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祚高门-第3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在整个淮水战区,羯奴已经有十几万重兵于此。如果再增兵,绝不可能仅仅只是几万人那么简单。哪怕羯奴集结几十万大军南来,沈哲子也不感到吃惊和意外。
  事实上,他倒更乐于羯奴大动干戈,因为大量兵员和给用的调集,必然需要一个更长的准备时间。而时间,正是沈哲子眼下所需要的。而且兵多并不意味着不可战胜,甚至可以说是除了人多吓唬人以外,余者一无是处!
  至于沈哲子这里,无论羯奴是否主攻寿春,已经不打算再加募兵众。眼下他所部兵众,足以守住寿春一片防线,而且在东面还有三万多徐州军侧翼呼应。最重要的还是要维持住士气人心,将淮水这一优势尽可能的发挥出来。
  至于在物力方面,眼下的寿春,可以说是外强中干。大规模的扩军,令得沈哲子早前多次赖之取胜的军械精良优势都被淡化。
  他乌江封地的铸造工坊甚至已经停止了甲兵锻造,只是全力铸造工艺更加简单的箭簇之类械用。而早前他在寿春力主罢黜坞壁私兵,除了维持地方稳定之外,也是想大力收缴乡间私藏甲兵械用,这才能够将淮南军的武装维持在一定水平之上。
  至于最重要也最基本的粮草,则是沈哲子今次返回梁郡主要想解决的问题。
  经过寒冬早春的消耗,淮南和梁郡已经没有多少粮食储蓄。沈家自家粮仓也早在去年便已经搬空,至于台中则更加不能指望,他们还在等米下锅呢。所以眼下唯一能够争取的,便是江东民财。
  接到寿春传来的情报之后,趁着消息还未扩散造成人心惶惶,沈哲子即刻示意庾条出面组织,他要与江东各家进行详谈。在这方面,他还是比较有信心,毕竟过去这些年一直在努力。
  眼下沈哲子是无暇返回寿春坐镇,只能传信给郭诵等人,保持基本防务的同时,积极在淮北开拓据点,尤其要组织水军沿淮水几条支流向上游弋。
  羯奴一旦要准备大举南侵,必然要加倍的横征暴敛,可以想见地方上必然是纷乱不已。派水军北上,一方面可以更细致的搜集敌方情报,另一方面也可以招募接应一些有意南迁的乡宗人家,在大战前夕尽量多增加几分优势。
  梁郡近来本就有大量人家聚集于此,加上庾条的组织能力也不错,所以在短短一天时间内,便聚起了足足数百人。
  沈哲子在他原本帅堂宴请这些人家,江北一切从简,物质上的享受自然难与江东都下相比。当然众人到此也不是为了混一顿酒食,虽然只是粗茶淡饭,但气氛还是不错。
  聊作果腹之后,沈哲子便直接开口讲到正题:“今日薄餐,略飨诸位,也是有一事相请。淮南格局草创,但奴贼仍旧穷恶势大,不敢掉以轻心。久战荒土,疲敝沉积,想要重建复兴、王化乐土,少不了诸位鼎力相助。”
  “驸马兴废之能,江东有目共睹。我等既然汇集于此,便是存心自荐。但有所用,绝无推托之理!”
  率先开口之人名为朱彦,会稽人,自然也是沈家的忠实拥趸。此言一出,在座众人俱都纷纷附和,算是讲出了他们的心声。
  若单纯只是江北复疆,哪怕收复淮南这一膏腴之地,也并不足以将大量时人吸引过来。真正让人心动的,还是沈哲子的经营之能,相对于武功,他在这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才更加让人心折。
  别的不说,如今江东最繁华的两个都邑,建康和京府,其繁荣昌盛的过程中,俱都有着沈哲子的影子。有了这些先例摆在前面,如今寿春又在驸马治下,可以想见此境必然也是大有作为。
  所以一时间,除了早年已经跟着沈家共同发财成惯例的商盟之家以外,江东其他地方但凡稍有实力的人家,也都纷纷至此寻觅机会。
  沈哲子也不客气,在席中微笑静坐听了大半刻钟众人各种样式的夸赞,然后才又吩咐人将早已经准备好的册子发放下去,同时自己也拿了一份,简明扼要的说出重点:“淮南之地,虽是久战废土,但却是古来重镇,南北噤喉。我先向众位交代一下此境所需之物用,盐米之类,民生根本。纯以粮计,年需五百万斛……”
  “五百万斛?”
  “这么多?”
  众人尽管已经极力畅想淮南将会是一个大市场,但在听到这个数字后,还是忍不住瞠目结舌,纷纷惊呼,打断了沈哲子的话语。
  五百万斛粮,单独来听,数额确实不小。但如果说单凭于此就能让在座之人大惊失色,那也做不到,尤其对于商盟之人而言。
  随着商盟的壮大,成员已经南北兼具,不能再用吴中这一地来限制。商盟全年的粮食调度和销售总量,便已经远超千万斛。而且单单沈家一户,在去年投入到梁郡的诸多资用,折粮而计便已经达到了几百万斛。
  比较让众人感到诧异的是,淮南自有大量的屯田耕地,即便粮食不能自给,也能就地解决相当一部分。若再外求五百万斛,驸马这又是在酝酿什么大动作?要知道哪怕是都内台省中枢,岁入都没有这么多!
  “当然,五百万斛只是暂定,未来可能还要更多。不过眼下有一重点,那就是在未来一个月之内,需要集粮百万斛。”
  沈哲子继续笑语道:“眼下我也实不相瞒,北境奴贼略有异动,来日寿春还有战事将要发生。资粮为军务之本,我希望能够从速入境,此为军国大计,不容有失。”
  沈哲子虽然言之轻松,但在座者还是不乏敏感,已经有人忍不住发问道:“驸马所言奴贼异动,不知是何规模?淮南可有必守之胜机?”
  “这些尚是军务细秘,不敢详言。然则复土必守,唯战而已,绝无避贼弃守之理!”
  沈哲子这么含糊其辞,当然不能服众,但他也不再就此深谈,而是转言其他:“粮用只是一桩,另有余者种种资用所需,俱在册中。所需缓急,俱有标注。若是列于军需,则必须依期入镇归仓。”
  众人听到这话,这才暂时压制住心中惊诧,翻开摆在案上的册子匆匆一览,继而便发现另有多达十余众的物资采购,虽然不及粮食那么夸张,数额也都十分惊人。
  不过诧异之余,最让他们感到好奇的是,这么大宗的采购,要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支付?单以粮价来算,因为去年江北频频用事,以至于如今江东米价都涨,斗米将近百钱,若是运送到江北淮南,价格肯定要反一倍往上。
  这么一算,单单粮食一桩,便需要几十亿钱之巨。而如今江东在市面流通中的铜钱,都未必有这么多。如果以货而易,选择什么样的交易方式,最终盈利都会千差万别。
  事实上货币制约交易的现象,在江东始终存在,尤其涉及到大宗的交易。早年尚有私铸,包括沈家沈郎钱,当然质量也是优劣不等。
  许多人家愿意加入商盟,所图者还不是商盟滚滚利润,而是所提供的种种便捷的交易方式,能够确保交易正常运行。否则家中就算积货万千,但却根本卖不出去,那也是一桩极大的浪费。
  沈哲子在采购方面虽然狮子大开口,但若说钱,是真的没有。商贾之事,唯以信用,哪怕他家是商盟领袖,该要明算账,还是要算。所以怎么确保交易进行,他也是思忖良久。
  如今方伯自主权极大,尤其是沈哲子这种地处要冲边镇的官长,镇中所有资源,几乎都可以灵活调用。而相对于其他方伯,他有更大的优势,那就是可以跨地域的调度资源。
  古代这种环境,沈哲子一直比较青睐的就是明代所采用的开中法。所以在支付方式上,也多多参考于此。


第0697章 取用于国
  淮南地处南北要冲,只要还在朝廷手中一日,便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尤其有了商盟这一典范,如今在江东物泛于江,已经成了风靡江东、兴家置业的典型。
  一个庞大市场对商贾的吸引力有多大?这一点,从建康和京府的兴盛就可以看出来。
  当然如今的淮南,远远称不上是一个大市场。频繁的战乱,让人对交易的需求萎靡到几近于无。所以沈哲子所提供的这一份采购清单,是有几分夸大的成分。
  最起码就粮食而言,来日一场大战哪怕旷日持久,军民俱有耗用,也远远不需要几百万斛那么惊人的数额。除非这一场战事后,随后还会展开更大规模的战略计划。
  但沈哲子在这一方面是极具人望,时人对他不乏信任。所以不妨小作吹牛,不浪费这一份信任。商盟市场份额有多大,他比在座这些人都要清楚。哪怕不考虑淮南乡间的民众消费力,单单郡府这一份采购单据,便是一个让人难以拒绝的大市场。
  所谓日防夜防,家贼难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别人吹牛,在座众人或还会怀疑不信。但沈哲子吹牛,众人虽有诧异,但却想不到驸马是在诈胡。
  而且淮南这一条商道,所对应的并不仅仅只是淮南,还有广袤的中原之地。早年祖逖坐镇豫州时,虽然忌于台中态度,不敢公然应允石勒互市之情,但私下也不禁止,利收丰厚。
  需求量,沈哲子是有了,但想要交易成立,还必须拿出足够的价码。
  淮南之地最重要的财富,无非人和地而已。但这些都不能拿来当作直接交易的筹码,台中本来就看沈哲子不顺眼,如果沈哲子敢这么公然贩卖人口和土地,即刻翻脸都有可能。而且,这种虽得短利但却遗祸无穷的方式,沈哲子也不可能采用。
  人地虽然不能私相授受,但却可以变通。屯田耕种,是立足根本,不能假于人手。但所得却是长期稳定,可以预期。债券这一概念虽然略有超前,但有了此前鼎券的铺垫,也是一个可以选择的方式。
  与此同时,沈哲子在经营梁郡的时候,有意识将之建造为工商业基地。此时就可以拿来当作一个交易筹码,时下手工业的发展水平,就是一个劳动密集产业。
  未来沈哲子要立足于寿春,往中原之地大肆招募游食流民,这些人口都可以在郡府的主持下,加入到各家工坊的劳作中。
  还有就是江北的水路控制,完全掌握在沈哲子手中。基于此点,他也设计了一个关条的概念。凡有货品通航,则必续要有关条随行。任何货品私运,都不保证货品安全。
  在未来淮南郡府甚至可以主动帮助这些商贾开拓中原商路和包销货品,所以这一个关条,也是非常值钱的。
  当然,江北这些筹码,都是一些长期回报的方式,需要立足于沈哲子始终能够镇守寿春为前提。
  敢于选择这些交易方式的,毫无疑问都是沈家关系密切的盟友和忠实拥趸,除了对于回报的期待之外,还需要对沈哲子报以极大信心。既是一种经济行为,也是一项政治投资。
  沈哲子手中的筹码,当然也不独只有这些,毕竟吴中才是他的大本营。沈家所独有的一些商品,比如蔗糖、青瓷之类,那都是时下江东最热之货,有的地方甚至可以直接拿出来当作钱财使用,通行于市。
  还有就是吴兴水道那些航埭渡津,甚至不属于沈家的宗产,而是沈哲子的私产。虽然这些航埭已经并入商盟,但是商盟货品通航同样需要支付一部分费用。这一部分所得,对时人而言较之淮南的屯田利收还要可靠稳定得多!
  另有早年沈家剿灭郡中盐枭严氏的时候,在嘉兴海盐等地占有了大量的盐田,沈哲子早年封爵甚至就是海盐男。由于沈家主力经营吴兴乡土和会稽,这一部分盐田都抽不出足够的人力充分利用起来,眼下也足可以拿出来当作交易筹码。
  林林总总诸多种筹码,交易方式繁多,可以任人取舍。眼下沈家所困者,就是中枢还没有出现一个强力执政人物,可以直接将这种交易政策化,所以还是免不了私相授受的嫌疑,公私混淆,且颇多繁琐,远不及开中法那么清晰明确。
  其实沈哲子最希望做的,还是希望能够将鼎仓彻底从台中独立出来。这样就可以将手上所有资源打包并入鼎仓之中,由鼎仓直接与商盟和其他各路商贾对话,进行交易。
  沈哲子理想中的北伐方式,是由鼎仓负责开发和经营新复疆土,将人口和土地整顿一番纳入变现得利的正途。同时鼎仓作为一个媒介,将江东人家的资财引入,进行投资和分利,达成一个良性循环。
  可是眼下他与台中的关系闹得比较僵,虽然眼下鼎仓还由担任少府卿的族叔沈恪掌管,但也不好直接罔顾台中眼色,完全站在沈哲子一边,否则鼎仓本身的存在都会有危险。
  所以眼下,也只能由沈哲子出面,与这些人家进行商讨和交易。
  这一桩交易,除了江北一些条款之外,围绕江东的那些内容,其实核心还是将沈家在江东独享的那些优势与人分享。
  沈家这么多年产业暴涨,背负着江东豪首之名,如今为了北伐而与众人分利,也算是取之于国,用之于国,有别于只肥私室的那些土豪门户。
  这么一想,沈哲子心内便有一种崇高感油然而生。当然这种崇高感也不可能维持太久,哪怕不以尊位为追求,他家如今这个豪宗高门的身份,也不足以支持他完成整个北伐大业。
  在座这些人,除了商盟中人以外,也不乏江东其他地方的人家。甚至就连荆州人家都有,可见纯以潜力、前景而言,江北几镇之中,还是沈哲子最受看好。老家伙们比较起来,已经是等而次之。
  初期的一些交易内容,比如百万斛粮看似数额很大,但在座者多为乡中巨室,寻常万数斛粮拿出来也不在话下。只是要从乡中转运到淮南,许多人家就未必有这种能力,即便是有,也要考虑一下这桩交易到底值不值得。
  但当其他地方的乡宗人家还在低头思忖时,一些商盟人家已经纷纷起身踊跃认领份额,单单粮食一项,不足半刻钟的时间便已经被抢认一空。
  倒不是说这些人家给沈哲子面子,当然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对于其他人来说困扰极大的运输问题,对于商盟中人根本不成问题。
  商盟自来就有集货包运的传统,各家只需要将货品集中起来,自然会有船队来到家门前将货品运走,在扣除运费之后再返还利润。长达数年的磨合运作,商盟早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商贸圈子。
  而且,这些人家对于沈哲子所提出的那些筹码价值也有充分的认识。这些筹码捏在手中,就算是需要迅速变现,商盟内部也足以消化掉,风险可谓降至最低。
  许多不属于商盟的人家在看到这一幕后,都不免若有所思。他们不加入商盟,或是乡籍所限,或是自持身份不愿意与这些商贾之流行的太密切,又或者不愿意受商盟诸多条款约束,对商盟的作用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然而眼前发生这一幕,却让他们不得不反思,有一种被排挤于世道之外的疏离感和孤独感。
  沈哲子倒没有心情去猜测那些人的心态,只是拿着各家所选择的交易细则若有所思。
  他所提出这些选择,本来还以为江北的一些交易方式不会有人认领,毕竟风险实在太大。一旦沈哲子被羯奴打败,这些约定可谓尽数落空。
  但他却没有想到,足足有二三十户人家或多或少都选择了江北一些条款。少则几千斛,多则数万斛。
  选择这一部分交易方式的人,已经不能说是贪图那些交易利润,更多的还是对沈哲子本人的看好和投资。这当中,绝大多数都是吴中乡人们。
  沈哲子虽然一直在致力于抹去自家的南人色彩,但也不得不承认,真到了用人用事之际,还是同乡同宗要可靠一些,会给予他更多支持。
  所以,事物真的是要两面看。早年沈家运势艰难时,乡人们不乏落井下石,恨不能瓜分其家。而如今他家已经跃上整个江东大舞台乃至于用事于北,乡人们也都是鼎力支持。
  这种迥然不同的态度,难道只是归咎于乡人们趋炎附势?沈哲子并不这么看,他觉得更多还是认同目标的不同。
  所谓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侮。没有意识到外患存在的时候,关起门来打得满头血。然而一旦有了外部的目标,又能放弃前嫌,同仇敌忾,为了一个共同的大目标而努力!
  这只是乡土之间的感情变化,那么扩大到整个民族,南北同心,士庶戮力,纵有外侮,何足为惧!
  幸生于时,幸存于世,幸掌于师,幸成于誓,路才刚刚开始。这个民族的伟大与百折不挠,此世没有人比沈哲子更清楚!
  五胡篡幸于一时,自疯狂走向覆灭。奴兵纵使百万南来又有何惧,无非提前将他们扫入终将覆亡绝种的宿命之中!


第0698章 季龙南行
  襄国建德宫后,单于台东侧便是御花园。
  时值晚春,御花园中草木葳蕤,百花竞艳,风物之盛,冠绝南北。在这御花园中,有一座高高的望台,四周浮雕山水虫鸟、寰宇星相,龙凤飞檐,锦缎垂阶,华美异常。
  此时在望台周遭,数百宫人侍者侍立上下,手捧餐果礼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