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陛下偏要以身相许-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缓了缓,只听大姐夫陈景霖道,“如此大事,相信再过不久,朝廷会亲自发布消息的。”
  二姐夫贺伦也点了点头,“不错,还是到时听听朝廷怎么说吧,只是不知出了这种事,当下形式又会有什么变化。”
  二姐姐蕙心摸了摸肚子,不无担忧的问夫君道,“这事儿会对咱们有什么影响吗?”
  却见夫君也是一脸茫然,摇了摇头说,“尚不知,最多就是科考延后吧……”
  贺家书香门第,他三年前中举,原打算今年继续赴京春闱,但眼下得情景,今年的春闱怕是不会如期举行了。
  不过这样的当口,不进京也有好处,不若等大局平定了再说。
  皇帝忽然驾崩,最受影响的该是现如今的朝廷,而至于他们这些平头百姓,且还远离京城,又能有多大影响呢?
  若是搁在太平盛世,老百姓们无非老老实实的在家守国丧便好,然麻烦的就是,现如今并非太平盛世啊!
  尤其皇帝还没儿子,那几位王爷还正打的你死我活,而今只盼着,他们能快些决出个胜负,早些让这江山安稳下来才好。
  原本乐乐呵呵的过年,因着这个消息,众人心间顿时都有些忧心与彷徨,尤其现如今孟侯爷不在家,叫一家人连个主心骨都没有。
  而此时,却见孟老太太叹了口气,对着兰心蕙心两口子道,“圣上驾崩,于国于民都是大事,咱们虽然离得远,也不可掉以轻心,等会儿你们用过饭,也不要逗留了,早些回家告知父母,叫大家都有些准备。”
  侯爷不在,历经风雨的老太太变成了他们的主心骨,眼下听老人家这样说,众人便赶紧应下,得简单用完饭,兰心蕙心两家人便赶紧回了各自的家中。
  而大姐夫所说不假,果然没过几日,由京中朝廷发出的消息便到了临安。
  年还没过完,彼时一屋子女眷正都聚在老太太屋里说话,便忽然见管家入门道,“启禀老夫人及各位主子,方才收到消息,“圣上因旧疾复发,于五日前驾崩,临去前留下遗诏,将皇位传于辽王殿下。”
  “什么?”
  听到这个消息,满屋子人顿时陷入震惊之中。
  尤其玲珑,一度被惊出了声来。
  她怎么也没想到,皇帝竟会把皇位传给了辽王!
  就是那位问她有没有兴趣去京城开店的人?就是慕容啸所说,心机颇深,很会做戏的人,辽王,慕容挚?
  一瞬间各种不解疑惑浮上心头,论说,皇帝该是非常戒备以及痛恨这些藩王的,怎么会到最后,自己先死,却把皇位传给了藩王呢?
  别人心中同样有许多疑问,只听祖母问管家,“这是官衙发布的消息?”
  管家点点头,“正是,是知府大人接了朝廷的圣令,这会儿正派人给各大府上递消息呢。”
  孟老太太便明白了,点了点头,命管家退了出去,又听张氏担忧的在旁问到,“娘,这辽王登了基,会对咱们有什么影响吗?”
  毕竟夫君此次可是随越王世子出去打仗去了,万一辽王不满意越王,会不会对夫君不利?
  老太太叹道,“明面上或许不会有,毕竟咱们的爵位是当年高。祖爷所授,并不是别人给的,但,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究竟如何,全看天子喜好了!”
  若辽王要与越王府作对,很难保证,他们孟家不会受影响啊!
  闻言张氏叹了口气,低声道,“原以为,原以为会是越王爷……”
  事关重大,终是没有说出口。
  但意思屋里人却都明白了,张氏想说的是,原以为会是越王爷会成事的,却没料到竟被辽王占了先机。
  可叹天不随人愿啊!
  老太太心里也正有此感慨呢,下意识的,朝玲珑看了一眼。
  而此时,玲珑还沉浸在疑惑之中。
  她虽没见过皇帝几面,但以他的所作所为来看,这人可不像会轻易让位的人……她忽然一惊,这事情背后,该不会存着更大的阴谋吧……
  她正想着,却见又有人迈进屋里,定睛一看,却是大弟弟孟林皓。
  他似乎也是才从外头回来,一声的风寒,连衣裳也来不及换,一进门,就对孟老太太道,“祖母,皇上传位给了辽王……”
  却听四妹妹孟芷心道,“大哥哥,管家才已经来禀报了。”
  却见孟林皓摇了摇头,又道,“皇上不止传位给了辽王,还命辽王平定叛党,现如今辽王已经入了京,整合自己与朝廷的军队,开始剿灭桂王与秦王了!”
  ~~
  收到从明州王府里传来的消息时,慕容啸才回到营地不久。
  上一场仗连打五日,这几日台州近海一时不见了倭寇的踪影,但须知倭寇奸诈,并没有真的退回去,眼下令大部队上岸稍歇,补充航海时所需淡水粮食,待休整过后,还需再度出海。
  恰在此时,见宋贺来到跟前,向他禀报道,“世子,刚收到的消息,皇帝暴毙,传位于辽王,并命其清除叛党,现如今辽王已经南下,预备向桂王发动猛攻,看目前情形,桂王撑不了多久了。”
  只见慕容啸眉间一凝,稍顿后冷笑道,“这就是他的招数?”
  宋贺也眉间紧敛,道,“他这步棋走得倒是不错,辽东原本离京城就近,他此番名正言顺的接手了朝廷人马,再加上自己的辽军,桂王原本就已经吃力,秦王又一直被挡在关外,他此番出手,胜利堪称轻而易举。”
  慕容啸点了点头,“不错,这就是他一直等的时机,倭寇来袭,我等只能先抽身应对,如此,他便有时机对付那两王,且还名正言顺,堂而皇之……”
  他又冷笑一声,同宋贺道,“如此看来,慕容倾的死因以及所谓的传位昭书,都很有疑点。”
  宋贺点了点头,深表赞同,犹豫一下,又问道,“那接下来,公子如何打算?”
  慕容啸道,“既已出来,总不能半途而废,眼下士气正值高涨,先一鼓作气,将倭寇杀尽再说!”
  至于其他……
  呵,有慕容挚扫清北方麻烦,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宋贺垂首应是。
  为了方便随时出海,他们的营地都设在海边,这个时节本就天寒地冻,海风一刮,更是透骨。
  眼看已到了饭点,他又刚从外头回来,宋贺赶紧道,“公子稍歇,我去传饭。”
  慕容啸嗯了一声,随手脱了被海风的潮气浸透了的外袍,置在火盆边烤干。
  随后,正欲坐下歇口气,却见门外有人有人来报,“启禀世子,有军报到。”
  慕容啸一顿,赶紧叫人进来。
  却见送信的小兵一脸急色,禀报道,“启禀世子,有倭寇突袭头门岛附近,来势汹汹,孟侯爷船只被困,亟待救援。”
  一听这话,哪里还顾得上再歇,慕容啸当即吩咐宋贺,“命陈绍,王召即刻领兵先去救援,其余人手现在集结,准备出海!”
  宋贺立即应是,赶紧出去传达军令,而慕容啸则重新披上那件还未来得及烤干的湿衣,踏出门去。
  作者有话要说:  希望下章能见两人见面,么么啾~~
  下章应该在明早,么么啾~~

    
第70章 
  台州近海有许多岛屿; 头门岛算是离岸较近的一座。
  海上流动性太大,倭寇有无数方向可以逃窜; 加之又极易受天气影响; 所以海战并不比陆战好打。
  而距上一次歼灭数百倭寇之后,已经一连数日并不再见倭寇身影。
  但这并不意味着倭寇已经消灭干净; 所以在大部队撤回陆地补给之时; 慕容啸仍留下一部分人在海上巡逻。
  而此番; 孟阔孟侯爷正是主动请缨在头门岛附近巡逻的。
  今日天气原本有些不好,阴天; 还有些雾; 见此情景,众人原以为倭寇不会来; 却没料到午后日头稍微好些; 便见远处有船只驶来; 大的小的,陆陆续续; 竟有二十几条之多。
  因为要打海战,近海早已禁渔,因此此时出现的这些船只,必定有诈。
  而待他们再驶进一些; 瞭望兵终于辨出,那正是倭寇。
  孟阔立刻下令迎战,又派人去陆上通知慕容啸。哪知今次倭寇来势汹汹,除过已经发现的二十余条船; 后头竟还有,源源不断的冲上前来,尽管孟阔船上备有火炮,此时也渐有寡不敌众之势,而派去报信的小舟也连连被倭寇打的落水,费了好一番功夫,才终于上了岸。
  派去援助的部队已经先行,然等慕容啸到达的时候,才发现境况不容乐观,孟阔的船已被倭寇包围,先前赶来援助的人也被阻隔在外,几番艰难攻坚,都无法靠近。
  这般情形,纵使船上备有火炮,也不敢贸然使出,毕竟双方交错混战,极有可能误伤自己人。
  眼见此种情景,众人这才恍然,原来前些天歼灭的人数只是极少一部分,眼前这些才算是大头。
  关键时刻,慕容啸下令,命弓箭手与火铳手们先打出一条豁口,保障孟阔大船能顺利驶出,又派突击队乘小舟登船,斩杀已经爬上大船的倭寇。
  但因此番倭寇人数的确众多,以至于从午后打到傍晚,才将孟阔的大船救出重围。
  无论如何,将人救出就好,慕容啸随即改换战术,他令兵分两路,与姚成各率船队前后夹击,期间火炮船发动猛攻,弓箭手万箭齐发,天色虽已暗,但大船上火炬高燃,照得近海一片通明,炮声厮杀声不绝于耳。
  如此一番强攻之下,及至半夜,倭寇已是死伤半数,但这还远远不够,毕竟倭寇实在众多,此时仍不可掉以轻心。
  一直打至天明,倭寇们死的死逃的逃,已经所剩无几,慕容啸这才松了口气,正欲稍歇一歇,却见有人报告说,先前所营救的那条大船上有不少人受伤,船上配备的军医忙不过来,要借调其他船只的军医。
  他当即应下,派军医赶过去,想了想,索性又亲自过去查看。
  听说孟阔也受了伤,那毕竟是玲珑的伯父,他于公于私,都该过去看看的。
  ~~
  方才一番激战,孟侯爷率船独挡,不幸腿部中了箭,好在军医处理及时,此时已经包扎好,眼见慕容啸忽然过来,他原想起身迎接,却见慕容啸率先道,“侯爷不必多礼。”硬是没叫他起来。
  孟阔正有军情要禀报,便趁此时赶紧道,“启禀世子,今日这批倭寇,乃是从不同方向而来,一部分出自东南海上,另一部分却像是是在近海某处,臣觉得,台州以南沿海陆地,或有倭寇藏身之所……”
  话才到此,见有小卒奉茶而来,孟阔便将语声一顿,欲客气一声,请慕容啸饮茶,然说时迟那时快,眼看茶盏近在眼前之际,那小卒却忽然将茶盘丢弃,忽的摸出一把尖刀,不由分说就向慕容啸刺去。
  一切发生在瞬间,几乎要叫人来不及反应,所幸慕容啸眼观六路反应及时,在尖刀袭来的瞬间猛地撤身,堪堪躲过,然小卒眼见刺他不成,竟一个反手又向孟阔刺去!
  慕容啸好歹身姿灵活,然孟阔却是腿部受伤很难躲避,眼看着尖刀就要划过孟侯爷的胸口,千钧一发之际,慕容啸一个回身,将那小卒扯回,而后便与其打斗起来。
  这“小卒”招招狠辣,手持尖刀不断挥舞,然慕容啸手上却空无一物,好在他身手敏捷,周围人见此情景,也迅速赶了过来,没几招后,那猖狂的刺客终于被制伏。
  人虽被制住,但好端端的战船上竟有刺客,这实在太过诡异,哪知船上领班的兵长过来查看过后,却禀报道,“世子,此非我方兵士。”
  加之那被压制的小卒嘴里吱哩哇啦说着众人听不懂的话,大家这才终于反应过来,原来这竟是混进来了倭寇。
  这倭寇本就生得与汉人相似,又换上士兵的兵服,不仔细看根本辩不出来,见此情景,直教人吓出一身冷汗。
  气愤之余,兵长当即上前将其一刀毙命,其余众人也无不愤慨,骂道这倭寇实在太过奸诈猖狂,竟然意图混入队伍,刺杀将领!
  说来今次若非慕容啸反应快,孟阔大约要遭这倭寇毒手,孟侯爷后怕之余,赶紧要同慕容啸道谢,然话还未出口,却惊讶发现,慕容啸的小臂竟在流血,且已经浸透了衣袖。
  他当即唤军医道,“世子受伤了!快,快来给世子包扎!”
  倘若那刀尖上浸了毒可就不好了。
  听他这话,众人都是一惊,军医也赶紧跑来,要给慕容啸查看伤口,而慕容啸却先咬牙发话道,“传令下去,各船各营立即清点人数,若有倭寇混入,格杀勿论!”
  众人当即应是,立刻行动起来。
  慕容啸这才由得军医剪开衣袖,查看伤口。
  所幸并未伤及筋骨,且也并不像有毒的样子,军医赶紧为其上药包扎。
  眼见这如自己儿子差不多大的年轻人遇事竟是这般冷静,更为了救自己而受了伤,眉头却都不眨一下,孟阔甚是感慨,赶紧道,“多谢世子救命之恩,老臣铭记于心。”
  慕容啸却摇了摇头,“侯爷客气了,我又岂能叫这倭寇来害你?”
  说着语声一停,转而问道,“对了,你方才说,这倭寇来自两个方向,可观察清楚了?”
  孟阔点头,“应是不会有错,来自近海的那些,船只小,我们一开始险些以为,是附近才驶来的渔船,等他们越来越靠近才发现竟是倭寇,老臣觉得,或许已有倭寇登陆,藏于了附近沿海。”
  慕容啸闻言也凝起眉来,点头沉吟,“说的不错,的确有这个可能……”
  说着又吩咐身边的副将,“传令,命沿海各卫,立即沿海岸搜查,一旦发现倭寇或可疑人等踪迹,立刻上报。”
  副将肃敛应是,出去传信。
  而孟侯爷看在眼中,面上虽未说什么,心间却再度感慨,眼前的青年,聪敏冷静又细心,皇室有此人才,江山还是有望的。
  ~~
  海上硬仗一场接一场的打,在陆地上亲人们日以继夜的牵挂之中,年节过完了。
  出了正月,又迎来了暖春二月,眼看着,西湖边的柳絮也要飘起来了。
  对玲珑而言,皇帝驾崩,也算有利有弊。
  好处是,曾经的“夫君”一没,她身世的危险就算消除了多半;而不利的一面则是,这直接导致她的铺子冷清了许多。
  其实不止她,临安所有的酒楼饭铺都是如此。
  朝廷颁布政令,全天下要为大行皇帝守国丧,三月之内,严禁宴饮,娱乐,婚嫁等事宜,是以在年节过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不止临安,全国境内各大酒楼饭庄生意俱都一片萧条。
  不过相比烟雨楼等酒楼,如意小馆还算幸运,毕竟她卖的只是小吃,还算不得宴饮。
  因此,虽然相较之前的确是冷清,但总归还是有些食客的,况且她还创造了一种新的经营模式——外卖。
  小馆的名号早已打响,且培养出了不少回头客,其中甚至不乏许多大户人家的夫人小姐们,这阵子宴饮不许,娱乐活动也没有,她们一连在家里憋了几个月,早就闷透了,这时候,小馆及时推出的外带服务,简直犹如雪中送炭。
  派人去买些小吃回家,众人一起品尝,既能解馋,又能打发时间,实在算是乏味生活里难得的乐趣。
  更要紧的,这算不得宴饮,并不触犯律法。
  是以一时间,铺子里虽然冷清,外卖的生意却火了起来。
  这期间,祖母仍将她留在了侯府里,不过并未限制她的活动,她闲来无事,仍时常去铺子里看上几眼,待在家里尽是无聊与担忧,还不若出去散散心的好。
  这日才到铺子里不久,正瞧着账本,忽见外头来了报信的小厮,一脸惊喜的道,“姑娘,侯爷回家了,老夫人叫您赶紧回府呢!”
  玲珑一愣,“伯父回来了?”
  小厮忙点头,“是的是的。”
  惊讶之余,她遂赶紧出了铺子登上马车,往家里赶去。
  先前并未听见什么风声,没料到大伯父竟突然回来了,且看那小厮的模样,想来大伯父应是没什么事的,玲珑安心的同时,又止不住的心想,既然大伯父回来了,那,他呢?
  慕容啸是不是也回来了?
  一别竟是数月不见,她惦念的厉害,尤其回想那日清晨他悄悄离开,而自己竟浑然不觉,她又常常自责,若眼下他回来,不知能不能见上一面……
  就这样期待而又忐忑着,马车终于驶入了侯府大门。
  下了马车,听闻众人都在祖母院里,她二话不说,也赶紧跑了过去。
  进屋才见,众人早已到齐,她竟是最迟的一个,而再一看,发现大伯父正坐在祖母跟前,看上去人清减了一些,但精神还好。
  这也是她敬爱的父辈,她鼻尖一酸,唤道,“伯父,您回来了。”
  孟阔笑得和蔼,“回来了,劳累你们一个个急忙赶回来。”
  众人忙都摇头说没有,又追着孟侯爷询问海上的情况,老太太问道,“先前也没听到大军班师回归的信儿,你怎么突然就回来了?”
  而孟侯爷答说,“先前作战时,儿子腿上受了箭伤,海上条件有限,恢复的不太利索,也是趁眼下战况不紧,世子开了恩,命我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