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回18岁-蛮妈-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美琴趴在老公怀里小声安慰他,向张林青承诺以后也会孝顺公公,会让他老人家在剩下的日子里过得舒舒服服的。
  张林青没有说话,只是紧紧搂着老婆,说了声,睡吧,时候不早了,明天还得早起。
  张林青闭着眼睛脑子里一直盘旋着老爹上辈子去世的场景,心酸不已。
  方美琴说道做到,第二天一大早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拿着家里的饭盒去早餐店买了公婆喜欢吃的早餐送过去,跟大姑姐说好,以后公婆的早饭都由自己送。
  张月华喃喃自语地说道,美琴这是怎么了,这么忙还给爹妈送早饭?
  陆姚松听到后,接了句,你弟媳妇孝顺你爹妈,这还不高兴啊?!
  张月华转念一想,也是啊,这是好事啊,大弟一家靠不住,老二虽孝顺但终究是个男人,哪有女人家心细。
  方美琴接手那是好事啊,自己在从一旁帮衬着,爹妈在魔都生活比过去的地主老财还要享福呢。
  张月华想通了,随即就丢开了,她们家现在也不烧早饭了,都是出去买了吃,一大家子都够忙活的,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开店的开店;实在没时间。
  张林青起床后,没看到老婆,当她出去买早点了,也就不在意,随即洗把脸,洗漱好,拿了本书在桌子边边看边等方美琴了。
  吃完早饭上班,在单位遇到大姐夫,才知道美琴一大早给爹妈送早饭去了,顿时心里既感动又愧疚,这种事以后还说他一个大男人做比较好,现在天气冷了,这一大早去买东西,顶着寒风刺骨,脸上皮都吹邹了。
  张老爹在小区里交了好几个老头做棋友,这帮老头天天在一起下棋、聊天,聊实事。
  也不知道是不是受他们的启发,还是怎么的这天老爹突发奇想要写协议,预防自己生后事。
  或则是张林青夫妇这段时间的表现让老爹心生怀疑?知道真相?张林青觉得不可能的,老爹的病情只有他们夫妇知道,连大姐都没说,老爹没道理会知道。
  张老爹让张月华给张林明夫妇打电话,约他周末过来一趟,张林明在电话里支支吾吾说没时间,张月华没理他,直接了当说了爱来不来,不过老爹嘱咐的,说是要分钱财,你自己考虑吧!
  一听有钱财可分,张林明立马答应,还在电话里保证会准时到。
  张月华挂了电话,骂了句;德行!
  张月华是出嫁女,自己不好管娘家事,而且老爹的协议跟她也没多大关系,顶多他们夫妇当个见证人。
  张林青不在意老爹手上有多少东西,他也不想要。两世他永远记得那句话,那就是好男不吃分家饭。
  张林明夫妇自然想要老爹手上那点钱了,他们夫妻现在也明白了,在魔都工作看着是挺体面,在乡下提起都很羡慕,但光有工作是没用的,他们没有自己的房子。
  如果指望单位分房的话,还不知道得等到何年马月,朱文兰的户口也在乡下,想要把户口迁过来,首先得有房子,他盼望着老爹能资助他们夫妻两。
  张林明夫妇算计老爹手上的那点钱,张老爹这不和老婆子商量着怎么分,其实他手上没什么钱,之前有点钱都贴给老大两口了,加上这几年张林青每月汇款,手上大概也就2000块钱不到点,还有老家两个大瓦房。
  张大妈其实不赞成老头子这么早把钱财分出来的,张老爹的意思是现在吃喝住穿行全是老二两口子的出的钱,上次生病住院也是老二出的,老爹的意思就是把钱财都放明处,省的老二做了这么多,到最后还被老大一家子诬告。
  张大妈听老头子这么一说,也就不反对了,人心都是肉长的,她是不喜欢老二,嫌弃他不会说话,天天板着一张脸,不会讨好父母,不想老大会撒娇,嫌弃他太懂事了,不想老大是不是需要妈妈去帮忙解决问题,让她有存在感。
  但是现实让她意识到了,她已经老了,不能在时刻帮着不懂事的老大擦屁股了,她已经到了需要依赖儿子的时候了,这个时候在他们身边的确是让她嫌弃的老二,心中是五味杂陈不知道怎么形容那种滋味。
  这个周末大家齐聚老爹住处,一家人坐在客厅里,听着老爹报自己名下的财产,乡下两栋房子,还有2000块钱。
  一听老爹手里有2000块钱,张林明夫妇立马贴上来了,他们想从老爹手里弄点钱在魔都买间房,2000块钱,他们夫妻再贴点,可以买个大三居室的房子了,够他们一家4人居住的。以后朱文兰户口也能迁过来,儿子读书也不怕了。
  张老爹两口子没理会大儿一家听到2000块钱那副见钱眼开的样子,好像这笔钱马上就要落到他们口袋里去了。
  老二两口子倒是无所谓的样子,大丫头一家明显也没打这笔钱的注意,小女儿更是头都没抬,坐在她二嫂身边,拿着本书看着。
  这一对比,立马见高下!
  老爹宣布这笔钱的分配情况,张林明和朱文兰立马站起来笑嘻嘻地看着老爹:爹,别宣布了,直接把钱给我就得了。
  张老爹冷哼一声:“上次我住院,总共花了300多块钱,你二弟一个人出的,你先跟他平坦。”
  张林明讪讪地:“今天出来的匆忙,没带钱,下次吧,老二不会跟我计较这点钱的。”
  张林青:“大哥说错了,我还真计较这点钱,大哥下次记得带给我。”
  朱文兰看出情形不对,连忙拉着老公坐下来,让他静观其变。
  这次不但老爹没好脸色,连张大妈也不再向着大儿一家,她似乎也明白了,钱在老头子手里,她才能有好日子过,一旦老头子去了,她的养老都会成问题。所以也再也没给老大夫妇好脸色。
  张老爹让张林青找写了协议,说好乡下的房子一栋归小儿子,还有一栋等自己老两口归西了房子给老二一家。自己手上的这2千块钱给留500块钱给老三将来成家用,现在这笔钱先有老婆子保管,拿出300给小女儿读书用,剩下的1200块钱是老两口将来置办身后事所需的花费及养老钱。
  自己老两口在这期间生病住院所有花费将有两个成家的儿子一律平摊。
  张老爹说完,张林青夫妇没有意见,张月华更没意见了,她是见证人,张林明不干了,从郊区跑过来,结果一分钱没捞着,还得倒贴,当场就闹出来,他说,自己没钱,还得养孩子,开销太大了。
  朱文兰跟婆婆打亲情牌:“妈,你看这么一份,你孙子可什么都没捞着,以后能不能在魔都读书还不一定呢。”
  张老爹看老婆子要被说动的样子,接过话来:“老大家的,一家代管一带,涛子以后就看你们做父母的能为他创造多少了,我们已经老了,不中用了。”
  说的朱文兰哑口无言,张林明不干,在那边叫嚣不公平。
  张老爹:“老大,不公平不该你叫唤,应该是老二两口子叫唤才对,他们两口子可是什么都没有得到,还帮着养你小妹。这个家里你是长子,你得到的最多,不是吗?”
  这下张林明也不好说什么了,他可以当着外人面说父母不公,偏心,那是外人不了解内情,他能当着父母面说么?那爹妈岂不是要跟他一个个算清楚?
  这下张林明也变聪明了,闭上嘴巴,没说再说一个字。张林青写好协议后,让在场的每个人都签字压手印。
  张林明夫妇签字画押弄得不情不愿的,嘴里一直嘟嘟囔囔的,不过没人管他们。
  这个协议相当于后世的遗嘱了,张老爹提议写下来的,张林青主张签字画押,省的以后耍赖,当然这个耍赖是指张林明夫妻两了。在场的都心知肚明。
  张林青找了街道办和派出所的人做了见证。这下更加合理性了。
  张林明夫妇看自己一分好处都没得到,还背债了,气哄哄的走了。
  张林青办好一切,把爹妈送回小区这事才告一段落。
  时间就在忙忙碌碌中走向1984年,魔都废除了各种票票;以后买东西再也不需要各种票了,全国无限量供养魔都。这对广大魔都民众来说是个大好消息。
  随着改革开放,魔都大街上再也不是灰白黑三种颜色,爱美的大姑娘小媳妇都烫着头,穿着花衣裳。
  张林青由于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为人对待工作严格把控;单位升他做采购科长了;他现在每个月都会出差,全国各地的跑。他的两个店铺的产品更是日益丰满,各地的特产,无论是吃的用的都有。这半年的时间利润高达他本钱的3倍多,这还是对外批发的价格+零售。
  尤其是服装生意,张林青从广市打包的那次衣服足足赚了3倍利润,陆姚松也跟着跨进了万元户。

☆、第 77 章

  张林青特意把淮河路上的2间店面收回来,专门做服装生意;自己又利用木工手艺在闲暇时间做了几个木头的人体模特放在橱窗里,把从广市和香江进口来的漂亮、时髦的衣服挂在橱窗里卖。
  这样一来他的人手肯定不够,服装店肯定不能请周围的大妈了;他请了几个魔都的小姑娘,在淮河店站店。每次店里上新装,他都会让这些小姑娘先穿也算是达到人体移动模特,走动宣传了。
  他把虹口路的商店给关了。因为生意火爆,周围陆续开了好几家杂货店,虽然他们开的店面生意比不上张林青的店,但是终究分薄了些利润。
  后来张林青一想把时间和金钱都放在这上面有点浪费,干脆把店面装修成服装批发的店,专门批发他从广市厂家拿回来的衣服。店里只留大姨子一个人看店,和一个阿姨。
  还有一件事不得不说,那就是他的小姨子李建华偷偷从家里泡出来,说是不读书了到魔都,投奔大姐来了。
  也不知道她一个小姑娘那来那么大的胆子,偷拿家里的钱,从家里泡出来。
  方美琴接到家里的电报时,整个人都有点蒙,她有点怨李建芳回去太张扬了,小姑娘肯定以为她在这里吃香的喝辣的。所以也不好好读书了,整天就想着挣大钱呢。
  没办法,人已经在路上了,说不定已经到了,只能让李建芳每天傍晚去渡口等,没想到刚等了2天还真给等到了。
  方美琴对这个惹事的小妹很是不喜,但人已经来了,不好赶她走,只能收留她了。
  人找到后发了电报回去,让妈妈安心。把小妹安排跟大妹一起住也一起看店,工钱就少许了。
  张林青不得不赞,小姨子是个鬼精灵;她是三姐妹中最聪明的;老婆的聪明比较正统,大姨子就是一个老实人,只有她鬼主意也多,别看她小,一点都不怯生,卖起衣服来那个嘴巴拉巴拉的哄的人花钱还说谢谢。
  张林青现在已经不到广市批发服装了,改成进面料;他自己在魔都盘了一个服装厂,他利用政策之便利,大力发展自己的工厂。每个月他会从香江那边打板,拿回来后放在自己工厂裁剪,每作出一个款式,张林青再根据后世的服装让老师傅稍作修改;然后再批量生产。
  他在工商部门申请了2个商标,一个是旭光牌男装、一个是琴景牌女装;他的两个品牌的服装。
  这样一来张林青更忙了,现在还不流行CEO他也没办法请人打理服装厂。
  这大半年往来广市,他也认识服装界不少人;他准备去考察一段时间后,挖个人回来帮他管理工厂,再说工厂有自己的品牌了,还得请设计师。
  他只能辞职,他打算辞职后,去广市挖人才去。辞职的理由都想好了直接说是要准备参加高考。
  没想到单位不肯放人,认为他是一个不可多得人才,双方一番协商,给他办理了停薪留职。
  今年过年,张林青他们都没老家过年,一是他太忙了,忙的连回去参加春奇和广奇的婚礼都没时间,只给两兄弟包了2个大红包,又在这边以长辈的身份宴请了两家亲朋好友吃顿饭。
  二是张老爹两口子都在魔都,也就没必要回去了,年三十一家人去饭店吃年夜饭。
  三是方美琴终于怀孕了,盼了好久,终于盼来了。张老爹两口子的心也放下了,老二两口子一直没有孩子,在他们心里也是个心事,现在还有就是小儿子什么时候找到,他们老两口就能闭眼了。
  张林青既高兴又伤感;高兴自己有后了,伤感是觉得自己终究错过了女儿。
  按上辈子的时间来说,女儿都已经出生了,而老婆现在刚查出怀孕2个月了,因为老婆月信向来不准,最近发现肚子有点大,一直都以为她长胖了,没想到是怀孕了。
  仔细想想算算时间应该是在自己从广市出差回来那次了。
  老婆一怀孕,这个家里自然一切以老婆为主了,他什么都不舍得让老婆干,而且每天按照医生嘱咐的好吃好喝的伺候着老婆。
  家里的家务都有3个妹妹包了,他每天只需做饭就行了。
  有孩子后,他让老婆辞职专心在家养胎和学习,努力参加明年的高考,算算时间,孩子大概会在明年的10月份左右出生。应该不会影响老婆高考的。
  张林青算算,如果不是年限不对的话,他都以为是儿子来了,儿子就是10月份生的,不过那是90年代初期了。方美琴怀孕后,肚子倒是听大的,其他部位都很瘦;去医院做B超医生说孩子发育挺好的 ,将来肯定是个大块头。
  医生嘱咐孕妇要多运动,要定期来检查;张林青连声应好,他已经激动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夫妻二人都辞职了,张林青也就不好再住在单位的房子里,跟方美琴商量了下把房子还回去。
  单位其实也矛盾,他们挽留的张林青,但是以他现在停职留下的状态实在不好一个人占着一套二居室的房子,看到张林青如此上道,都欣慰的拍拍他的肩膀夸他有前途。后同事们听说方美琴怀孕了,都来恭喜他。
  张林青看着家里马上要添丁了,最近一段时间一直是买买买;友谊商店也对国人开放了,张林青去那边买了好多婴儿用品,小床、车子、尿裤等,上辈子看过女儿是怎么伺候外孙女,他知道怎么用,也知道怎么挑。
  虽然这些东西很贵,他花钱花的心甘情愿啊。而且马上有孩子了,他立马觉得家里的房子不够住;所以他最近一直在考虑买块地皮自己建房子。
  可是找来找去,都没在市区找到合适的地方。去郊区买地皮;实在不方便,他也不乐意。
  后来还是四处打听,在别人的指点下在静安镇找到了一栋将要出售的花园洋房;房子占地面积非常大,目测估计有3亩地的样子,房子光看外观实在是非常漂亮,虽说的民国时建的,大概也就50年的房龄。
  房主介绍房子是德国建筑设计师承建的;质量不用说,德国人那是全世界都出名的严谨的工作作风。房屋设计在国内到现在也是超前的,采光充足,3楼设有玻璃花房;张林青夫妇第一眼就喜欢上了。
  院子大的,足意在两侧各自停放3辆轿车,后院还有一排平房,估计是以前建给家里的佣人居住的。
  房子内装饰,更是一水的红木和鸡翅木,如买下来的话,搬进去
  都不需要任何改装,只需打扫下,就能入住,房主房屋连家具要价22万。
  房主本不打算出售祖产的,因为有海外背景在文革期间严重被打压,老婆孩子也死在文革期间。
  这栋房子一直被政府查封,洋房后面的平房在文革期间都分给了那些曾经在自己家做帮佣的人住。平反后,直到去年房子才回到自己手里。
  房主被文革吓怕了,国内已经没有亲人,再加之海外亲戚一直劝他移居国外,他答应了才下定决心出售这栋房子。
  说实话这个价真不贵,而且房子离魔都最好的妇幼医院非常近,张林青很心动,没有立即答应下来,说是回去商量下。
  回来的路上两个人小声讨论这套房子;方美琴跟张林青两人一起说了自己心中的价格后,第二天就由张林青去跟房主讨价还价还价了,20万,当下就付了定金;剩下的钱约定2天后交付。
  买下这栋房子后,张林青的家底彻底清空了;家里一分现金都没了,最后还是调了淮海路店里最近一个月的流水才凑齐20万呢。
  不过好在服装批发生意非常好,有几个代理商过两天就会来结账,要不然他们家真会断粮了。
  知道张林青离职后,春奇兄弟一度有点惶恐;陆姚松到没担心,单位辞退他也不怕,他现在跟小舅子赚的不知道比单位多多少倍。
  小舅子盘下服装厂时,他也跟着出资2万;小舅子给他算了1%股份以后跟着分红就是。
  春奇兄弟看单位没有要辞退他们的意思,知道二叔不是辞职而是停薪留职,也就把提着心放了下来。
  房子买下来后,张林青一直没时间去看。后来请人打扫干净后;才发现房子的家具除了上好的鸡翅木和红木,还有花梨木的。房主因为不想出国还带着笨重的家具,便宜了张林青,皆大欢喜了。
  用后世的话说,只需领包入住了。
  收回代理商的货款后,张林青给每一位员工都发了双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