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美妆博主的古代日常-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选定了铺子的大师傅,瑜楚不觉心情大好,回府的路上便吩咐车夫绕到回春楼给华璋带些他爱吃的十锦糕。

    回春楼和华府在京城两个方向,跑一趟要花不少时间,莫氏在华府又一向低调,难得专门差人出来买点心,因此华璋对十锦糕总也吃不够。今天既然已经出来了,田妈妈便也没有阻拦,由着瑜楚围着京城绕一大圈给华璋买吃食。

    马车刚拐上回春楼所在的街上,趁着田妈妈不注意,正偷偷掀帘子往外看的棠梨便咦了一声,向瑜楚道:“姑娘,好像是柯小姐的马车在路边停着。”

    瑜楚顾不得田妈妈也在身边,凑到车窗边向外张望,正看到柯皎皎的贴身丫头晴岚从马车上下来。她忙让车夫停下,遣棠梨去问问怎么回事。

    没一会儿,棠梨居然把用帷帽遮住脸的柯皎皎带了过来。

    田妈妈几个忙下了马车,好腾出地方让瑜楚和柯皎皎说话。

    “快给我倒杯茶,我都半天没喝水啦。”柯皎皎一上车就低声嚷道。

    瑜楚连忙拿出茶壶和杯子,眼看着柯皎皎连喝了好几杯,才问道:“你怎么在这待着?看样子还待了很久了?”

    “嗐,别提了。我车坏在这儿半天了,一直在等着府里换新车过来接我。偏偏这一片都是宅子,离的最近的回春楼也要走上一盏茶时间,我又不能就这么走过去,只好待在车上。刚才正准备打发晴岚去给我买茶喝呢。”柯皎皎一脸晦气地说。

    “你怎么一个人跑这来了?”

    “这不夏天快到了嘛,我爹在城外瞧着人修河道呢,忙的几天没回府了。我今天就是去送些换洗衣裳和吃食,另外还要几份要紧的公文。”

    “你自己去送?”瑜楚大为惊奇。

    “哪能呢,是我哥哥和我一起。方才我们一进城,发现有份给爹爹的紧急公文落车上了,本来哥哥打算把我送回家再跑一趟的,我想着反正都进城了,能有什么事呢,就让他折回去了,谁知道……”柯皎皎说着,无奈地耸耸肩。

    “那我先送你回去吧,也快晌午了。”瑜楚看看柯府一直也没人来接,提议道。

    “好啊,刚才我还想着,早上走的时候正碰上下人收拾我娘的车,说是拔了缝,要抬去修,大概是现在还没修好,才让我等了这么半天。今天也太倒霉了。”

    瑜楚瞧着柯皎皎气鼓鼓的模样,正要开口安慰她两句,突然听到车外响起一个似曾相识的声音:“皎皎在里面吗?”语气温和,声音温润,十分动听。

 第16章端午

    瑜楚还在想这声音在哪听过,柯皎皎已经欢呼一声,扑到车窗边:“哥,你可来啦。”

    瑜楚这才反应过来,是柯敏啊,柯府的大公子。

    柯府人口简单,除了柯沐夫妇,就只有柯敏柯皎皎兄妹两个。柯家虽不是什么世家大族,却也世代书香,柯沐的曾祖也曾入阁,封过大学士。只是柯家几代来一直人丁不旺,到了柯皎皎这一辈,更是只有柯敏一根独苗。

    据说柯敏从小聪慧,三岁就开了蒙,识字背书从来不用夫子教第二遍。十三岁时,柯沐故意安排柯敏回嘉兴老家参加乡试,想瞧瞧他在才子云集的江南能不能考出名堂。没想到,柯敏居然一举中了解元回来!

    莫庭和柯敏是同年,对这个年纪轻轻的解元很是推崇,说他“夫唯大雅,卓尔不群”。瑜楚还曾笑话过莫庭莫不是被乡试吓傻了,柯敏不过中了解元,能配得上班固这两句话?莫庭也不争辩,只说让瑜楚过上几年再看。

    瑜楚和柯皎皎虽然要好,可柯家极重规矩,只要有女客在,柯沐柯敏轻易不进后宅。所以瑜楚统共也没见过柯敏几面。

    马车外,柯敏又开口了:“我刚才回府,正碰上母亲派人来接你,快下车吧,母亲已经等急了。”顿了顿,又说:“多谢华姑娘收留舍妹,给你添麻烦了。”

    瑜楚正要客气两句,只听柯皎皎嗤笑一声,说:“楚楚你不用理会我哥,他和那些假腥腥酸溜溜的文人呆久了,也变的又假又酸。我回家啦,过几天你生辰,是打算在家里过呢还是像前两年出城去?”

    “还没和我娘商量呢,我想着还是依去年的例。”

    “噢,”皎皎看着有点沮丧:“你的生辰礼我都备好了。想着今年你除了孝,可以好好玩一天呢。”

    瑜楚忙安慰她:“你的生辰不是也快到了?到时候我去找你玩,再给你带份新鲜玩意儿,保证你没见过。”

    柯皎皎复又高兴,刚要开口询问是什么新鲜物件,却被柯敏打断了:“皎皎,时辰已经不早了,再耽搁下去,只怕华夫人也要着急的。”

    瑜楚想到今天第一次独自出门,又确实出来太久了,便又低声和柯皎皎说了几句话,允诺一定会去参加她的生辰宴,这才把依依不舍的柯皎皎送下了马车。

    门帘掀起,瑜楚抬头,不防撞进了两弯沉静平和的双眸,是正准备接住柯皎皎的柯敏。

    乍见外人,瑜楚没有躲闪,而是含笑点点头,看着柯皎皎安安稳稳落了地,才挥挥手把门帘放下。

    回柯府的路上,柯皎皎小声抱怨:“哥你干嘛来那么快,楚楚正准备送我回家呢。她送我,我们俩儿还能说会儿话。”

    柯敏还在回想刚才那一幕,那么落落大方,和记忆中的模样没有一丝相似,华瑜楚……守了三年孝,变化竟这样大吗?

    心里想着,便没有理会妹妹的抱怨,而是问道:“方才华姑娘说生辰那日要出城?这是他们华府的规矩?”

    “不是的,是楚楚和他父亲生辰都是在端午节。前几年既然在守孝,莫婶娘索性带着楚楚和璋哥儿去城外的普照寺住上一晚,也有给华叔父做生祭的意思。我以为今年他们不会去了呢,没想到楚楚……”柯皎皎叹了口气,又奇道:“哥你怎么会关心起楚楚的生辰了?”

    柯敏避而不答,故意转移话题:“想到你的生辰快到了,随口问一句。你想要什么生辰礼?哥买给你。”

    柯皎皎果然上当了,兴致勃勃地开始盘算,要什么样的礼物好呢?

    华府。

    瑜楚进了府,来不及梳洗就去了丛桂轩。莫氏果然等急了,见瑜楚回来,一边数落她在外面逛的太久,一边急急地安排丫头们摆饭。

    瑜楚不敢分辩,老老实实和莫氏一起用了饭,才把上午的事情一五一十地禀报了一遍,着重强调了她对石江多么满意:“娘,我瞧着那石江,年纪虽然不大,技艺也不算特别高超,可难得的是踏实肯学又不墨守成规。您知道吗,他为了研究古人的脂粉方子,还看了好多医书呢,是我都没听说过的书!女儿觉得,技艺可以修炼,可这份一心钻研的心是极难得的。”

    莫氏满面笑容地看着瑜楚比比划划,笑道:“这经营铺子,有时候用了什么人,比卖什么货都关键。既然这个石江合了你的眼缘,那咱们就请他吧。今儿我往南边寄了封信,问问你大舅舅对柳遇春的余氏评价如何,若好,你的大掌柜也就一起定下了。”

    瑜楚没想到莫氏这么容易就同意了,高兴的不知如何是好,在屋里转了几圈,猛然瞧见炕桌上堆的五彩丝线,想起柯皎皎的话,便问道:“娘,端午节快到啦,今天皎皎还问我怎么过。咱们还是和前几年一样,去普照寺过吧?”

    莫氏愣了愣,说:“楚楚你还想去普照寺吗?今年你满十五岁了,也算是个整生日,娘还想着好好给你操办操办,让你请几个要好的小姐妹热闹一天。”

    瑜楚摇摇头:“我不想在府里过,咱们还是带着璋哥出去吧。璋哥整天读书,也好趁着出府逛逛,疏散疏散。”

    莫氏还是有些犹豫:“去年瑜英过十五岁生日,你大伯母不但在府里大摆宴席,还搭了个小戏台,请了戏班子。娘想着,你也不能比她差太多……”

    瑜楚无所谓地说:“瑜英是瑜英,我是我,咱们好好过咱们的日子,和他们大房比什么!娘,就算在府里大宴宾客,又能有几个人是真心来贺我过生日的?还不如就咱们一家三口一起,开开心心地在外面玩一天。再说了,以前父亲在时,端午节最爱吃普照寺的豆沙粽子,今年我要多吃两个,把父亲那份也吃了!”

    莫氏听了瑜楚的话,心中又悲又喜,悲的是丈夫不在了,女儿连生日都不得好好过,喜的是女儿如此懂事,果然是长大了。沉吟半晌,终于还是同意了:“好,就依你,咱们端午那天还去普照寺。今天你跑了半天,也累了,快回响月斋歇着吧。”

    瑜楚见自己的要求都得到了满足,况且也确实累了,便带着丫头心满意足地回去歇着不提。

    夜里,各院都落了钥,田妈妈服侍着莫氏梳洗完毕,把丫头们打发出去准备上夜的东西,趁着屋里没人,小声说道:“夫人,老奴今天瞧见了柯家大少爷,几年没见,已经完全没了孩子气,看起来又老成又沉稳,模样又好,真真是戏文里说的玉树临风。”

    莫氏噗哧笑了:“妈妈也会拽文了,还玉树临风呢!”

    田妈妈也忍不住笑了:“老奴说正经事呢,夫人别笑话了。老奴听说,柯少爷还没有定亲?”

    莫氏这才反应过来,想了想,犹豫地说:“你是在说楚楚的……唉,这事我前两年也想过。当时看来,柯府尹虽说比老爷品级高,可毕竟都是京官,咱们家和柯家又交好,再者说,京里一直讲究“抬头嫁女儿,低头娶媳妇”,这事说不定一撮合就成了。可是后来敏哥儿中了解元,老爷又出了事,我就是有这个心,也提不得啊。”顿了顿,又说:“敏哥儿今年也十七了吧,一直没定亲,也不知道柯夫人想找什么样的媳妇儿。”

    不等田妈妈答话,莫氏又自言自语道:“敏哥儿是少年才子,京城里头不知道多少有女儿的人家惦记着呢。楚楚虽好,在家世上头,总是要低人一头。”

    田妈妈宽慰道:“老奴冷眼瞧着,柯夫人未必是非要挑个高门大户的媳妇。要不然,柯少爷中了解元后,那么些人家又是递话又是打听,若要有心,也不会拖到今日。柯家世代读书,说不得就只想要个读书人家的姑娘呢。咱们姑娘打小就得柯夫人喜欢,模样又没的说,和柯家小姐更是情同姐妹,若论起来,可是再合适不过了。”

    莫氏觉着田妈妈说的有道理,可转念一想,自己是个寡妇,又没有可托付的至交好友,大房那边更是指望不上,心中一灰,眼圈都红了。

    田妈妈知道自己触动了莫氏的心结,也不敢再说,只是劝道:“这事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成的,夫人不要心急,慢慢打听着就是了。晚了,夫人就歇下吧。”

    莫氏点点头,心绪满怀地躺到了床上。

    端午节转眼就到了,一大早,瑜楚璋哥就跟着莫氏到延寿堂请安兼告辞。三年来,华府众人已经习惯了二房不在府中过节,当家的罗氏也只是客套地挽留了一番,就把三人送出了府。

    一出城,瑜楚瞧着天高地阔,满眼青翠,顿时觉得神清气爽。璋哥小孩子心性,看见什么都觉得新奇,总也看不够。看一会窗外,回身趴在莫氏身上,问道:“娘,咱们今天晚上住在普照寺是吗?那我可以在寺里捉蛐蛐吗?还有萤火虫!我还要捉萤火虫!”

    莫氏脸上挂着笑,闻言道:“咱们今天不住寺里。”

    “啊?”瑜楚和璋哥儿都傻眼了。

 第17章一枚独一无二的流沙包

    莫氏看着一双儿女失望的表情,忍不住笑着说:“今晚不住普照寺,咱们住到寺旁的庄子上。”

    璋哥儿这才松了口气,接着兴致勃勃地问:“娘,那我还能捉蛐蛐儿,对吗?”

    莫氏点点头,瑜楚也很高兴,在自家庄子上,总比在寺里更轻松自在些。

    一行人奔波了半日,到普照寺时,日头已经升到了头顶。瑜楚和璋哥儿早饿了,一下车直奔斋堂找粽子吃,莫氏则去了佛前。

    自打华敦去了,莫氏就在普照寺给瑜楚和璋哥儿点上了长明灯,每次来寺里,总要去看看。

    这边瑜楚姐弟两个吃饱了,见莫氏还没回来,干脆自个儿跑后山玩了起来。

    普照寺离京城远,香火就不如城郊的几座寺庙旺盛,不过人少也少了喧嚣,清幽的环境也吸引了一些爱清静的善男信女,所以也算香客不断。

    今天是端午,寺里除了莫氏母子,并没有其他香客,后山更是一个人没有。璋哥儿一到后山,便欢脱的像只出了笼的兔子,东跑西颠上窜下跳。

    瑜楚心里评估了一下璋哥儿的速度,正盘算着让他追只真兔子回来烤,冷不防树林里窜出俩人来,顿时吓了一跳。

    这是两个长的很好看的年轻人,一个看起来有些冷漠有些不耐烦,被另一个拽着往前走;另一个则嬉皮笑脸地一边走一边说着什么。

    正跑的欢实的璋哥儿瞧见来了外人,也乖乖回到瑜楚身边,有些警觉地看着他们。

    两个年轻人也看见了瑜楚姐弟俩儿,正在说话那个住了嘴,满面堆笑地跑了过来,冲瑜楚作揖道:“姑娘,这里可是已经到了普照寺?”

    瑜楚点点头,指指山下的方向:“往这里再走一会儿就到了,瞧见那个金顶了吗?那就是普照寺的主殿。”

    年纪人前了声谢,转身对站在后面迟迟不肯向前的另一个年轻人喊了声:“哥,就是这儿了,走吧。”想了想,又挠挠头,继续问瑜楚:“姑娘可是从普照寺过来的?我听人说普照寺的粽子特别好吃,不知是也不是?”

    原来这两位是来普照寺吃粽子的!瑜楚还没来得及说什么,身边的璋哥儿插嘴道:“对呀对呀,我姐姐最喜欢吃普照寺的粽子了!你们是专门来吃粽子的?那为什么不走前门,要从后山翻过来?”

    站在后面的年轻人听到璋哥儿说出“专门来吃粽子”几个字时,忍不住嘴角抽了抽,又往后站的远了点。前头这位倒是兴高采烈地答道:“我们本来是要从前门进的,中间拐了个弯办点别的事,就迷路了。幸亏我在大同练了一身辩认方向的本事,这才绕了回来!”抬头看看天,又说:“该用午饭啦,姑娘,小哥儿两位要不要和我们一起回寺里?”

    瑜楚看了看周围,虽然现在没什么人,可她毕竟没带下人,被人瞧见和两个年纪男子走在一起总归不好,便拉着璋哥儿说:“我们不饿,你们先去吧。”

    年轻人点点头,依旧高兴地回头招呼道:“哥,咱俩走吧。”走了几步,还回头咧着嘴冲瑜楚摆摆手。

    瑜楚不觉失笑,璋哥儿也说:“姐,这俩人真有趣,跑那么远来吃粽子。”

    话音未落,瑜楚眼睁睁瞧见刚才一言不发的那个男子踉跄了一下,才继续往前走。

    瑜楚若有所思地望着两个人的背影,方才跟在后面那个人虽然看起来并没有理会她知璋哥儿,可她能感觉到,那人的目光若有若无地落在自己身上。他是谁?为什么自己一点印象都没有呢?

    眼看着两人走远了,瑜楚还在发呆,璋哥儿拉了拉她的衣襟:“姐”瑜楚回过神来,忙说:“咱们也回去吧,娘该找我们了。”璋哥儿点点头,随着瑜楚回到寺里。

    本来就是出来玩的,莫氏并没有过多约束姐弟两个,见二人回来了,只是温言问他们饿不饿,要不要用饭,并没有问有没有遇到陌生人,想来莫氏并不知道寺里又来人了,瑜楚也就没有提。

    母子几个在寺里又停了半天,眼看着天色迅速暗了下来,像是要下雨的样子,莫氏忙吩咐下人套车,要赶在落雨前到达庄子上。

    普照寺的山下共有两座庄子,一个大岳庄,庄民虽也薄有田产,但主要靠租种普照寺的田地过活,另一个就是莫氏陪嫁的小岳庄,庄民大多是莫氏的佃户,此外还零星散落着几户有地的农户。

    一行人刚到了庄子上,天一下子就黑了,云层在天上翻滚,不时有闪电划过,再把四下照的透亮。雷声隆隆,不算太响,但听起来只觉得威力无边。

    璋哥儿有些害怕,进了屋就一直跟在瑜楚身边打转转。瑜楚觉着好笑,却不说破,携了璋哥儿坐在炕上听雷声。

    几声闷雷过去,雨刷刷地下了起来,天地间一片白茫茫,这是入夏的第一场大雨,果然气势如虹。

    璋哥儿本来瞧雨还瞧的挺起劲儿,可过了半晌,大雨还在一刻不停地下着,外头不能出去玩,屋里也黑黢黢的,便觉得无趣起来。莫氏叫他吃饭,也不愿吃。

    瑜楚看着璋哥儿可怜兮兮的小模样,顿时有些心软。想起刚才的晚餐里有一盏牛乳,心中计较了一番,说道:“璋哥儿,姐姐给你做道点心吃好不好?保证比十锦糕还好吃。”

    璋哥儿一下来了兴趣:“什么点心?真的那么好吃?”

    “试试不就知道了?你来帮姐姐做吧。”

    璋哥儿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