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陛下偏要以身相许-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扬。
  慕容啸在信中说,他一路平安,只是行军打仗紧张忙碌,才一直没有机会给她写信,至于现如今具体战况,还不太方便向她表述,然而他想告诉她的是,自分别以来,他每一日都在想她,心中一直在惦念着她……
  随信附上的锦盒,是他特意为她准备的礼物,这是在他行军途中,每每令他触物生情,想念她的东西,他将它们一一保存好,特寄来给她看,但愿她见到后,也会想起他……
  因为行军条件有限,信件并不长,说完这些也就结束了。
  然却如饮鸩止渴,愈发叫人不舍放下。
  玲珑捧着那远方寄来的纸张,忍不住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直到确定没错过他一字一句,才终于舍得放下。
  而一旁的明月早已等的蠢蠢欲动,眼见她将信读完了,便忍不住问道,“小姐,那盒子里什么啊?”
  玲珑哦了一声,“我也不知道,打开看看吧。”
  他说这是令他想起自己的东西……
  玲珑也很是好奇,究竟是些什么,能令他想起自己?
  明月得了指令,赶紧来开,而随着盒盖被拿开,里头的物件终于漏出了真容——
  先入眼的是一朵风干的芍药花儿,一把成色极好的象牙梳子,除此之外,还另有两只小巧的锦袋。
  玲珑先拿到手中一只,小心翼翼的打开来看,见竟是一兜红豆。
  而余下的那只,分量似乎没有多重,且还隐约透着股味道……
  玲珑皱了皱眉,赶紧打开,这才认出来,那竟是一兜子花椒。
  “……花椒?”
  她皱眉道,“这是什么意思?”
  前三样她是知道的,芍药传情,有道是“有情芍药含春泪”嘛;象牙梳喻义白头偕老,也是极好的意头,而红豆就更不用说了,连市井间百姓都知这又叫“相思豆”,自然也是传情最佳的物品。
  只是这花椒……
  她正纳闷着,忽见明月掩唇直笑,“花椒代表‘多子’,世子的意思,是想同小姐日后多子多孙,果真是好实用的意头啊!”
  多子多孙……
  玲珑刹那间便想起那日与他小榻上缠绵的情景。
  这家伙,还真是……
  心里正暗暗笑他,忽见明月咦了一声,“小姐,这里头还有信呢!”
  说着赶紧取出来,递到她手上。
  玲珑赶紧来看,发现纸上只有几句话而已。
  慕容啸介绍说,这分别是赣州的芍药,南海的象牙梳,宜昌的红豆,以及蜀地特产的花椒,这都是他一路亲自采摘收集,为她准备的,希望她睹物思人,好好珍惜。
  信看完了,玲珑点头道,“他说这是蜀地的花椒,怪不得闻着这么冲呢……”
  话音未落,却忽然一愣。
  咦,他怎么又跑到蜀地去了?难不成,倭寇已经躲得那么远了!
  作者有话要说:  柿子其实有言外之意,只是不知玲珑能不能猜出来了……
  下章尽量争取晚上,么么啾~~

    
第76章 
  那袋色红味浓的蜀地花椒依然捧在手中; 玲珑却陷入了沉思之中。
  慕容啸的行踪令她深感诧异。
  想越王府千军万马; 不可能连一伙残寇都搞不定吧; 怎么会从江南一直追到蜀地去了?
  莫非……
  她心间一顿,莫非他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眼看她神色忽然变得肃敛,一旁的明月不禁奇怪起来; 在旁唤道,“小姐,您怎么了?”
  玲珑顿了顿; 念及此乃大事; 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况且眼下她自己也只是猜测而已,遂摇了摇头,说; “没什么。”
  语罢看向这跋山涉水送来的锦盒,将那袋花椒系好,重新放了回去,转而拿起了那朵芍药。
  凑到鼻尖闻了闻,还能闻见淡淡香气,不由得惊奇,喃喃道; “几个月前的花期,现如今还能有香味呢。”
  明月凑过来看,也连连夸赞,“小姐您瞧; 这花儿虽没了水分,颜色却还艳丽,打眼一看,跟新开的一样,世子在外打仗,还能有这样的心思送您礼物,实在不容易啊。”
  确实不易,玲珑心间暗自叹了叹,没料到才几个月的时间,他已经由临海的江南,打到蜀地去了……
  回想去年他在祖母面前许下承诺时,正值深秋,现如今,那一年之约也已经只剩两个月的时间了,他是不是真的,可以如约来娶她?
  再度抚了抚那朵艳丽如初的芍药花,玲珑将其郑重放回盒中,又合上盖子,吩咐明月道,“待会一定记得带回去,我要好好收着,等再见到他的时候,拿出来给他看。”
  明月赶忙应下,心间也忍不住憧憬起来。
  两个月,再有两个月,就到了世子与小姐的一年之约,眼看着,她的小姐,终于要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了。
  但愿一切顺顺利利,叫这对有情人早成眷属。
  ~~
  千里之外,襄阳城。
  自本朝开国起,此地便属朝廷治下,然而自打去年桂王起兵,这座城便与其他许多城池一样,已经几番易主。
  而今日,又如荆楚湘赣等许多城池一样,迎来了新的主人。
  去年夏末,桂王自云南起兵,一路打到洛阳,这座襄阳城,原本已被其收入囊中,然因着朝廷的拼死抵抗,以及后来辽王的横插一脚,满怀雄心的桂王早已魂断洛阳城外,此地也因此一时便成了无主之地,几乎没什么防守。
  是以慕容啸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攻进了城门。
  自然,桂王败在辽王手下,此处原该辽王来接手,只可惜他现如今正满心筹办着自己的登基大典,来接手的人马也还在南下的路上,所以才被打着“追杀逃寇”名号的越军轻易占领,就如同赣州,宜昌甚至蜀地等等许多城池一样。
  趁着辽王打着朝廷名号,平定北方之乱的时候,慕容啸率领的越军,也正以风卷残云之势,迅速扫荡着南国的山河,而至于什么逃窜的倭寇,其实早在还未出江南之时,便已被消灭光了。
  入城之后稍歇,他登上城门,俯瞰这座自古以来的军事要冲,身上铠甲未卸,令他透着一股勇毅之感。
  正在此时,才接了情报的宋贺来到面前禀报称,“公子,明州王府递来的消息,辽王前几日以新君之名降旨,召王爷回京,而王爷以身体不适为由推拒了。”
  “降旨?”
  慕容啸闻言冷笑一声,“他也终于心急了?”
  宋贺点头道,“如今北方已被他平定,他暂时找不到王爷的罪名,便只能以此法将人骗去京城,到时候随便找个借口施以‘恩惠’,将人留下,正好可以除去心头大患……”
  分析完辽王此举动机,宋贺罕见的笑了一下,嗤道,“他的主意倒是好,只可惜,谁会如他的愿呢?”
  慕容啸也笑了笑,过后,重又恢复了严肃,道,“此举不过是试探罢了,如此一来,待他日动兵,便有了顺理成章的借口。”
  越王自然不会去京城“自投罗网”,而日后慕容挚却正好可用此来治他的“不敬”之罪,日后也有了向越王府动兵的理由——表面看来,这道旨意下的可谓是妙极。
  只可惜,越王府是不会让他等到治罪的那天的。
  眼望这座悠久古城,慕容啸又想起一事,遂问道,“孟家人此时也该到京城了吧?”
  宋贺点头道是,“算算日子,就在这一两日了。”
  慕容啸嗯了一声,吩咐道,“与京城人手尽快联系,务必保障孟家人安全。”
  宋贺应是,“世子放心,京城俱已经已经安排妥当。”
  慕容啸点了点头,又听宋贺道,“辽王虽爱沽名钓誉,却不是一个有耐心的人,依属下之见,待登基大典一过,他必定要有所动向,而且,这战报也该到了。”
  宋贺分析句句在理,只见慕容啸眸光一冷,道,“那就不妨再快一下,让这战报去为他道贺吧!”
  说着,便开始发军令,“传令下去,在襄阳休整一日,明早上行路。趁近来天气晴好,争取五日之内,一举拿下南阳!”
  不足三百里外,便是通向中原的要塞南阳城,攻下此城,便意味着越王府真正向辽王这位“新君”亮剑了。
  以此为礼,贺慕容挚“登基”,呵,料想待消息送到时,那场面,必定十分有趣!
  宋贺立即应是,转身去传达军令。
  而慕容啸眼望城中那些民居,忽然想起远方心上的姑娘。
  两个月,还有两个月,便是他们的一年之期。
  自许下之日起,他便从没忘记过,一直谨记在心间。
  一别又是数月,每到空闲的夜晚,他便思她若狂,那时将心意装进锦盒,命人带给她时,他多么希望,把自己一起寄给她……
  自然,那只是在思念之下,一时冲动罢了,他终归还是理智的。
  眼下已到了最要紧的关头,他该做的,乃是一鼓作气,实现对她的承诺。
  此刻,站在高处的青年手握长刀,面色紧敛,唯有眸中深处,浮现出独属于她的那一抹柔情。
  ~~
  京城。
  乘船近一月,待终于下了船,又转乘马车,孟府诸位主子又经历了半日的颠簸,才终于到达京城的别院。
  ——这是多年前,孟老太爷还在世时,孟老太太随夫进京面圣时置办下的。
  被封了侯爵,也算高门大户,在京中若无宅邸,不仅面子上欠妥,日后进京也多有不便,是以孟老太太便亲自出面相看,置下的这套别院。
  只是因着京城一向寸土寸金,又王侯权贵云集,所以宅子的位置并不算好,也比不得临安城朝廷赏赐的宅邸大。
  不过眼下才主子五人,住起来还是绰绰有余的。
  孟老太爷还在世时,时常会有进京的机会,因此隔一段时间便会来住一下,然自打他仙逝后,朝廷已经鲜少传唤孟家人进京,因此说来,这座宅子也已经空置了许久了。
  不过所幸这些年还是留有几个看家的下人,时常清扫,因此待长途跋涉的众人抵达,眼见宅邸还算整洁,也觉得舒服许多。
  说来,这还是孟芷心第一次进京。
  其实她们这一辈里,除过曾入宫当了三年娘娘的玲珑进过京,也就孟林皓当年受封侯府世子时,曾随父亲专程来京谢过恩,除此之外,姐妹几个连同小阿淼,她们谁也没来过。
  终于踏到了京城的土地上,孟芷心下了马车,先随大人们打量一番自家别院,心间暗自感慨,
  终于进京了!她终于到了京城!
  说来若不是她提早醒悟,及时改变为人处世的态度,会有今日这般情景吗?
  孟四姑娘一面为自己的明智而庆幸,同时,心间又颇觉畅快,好了,孟玲珑可以省略不谈,现下除了大哥哥,她可是唯一进京的孙女儿了,往后在家中,谁还敢瞧不起她?
  孟芷心暗自扬眉吐气,面上乖顺跟在祖母身边,一路进了屋。
  一家人才在椅子上坐下,下人们还在安置着行李,忽听大伯父孟阔同祖母道,“娘,你们先歇着,我得赶紧换身衣裳,进宫面圣,等从宫里回来,再来向您请安。”
  孟老太太点了点头,又似乎有些言外之意,嘱咐道,“去吧,御驾面前,凡事当心。”
  孟侯爷垂首应是,又同张氏交代,“这里毕竟不如临安人手充足,娘这里,你多操些心。”
  张氏自然也赶紧道是。
  孟阔又特意看了看孟芷心,交代道,“京城人多眼杂,背后关系错综复杂,咱们初来乍到,凡事还需当心,四丫头,切记一定要听长辈的话。”
  这令孟芷心心间一顿,却也赶紧应是,做出一副乖乖女的样子,佯装听不懂大伯言外之意。
  毕竟初来乍到,又因着赶时间,孟阔没空再多说些什么,交代了一声孟林皓去更衣一同进宫,自己便也出去准备,没过多久,父子俩便坐上马车,往宫中出发了。
  而待到日暮时分,父子二人才终于归来。
  眼见两人都好好的,孟老太太才要松口气,却见长子向自己禀报说,“娘,方才进宫,陛下以咱们孟家世代忠烈,抗击倭寇有功为由,新赐了一座宅邸,并叫我们就此迁来京城居住。”
  “什么?”
  只闻厅中几道声音一同响起,孟老太太,张氏,还有孟四姑娘面上,神色各异。
  作者有话要说:  呼,终于码完了,不容易啊!
  小仙女们抱歉,答应好的双更,没想到到了第二天2333
  这几天三次元有事,时间不太规律,但作者尽量多更,请宝贝们担待哈,么么啾~~

    
第77章 
  “怎么会这样?”
  张氏率先出声问道; “这好端端的; 为什么要迁咱们来京?这般褒奖; 手笔也太大了些吧?”
  将外放临安的一家人迁来京城天子近前,表面看来,对于孟家可是天大的喜事; 这当家主母的反应里,却反而着急多于惊喜。
  说来也是,且不论此举背后意义如何; 张氏毕竟是土生土长的江浙人士; 现在娘家人和两个女儿都还在临安呢; 这个年纪了,只想安安生生的过日子,这冷不防的叫人搬家; 还是一下搬这么远,一时之下,着实令人有些难以接受。
  尤其眼见夫君也并不是多么高兴的样子,张氏更加着急,慌忙去看婆母,“娘,这事儿可怎么办啊?”
  孟老太太虽也意外; 却还没至于这么不淡定,道了声“莫慌”,看向长子,问道; “你可领旨了?”
  孟侯爷道,“陛下金口语言,如此皇恩,岂有不受之礼?”
  说着看了看张氏,又特意解释道,“此乃圣旨,咱们拒不得。”
  的确,这世间不管什么事,只要从皇帝口中说出来,便是拒不得的。张氏虽明白这个道理,还是忍不住重叹一声,“在临安时我就觉得,这趟进京不简单,这才第一天,就碰上这么大的事了,搬家搬家,那么多人,又这么大老远的,谈何容易?”
  张氏放不下的,乃是多少年来,在临安生活的根基以及亲眷之间的脉络关系,孟老太太的目光自然要比她长远些,闻言道,“当年我和你们爹将家从登州搬到临安,又岂是容易的?凡事不过人为,底下自有管家下人们料理,你多操些心便是,不必这样慌乱。”
  这么多年了,婆母倒难得开口□□她,张氏此时一听,立刻乖乖道了声是。
  又听一旁的夫君孟侯爷道,“娘说得对,这消息的确突然了些,不过也无需惊慌,府里这么多人,宅邸需要先进行修缮,慢慢收拾着吧,不着急。”
  他倒是淡定,这么多年了,总是这样一副波澜不惊的性子,张氏无奈的叹了口气,却也没有反驳,应了声好,想了想,又问,“那兰心蕙心她们怎么办?要不要想办法,把亲家们一并弄过来?”
  这话一出,都不用孟侯爷再说什么,儿子孟林皓便开口道,“娘,二位姐姐都是有婆家的人,您就不必操心了……”
  孟侯爷也道,“这都是小事,慢慢来吧,眼下你们做好准备,先进趟宫请安吧。”
  这话说的是,她们此次进京的便是为了参拜新帝新后,现在爷们儿们拜见了新帝,女眷们自然该赶紧去拜见皇后才是。
  孟老太太便点了点头,“今日天晚了,待明日一早,咱们便进宫吧。”
  张氏只好道了声是,只是思及要搬家这件大事,眉间仍有些化不去的沉重。
  而相较于大人们心间的复杂难言,浑然不知愁滋味的孟家四姑娘却是心间大动。
  进宫……
  老天,她还从未进过宫呢!
  先是新皇降恩命他们迁京,眼看着明日又要进宫了,这近一个月的旅途之苦,果然没有白受。
  ~~
  入宫谢恩这等事,宜早不宜迟,于是第二日一早,孟家三位女眷便穿戴整齐,坐上了入宫的马车。
  新帝登基大典在即,这几日,那些如孟家一样,原本在外地的权贵们纷纷入京参拜新君,因此,宫门外也是格外热闹,孟老太太她们虽是已经赶了早,然待即将到达宫门外的时候,依然免不了地排起了长队。
  从临安出发的时候,还是盛夏,待一路到达京城,已经入了秋,加之京城地处北方,此时,天气已经明显凉了下来。然尽管如此,马车里待久了,依然难免憋闷,尤其今日为了进宫,几人都是身着正装,这衣裳一层层的穿在身上,难免有些冒汗。
  孟芷心撩帘瞧了瞧外头,望见那些排队等着进宫的车队,不由得感叹,“这么多人,要等到何时啊?”
  孟老太太年纪虽大,却依然坐的端端正正,闻言道,“既来之则安之,这种事急不得,耐心等着吧。”
  孟芷心只好应了声是,心里却悄悄烦躁,再这般等下去,早起精心上好的妆容岂不是要花了?
  正腹诽间,忽听祖母又开口道,“丫头,皇宫可不是寻常地方,人多眼杂规矩重重,你今日一定要当心些,凡事低调莫张扬,万不可造次。”
  孟芷心愣了愣,心道老太太这话实在太有针对性,仿佛她打定主意要生事似的,其实她哪里有呢?心间存着的,不过好奇心居多罢了,只是想亲眼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女人,才能当上皇后,坐到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