样; 却也是守礼的,可那夜他的语气极为亲近,在讲究礼法的大梁,他那样的语气是极为不妥的; 不过若非采花贼; 谁会夜间进入女子闺房。
  想到此; 棠梨不觉有些懊恼; 也不知自己是怎么招惹上这么个□□烦的,之所以称为麻烦,是因棠梨有种直觉; 自己跟他以后还有牵扯。
  棠梨微微摇了摇头; 自己担心这些做什么; 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人生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各式各样的问题就如一座座山峰; 不管多高多险,只要想便都能翻过去。
  想明白了,棠梨顿觉轻松了许多,可见人大多是自寻烦恼,想开了,便也不在烦恼,且事情太多也没空闲让她烦恼,棠梨要在老君观坐诊,不去老君观的时候,还需去给自己那些老病号复诊,且年关将近,家里也忙了起来,今年便宜娘心气儿高,还没到小年呢,就操持了起来,带着人把整个后衙打扫了几遍,把崭新的灯笼都挂了起来,院子里光秃秃的树枝子上都缠了特意剪的叶子跟花,这是傻婆婆的手艺,用纸做成的叶子和花,惟妙惟肖,夜里,廊下的灯一打,红花绿叶喜庆非常。
  傻婆婆刚来叶家的时候有些胆小,过了些日子,便熟了,虽还是有些傻兮兮的却自在了许多,跟傻姑凑在一起一时说些别人听不懂的话,一时便咯咯咯的笑了起来,也不知笑什么,可笑声总是让人心情愉悦的,就连便宜娘都说,听见她们笑,心情都觉敞亮了。
  棠梨一进后衙便听见傻婆婆的笑声,虽说年纪一大把了,可傻婆婆的笑声却始终如少女一般清亮好听,目光往旁边爹娘的院子看了看,唇角弯了弯,看来娘很喜欢傻婆婆。
  正想着,却见丰管家匆匆进来:“小姐,老爷让您去书房一趟。”
  棠梨微有些讶异,忽想起刚在县衙外看见了吴府的马车,想必是吴知府来了,近些日子,吴知府常来家中走动,不是跟爹谈诗论词便是下棋,那情形不知底细的真以为是相交多年的好友呢,先头爹娘还担心吴知府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还惦记着给他那个混账儿子提亲,后来见吴知府并未提亲事的意思,才放了心。
  今儿那吴知府在,爹唤自己去书房做什么?莫非吴知府走了?想到此便问了一句:“吴大人可是走了?”
  丰管家:“吴大人今儿跟老爷去了一趟济民堂,如今在书房跟老爷下棋呢。”
  棠梨点点头,心里便明白了几分,想来今儿才是吴知府走动这些日子的目的,虽猜不出是什么,但肯定跟自己有关,莫非仍是为了他那混账儿子?
  不大可能,这里是大梁朝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便吴大人仍惦记着提亲之事,也该跟爹娘商量,断不会当着自己的面提。
  若不是亲事又是什么?他堂堂的知府大人,成日往竹山县的县衙跑,还一口一个全章兄的称呼着,如此费尽心思折节下交,必有所图。
  莫非是想让自己给什么人看病,棠梨觉得这个猜测应该**不离十,毕竟自己除了医术也没别的可让一位知府大人如此了。
  想着,已到了书房,棠梨蹲身行礼:“吴大人万福。”
  吴知府:“唉,又不是外人,这里也不是公堂,叫什么吴大人,贤侄女若不嫌弃唤一声吴伯伯就是了。”
  吴知府如此说,棠梨也只能改口道:“吴伯伯。”
  吴知府圆胖的脸笑成了弥勒佛:“这才对,你吴伯母时常跟我抱怨,生了孽障小子,若是个女儿如你这般该多好,又可心又有本事。”
  叶全章忙道:“吴大人谬赞了,她一个小孩子不过胡闹罢了,哪有什么本事。”
  吴知府:“这可不是谬赞,是实打实的,贤侄女年纪是小,可本事着实不小,一身神鬼莫测的医术,如今的岳州谁人不知活死人肉白骨的叶神医呢。”
  叶全章一时更为疑惑,本来这些日子他虽常来走动,却并未提起两家结亲之事,今日却忽然说想见见贤侄女,自己也不好拒绝,这才唤了女儿过来,可听这话头愈发拿不准他打的什么主意,难道又要旧事重提不成。
  吴知府自是知道他担心什么,咳嗽了一声道:“不瞒全章兄,我有一至交好友,素有旧疾,这些年也寻了不少大夫,却终不见好转,不知从哪儿听说我岳州出了一位神医,便特意赶来岳州求医,如今正在府衙之中,不知贤侄女何时得空去走一趟,若能医好他的旧疾,倒也不枉他大老远跑了一趟。”
  叶全章听了暗暗松了口气,只要不提两家结亲之事就好,医病是小事,如今棠梨在老君观坐诊,已是名声在外,吴大人是岳州知府,至交好友求到他头上也不稀奇。
  想到此,看向棠梨:“如此,棠儿便去一趟吧。”
  棠梨点点头,正想着是明儿上午还是下午去呢,不想吴知府听了立马站了起来:“不瞒全章兄,我这朋友被这病折磨的日夜难安,本来昨到了岳州之后,便催我来请叶神医,只是昨儿实在有些晚,不好上门打扰,这才等到今儿,我这朋友心急治病,可否劳烦贤侄女现在就随我去一趟。”
  现在?叶全章有些犹豫,这都下半晌儿了,等到了岳州城天也该黑了,这再心急也没说大晚上请大夫治病的,又不是什么要死要活的急症,莫不是这其中有什么阴谋?
  并非叶全章多想,也不是不信任吴知府,这吴知府乃堂堂四品朝廷命官,再怎么着也不会龌龊到,也不至于用这种借口诓骗,叶全章不信任的是吴知府那个混账儿子。
  他隐隐听了些传言,吴知府虽不再提结亲之事,可他那个儿子却在家里大闹了几次,都传到了自己耳中,可见并非空穴来风。
  吴知府不至于做出什么事来,他那个儿子可就不一定了,万一那混账使出什么龌龊手段,在他吴府内宅之中,说不准女儿就吃了大亏,心中忧虑,神情便有些犹疑。
  吴知府如何看不出来,心里暗骂自己儿子混账,以前成日里往花楼小倌里头钻也就算了,荒唐归荒唐,横竖那些本就是给爷们取乐子的,可自打碰上了叶棠梨,也不知那小子中了什么魔,竟一门心思的闹着要娶她。
  过去他娘天天发愁逼着给他娶媳妇,他要死要活的不乐意,如今这终于想娶了,本该高兴的事,可偏偏招惹上的人不对。
  这叶棠梨看似只是个七品知县的女儿,可只要长了眼睛的都看得出来,这丫头的后戳有多硬,先头自己之所以想结亲,是以为这丫头跟叶府虽走的近,到底只是亲戚,自己儿子堂堂知府公子,难道还配不上一个七品县令之女呢,可那日水寨宴席之后吴知府多方扫听,着实出了一身冷汗啊,原来这丫头竟是齐王殿下瞧中的人,自己儿子跟齐王殿下争女人,这不是上赶着找死吗,可儿子是个混账,根本不管这一套,撒泼打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