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祖训[精校]-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俊听了,想起新婚不久,有一次梦溪昏倒了,当时大夫也说过这话,没想到这么长时间了,依然如此,回头想想也是,梦溪自嫁进来,每日晨昏定省,哪有时间调养身体,不觉心生内疚,低头沉思了半晌,最后像下了一个重大决定似的,抬头看着大夫说道:
  “不瞒先生说,像我们这样的世家,本来就规矩大,俗事多,夫人又是今年新过门的,更错不了半分,想要向先生说的静养不大可能,先生有没有什么好法子,能尽快的调治好夫人的身体?”
  大夫听了,摇摇头说道:
  “常言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想是尊夫人以前曾得过大病,当时虽治好了,但一直没好好调养,日积月累所至,病由心生,尊夫人的病也和内心郁结有关,二爷不妨常带夫人出去散散心,心情舒畅了,病自然去了八九分,老夫先给开个方子,尊夫人可按此方长期服用,慢慢调理”
  萧俊一听开药,又想起梦溪怕苦,从不肯喝药,上次逼着她喝了一个月的补药,闹得她天天看到他就像见了仇人似的,尤其她的那个大丫鬟知秋,对他更是横眉冷对,每天象老母鸡似得,护着二奶奶,生怕他能吃了她似的。
  面对她们主仆,他可没魄力再逼梦溪喝药汤了,何况这不是一时半时,是天长日久。
  想到这不觉叹了口气,苦笑着摇摇头,无奈地对大夫说道:
  “不瞒先生说,夫人最怕苦药,先生开了药方,哪怕是神丹妙药,只要苦,夫人就不会喝,先生能不能开些不苦又能治病的药”
  大夫听了这话,不觉满脸苦笑,开口说道:
  “二爷也应知道良药苦口利于病的道理,老夫活了这么大岁数,还真没听说哪有不苦又能治病的药。”
  萧俊被大夫椰的脸色一阵青紫,坐在那沉默了半晌,最后又抬起头看着大夫,诚肯地说道:
  “麻烦先生了,能不能想些法子,夫人实在怕苦。”
  听了这话,张大夫抬头看着萧俊,暗道:想不道这位素有冷面阎君之称的萧二爷,竟会对夫人这么好,看来市井间传言,不能全信,见他也是一片诚心,苦思良久,忽然一拍脑门说道:
  “二爷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几个月前,平阳城西开了一家药堂,叫颐春堂,主人姓李,是一个年轻的后生,他配制的药疗效神奇,天下无双,其中有一种养气补血的丸药,叫养生丸,很适合尊夫人,二爷不妨试一试,要是半年以前,老夫还真没有办法。”
  “先生一提,我也想起来了,这颐春堂主人素有药神之称,他配的疗伤解毒之药,更是千金难求,据说,他配有一种还神丹,能给垂死之人续命,想是他配制的日常用药,也是最好的,就依先生之言,听说这李公子是当今太子的义弟,如果这药不见效,便去求了太子,让他专门给内子配一良方”
  萧俊听了张大夫的话,郁闷的心情一扫而空,连连点头应着,又重金谢过,才送张大夫回去。
  回到内室,又不自觉地踱到窗前,凝视着东厢房的那扇窗,想起大夫要他常带梦溪出去散心的话,溪儿不喜欢萧府,他能感觉出来,早该让她出去透透气了。
  想到这,萧俊不由想起秀儿和母亲,她们可是虎视眈眈地盯着萧湘院,这些日子母亲已不止一次让他休妻了,他都以忙于家族大事,无暇顾及后院的理由含糊地搪塞过去,这个时候带梦溪去出游玩,母亲会饶过溪儿吗?想到母亲背地里虐待梦溪,他又不能每天都在府里照应,眉头不觉地拧成了一个疙瘩。
  这个表妹,实在太讨厌了,没有她,母亲不会对溪儿有这么大的敌意吧?还是想办法,将她送出府去才好。
  提到秀儿,她正端庄地坐在屋里,绣着一对鸳鸯枕套,老太君已给她吃了一颗定心丸,她知道,她很快就会披上嫁衣了。
  这些日子,再没有了往日的暴戾,她真做起了名副其实大家闺秀,正着手准备嫁妆呢,只等表嫂一下堂,她便回府候嫁。
  再没去东厢房生事,就连昨晚冰心战战兢兢回来禀报,二爷直接驳了姨妈的邀请,她都没向往日那样大发雷霆,还温柔大度地去劝姨妈不要生气,表哥这些日子确实很忙,眼见人都瘦的脱了相,看了就让人心疼,就别再责怪表哥了。
  大太太听了秀儿的话,直夸秀儿深明大义,想起儿子这些日子的确瘦得不象话,难得秀儿这么体贴,哪像那个媳妇,冷的像块冰,一点都不关心自己的儿子,越看这个未来的媳妇越满意,听宝珠传话时的不快也一扫而空,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秀儿正想着心事,冰心急冲冲地走了进来,回道:
  “小姐,小姐,不好了”
  秀儿缓缓地抬起头,轻轻地说道:
  “慌什么,一点规矩都没有,让人见了,还以为我平日没调教好你们”
  “奴婢知错了,小姐,奴婢刚刚听说,二爷上午请了大夫给二奶奶瞧病,听说是常给二爷瞧病的大夫,那可是除了太医院,平阳城里最好的大夫了,小姐,奴婢担心二爷变了主意,才发了慌,求小姐宽恕”
  “嘶……”的一声,秀儿倒抽了一口凉气,刚刚手一颤,中指被秀花针刺破了,忙将手抬了起来,皱着眉看着,冰心见了,忙拿出帕子上前帮着一边擦一边挤。盯着小姐,担心地说着:
  “小姐,您得尽快想法求了老太君、大太太,早些休了二奶奶,奴婢这心里才踏实,免得夜长梦多,又生变故”
  秀儿神情恍惚地说道:“能想得法子都想了,姨妈已和表哥提了几次,可表哥忙于大事,哪顾得上这些,这个时候,拿这事烦他,表哥一定认为我不贤惠,连这么点时间都不能等,这个时候,我应该默默地站在他背后,无声地支持,怎能给他添乱?”
  “小姐说得也是,左右老太君有了口风,都等了这么多年,还差这几日了,对了,小姐,奴婢还听说,今天上午,大夫诊完了脉,和二爷密谈了好一阵,却没开方子,连红珠都奇怪,她亲自陪着大夫去东厢瞧的病,二奶奶的脸看上去白的像鬼,上次只是昏倒都开了药,这次竟没开药。”
  秀儿听了这话,忽然笑了起来,冲着冰心说道:
  “我说呢,表哥才不会担心表嫂的身体给她请大夫,以后遇到这事,别再大惊小怪的”
  说完,又低头绣起了鸳鸯,她得抓紧时间,马上就要做新娘了,到时可不能缺东拉西的,一定要细细的筹备才好。
  “小姐为什么这么说?二爷的确找了最好的大夫啊!”
  秀儿像看白痴似的看了冰心一眼,她现在心情大好,才不会和这个笨丫头一般见识,于是细心地解释起来:
  “表嫂自从吐了血,就没去寿禧堂请安,这么多天了,除非爬不起来,否则怎能不去请安?老太君昨晚一定和表哥抱怨了,表哥才请大夫确认表嫂是不是真病得不能请安了,如果不是,那就可以用不顺父母的名义将表嫂休了,如果是,表哥又可以用有恶疾之名休了表嫂,看来表哥终于有时间,想我们的事了”
  “小姐说得也是,只是二奶奶不去请安,是老太君允的,奴婢听说有恶疾是指‘不可共粢盛’,好像二奶奶的病还没那么严重,怕是,怕是……”
  “你呀,瞎操心,没听说过‘莫须有’的罪名吗,这些日子你还看不出来,从老太君、大老爷到姨妈,都已默许的事情,只差一个借口而已,表嫂娘家也没什么势力,想较真怕也翻不出什么大浪,必要的时候,我们再推一把,总不能让表哥担了骂名”
  “真的!这么说,兴许这几天,二奶奶就会被休下堂了,我们终于熬出头了!”
  冰心眉飞色舞地说着,小姐一点拨,她也觉得有理,听他们插在萧湘院里的人说,自老太君寿辰过后,二爷见了二奶奶都绕着走,想是厌恶到了极点。
  昨晚二爷急匆匆地想进东厢房,想是要质问二奶奶什么病会一直不去请安。后来觉得还是把事情坐实了好,这才请了大夫,一定是小姐说得这个意思了。
  她家小姐就是冰雪聪明,不愧和二爷青梅竹马,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想到这,冰心一脸崇拜的看向她家小姐。
  秀儿瞧见冰心投来的崇拜的目光,心里那个美呀,仿佛已看到了穿着嫁衣的她正与身穿大红喜服的表哥在洞房中执手相对,表哥正默默深情地凝视着她,不觉羞红了小脸,小心肝扑通扑通地跳啊跳。


第157章 夫妻还愿
  提到表哥,秀儿沉浸在遐思中,红晕爬上了两腮。
  “小姐……”
  冰心转身要走,又想起一事,见小姐正在沉思,轻轻地叫了一声。
  秀儿回过神来,见冰心正看着自己,轻咳了一声,平心静气地说道:
  “还有事?”
  “奴婢,奴婢想来想去还是有些不踏实,听说二奶奶脸色白的像鬼,像是有病,大夫为什么不下方子?”
  秀儿听了也一皱眉,但随即说道:
  “这还不懂,大夫不下方子,只有两种可能,一是病特别重,表哥认为没必要下药,任表嫂自生自灭,二是病不重,表哥为了证明表嫂没病,便没让大夫下方子,左右死不了人,可见表哥为了我,真是用心良苦”
  冰心听了心下疑惑,但还是连连点头称是:
  “小姐说得也是,二奶奶刚吐血时,大太太就暗示大夫不许开好药,应付一下就是,任二奶奶自生自灭,这些天二奶奶的病加重了也说不定。”
  “左右表嫂这次是逃不过的,表哥一片真心,我总不能辜负了他,这些日子我们还是少给表哥惹事,慢慢等就是了,你也少去那个院子,只让人盯紧了,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淡定,知道吗?”
  “是,小姐,奴婢知道了”
  冰心听了小姐不知是安慰自已还是教训她的话,忙点头应了,只要是小姐的吩咐应着就不会有错。
  秀儿主仆美滋滋的想着美好的未来,却都忘了一件事,二爷果真能做出这狠毒之事,会是托付终身的良人吗?
  ……
  一辆马车不疾不徐的朝净云寺的方向驶着,车里坐着梦溪、知秋、知春主仆三人,知秋悄悄地掀起车窗上的纱帘,梦溪随着她的手向外望去,只见外面车水马龙,好不热闹,哪是她想象中独建于空山,荒凉清静的古刹,分明是一个集市,仿佛回到了21世纪的旅游胜地,古代也有这么热闹的场所?
  望着络绎不绝的香客和走贩门,听着高低不同的吆喝声,梦溪喃喃的说道:
  “想不到净云寺这么热闹。”
  “二奶奶不知,这净云寺与那别的寺庙不同,是齐国第一大禅寺,这里的住持摩德方丈是一位世外高僧,法号净云,据说此人修行百年,法力无边,为人消灾延福,非常灵验。”
  “非常灵验!”
  “二奶奶别不信,听说谨帝每年都过来拜祭,那些世家、王侯就更不用说了,这里一年四季都香火旺盛,更有幕名而来的香客,时间久了,竟然渐渐发展成了平阳城中第二大商埠,也是平阳城的一大特色,这光景在别地的寺庙里是看不到的,二奶奶,奴婢还听说这位摩德方丈有一个怪僻,只见有缘人,如果他认为无缘,任你捐出金山银山也见不到,更奇的是,他越是这样,不惜重金求见他的人越多”
  白了知秋一眼,什么更奇,分明是一个字“贱!”,来自21世纪的从不信鬼神之说的梦溪,对这位被传的神乎其神的净云大师很不屑。
  没理二奶奶的白眼,难得出府,知春知秋两个丫鬟难掩一脸的兴奋,东瞧瞧,西望望,叽叽喳喳的兀自说个不停。
  知春望着马车外骑着高头大马,衣袂飘飘,风度翩翩的二爷,与平日的温文尔雅完全判若两人,不觉替二奶奶感到自豪,张嘴说道:
  “二奶奶快看,二爷骑马的样子真威风,二爷这么忙,还带二奶奶出来,其实,二爷对二奶奶真的很……”
  话还没说完,知春就被知秋那吃人的样子吓得把剩下的话咽了下去,见她不说了,知秋狠狠地白了她一眼:
  “你呀,吃一百个豆也不嫌腥,还什么什么二爷这么忙,还带二奶奶出来,你没听见二爷说吗,这是奉了老太君的命,是老太君亲口交待的,二爷的病被二奶奶冲好了,是要来还愿的,二爷不得不带着二奶奶过来上香,你没看二爷那一脸的冰山样,不情不愿的,这一路都没回过头”
  诧异的看了知秋一眼,赶情她也在默默地观察着二爷呢,见知春看她,知秋开口说道:
  “看什么看,我这是观察敌情”
  一脸不忿地看着知秋,知春总是不服她,认为她太泼辣,过于专断,听不进不同的意见,但总是争不过她,声音就比她矮了八度,气势上当然压不过她了。
  两个人每天争吵的结果,大部分时候都是她先败下阵来,但她也总是屡败屡战,从不气馁,只要二奶奶不发火,她就有勇气和知秋吵下去,见二奶奶兀自坐在那不语,终是不服,闷了半天,忍不住嘟囔道:
  “没听红珠姐姐说过吗,二爷在平阳城里,人送外号冷面阎君,红珠伺候二爷这么多年,都很少见他笑过,二爷总是一脸冷冰冰的样子,只是对我们更黑些,你没见二爷昨天请大夫后,立即让萧夏去颐春堂买药吗,还是你亲自取回来的呢,一看就是关心二奶奶的病,可惜二奶奶不吃。”
  听了这话,想着自东厢后院配制了送出去的药,竟被二爷当宝买回来,给她吃,梦溪和知秋都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听红珠说,二爷还吩咐萧夏想办法多买冷香丸,可惜,李度受知秋影响太大,多少钱也不做二爷的买卖。
  梦溪和知秋想起这些就憋不住笑,真应了那句话,夫妻两人的钱是左手出,右手进,只是她们这对夫妻格外的变态。
  也因此,主仆几人都知二爷对颐春堂很上心,对于进药出药的环节,越发加了小心,生怕被二爷发现蛛丝马迹,顺藤摸瓜,发现颐春堂是二奶奶开的,给端了老窝。
  知春见二奶奶笑了,又来了勇气,挺了挺胸接着说道:
  “这么长时间了,二爷每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也没把二奶奶怎么样吗,奴婢觉得,二爷其实是面冷心热的……”
  “闭嘴,你还想让二爷对二奶奶怎么样,大婚这么久了,你几时见过他惦记过二奶奶,二奶奶前次吐了血,他们一家子的人没个朝前的,还不是我们几个丫头围前围后的,这一家子就没一个好人,几粒破药就把你收买了,哪药丸就是咱家做的,谁稀罕,哪天他真把我们奶奶休了,你就老实了!”
  知秋最见不得别人说二爷好,知春刚一张嘴就被她噼里啪啦地给顶了回去,像斗鸡一样张牙舞爪地瞪着知春,她是真急了。
  这可不是小事,是关系阵营的大事,二爷不待见二奶奶,自她被买进府来,就没见二爷进过二奶奶的屋,即便二爷是个好人,也不是二奶奶的良人。
  绝不能让他靠近二奶奶三尺以内,知春的意志这么不坚定,早晚会被二爷收买,还是早些敲打敲打的好,不然说不定那天就被二爷骗,把她和二奶奶一起卖了。
  知春见知秋脸红脖子粗地瞪着她,心知这次是彻底把知秋惹毛了,心虚地低下了头,好半晌,见知秋不语,又小声地嘟囔着:
  “也没怎么吗,不过说说而已,怎么就像要吃了人似的”
  “你说什么?再说一句试试!”
  知秋见知春不死心,打蛇随棍上,又掐着腰质问了一句,这次知春是彻底哑巴了。
  “都少说一句吧,小心让外面的人听到”
  梦溪见两人争得面红耳赤,心知不能再做哑巴了,听说练武的人听力及佳,刚才知秋提到药的事情,她也真怕被马上的二爷听了去,忙开口制止了两人。
  知秋见二奶奶发话了,也没了刚才的气势,老老实实地坐在一边不语了,知春听了二奶奶的话,才又抬起头,冲着知秋斤斤鼻子,撇撇嘴,知秋又像斗鸡似的挺起身子掐着腰狠狠地瞪着她。
  梦溪看着这两个宝贝,哭笑不得。正闹着,马车停了下来,三人忙向外望去,发现早过了仪门,来到天门殿前。
  按说,来进香的人,为示虔诚,一般都在仪门下车,一路走上来,正好路过两边的商埠等,当逛集一样,溜溜达达地进入山门殿,但骑在马上的萧俊担心梦溪的身体太弱,走那么长的路会吃不消,便命马车一直过了仪门,来到山门殿才停下。
  外面早有小厮打起了车帘,知秋和知春一前一后下了马车,回身扶着二奶奶下来,三人一下车,眼睛就不够用了,知春知秋早忘了刚才的争吵,又叽叽喳喳,指指点点地说了起来。
  梦溪放眼望去,只见远处的群山、近处的松柏与殿落和亭廊相互呼应,别有一番含蓄温蕴,和谐宁静的韵味。
  一道山门将外面的闹市和寺内的宁静截然分开,门里门外仿若两个世界般,与外面的热闹相衬,更突显门内的庄严肃穆,门内香客络绎不绝,但都自觉地闭上了嘴巴。
  梦溪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