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革兴大宋-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这些货色,赵祯当然是无视之,他又向躲在后面的贾宪问道:“贾宪,你有何看法?”
“回皇上,学生刚从南边来,仅在船上见过黄河水的样子,也未曾关注过,不知道黄河为何有如此多泥沙。但学生见过长江,相较黄河,长江似乎更大一些,可长江却是清澈的。学生虽不知其所以然,但学生相信,只要能够遍访两河,找出差异,想必结果不远矣!”贾宪一板一眼地说道。
他的说法在其他大多考生看来是不可取的,作为一个读书人,而且还是读圣贤书的人,怎么能够用这种低端的办法呢?读古籍,找真相,这才是我辈之人该做的事嘛!
总之在这一刻,因为这个低端的家伙混入自己这群高端的人,让大家感觉很不爽!
赵祯听完众人的观点,又观摩了大家的反应,未对众人的答案作出评价,只是默默地在名册上面做了些记号,这才抬头继续说道:“这个问题到此为止,朕再问你们另外一个问题。众所周知,这些年朕正在修建一条连接京城与成都府的大道,为了修建这条大道耗费了不少的人力物力。因为一些大山的阻隔,不仅路途变得更远,而且道路弯道多而急。如果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让道路变得更加宽阔笔直,那么只有一个解决方案,那便是‘逢山钻洞,遇水搭桥’。
朕就想让你们这些饱读诗书的天之骄子,想出一个办法来,怎么才能够量出一座山的高度?或者一个峡谷的深度?如果想要钻洞,为了节省时间,可以在山两边同时开始挖洞,但如何才能够保证山两边挖的洞能够吻合?”
这个问题几乎问得大家哑口无言,不是大家读书不努力,这尼玛谁叫圣贤书上没有写呢!难道让大家拿竹竿去捅么?
哪怕因为赵祯这一搅合,历史上天圣初年好几届的状元都跑来扎堆,包括宋庠,王尧臣、王拱辰(都是开封附近的,可见在家在首都就是好处多多哇)在内的诸多大才,都对此问毫无头绪。
最后,还是那么一两个名不经传的家伙出来解答了这个问题,而这两个人之所以会,那是因为他们都是在皇家学院读书的寒门子弟,这不过就是三角形的运用而已。由于寒门学子的底子确实比那些豪门大户的读书人要差,故而,会试前一百三十名就他们两个代表。
值得一提是,这两人在之后还一起合作发明了测距仪,更是被曾公亮给挖到了自己手下。
而此刻他两还在战战兢兢地等着皇上的脸上,看到赵祯赵祯朝他两颔首,才把那颗叮咚的心放回了肚子里。
接着,赵祯又问道:“最后一个问题,诸位都饱读诗书的菁菁学子,朕想问你们,如何解决我朝百姓的温饱问题?”
这问题还不简单,立马就有人站了出来:“启奏皇上,圣人多有言,天子圣德无亏,天下风调雨顺,自然国泰民安矣!”
这货尼玛胆子真大,当着皇帝的面还敢这么直接,赵祯立马就在他名字下打了一个大大红叉:“下一个!”
这下出来这个就眼力见强多了,起码他就不会那么直接:“启禀皇上,学生以为现在我朝还有些的地方的百姓缺衣少食,无非两大原因。一来天气不好,导致粮食减产;二来也可能是百姓们耕作不佳,亦或是百姓惫懒所至。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唯有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多向上天祈求风调雨顺,再教导百姓勤耕细作,学生以为如此便无大虑矣!”
虽然说了一堆废话,但总算是比刚才那个好听得多,赵祯勉为其难地点了点头:“说得还行,还有谁能说得更具体一点么?”
具体一点?这个问题似乎不关咱们这些天之骄子的事情吧!那不是那些泥腿子干的事么!也不知道当今圣上哪根筋搭错了,好好的一个殿试,尽问些乱七八糟问题,搞得人家一点准备都没有。
既然没有人主动回答,赵祯只好一个个点名了,按照会试成绩,赵祯第一个就点到了宋庠。
宋庠这人做学问确实很能干,或者说是他们家遗传比较,他弟弟宋祁成绩也不赖,两弟兄都在此次进士之列,但要问他农事方面的问题,他也只能够引经据典,夸夸其谈,至于具体的细节……
一路问下来,赵祯并没有听到什么实质性的答案,大多是顾左右而言他,就算有些个人干过农活,也没有总结出什么好的经验,基本上都是在人云亦云,反正皇上说了不点状元,那还费那么脑子干啥玩意。
“贾宪,你可有什么想法?”赵祯无奈,只好找这个一直在基层干活的人出来问话。
“回皇上,学生对农事方面也知之甚少,只是前些年在金陵的时候,见过皇后娘娘创建的养殖中心,到目前为,那里培养出了数千头牛,金陵周边几乎都用上了耕牛,大大提高了耕种效率。学生想,是否可以在我朝各个地方都开办一个类似的养殖场,培育更多耕牛来代替人力呢!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这个答案严格来说并不算合格,但却给赵祯提了个醒:“此话深合朕意,待皇后的养殖中心培养出足够的人,朕便下令在各路开办养殖场,大肆培育耕牛及其他家畜,一来解决耕牛稀缺的问题,二来也引导百姓更好地养殖家畜,改善生活条件。
今天的殿试也就到此为止,虽然朕不会点状元,但三甲还是要分出来的,经过朕认真考虑,一甲取士十人,赐进士及第;二甲取士三十人,赐进士出身;三甲取士一百人,赐同进士出身。本次科举‘常科’共取士一百三十人,也就是在座的诸位,稍后还会选拔若干‘制科’进士,皆赐同进士出身。
朕看得出来,你们有的人很开心,以为朕今年取士如此之多,实乃幸事耳!可是朕要告诉你们,不要高兴得太早,朕之所以选出这么多人,是因为朕担心过不了多久你们当中就有不少人会被革去功名,而且永不录用。怎么样,听了朕这番话,你们再也高兴不起来了吧!
朕就是要告诉你们,不要以为科举考完就万事大吉,你们读圣贤书,学做圣贤人,理当学以致用,报效朝廷,遗福万民!如果在今后,朕发现你们当中有人违背法纪不自律者,一律革去功名。在此,朕要告诫诸位,如果你们还把文人狎妓寻花问柳当作风流韵事的话,你们现在就可以站出来,朕直接给你们除名,免得到时候顶着我朝进士头衔出去丢人现眼。”
赵祯挨个看了一遍,出了好些个脸红的,就没一个站出来的,想想也是,这时候站出来,那不是傻么!
“看来你们都是还是挺在意这个进士头衔的,那就请你们以后好自为之。虽然今天朕不点状元,但是这个状元不是没有,只不过要三年之后才会评选出来,朕希望你们三年之后还能够齐聚这里。至于这个状元的评选资格,朕是这样想的,在这三年里面,朕会派你们到各个部门去当差,三年后根据你们的表现评选三甲前三名。
接下来,大家听好了,朕现在开始安排任务。一甲者中,贾宪可以回金陵协助参与我朝金融体系筹建工作,朕命你为经济使,归户部管辖,全权负责此事。其余一甲者,皆入翰林侍读,参与我朝律法编修。二甲者,先入皇家学院师范班进修半年,合格者半年后即可启程前往各路所开设的学院,负责文科教学,与诸位一同前往的还有皇家学院培养出来的理科老师,今后文科与理科并列为我大宋国学,望尔等齐心协力,开创美好纪元。三甲者,同样先入皇家学院农事班进修半年,合格者半年后分赴各路,挂职各路经略使衙门,负责各路农业技能推广。诸位都听清楚了么?”
“回皇上,学生听清楚了!”虽然这个结果让大家都很不开心,但是皇帝话还是得答应,大不了在苦三年,这么多年的都熬过来了,可不能因小失大。
“朕还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如果你们当中有人知道朕问的第一个问题的答案,随时可以上奏折,已经查实,朕会破格提拔为本届状元!
嘿嘿……你们听了是不是很高兴,是不是打算回去就狂啃书本,若果诸位是这么想的,那朕真是有点为你们感到悲哀!
诸位自小便读圣贤书,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可是也有许多真理是书上没有的。朕听你们平日喜欢喊些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口号,如果你们只知道读圣贤书,而不动脑子去发现新鲜事物,那朕只能说你们修身齐家勉强可以,治国平天下你们还是不要想了。就凭朕刚才问你们的题,朕就敢保证圣贤书上没有,人家圣贤又没有经历这些事情,总不能什么都希望先贤给出答案。社会是进步的,人类是发展的,事物是变化的,朕希望你们能够真正做到‘每日三省吾身’!”
“谢皇上教诲!”
“小顺子,带他们下去安排吧!”
“是,皇上!”小顺子低声应道,带着一百三十号人离开了大殿。
好不容易等着这些考生离开,憋了许久的大臣们都纷纷想发表自己的意见,先是为了在考生面前给皇上留点面子,这会他们就可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了。
但是赵祯今天不想给他们发表意见的机会,晏殊带头站出来还没开口,赵祯便先说道:“诸位爱卿不必多言,朕知道诸位想说什么,如果诸位也能够回答朕刚才的三个问题,那么就请畅所欲言吧!”
晏殊墨迹了一会,还是回答了自己的位置上,其他人同样也不想在这样的场合下露底,谁都不想在别人面前承认自己不行。
随后,赵祯便又开始了“制科”考试,这个就要简单的多,就好比选拔特长生一样,基础知识达标就行,关键是这个特长一定要长。结果也不甚理想,这年头的特长大多都是琴棋书画,赵祯恰恰对这些没多大兴趣。
到头来,反而是一个跛子给了他一点惊喜。
第40 章制科惊喜
这个跛子名叫苏贤,本来像他这种情况是没法参加制科的,但是他有一个叫苏绅的弟弟。苏绅是天禧三年(1019)进士,原为开封府推官(负责案件审理),后因赵祯改革行政体系,他又被调入通判院供职。
七年前,苏绅家生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不是别人,正是北宋大名鼎鼎的天文学家和药物学家——苏颂,赵祯自然也就对苏绅多有关照。
正因如此,苏绅才有举荐自己弟弟参加制科的资格。
制科是赵祯自个主持的考试,所有他搞得比较随意,打发走那些精通琴棋书画的人才,独留下苏贤一人问道:“令兄告诉朕,说你从小喜奇巧淫技,且给朕细说一二?”
苏贤撇着一条腿,很别扭地朝赵祯拱了拱手:“回皇上,草民小时候顽皮,一次爬树摔断了腿,便成了如今这番模样。正是如此,草民便没法考取功名,所幸家境还算殷实,草民才得以在家父和兄长的照顾下,苟活至此。此次,兄长写信让草民来京城,本以为是来游玩一番,不曾想兄长让我参加制科,若皇上怪罪,请责罚草民一人!”
赵祯让小顺子端了张椅子放到他面前:“令兄举贤,朕怎会怪罪!放轻松,坐下继续说!”
苏贤又行了个礼,才继续说道:“正是因为草民腿脚不便,便只有在家里面看书打发时间,可能是因为没想着科考,所以草民看的书很杂也很多。在这个过程中,草民脑子里面就出现很多奇怪的想法,有一段时间,还让家父误以为草民得了癔症!
其实草民知道,只是因为自己腿脚不便,所以草民更想要自由,所以看见天空的鸟儿,水中的鱼儿,便无限向往。可是,人又不能像鸟儿一样飞,也不能像鱼儿一样游。
故而,草民便想到了一个小时候玩耍的玩具,就是那种民间很常见的竹蜻蜓,只要转起来就可飞上天。所以,草民便想是不是能够做一个大的竹蜻蜓,然后带着草民上天……”
“结果如何?”赵祯面带惊喜,很猴急地问道。
苏贤搓了搓手,有些脸红地说道:“回皇上,草民是模仿晋朝葛洪所著的一书记载的内容,他在此书中有这样的记述:‘或用枣心木为飞车,以牛革结环剑,以引其机。或存念作五蛇六龙三牛、交罡而乘之,上升四十里,名为太清。太清之中,其气甚罡,能胜人也。’可草民做出来这个‘飞车’,只飞了不过数尺便掉了下来……”
赵祯装傻问道:“这是为何?”
苏贤想了想才回答:“回皇上,草民认为是自己力气太小了,在转动这个大竹蜻蜓的时候很费劲,转不了多大一会就没劲了。”
“那你觉得要是有个东西能够代替你来转,而且它劲还很大,你的这个‘飞车’能飞很高很有么?”
“应……应该能吧!”苏贤不是很确定地回道。
赵祯也没有给他点明这个问题,他能够想着做这个东西就已经算是很有慧根了,再强求他说出个一二三来是很不现实的。而且中国古代那些“科学家”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他们会想着怎么去利用,却不想着为什么能利用,老百姓就更简单了,别人咋弄,他们就咋用。就好比苏贤这样,他会去模仿,却不会去想“飞”的根本原因,或许他也想过,只是没有找到答案。总之,纵观中国历史,古人对理论的研究几乎都是忽略的,而是把它当成一种技艺在传承。
为了化解谈话的尴尬,赵祯便转移了话题:“令兄说你做了不少稀奇玩意,你且说说,除了这个‘飞车’,还有什么好玩的?”
说到这个,苏贤就来兴趣,完全就是如数家珍般的感觉:“回皇上,草民这半辈子做了许多不靠谱的玩意,也就靠这样混日子,才蹉跎岁月至今。说来惭愧,草民虽然捣鼓了不少东西,但真正让草民上心的也不多,除了这个‘飞车’外,还有一个‘水下船’……”
“水下船?那是何物?”
“回皇上,‘水下船’就是在水下面走的船,草民也是看到鱼儿才想到的,草民就想着跟鱼儿一样在水底遨游一回。为此,草民专门观察鱼儿许久,看它们是怎么动的……再后来,草民便做了一个木匣子,在外面妆饰成鱼的模样……”
“哈哈……”赵祯听到这,脑子里面就幻想着一个鱼一般的木头盒子,想着想着便笑出了声。
“皇上,怎么啦?”苏贤很诧异地看着突然发笑的皇上。
“没什么!你继续说!”赵祯赶忙收住笑容,恢复自己比较庄严的模样。
苏贤从善如流地点了点头:“额……草民当时就钻了进去,密封好盖子,可没过多久就喘不过来气,便急着爬了出来。后来,草民想通了,应该给自己伸根管子到外面,于是便在船顶上装了一根竹管,这回果然可以在你们呆很久都没有问题。接着,草民边让家仆把船放到水上,然后草民也钻了进去,但是捣鼓了半天,这船就是浮在水面上,怎么都不肯钻到水里面去,家仆们一起把它压进去,一松开便又浮了起来……再后来,草民就想到用石头把它压下去,便在船两边专门弄了两个网,想要下沉的时候就让他们往你们装石头,想出来便把石头取出来。”
“朕有些疑问,按你这么说,你弄这个水下船上下也不方便,自己又不能动,还需要人在外面帮忙,你是怎么跟外面的人沟通呢?难道用喊的么?还有啊,你呆着那个木匣子你们,黑漆漆一片,啥也看不见,这有啥好玩的呢?”
“皇上圣明,您这么一听就知道会出这么多问题,可草民当时却没有想到,只是凭着感觉在弄。就像您说的沟通问题,草民开始确实是用喊的,可是下了水才发现在里面喊,外面根本听不到,后来草民才用敲船壁来进行简单的交流,好比敲一下就是下沉,两下就上升。刚开始,草民看着鱼儿游得那么畅快,以为水底下好玩,自己体验了一下,确实也挺无趣,什么都看不到,草民听说那些极品的琉璃窗,在屋里就可以看到外面,也曾想给水下船按个窗户,可是这极品琉璃太贵了……草民只好就此作罢!”
“然后呢?”
“然后,兄长就写信叫草民来京城了。”
赵祯猛地站起来,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很好!朕决定赐你同进士出身,拿着朕的手谕,先去皇家学院多学习几年,到时候,朕再指导你来完善‘飞天车’和‘水下船’,朕对这两样东西很感兴趣,爱卿多多努力!”
虽然腿脚不便,但苏贤还是用自己最麻利的动作完成了跪拜,也不知道是激动,还是被赵祯吓到了。
“谢……谢皇上隆恩!”苏贤颤抖地喊着,眼角也不自觉的挂起来泪花,当了这么多年累赘,总算是可以为家里面增点光了。虽说自己只是个个制科进士,不管怎么说总归还是进士嘛!一门两进士,说出去多么有面的事啊!
苏贤满心欢喜地赶着回家报喜讯,谁说脚跛就走不快,你看人家那速度,用健步如飞来形容都不为过呀!
“要是让千年以后的同胞知道我就快把直升飞机和潜艇弄出来了,虽然离真正运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先整出这个概念也是极有成就感的事嘛……唉,可惜呀,这么有成就感的事,居然没个倒霉蛋穿越过来露个仰慕的眼光给我看看,这兴奋个感觉总是感觉少了点啥,嗯,还是去找老婆显摆吧!”赵祯自言自语地嘀咕了一小会,带着一脸茫然的小顺子朝皇后的寝宫走去。
赵祯把小顺子定在门外,一个走进张柔的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