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美妆博主的古代日常-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谊满意地笑了,又说:“我此番回京,一是要盯着府里,把衡哥儿你俩都婚事定下来,二是要见见未来的外甥媳妇儿。如今两件事都办妥了,再拜访几位旧友,我就该回大同了。”

    郭源本来在吃东西,闻言一把扔掉手里点心,急道:“娘你这就要走?不留在京里过年吗?”

    姜衡也很是吃惊:“天寒地冻的,往大同那边尤其的冷,路上恐怕不好走,姑母不再等等?”

    姜谊道:“再等,我也不能把你爹、你姑父扔到大同自己过年呀。再说了,出嫁的女儿不能在娘家过年,这是京里的风俗。”

    “那,我们可以不在侯府里面过年啊,我和娘出来过!”郭源焦急道。

 第97章叮嘱

    姜谊见儿子满脸不舍,鼻子也有些发酸:“过年咱们府上事多,我要不回去,你爹一个人应付不来。若有什么闪失,就不好了。”

    郭源岂会不知母亲必定得回大同过年?每年年下都是父母最忙的时候,小到各府人情往来,各处宴请,大到城中犒劳将士,慰问孤寡,哪项都离不开母亲的打点。只是离家一年了,好不容易见到母亲,又恰逢本该阖家团聚的春节,纵是平日再跳脱,此时也不免伤感起来,抱着姜谊的肩膀蹭来蹭去。

    姜谊很少见儿子如此孩子气的一面,想到这是儿子第一次离家过年,心里也是一片酸涩,可还是要安慰道:“源哥儿别闹,你是个男孩子,必得出门历练历练才算真正地长大。总呆在我和你爹身边能有什么出息?再在京城耐烦两年,到那时你若还想回大同,咱们再行安排。”

    郭源吸吸鼻子,嘟囔道:“我才不是想家了,就是不想让娘那么快回去。”

    姜谊故意道:“那是谁,前两天见了我,一个劲儿地问要呆多久,一副想让我快些回去的模样?”

    郭源挠挠头:“那会儿又不知道你这么快就要走。”说的几个人都笑了。

    瑜楚正笑的开怀,冷不丁被姜衡拉了一把,两人一起跪到了姜谊面前。姜谊吓了一跳,忙起身拉着两人:“这是干什么,快起来。”

    姜衡不动,瑜楚虽有些搞不清楚状况,可相信姜衡一定有他的道理,便也跟着继续跪。

    “姑母此番在天最冷、路最不好走的时候回京,又只呆几天就赶着回去,都是为了我和楚楚。我知道姑母是怕我吃亏,心疼我才过来,虽说一家人不用说谢,可我心里感念姑母的苦心,还请姑母受我和楚楚一拜。”说着,俯身长叩不起。

    瑜楚也跟着叩了下去。

    姜谊忙叫郭源:“源哥儿快将你哥哥扶起来,我是做长辈的,给你们小辈张罗,那是应该的,衡哥儿你千万不要如此。”

    姜衡抬起头,脸上竟是晶莹一片:“姑母此言差矣,自从那年姑母把我带到大同,又悉心教养,在我心里,姑母就和母亲一样了。姑母和姑父待我,也是同源哥儿一样,当成亲生儿子一般疼爱。这些年来,姑母为我做的一切,我相信,就是母亲还在,也只能做到如此了。”

    姜谊闻言,十分动容,一边拿帕子擦着眼泪,一边道:“你和源哥儿两个,是我在世上最记挂的人,只要你们两个好,我再辛苦也心甘情愿。好孩子,我知道你懂事,快起来吧。还有楚楚,快起来,来。”

    姜衡还是不动,继续说道:“昨儿我听吴氏说起,想把婚期定到来年二月。每年那个时间,都是边境最为吃紧的时候,也是姑父最忙的时候,到那时,姑母定然是回不来的。既然成亲那日见不到姑母了,我和楚楚就提前给您磕个头吧。”说完,又带着瑜楚一同叩下去。

    姜谊这次端坐着受了,嘴角挂着笑,眼角含着眼:“你这样说,我倒要受这一拜。想想几年前我把你从侯府带走时,还是个小小少年,如今就要成亲了。你祖父、外祖父和母亲在天上看着,一定同我一样高兴。”

    听到提起逝去的亲人,姜衡也哽咽了一声,片刻后才抬起头:“往年这个时候,我和源哥儿早带了家伙去城外打猎,要给年夜饭上添上一道野味。今年回不去,趁着这个机会,给姑母拜个早年吧。”

    待磕过了头,又笑道:“姑母到家了,还请转告姑父,我和源哥儿的那些弓弩,还请帮我们收着。等我们再回去,还给姑父打獐子吃。”

    姜谊听了破涕为笑:“好,都给你们留着。”

    郭源也在一旁拼命点头:”对对对,告诉爹,我还回去呢,千万别把我的那些宝贝扔了。”

    姜衡这才扶着瑜楚起身,却看见她也是一脸泪痕,忙帮忙去拭:“别哭啦,别再引着姑母也哭起来。”

    瑜楚听得姜衡与姜谊的对话,心中感慨,抽抽嗒嗒道:“我和姑母今天才第一次见,却马上就要分别了。这一别,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见面。”

    姜谊道:“楚楚别哭,总会有机会的。”

    瑜楚接过姜衡递过来的帕子,擦了擦脸,问道:“姑母要走了,可还有什么要交代我们的?”

    姜谊顿了顿,缓缓道:“既然楚楚问起,今天我就一并说了吧。衡哥儿,我知道你心里一直还装着腾冲那件事,如今再加上楚楚,你们两个必定是要查个水落石出的,是不是?这事关系到你们的至亲,我不会阻拦,只是还是今年春上那句话,万事小心小心再小心。况且如今的形势,与你刚回来时也不同了。那时你只是宣宁侯府不起眼的世子,和你相当的公子哥儿,京城一抓一大把,无人会过多地关注你。可现在,你得了圣上青眼,圣上亲自拔擢了你的官职,又下旨赐婚,这般的荣耀,可不是一般的公子哥儿能挣来的。往后的日子,有人会羡慕你,有人会嫉妒你,有人会追捧你,当然也有人会设计你,你若想成事,必须比以前更加小心谨慎。所以再碰到事情,千万不可独断专行,一定要同楚楚、源哥儿商议了,再做决定。”

    又向瑜楚道:“你是个懂事的孩子,我也不多说,只是有一句。我成亲快二十年了,和你姑父也大大小小经过许多风雨,之后才悟出来,夫妻之间,最重要的是一个‘信’字。他们男人在外头打拼,越是成功,越是会招惹些流言蜚语,不过只要衡哥儿你俩互相信任,夫妻一心,外头就是有再大的风浪,也不能奈你们何。”

    瑜楚和姜衡忙点头应了。

    姜谊见状,放下心来,笑道:“我要拜访旧友,总要带些礼物,源哥儿你陪我去买吧。至于衡哥儿和楚楚,你俩见一面也不容易,就留在这里说说话。”

    瑜楚不同意:“源哥儿一个男孩家,哪里知道该去哪买礼物,不如我陪着姑母去吧。”

    姜谊摇头:“他不知道,打听着也就是了。你若陪着我去逛街,万一碰上什么人,再告诉了吴氏,让她知道了,不知又要生出什么事来。你还是和衡哥儿在这等着吧。”

    瑜楚眼睁睁瞧着姜谊拉着郭源快步出了屋子,拦都拦不住,耳边响起姜衡的声音:“站了这半日,累了吧,快坐下歇歇。”说着,就被拉到椅子上,手里还被姜衡塞了个茶杯。

    瑜楚顾不上喝茶,迫不及待问道:“姑母为什么要赶的这么急进京来张罗我们的婚事,难道侯府里出了什么事?”

    姜衡示意瑜楚先喝口茶,然后才悠悠道:“侯府这几日都没有往你们府上去商议婚事,你没有疑心?”

    “圣上给咱俩赐了婚,侯夫人定然不高兴嘛,是不是想晾晾我,杀杀我的威风?”瑜楚嘴上说着,心里却毫不在意。

    “你倒是想的明白。”姜衡笑道:“不过吴氏的手段可不光这些,趁着我离开京城这些年,她可做了不少的手脚。”姜衡也不瞒着,把吴氏偷当母亲的嫁妆、克扣聘礼、把持侯府产业的事一一说了,又告诉了瑜楚姜谊如何硬压着吴氏把该拿的都拿出来。

    瑜楚听的直抽气,气呼呼地道:“吴氏也太贪心了,侯府的产业她攥着,不想给你也就罢了,怎么能偷偷花用夫人的嫁妆呢?那些东西,于她不过是能换钱的细软,于你,却是母亲留下的最后的念想了。”

    姜衡见瑜楚气的声音都变了,笑着安抚道:“好啦,都要回来了,别气了。今天出门前,吴氏就把当出去的几件都赎了回来,也将存放母亲嫁妆的库房钥匙给了我。还有聘礼,姑母盯着她将单子列出来,今日就送到你们府上。”

    瑜楚想到姜谊的作为,十分感动:“姑母对你真好!”

    姜衡感叹:“我还没有同你讲过姑母的事情吧。我祖母去的早,祖父又不耐烦打理家事,姑母小小年纪就开始操持侯府的庶务。可是父亲也是个没成算的,姑母不放心,直到母亲进了门,将府里一应事宜交给了母亲,才肯出嫁。因而姑母出阁时,都已经十九岁了。从母亲进了侯府的门,到姑母出阁,统共也就不到一年的时间,可是两人相处了这一年,竟十分投契。后来母亲去世,姑母虽离得远,一直十分挂念我,年年都差人从大同往京城来给我送东西。再后来,祖父也去世了,姑母干脆就把我带去了大同,亲自教养。”

    “我虽然今日才见了姑母一面,却觉得她又大方,又亲切,与京城那些高门大宅的女眷完全不同。夫人出身武将世家,想来也是性子豪爽,和姑母处得来,一点也奇怪。”瑜楚认真道。

    姜衡笑道:“你说的有道理。像我,可以说从小和姜洐一起长大,可是我俩从来都合不来,就是硬凑到一起,也没什么话说。可是那年到了大同,初一见源哥儿,立马就玩到了一起。那时候祖父刚去,姑母怕我伤心,日日都让源哥儿陪着我,我本来最不喜同陌生人相处,可是和源哥儿,就好像是早就相熟的朋友一样,很快就不分彼此了。与姜洐比,源哥儿倒像是同我一起长大的。”

    “那是因为姑母和源哥儿都是真心对你,希望你好。咱们以后,一定要好好孝敬姑母和姑父,好好待源哥儿!”瑜楚十分郑重地说,末了,又加了一句:“以后我一定多多地给源哥儿做点心!”

 第98章瑜英的挣扎

    姜衡没想到瑜楚竟来了这么一句,笑的茶水都喷出来了:“可惜源哥儿不在这儿,不然不知道得多高兴呢。”

    瑜楚撒娇道:“还有,你要给我准备一个专门的小厨房,现在在府里,做点心还要去大厨房借灶火,太不方便了,我才没心思做的。”

    姜衡忙不迭地点头:“想要什么,都提前告诉我,我一定备的整整齐齐的。等咱们成了亲,后宅的事情都由你说了算,想要什么都成,再不用看别人脸色,也不用顾忌别人的想法。”

    瑜楚十分感动,慢慢将头靠到姜衡肩上:“我从没管过家,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好。”

    “当然能,”姜衡温柔道:“侯府里事还是由吴氏做主,你只用管咱们的院子就成,管成什么样都不会有人指手画脚,只管放开手脚去做就是了。”

    “嗯。”瑜楚答应了一声,又想起一事:“姑母方才虽说不要芳菲苑的脂粉,可我想着,脂粉这东西,既得女眷喜欢,又轻轻巧巧地最好携带。姑母离京时我恐怕送不了,等会儿还是由你往芳菲苑走一趟,请余掌柜帮着挑一些新出的脂粉,让姑母回去时带着。等年节时送给年轻媳妇儿或小姑娘们,又新奇又讨喜。”

    姜衡答应了,逗趣道:“我说你能当好家吧。你看,现在都开始操心送年礼的事了。”

    瑜楚吐了吐舌头,两人又说笑了几句,等姜谊和郭源回来,就各自回了府。

    瑜楚回了丛桂轩,先嘱咐捧云带回来的翡翠烧麦热上,然后故意盯着莫氏不说话。

    莫氏笑问道:“可见到郭夫人了?”

    瑜楚点点头,还是不开口。

    莫氏摇头笑道“还在生娘的气?衡哥儿说不让提前告诉你,想给你个惊喜,我就没说。”

    瑜楚嘟嘴道:“他不让说,您就不说了?我可是您的亲闺女!”

    莫氏笑:“衡哥儿可是我的亲女婿。”

    瑜楚也忍不住笑了,不再说这个,问起今日吴氏的来访:“都说了什么?”

    “姜夫人提议将你俩的婚事定在明年二月二十三,我想着这样也能多些时间准备,更充裕些,就同意了。另外,她还拿来了聘礼单子,你要不要瞧瞧?”

    瑜楚接过来,一目十行地看了,见上头列的那些,一张帖子几乎要写不下,叹了口气,将姜谊回京后做的事说了一遍。

    莫氏没想到这中间竟有如此的波折,听后呆了许久,才叹道:“我原已想到衡哥儿在侯府并不那么好过,却没想到竟艰难至此。还好他还有个疼他的姑母,肯这般奔走。将来你到了侯府,可不要忘了郭夫人今日的辛劳。”

    瑜楚忙道:“我知道的,娘你放心。”说着,眼睛扫过宣宁侯带来的礼物,被一个显然有些不同的帖子吸引了注意。

    “这是什么?”瑜楚伸手拿过来看。

    “噢,那不是侯府送来的,是大夫人方才拿来的。”

    “严家的帖子?这个时候请我们去赴宴,是瑜英的事情定下了?”

    莫氏点头:“还没有往外头说,不过听大夫人的意思已经八九不离十。估摸着严家这次宴请过后,就该开始商议了。”

    瑜楚放下帖子,不情愿道:“咱们还去吗?”只要一想到和瑜英一同赴宴,瑜楚就会记起当初在谢府被从假山上推下来的事,心里就十分不痛快。

    莫氏看着瑜楚的脸色就猜到了她在想什么,摸着她的头,温言道:“娘知道你不想去,已回了大夫人不去了,说你要在家备嫁,不好抛头露面。这是规矩,她也不好勉强。”

    瑜楚这才高兴起来,笑道:“大夫人不能在我们面前炫耀她和严家的关系了,定然十分失望。”

    莫氏见女儿笑的淘气,刮了刮她的鼻子,也笑了。

    紫竹苑里,因为要去严府赴宴,瑜英和瑜昭都聚在罗氏这儿挑衣裳,搭配首饰。

    “你拿过来的这些都不好看,我不是有件大红的斗篷吗,怎么不拿过来?”瑜昭将几件衣裳翻过来遍,不耐烦地呵斥自己的丫头道。

    “是我不让她拿的。”罗氏见状,忙过来劝道:“咱们明日过去,最要紧的是严家老夫人想要瞧瞧你姐姐,三丫头乖,你就别穿红色了,让你姐姐穿。”

    瑜昭闻言,十分不高兴:“姐姐的婚事不是已经定下了吗?严老夫人瞧不瞧的,又能怎么样。”

    “话可不能这样说,老夫人是严家的老祖宗,她的话,严阁老也要听的。所以你姐姐明日一定要给老夫人留下个好印象。”

    “要留好印象,姐姐好好表现就是了,为什么不让我穿红色?”瑜昭还是不愿意。

    罗氏看了看正低头选衣裳的瑜英,心中苦笑。这个三丫头,太不懂事了,总不能让她明说出来,是因为瑜昭生的好,要再穿了红,把瑜英比的不像样,可怎么办?只好哄她道:“乖昭儿,娘瞧你穿这件粉色的更好看,又鲜嫩,又水灵。”看瑜昭还是不高兴,只好道:“我才打的那几件首饰,你不是很喜欢吗,要不挑一件过来,配这条裙子穿。”

    瑜昭这才和缓了些,高声吩咐丫头把罗氏的新首饰都端过来让她挑。

    瑜昭虽不明白,瑜英对罗氏的想法却清楚的很,手里摸着罗氏让人赶制出来的大红衣衫,心中暗恨。

    母亲不让瑜昭穿红,与其说是怕她抢了自己风头,还不如说怕严老夫人越过自己看上她。让宝贝女儿嫁给一个瘸子,母亲怎么会舍得!

    也难怪瑜英会这么想。昨晚她知道了严府举办这次宴席的目的,立即跑来紫竹苑,苦苦哀求罗氏。当然她不敢说是不愿嫁,只说是不想这么早嫁出去。可罗氏岂会同意?

    不说瑜楚马上就要嫁到侯府了,他们大房不愿示弱,更重要的是,罗家把卖宅子的银子还了罗仁在外头的欠债后,已经所剩无几。罗氏不愿眼睁睁看着弟弟一家住到贫贱之地的南城,硬是从华府的账上挪了一笔银子出来,另给他们租了一个小院子。

    挪出来的银子,罗氏是不敢给华老太太和华叙知道的,索性近日因为华珣要成亲,使银子的地方多,暂时不打眼。可等到年下盘账时,一定会被发现。罗氏思来想去,实在没有来银子的途径,竟打起了女儿聘礼的主意。

    瑜英要嫁的可是内阁首辅的孙子,聘礼就是比不上瑜楚的宣宁侯府,也不会少。虽说依照华府以往的规矩,聘礼大都折成或银子或铺子让女儿带到夫家,不过罗氏作为当家主母,又是自己女儿的婚事,就是偷偷留下一下,也能做到了无痕迹。于是,在瑜英的婚事上,罗氏比华叙还要着急些,一心想要他们年前就能定下来,早早拿到聘礼。

    罗氏既然有这种打算,自然很是上心,连日来给瑜英又是做衣裳又是打首饰,难免让瑜昭有些嫉妒,这才有了今日的矛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