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神道(南枝)-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着三次三声钟响的敲过,三清殿内聚满了天仙宫稍有身份的道士,至于那些小道愿意听讲的可以在殿外听,毕竟天仙宫两千多人同聚在三清殿实在是没法下脚。

    “诸位道友噤声。” 黄俊明坐在紫色的蒲团上对着三清殿内的道士们说道。三清殿的拢音效果非常好,不用大声的喊就能清楚地传到每一个人的耳朵中。

    随着大殿内的道士们都安静下来。每个人都拿出一本经书恭恭敬敬的摆放在盘坐的腿上,黄俊明见状,口中说道:“诸位将手上的经书先收起来吧,贫道今日不讲太上琴心文,而是为大家讲一部新经。”太上琴心文就是黄庭经的内经。只不过黄庭经是因为王羲之手书之后才得名,实际上道教还是以太上琴心文来进行区分命名。

    “恭请仙音。”道士们纷纷行礼道。

    黄俊明每在早晚经的时候总是传的比较正式一些。道袍道冠拂尘齐备,黄俊明轻轻地挥了一挥拂尘对着中道士们说道:“贫道今日要讲的经文为《黄帝阴符经》不过贫道并不打算将贫道的理解灌输给你们,贫道只讲原文。诸位熟悉之后回去自悟。明日早经贫道再讲一遍。在明日晚课之前每个人都要写一份自己对经文的理解递送到贫道手中。”

    “弟子领命!”众道士们再次行礼道。

    “《黄帝阴符经》传说中由轩辕黄帝所做,亦称为《黄帝天机经》此经内容丰富,意义深远。所以贫道希望诸位认真听讲。”黄俊明严肃的说道。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练,谓之圣人。 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也。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而神,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

    。。。。。

    “以上为《黄帝阴符经》全文,贫道给尔等一段时记忆一下,稍后贫道再向大家诵读黄帝阴符经通释,黄帝阴符经通释并非一成不变,仅仅是此经意义的一个方面而已,仅供大家参考。”黄俊明呷了口水,缓缓说道。

    黄俊明对于大唐的这些道士的记忆力可是异常的有信心,再说这《黄帝阴符经》字数并不多,黄俊明只是说了一遍,很多道士就已经可以将文字记住了,黄俊明给的这一点时间就是为了让道士们互相交流加深记忆。也只有这样才能让道士们对道经的印象更深刻,就像是老师教授学生背诵古诗一般,只有自己互相印证自己所想的内容才能记忆的更深刻。

    不多时,黄俊明见台下众人嘈杂的议论声渐渐地减少消散了下去,轻轻地巧了巧手边的小磬,示意众人将注意力转到自己的身上,随后对着众人说道:“黄帝阴符经通释的第一部分名曰神仙抱一演道章,说的是天道与人事的关系。尔等听好就行不用记录。”黄俊明说的不用记录是指大家不用去背诵,但是黄俊明每次讲经的一言一行都会被记录再案。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乎心,施行在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换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德,万变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天生天杀,道之理也。此为神仙报一演奏章。”黄俊明慢慢悠悠的说完,见众人都是一副沉思的神色停了半晌,一转头突然发现袁天罡手中握着一杆芦管笔,飞快的趴在地上记录着,显然是想将黄俊明的话记录下来。

    黄俊明偷偷侧身对着袁天罡说道:“袁道友,不用记录,贫道所念的经文过上一阵子定能在典籍中发现。”

    袁天罡被黄俊明这么一打岔,思维顿时就断了,颇为幽怨的看了黄俊明一眼,随后轻声问道:“仙师此言当真,那些典籍中真有仙师所念之经文?”

    “然!”黄俊明肯定的说道:“这黄帝阴符经通释是第一份记录在案的对于黄帝阴符经的解释,还是流传过一阵的,那些典籍中绝对有!”这也是为什么黄俊明诵读的是黄帝阴符经通释而不是黄帝阴符经解的原因,黄帝阴符经解是唐代的李荃所著,而现在李荃的父亲恐怕还是一个游得最快的小蝌蚪呢,怎么会有李荃出现?用先人已经写出的黄帝阴符经通释来作为晚课的一部分,也是有书可依,免去了多费口舌的麻烦。

    经过和袁天罡的这两句对话,黄俊明觉得这时间上也差不多了,再次开口说道:“贫道接下来说的是黄帝阴符经通释的第二篇,富国安民演法章。此篇说的是天道法则与怎样治国。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治;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而神,不知其神之所以神也。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也。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黄俊明说完这第二篇,并为多做停歇,只是停了半盏茶的功夫,继续说起了第三篇来:“第三篇名为强兵战胜演术章,说的是处事和用兵的理论,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于目。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炁。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愚虞愚,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期胜,我以不奇期胜。故曰:沉水入火,自取灭亡。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于象矣。”

    “贫道以上所说为黄帝阴符经通释三篇,诸位研究黄帝阴符经的时候可以用作参考,但切勿被这三篇经文束缚住了思想,按照自己理解的黄帝阴符经写出即可。另外贫道要和大家提上几点事情。”黄俊明语气语法的严肃。

    “还请仙长训示!”道人们齐声答道。

    “金蝉子的事情大家可能都有所听闻,据贫道所知崔家的人正在山下四处寻找我天仙宫道人的麻烦,诸位若是出宫,还需小心谨慎,不过记住,遇到崔家的人不许伤人,使其退却即可。当然若是对方危急诸位性命,你们可以自由行事,但最好还是交由官府处理比较妥当。”黄俊明简要的对着天仙宫的道士们提到。

    —————————————————————————————————————————————————————

    西南人在外地更新不便,这两天的更新还算稳定,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明天姐姐结婚不知道能不能更新,如果不能更新的话希望大家理解。谢谢朋友们一如既往的支持,西南会加倍努力的。

正文 no、161 欲修路

    no、161 欲修路

    黄俊明的晚课讲的时间并不长,可以说是早早的结束了,第二日也一如往常一样,讲经,编纂道藏,只是黄帝阴符经太过精深,天仙宫的道人们觉得黄俊明给与他们参悟的时间太少,请黄俊明放宽了几天的时限。趁这个时间黄俊明也将黄帝阴符经和黄帝阴符经通释在天仙宫的活字印刷作坊之内因成了小册子,准备发下以供众人参悟。

    “仙长,陛下和几位大人到了山门处,请仙长过去叙话。”黄俊明埋头于漫漫书海,忽听身旁有人对着自己说道。

    黄俊明抬头一看,竟是和尚这个小道士,追问道:“和尚,陛下怎么没有上山,而是让贫道去山门?”说着,便从书堆中站起身子随手整理了一下衣衫。

    “仙长,听陛下的那个意思挺着急的。应当是上山不便吧。”和尚揣测到。

    黄俊明听后并为拖沓,直径走出了百年殿随手拽过一辆自行车奔着山门直直的冲了下去,留下身后错愕的看着自行车原本摆放地点的和尚小道士。

    “陛下这么焦急的叫贫道过来不知所为何事?”黄俊明老远就看到李世民带着几个身着朝袍的大臣站在山门旁聊着什么,没等自行车停下来,就高声喊道。

    李世民等人听得声响,转身看到风风火火的黄俊明,轻笑道:“仙师。您可是给朕出了好几个大难题啊。”

    黄俊明随手将自行车靠在一旁。直径走到了李世民身旁问道:“陛下,贫道什么时候给您出难题了?”

    “行了,先不说这些,朕今日叫你过来是有好几件事要办。”李世民看来很是忙碌,没有心思和黄俊明这样扯来扯去。“朕今日找你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你弄出的那个水泥,那天你在东宫为朕演示所用的水泥已经成了大石块,朝臣们都震惊的很啊。今天这第一件事是想让你把这水泥的制作方式和使用方法教授给工部,一会让段爱卿和你细聊。不过朕还有点麻烦希望仙师能给朕参考参考。”

    “陛下但说无妨。”黄俊明也感到李世民的焦急。直接开口说道。

    “是这样,房卿杜卿前阵子给朕算了一笔账。用水泥筑墙虽然坚固耐用,但是造价也高不知仙师可有什么解决的办法?”李世民面露希冀的对着黄俊明问到,现在在他看来黄俊明可是高深莫测,无一不精。

    “这。陛下,贫道还真没什么好办法。不过贫道觉得像是长安,洛阳这种城墙本来就很坚固的城市,筑墙的事情可以缓上一缓,在那些地处容易发生战争的地方再用水泥修筑城墙,等日后国库充裕再进行逐一修建为佳。”对于这个事,黄俊明还真的想不到其他的本法,本来黄俊明就对这修筑城墙一事不怎么上心。现在让他拿个省钱的章程出来,怎么可能。

    “哎,这一点房卿杜卿也想到了。可是这战事一起,并不是几座边疆坚城能抵挡得住的。” 李世民叹气道。

    李世民这虎啊虽然是正常,但是黄俊明听来却还是觉得有些不屑一顾。“陛下为什么总想着防御呢?”黄俊明高声问道:“现在我大唐的炸药已经开始试制了吧?攻击的物事已经有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就可以了么?御敌于国门之外不是更好么?用边疆的几座坚城迟滞敌人的进攻,大唐迅速派遣兵将将他们围而歼之这样岂不是免遭国内生灵涂炭?”

    听了黄俊明这话,李世民和几位大臣都是一脸的苦笑:“时间不等人啊,要知道长安洛阳如此近的距离调兵至少还要三天时间,况且这长安和洛阳的驰道已经是我大唐最好的了。边疆的路更是难走,就算将兵将按时调过去了,恐怕也会疲惫不堪。那不是送上门让人家屠戮么!”

    黄俊明听到这话,心生明了,天仙宫下面的那条官道就是驰道,完全是平整过的普通泥土罢了,夏日里车来车往灰尘扬天。下点雨就泥泞不堪,这样的道路走起来自然不会快。也会更累。这样一来修路才是最主要的,黄俊明左思右想之后下定心思对这几人开始说道:“若贫道能将这大唐的所有官道都慢慢的变的平整的畅通无阻而且不惧水土呢?”

    “仙师竟有如此法术!?”听到这话,李世民和几个大臣的眼光顿时一亮。道路的畅通对于调兵来说可是一大利器啊。

    黄俊明神秘的一笑,对着几人回到:“贫道没有,不过广大的民众有。”

    “还请仙师明言!”李世民等人对着黄俊明就是一礼。

    “不妨事。”这时候黄俊明也不摆架子直接按照心中所想对着李世民说道:“陛下还记得您问贫道是否有能使城墙变得更坚固的物事时候贫道所说过的话?”黄俊明依稀记得曾经和李世民提过这么一嘴。

    “朕。。。”李世民的表情略有尴尬。“朕还真的记不得了,难道与水泥有关?”那时候李世民问过黄俊明之后黄俊明就做出了水泥,现在所说的也是水泥。这之间的各种关系李世民也隐约能猜的到。

    “没错,就是水泥!”黄俊明提高了声响,显得格外的庄重:“陛下先用水泥修筑边疆城池的城墙,随后再用水泥修筑边疆城池到附近军营的一条路,至于怎么修路一会贫道会像公布的大人们解释清楚。这样一来遇到战事的时候就可以就近调兵,方便快捷的很。等国库慢慢充裕,咱们再将每个城池之间都修筑好水泥路,以便方便民众的出行。”黄俊明见自己只是干说并没有实际的例子可以证明,随后又说道:“这样吧,贫道这么说陛下和几位大人可能没有参照物进行理解,贫道请工部配合先修一段水泥路给陛下看看,之后咱们再谈论这事如何?陛下可以先修城。咱们一件事一件事的慢慢来急不得。”

    ————————————————————————————————————————————————————

    参加完婚礼,闹完洞房。随后又是安排吃饭,忙活到现在才回来本打算今日请假,看时间还早更上一章先。

正文 no、162 商城

    no、162 商城

    听黄俊明这么说,李世民和几位大臣略一商量也觉得目前来看也只有这样了,因为不清楚这水泥路究竟是什么模样,也不好下定论,只有有了实物参照才可以最终下决定,毕竟这大唐的朝政不是一个皇帝三两位大臣就能决定事情的一言堂,所有的事务都是需要商讨之后反复研究才能下决定的。没有实物的参照估计那些朝臣们也会有许多反对的情况发生。

    “如此也只能这么办了,仙师一会和段爱卿演技一下怎么做,至于这段实验的路嘛,真觉得从这天仙宫到长安城就不错。”在李世民看来黄俊明既然能说数来修建水泥路,那就一定有信心,而选择天仙宫到长安城的一段路作为试点,想必朝臣也不能能多说什么,毕竟这是人家自家门口做的事情虽然有工部参与,可好坏不都是天仙宫自家的事情么。自家在自家门口修路又有什么不妥?

    “贫道明白,陛下不是说还厚其他的事情找贫道么?”黄俊明见这件事已经算是有了一点进展,再说下去也只是多费唇舌,先前听李世民说今天有不少事情来找自己,所以对着李世民再次说道。

    “那好,朕再说第二件事,上次和突厥人在为谁签订盟约,仙师不是提出了个商城的想法么?现在突厥人那边已经传来消息,商城的建造已经处于准备的状态,朕想问问仙师这去商城主事的道长人选可准备妥当?”

    对于商城这件事,黄俊明倒还是记得,只是当时觉得时间足够,却也没在这商城上下功夫。听到李世民这么问,这才知道商城的建设已经提到了日程之上。自己也开始琢磨了起来。

    按照黄俊明的所想,这商城既是沟通大唐与突厥商务发展的第一步,也是向大唐国外输出道教思想的第一步。至于人选,黄俊明思量着自己的这几个徒弟中看看那个比较合适,毕竟现在能够拿的出手的也只有自己的这帮子徒弟了。

    葛彦麟,风君子是走不开的,在天仙宫中文道武道两方面这二人都是领头羊,不可能外派,李元亨是皇子,讲一个幌子送到狼口底下。老李家人肯定不同意。剩下的金蝉子正在闭关思过,晓露又是女儿身,武曌这个小孩子还没拜师,只能说是准徒弟。而沐轩子在天仙宫中为人低调,处事方面道士妥帖可以让人放下心。可对情报搜集一事却丝毫没有沾染过,要知道当初和李世民所说的可是借由商城的建立搜集突厥方面的情报,对于这件事沐轩子可能一个人做不来。再说将沐轩子派出去能不能得到李世民的信任还是两说。

    剩下的万冥子本来就是李世民的密探,虽说这些日子和天仙宫走的近了些,但李世民对天仙宫早就没了防备之心,万冥子倒是可以选择的,毕竟身为密探肯定对于大唐的谍报系统比较有研究,用来侦查情报最为适合不过了,可是万冥子的缺点也很明显。这万冥子对于道教的经义,思想也只是个半桶水,对外输出道教思想肯定是做不来的。这不由得就让黄俊明的选择有些两难了起来。

    不过看着李世民等着自己回答的样子,黄俊明也不好说自己什么都没准备,当下心一横对着李世民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