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第一盗(雪山)-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慕华笑着摇了摇头:“要是我不在这里,自然是这样。但是我在这里的话,他们就要赌一赌,是否能在大理城杀死我。辽国人想杀在下,是为了让大宋腹背受敌,无暇北顾。这一点,我也可以理解。除非到了他们认为无法杀死在下的时候,那杨峰书就会立即起兵造反了,现在大宋的军队在大瞿越国节节胜利,前锋已经过了多罗村,不日就将攻到大罗城下,大瞿越国一灭。南征军班师回朝。那时候,杨峰书可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常睿冬说道:“就算十日之内大宋军队攻破大罗城,班师回朝也要一个月准备,安抚交趾内政,清查黎氏余党都需要时间。这一个月杨峰书就要动手了么?”

谢慕华点了点头:“我要是杨峰书就趁现在动手,反正早就已经准备妥当了,迟早的事,吐蕃拉萨王系又在后边支持,不趁现在更待何时?”

段肃顺想了想,索性摊开了问道:“要是杨家造反,谢相公将作何打算?”

谢慕华耸了耸肩膀,两手一摊,说了一句后世经常使用的外交辞令:“我们大宋绝不干涉别国内政!”

段肃顺冷笑不已,不干涉别国内政?那出兵攻打大瞿越国算什么,要说大瞿越国一直隶属于中原,那隶属于中原的土地大了去了,汉唐时期的疆域岂是现在的大宋能比的么?

只不过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段肃顺虽然不是什么特别英明神武的皇帝,可是一辈子在朝政里厮混,也知道现在是杨峰书造反的千载良机,要是没有大宋的帮助,大理国就很难挺得过去这一关。

“谢相公,大理国对大宋一直毕恭毕敬,虽然现在还不是大宋的藩属,却一直是以藩属自居,请表册封也是大理国历代君王都要做的事。既然大瞿越国平定在即,不如南征大军回朝之时,坐镇大理国……”段肃顺想了想说道。

谢慕华一口回绝:“那可不行。大军兵分两路进入大瞿越国是为了进攻顺利,回朝之时自然是要从大罗城直接回到邕州,要是再从大理走,岂不是耽误了时间?再说,大军南征只是南征,若是干预大理国的内务,回到朝中,皇上还要责罚在下。这可万万使不得!”

常睿冬接口道:“若是现在大理国就上表请封呢?”

【第五十四章 袖珍回回炮】

孙全兴不愧是跟随两位大宋名将打过仗的勇将,一马当先挥舞着长刀杀进了山道。只不过勇是勇了,山道里除了那些伤痕累累的宋军士卒和倒卧在地上的尸体之外,并没有一个越军士卒。那些交趾人和宋军的战斗都在山头上,放眼望去,有些地方已经进入了白刃战斗,但是大多数地方还在用弓箭射击,步卒还在一步步的朝山顶逼近。

孙全兴一身武力无处可施,大喝一声跳下马来,大手一招:“跟我上!”带着本部军马随着侯仁宝部的身后冲了上去。

山上处处是火头,越军射出来的火箭将那些不知道生长了多少年的树木点燃,越往下火势越大,就算是为了不被火烧死,山下的宋军也要豁出命去往山上冲。但是奇怪的是,宋军的冲击有多强,越军反击的力量就有多大,此时此刻根本无法揣测山上有多少人,只能听到一阵阵箭雨呼啸而过的声音。

孙全兴抬头看了看天空,吩咐身边的部将:“从越军射箭的密度来看,两边山头不下两万人,我们集中力量攻击其一,只要抢下来一块高地就行!”

他的判断基本上是准确的,弓箭手并不能独立行动,还需要步兵的掩护,同时弓箭手也反过来掩护着步卒,哪怕是一比一的比例,一侧山头上有五千弓箭手就要有五千步卒,看来杨延彬的猜测是正确的,黎桓果然是把大瞿越国的正规军全部集中在多罗村,利用这里的地形和宋军决一死战。

孙全兴双手握刀冲在最前,亲兵唯恐主帅有失,紧随其后,山上激战连连许多地方已经是弓箭手无法覆盖的区域,孙全兴冲了上去,山上便是一队越军冲了下来,这群越军在大宋士卒的眼里看起来就像是叫花子。

大宋富有,就算是普通的士卒也有铠甲穿戴,长短齐头铠、金装甲、明光细网甲、连锁铠、明光铠、辆裆铠、龟纹甲、鱼鳞甲……将领和士卒穿着不同的铠甲,在穿过树荫的阳光照射下,威风凛凛。那些箭矢射在身上,只要不是射在铠甲覆盖以外的范围,几乎都能被坚固的铠甲抵挡下来。

相比之下,那些带着像破烂斗笠一样的帽子,穿着布衣的越军士兵一个个看起来实在是没法比,只有将领有铠甲穿戴,可是也只有高级将领才有金属制造的坚固铠甲,其他的将领能有硬皮甲就算是不错了。越军为了抵抗宋军的进攻,不但利用地形的优势,还在箭矢上抹了不少毒药,那些提炼自蛇毒,蝎子毒的毒药毒性非凡,就算是擦破点皮,都可以让人手足无力,失去战斗力。

他们的武器在阳光下看起来蓝光闪烁,不知道是否在兵刃上也淬了毒。孙全兴冲上前去,左右开弓,接连砍翻好几个越军士兵,身后大宋士卒一拥而上,迎着潮浪般冲击下来的越军迎头痛击。双方人马就像奔涌的浪涛猛然撞击在一起,冲在最前的士卒纷纷倒地,转身缠斗在一起,人浪翻滚,血流成河!

“侯大人 ?'…99down'”孙全兴不顾身边的战况,一口气冲到侯仁宝的身旁,却见侯仁宝脸色苍白,嘴唇发黑,瘫坐在一棵参天大树之下,身边还守着一小队士兵,可是侯仁宝似乎连动动手脚的力气都没了。

孙全兴到底在邕州和侯仁宝是多年同僚,一看他这般模样就知道是中了交趾人的毒箭,急忙将侯仁宝抱起交给身后的士卒:“快,冲下山,到指挥使大人那里,找军医官!”

侯仁宝微微动了动手指,嘴唇也轻轻蠕动:“孙……”

孙全兴急道:“现在就什么都别说了,快点下去吧!”他知道侯仁宝已经一把年纪,毒箭上的毒性只怕他的身体承受不起,要是救治的不及时,只怕这条命就去了。

“跟我冲!”孙全兴大刀一样接着朝山头冲去。

从山头上冲下来的越军越来越多,孙全兴百忙中回头望去,却见杨延彬的中军大旗已经进了山道,孙全兴不由得一愣,不是杨延彬自己说的,黎桓要等大军全部进入山道再利用地形和宋军决一死战么?那杨延彬自己上来干嘛?

高启德轻声笑道:“指挥使大人,这次,咱们的秘密武器就可以发挥作用了!”

杨延彬点了点头,他们手上的确带着一些秘密武器,却是造兵工署在谢慕华的提一下改良的石炮,这些石炮脱胎自后世蒙古人从阿拉伯人手中夺下的回回炮。这回回炮说白了也就是一种投石机。

但是以前大宋的投石机都是靠炮手来掌握投掷的角度和力量,而且体积庞大,移动不便,要是在这样的山地里,光是推着投石机走都要了那些骡马的命。谢慕华提议造兵工署改良设计一些小型的投石机,不但移动方便,而且第一次在投石机上增加了刻度,这是一个决定性的武器革命。

炮身上有了刻度,就无需熟练的炮手反复调整角度方位,而可以由有经验的指挥官统一调整角度,进行打击,操作的士卒甚至不需要懂得如何调整,只需要按照炮身的刻度,将石块安放好,牵动机括,投掷出去即可。

杨延彬一摆手,身后的士卒推着三十多架小型的投石机走了出来,大瞿越国到处是山地,采集石块极其简单。三十多架石炮对准着孙全兴玩命狂攻的山头。富有经验的指挥官站在高处,身边几名战士举着庞大的木盾为他遮挡箭矢。那指挥官仔细看了看角度,大声喝道:“一号炮,试发!”

一门石炮缓缓推了出来,两个身强力壮的士卒搬起一块巨大的石头,放置到炮身上,那指挥官亲自调准了角度,一声令下,一颗巨大的石弹飞了出去,远远落在左侧的山头上,只不过距离越军的弓箭手阵地略有偏差。

那名指挥官是军中有名的炮手,嘴角不禁露出得意的微笑,就这一下,他已经知道再做一些调整,就可以将倾盆而下的石弹砸在越军阵地上,叫他们知道在高处也并不安全。

杨延彬见他如此轻松,也松了口气,越军占据了地利,杨延彬就是要用这一招逼迫他们下来作战,只要交趾人失去了居高临下的优势,在平地上,他们就是一群待宰的羔羊,精锐是大宋禁军会将他们送到无底深渊里去。

这也多亏了造兵工署的那群能工巧匠,谢慕华哪里记得回回炮的做法,而且回回炮本身也是非常巨大的攻城利器。只是谢慕华记得最关键的三点。

其一,回回炮不是中原设计的那种以人力拉拽的投石机,而是改用了扣发装置,纯粹利用杠杆原理将石弹射出去。

其二,回回炮不是讲石弹放在皮窝里,而是用吊钩之类的东西将抛物给勾住发射出去。

其三,就是回回炮上边有类似于标尺的刻度,可以用来调整射击的方向的角度。

有了这三点,中国人又是投石机的祖宗,那些造兵工署在谢慕华的提醒下,玩了命的研究,居然弄出来一种小型投石机,一经实验,效果非常满意,虽然现在还没有时间来制造大型的回回炮去攻打幽州这般的雄城,可是这样小型的炮已经足够对付大瞿越国那些土坯城墙了。

只不过这是谢慕华自己悬赏三百贯让造兵工署石炮工坊的匠人们造出来的新型武器,三百贯,给的谢慕华无比肉疼,一个半月的工资就这么没了!

杨延彬望着两侧山头上的越军,山上旗帜飞扬,却看不清楚是否有黎桓的王旗在上边,只不过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消灭了这里的越军,黎桓想不出来都不行,逃?只怕他是没有机会了,杨延彬还准备了五百铁骑,一旦越军舍弃多罗村阵地朝大罗城方向逃匿,没说的,这五百骑兵就一直追杀到大罗城下。

“大王,你看那是什么?”一个越军将领指着山下的石炮问道。

黎桓身材很矮小,还不到五尺,跟三寸丁谷树皮的千年绿帽王武大郎有一比。可是黎桓的相貌却很威严,长长的八字胡在他坚毅的脸上显得格外醒目,浓黑如墨的长眉,炯炯有神的双目,那些身材比他高大的战士在他面前都情不自禁的微微弯下膝盖,不敢比黎桓高。

“石炮?看起来小了点,再说这是攻城的东西,丢出来只怕丢到哪里他们都不清楚,难道要指望这点石炮来攻打我们的山头吗?”

黎桓嗤之以鼻,石炮是攻城的利器,不过必须许多石炮一起发射才有威力,原因就是石炮发射的准头不行,要不是密度射击的话,大部分石弹根本就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况且人力发射,人力有大有小,吃饱了饭和没吃饱饭的力气也不一样,并不是说八个士卒一起拉拽,就是那等力气,那不是开玩笑么?

“大王英明!此役宋军必败……”一个看起来颇为高大的越军将领索性跪在黎桓的面前拍起了马屁。

黎桓没有理会他,面前的数万宋军是他的生死大敌,他也知道,宋军说什么帮助丁氏复国只是个幌子,丁氏关他们赵家什么事,想吞并交趾才是真的。可是黎桓上台还不到一年的时间,时间太短了,还不足以让他拥有和大宋对抗的力量。

“大王,你……”一个部将刚刚开口说话。

“呜……呼……”

一颗石弹飞上山头不偏不倚的砸中那个部将的脑袋,跟着势不可挡的落在地上,带着红艳艳的鲜血和白花花的脑浆,再看那个部将的脑袋已经被砸的血肉模糊,根本分不清五官了……

【第五十五章 不可错过的时机】

谢慕华坐在回去的马车上,四周都是戒备森严的侍卫,五郎和九妹更是手按刀柄时刻提防着有刺客出来袭击。他们比寻常的侍卫更多了一份细心,要知道谢慕华要是有什么闪失的话,八姐就变成了寡妇,那还得了?

谢慕华脑子里想的都是常睿冬说的那番话。

“要是大理国现在就上表请封,谢相公就不能坐视不理吧?”

“实不相瞒,今日请谢相公来到皇宫之前,大理国的太子段素英就已经带领队伍出发,前去东京求封。之前大理国都是派大臣前去大宋求封,未免有些不够诚意,这一次太子亲自去东京求封。料想大宋应该不会不同意了吧。既然如此,若是此时大理国有人造反叛乱,就算大宋皇帝陛下还没有接受大理国的请封,那谢相公于请于理也要保住大理国的安全。您说,对不对?”

“高杨两家狼子野心,一直觊觎帝位。这样的乱臣贼子,大理国早就要清除他们了。谢相公,大宋南征大军回师之时,求封一事就应该有了结果,若是求封成功,大理便会请求大宋皇帝陛下出兵帮助大理平叛。与其到时候再派兵马,不如现在就以南征大军为主,进驻大理……”

常睿冬那张看起来老老实实的脸,在谢慕华脑海中一直挥之不去,到底姜还是老的辣,这些人无论是在大国还是小国,都是在政坛厮混了一辈子的人。居然给自己来了个破釜沉舟,生米做成熟饭。于请于理,大理现在正在请封,只要太子路上走的慢点,走个两个月才到东京城,那这段时间内,大理要是有什么意外,谢慕华还真得帮忙,不然的话,一旦赵德昭答允了册封大理段氏,可是段氏已经被人推翻了政权,岂不是让大宋颜面无光?段素英已经出发了,从大理到开封府山水迢迢,沿途就算是路过一个小城,段素英也可以大摇大摆的住进驿馆,这是礼节……

谢慕华越想头越疼,他倒不是就像看着段氏被人推翻,但是这种赶鸭子上架的感觉非常难受,谢慕华习惯了掌权,习惯了自己主动,占据着制高点。但是现在大理国的君臣站在更高的地方,对着谢慕华发出得意的狞笑:这次你不动手都不行。

于子廉低声说道:“大人,不如咱们派人密报皇上,提前断了大理国求封的心。反正太祖皇帝有言在先,不暇远略嘛。就算是当今皇上也要考虑考虑是否就接受大理国的求封……”

谢慕华摇了摇头:“不妥,段肃顺既然敢告诉我,他心里就有底,咱们要是派人去和皇上说不册封大理,那就是要跟段肃顺撕破脸皮。他不敢杀我,可是杀咱们的信使却是无所畏惧,他怕什么?大不了往山贼身上一推,死的只不过是区区小卒,大宋难道能因为一个信使死在大理就对大理用兵吗?”

于子廉也叹道:“没想到段肃顺为了自己的皇位居然这么狠,这一招算是够狠毒了。要么杨峰书起兵造反,咱们南征的军队就不得不卷进来,要么杨峰书就得把他造反的最好机会给放过去……”

谢慕华忽然眼前一亮:“等等,你说什么?杨峰书造反的最好机会?”

于子廉看到谢慕华的眼神,顿时恍然大悟:“段素英求封的事,离开大理国之前一定要做的密不透风,绝对不让杨峰书和高诗夏发现。出了大理国境之后,高杨两家鞭长莫及,段素英自然可以大摇大摆的在大宋行走。谢大人的意思莫非是要逼杨峰书现在就动手么?”

谢慕华微微一笑:“杨峰书要是知道段素英现在已经出发去了大宋,而南征军还在大瞿越国喝交趾人作战,吐蕃王子又来到大理支持他,你说他会不会马上造反?难道他还眼巴巴的等着我死?”

于子廉轻轻点头:“可是要找谁告诉杨峰书呢?咱们的人,谁也去不得!”

谢慕华笑道:“于兄啊于兄,咱们又何必找人去告诉杨峰书呢?杨家筹划多年,在大理城里耳目众多,这消息想放出去还不简单?”

其实谢慕华想到的是信息传递的不准确性,第一个人说出来的消息经过几十人一百人的传递,最后早已是面目全非。能将一个人打了个喷嚏,最后说成那个人得了艾滋病。这一点在信息学上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现在谢慕华打的也是这个算盘,这条消息一旦放出去,辗转传到杨峰书的耳朵里的时候,只怕已经变成——谢慕华答允在大宋皇帝陛下面前为大理求封,所以段肃顺迫不及待的将太子段素英亲自派到开封府去,为求请封成功。

这条消息给杨峰书的压力……谢慕华简直想起来就想笑。

杨峰书一把将手中的茶杯摔得粉碎:“段肃顺这老贼,实在太阴险了!”

侍立在杨峰书身边的是杨氏的智囊杨刚正,见杨峰书如此恼怒,杨刚正急忙劝说道:“侯爷不必恼火,段肃顺已经是黔驴技穷,不得不出此下策了。想那大宋国岂是易于之辈?他这个时候求封,就算保得住段氏,也要被谢慕华榨干最后一点油水!”

杨峰书依旧愤愤不平,拍案而起:“这大理国的天下本就是我们杨家的,先祖杨干贞何等威风,推翻郑氏做了皇帝,这般雄才大略,却被段氏串通洱海以西的泥腿子造了我家的反。他们才是窃国之贼,他们才是叛臣贼子。”

杨刚正长叹一声,当年杨干贞弑君之后拥郑氏清平官赵善政为君,改国号天兴。赵善政为政也乏善可陈,当了十个月国王,就被杨干贞废弃。

杨干贞自己坐上了宝座,改国号义宁。结果杨干贞弄权有术,治国无方,刚愎自用,残暴无比,不得民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