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神道(南枝)-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情比如说开科,都是宫里的大人们正在研究着还没下定论的事情,所以为兄也不好多说什么。到时候等诏书发下来,就知道了。”

    那刘姓士子点了点头,端起酒杯对着周姓士子说道:“多谢兄长指点。”

    “指点倒是谈不上,不过为兄倒也有一句话想说,你看这五件大事,有一半都跟天仙宫的仙师有关。若你能哪天进得天仙宫得到仙师的指点,那就是你的福气了。” 周姓士子继续说道。

    黄俊明听了这话,也是一惊,可不是么,自从自己穿越以来,凭着自己对历史的先知先觉,和一些现代的知识,或是直接或是间接的插手到了历史本应该发展的趋势当中,这大唐之间肯定不止有这周鹏飞的儿子一个,对此事敏感的。黄俊明想要的是让道教融入到每个人的心中,而不是让自己融入到这个朝廷当中,虽然说这个朝廷是伟大的,但自己一介黄冠,一而再再而三的与朝廷政事纠缠不清,恐怕对自己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行为,以后要多多走向民众当中了,总是呆在天仙宫,交往的圈子除了道人就是帝王将相,要想不和朝廷有瓜葛还真不是个容易的事。

    “说道天仙宫上的那位仙师,不知道诸位对这声势逐渐壮大的道教又有什么看法?”黄俊明突然想从这些人的口中听一听现在他们心目中的道教。

    “道教,怎么说呢?太上皇和陛下都推崇道教,上行下效倒让一些人崇信了道教。仙师成为玄门领袖之后,却是让道教更加贴近大众了。更容易被大家所理解。同时也时常给咱们的生活带来好处,比如说这茶,还有医药,养生等等。更难得可贵的是道教全然是咱们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教派,一切都是为了咱们炎黄子孙自身的利益。爱国爱民,可以当得上圣教了。”很显然这周姓士子对黄俊明带领的新道教可是相当的推崇。

    那刘姓士子听了这话之后点了点头,随后接话道:“虽然我在岭南,但这一路东行倒也碰到了不少行走世间的天仙宫道长,这为民一方面,现在的道教可是当之无愧。即将到长安的时候也听人说了两千道人渭水御突厥一事,这为国也是没话说。只是我有一点不明白,现在的道教为什么和以前的道教差别这么大。”

    ——————————————————————————————————————————————————————

    今日就一更,没有全勤没有码字的动力啊,郁闷啊郁闷。另,想要书评悬赏的那位朋友,一个人一天只能得到一次书评悬赏。所以想让西南全给你,西南也操作不来啊,从这章开始算吧。

正文 no、239 陇右凶手

    no、239 陇右凶手

    是啊,黄俊明没穿越之前,大唐的道教虽说也是在李渊的支持下小有发展,但在黄俊明穿越后的一次次作为之后,现在整个大唐的道教已经完全和之前的道教大有不同,教义和思想上没变,只是更加的付诸行动了。更加务实了。而这黄俊明也无法对着刘姓士子解释太多,只是打着哈哈,对着三人说道:“不管怎么变,只要现在的道教变得比之前好就行了。”

    “也对!”三人听到黄俊明这话微微点头,道教无论怎么变只要对人民有利,那就是一个好的宗教,也没必要去琢磨那些道教为什么变的原因。结果和目的是好的就可以了。

    “其实,我觉着之前道教之所以给人神秘,就是因为道教的思想太实太杂了。所以给人们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感觉。而现在,道教将他的实,从思想上便道了行动上。将他的杂,变得一是一二是二,更加系统。所以说才会给咱们一个道教变化了的错觉。事实上到道教还是那个道教,只不过更升华了而已。”那周家士子缓缓开口说道。这话说的倒也是有理有据,在做的几人全都点头示意,表示周家士子的见解独到却是实话。

    “哈哈,周兄倒是好见解。以周兄沉稳的性子和敏锐的感觉。想必周兄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成为令尊那样的人物。”黄俊明对这周姓士子的话相当的满意,来而不往非礼也。轻轻的吹捧他了一下。

    随后又是一番觥筹交错,暂且不提。

    “仙长,您回来了!陛下在百年殿等您呢!说是有重大消息告诉你。”黄俊明在外玩转够了,闲庭信步走回了天仙宫,没等进门,就听得天仙宫守门的道士跟自己说这李世民来了 的消息。

    李世民来了?黄俊明听到守门道士的话顿时一愣。随即快步向着百年殿的方向走去,这李世民没有事情是不会来天仙宫的。但今听他不但来了,见自己不再还等在这里,有话要亲口告诉黄俊明说。这基本上便可以肯定是黄俊明最为在意的那件事了。

    “陛下久等了。贫道最近心思不佳,去长安城中逛了一圈。倒是怠慢了陛下,还望陛下赎罪。”黄俊明嘴上说的相当的客套。却又丝毫没有给李世民站半点便宜的架势,也不行礼,挨着李世民一屁股坐在了凳子上。

    “无妨,仙师。朕今天来天仙宫,是为了告诉你,陇右道截杀天仙宫道人的凶手已经找出来了!”李世民说的很是严肃,最近基本上朝廷当中除了正常的运作之外,全被李世民施压查证这天仙宫善款被劫一事,过了这么长时间,终于锁定了这陇右道杀人劫财的凶手是谁。这凶一确定。李世民便在第一时间赶到了天仙宫。毕竟还是要通知给黄俊明一声的。

    “哦?查到了?”黄俊明说的看似毫不在乎,可是那双散发着凶光的眼睛,却昭示着黄俊明的内心并不平静。

    “恩,查到了!”李世民严肃的说道。

    “是谁?”黄俊明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仿佛是费了好大劲一般。随着黄俊明的这声短问。这百年殿。暂时变得寂静而又肃杀了起来。

    不知怎的,李世民听到黄俊明这充满杀意的短问有些征伫,缓了好半晌,这才开口说道:“李幼良!”

    黄俊明看李世民的这个样子,心底没有来的一突,随后追问道:“宗室?”

    李世民默默地点了点头。随后又缓歇了一阵,这才说道:“说起来,朕还要管李幼良叫声叔叔。”李世民说到这里,脸上的神色一遍再变,时而不逞,时而阴沉。

    “说来听听!”黄俊明此时也没心情称呼李世民什么陛下,皇帝之类的了。连忙对着李世民问道。这所谓的李幼良在黄俊明的记忆力可是一点也没有留下痕迹。现在又听说李幼良是宗室皇亲,更要好好的了解一番了。最起码要知道这天仙宫的仇能不能报,是让李世民出手,还是自己出手。

    “父皇有一六叔,朕应当称其为六叔公吧,朕那六叔公和父皇虽然辈分有别,但却跟像是看着一起长大的兄弟,后来六叔公早亡,留下两个兄弟,其一名叫李叔良,大唐建立之后,被封为长平郡王。武德元年官拜刑部侍郎。率领军队镇守泾州,用来抵御薛举的军队。当时薛举声称自己的粮食已经用光了,带着兵将南撤,谁承想这薛举又暗中派遣高墌人诈降。长平王派遣骠骑都尉刘感率军队受降,到了细川的时候,突然中了薛举的伏兵,官军战败,刘感也死在了阵中。长平王惊惧之下,用自己的钱财赏赐给士卒。士卒这才防守的十分严谨,泾州得以保全。武德四年,突厥入寇,父皇命令长平王率五军攻打。不幸在战场上中流矢毙命,父皇得知长平王死讯之后,追赠长平王为左翊卫大将军、灵州总管,谥号称之为肃。”

    李世民说了半天一直说的是一个叫做李叔良的人,黄俊明也没有打岔,因为很明显从这人名上就看得出来,李叔良和那李幼良可是关系不小,这李叔良又是战死疆场,若这两人真有什么关系的话,平这份情面,黄俊明也得担待着点。不过黄俊明也知道,这李叔良、李幼良可是有九成九的可能是兄弟的,否则李世民也不可能将这李叔良的生平说在前面。

    “而这李幼良就是李叔良的亲弟弟。李幼良早年身体有疾,未能入仕。武德元年,受封为长乐郡王,当时父皇本是想接着这封号的彩头给李幼良驱驱疾,这没过半年,李幼良的病情就好了,但是性子却变得暴躁起来。父皇当时可是经常责骂他,朕记得骂的最狠的一次是,有人偷盗了李幼良的马,后来当那偷盗之人被抓到之后,李幼良直接下令将那人杀掉了,把人头挂在马尾巴上,一连挂了三天,期间纵马游玩也不接下来。后来父皇得知这件事,就对着他骂道‘盗马是有罪,王能有专杀之权吗?’又诏令礼部尚书李纲召集宗室在朝堂杖责李幼良一百下。随后便将李幼良逐出了长安城,任命他为凉州都督。”李世民说到这,不在向下说下去,只是一脸苦笑和歉意的看着黄俊明。

    黄俊明那还不明白什么事,这李幼良这小子在唐朝建立之前生病,没办法参与朝政,要知道关陇李家历来是一个官宦家族。这等家族的子弟若是不能为官,恐怕是少不了白眼的。这一来二去之下,李幼良便积累了一股子怨气出来,后来唐朝建立了,李渊分封藩王,这都是亲戚长亲戚短的,还是自己六叔的儿子,更主要的是这个六叔还是自己当年的发小,这发小早亡,李渊便将这份情感寄托在了他留下的这两个儿子身上。封了两人为郡王,不过这两人性格完全不同,一方面李叔良是大唐将领,功绩并不缺,这李幼良却因为身体有疾病,不能当官拿不到实权。这亲兄弟之间的差异又出来了。更是让李幼良心生怨恨。

    随后就是因为心中的怨恨,变得有些暴躁易怒的李幼良突然之间身体好了,不过正因为他以前身体不好,所以被留在了长安,要知道这皇子巴不得都留在长安,那是因为长安是皇上和太子呆的地方,没准什么时候这太子就落到了自己的头上。但是像是李幼良这种宗亲藩王,是坚决不会留在长安的,长安总有人管着怎么着都不舒服不说。而且还没办法掌权,这没办法掌权对李幼良可就是一个相当郁闷的事了,这活了这么大岁数,因为身体弱不能当官受尽白眼,这当了藩王之后又无法得到实权。怎么能让他心情好?

    索性李幼良干脆什么也不管了,只顾着发泄,结果把这李渊弄烦了,一脚踹了出去,给你个官。在外面呆着去吧。得,这下正中李幼良下怀,可是要知道这李幼良性子已经定型了,又没什么管理经验,这到了地方之后自然收不住自己的性子,一来二去的找了一帮心术不正的亲随,平日里霍霍百姓,又爱享乐。可这官员的俸禄和凉州百姓的那些钱财根本就不够他一个人挥霍的,索性就占了地利的方便,和羌人胡人开起了买卖来,不过这一点不能见光,虽然小有收入,对于李幼良来说也是相当的捉襟见肘。

    正巧赶上天仙宫运送善款的车子来到陇右,这李幼良手下那些人本来就不三不四,对于这等“肥肉”怎么有不知晓的道理?于是在李幼良和手下的策划下,借着兵卒调防的由头,偷偷的在刚入陇右的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截了善款之后走人。这凉州本来就是相当靠外的城镇了。陇右被劫钱款的地点又是在刚入陇右的秦州附近,这样一来谁都不回去想是他的凉州兵截了钱款。

    ————————————————————————————————————————————————————

    第一更,今天本应更新九千字,可是一会西南有应酬,很可能不能更新。所以希望朋友们见谅。如果应酬结束的早,西南回回来码字的。

正文 no、240 道焉有专杀之权?

    no、240 道焉有专杀之权?

    黄俊明所想的这一套因由下来,已经和这实际情形差不多了,只不过有些细节是李世民说出来的,这一点倒也是十分的详细。看来李世民为了帮天仙宫查找杀人劫财的凶手,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这凉州本就是李幼良的私人领地一般,除了偶尔接接圣旨之外,再无其它人前往了,现在是初唐不是汉朝,这初唐的时候,凉州还算是一个比较靠近大唐腹地的城镇,没有之前汉朝的那种边疆的肃杀气氛,在者这李幼良担任凉州都督之后,无论是凉州百姓,还是过往凉州的商人,早抖对李幼良彻底的弄得没了脾气,这百姓是家业田产都在凉州没办法远遁,但商人可不管这个,宁可绕道也不会靠近凉州的。

    几年过去,凉州基本上成了李幼良的专属领地,这消息传递进去可是相当的容易,然是想让消息传出来,那可是要花上很大的一阵子功夫了。

    这李世民竟然能知道李幼良是截了天仙宫善款的人,本来已经是相当费工夫的事情,可还能顺着天仙宫这善款被截一事查到这李幼良在凉州作恶多端,并且里通外族,进行兵器和盐铁交易,这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做到的了。

    “这么说,就是这长乐郡王李幼良做的事情了?”黄俊明再次开口问道,不过自己都觉得李世民已经和自己说道这种地步,自己的这种问话有些白痴。“不知道陛下打算怎么办?”

    听到黄俊明说到了正题。怎么处理这件事,李世民左思右想一番之后反问道:“仙师以为朕会纵恶?”

    黄俊明确确实实担心的是这点,这李幼良和李世民不说是宗亲,就像是方才李世民说过的,李幼良的哥哥李叔良为国尽忠,身死疆场。李幼良的父亲又是太上皇李渊亦长亦友的六叔。这几重关系之下,这李幼良保得一命。还真是相当的可行的。最多也就是处理了那些李幼良左右的从恶将这件事扛下来,给李幼良一个禁足算是了事。

    不过听到李世民的反问,黄俊明并未搭话。而是轻轻的摇了摇头,也不知道是说李世民会纵恶,还是李世民不会纵恶。整个百年殿又陷入到了短暂的沉默。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李世民轻轻地说道,不过对于她来说,似乎是脱掉了相当大的包袱。一句话说完,轻快了不少。连语气也变得高昂起来。“长乐郡王李幼良有四大罪:一、身为州官,不理民事。二、侵暴市里,行旅苦之。三、阴养死士,交通境外,恐谋为反叛。四、纵使属下,劫掠济民善款。杀害押运士兵与道人。朕已经派遣中书令宇文士及代为凉州都督。彻查长乐郡王不法之事。并将其押解至长安。”

    黄俊明看着李世民,他还真没想到。李世民会这么水说,尤其是第三条,“阴养死士,交通境外,恐谋为反叛。”这阴养死士。就是暗中圈养死士,交通境外,就是在朝廷不允许的时候和外国作联系,这又是死士又是和外国作联系,这是什么?每个朝代都不能容忍的,叛国!所以说又接了一句。恐谋为反叛。恐怕是要谋求反叛,这话说了一句恐怕,看似是给这李幼良留了一个余地,可实际上就是一个圈套让他钻的。

    在外的将领,城守等等的最怕什么?最怕有人怀疑你反叛,这样一来便必须要上京自己和皇帝解释,即使是解释的清楚了,也不能回到原来的地方了,大多会被拍到岭南之类的地方。虽说大部分是平调,但岭南那种鸟不拉屎,鸡不下蛋的地方还真不是一般人能乐意待的。

    要是自己真有那么一点反叛之心,听到了李世民拟定的这个罪状之后,恐怕就是要提前行事了,也就是所谓的打草惊蛇,狗急跳墙。这样一来反叛的罪名坐实了,朝廷派兵镇压,镇压过后便是押解京师,午门大刀片子一轮,从爷爷到孙子,给你砍个一干二净。女人闺女什么的直接送到官妓里,或者充当为官奴。一辈子受人蹂躏。

    这长乐郡王李幼良好就好在是皇亲,皇亲有特权啊,诛九族,夷五族这么一来不是把皇帝自己也都装进去了么?所以说这午门斩首是基本上不可能的,一般来说对于这种皇亲,大抵是一碗御赐毒酒,或者一条白绫自我了断去吧。至于子女,过八岁的要么杀掉,要么让这反叛者自杀妻子。八岁以下的,多数充作奴隶了。

    李幼良本就是一个相当粗暴的人,接到圣旨之后,恐怕就是这第二种状况了。反叛,被擒,然后杀掉,或者自杀。仅此而已。不过这好在就是很少会记载在史书上,这一点也算是家丑不可外扬吧。多数就是一句暴毙了事。

    “仙师,朕知道你心里巴不得这李幼良死,朕也给你这个机会,当其押解到长安城之后,朕会亲自带着他上天仙宫,供你处置。”李世民又对着黄俊明打了个保票。

    “呵呵,陛下方才你还说过,当年太上皇骂李幼良,盗马是有罪,王能有专杀之权吗?难道,陛下是想说道亦有专杀职权焉?”黄俊明虽然是一千个愿意让这长乐郡王身死在天仙宫之手,但理智还是战胜了欲望。“陛下,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李幼良到达长安之后,陛下依律定罪就好。”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