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第一盗(雪山)-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凡是大奸大恶者,也必然是有才的啊!”王溥暗自叹道。

谢慕华看到王溥的眼神时不时的看向自己,心中自得,名义上王溥可以监督他,但是现在谁都知道谢慕华才是江南东路的第一把交椅,王溥在江南东路半年的经营,被谢慕华来了之后轻描淡写的几手就打入下风,想要翻身却也没那么容易。

想到之后就可以上书朝廷,接手两浙路的厢军和水师,谢慕华脸上也渐渐泛出笑意。这一次的功劳虽然不算大,可是把两浙路的面子给下了,自己身在江南东路,近水楼台先得月,不让自己接手却叫哪个?有了水师,到时候让平秀正反攻关东,占据马关……大把大把的金银可就源源不断的来了……

此时已经是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许多官员心花怒放,喝得刚刚好,当然,像苏易简这样的酒鬼已经是喝的七荤八素,分不清东南西北了。杨刚正缓步走到谢慕华的身旁,低声耳语道:“相公,那人要招!”

谢慕华闻言,酒意顿时去了三分,暗笑道:“由不得他不招。”于是站起身来朝座下官员拱手道:“诸位,少陪了!”他心中记挂着这件事,便带着杨刚正快步走到后院,反正酒席的事情自然有张咏和杨延彬打理,他也不用一直在那里作陪。

走过后院,这儿已经是静悄悄的,守卫的侍卫们站得笔挺,见到谢慕华也只是略一提手,却没有发出多大的声音。

“在下真是想破了脑袋,也不知道相公是从来悟出来的这个法子,就算是铁打的汉子也顶不住这般刑罚啊!”杨刚正一想到谢慕华的办法,依然是摇头叹息,杨刚正自忖也算是个硬汉子了,但是这般刑罚在自己身上的话,十有**也是吃不消的。

谢慕华淡淡一笑,随口道:“本官的法门还多得很,日子久了,你便知道的多了!”两人说着话,脚下却不停,径直走进了后院的一座地窖里,那儿守着八名精壮的卫士。见到谢慕华来了,便用力将厚重的大门推开,八个人一起用力,看来这门是用精铁打造,厚实无比,少说也要有几百斤重……

谢慕华当先走了进去,杨刚正也跟了进来,卫士们递上来火把,谢慕华的目光渐渐适应了地窖里的光线,借着火把的光芒,看清楚了被捆在椅子上的那人,已经是委顿不堪,一条龙精虎猛的汉子,如今却是垂着脑袋,目光流散,口鼻中淡淡的还出着气息,似乎是遭遇了天下间最残酷的刑罚一般。

这条计策却是谢慕华从后世学来的,专门对付受过特殊训练的特工的办法。说来也是平平无奇,是将囚犯在一张固定在地上的椅子上捆个结结实实,将他的嘴巴里塞上核桃,防止他咬舌自尽。然后用棉布塞住他的耳朵,关在一间空旷的屋子里,隔音系统要做的好。如今谢慕华没有那么好的隔音房间,就只能将他捆在地窖里,吩咐任何人不得在地窖周围发出声响。那囚犯一来动弹不得,二来耳中什么声音都听不到,根本不知道过去了多久,所谓“度日如年”在这里是得到了最真实的体验。这种极度空虚,安静到绝望的恐惧,绝非人所能承受的,比起殴打,挑指甲,烙铁这些粗鲁的小把戏,谢慕华更偏爱这些讲究科学,从心理上攻克对手防线的方法!

“不要取下他口中的核桃,想招,就给本官写!”谢慕华以防万一,还是宁可多费点功夫。

那人无力的点点头,其实他真是个硬汉子,就算是利刃加身,也不能让他皱一皱眉头,可是谢慕华这一招实在太可怕了。别说他只是个武艺精湛的汉子,就算他是在后世受过中情局、摩萨德、军情六处训练过的精锐特工,在这一招下想不屈服也很难。

“我想,你也知道本官要问些什么,想不受折磨的话,便乖乖的自己都写下来吧!”谢慕华身后有卫士送来两把椅子,谢慕华大马金刀的坐了下来,杨刚正将椅子微微朝后拉了一截,这才坐了下来。

那人虚弱无力的趴在地上,卫士们递过来纸笔砚台,只松开了他一只手,脚上还捆在那把固定在地上的椅子上,防止他对谢慕华暴起发难。那人无望的看了看谢慕华,狠狠心,终于写了下来。

原来那人叫做林真,南唐林仁肇驻守江都,他的堂弟林仁浩就统率水师,守卫长江。也就是在那时候,林仁浩生了林真这个儿子。后来林仁肇被杀,林仁浩也难以幸免,有些忠心的部署就抢了小公子林真出来,逃亡海外,流落在海岛上,做起了海盗。林真当时只有十来岁而已,就立志要为父亲和大伯报仇,绝不投降宋军。日子久了,林真在那些当年的唐军水师中,渐渐脱颖而出,成为了当之无愧的领袖。林真既恨李煜不识忠臣,又恨赵匡胤使用反间计,冤杀了林仁肇。索性独来独往,在两浙路,江南东路,京东路等地联络对朝廷不满的人士,意图举事。不料,在京东路,林真的同谋被部下告发,京东路不敢怠慢,便马上派出水师围剿林真。林真虽然是天纵之资,但是好虎架不住群狼,尤其大宋的水师也是相当的厉害,几仗打了下来,盘踞的海岛都被宋军攻破,林真无奈,只得带着最后剩余的一百多名部属远远逃开,不想正遇到了藤原拓名,两边都是被各自的朝廷追杀,一拍即合。后来藤原正一郎要来救平秀正,林真也想来江南东路寻访林家的后人,带到日本去。便一起来了中原。

谢慕华厉声斥道:“亏你还是汉人,居然和日本人一起杀我汉人。你的良心都被狗吃了?”

林真缓缓的写道:“我的部属未曾伤民。”

谢慕华猜他死志已去,便命人取了他口中的核桃,将林真又结结实实的捆好,吩咐那些士卒退下,这才问道:“你以为你把这些龌龊事往日本人身上一推,就没事了么?”

林真勃然大怒:“我林家水师从不扰民,就算是在海外,遇到商船,劫掠一番,也甚少伤及人命,还给人留下足够的食物清水。你想杀就杀好了,但是我林家爱民如子的训诫,林真是万万不会去犯的。再说了,那些是你们宋朝的子民,和我大唐何干?日本人杀了抢了,我们不抢。这就足够了,当年宋军南下,在江南杀死的大唐子民少了么?你这狗官又哪来的道理,反倒振振有辞的说我?”

谢慕华还真反驳不得,如今还没有形成华夏民族的意识,在林真这样以大唐忠良之后自居的人眼中,宋人就是敌人。他们没有去杀敌人抢敌人就已经不错了……谢慕华本来还准备指责林真是个大汉奸,忽然发觉,这些道理跟林真根本就说不通,索性省了口气!

但是,看林真的战绩,实在让谢慕华很汗颜。赵匡胤对水军颇为重视,专门在禁军中成立了“造船务”,宋军大小战船十多种之多。但是林真仅仅凭借着数百人,数十艘在当初江都唐军手中抢来的老式小战船,就和宋军周旋了足足一个月多,要不是敌我双方的实力实在相差太大的话,林真还能取得更大的战果,饶是如此,林真最终也率众逃跑,保存了一小半实力,让大宋水师未能毕其功于一役!

人才啊!谢慕华的眼神渐渐就不同了,这厮不就是自己踏破铁鞋无觅处的水战人才么?原来当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第七十章 犯我大宋者,必诛之】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赵德昭今天的心情的确不错,手中接到谢慕华从江南东路的捷报,看得赵德昭龙颜大悦,没想到用谢慕华和杨延彬等人去江南东路倒是一招妙棋,这几人将江南最为鱼腩的厢军变成了虎狼之师,赵德昭还打算让禁军在江南里也选拔一些人才,改变一下现在禁军大多是京东河北两路人把持的局面。

“皇上,臣有本要奏!”

赵德昭定睛一看,却是礼部尚书胡明德。赵德昭沉声道:“说!”

胡明德捧着节笏,走出班列,朗声说道:“江南东路安抚使谢慕华呈报礼部,在江宁府贡举考试中,有一名何光逢为人**,败坏朝廷科举,罪大恶极。礼部已经决定何光逢与那串谋的学子,终身不得考取功名,然后交予江宁府查办。只不过……”胡明德抬眼看了看赵德昭,接着说道:“谢慕华又将一折呈报礼部,说是天下学子苦读不易,朝廷现在的科举考试,若是学子会试不合格,便要重新从举人考起,实在是为难了这些学子。不如……不如……谢大人说,不如将举人身份定下来,凡是能考取举人的,终身就有参加会试的资格,免于繁琐考试之苦。”

胡明德此言一出,满堂哗然。科举考试自从隋唐开始到现在,一直都是如此,若是考不上进士,那就还是秀才,要接着去考举人,考上了才能参加第二次会试。这已经在那些读书人的心中成了金科玉律。可是谢慕华这一次没有直接跟赵德昭说,而是按照规矩,把自己的对科举的意见提交礼部,由礼部上报朝廷,虽然言论是大胆了一些,却没有越轨之处。

赵德昭皱了皱眉头:“胡卿家,觉得如何?”

胡明德沉声道:“科举考试,数百年来都是这个考法,那些考不上会试的学子,再考一次举人也是为了磨练他们,古人云,天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这些朕都知道,只不过谢卿家说的也有道理,科举选材,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会试取士不过百多人,天下学子不亚百万。万中选一自然是良才,但是朕心中也觉得,那些考不上会试的,又要再考举人……再考会试,也实在是为难了他们……可是改变旧制,牵涉甚大,还是要诸位卿家替朕多想想才好!”赵德昭缓缓的说道。

其实朝中官员一半都参加过科举,那种竞争的惨烈,他们也是深有体会。所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实在是一点也不过分。赵普躬着身,缓步出列说道:“皇上,若是保留举人的身份,是否只作为参加会试的资格?还是要将举人身份也列入可以为官的功名之一,这一点倒是要好生斟酌一番。以老臣看来,举人身份若是保留的话,单单作为参加会试的资格,倒也无可厚非!”

赵德昭不禁有些好笑,难得赵普开口支持谢慕华的建议,便点头道:“说得是,礼部好生琢磨一下,这件事既然是有利于天下读书人,便值得去做!大宋一向厚待读书人,朝廷的恩惠要让天下士子都明白!”

“皇上圣明!”诸位大臣齐声说道。

赵德昭举起手中的奏折,脸色渐渐变得严肃:“之前一伙盗匪从两浙路登陆,一路烧杀掠强,居然一直杀到了江南东路。两浙路数万厢军难道是白拿军饷的么?镇守两浙路的禁军又去了哪里?大宋的水师为何不封锁海岸,叫那些盗匪大摇大摆的登陆上岸,祸害大宋百姓?两浙路这次将朕的脸都丢光了……”

吕端快步走了出来:“皇上息怒,大宋海岸绵延数千里,水师有限,也不能完全防御,偶尔有漏网之鱼,并非是水师之过。但是上了岸之后,却能掀起如此波澜,实在是让人触目惊心。臣以为,两浙路安抚司要严办,两浙路的厢军要重建!皇上大可以选拔优秀将才统率两浙路安抚司,以护大宋东南海防!”

赵德昭却不知道,谢慕华已经派人偷偷的先和吕端打了个招呼,这次的事情,在吕端看起来也是颇为严重,他知道江南厢军军纪败坏,但是没想到居然已经到了这样的程度,两千厢军被寥寥盗匪打的落花流水,简直闹出了天大的笑话。所以吕端也一力表示要支持更换两浙路的军务。

“吕卿家,你可有什么合适的人选?”赵德昭问道。

安抚司不比寻常机构,在地方上,安抚司就是一方镇守,若是首脑昏庸,手下自然是一盘散沙。两浙路也是大宋的赋税重要来源,要是这儿出了乱了,或者是被那些海盗食髓知味,将来一而再再而三的骚扰,朝廷也颇为担忧。赵德昭自然不希望这儿出什么问题,但是一时间找个合适的人去弹压两浙路也不容易,须知北部边防对着辽国,是时刻也懈怠不得。西边凉州灵州那里,局势也不容乐观。西南刚刚平定,无论是交趾还是大理,也需要良将坐镇。当年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做的是漂亮,但是也造成了赵德昭想要用人的时候捉襟见肘。重文轻武的弊端正在此处,须知一个国家,没有足够对称的武力,就什么都谈不上!

吕端也是聪慧之人,笑道:“皇上,朝廷处处用人,微臣实在不知道该从何处抽调人手!”

“赵卿家,你说呢?”赵德昭扭过头来,看着赵普。

赵普也是一阵为难,况且两浙路现任的安抚司,算起来跟赵普这一系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是自己举出一人来代替他的话,将来的面子上只怕是不好看。而且做到安抚司这个位置,牵一发则动全身,并非仅仅革除一位安抚使就能解决,下边的许多军官只怕也要动一动。赵普无奈,摇了摇头:“老臣不知!”

赵德昭冷哼一声:“一问三不知,谢卿家已经说了,江南东路和两浙路就是近邻。他也不辞劳苦,愿意肩负两地的防务。朕就命江南东路安抚使谢慕华兼代两浙路安抚使好了,待有合适的人选,朕再让他退位让贤!”

赵普心中一惊:“皇上,这可使不得啊!”

“让你们举荐人才,你们举荐不出来,朕让谢慕华暂代,你们又不同意。那好,两浙路的安抚使到底谁去,你们给个人选出来啊!”赵德昭发了脾气。

赵普心中叫苦,要是平素举荐的话,就算是举二百人出来也不在话下。但是两浙路刚刚丢了人,现在要去的,必须是大将之才,赵普认识的那些有大将之才的,要么就是老头子,年轻的吧,基本都和谢慕华那一系混在一起了,像呼延家,曹家,杨家的后人,实在的为难的很,只得低头道:“皇上息怒!”

赵德昭怒气不减:“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两浙路往北直到京东路,给朕加强海防,若是放了海盗上岸,一查到底。还有,这次谢慕华将那些日本人扒皮实草,地方上有些折子到了朕的面前,说谢慕华残暴不堪,实在不是忠臣。朕看他就是个忠臣,那些日本人杀朕的子民,在朕的土地上为非作歹,难道要朕派出钦差大臣去将他们请到东京城来,好酒好菜的招待了,再准备大船将他们送回日本,就是有德之人了?这件事……谢卿家的手段是毒辣了点,但是这么做也未尝不可。当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将匈奴人远逐,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何等豪迈!朕今日也有言在此,犯我大宋者,必诛之!”

堂下众臣不敢反驳,齐声称道:“皇上英明!”

一场早朝就这么散去了,赵普缓缓的走出宫门,上了官轿。现在谢慕华人不在东京,可是手下寇准和王旦将升迁之路把握的死死的,不仅如此,这些日子来反而更加让赵德昭信任。这样的日子久了,将来相公的位置便要让给谢慕华了吧!赵普不禁冷笑一声,保留举人身份,收买天下士子之心。手握两浙路和江南东路,把握大宋财税重地。谢慕华果然是好手段,但是赵普和王溥也不是省油的灯。须知赵德昭的皇后可是王溥的女儿,枕头风一吹起来,任谁也受不了的……

赵普明白,赵德昭并不是傻子,他只是刚刚做皇帝,还摆脱不了自己当武功郡王时候的脾气,一个帝王又怎么能允许自己的臣子,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来收买士子人心,手握江南兵权呢?既然现在赵德昭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定位,就让王皇后好好提点提点赵德昭好了!

谢慕华啊谢慕华,你就可劲的折腾吧!反正你现在的权越大,将来被猜忌的就越重,卢多逊就是最好的例子!赵普的脸上露出一丝深沉的笑容,坐在摇晃的官轿里,缓缓行去,揭开床帘朝外望去,雄伟恢弘的皇宫已经远远的在身后了……做官,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第七十一章 野心不小】

“你们的愿望已经不远了!”谢慕华将手中的公文随手往桌子上一放,对侍立在一旁的平秀正兄妹说道。

平秀正顿时喜形于色,他日盼夜盼的就是这一天,有了大宋的支持,复国就当真有望了。这些日子来,他已经和藤原拓名的舰队取得了联系。藤原拓名现在找到了新的藏身之地,又兼并了一股小规模的海盗,渐渐在恢复元气。得到平秀正的消息也是喜出望外,日本人就是这样,欺软怕硬,就算藤原正一郎被谢慕华杀了,藤原拓名也不敢吭声,他知道,要是得罪了谢慕华,只怕自己连当海盗的机会都没了。

“多谢大人!”平秀正拜倒在地。

谢慕华笑道:“那五百套盔甲,没有问题。我已经命人准备了,只是现在你和藤原拓名的实力大减,区区几百人就算回到关东,想要一呼百应也不容易,这倒是让我颇为为难的地方。既然我要支持你们拿下关东,就不想看到你们失败。”

平秀正朗声说道:“大人放心,关东还有不少人怀念家祖威风,只要平秀正能回到关东,振臂一呼,必然应者如云。况且现在日本国的武家,他们的装备很差,大人的几百套盔甲,就能让五百战士变成可敌千人的猛虎。”

一阵寒风卷了进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