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士无双-第4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守备师的援兵终于到了。
第六十章 闹革命
麦平松了一口气,部队终于来了,总算可以力挽狂澜,自己还没输。
他振作精神拉起杨树根:“走,去找部队首长。”
来的是江北守备师的一个汽车团外加一个步兵团,车队开到外围就进不来了,被农民拦在外面,战士们也不强行闯关,安静待命。
陈子锟也听说军队出动,他镇定自若道:“让他们司令来见我。”
不大工夫,一个身穿五八式军服的中年军人匆匆而来,领章显示上校军衔。来到近前他啪的一个立正,敬礼道:“首长好,江北军分区司令员兼守备师师长,罗小楼前来报到,请您指示!”
陈子锟回了一礼,道:“稍息。”
罗小楼正是戚秀的丈夫,当年戚家班的年轻武生已经成长为成熟的革命军人,看得出他在这场斗争中明智的选择了中立,甚至略倾向于陈子锟这边。
确切的说,他是站在了人民一边。
“罗司令,你带部队来是?”陈子锟明知故问。
“报告首长,我怕群众没有运输工具,带卡车来帮他们运粮。”罗小楼坦然答道。
陈子锟道:“你来的正好,请战士们帮着维持一下秩序吧,不要搞乱了粮库,造成国家财产的损失。”
“是!”罗小楼利索的敬了个礼。
消息传出,解放军是来帮我们的!全场再次欢声雷动,热烈欢迎人民解放军,民兵和战士手拉手,肩并肩,军民一家亲。
角落里如丧家之犬般的麦平和杨树根傻眼了,这唱的是哪一出,合着军队也被陈子锟收买了啊。
“走,去地委。”麦平道。
两人脱下笔挺的中山装,捡了顶草帽戴在头上作掩护,从人缝中挤出去,累得满头大汗终于出来,急匆匆回到地委,抓起电话想向省里求援,可是电话却不通了。
麦平这点本事,在陈子锟面前完全不够看,邮电局已经被民兵掌握,所有的电话都打不出去,电报发不出去,火车站、汽车站,码头也都有纠察队进驻,暂时中断一切交通。
“陈子锟这是要造反么!”麦平捶胸顿足,他实在想不通,陈子锟哪里来的这个大胆子,挟持群众公然与当局为敌。
麦平想不通是他自己的事情,广大人民群众心里明镜一样亮堂,陈子锟是党中央**派来救灾的,跟他干还能有错?
当然高级干部不这么想,比如罗小楼司令员,到底倒向哪边他是经过极其激烈的思想斗争的,最终结果并不是因为他和陈子锟有旧,而是他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如果选择与人民为敌,等待他的将是万劫不复!
有了解放军的帮助,运输压力大大减轻,汽车团的卡车可比骡车平车拉的多,战士们帮着群众搬粮食,一个个乐呵呵的健步如飞,场面让人看了激动地想流泪。
大势已定,陈子锟做出指示,给市区的群众留一半粮食,拿户口本来领,每家领一个月度的粮食,部队的同志们辛苦了,调拨五千斤小麦丰富一下食堂。
皆大欢喜。
陈子锟身边已经聚拢了好多人,罗小楼司令员,民兵指挥员马春花、陈北等,还有国家粮库的领导,反正事情已经这样了,他们索性跟着陈子锟干了。
“去地委。”陈子锟道。
“去那儿干啥?”陈北问道。
“接管地方政权。”陈子锟意气风发。
“好嘞!”陈北将一件风衣披在了父亲肩上,叉着腰站在他身后,大有关公身旁关平的感觉。
大队人马来到老市政大楼,花岗岩建成的大楼前,陈子锟感慨万千,二十二年前,他在这里率领军民浴血奋战,抵抗日寇,至今墙上还留有当年的弹痕。
地委门口挂着庄严的大牌子,有警卫战士站岗,小战士哪敢阻拦这些人,不但不拦,还要敬礼哩。
一群人簇拥着陈子锟走在地委大楼的走廊里,工作人员听到他们的脚步声探头张望,都吓坏了,这是咋滴拉,爆发革命了不成?不对啊,四九年革命已经成功了,这又是革的谁的命?
来到地委书记办公室,陈北上前一把将桌子上杂乱的文件、墨水瓶、电话机都扫到一边,请父亲坐下。
陈子锟落座,道:“马上叫各单位负责人来这里开会,地区公安处负责把渎职干部麦平、杨树根等人抓捕归案。”
“是!”大家立刻行动起来。
一个地委公务班的勤务员告诉他们,麦书记和杨书记刚才还在这里,大伙儿马上到处搜查,终于在一间储藏室里找到了麦平和杨树根。
陈子锟根本不见他们,让人将二人关押起来,听候组织处理。
忙完这些,陈子锟才拿起电话,让邮电局接通了省委。
……
郑泽如这几天眼皮总在跳,觉得有大事要发生,他每天都打电话到北京,打听事情,但却没料到,事发不在庙堂,而在江北。
秘书一脸凝重的进来,道:“郑书记,江北专线,陈子锟打来的。”
“哦?老陈到江北了。”郑泽如狐疑的拿起了话筒。
“老郑啊,我在地委行署给你打电话,我放了个大炮仗啊,你有个思想准备,别把你吓到了。”
郑泽如爽朗大笑:“老陈你别吓唬我,说吧,什么事?”
陈子锟道:“我带领十万农民造了地委的反,把麦平给撤职查办,暂时拘留了,把国家粮库的粮食也给分了,呵呵,你没吓到吧?老郑,老郑,你怎么不说话?”
郑泽如艰难的咽了一口唾沫,他还哪里说的出话,陈子锟个狗日的,这哪里放的是炮仗啊,简直放了一颗原子弹!
“老陈,你不要再进行下一步举动了,等我过去,我立刻出发。”郑泽如撂下电话,抓起衣服对秘书说:“让铁路局备车,不,让民航局准备飞机,不,调空军的航空兵,我要去江北。”
二十分钟后,郑泽如的专车就开到了空军某部战备机场,一架草绿色的直五直升机的旋翼已经开始运转,领导们弯着腰按着帽子登上直升机,直五拔地而起,向江北飞去。
两小时后,郑泽如抵达江北机场,驻军派车将省委第一书记送到地委大楼。
“哎呀老陈,你搞得我很被动啊。”郑泽如一进办公室就开始抱怨。
陈子锟若无其事:“一人做事一人当,这点事我还担得起,叫你来就是请你善后的,我自己去北京负荆请罪。”
郑泽如沉默了几秒钟,道:“老陈,你这次做的确实过火了一些,我会尽量替你弥补。”
陈子锟道:“善后可不是擦屁股,你要是敢收我发下去的救济粮,我把你也抓起来。”
郑泽如苦笑:“我就是想收,也没这个能力啊。”
陈子锟道:“既然你来了,我就卸任了,回家抱孙子去喽。”
说罢竟然自顾自走了。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你倒是爽了,烂摊子丢给我了。”郑泽如摇着头哭笑不得。
距离地委大楼不远的人民礼堂内,上千人正在公开批斗麦平,这是陈子锟的授意,也是群众的强烈要求,不把这个修正主义分子,官僚作风严重的家伙斗倒,群众的怒火是不会熄灭的。
至于杨树根,则被社员们押回南泰开公审大会去了。
让这两个人威风扫地,从此抬不起头,才不能报复群众,陈子锟用意深远。
……
陈子锟来到了高土坡家属院,群众们围的里三层外三层,纷纷向他诉说生活上的困难,七嘴八舌说个不停。
“大家不要乱,一个个来,你们的意见,我会带给中央,带给**。”陈子锟平易近人,笑容和煦,认真倾听了每个人的意见,总结下来就是一条,吃不饱。
陈子锟说:“国家面临千年难遇的自然灾害,苏联讨债,帝国主义封锁,要相信党会带领大家走出困境,实现**。”
有人道:“咱不是已经实现**了么。”
陈子锟笑道:“你说的是大食堂吧,那只是**的初级探索阶段,算不得数。”
好不容易打发了群众们,陈子锟终于可以抱一抱孙子了,小陈光七岁了,快该上小学了,对北京来的爷爷还比较陌生,怯生生趴在奶奶怀里不敢出来。
陈子锟有办法,他知道这个年龄的男孩都喜欢枪,伸手从腰间拔出一支m1911来,卸下弹夹,拉动套筒检查没有子弹后递向孙子:“想玩这个么?”
“想。”小陈光眼睛都粘在枪上了,虽然家里不缺木头枪之类的玩具,但真家伙他可摸不到。
“喊爷爷。”
“爷爷!”
“乖。”
陈子锟把空枪给了孙子玩,气的夏小青直摇头:“你呀你,老了还这样。”
“陈家的人,哪能不会用枪。”陈子锟笑呵呵道。
晚上吃团圆饭,依马春花的意思在家吃一顿就行,但陈子锟执意要在地委一招摆宴,彭秘书和两个卫士也一起坐下来吃饭,席间还来了一位重要客人,郑泽如。
陈子锟道:“这几天江北发生了一些事情,大家都清楚,我就不多说了,我明天就去北京,这或许是咱们在一起吃的最后一顿饭了。”
大家都低下了头,他们不是普通群众,知道这样做的严重后果,陈子锟牺牲了政治前途,只为江北百姓换一顿饱饭,这种情操,简直比党员伟大。
郑泽如郑重的举起杯:“老陈,我敬你,一路走好!”
第六十一章 赴京请罪,南下广东
郑泽如的话让大家都很难受,陈子锟可能会受到中央的严肃处理,这竟然是最后一顿团圆饭。
马春花明白了公爹为什么要在地委一招吃饭,她站起来道:“爹,我也敬你,虽然我以前对您老有看法,但这件事上,我支持您!”
陈北道:“郑书记敬酒,你跟着瞎掺乎什么,懂规矩不,一个个来。”
陈子锟笑道:“一起吧,咱们同饮三杯。”
外面传来爽朗的声音:“喝酒怎么不叫着我。”
原来是军分区司令员罗小楼到了,他是携夫人前来的,戚秀眼圈红红的,显然才哭过,她说:“干爹,我来送你。”
在座的还有北泰粮食局的副局长刘骁勇,他的心情也很压抑,姐夫率领饥民抢了国家粮库,国家损失了两万吨小麦,这个损失到底有多严重,身为粮食系统领导干部的他,心里是很有数的。
陈子锟道:“拿两把椅子,小楼和秀儿坐下,咱们先干三杯,然后一个个来。”
这场酒席,向来海量的陈子锟竟然醉了。
次日,北泰火车站月台上,大家都来给陈子锟送别,竟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感觉,郑泽如紧握住他的手说:“保重,我会照顾孩子们的。”
陈子锟点点头,目光扫过众人,毅然登车。
列车北上,陈子锟坐在窗口久久不语,纸里包不住火,江北的事情中央已经知道了,等待他的不知是怎样的处分,让他心安的是,自己发起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竟然没有一个人死亡,只伤了三个人还都是因为交通事故。
车到北京,国务院办公厅的工作人员前来迎接,两名警卫回警卫处,彭秘书回秘书处,陈子锟被单独隔离,送回住处,暂时禁止外出。
一名军人很礼貌的要求陈子锟交出配枪。
陈子锟将m1911连同枪套和子弹交给他,军人直视他的眼睛道:“对不起,还有。”
陈子锟笑笑,又从后腰上拿出一把子弹上膛的微型勃朗宁。
军人敬礼道:“谢谢您的配合。”转身出去,和一个妙龄少女擦肩而过。
来的是陈子锟的小女儿陈姣,她在北京大学读二年级,经常回家来蹭饭吃,陈家底子厚,副食品充裕,陈姣脸色白里透红,个头蛮高,足有一米六七,比母亲林文静高多了。
“爸爸,张叔叔和王叔叔呢?”陈姣很奇怪,为什么家里的警卫换了人。
“两位叔叔另有重任。”陈子锟道,女儿很单纯,很好哄,他不愿让女儿知道这些龌龊的政治。
陈公馆增派了一个班的警卫,除了陈子锟之外,所有人都可以正常进出,所以大家也察觉不到异样。
吃过晚饭,女儿去复习功课了,服务人员收拾了碗筷,林文静问陈子锟:“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
陈子锟将江北的事情叙述一遍,林文静脸色变得刷白:“你这是造反啊,你不为自己想,也要为家里人想啊,那些被打倒的干部下场有多悲惨你不知道么?”
“我这辈子没有做过后悔的事情,这件事也不会后悔,你放心,我会委托总理照顾你和孩子,总理人很好,可以信赖。”陈子锟处变不惊,风轻云淡。
好不容易安抚了林文静,陈子锟一个人来到书房,打开台灯看书看报,直到深夜时分,拉上厚重的窗帘,打开书柜暗门,取出一个铁匣子打开,里面是两把崭新的五四式手枪,枪油还没擦掉,还有两盒五十发子弹和四个空弹夹。
陈子锟用棉纱将枪上的油擦掉,装上子弹,拉了枪栓,哗啦一声脆响,忽然发觉有一双眼睛看着自己,再看书房门口,陈姣穿着白色睡衣,赤着脚站着。
“爸爸,你干什么呢?”
“爸爸在擦枪,保护你们。”
陈姣走过来,直接坐在爸爸腿上,撒娇道:“爸爸,明天带我去司马台爬长城吧。”
陈子锟道:“爸爸没空。”
陈姣很乖,知道爸爸忙,也就不再说什么,回去睡觉了。
第二天,陈子锟哪也没去,在家里写了一些回忆录,又给周总理写了一封信,托他照顾家人,但并未寄出。
第三天,依然没有任何动静,陈子锟有一种如坐针毡的感觉,等待判决的滋味实在难熬,就像头上悬了一把刀,随时会落下。
第四天,终于来了一辆伏尔加轿车,车牌号码显示是中央办公厅的,陈子锟松了一口气,如果是来逮捕自己的,肯定不会派中办的车。
一名工作人员告诉他,主席要见他。
陈子锟道:“等我一下,换身衣服。”到更衣室里将手枪卸下,换了一件新中山装出来。
他心情很轻松,不用鱼死网破了。
……
中南海,陈子锟再次见到了**。
“陈将军,你在江北发动群众,踢开党委闹革命,搞得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啊。”**风趣的说道。
陈子锟道:“主席取笑了,我做事不考虑后果,请组织处分。”
**道:“你何罪之有,某些地方官员官僚习气严重,是该批斗一下了,你唤醒了群众,锻炼了民兵,也大大启发了我,想实现**,不能依靠官僚,靠的还是人民群众啊,从这一点说,你是我的老师。”
陈子锟连连称是,不敢多言。
**道:“我们党内有一些人,不善于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以为把持了官僚系统,党务系统就可以为所欲为,这是很幼稚的想法。”
陈子锟知道**说的是少奇同志,但这种情况他不宜插嘴,自己侥幸过关就万幸了,哪能参与高层斗争。
此事就这么风平lang静的过去了,陈子锟没有受到任何责罚,不过跟随他下乡的三名工作人员都受到一定影响,彭秘书被下放到了地方,两名卫士打回原部队。
据说后来**对周总理说,以前以为陈子锟是个将才,现在看其实是帅才,而且能屈能伸,不露锋芒,堪称一代枭雄。
“也很不甘寂寞啊。”总理附和道。
郑泽如按照中央指示,在江北进行善后工作,麦平显然已经不适合继续留在领导岗位上,被免去职务,等候处理,杨树根也被免去县委书记的职务,发到省委党校学习去了,但两人的党籍都还在,而且级别也在,说明组织并未放弃他们。
江北大地上发生的事情,宣传部门进行了冷处理,不许报道,不许宣传,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
省城街头,萧郎捧着荷叶包着的三个肉包子匆匆走着,他们三个逃犯在省城已经藏了一星期了,因为没户口没粮食计划,只能买不用粮票的高价食品,身上那点钱早就花完了。
他们三人藏在郊区一处废弃的空屋里,这栋房子的主人以前大概是个画家,地上扫落着一些水粉颜料画笔,上面落满了灰尘,没有被褥,就捡了一些旧报纸盖在身上睡觉,发黄的报纸上大跃进万斤亩产的新闻还历历在目。
下一步向何处去成了最大的问题,从盐湖农场逃出来已经半个月了,农场方面肯定发现并且派人追捕,很可能车站码头已经贴了他们的通缉令,三人白天不敢出门,傍晚时分才乔装改扮去外面捡一些能用的东西。
这天傍晚,龚梓君一个人出去买吃的,过了两个钟头也没回来,萧郎和柳优晋正在担心他是不是被抓了,忽然龚梓君从窗户爬进来,手里还拎着一个大包。
“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