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革兴大宋-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上,俺知道了,耳朵要掉了,求您快放手吧!”被拿住要害的王绅理只得作揖求饶,以免耳朵遭受不公正的待遇。
“你们这些家伙,一个个都指望着朕,不好好用脑子,下回朕就把你耳朵拿去下酒。朕今天就告诉你,这第一艘战船名字朕就先定下了,就叫‘天圣一号’,也是以后朕的座驾,你必须让它够霸气,还得够灵活,够凶猛,要让敌人颤抖……”
赵祯说一句,王绅理就在旁边点一下头,为了表示自己是在认真领会精神,还拿出了笔记本。
“很好,态度很端正,朕就给你两月时间,你要拿不出好的方案,朕就让你们体会一下什么叫欲仙欲死,哼哼哼……”
“记住啦,顺便问一句,皇上您这是到您说的那个更年期了么?”
“滚犊子!”

第90章 龟船

唉呀妈呀!这可咋办呢?
王绅理带着自己的一干同僚,盯着墙上那几个大字——“霸气、灵活、凶猛”,想得脑袋都大了。
“王老师,咱要不把其他部门的都找来会审一下,咋样?”一个看着就鬼头鬼脑的家伙给王绅理出了个歪点子。
“对呀!这种好事怎么能够不跟弟兄们分享呢!快去把他们都喊来!”王绅理恍然大悟,怎么能够让自己一个人在这郁闷呢,大家一起才有意思嘛!
于是乎,面壁试过的人数大涨。
圣上常说的烦恼转嫁方法果然有效,这会我就觉得爽多了。王绅理看着眉头紧锁的兄弟伙些,心里乐开了花。
“老王,你这不厚道啊!圣上布置这任务跟我们没啥关系嘛,你们继续纠结,我们先撤了。”农业司的向忠天抱怨了一嗓子,带着自个的属下就开溜。
谢欣然白了他一眼,也翩然离去。
“鑫华、明仲,你们可不能走啊!这活你们可脱不了干系!”王绅理看到火器司和材料司的人也想开溜,赶忙把他们叫住。
陈鑫华和曾公亮等人只好悻悻地回到自己的位置,继续郁闷之旅。
“这是圣上给我们的一个船模,大家都来看看吧!据说这可是江宁府知府家的公子做出了的,我相信大家都不会认为自己比他差劲吧?我觉得咱们应该拿出一个完美的方案,才对得起圣上对咱们的大力栽培,是不?”王绅理也准备来个战前动员,激励一下大家的士气,大家却根本不吃他这套。
“老王,你就别在那忽悠了,说说吧,有啥想法?”陈鑫华第一个就起来唱反调,大家都是一块玩大的,啥脾气还不清楚,在这跟咱们装个什么劲。
“嘿嘿……第一次接到这么个实际的活,多少有点小激动,小激动!”犯众怒不好,王绅理立马放弃节操,点头哈腰装孙子,谁让自己这事还得靠他们帮忙呢。
众人无视之,纷纷摆弄着眼前的船模。
“我看这个船模的动力系设计思路挺新颖的,咱们不妨借鉴一下,你们看,尤其是船舱里面这个辅助动力系统,大大弥补了风力系统的不足……老王,你怎么看?”
“我看行,反正暂时也没有什么好的动力方法,先就用这个试试吧!其他部分呢?咱们是不是也一起合计合计,咱们都没造过船,一人计短,众人计长嘛!”
“对了,我记得圣上曾经说过,钢铁也是可以造船的,要不咱把船做成钢铁的?”众人都在绞尽脑汁搜寻点子的时候,杨斯恩突然插了一句。
“圣上确实有说过,不过圣上还说了,在那个蒸汽机做出来之前,钢铁战船就不要想了,现在根本没有那么大的动力能够推动,”说到这,张奇瑞还不忘顺道捎着打击一下王绅理:“老王,你可得抓紧搞那个蒸汽机了,你看圣上这是着急等着用呢!”
“这能怪我吗,还不是你们材料司没有找来那个橡胶,要不然我们早弄出来了……”王绅理对此毫不示弱。
“行啦!你们两就不要掐了,还是搞正事要紧。我们在座的各位有造船方面经验的或者了解一些站出来,你们来主导一下船体结构设计,这个事就由绅理来主持一下。武器配置方面就交给火器司了,明仲和逢吉子你们两个是这方面的行家,看看用什么武器能够满足圣上的要求。材料司的就负责协助,鑫华、奇瑞、斯恩,你们都是圣上给予厚望的人,希望你们一起团结协作,造出一膄史无前例的战船,扬我研究院之威名!诸位,努力吧!”为了避免大家打乱仗,作为研究院第一任院长,燕肃只好站起来主持大局。
“是,院长!”众人虽然平时很随意,但领导开口了,大家还是很给面子,一个个站得溜直,“都抓紧干活吧!”燕肃安排完任务就准备回去忙活自己的事情,时钟方面还有一大堆事情等着处理,走到门口又回过头说道:“对了,绅理啊,你有没有向圣上要这个献船模的人呀?我想有他在咱们轻松得多呀!”
“圣上已经下旨招这个人来京城了,不过他远在江宁府,短时间咱们看来是指望不上他了,圣上要求我们两个月之内拿出方案,这次看来只有靠我们自己了。”
“好吧!你们自己想想办法,京城也有不少会造船的,你们不妨去请教一二。”
“是,院长,听闻您曾在海边呆过,想必对海挺了解的吧!”王绅理拉住准备离开的燕肃。
“略知一二,何事?”
“是这样的,我认为圣上肯定不只是满足于在河上跑,驰骋大海才是圣上的愿望,到时候希望您能给咱们多提点宝贵意见,可好?”
“没问题,等你们商量得差不多了,咱们在开个会讨论讨论,好吧!”
“没问题,院长,您先忙您的去吧!”
王绅理等人跟谁赵祯身边确实学了不少新鲜知识,也听说过不少新鲜玩意,但也仅仅是听说,大家都没见过,只有根据赵祯的话再自己脑补一番。再加上这些年大家一直都是在学习和教书,也没有机会到此去见识见识,对于造船也还停留在脑海这个阶段。
素手无策之际,他们决定去黄河边找个造船地方实地考察一下。一来挑选人手,毕竟光靠研究院这点人别说造船了,造个木筏都费劲。这二来嘛,也是跟人家学习一下造船的具体细节,再看看自己的新学知识能不能在此基础上改进。
王绅理等人组成的考察团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把京城周边黄河沿岸能够造船的地方都摸了一遍,才胸有成竹地回到研究院,继续闭门造车,总算是赶在赵祯给予的期限前,捣鼓出了一份……据说是船的图纸。
“皇上,微臣来看您啦!”王绅理兴高采烈地冲进了垂拱殿。
“哟!你还有时间来看朕,想必给你的任务都做完了。”
“您还是那么一如既往地神机妙算啊!”王绅理自顾从赵祯的桌上掏了一块点心扔自己嘴里,这都没堵住他拍马屁的节奏。
“拿给朕看看,你们都捣鼓出了啥玩意?”
王绅理拍了拍手,抖掉上面的碎渣子,小心翼翼地从怀里面掏出图纸,铺在了案桌上。
“你确定这玩意是船?”这就是赵祯围着这张图纸转了几圈后得出的结论。
乍一看,跟后来朝鲜的那位李舜臣大将军捣鼓出了的奇特战船有一些相似,那就是曾被称为朝鲜壬辰卫国战争的“王牌战舰”——龟船。
王绅理等人深刻体会了赵祯的六字精神——霸气、灵活、凶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霸气这个目的,他们设计用钢铁铸造龙骨,并在船头设计了一个同样是钢铁打造的龙头,这不仅仅是为了好看,还是一个可以喷火的近战利器。
因为他们在龙嘴里面可以存放不少火油,可以通过一个风箱之类的玩意喷出老远,不得不说这一招用来对付这个时代的木船还是很有威力,在配上被神话的龙头,这个霸气还是勉强能够沾上边。
“好吧!就是你们搞这玩意跟霸气有点关系,但你们能不能把船背上这些鬼壳一样的玩意去掉,看着怪别扭的。”
“皇上,这可不是龟壳,您好好看看,这明明是盾牌嘛!”
“那就是你们画得不好,再说,你们搞这么多盾牌,想整哪样?”
“您不是说要把这个当座驾么,那安全就很重要了,有这些盾牌不是可以增加防御嘛!”
“你干脆搞一整块不是更好!”
“原本是想那样的,可是我们又觉得那样船就太重了,又满足不了灵活的要求。”王绅理似乎还在为不能造全钢船而耿耿于怀。
“就没有考虑过重点防护?”
“什么是重点防护?”
“这都不懂,听名字就知道是在重要的地方加强防护嘛,比如这个驾驶舱,船桨的地方,还有安装武器的地方……”
“有道理,微臣先记下了,回去再改改,您看还有什么地方有问题?”王绅理摩挲着下巴,掏出纸笔记了下来。
“你们这个弄五个桨又是怎么个意思?安五个也就算了,干嘛还一边两个,尾部一个,朕怎么看都像只乌龟呢?”赵祯看着这个抛开顶部的三个风车后,整体上就活脱脱一乌龟……不,龙龟跟贴切一点,吐槽都觉得乏力。
“这个且容臣给您细细道来,咱们设计这五个桨完全是出于您要求的灵活考虑的。”王绅理伸出自己食指指着船两侧的桨说道:“您看,这四个桨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协助尾部的主桨推动船只前进,当需要转弯的时候,通过调整这四个桨,不仅可以提高转弯速度,必要的时候还能原地转圈,您不觉得这样很……臣一时找不到词来形容了,反正就是这么个意思吧!”
“好吧!算你们赢了,不过你这玩意没风的时候怎么解决?”为了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赵祯也只好迫使自己改变一下自己的审美观,反正这个时候全世界都没什么那得出手战船,他们这个还不至于被动挨打,随他们去折腾好啦。
“说到这,还得感谢您给咱们的那个模型,我们就借鉴的他的方法,在整个船舱安装了三个辅助动力转盘,可以用牛或驴子来拉动,当然,必要的时候人也可以,这样没风或是逆风应该都没有问题,不过具体效果还得造出了才知道……”
“行吧!朕这就收购几个船厂给你们打下手,你们先造一个出了看看效果。还是老规矩,东西分几个地方造,最后在组装,注意好关键部位的保密工作。”虽然赵祯是看不上他们这个审美怪异的“船”,但对这个船的实际效果还是蛮感兴趣的。
“谢皇上,臣去也!”
“站住!朕怎么觉得你还有什么重要的东西没给朕讲呢?朕想想啊……对了,你还没说武器的事情呢!”
“这个且容臣卖个关子,到时候您就知道了,您猜猜,臣先闪了”
“猜你妹!跟朕来这手。”赵祯朝着王绅理远去的背影吐了吐口水。

第91章 龙龟战船

求收藏、求评价!!!
——————————————————————
科技的发展有时候是具有共性的,就像古代东西方并没有交流的机会,但都发明了船只一样。
这都是环境和需求促使人类在一步步前进,历史上华夏民族更加注重陆地的争夺,三国仅有的几次算不上海战的水战,也就赤壁之战勉强有点规模,结果也是虎头蛇尾,还没开打便被人家一把火烧了个精光。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大家更不看重战船。整个宋朝的战船算上顶尖的,好比王彦恢所制“飞虎战舰”,也不过是多了几个拍杆而已,充其量比谁先把对方的船拍烂罢了,真的没啥技术在里面。
以前是没有需求也没人要求,但现在赵祯人为的给他们增加了要求,但又因为思维的局限性,他们不能设计出赵祯心目中的战船,而这个本来该四百多年后出现在朝鲜的龟船,却慢慢在他们东拼西凑下给拼了出来。
这件事看起来不可思议,其实还是有迹可循的。
龟船是李舜臣在1591年,升任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的时候设计的,并在1592年四月建造完成。
他之所以要造这个龟船,那是有历史背景的,换句话说是被逼的。当然不是他们的皇帝逼他,而是那个人见人见人厌的倭国搞的事。
因为在此之前,当时的朝鲜就觉察到了倭国侵略的意图,而此时的朝鲜处于李氏王朝时期,国内长期和平,武备松弛,“人不知兵二百余年”。而朝堂上又党争不断,互相倾轧,政治日趋腐败。李舜臣也正是在这种危难之时被临危受命。
他被授予水军节度使,作为防御侵略的第一道防线,但自己手中的战船根本不堪重用,没办法,只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然而,朝鲜就一个特产——穷,要啥啥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不能指望李舜臣整出啥高大上的玩意,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
条件有限,李舜臣绞尽脑汁,终于设计出了一款相对来说比较牢固,又灵活轻便,而且攻击力也还说得过去的战船,没错,就是朝鲜建造的、世界上最早的装甲战船。因其形体似龟,故称龟船。
龟船上起装甲作用的是坚厚的大盖板。盖板上有十字路可以通行。十字路以外的地方,密布刀锥,使敌人难于攀登。船内燃烧硫磺焰硝,产生烟气,经龙头形船头放出,即成烟幕。左右船舷各有二十个左右的射击口,十余条橹,若干个出入口。整个船舱被分成若干份,分别作为指挥、武器库以及军官士兵休息室。前后左右还配有数门大炮。船员约有百余名。
龟船主要战法,便是冲击敌方舰队,使之混乱,以利于后续战船的进攻,所以才有龟壳一样的防御设计。
当然了,王绅理等人设计的战船的龟壳是考虑到皇帝的安全才这样设计的,他们也不像朝鲜那么扣扣嗖嗖的,整个设计要霸气得多,配置士兵近千人,并且还分为江河和海洋两种规格。两种规格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排水量的大小和船底的结构方面,大小上的差异起码在一倍以上,按照赵祯一贯追求高大上的习惯,王绅理等人在设计时,大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因素。
而船底的结构则是听了那些造船匠人的意见,内河用平底的更实用,海洋则要选择尖底才更稳定。至于水密舱这种简单而又实用的设计,肯定是不会被落下的。
当然了,他们设计出这玩意,赵祯能不能看上还得另说了。
木船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受龙骨的限制,在钢铁被利用前,想要造大船就得找到合适的木料做龙骨。但因为赵祯的到来,宋朝的钢铁工艺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不管是产量还是质量都大幅提升。王绅理等人也是基于这个原因才想到用钢铁来做龙骨和主要部分的框架,作为动力核心的那些齿轮更是离不开钢铁,没有这些基础材料,别人就是想仿制也只有干瞪眼。
最终经过修正,宋朝水军内河型战船终于出炉了,整体形状跟龟船比较接近,大小也差不多。考虑到主要的两条内河——黄河和长江,水深和宽度,这一批战舰都比较小,长大约30米,首尾宽约5米,中部宽约8米,满载士兵百余人。
王绅理等人觉得现在能够碰到敌人的远程攻击不外乎弓箭和投石,为了最大程度减轻船只重量,就只在支架部位和顶部蒙上了一层铁皮,主体仍是木料。
第一批战舰经过赵祯同意后,也在京城边上那些收购组合的皇家水军船场里面开工建造了。
值得一提的是,曾公亮和丁度两人充分利用了赵祯那“凶猛”的指示,把战船武装到了牙齿上。他们在每膄战船上面配置了六门“神勇无敌轰天炮”——这是曾公亮的叫法,不过赵祯还是习惯叫它弩炮。
这“神勇无敌轰天炮”可算是曾公亮的得意之作,赵祯并没有指点他,而是他自己在观看手雷试验后突发灵感。
“既然手雷扔出去威力这么猛,干嘛不给它扔远一点呢?”带着这个疑问,曾公亮和丁度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之路。他们最先想到的就是现成的投石器,反正这玩意就是拿来扔石块,扔这个只有半把斤重的手雷完全不是个事。
你以为这样他们就满足了么?
没有,他们觉得用投石器扔手雷完全是大材小用,不能够体现它的价值。于是乎,他们两人特地弄了个大的手雷,足足十斤重,以现有的大型投石器也堪堪扔了不到五百米的样子。虽然这个距离有点差强人意,不过威力真没话说,试验的时候差点没把两人给吓傻了,就连在皇宫的赵祯也从椅子上滑到了地下,京城禁军更是查明了事发地点在禁区后才不得不善罢甘休。
后有诗云:平地雷一声,惊现十尺坑,众生皆颤栗,唯恐天人惊。
由于消息封锁得到位,大宋百姓们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并不知道缘由何在。
赵祯后来知道了缘由,也深感无奈,火器的威力现在这个时候,一般人还真接受不了,只好给他们找个更加隐秘的远离人烟的地方——山洞就是个很好的选择。
曾公亮和丁度两人毕竟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虽然一时间被吓住了,但缓过劲来后并没有放弃,反而被自己无意间的壮举给折服了,甚至幻想着是不是哪天也跑辽国的上京去来一发,不过看了看眼前杵着这么大的投石器,他只好安耐住心里的那股冲动。
赵祯本来还想着过些时日再指导他们制造炮弹,没想到被曾公亮这家伙无意间搞了出来,看来科技发明这个东西只要给他们打开了思路,并不需要自己时刻盯着,它自己就会慢慢发芽成长……
你们以为这就是“神勇无敌轰天炮”吗?那就大错特错了,曾公亮管这玩意叫“神勇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