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神道(南枝)-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说的事情绝对都是有用的大事。“仙师请说,朕洗耳恭听。”

    “陛下,其他的学科还好说,一旦改学制,恐怕反对的声音会不小啊,这一点陛下要有心理准备。”黄俊明神色凝重的说道。希望用自身的表情来引起李世民的重视。“一旦开了兵学,还请陛下记得,让这些老将进行授课。而不是那些学究们照本宣科的读兵法,同样要与实践相结合,否则,指挥使纸上谈兵。其他的科目也是这样,找专业的人才进行授课才会达到最好的效果。”

    李世民听到这个也觉得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神色顿时一肃:“谢过仙师指点!”

    “无妨!”黄俊明摆着手,继续说道:“还有,陛下记得这个国子监和弘文馆合并之后。无论最高的官职是什么,是几品,陛下你必须亲自兼领,起码要名义上兼领。”

    “这又是为何?”李世民对这个非常的不解,到时候设立一个祭酒不就得了。为什么还要自己这个当皇帝的亲力亲为?

    “天子门徒!”黄俊明竖起四根手指,再一个一个的掰下,一字一顿的说道。

    李世民恍然:“的意思是,朕兼领了这个最高官职之后。这些人才都成了朕的门徒?”

    “然!”黄俊明重重的说道:“在官场当中。同乡,同科,师徒最为亲近,师徒更是如此。这些精英学子们,全都是陛下的徒弟,虽然只是名誉上的。但是贫道的这种学制,可是不单单局限于一人一师。这样就很大情况下避免了师徒为官而形成的小团体,同时学子们视陛下为师。必然会为陛下尽心尽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对于这些同乡,同科,师徒一类的小团体,李世民早已察觉,却没想到黄俊明的这种学制改革竟然能够逐渐消除这一点,李世民不由得再次感叹黄俊明大才。“朕,知道了!等朕和几位众臣商议之后,议定具体官职,朕一定会兼任最高的官职的。”

    “恩。”黄俊明见李世民已经理解,轻轻地点了点头,黄俊明说出此话自然是想到了传说中的蒋中证(河蟹只能这么打)。“还有,陛下学制改革一开始势必会造成和现有的一些士子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显而易见,他们读了这么长时间的书,突然一下子改制,一定会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还请陛下妥善处理。”

    黄俊明想了想,打算将能想到的东西全部说出来:“再有就是主意世家,学制改革一定会触及世家的利益。这个也必须在考虑范围之内,嗯,其他的注意点还得让贫道再想想。”

    李世民并未打扰正在沉思的黄俊明,就单单方才所说的这几点就已经能为他省去很多麻烦了,事情早作打算的好。

    “陛下,招收兵学的时候,可以从军队中选取一些功绩比较大的军士经过短暂的识字培训之后入学,或者选取一些中低层的将士进行教学。另外贫道方才所说的国子监中的科目不局限于这几个,必须要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增添,这样才能适应发展的速度。”黄俊明缓缓说道。

    “在没有足够的教师的时候,也不要急于改制。初期的教师可以选取那些私塾中的先生,经过培训之后再开始。我大唐幅员辽阔,培训教师可不是一时半刻的事情,最好是先从教师这一方面开始改。一点一点的不断添加,这样的话压力应该小的多。先说这么多,其他的贫道如果想的到会及时告诉陛下的,时间不早了,贫道也该回去了。”黄俊明觉得似乎今天该说的都说完了,剩下的就让李世民自己去操作吧。说罢,就站起身子等着李世民的回复。

    李世民和黄俊明向出这么些时间,对黄俊明的这些习惯还是清楚的很的,知道黄俊明真的没有在说下去的兴趣,只好苦笑着对着黄俊明说到:“今天这事,就谢过仙师了,仙师请便,恕朕不远送。朕要好好的整理一下今日仙师所言。”

    黄俊明听了李世民这话,直径对着李世民行了一礼,随后转身向外走去,留在李世民在身后凝视着他的背影,沉默不语。良久,李世民缓过神,连忙找了一张纸,凭着记忆飞快的写着黄俊明今日所言于国有利的这件大事。

    ———————————————————————————————————————————————————————

    第二更,求订阅

正文 no、153 无题

    no、153 无题

    李世民望着自己匆匆写完的几十页的纸,沉默不语。经过自己这么已整理,李世民才知道若是真的开始更改学制,弟弟雀雀时日个旷日持久的事情,坚决不是一蹴而就才能做成的。弘文馆一事,因为有了黄俊明的这次陈说,也不得不让李世民暂压案后。

    再往前想想,李世民也觉得是该想要好好补偿一下自己的这个叔父李神通了。几番思量之下,李世民示意太监将房玄龄、杜如晦二人叫来。

    “房卿,杜卿,你们先坐。”李世民对着二人示意到。“刚才仙师来过,哎,要不是仙师来,朕险些错怪了叔父。”李世民示意太监收拾好石桌上的茶碗,换了新茶,随后对着二人说起了李神通的事。

    房玄龄听后,沉吟了许久,对着李世民说道:“仙师所言不差,当时臣也是被那乱七八糟的气氛搞得糊涂了,没注意到这点。笔下的意思是补偿淮安王?”

    李世民苦笑着轻轻点头。

    “难啊!”杜如晦开口感叹道。

    “陛下,淮安王此举在那众臣争功的气氛中并不明显,陛下既然知道了,还是要打压的,不打压没办法平息现下的状况。可是打压之后再给淮安王补偿,有心人只要一想就能想的出来了,臣还是建议陛下不要赏,淮安王这件事,陛下记在心里就成了。”都说房谋杜断。分析这种事情。大多数都是房玄龄坐的。

    房玄龄话音刚落,杜如晦又接口道:“陛下,臣子争功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若陛下对淮安王先罚后赏,恐怕在那些争功的臣子眼中淮安王就是阻碍了他们利益的人啦,到时候恐怕淮安王会被孤立啊。”

    李世民知道这二人说的是事实,可一想起淮安王李神通对他的维护,李世民就觉得一阵心酸,这次的事无论如何都是要对淮安王打压的,明知道人家是对自己好却还要去打压。实在是过意不去啊。李世民颇为不甘心的说道:“爱卿没有别的办法了么?”

    “陛下的心情,臣能理解。”房玄龄轻声说道:“淮安王的大义臣也非常的佩服,但是对于这事,臣还真没什么办法。不过陛下若是真的过意不去,那就将这件事记在心里吧,我大唐虽然已经安定下来,但是还是有许多的立功机会的。”

    李世民也是一点就通的主,是啊,大唐虽然已经安定下来,但这也是表象而已,事实上很多地方还是暗潮涌动,只要李神通有了立功的机会,那自己在封赏的话也不会让人觉得偏袒。“那就这样吧。对了,弘文馆恐怕要押后了,朕有别的想法。一会咱们参谋参谋。这时间也不早了,朕的肚子也满饿的走陪朕一起吃饭去,自从朕做了这皇帝,早也不像咱们在沙场时那样随意了,连吃个饭都变成了自个一个,每次看着那一桌子菜,就朕一个人吃是在是觉得过意不去啊。”

    “臣等惶恐,但是臣刚刚吃过。并不算饿。”房玄龄杜如晦二人推脱到。

    “得了,朕还不清楚你们,这个时候是决计不会吃饭的,一会朕要和你们商量点事,恐怕就没时间吃饭了。走就算吃过也垫垫肚子去。”李世民说着就拽着二人的胳膊向后走去。没走几步却又说道:“石桌下的东西,你们谁都不要动。朕一会有用。那个仙师用过的木桶也不要动,里面的东西给朕原封不动的放在那。若有差池,朕绝对不饶!”

    等吃饱了肚子,李世民颇为满意的带着二人又走回了石桌前,这九月的天气是在是恼人的紧,屋子里太过的闷,气氛压抑的让人喘不过气,再者这也只是私下里的议论,不用去房中那么正式。

    李世民从石桌下拎起两个物事,对着房杜二人说道:“爱卿,朕要和两位说的第一件事,就是此物。”李世民将水泥板递给了二人,房杜二人虽为书生,力气也是不低的,毕竟也是沙场砍过人的主。二人互相传看着这块好似非比寻常的水泥板。

    “陛下,这石板可与您手中的那个布兜有所联系?”房玄龄虽然不清楚这石板的作用但是还猜得到李世民手中拎的那个布包和这石板只见有着必然的联系。

    “爱卿这眼力已然这么敏锐,你们看,这粉末只要加水加沙石经过搅拌定型之后只要给上几天时间就会变成这种石板,当然也非是石板这一单一形状。朕欲用这种东西筑墙,爱卿觉得是否可行?”李世民得意的向着二人显摆到。

    房玄龄翻来覆去的看着手中的石板:“出声说道,若用来建造城墙也并无不可,但此物的硬度如何?花费几何?这都是要考虑在内的。”

    “呵呵,是朕疏忽了。”李世民当时心情不好,只问了花费但却忘了硬度,只是黄俊明说过,比现在的城墙要好,那硬度肯定不低了:“朕知道这一斤此种粉末的花销不过十文,但是还是仙师试制的情况下,若是用作坊的方式制造,成本还要低很多。硬度嘛,朕不是很清楚,不过肯定比现在的城墙更好。”

    “唔,十文钱,不低了。一斤米也只是要五文而已。”杜如晦摸着下巴上的胡须,低声说道。:“陛下,这硬度咱们可以实践一下嘛。”

    “也对。”李世民回到:“来人,取个锤子来!”

    李世民高举锤子对着水泥板重重的砸下,嘭,的一声,石板毫发无损,却嵌进了泥土当中,反而李世民的手却被震的发麻,房玄龄摇摇头,轻轻的将水泥板抠出,放在了一个石凳上,接过锤子狠狠的砸了下去,这却是更响的一声,仔细看去除了在锤子的落点上有些坑洼和白痕之外,水泥板黯然无损。

    “陛下,用此物建造城墙可行,不过现下来说,我大唐的财力也只能建造十五到二十个边城的城墙而已。”杜如晦在查看了水泥板的受损程度之后,对着李世民说道。李世民刚刚给了突厥一笔钱财,朝中的花销也多。现在的国库当真不是很富裕。

    ———————————————————————————————————————————————————————

    今日第一更,西南真的好累,在大连玩,还要抽时间码字。是在身心疲惫的很啊。今天十月二十一号,坚持到十月三十一,五百块全勤啊,哎,已经坚持了二十天,不能再最后几天放弃。

正文 no、154 三厌与找茬

    no、154 三厌与找茬

    不说李世民和房玄龄,杜如晦二人怎样研究黄俊明今日所说的事情,黄俊明在这回山的路上也有些饥肠辘辘起来。不过此时黄俊明已经走过了西市东市,再折返回去,恐怕更是要耗费时间,于是黄俊明就晃哒着走到了玄都观,这个他初来大唐第一次见到的地方。

    “小道见过仙师,仙师好久没来过咱们玄都观了啊。”黄俊明刚刚走进玄都观,见到一个颇为面熟的小道士对他打着招呼。

    “你是?”黄俊明还真的忘记了这个小道士的姓名,但是依稀在脑袋中还是有这个小道士的印象的。

    那小道士道源也不怪黄俊明没有想起自己的姓名,笑呵呵的问道:“仙师此来是找观主的吧?观主前段日子出去了,不在观内。”

    黄俊明是知道叶法善不在观内的,再怎么说黄俊明可是知道自己教授的那些外来的道士中是有叶法善这号人物的,在这编纂道藏的时候,由于人手不足,也将这老头抽掉了过去,辅助编纂着道藏。

    “难道贫道来这只会找叶道长么?”黄俊明心情不错,虽然有些饥饿但还是调笑着这个小道士。“贫道来这事来找些吃食。没别的事,蹭饭来啦!”

    道源小道士听黄俊明这么说,相当的意外,这时候蹭饭也说的这么理直气壮的也无非就是黄俊明一人了吧,最后思来想去也只是以真性情几个字来概括黄俊明的性子,不过这时候观里哪还有什么吃食,道源只好说道:“仙师,这时候咱们这玄都观也没有现成的吃食了,要不仙师先进来喝杯茶水,小道去叫火头现做些。”

    “这样的话,那就不用麻烦了。”要知道这玄都观的火头道士做事可是比较拖沓,黄俊明刚刚穿越的时候可是深有感触的。只好无奈的转身离去。

    饥肠辘辘的黄俊明从玄都观走到了天仙宫下,此时的他可没有再向上爬山的心思。这山下还是有些小吃摊子的。

    “掌柜的,随便做些吃食过来,只要快点就成。”黄俊明对着掌柜的喊道。

    掌柜的还是认识黄俊明的,黄俊明身为这天仙宫上的道士头头,这掌柜的哪能不认识?再说了这掌柜的从天仙宫初建的时候就在这天仙宫脚下开了个茶摊。随着时间的推移,每日上天仙宫上香的香客越来越多,他的生意也越做越大,现在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小铺子,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掌柜的的目的也由监视天仙宫变成了暗自保护天仙宫,这样一来掌柜的怎能不认识黄俊明?见黄俊明走进来要吃的,连忙应了一声对着后厨吩咐道:“来碗加量的素面。”

    黄俊明听得掌柜的喊声,刚想开口说自己是道士不是和尚是不急荤腥的。却一想自己是为了求快,填饱肚子却也无所谓了。

    没等素面端上来,就见从门外进来了两个人,其中领头的拎着一对大雁走了进来,黄俊明看的眉头一皱,却并未多说什么。要知道道教虽然不急荤腥但是还是有三厌的。不过此时又不是在天仙宫,这些来人也不是什么道士,所以黄俊明没有阻止进殿。按他的想法,这两人应该是附近的猎户,过来吃东西,和他谈不上什么焦急。

    “掌柜的,帮忙,将这对大雁收拾了,不用剃毛,剥皮就成,然后帮忙炒个小菜。放心佣钱不会少你的。”两个人中其中一个比较干瘦的汉子对着掌柜的说道。

    掌柜的也常见这种自带食材,让他进行制作的顾客,所以也没那么多废话,接过大雁,向后厨走去,大约过了十分钟,掌柜的端着一碗热乎乎的素面走了过来,这可真是素面,连点葱花香菜都没有,要知道。只有佛教的五荤中才对葱有忌口,黄俊明也是饿极了,也不管是素面还是荤面,只要能填饱肚子就成。端着大碗开始吃起面来。

    这面刚刚出锅,略微有点烫嘴,黄俊明小心翼翼的吃着,却不经意间觉得那拎着大雁进门的两人经常向自己这边看来,黄俊明也当是二人对着自己的道士身份比较好奇,并为多想。

    “大雁来啦!”随着掌柜的高声的唱和,一盘看上去色香味俱全的红烧大雁被端上了二人的桌上。待掌柜的退去之后。没想到那两人端着盘子直奔黄俊明而来,将盘子放到黄俊明的桌上之后,对着黄俊明说道:“这位道长,我们兄弟二人见道长独自一人吃面,过来凑个热闹,大家一起吃。”

    黄俊明抬头看了二人一眼,也不多做言语,闷头自己吃面。对于从小在道观长大的黄俊明来说,虽然对于一些道教戒律有些不喜,但事实上还是默默的在心底遵守的,道家不急荤腥,不过却有三厌,和佛教的戒口并称五荤三厌,共计八戒。而道家的三厌是指不吃大雁,不吃狗肉,不吃乌鱼。

    在道家看来,天厌鴈,地厌狗,水厌乌鱼。鴈有夫妇之伦,狗有扈主之谊,乌鱼有君臣忠敬之心。是不忍下口的,久而久之也变成了一条戒律,后来道教融合佛教的一些戒律而添加了其他的戒口,不过却很少有人遵守。

    黄俊明虽然对这二人吃大雁颇为不喜,但实际上这两人并为打扰到自己,再说这道家的三厌,很少有人知道,黄俊明也当是不知者不怪了。至于这两人想要和自己同桌而食,黄俊明也是归结为这二人好心好客而已。

    可没成想黄俊明的不言不语却遭来二人的怒火,只见那干瘦的汉子骂道:“我说这位道长好不知趣,我们哥俩好心好意请你吃大雁,你连个屁都不放。怎么是看不起我们哥俩是不?”

    黄俊明对于这汉子的恼怒颇为意外,难道这二人并非是来吃饭的?黄俊明轻轻的用目光扫了扫二人的装扮,这两人衣衫鲜亮,没有灰尘,也并没有带什么弓箭刀具,这大雁那显然就不是他们狩猎而来。但是买个大雁却在这离长安城不太远的地方找饭馆来做,却有点不合常理了。正常都应该是带到长安城去做来吃啊。

    再说这二人的吃食仅仅是这么一大盘大雁,除此之外,连个主食都没有,更别说是酒水了。这更让黄俊明觉得这两人有些不正常起来。本着要看看这两人要刷些什么花样的心思。黄俊明依旧对二人不言不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