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三七开)-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蔡玉脸色一跨,有些不甘,但在刘封的目光下,还是得乖乖的点头。

见蔡玉乖乖点头,刘封满意的笑了笑。这才走了出去。

出了大门以后,刘封见到了一个护卫。刘封很熟,常年驻扎在书房门外的护卫。

“何事?”刘封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衫,问道。

“许田,张道二位大人回来了。”护卫回答道。

刘封心中叹了一口气,又一个粮食来源结束了啊。

荆楚百姓家粮食多,有些甚至是几年都吃不完。所以,刘封才把目光瞄准了荆州。

派遣了许田,张道二人去收购民间的粮食。

这些日子,收获也不错。在他们二人,以及费观的操作下,江夏的粮食已经达到了六百万石了。

但是随着干旱的到来,粮食的减产,百姓们都意识到今年可能要绝收了。所以,死死的捂着粮食,不再贩卖。

半个月以前,张道,许田就派人来说过了,刘封回了信,让他们启程返还。

不过,片刻后,刘封就振奋了起来。

刘封手下的探子不多,要打探襄阳,以及豫章的一些情况还算勉强,但是对于大部分地方的情报能力,却等于空白。

而张道,许田二人却是常年活动在荆楚,对于干旱的了解,应该很深刻。

问问他们荆楚是什么情况,也好推演出江东是个什么情况。

想着,刘封起脚快速的朝着书房走去。

很快,刘封就到达了书房,走了进去。

书房内,有二人早已经等候多时了。见刘封来,立刻下拜道:“主公。”

刘封点头道:“免礼。”

随即,刘封起脚来到主位上坐好。坐好后才有机会细细的打量二人。

只见二人都是晒黑了不少,也精干了不少,眼神中闪着丝丝精芒。

刘封看的暗自点头,在外历练之后,精神,能力都应该有了长进。若是所料不差,二人干个郡守,应该是勉强能行了。

就如同,被派遣往长沙的许正。上手的时候很勉强,但是现在却是有点长进了,刘封打算过些日提拔他为长沙太守。

不管是马良,蒋琬,还是向宠,都是刺史,或是三公九卿之才,让他们做郡守只是权宜之计。

任命一些能信任,又有能力的人,做地方文官才是王道啊。只可惜现在还不是时机,等有一天据有荆楚了,才可以开辟官员选拔系统。到时候,郡守县令什么的都能一一提拔起来。

诸多想法在刘封脑中一闪而逝。

“你们二人在荆州短短的日子里,就筹集了一二百万石粮食,着实不错。”刘封赞道。

“一切全赖主公的先见之明。”张道,许田二人对视了一眼,很有默契道。

二人的话都是出自真心,以前刘封派遣他们去收购粮食,他们都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情,对于任务本身也很有疑惑。

粮食只能储藏个几年而已,收购太多只会费钱。

但现在干旱来了,今年可能要庄稼绝收,二人对于刘封的先见之明,佩服的不能再佩服了。

这过个手,就能翻几番,一本万利啊。

粮食是你们收购的,跟我是否有先见之明有什么关系。刘封对于二人的话到是有些不以为然。

但是部下崇敬自己,刘封也没道理反驳。因此只是心中想象而已。

“你们在荆州多日,可知道荆州现在是什么情况?”刘封问道。终于问出了他迫切想知道的问题。

“干旱十分严重。有一半以上的河流已经彻底干枯了,其余的虽然没彻底干枯,但也是在苟延残喘。水量严重不足。而蔡瑁,蒯越又没有主公的先见之明,先挖掘深井。所以很多百姓都是用水困难。甚至有些老人因此而丧命。”张道叹了一口气道。

神色有些沉重。

随即,又把自己的见到的都一股脑的说给刘封听了。

荆州的百姓们都很富足,有些人就算是把粮食卖给张道二人,但家中余量仍然能撑到明年。

但是现在的情况,并不是粮食。而是水。

有些人甚至烧饭的水都没有了,张道二人因为常在村子中走动。曾经亲眼看见,有些百姓生吞米粒。

绞碎了吃,再喝一些水。

烧饭说要蒸发水分的,对于现在的百姓来说,一口水也能活命。

对于张道的话,刘封默默的听着,除了刚开始有些波动以外,其余都很冷静。

一早就知道会有旱灾,刘封早就在脑中幻想出旱灾会是什么情况了。

这些还算好的,荆楚,吴越还有些底子在。干旱可能死不了多少人。真正杀伤力巨大的是随后而至的洪涝。

他们能冲垮百姓的房屋,冲走粮食,使得的粮食发霉。

到时候的灾民可能是一大片一大片的,造成的动荡绝对惊人。

而从现在荆楚的情况,刘封也能大概猜测出江东的情况。

孙权的日子恐怕不好过啊。甚至,比蔡瑁他们更加难过。蔡瑁对于荆楚没什么野心,而孙权却是有野心的人。

有野心就惧怕衰弱。孙权惧怕不可预测,也不可应对的灾难。

换而言之,刘封从这场灾难中,能捞到孙权的那些山越人的几率很高。

事到如今,别的刘封都不在乎了。己方的利益,才是刘封最在乎的。

“嗯。”等张道说完以后,刘封点了点头道。

随即,又道:“虽然你们在外边尽职了近一年,很是辛苦。但是现在却还不是你们休息的时候。”

“请主公吩咐。”二人很机灵道。

心下也比较激动,如今的刘封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没有一块地盘的野将军了,他是坐拥三郡的杨武将军。

随着这些日子,在外边的历练。二人也渴望能获得重用,再往上走走。

“随我来。”刘封起身对二人道。

“诺。”二人应诺一声,迅速的跟上。

随即,刘封带着二人乘坐马车,出了城池。

很快,马车就到了西陵城南三十里左右的一处小河道边上。

展现在张道,许田二人面前的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

这条河道已经彻底干枯了,除了河中央还有些淤泥以外,其余都很干燥。更道路差不多了。

但就是在这条死喝上,无数百姓从河道内部挖掘出泥土,然后挑着土,往两边加固河道。

疏通河道,加固河道,整治河道。

这几个字,从张道,许田二人心中升起,二人也渐渐明悟,刘封要找他们干什么了。

二人在看着前方小河,刘封也是如此。

这条河,刘封几乎每隔几天都要来一次,因为这条河就是现在江夏,九江,长沙的缩影。

无数壮年劳动力被抽调。被安排疏通河道。

现在三个郡内,只要有河道的地方,就会出现这些挖掘河道的民工。

因为刘封知道,真正破坏力巨大的天灾是洪涝啊。洪水一来,什么都是浮云。

疏通河道,最大的加大泄洪量,就能保住江夏三郡。

而这么重要的工程,量很大很大。九江还好一些,地方小。水系也少。但是江夏,长沙两郡中的水系却多的要死。

许正,蒋琬率领的地方官系统,全力运转之下,还是不能让人满意。

现在张道,许田二人经过锻炼后,能力都不俗。有他们的加入,应该能加快工程的进度。

“你们二人一人去长沙,一人留在江夏。帮助二郡太守整治河道。”刘封对着二人道。

心中早已经有了预料,二人也不惊讶。

很迅捷的回答道:“诺。”

见二人的反应速度,刘封比较满意,去外边历练过的人,果然是不同的。

正文 第三百四十三章“喜悦”

第三百四十三章“喜悦”(第一更)

一条小道上,一伙同村的农夫,正扛着锄头,挑着担子,朝着前方走去。这些农民皮肤很黑,嘴唇干裂。

神色疲累。

“哎,这干旱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其中一个农民叹了一口气道。

“官府不是已经发布告了嘛,还得持续一段时间啊。”另一个农民叹息道。

两人的对答,其他人都听见了。但却没有接话。

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绝望的神色。这苦闷的干旱,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已经进入七月份了。往常的这个时候,已经进入收获的季节了。

村中的各家各户,都准备农忙了。

但是现在,看看这田地,到处都是荒芜一片,只有少数地方靠着人工灌溉,才有庄家长出。

三成,现在的庄稼,大概就往年的三成左右。每家每户都差不多。要不是几口深井眼,这会儿百姓的收成可能只是往年的一二成。

也因为深井眼的存在,人也还算熬得过去。

但是经验丰富的农民,却知道,今年是熬得过去,但是这庄稼才三成。明年怎么办?

草根,树皮吧。

深深的知道明年可能会挨饿,所以,不少村子都全力响应官府的号召。大量的壮年劳动力,前往附近的河道,加固河岸,整治河道。别的没有,三餐管饱。这样节省下来的口粮,等明年挨饿的时候,那就是救命的口粮啊。

家里只剩下老人,妇女,耕种。

很快,这伙同村农民就到达了附近的一条小河附近。

附近的大中河都已经整治过了,只剩下这些小河了。这河只有三丈宽,很浅。现在需要的是加固河岸,还有挖深河道。

这伙同村农民来的时候,河内外站满了人。或挖掘河道,或是挑土,干的热火朝天。

旁边有一队士卒,在监管。

只是,大部分人的脸上表情与昨日相差许多。今日绝望气息似乎很浓。

“发生什么事情?”村民上前问道。

“听军爷说,今天是最后一天。明天就没有活干了。”被问道的人也是个农民,他垂头丧气道。

这意味着一日三餐的口粮都没了。

“为什么?”先前问话的村民吃了一惊道。

“我们江夏有数十万人口,有十万人在挖掘河道,都许多月了,大部分的河道都整治完了。”农民叹了一口气道。

村民沉默了下来。这就没办法了,既然河道都已经整治完了。官府也没有再花口粮养活他们的道理啊。

这一伙刚来的村民,跟大部分人一样,心情都变得很沉重。

与这些人的沉重相比,刘封的心情却是比较不错。

因为刘封是知道情况的人,并且准备充分的人。他仓库里囤积的粮食,足够赈灾了。

所以,刘封对于干旱是比较无所谓的。

唯一可虑的就是洪涝,破坏力太强了。而现在呢,江夏,九江,以及长沙大部分的水系都已经整治过了。

泄洪的力量,河岸的坚固程度,都有极大的提升。

当洪涝来的时候,滚滚而来的洪水,就会沿江而下,侵袭江东。

换而言之,江夏的洪水会少很多,损失也会少很多。刘封的心情当然不错。

杨武将军府,校场内。有一些护卫簇拥着刘封。

刘封手执楚刀,以剑术在校场内狂舞楚刀。校场内,刀光剑影。

“呼。”许久后,刘封以以及下劈结束了锻炼。长出了一口气。额头上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水。

有时候坐的久了,人会很不舒服。这么运动运动,就舒服多了。

“将军。”有一个护卫捧着毛巾走了上来。

“嗯。”刘封接过毛巾,顺手往额头上擦了擦。

正打算起脚回到后院,去洗个澡舒爽舒爽。但是刘封刚抬出去的脚步,立刻收回来了。“咦?”惊咦了一声,刘封伸手摸了摸额头。

刚才,天上似乎掉了一滴雨水。

刘封抬头看去,见到的却是万里无云,红日高挂。但是眨了眨眼睛后,这天上的雨水却细密的掉了下来。

这大晴天居然下雨。

刘封稍微楞了一下,但却迅速的回过了神,大声对着护卫道:“去把主簿刘巴,功曹赵累,江夏太守蒋琬都给我找来。”

道了一声以后,刘封就不理会护卫了,也没了洗澡的心情。径直朝着书房狂奔而去。

因为刘封意识到了,洪涝可能会因为这一场雨作为起因,而后席卷整个长江以南的地区。

到时候干枯的河水暴涨。化作洪水汹涌而来。

虽然河道都已经基本整治了,但是刘封还是要下令各级官府做好准备。应变的准备。

因为关于洪水的事情,刘封不曾告诉任何人。所以,蒋琬,马良,许正他们都没有多大的警觉。

而刘封现在就要关于洪水的消息散播出去,让各级官府警觉起来。

进行全面防御,这些防御包括迁徙低洼地带的农民等等。

主簿刘巴与功曹赵累的办公地点就在将军府,而蒋琬的太守府也在附近。所以,很快三人就来到了书房内。

而这个时候,刘封坐好,并且准备就绪了。

当三人进来的时候,刘封抬头看去,只见三人脸上都有喜色。

对于他们来说,这下雨是好事,完完全全是好事。因为下雨就等于旱灾的过去。

“主公。”三人齐齐对着刘封一拜道。

“嗯。”刘封点了点头,随即面色一肃,道:“下雨了,但是别高兴太早。”

刘封的话,让三人一愣,但很快就意识到刘封有什么话要说,纷纷收起了脸上的喜色,沉稳了下来。

刘封暗自点头,这群人不愧是这个时代顶尖的文臣。

刘封抬起头,一一的从三人的脸上扫过,沉声道:“因为深井眼的事情,你们对于我可能有些疑惑,但是我现在告诉你们,我确实是知道,这一场干旱会来。”

蒋琬,刘巴,赵累三人齐齐一震,随即却又平静了下来。

这件事情,在三人心中确实是有诸多猜测。现在只是猜测被证实了而已。所以比较平静。

“而且,我还知道,这场干旱之后,就是洪涝。”刘封道完后,抬起头看着三人道:“一场席卷整个长江以南地区的洪涝,可能会浮尸无数。”

“将军此言当真?”赵累浑身巨震,失声道。

相比于前边一个,现在这个才是真正的重磅炸弹。席卷长江以南的洪涝?想想都觉得让人发寒。

“前有深井眼。”刘封抬头看了一眼赵累,对于赵累的不敢相信,刘封没有责怪。道了一声后,又沉声道:“我下令江夏,九江,长沙招募壮丁,开拓河道,就是为了这个。”

刘封这么说,三人心中再无疑虑。想想也是,现在正是诸侯割据的时候,每一份钱粮,都是相当重要的。

而刘封却花费了一大笔钱财,雇佣了几十万的劳工,整治河道。

这看似是圣贤之举,但其实有那么一点傻乎乎的。但是当刘封说出这个惊人之语的时候,这傻乎乎的就合理了许多。

这如果事先知道洪涝要来,那么整治河道。一能减少受灾面积稳定社会。二也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三,受灾人口少,就能节省一大笔的赈灾粮食。

很合理。

“主公且下令。”浑身巨震之后,蒋琬深呼吸了一口气,抬拳对刘封道。

刘封点了点头,转头对着刘巴道:“起草公文,命九江太守马良,长沙从事许正筹划应对洪水的事宜,一定要全力以赴。”

“另外,派人告诉甘宁,让他停顿一切水军训练,把战船锁在水寨里边。”

“诺。”身为主簿,掌管文书往来是责任。刘巴闻言迅速应诺道。

吩咐了刘巴之后,刘封把目光投向了赵累。在刘封的目光下,赵累身体一挺,眼中精光闪闪。

“这次洪涝,把功勋最大的几个人都记录起来,事后以功勋进行嘉奖。”刘封道。

赵累乃是功曹,是掌管功勋的官吏。这方面,自然是要交给赵累的。

“诺。”得令后,赵累应诺道。

吩咐了二人后,刘封把目光移向了蒋琬。深深的看了一眼蒋琬后,刘封轻声道:“江夏的诸多事务,就交给公琰了。”

“主公放心,既然实现知道洪涝的消息,这江夏乱不了。”蒋琬微微低下头,沉声保证道。

“好了,接下来肯定要忙的脚不沾地,都下去准备吧。”这活儿刘封别的话也不想说了,老天爷都给预兆了。

再耽搁时间,得后果自负的。

“诺。”事态紧急,三人应诺一声,迅速离开了。

三人走后,刘封也出了书房,站在走廊上,抬头看着已经渐渐乌黑的天空,越下越大的雨。喃喃道:“暴雨啊,暴雨。”

先前那条小河上,又是一番风景。

无数农民丢弃了手中的工具,在大雨下,或高兴呼喊。或眼泪狂涌。

“哈哈哈,上天没有抛弃我们啊,有这场雨,剩下的三成庄稼保住了。明年不用挨饿了。”无数人呼喊着道。

负责这一带监工的是一个都伯。感受着天空中滴落下来的雨水,都伯冷硬的脸上也展开了笑容。

这雨水虽然迟了一些,但也是救命的啊。

感受着农民们的高兴,都伯任由他们呼喊了一阵子。

直到农民们的情绪稳定下来之后,都伯才上前一步,大喊道:“好了。虽然下雨了该高兴,但也不能对不起将军给你们的饭菜,把这一段河道挖完,你们就可以回家了。”

“诺。”响应都伯的是一阵嘹亮的应诺声。

这场雨下得很大,且毫无预兆。

面积大约就是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长江以北的小片区域。

襄阳,不断下降的雨水冲刷着整个城池,使得闷热了数月的天气,得到了缓解。

无数百姓,纷纷走出屋子。迎着天空,大喊大叫。

在干旱的日子里,有什么比一场畅快淋漓的大雨更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