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革兴大宋-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相比其他朝代来说,宋朝的朝会并不是每天都举行的,反而更像后世的礼拜模式。只不过宋朝是在每月朔望举行朝会,一边情况下每月就两次大的朝会,至于小朝会这视情况而定。而且宋朝官员每上个大概五六天班,都会有一个休息日。
朝会的时候,各部大臣会把这一旬半以来发生的重大事情而自己又处理不了的拿到朝会上来,让皇帝亲自批示。而那些紧急的事情或是通过各部老大与皇帝召开内朝来解决,或是通过特别途径直接呈递皇上,这也是为防止内阁专权设置的一个小部门,没啥实权就是能够直达天听,比如像经过监察院的奏章就可以绕过院长或内阁。
所以说,一般情况下,赵祯都是在垂拱殿批阅一些大臣们拿不定注意的奏章,同时也关注监察院的检举奏章和国安寺的情报,如果遇到大事还可以随时召集在大庆殿办公的各部大臣开个小会什么的。
这个时候,辽国内部叛乱刚刚开始,西夏李元昊还没建国,西边吐蕃也被贸易牵盼住了,南边大理还是爱理不理,边疆小有摩擦,大战尚无,国内表面一片祥和。所以赵祯需要处理的事务也就不多,他把更多的精力花在了与诸位大臣的沟通上面,以图尽快达到自己想要的内政状态,方便以后偷懒。
“皇上,李星秀在外求见!”小顺子赶了过来,在赵祯的耳边轻轻说道。
“哦,这小子回来了,一晃都过去了半年了呀!快带他进来!”赵祯拍了拍脑袋,一脸惊喜地样子。
“喏!”
“小的拜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李星秀走进垂拱殿来到赵祯面前就夸张的行礼。
“行了行了,你小子还玩这手,快起来吧!”赵祯笑着说。
“嘿嘿!这不是好久没看到您了,想您么!”李星秀搓着手贱贱地说道“别扯犊子了,朕交给你的事办得咋样了?要是弄砸了,别怪朕收拾你哈!”
“哪能呢!按照您的指示,小的在海州新建了一处小型的水泥厂,专门供给盐场只用。这半年时间一共勘探了近20个盐场,不过到现在才完工5个,这不人手不够回来找您要来了么?”
“有没有试试朕给你的制盐法效果怎么样?”
“说到这个,那可把小的惊呆了!第一个盐场建好之后,我就试了一下,按照您的方法制出来的盐,不仅颜色洁白,味道纯正,产量还特别大!您知道吗!就一个盐场一个月就产出了近一万五千石,要是全部完工了,咱们一年就可以产近四百万石了。这可是我朝每年产量的好几倍了,到时候咱们不仅可以大肆卖盐,咱们老百姓也能都吃上盐了……”李星秀说道兴奋之处根本停不下来。
原本宋朝这个时候,每年盐产量只有一百万多石,也就差不多一亿斤。而按照正常人一年食用四到五斤来算,大宋一亿多人口是远远不够吃的。再加上这个时代,北边的辽国和西边的吐蕃都不怎么产盐的,需要大量的从宋朝进口,也就西夏产盐有富余还能从那进口一点。由此可以想象老百姓多么需要食用,也正式因为食用的重要,才成为了朝廷专营的项目,这是现代人很难想象。
“不要高兴得太早,这只是第一步,这点盐也就够咱们宋人自己吃的,还远远不能大规模外卖。所以你要继续抓紧这个事情,人手方面你放心,我会想法给你送去的,你要做的就是抓紧时间把海州的盐场完工,早日投入生产,并且要做好保密工作。待海州盐场完工后,你在沿海南下,寻找新的地点开始建造新的盐场,一切事务都得靠你自己了,朕可没有时间天天盯着你。为了奖励你这段时间的辛苦,朕就给你个从八品朝务郎的封号,等下次科举的时候好好考,自己多抽时间看看书,不要只看四书五经,朕教你们的也要注意,好好干!”赵祯拍着他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道。
“哈哈……我也当官了,臣谢皇上,臣明白了,一定好好干!”
李星秀说完高高兴兴地离开皇宫,回到家给父母请安,然后来到皇家学院跟昔日的伙伴聚了聚,宴会上搬出自朝务郎的封号大肆炫耀了一番,结果是被一群眼红的哥们**了一顿。酒足饭饱,倾诉衷肠,惜别众人,他又带着几个刚从学院拐骗来的几个同学往东边疾驰而去……
打发走李星秀,赵祯正在思索从何处弄人手,久思未果。工部尚书张知白又慢悠悠的摇了过来。
“皇上,您看看,这是京成大道项目进展情况!”张知白走到赵祯身边简单见礼后递过手中的奏章。
赵祯一边看着奏章,张知白一边进行简单的解说:“皇上,从您下令修建京成大道这数月以来,工部同僚们已经绘制出了最佳的线路,地形也勘探好了。各地的水泥厂也准备到位,兵部也奏报捧日军指挥使范恪率领改编后的捧日军两万步兵和五千骑兵,分成多股部队同时在大道沿线多次开始清剿,大获全胜,还缴获了钱近千万贯,俘虏山贼近十万人,各地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呀!”
“喔?居然有这么多山贼,国家的钱难道都被他们这些个老鼠给藏起来了么!”
“皇上您有所不知,这一路过去全是山沟密林,啥不多就山贼多,他们为祸乡里多年,积攒而来不是财富,而地方官府无力清剿,厢军战力也不堪入眼,他们才嚣张这么多年。不过这回遇到改编后的捧日军,那些乌合之众在捧日军的箭雨面前直接就缴械了,当然他们更没想皇上您会下这么大决心剿匪,所以这一路上漏网之鱼不多,基本上都被抓获了,这为以后可省了不少麻烦呀!”张知白虽然年纪大了,不过说的高兴的事还是很不淡定,异常兴奋。
“爱卿所言甚是,这样吧!这次的缴获按照原来定好的规矩,三层赏赐给军队,让他们也改善一下,三层返还给沿途百姓,其余的充入国库。另外俘虏的那些人就让他们以后负责修建最危险的地段,也算是给他们赎罪吧!”
“老臣遵旨!老臣会同兵部杨尚书、户部范尚书一起完成的,保证每笔钱都有据可查,您放心吧!”张知白跟赵祯混的时间比较长,知道他对这些比较在意。
“那就辛苦爱卿,爱卿年纪也大了,要注意身体,朕赐您些补品,回家好好补补,朕还得多多倚重您呢!”赵祯笑着说道,并让小顺子去准备一下补品给他送家里面去。
“愿为皇上肝脑涂地!”这年代皇上给吃的可是大恩典,张知白感动得热血沸腾,要是此刻让他去跟辽国干架都没问题。
“对了,皇上,老臣差点忘了,您说过这条大道用买扑的方式让民间参与,后来经过预测,把民间商贾收费年限提高到了三十年,以降低每次收费数额。并按照您的意思把整个道路划成了五十段,每段大约五十里,到时候收费也是每段为准。到现在为止除了您要去预留的部分其余的都已经有商贾认领了,而且资金也基本到位了,就等开工了,不知皇上您的建设集团……”
“哦!您老不提醒朕都快忙忘了,这段时间朕已经让小顺子去联系了那些个勋贵们,不管他们处于什么原因,反正基本上都参加了,等我找个负责人来跟你们商讨,以后一律按照普通商贾一样对待,该要钱就要钱,不要有什么顾虑。”
“那老臣就先告退了!”
“爱卿慢走!”
赵祯想了想,放心手中的奏章,向坤宁宫赶了过去。
“皇上今个怎么有空来了?”因为赵祯平时这个时候都在处理政务,刘太后吃惊的问道。
“给母后们请安!”赵祯笑嘻嘻的说道:“朕今日是有一些事情想跟几位母亲商议一下?”
“何事呀?难道是慈善基金会出了什么问题吗?听说皇上找那个黄兴做得挺好的啊,前段时间他还真弄来不少钱呢!”
“不是慈善基金的问题,是这样的,京成大道准备工作已经就绪,这就要动工了,朕不是承诺过要组建一个建设集团跟民间商贾一起来修这条路。一来起个带头作用,二来也让那些无所事事的勋贵们能找点事干,顺便也赚点钱。现在都弄得差不多了,但是咱们要找几个信得过的人来负责这个项目。”
“于是朕就想了想,大娘您不是有位侄子叫从德,朕听闻他官风不佳,干脆让他来负责这个项目,您外让小娘的父亲杨知俨和娘亲的父亲,也就是朕的外公李仁德一起协助他吧!您看怎么样?”
刘娥想到最近赵祯在朝中的一番大动作,若有所思,沉吟了一会说道:“全听皇上安排,本宫这就招他们前来相商。”
“那就好!朕听闻母后们经营的皇家慈善基金还不错!京城百姓无不感恩戴德,就连那些乞丐也过了个好年呀!咱们皇家的形象和威望也是大幅提升,朕甚是高兴!”
“皇上谬赞啦!咱们也没出什么力,都是黄兴在打理,皇上才是慧眼识英才,这些日子来,咱们这个基金不仅救助了不少穷苦百姓,还有不少进项呢!”刘娥谦虚而又兴奋地说道。
“这样就好,等朕把国家财政理顺了应该还能挤出一些钱,都将投入这个基金,咱们大宋的穷人可不少,要让全天下都谨记母后的无量功德,这以后的路还长着呢!可有劳几位母亲大人了!”赵祯笑着说道。
刘娥本来就穷人出生,深知民间疾苦,能够帮助穷人对她来说还是挺不错的。虽然她也有权利欲望,不过纵观历史来看,她更在意的是一种被认可或更在乎自己的名声,不然她是完全可以做第二个武则天。正是因为如此,赵祯给她规划的真正母仪天下的形象才更合她的心意,干起此事来也更加具有主观能动性。
她对于赵祯提出的目标甚是兴奋,却又努力装作不在意的样子说道:“皇上年纪轻轻就要日理万机,咱们也帮不啥忙,能帮到你咱们就心满意足了!”

第60章 大炼钢

朝廷四院六部制度建立起来之后,国家绝大多数事情都处理都可以直接由内阁处理,最后只要将备份转呈给赵祯一观即可。
而且多达十多位的各系势力组成的内阁,按照赵祯山寨的后世表决模式,快速处理各种事物,一旦表决相持时就交给赵祯裁定。这样一来既加快了政事处置速度,又集思广益,避免一个人或少数人的茹莽决定。
在没有大的错误决策之时,赵祯也乐于让他们慢慢习惯这种模式,不加以掣肘。这样一来,他就凭空多了许多时间,那些个繁琐的日常事务大多转嫁给喜欢勤于政事的文官大臣们,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真是两全其美呀!
闲来无事,赵祯打算去自己最关心的将作监探视一番。从来到这是个时空,他就没打算安生地当个混吃等死的君王,皇家学院和将作监是他实现目标的最重要保障,是他最关心的地方,平时无事的时候大多混在那。
人类社会的发展其实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材料科学的发展,很多设想和创新都受限于基础材料。原始社会,材料科学基础基本为零,人类只有就地取材,用最简单的木棍或石头来提升狩猎威力。到后面慢慢进入青铜器、铁器等冷兵器时代,乃至出现火药后的热武器时代,随着基础材料的变化,人类可以创造的威力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材料科学又是一门十分复杂,或者很多时候的成果都有运气成分在里面。想想后世天朝在众多领域的理论研究或不比西方国家差多少,甚至过之而犹不及,山寨能力也是闻名海外。然而作为飞机动力核心的发动机为何一直没有重大突破,这应该不是做不出人家的造型吧!
赵祯自从来到这个时代后,总结了自己最大的优势不外乎知道社会发展趋势和强大的工业技术功底这两点,要说在打仗干架或是政务处理方面或许还赶不上这个时代的那些牛人。前者可以让他只是在他这辈子少走点弯路,后者却可以让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水平在极短的时间内拔高到一定的水平,极有可能改变世界发展方向。
来自后世的记忆让赵祯发现,北宋就是一部改革派与保守派的斗争史,每次变法都面临人亡政息的严重威胁,频繁的变化让老百姓无所适从,慢慢的也就变成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这一切原因大多是由于发起变法者的身份造成的,因为北宋所有的变法都是由某个大臣提出来,说服皇帝后加以实施。这样一来,如果出现另外一个人改变了皇帝的看法,或者是皇帝变了,那么等待的就是下一波人又来把变法复原。
北宋的国运也就在这种变过去又变回来的来回折腾中给消磨掉了。而原本历史上宋仁宗时代就是最关键的时代,它不仅是北宋变法兴起之时,同样也是太后执政的始端,对后面几代的影响深远。宋仁宗之后的基本模式差不多都是,皇帝亲政想变法,开始没多久皇帝呜呼了,太后借势执政,保守派抱大腿,大力打击变法,等到下一个皇帝亲自,又重复上演这样的把戏。
对于北宋原本的轨迹,赵祯丝毫不担心,他相信自己能够改变大宋的命运,也能够改变我中华民族之命运!
赵祯到将作监来呆得最多的就是冶铁组和火器组,两个小组的成员期初还挺畏惧皇帝的威严,放不开手脚,后来大家在一起久了,了解他的脾气后都能跟他坐下来一起讨论问题了,赵祯也时不时的给他们传授一些后世的知识,让他们能够打开自己思维的局限。
“微臣参见皇上,欢迎皇上前来视察!”赵祯如同往常一样,刚走进将作监冶铁组的作坊,被他新提拔起来的组长李铁柱就赶忙跑过来行礼。
“朕看你就是眼尖,每次都被你发现,你小子是不是没有用心干事?”赵祯佯装严肃的样子说道。
“回皇上,微臣不敢,只是您的光芒实在是太耀眼了,微臣想不发现都难呐!”二十来岁的李铁柱,比赵祯大不了多少,比较了解他平时喜欢幽默的个性,私下里说话也都比较平和,没次也就有意无意的逗乐子。
“那倒是,这点朕那是深信不疑!对了,言归正传,朕几日没来,给你看的平炉炼钢和转炉炼钢可有进展?”两人来到旁边的休息区坐下,赵祯便问道。
“回皇上,您给的两本炼钢大法微臣都全部看过了,里面有些东西微臣还太懂,就像这个氧是个什么玩意啦?还有这个碳元素难道是咱们平时烧的木炭么?”李铁柱说着拿出书来指给赵祯看。
“偏科是个**烦啊!”听到他这样问,赵祯心中感叹道。虽然自己能指导他们把钢练出来,但是想让他们搞明白其中的奥秘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于是赵祯只好忽悠道:“哦,你说这些啊!这都是朕对于一些大家还不知道的一些东西的称呼,皇家学院以后会教这些的。这么跟你说吧,这个氧其实就是我们呆的这个周围空气中的一种成分,当然空气中还有许多其他成分,这都要我们自己去发现。再说这个碳元素,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木炭,而且铁中也含有这种东西。朕还把铁分成了生铁、熟铁和钢几种等级,这个碳元素的多少就是判定的重要标准,换句话说碳含量的多少严重影响钢铁质量,之所以冶炼钢铁需要高温,其实也就是燃烧这些杂质的过程。”
“原来如此,这门学问真是太深奥了,微臣想更多的了解一些,但是皇上您日理万机的也没空搭理微臣,不知除了陛下您可还有人懂得此道?”李铁柱听得七晕八素,但对于未知事物的探索是人类的天性。
“朕曾将这门学问传授给了皇家学院的王绅理和陈鑫华,他们对此有所涉猎,你可以持朕手谕与他们探讨一二。”
“多谢皇上!”
“继续说说你这的情况吧!”
“微臣与诸位同僚已经探讨过了,这个平炉炼钢法与咱们现在使用的方法比较接近,咱们还做出了一个小的平炉进行实验,练出的钢铁确实比以前的要坚硬许多,而且还有了一些柔性。皇上请随微臣来……”
李铁柱带着赵祯来到房外空地上的一座小平炉旁,捡起地上的铁块对赵祯说:“皇上,您看看,这就是咱们初次炼出来的。”
赵祯接过铁块,拿在手里掂了掂,又找到块石头磕了几下,确实有几分后世钢铁的样子,对于他们第一次就能做出这样子,还是挺满意的,便对他说:“辛苦你们了,干得还不错!”
“为皇上尽忠!”
“口号喊得不错,再加个为大宋服务会更好!”赵祯笑着说道。
“嘿嘿,微臣下次一定加上。”李铁柱也打蛇随棍上。
“行了,你小子,把你那点小心思都给朕用的工作上吧!你说说看,朝廷现在大规模建造平炉炼钢有没有可能?”
“回皇上,按咱们现在的技术水平,转炉或许实现不了,但这个平炉大规模建造并不是很难,微臣认为可以试着建造大型一些的平炉。不过按照这个小平炉实验的数据来看,一旦扩大以后需要的煤和其他矿石需求就比较大了,现在的量完全支撑不了。”
“哦,这是必然的,你们有派出人手寻找这些矿石么?”
“找是找了,但是人手有限,臣等也只是在京城周围山区进行了简单的寻找,炼钢的矿石还是差不多找齐了,就是这个数量问题还需要皇上您来解决……”
“让朕想一想,你这有地图么?”
“有,还是仿制您的那份呢!这边请!”李铁柱带着赵祯来到后院大堂的一张大桌旁,指着桌上的地图对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