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剩女甜园-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妹!”大全的眼中有激动、有欣慰、也有自豪。他的妹妹,到底是与旁人不同的。
    取了钱回来,围观的人竟也一个没散。
    林雨亲自起草,写了两种合约,大壮爹和郑氏均在上面按了手印,便接过了林雨递来的十五两银子。
    眼见一切成为事实,林珊无力地坐在了地上。
    看热闹的人也都陆续散了,林家沟的人也都走了,只余下林珊在这里发呆。
    “刚刚丁少爷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谢谢了!”
    “你怎知我就是帮你?”
    “我不知你是否诚心帮我,但是,当时的情况,我确实没有别的办法。你的话虽然让我拿出了十五两银子,但我仍然觉得,你帮了我。”
    丁嗣呵呵一笑,他还真不是想要帮林雨,只是这会儿,他不能说了。
    林珊闷闷不乐,总算周围没人了,林雨走过去,安慰道:“珊妹,不哭了,哭花了脸,可就不漂亮了。”
    “呜呜,可是,我已经被他们卖了二十年了!呜呜,雨姐,我知道你是帮我,可是,我还是很难过。”
    “不要难过,你忘了我曾经告诉你了吗?‘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左右这会儿没事儿,你陪着我去趟衙门,把你的户籍拉出来,以后就不用和你哥哥嫂子一个户籍了,他们就再管不得你了。”
    “可是——”
    “没什么可是,你相信我。这次从户籍里给你弄出来,你便是独立的自由身了!到时候我再与你签一个合约,写明你若能提前还给我十五两银子,咱们的合约就自动解除,你看如何?”
    “雨姐——我、我真不知道如何感谢你!”说罢,林珊就要给林雨跪下。
    “咱们姐妹间还用得着这样吗?你若是真感激我,以后就好好帮我做事,你欠我的钱,我会从工钱里给你扣除。相信我,要不了几年,你就能还清这笔钱了!”
    “我知道了,雨姐。我一定好好跟着你干!”
    林雨又给她擦了擦眼泪,道:“天儿冷,哭皲了可怎么办?”
    “我不哭了!”林珊赶紧用袖子擦了擦眼泪。
    待林珊在锅灶旁暖过来了,林雨便带着大壮父母签的合约给林珊的户籍从大全家脱了出来。然后又和林珊重新制定了合约,不在话下。
    晚上,林珊的情绪已经稳定了。边干活,李母边忿忿道:“惯常我就觉得你那大嫂不是个省油的灯,没想到她这样缺德的事儿都能干出来!今儿这么多人说她,她还不知道错,非得做这么绝!哼,就算得了那么多钱,看谁家的闺女敢嫁给她家孩子!”
    说完,又觉得林珊未免可怜,道:“唉!这两口子也真是的,就这么不商不量地把你签了二十年长工,要是你娘知道了,还指不定怎么伤心呢!”
    “少说两句没人当你是哑巴!”李父怕李母的话惹了林珊伤心,赶快制止道。
    “没事儿!我不伤心!我知道,就算在家,我娘也是得听他们的!雨姐说的对,我不能指望别人,我就得靠自己!”说罢,林珊狠狠地把南瓜皮削掉了一大块。(未完待续)

  ☆、第七十章 林母

林雨没想到,在这次林珊的事件中,大嫂孙氏还能替她说话。
    所以孙氏他们离开的时候,林雨又给装了好些蒸饺、糕点等回去。
    日子在慢慢推进,据林家沟来的人说,郑氏和孙氏是村里有名的两个泼妇,而随着林珊事情的发生,两家的关系便没有原本那么好了。
    郑氏若是低调些还好,偏偏这次得了十五两银子,不仅大全的病有着落了,就连家里老大、老二两个儿子成婚的钱也余了出来,不过据说郑氏也不打算这么减省着过,她打算来年开春儿盖个大房子,将来家里儿子们都娶了媳妇,也能宽宽敞敞地住着。
    郑氏的高调炫富不仅没有得到村里人的羡慕,反而人人说她缺德,连带着她家男人在村里也抬不起头来。惯常村里谁家要是有个大事小情,大伙儿必定要时常去关心问候的。可是大壮爹不仅没得到这样的待遇,反而处处被别人戳脊梁骨。难得有个上门的,也尽是说他糊涂。
    这次事件中,伤害最深的,莫过于林珊的母亲了。
    她一辈子都是个好脾气的人。据说她从小家里就她一个女儿,偏偏她八岁大的时候母亲就死了,那时起,她就要承担起照顾父亲和三个哥哥衣食的责任。她跟着老人们学做衣服、鞋子,学做各种吃食。大哥娶嫂子时候的被褥,都是小小的她一手做的。后来,大嫂怀孕了,她要伺候月子,又要帮着照顾孩子。之后,二哥也要成亲了。她有帮着张罗起二哥来。二嫂进门,见大嫂整日除了哄孩子外什么也不做,因而也不帮家里分担。就这样,到了三嫂,再到三嫂的孩子。她就像是个陀螺,在家里不停地转着。
    终于,她出嫁了。嫁给了林家沟里比较富裕的人家。她以为。她终于有了好日子了。没想到丈夫是个不省心的,酗酒、打人,她虽然穿的光鲜。可没人会羡慕她。她的丈夫很浑,发起疯来,连老子娘都打。终于在一次喝多了酒后,被人引到了河边。溺死了。这样的人,所有人都觉得早死早好。没有一个人去报官。于是,她变成了寡妇,带着一个四岁大的孩子生活,这个孩子。就是大壮的爹。
    然而,苦难并没有因此结束。她的男人死了,公公婆婆说是她没做好相夫教子的责任。将她赶出了家门。好在因为她有个儿子,林家也没有把事情做绝。给了她一个废旧的老屋,和房前屋后的两面薄田。
    慢慢的,孩子长大了,要成亲了。可是,这些年来,家徒四壁,她根本没有钱让儿子娶媳妇。
    这时,一个橄榄枝抛向了她。村里一个同是姓林的男人,因为长相丑陋、身形佝偻,打了半辈子的光棍儿。年近四十了,实在想有个媳妇,也不知道谁撺掇的,他向她提了亲,聘礼就是帮她的儿子找个媳妇。
    这是解她燃眉之急的好事,尽管知道自己改嫁会遭人唾弃,可是为了儿子,她也顾不得这些了。于是,她从那快要倒了的房子里搬了出来,带着十七岁的儿子,嫁进了林家,也就是林雨家旁边,现在的大壮家。
    佝偻的老林信守承诺,果然帮着她儿子娶了媳妇回来。只是这媳妇年纪小,又颇为嫌弃林家人,若不是看在钱的份儿上,也不会嫁过来。仗着这家人除了自己,再娶不得别人,媳妇就难免张狂起来,在家里颐指气使,所有人都要听她的话。
    媳妇进门第二年有了身孕,而这时她亦有了五个月的身孕。老林体谅她有孕,帮她承担了许多家务,可她还是经常需要去照顾儿媳妇。
    她生了女儿,老林很不高兴。于是她月子都没坐,就开始继续伺候着一家老小。不过让她觉得安慰的就是,儿媳妇生了个男孩。
    她以为,生活总会好起来的。可是,佝偻的老林没几年就死了,村里人又开始说她是个克夫的。一切她都咬牙坚持了下来,毕竟儿子的生活越来越好了,而自己,也有了个小女儿。
    日子不欢乐,但也不是完全没了乐趣。她大抵是麻木了,忍让了一辈子,如今算得了什么呢?
    她教育女儿,要忍让,当然,她除了忍让也不会别的。
    其实,她自己也不觉得自己有多苦吧?毕竟这一生,她没有过什么追求。在家的时候,是父亲、是哥哥、是嫂子、是侄子;嫁人了之后,是丈夫、是孩子;寡居时,是孩子;再嫁后,是丈夫、是儿子、是儿媳、是女儿、是孙子。她从来不是为了自己。
    当女儿被人说成“克夫”的时候,她再次想到了自己。她慌了,第一次觉得不想让女儿再走自己的路。于是,她求着儿子,让女儿离开了家,希望让女儿和她不一样。具体怎么个好法,她是想象不到,但是就是不要像她这样了。
    听说女儿过得一切都好,她很是欣慰,她终于在睡梦中都能笑醒了。
    然而,儿子的腿摔断了,却带回来了许多银子。她很好奇,但是她习惯性地不敢问太多。
    若不是儿媳妇是个爱炫耀的人,她还不会知道,她的女儿被卖了!她竟然被卖了二十年!
    她不管过的多苦,她始终觉得自己是个人,可她的女儿,从此连个人都不算了。
    虽然是雨丫头买去了,可是她女儿已经成为下人了。
    她忽然觉得,她的世界崩塌了。她活了一辈子,究竟得到了什么?儿子把女儿卖了!
    她绝望了!病倒了!可是竟没有个人愿意照顾她!
    她躺在炕上,嘴里喃喃地叫着女儿的名字“珊儿”。
    当林家村的人和林雨他们说这件事的时候,林珊的面部无比平静。
    林雨看着她的样子,觉得此时的林珊当是十分崩溃的。便道:“珊妹,要么,我给你几天假,你回去看看大娘、好好照顾一下她吧?”
    林珊勾勾嘴角,不带温度地道:“早先她若维护我些,我能到这样的地步?如今想起我了?哼哼,晚了!”(未完待续)
    ps:今天要出门参加同学的婚礼,明天不一定能回来,所以明天的稿子将会自动更新~~~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哦~~~另外,这章的里的林母的原型我老家的一个人物。写她的时候,因为了解,一气呵成,十分感慨。

  ☆、第七十一章 改变(第二更)

林珊彻底的改变了!
    若说以前的她心思单纯、唯唯诺诺,如今,她的冷漠、她的无情让所有人咋舌。
    试问,谁经历了这样的事情,还会一如当初呢?林雨也只能为此付出一声叹息。
    终于,林珊没有回林家沟,而林母也在绝望中死去。
    林母的死,不过是几天之间的事,谁也没有想到,好端端的一个人,一下子就成了风中残烛,还未让人反应过来,就离开了人世。
    都说人活一口气,可是这气到底是什么呢?是骨气、还是正气?或许,这气就是一种希望,林母生活虽然一直活得浑浑噩噩,但即使是为别人而活,也是有希望的。她的希望是父兄、是丈夫、是子女,可骤然间,这一切都没了,那她的路也就到了尽头了。
    或许,在这万千世界中不过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人物的流逝,可是,她的死,却也改变了许多人。其中,就包括大壮家。
    郑氏一直以为,把林珊卖了,得了银钱,自己家里就会有大房子了,大儿子的媳妇也就有着落了。没曾想,林母一命呜呼,发送(出殡、埋葬)老人就要花掉三四吊钱。若按郑氏以往的性格,自然是能省则省的,可林母的死却让大壮的爹十分受打击。有的人,身边的人活着时从来不知道珍惜,以为他们遇到任何困难都能化险为夷,总是把自己的不舒服转移到他们的身上。可真当这个人不在了,后悔也晚了。
    本来就是“死者为大”,棺木、摆席(宴请)等处处都要花钱,且都不是小钱。大壮爹十几年来,处处以媳妇为重。终于在这件事上硬气了一回,将母亲风光大藏了。如此一来,便花去了六七两银子。不过,逝者已矣,活人再做什么,不过也是给别人看的,死者也是感受不到了。
    之后。他们到别处盖了房子。大全便把他家的房子、地都买了过来。郑氏依旧如愿有了大房子,也有了孩子娶妻的本钱,可是。因为离开了老屋,大全家从此不和他们来往了,村里人也因鄙视郑氏的为人而鲜少与他们往来。而郑氏因为当初“卖”林珊的事,让厉云城里很多人看见了。一传十、十传百,整个厉云境内。竟没有一家愿意把闺女嫁到他家。纵然有了好房子,有了银子,可是她的儿子,各个都是年近三十才能娶到一些个不安分的寡妇。倒也成了厉云的奇谈。
    不过,话说回来,这次林雨摊位的事儿闹的着实不小。厉云县下属各村镇来赶集的人也很多,虽事情出在了散集的时刻。但仍有许多人见到了这件事。
    有的看得全的,皆赞林雨心善,肯为他人分担,能救人于水火。有的看不全的,则斥责林雨为人凶悍、刻薄。
    而其中有那么一撮人,纯粹的看热闹不嫌乱子大的,竟对戚千里、丁嗣这样帮林雨说话人编排起来,再加上林雨为李家人租住了戚千里的房子、而丁嗣又每日都招摇者来林雨这儿报道,所以,一时间众说纷纭。
    而不论说什么的,总归是在背后议论。倒是没有敢上前来说的,女人创业的不易或许也可以在这事儿里体现出来,不过恰好在林雨发现的时候,及时做出了调整,此为后话。
    这次赶集李友峰没来,因着前两日李友峰又来过一次,送来了一百双鞋底。紧接着,又接了个二百多双的订单。
    不到一个月就回了五吊钱,这是原本李友峰不敢想象的。而随着年节的日益临近,势必需要的鞋底会越来越多。
    冬日里,大家习惯穿厚点儿,所以千层底会格外受欢迎。如此算来,杨记布匹行三批一共在他们这里定了五百双鞋底了。其中利润约五吊钱左右,李友峰和林雨,每人得了两吊还多。
    而这几日,杨掌柜来摊位上吃饭的时候也透露过,大约禹州的一个大货商会在他这里订一千对鞋底,打算销往禹州各县。因为临近年节,好多大户人家都要开始给下人们做鞋了。若是这笔生意成了,那么,他们在年前就至少能回来十五两银子的本钱,而要不了明年开春儿,全部投入的银钱就都会回本了。
    “如今咱们家里,北炕上全是做好的鞋底和布料,地上我放了个大桌面,专门粘布的,南炕上,除了晚上睡人的时候,就都是铰得一堆堆的鞋底和边角料了。”趁着摊位上没什么人,李友峰和李母说着家里的近况。现在父母都不在家里,李友峰从未和父母分开过这么久,也是想念的紧。
    “你可抻着点儿干,别累出来什么毛病。”李母关心道。
    “娘你放心吧!咱那机器小,我也就摇一摇而已,都不累。而且,我胳膊都变结实了呢!”李友峰笑着,不让李母担心。
    “你也别光顾着自己,你媳妇身体弱,你也别让她太累,知道吗?”相较于林珊家的冷漠,林雨觉得李家人真是这世间的正能量。不过,这里目前还不包括她的弟妹李月灵。
    “你放心吧,娘。现在她就是帮我抻平了布,要么就是哄孩子、做饭,我也不会让她累着的!”
    “这就好!如今我看你大舅哥家的太福和太财都在这城里读书,我也很羡慕。咱们家要是有条件了,我寻思着你也把我大孙子送来,他和太财同岁,他们有个伴儿,多好!而且我总觉着,咱们家小清是块读书的材料!”
    “娘,我也是这么想的。要么我怎么这么努力挣钱!我可不想这俩孩子再走我和月灵的老路!我看看,等明年钱多了些,我就送小清过来!”李友峰信誓旦旦,做父母的,哪个不是为了让子女过得更好呢?
    “对了,娘,现今我觉得咱们家里什么都好,只有一点我觉得可惜了,就是剩下来的那些边角料,我寻思要是做鞋底的话,拼拼凑凑不仅浪费时间,价钱还低,总觉得不合算。要是扔了吧,我又觉得可惜了!我想问问大姐,看看她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要是没有的话,我打算按斤卖给村里的人,到时候他们拼起来当被面儿也好,做门帘、鞋底儿也成,总归不浪费。”(未完待续)
    ps:推荐一本老妹的书:《皇后好嚣张》
    风格比较轻松~

  ☆、第七十二章 归人(第三更)

林雨听了李友峰的提议,也建议他试一试。
    这做鞋的边角料和其他的边角料不同。因为是鞋楦画出形状而铰出来的,所以都是弧形的。按说,这不是什么好东西,更不好拼凑,就是送给人也无妨。但是,林雨有了鲁家磨坊的教训,她亦不敢做这样白送人糖果的事情。
    其实鲁家磨坊之后,林雨想起来她在现代的时候挺流行的一个故事。说甲每天给乙一块糖,忽然有一天不给乙,而给丙了,乙就不高兴了,就怨恨甲了。殊不知,乙从来没给过甲什么,而那糖是甲的,他爱给谁,便给谁。还有一句比较流行的话叫“你弱你有理,我强我活该。”说的大概也是这个意思。
    帮人,可以。不说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只要是吃力不受埋怨,也就可以了。
    就如这边角料,给人,行。但是这次给了甲,因为甲家困难,他有了这些边角布料可以拥有一个拼凑的新被面了,下次,他又有了一个拼凑的新门帘了,再下次,他有了一双厚实地拼凑的鞋底了。之后,他就会想,下次你给我的时候,我做什么呢?而这时,你把布料送给了乙,那么甲八成会怨恨你。可是,若是一开始就以低价卖给他们,所有的穷人都是公平竞争,买到与否,全凭自己。那么,自己买不买得到,就怨不得李友峰这边。而李友峰卖的便宜,大家也会为此称赞他。
    李友峰最后把价钱定在了一文钱一斤。对于穷困的人家来说,能有这些边角料,也是很好的了。他把家里所有的边角料都收集了起来,一共五斤。刚刚放出风去,果然没一会儿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