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革兴大宋-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什么看!还不快点抓紧时间杀敌!”杨金花只好把“怨气”撒在旁边一起无辜的士兵身上。
等辽军从慌乱中慢慢恢复过来,地上已经快躺了一层人肉垫子。战斗的惨烈程度和伤亡数量远超萧耨斤的设想。不过,萧耨斤在短暂的失忆之后,还是下达了攻击的命令。
因为战斗打到现在这个地步,她已经没有其他路可以选着,只有孤注一掷打垮宋军,打开三关。才能换回声誉,继续执掌大权。要不然逃回上京也会被那些大臣的唾沫星子淹死。
折惟正见这萧家婆娘死不悔改,跟杨金花商议一阵之后,决定不再跟她纠缠,最后给她来个雷霆一击。
于是,益津关忽然飞出一大群鸽子,朝着各自的目的地飞快掠去……
这个下午,辽军又跟宋军在益津关下噼里啪啦打了整整一下午,除了把城门口那些马车给敲烂之外,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战果。时间流逝,天色渐晚,辽军只好再次鸣金收兵,在漆黑的夜空中tian舐伤口。
萧耨斤的左膀右臂现在也缺了一个,她现在也没心思跟耶律叆叇玩耍,匆匆完事之后便问道:“叆叇,你说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耶律叆叇沉吟道:“太后,请恕臣说一句不该说的话!”
萧耨斤:“说吧!哀家赐你无罪!”
耶律叆叇缓缓说道:“太后,臣以为咱们不能这么打下去了,您看看这才交战两天,我们中路十万大军几乎损失了一半。虽说损失的大部分都是步兵,没有伤到根本,但没有这些步兵咱们也就失去了攻城的能力。以臣之见,咱们不能再跟宋军在城墙上耗了,还是应该发挥咱们骑兵的优势,突入宋国,给他们皇帝造成压力,逼迫他们再次跟咱们达成协议。只有这样,咱们才能反败为胜!”
萧耨斤这个时候也觉得不能再坚持自己之前的想法了,便问道:“那按你的意思,咱们明日全部突入宋国,那样万一被宋军包围了咋办?”
耶律叆叇摇了摇头:“太后,咱们不需要全部突入宋国,只需要骑兵,这样机动性好,来去如风,不用惧怕宋军合围。而且咱们也不用理会沿途的城池,绕过它们直奔宋国京城而去……”
“可是,如果不带步兵的话,咱们现在只剩下不到五万骑兵,会不会太少了一点?再说了,要是只派骑兵去的话,这些步兵怎么办?难道让他们先撤回去吗?”萧耨斤可不是将军,还不清楚兵贵精而不在多的道理,她对实力最好的认知还停留在兵力方面。
“不不不!太后误会臣的意思了。”耶律叆叇连忙否定道:“臣的意思,不止咱们这的骑兵,还有南院大王那的骑兵也要集合到一起来,这样到时候才对宋国皇帝造成压力。至于这些步兵,当然不能让他们就这样撤回去,那样岂不是太浪费了,还可以让他们留下来拖住三关的宋军,为我们深入敌境创造良好的条件嘛!”
萧耨斤:“还是你想得周到!哀家这就派人让南院大王率骑兵连夜赶来,咱们明日便绕过益津关,直奔开封而去!”
耶律叆叇:“太后英明!”
黑夜来临,两人放下今日战事的烦恼,一起进入了梦想,而益津关内的折惟正跟杨金花却在暗中布置一张大网……

第32章 功毕一役

萧耨斤自以为自己的动作很隐秘,殊不知她的每一支部队调动,都有若干眼睛在暗中盯着,并且不久之后就呈现折惟正的案头。
这都得益于赵祯自登基以来,一直大力打造自己的情报系统和特务系统,其投入的资源甚至超过了在军备和科技研发等方面,因为情报在信息高度不发达的时代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放大效果。就好比这场发生在宋国三关的战斗,除了有国安寺的密碟直接从辽国内部获取情报外,还有新建不久的军情局的密探在辽国上蹿下跳。而且在战场周边范围还有穿行在黑暗之中的特战队和随军而动的侦骑。
相对来说,辽军的情报来源就简陋得多了,几乎全都是靠随军的侦骑去打探,运气不好还会被特战队截杀。虽说辽国也有海东青这种神奇的动物,但是由于其珍稀程度的限制,并不能够像信鸽一样大量使用。当然,这也是信息落后时代的常规玩法,同时也是体现一个杰出将军能力的地方。
综合上述原因,现如今辽军的情报系统可以说远远落后于宋国,而这种意识上的差距远比武器上差距更为严重。
萧耨斤和她的那些手下并不知道宋国那位小皇帝是千年之后穿越而来的怪胎。而且还喜欢无耻地“玩弄”他们这些原住民。第二天早上,等她从耶律叆叇怀中醒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后方不知何时出现了成堆的宋军。她不明白为何突然冒出来这么多宋军。即便以她这个不懂军事的人也明白,自己今个被宋军围了,那么问题来了,为何这么多宋军调动自己却毫不知情呢?还有自己的左路大军跑哪去了呢?
第一个问题嘛!那可是两支特战队几百名特战队员熬了一个通宵的结果,而且所有参与合围的部队也都连夜赶路,时而分散为零,时而聚合成群。这些都是需要专业训练,才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的呀!
而她这第二个疑问。那就只能怪她自己识人不明,找了个二五仔小弟,在关键时候摆了她一道。或许是因为萧孝先对萧耨斤给自己安排的位置不大满意,亦或许是他敏锐地发现萧耨斤此行大势已去。在他接到萧耨斤的诏令之时,并没有急急忙忙带着手下骑兵去汇合,而是留了个心眼观察瓦桥关内守军的动向。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派出去的人在特战队的截杀之下还是有了一个漏网之鱼,让他知道了瓦桥关内守军开拔的消息。虽然他不知道宋军为何会夜晚开拔,也不知道他们的目的何在,但从他了解的自己中军情况来看,宋军在大胜之余还这么神神秘秘,绝壁没安什么好心!
为了不让自己这点残余家当成为宋军目标。萧孝先果断地带着自己的部下连夜后撤了三十里。这可让王超郁闷死了,他本来还打算等明日会战之后,配合友军再把萧孝先所部一口吃掉。没想到这老小子太特么胆小了!
总而言之,折惟正这回是下了血本了,总共调动了白虎1军、白虎3军、白虎4军、青龙1军,青龙3军、青龙4军和青龙骑军等7个军,共计14万部队,呈三角形包围辽军中路大军剩余的6万余部队。
等萧耨斤的探子四下打探。发现已经深陷重围的时候,萧耨斤终于慌神了。拉着耶律叆叇焦急地问道:“怎么办?咱们被包围了,怎么办?怎么办……”
“太后,您先别着急!您先冷静一下!”耶律叆叇一边安抚萧耨斤,一边忙着思考对策。
他想不明白,为何一直规规矩矩守城的宋军,会在昨夜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完成了对自己的包围,难道是因为昨日违反协议的行为激怒了宋军?
嗯,有这个可能!
可是,眼下该如何抉择呢?难道此次大张旗鼓的南征之旅就要在此终结了么?
说实话,他有些不甘心,这次可是他名扬天下的大好时机,要是运作得好的话,说不定还能有以外的惊喜。
但是现实打破了他的幻想,一名萧耨斤的亲卫跑了进来:“启禀太后,探子来报,刚才益津关城门突然打开,宋军正在陆续开拔出城,而且其他各方向的宋军也在像我军靠拢,似乎要向我军发动攻击,请太后明示!”
萧耨斤强撑着打发走了亲卫,再次抓住耶律叆叇问道:“叆叇,想出来没有?宋军已经动了,咱们的时间可不多了呀!”
耶律叆叇最终还是理智战胜了**,下定决心道:“南院大王未能按时到达,想必是出了意外。而现在宋军以两倍于我的兵力包围咱们,以这几日观察到的宋军的战斗力来看,咱们现在跟他们会战胜算不大。而且您这万乘之躯不能冒险,以臣之见还是先突围出去,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等来日咱们纠集大军再来讨伐,您以为如何?”
这个时候,萧耨斤哪想那些,就想快点逃命,急道:“听你的,快去收拾收拾,咱们现在就跑回去!”
耶律叆叇:“太后,咱不能往回跑!起码现在不能往回跑!”
萧耨斤:“为何?”
耶律叆叇:“太后,您想啊!宋军费这么大劲来包围咱们,肯定是不想让咱们逃回去,那么他们肯定也在咱们的后方布置了大量的兵力。因此,咱们要反其道行之,从侧面突破至淤口关的方向,这样才可以凭借咱们骑兵的速度把宋军甩在后面,甚至还可以适当地跟他们玩玩!”
萧耨斤微微一愣:“还是你想得周到。哀家决定了,就按你说的办,马上集合骑兵准备突围。步兵就扔在这给咱们争取时间!”
耶律叆叇:“太后英明!”
……
本来杨金花是很想参加这场围猎行动的,不过折惟正以安全为由拒绝了她的请求,硬是把她留在了益津关。鉴于她有不听话的毛病,折惟正为了稳妥起见还是决定自己也留下来看住她,而派狄青作为本次围猎活动的具体指挥官。
所以,这会折惟正和杨金花两人都在城楼上举着千里眼时不时的打望着不远处的战场,而张尧佐则在一旁不停地献殷勤。自从杨金花来了之后,他就一直在她跟前打转。生怕杨金花见不到他似的。
虽说宋军呈三角阵型包围辽军,但这只是战局态势,并不代表宋军能够严丝合缝地围住辽军。不过随着包围空间的压缩,这个些结合部的空隙确实越来越小。再过不了多少时间便能够完成真正的合围。
当然了,光是合围还不行,还必须得顶住辽军的反扑才算达到目标。
“折大人,您说咱们这次真的能够抓住那萧家婆娘吗?”杨金花放下千里眼向折惟正问道。
折惟正:“这就难说了,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没有人能百分百掌控。虽说我军现在已经围住辽军,可人家毕竟还有五六万人,如果硬是要跟咱们死磕的话,并非不能打开一个缺口呀!”
这时。张尧佐看到辽军开始骚动,赶忙提醒道:“贵妃娘娘,您快看。辽军要跑路了。”
杨金花和折惟正两人闻言,赶紧拿起千里眼看向十里外的辽军营地。虽说现在这个千里眼喊比较简陋,但是十里之外那么大一群辽军的动向还是能看清楚的。只见辽军不到五万的骑兵陆续从营地中冲了出来,并没有向折惟正想想那般从后方突围,反而直接向着益津关的方向冲了过来,而且辽军剩余万余步兵则开始向左侧突围。
“辽军这是在玩什么花样?被包围了还玩分兵?”杨金花看着辽军的动向很是费解。
折惟正也是一头雾水:“臣也没看明白!张大人有什么想法么?”
张尧佐指着向左侧移动的辽军步兵说道:“贵妃娘娘。折大人,你们看看那些辽军步兵中是不是有一辆大马车?”
“还真是呢!”杨金花想也没想便问道:“咋滴啦?”
张尧佐:“回娘娘的话。要是微臣没看错的话,那辆马车应该是辽国太后的座驾吧!”
杨金花皱着眉头:“你是说那些辽军步兵在护送辽国太后突围,而这些骑兵就是来吸引咱们的目光的吗?”
张尧佐:“娘娘英明!臣觉得这很有可能,要不然这些骑兵干嘛不直接往回跑,反而朝咱们这关卡冲来呢!他们就是想造成还要攻城的假象,迫使我军回援,从而给那些步兵突围创造机会。而且,咱们不要忘了,在左侧还有辽军的左路大军,他们此举说不定就是为了跟他们的左路大军汇合。”
杨金花看向折惟正:“折大人,您怎么看?”
折惟正:“娘娘,臣也觉得张大人所得有一定道理,按照现在的战场态势,如果臣处在辽军的位置,也会想法与侧军汇合。更何况,他们的太后还在军中,牺牲骑兵来掩护他们的太后突围也是说得过去的。”
杨金花:“那要不要给狄将军提个醒?”
折惟正:“娘娘,这恐怕不太好吧!臣都把战前指挥全交给他了,这个时候插手有些别扭呀!再说了,以狄将军的能力,咱们想到他也应该会想到,咱们还是坐着看戏吧!”
杨金花点点头:“您说得也对!要换成本宫也不喜欢别人在这个时候插手,当然,皇上哥哥除外!”
折惟正没有说错,狄青很快从辽军的异常动向中看出了一丝端倪,并把目标盯到了那堆步兵身上,立马命令军队加快合围。与此同时,辽军似乎也发现自己目的被宋军识破,赶忙将骑兵一分为三。其中一部分向左侧赶去,貌似要帮步兵忙;而一部分则向右侧突击,意欲阻挡右侧宋军参与合围;而剩下的一部分则继续冲击益津关。
狄青看到辽军的动向,短暂的迷茫之后,认定那些骑兵就是在玩着花样吸引目标,其最终目的还是要帮助步兵突围。于是乎,这更加坚定他之前的想法,把那堆步兵认定为最重要的目标,决计不能放过。毕竟这个辽国的太后,辽国实际上的最高掌控者,在宋军将领中有着很重的分量,狄青也同样不能免俗。如果非要在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和抓住太后两个选项中选一个,包括狄青在内的全部将领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抓太后。
宋军各部在狄青的指挥下,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目标实施合围,坚决不给“萧太后”逃跑的机会,哪怕辽军各个骑兵分队殊死抵抗,也不能阻挡宋军的步伐。经过两个时辰的残酷战斗之后,当然这里的残酷指的是辽军,包围圈中绝望的辽军和他们的“萧太后”最终选择了投降,结局基本上算是皆大欢喜。
唯一美中不足,就是还有差不多半数的骑兵在交锋的过程中零零碎碎地冲出了包围圈,而且这些骑兵并没有回身拯救自己“太后”的意思,一个个策马扬鞭绝尘而去。但相比于抓住辽国“太后”而言,这些漏网的虾兵蟹将也无伤大雅,反正在狄青看来,迟早都要把他们全部逮着,不在乎这一时。
看到包围圈中辽军士兵统统放下武器,折惟正知道这场持续将近半个月的三关战役差不多也要落下帷幕了,接下来就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他也忍不住大笑着说道:“哈哈哈……贵妃娘娘,咱们可以去见见这位贵客啦!”

第33章 战后事宜

杨金花、折惟正和张尧佐三人带着侍卫兴冲冲地赶到交战地点的时候,正打算一睹辽国太后风采,却见狄青在那大骂四方。
狄青见到杨金花一行赶来,赶忙收拾心情跑到几人面前见礼:“末将参见贵妃娘娘,见过两位大人!”
杨金花:“将军免礼!本宫刚才听你在这骂街,出啥事啦?”
狄青:“回娘娘的话,末将无能,让辽国太后跑了。”
“跑啦?”杨金花左右巡视了一下,指着不远处萧耨斤的座驾问道:“不是搁那吗?”
狄青:“贵妃娘娘,那里面坐的是个歪货,故意来吸引咱们注意力的,正主已经夹在那些骑兵里面跑了。”
杨金花:“我勒个去!辽国人也玩起花花肠子来了呀!可现在那些辽军都跑散了,还真不好追呢!这样吧,把咱们的骑兵派出去追击三十里,剿灭残敌的同时也碰碰运气。折大人,您觉得怎么样?”
“也只有这样了!”折惟正有些无奈地说道。
随后,青龙骑兵军和麒麟卫的骑兵部队分成若干小组,分头追击溃败的辽军。虽然这追击的过程中,杀伤和抓获了不少辽军,却还是没有寻到萧耨斤的踪影。
不过,萧耨斤虽然成功逃出了包围圈,但她的日子也不好过。一个娇生惯养的女人,头一回骑着马这么狼狈地逃窜,等她们到了安全地方的时候。她也已经被整的不行了,死是死不了,半条命却是没了。等她休息多日回过神来。耶律叆叇也替她收拢了残兵败将,经过一番统计,她此次率领的二十万大军,除去不知道情况的左路大军,现在身边就剩下还不到两万的骑兵。看到这个结果,萧耨斤一夜之间便老了不少,短暂的消沉之后。她似乎又下定了决心,带着残部火速朝上京赶去……
宋辽此次交锋到此也差不多告一段落。战斗虽然已经结束,但是宋军却依然在忙碌。打扫战场,收押俘虏,治疗伤员。埋葬同袍,统计战功……等等一系列繁琐的事情,又花了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才全部弄清楚。这时,杨金花才带着自己的神机营和各军后勤部队以及授勋代表一起押解部分俘虏代表班师回朝,而其他大部分俘虏则就地安排劳役,并等候赵祯发落。
在朝廷下达新的指令之前,折惟正还不能离开三关,所以这个露脸的机会只能让给杨金花了。对于这点委屈他倒是真不在乎,虽说是个人都想风光一把。可也得考虑风光的后果,他可不想让自己成为朝中大臣眼中的出头鸟,这活还是交给杨金花这种后台比较硬的人来干比较好。
杨金花这边拉拉扯扯一大帮人。行军速度是没法快起来,按她们那速度,没有大半个月是回不了京城,不过边关捷报早已飞抵京师……
兴华一年腊月初,大宋京城大庆殿中,赵祯正在召开扩大会议。一些平时少有机会上朝的官员也都纷纷矗立殿中。赵祯搞这么大架势不为别的,只不过是要过年了。大家按照惯例前来跟他汇报这一年的成绩。赵祯登基这么多年,朝廷官员也慢慢熟悉了他的那一套风格,年终总结也做得越来越漂亮,至于其中到底有多少水分那还真不好说。
总而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