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穿越成一个国-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朝白起?”顿时,华佗神情肃穆,从椅子上站起来,对白起重新打招呼:“竟然是先秦时代的名将,失敬失敬。”
  “已死之人罢了。”白起不以为然,点头打过招呼后,继续靠在柱子上观察姬乐放血的情况。
  华佗这时候上前帮他换了一盆水,然后问:“那么小哥又是哪位人杰?”
  “我来自元化公之后的年代,不然也不会知道您的名声,乃汉族血裔。”姬乐刻意模糊自己的来历:“对了,在我们那个时代,将您和另外两位名医,并称建安三医。”
  “建安三医?”华佗果然被姬乐的这个话题吸引,没有继续追问姬乐的身份。
  “老夫那个时代,除却仲景老弟外,不知还有哪位同行流传后世?”
  “元化公的时代,董奉好像还没出生。不过他因杏林之事,也曾美名千古。”姬乐略略提及后世对三人的称颂,其中以张仲景影响最大。
  “医圣?张仲景被尊为医圣?”他捋着胡须,不知在想些什么。
  “当然,您被尊为‘医仙’,名声不在他之下。只可惜,您的《青囊书》没能流传下来。”
  “哼!那些小儿愚蠢,不敢受我医书。”想到去年在牢狱中的经历,华佗脸色顿时阴下来。
  “不过元化公在此,想必再写一卷《青囊书》也不在话下。”
  “那是。”华佗从桌案上取来一部竹简:“这上头有我重新编写的医道心得。这一年来,我在族人中挑选弟子,总算没让这青囊之书失传。”
  姬乐打开一看,为首一句赫然是:“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这句话,不仅仅是医术,更是天地之理,阐述整个元蒙宇宙的法则本质。
  看这句话,姬乐心头一跳,马上往下看:“人,天地之慧,三才之交。古之真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形与神俱,尽终其天年,岁百载计,乃天寿也。”
  “然今人受于酒色之害,邪风之侵,致使阴阳不协,五气失衡,故有病症。”
  “医者,固其源,保其本,灭其邪,补其缺也。”
  顿时,姬乐会心一笑。
  “小兄弟笑什么?”
  “刚才跟武安君说起,黄帝祖神乃医道先师。如今看元化公宝书,果真如此。”
  华佗的医道理念脱胎于《黄帝内经》。将阴阳视作根本:天地有阴阳,人体亦有阴阳。人体四经十二从,便对应天地四时十二月。人体五脏五气,对应天地五行轮转。
  为什么姬乐执着于构筑天地四时循环?
  因为夏国一切文明的根基,都确于阴阳五行,四时循环之上。唯有将天地法则“诸夏化”,才能以人体对照天地,方便华夏强者修行。
  毕竟在这个世界,有无数个种族,每一个种族的体质都截然不同。奇经八脉,五脏六腑,仅仅是夏国人的体质。当然,罗马那边可能也是。但其他世界的种族,却不见得只有一个心脏,两只眼睛。
  “元化公认为,医之道是平衡人体阴阳二气,查漏补缺吗?”姬乐想了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您的想法,就是以人效天,效法自然,阴阳平衡。但凡失衡,便施以汤药、针灸调和,从而达到阴阳平衡,得享天寿?”
  人有自己的寿命上限,这就是天定的寿命。但几乎没有人可以活到这个寿数。在漫长人生中,会因为各种意外或者病症而早夭。
  华佗认为,医道的目的就应该是帮助病人恢复病症,尽可能延续至延寿。
  “正是。”见姬乐很快理解青囊书的内容,华佗一扫方才的阴沉:“这《青囊书》看似是一部医术,实则阐述阴阳之理。在此世界颇具神妙。老夫依照阴阳之轮修行,短短一年便感觉不同。”
  能看出来,一位参悟天地妙义的半神,当然与众不同。
  “还有天寿。若老夫感觉不错,本世界和原世界不同,我们的天寿也随之延长。”
  按照华佗目前的研究,他们这些先民的天寿已经达到二百岁。理论上,每一个人都能活到二百岁。
  姬乐眼睛放光,欣喜不已。
  果然,这批先民与众不同。夏国绝育的问题,就指望他们了!
  不仅仅是地母帮忙调整基因,更是有华佗这位名医在。有他出面研究,或许夏国的疑难杂症再也不是问题。


第二百八十八章 神奇的炼丹术
  “血型?的确,老夫察觉不同人的血液存在排斥性,原来是血型的关系。有意思,有意思,可以研究研究……”
  “基因?这倒不清楚,不过貌似在故土哪个教派,听到类似的理论?想不起来了……”
  华佗兴致勃勃跟姬乐讨论医术。幸亏姬乐肚子里还有半缸墨水,总算能跟上华佗的话题。加上他那个时代的医疗技术发达,也让华佗大开眼界。
  直到旁边武安君等得有些不耐烦,他见姬乐放血差不多,提醒道:“一直放血对身体不好,要不要补一补?”
  华佗点头:“自然,我这有补血的汤药。”
  “在小兄弟那个时代,失血后通过输血进行补充。当然,我原本也是这个思路。但在这个世界嘛……”华佗神秘一笑,他端起冒着热气的药炉,倒了一碗红色汤汁给姬乐:“这是用‘玉芷’熬制的汤药,可补血。”
  玉芷,是华佗在本世界寻找的一味灵药。形似白芷,质地如玉,因此而命名。用玉芷熬煮汤汁,可加速人体血液再生。在不输血的前提下,可自行补足缺失的血液。
  姬乐喝了一口,苦涩和辛辣顿时在舌头蔓延,他不由皱起小脸。
  白起:“怎么,难不成太苦?”
  “还能忍。”姬乐一口口将药汁饮尽,很快就感觉体内有热流从四肢百骸散发,在自己体内催生血液。当然,即便没有这股力量,姬乐自身的青华妙气也能催生血液。
  放掉一部分毒血后,天王黑箭的诅咒力量暂时蛰伏,姬乐舒展手臂,活动身体,笑道:“元化公不愧医仙之名,如今我身体感觉好得差不多。”
  华佗再度号脉,摇头说:“这只是权宜之计,暂时放掉毒血压制邪气。想要真正拔除邪风之毒,回头老夫还要仔细研究。这几日,你二人暂居药庐。放心,老夫会派人给你们准备一日三餐。”
  一日三餐?
  白起和姬乐对视,武安君主动说:“我等客居此地,又请你帮忙诊治,岂能再添麻烦?这村落附近可有野兽异兽?在下武力尚可一用,能帮你们打猎。对了,你这熬制汤药是否需要草药、兽角之物?可一并帮你采集。”
  他们俩饭量太大,实在不好意思让华佗等人帮忙准备饭菜。
  华佗眼睛一亮:“将军神武过人,远非村中壮年可比。我这还真有一些灵药,因异兽护持而不敢采摘。如果是将军……”
  “直接说与我听。”白起大大咧咧将所有事揽下,华佗也不含糊,拿出一张绘满山中地形的兽皮给二人指点。
  在兽皮上,有十几个标记灵药的灵脉节点。白起对姬乐递了个眼色,姬乐立刻会心,在华佗讲解时默默记下整座大山的地形图。
  突然,白起指着地图上的一条山路:“这条通往山顶的道路……”
  “这条路不能走。”华佗严肃道:“山顶是禁地,你们不能随便窥视。”
  二人再度对视,姬乐试探问:“我二人来这里时,听到山顶传来的巫乐。如果没感应错,山顶似乎也有一尊半神?”
  看看白起,再看看姬乐,华佗虽然不了解对方所谓的“半神”是什么境界划分,但却明白这两人的境界层次不逊色自己。
  “想必,这二人已经察觉巫女的存在。”反复思量后,华佗也不再隐瞒:“山顶是村中巫女的修行之所,外人不能靠近。纵然老夫也如此。”
  “原来如此。”姬乐看出华佗的顾忌,也不再细问,而是聊起其他话题。
  “我碍于修行,一日三餐的用度上可能有些问题。除仙果灵药外,一般肉食杂粮不好食用。所以,武安君外出打猎,不用准备我那份。”
  “你也这样?”华佗从桌上取来白玉瓶:“老夫这几个月也不方便吃肉,便制作了一些丹丸,你看合不合用?”
  姬乐倒出丹丸,是一颗颗龙眼大小的黄色灵丹。倒在掌心,异香自动散开。他靠近嗅了嗅:“黄精、首乌、丹参……不对,似乎是红参?”
  “前两味对了,后面那个不是上党参,而是在山里寻找的另一种金参,效果比上党参更佳。”
  “所以,这是元化公你炼制的辟谷丹?”
  “正是。”
  姬乐捏了一枚丹丸入口,浑厚的草本精气在体内散开,瞬间填补疲劳和饥饿。
  想了想,姬乐递给白起一枚。
  白起同样尝了一下,点头说:“你我这等半神,都可五日不食。的确有点意思。”
  没想到,华佗在这里居然研究出真正的仙家炼丹术?
  姬乐脸上闪烁的光辉,仿佛看到什么稀世珍宝一般。他急切问:“元化公能炼制那些长生不死的仙丹吗?”
  “老夫从去年到现在,通过这附近灵山中的仙药,能制作一些益寿延年的丹药。可要说长生不死,还差了些。毕竟材料受限……”
  白起低头想了想:“事不宜迟,我现在就去采药。”
  姬乐:“不用这么急,等明天准备下,你跟村里的人一起去。”
  “不需要。就几株灵药罢了,我一会儿就能回来。”
  那些神兽异兽在白起眼中,无非都是一盘盘桌案上的菜肴。只要是生灵,就没有自己弄不死的。唔……时间系例外。
  见姬乐和华佗一脸不信的神情,他笑道:“怎么,需要我签下军令状吗?”
  姬乐深深看了他一眼,叹息道:“那将军自己小心。若事情不对,立刻回返。”
  “安心吧,只不过几头神兽罢了。倒是你,安心养病,别乱动。”
  华佗看二人互动,心中狐疑:这两位看起来,并不像他们表面上说的那么简单,仅仅是夏国召唤的两位故土人杰。隐约间,能感觉到一些从属关系?但武安君这等名将,怎么会对一后世之人这般态度?莫非,这小兄弟在后世也是一位身份显赫之辈?
  无形间,华佗对姬乐的评价更高一筹。
  “华公!”外头,两位壮汉匆匆进来:“刚才狩猎,有人受伤了,您这还有没有止血药?”
  看到这两位实力媲美四鼎武者的壮汉,姬乐脸色顿时变了。
  这些先民从建安年间穿越,距今将将一年啊!
  而四鼎武者,已经初步脱离凡俗。纵然是夏国,四鼎武者也已经具备高位。刘鹰扬、荀安等人,才不过是这等修为。
  难不成,他们在故土就是这等修为?故土果然存在超凡力量?
  华佗对姬乐二人告了声罪,先去外头帮忙给伤患止血。
  “武安君——”
  “明白。”不用姬乐开口,白起主动开口,跟华佗去外头帮忙。
  在药庐外,有好几位受伤的壮汉,他们胸口、后背都留有兽爪痕迹,正不断对外淌血。
  华佗走过去,拿出一些膏药给他们涂抹。
  白起接过一部分,帮忙涂药。同时,他扫了一圈,围在周围的这些猎人们气血浑厚,双精元充沛,全部具备四鼎以上的实力。
  “我看村里头这些猎手的实力还不错,还能有野兽伤害他们?”
  “哎……阿文他们这些人的实力通过丹药提升,虽然可以跟一般灵兽搏杀。但山里头有一些强大神兽,除老夫能暂时退避外,其他人皆无办法。到底,他们经验不足啊!”
  “那类似阿文小哥这类青壮男子,有多少人?组队狩猎,应该可以把?”
  “没多少,也就三四十人。他们这个年纪的人,力气都差不多。还要有人负责农活,狩猎组只有十八人。”
  三四十人!
  药庐中,姬乐听到这个答案,眼皮猛跳。
  如今整个夏国把那些巫觋、武者加起来,四鼎以上的数量也就三四十人罢了。这还是自己降临之后,在自己降临之前,夏国只有大小猫三两只呢!
  “这些先民的实力有点太强了。”
  等华佗在外忙活完,重新回到药庐后,姬乐问出自己的疑惑。
  华佗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这个啊……老夫在山中采药炼丹,其中有种‘豹胎赤血丹’可提升体魄。只是这些村民没有专门锻炼,虽然力气大,但战斗经验还不如我在故土见到的那些老兵。”
  “这样啊……”姬乐沉吟问:“那么,这种丹药难炼制吗?”
  “这种丹药需要一种特殊的药材。那是一颗通体碧色的宝树,当我摘下灵果后,宝树自动消失。当时,我在山中寻觅多日,也只找到一株,炼就一百零八枚赤血丹。”
  换言之,这赤血丹已经绝迹?
  但是一百零八枚赤血丹,岂非能培养一百零八位四鼎武者?
  “不知现在还剩多少。”
  “没了。”
  “没了?”
  “对,不仅村中青壮年,我还把丹药给其他孩童、妇女以及老人服用。一百零八颗,这点丹药哪够!”华佗一副唉声叹气的模样,彻底斩断姬乐的念想。
  和夏国先民的发展路线不同,在这生长仙药神果的附属世界中,华佗带领先民走上另一条道路。他通过丹药提升先民的体魄,比姬乐引领的仙道更加接近“全民修真”的理念。
  如果华佗等人在这里居住百年,彻底完成血脉蜕变。会拥有仅次于神族的高等血统。不,在这个附属世界,他们就是神族!
  当然,此道不能长久。因为这批先民的数量太少了。纵然成为此世界中的血脉神族,可看外界天王一系子孙仅有万数便可知道。这种强大的血脉绝难繁衍。
  “这就是地母调和血脉的优势吗?”姬乐陷入沉思,立刻修改自己的计划。
  一开始,姬乐仅仅打算将先民带回夏国。可如今,却打算将整个附属世界掌控。数之不尽的天材地宝外加神兽异兽,足以炼制多少丹药?
  如果夏国能拥有一个附属世界作为根基,那发展前景……
  不过最大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拥有这个附属世界的先民,到底愿不愿意跟自己走?


第二百八十九章 山中禁忌
  白起外出打猎,华佗借口照顾伤员暂时离开药庐,只留姬乐自己躺在床上修养。不过华佗倒没什么门户之见,除却《青囊仙书》外,还将他研究的一些丹方交给姬乐看。
  “元化公可真厉害,短短一年就研究二十种仙方。”
  这些丹方被冠以“仙”字,显然不是让凡人胡乱吃的。这些仙丹中,有筑基练气用的黄庭丹,有强健体魄的赤血丹,有辟谷专用的地精丹,也有凝神养心的天问丹……
  “我刻意培养仙道发展,也是打算利用仙丹开拓新局面。没想到赵志文他们还没多少起色。这位青囊医仙却先行一步了。”
  抛开这些先民,仅华佗自己的价值,就足以让姬乐花费无数心思进行拉拢。
  “当然,为了供养一位炼丹师,也要准备相应的天材地宝。所以,这个世界更是重中之重。”
  问题又回来了,如何掌控这个附属世界呢?这个附属世界到底是哪位神明创造的?
  在姬乐纠结这种事情时,华佗也在村落中央的大堂跟三老商议。
  汉朝盛行三老之制,在乡间推举德高望重的三位老者,以此协理教化。
  第六批先民人数只有数百人,是几个躲避战乱的村落被天王拉入异世界。经过最初的整合后,按照汉朝三老之制,推举三位德高望重的老者进行管理。
  因为人数少,且在陌生环境居住,大家空前团结。或者说,此时还不到内斗的时候。
  除却三老外,村落两位半神级强者也占据重要话事权。华佗,他传播医术,为村民疗伤治病,名望极高。
  医者,在汉朝或许不被那些世家豪门放在眼中。但在平民老百姓心里,却占据很重要的地位。那席卷汉末的太平之祸,最初也都是太平道人们以治病救人为宣传手段。
  医巫不分家,难道医仙就能分开吗?
  在后世道教传承的五术中,有山、医、命、相、卜之说。其中“医”就是指医术。那些道士修行长生,哪个不会点医术?
  如果连医术都不会,怎么研究经脉运行,吐纳练气?
  华佗之外,村落另一个重要人物,就是整日在山顶居住的巫女。
  华佗:“巫女还在山顶?”
  三老坐在他对面,中央的红衣老者点点头:“没错,据说这几日邪气又开始暴动。”
  华佗面带忧色:“又开始了?没人沾染吧?”
  “这倒没听说,毕竟那件神器在手,我们还能压制住。但这绝不是长久之策,如果可以,我们最好离开这座山。”
  离开吗?华佗陷入沉思。
  姬乐想办法拉人,但他却不知道,这村落本身也有自己的窘境。这些先民也打算逃离这座拥有无数天材地宝的仙山胜景。
  “对了,那两个外来人是什么来历?他们居住的村落离我们这里多远?还有,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