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宋朝我是哲宗-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跪在龙案下面身抖如糠筛的四个领军大将,赵煦十分无奈的对他们说道:“起来吧,每当有极具威力的新武器的诞生时,总是会伴随着对这些武器盲对推崇和争相装备的使用者们,同样,也是因为那种巨大无比的威力,从而会让所有盲目的使用者们忘呼如何使其快速的融入到现有的军事力量中,这是朕的过错,朕没有让你们真正的了解到对于火炮的运用的一些真正的内在含义,与实际应用的方式方法。这样吧,光是朕在这空口大白话,你们的内心可能会有芥蒂,或者不服气,这样吧,咱们来一场沙盘推演,同样的兵力,同样的装备,总参谋部的各级参谋们担任敌国侵略者,你们便是守土的将军们,在你们所熟悉的地利沙盘上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小豆子。”

    “奴婢在。”

    “摆架总参谋部。”

    “是,陛下。”小豆子领旨之后高声唱和道:“陛下有旨,摆架总参谋部——”

    总参谋部内,周侗和陆慈俩老头已经带领总参谋部的所有近百名帝国的作战参谋们等在这里,一座面积巨大的全国详细地形沙盘已经完全被摆在了总参谋部大厅的正中央,两色各式各样的小旗子,箭头,士兵摆件,火炮摆件,战车摆件等等,一切的用于沙盘之上战争推演的道具,全部已经被摆放在沙盘的两侧,静静的等待着双方推演人员的到来

    “今天的推演,其目的就是为了检测一下我军各部领兵大将们应对战争的诸多反映情况,以及处理战争期间的诸多突发情况,比如说你们遭遇突袭时所展现出来的随机应变能力,与敌对阵时的阵地战的各项作战能力的实际运用能力,并且由于我(国)军队中各种火炮的加入,所出展现出来的各种战法的不同,朕会于此,对各位将军们所处的各种环境和地理情况下的作战能力给予全面的考核,推演双方双方兵力相同,双方各共计兵士三十万众,武器装备及军种完全相同,兵员素质相同,总参谋部的各位参谋们为进攻方,总兵力超过十万抵达长江南岸或者占领十座州府城池为胜,进攻方投降或者防御一方消灭敌方所有有生力量为胜。战争爆发时间为八月下旬至九月中旬,整个江南地区为梅雨季节,广南东路,福建路,江南西路受台风影响。好了,你们各自开始准备吧。”说完,赵煦便坐到了沙盘旁边的椅子上,慢慢的喝着大茶叶,静静的看着双方开始的排兵布阵

    虽是沙盘推演,但是双方的较量却是异常的激烈,这些从南疆前线回前来述职的军官们都是一些真正经历过血与火的战争所淬炼过的武将,他们的作战经验全都是异常的丰富,且用兵之法都很是刁钻难缠,用兵方式几乎都是招招狠辣,攻敌之必救,直击敌人要害,甚至在数场关键性的推演战斗竟然还将周侗和陆慈等帝国参谋们逼得陷入了极为不利的被动之地,但是,归根结底的来说,这些将军们对于火炮的各方面的运用着实不敢让人恭维,在沙盘上的几场大型战役之后,守军一方因火炮的弹药不足,以及因对火炮保护不当的原因,火炮的战损率以及被摧毁率一直是居高不下,因此在这场沙盘推演战争的中后期,守军一方的将军们陷入了极为被动的境地,甚至可以说是在处处挨打,最终在进攻方以极大的火炮优势的轰炸辅助下,守军一方的将军们最终含恨而败

    可是,仅仅这一场沙盘上的失败,帝国总参谋部的这些作战参谋们,似乎并没有让这些来自帝国南疆前线心高气傲的将军们彻底服气。

    “陛下,臣等不服,臣等认为,这仅仅一场沙盘上的失利,并不能证明臣等的能力不足的问题,所以臣等认为,我们应该多进行几场沙盘推演,否则陛下您怎么能更多的了解臣等的实力呢!”成都府路统军司大将军朱华清站出来对着赵煦抱拳说道

    “你说完了?”赵煦面无表情的说道

    “臣说完了。”朱华清顺着赵煦的话回答道

    赵煦怎么可能让这些家伙多说话,他直接釜底抽薪的对他们说道:“你不服?你哪不服?如果这场战争是真的,我国长江以南的半壁江山已经几乎是沦为敌手了,你还有脸在这跟朕说你不服,你们都是统军多年的大将了,难道还你以为战争真的就像这场沙盘推演的游戏一样,不服就可以再来一遍吗?,你难道就没有在你输了之后总结一下的经验教训的想法吗,朱华清大将军,你现在不应该在这愤恨自己的服不服的这个问题,你应该感谢这仅仅是一场沙盘上的推演,而不是真的,否则的话,你们在场的这群人,经过这场战争的洗刷还能剩下几块料,你竟然还有脸在这跟朕说你不服?”

    “臣,臣有罪。”朱华清在说自己不服的时候,确确实实没有考虑到,若这场推演是真实的战争结果会是如何,所以一听赵煦的话,,他当场就惊得冷汗直流,对着赵煦跪地请罪,原因很简单,宋朝的领军大将若是战败,那是要杀头的

 二百二十章 国歌与军歌1

    “朕实话跟你们说了吧,朕此次传唤诸位卿家进京来,其中的一件事就是让你们进京述职,考察考察诸位卿家作为将军,你们的军事水平和综合能力,得到的结果,相对来说,朕还是比较满意的,唯一的不足之处,就是这火炮的运用方面,你们真的是不行,所以朕叫你们进京来的第二件事情,就是朕要让你们全部进入到帝**事学院中去,作为军官进修生,进行为期一年的进修和学习,让你们更多的去了解现代战争中对于火炮的详细运用之法,同时也将你们对于火炮运用中的诸多不足的问题全都解决掉,并且,朕将亲自担任你们的主官。”

    “可是陛下,我们这些人的年龄,似乎,是不是有些太大了些。”梓州路统军司都指挥使胡代成为难的对着赵煦抱拳说道

    “所以朕才说你们是军官进修生,你们只上一年学,人家那些新人军官可是要上五年学的。听着,一年之后考试合格者官复原职,继续担任统军司都指挥使,考试不合格者,留级,重修一年,直到考试合格为止。”

    这句话直接将这些将军们说的汗毛都立起来了,因为古代的将军们大多都是丛小兵一步一步的走过来的,没有几个能够熟练的掌握所有的汉字,说的直白点就是,大多数的武将们都是大字识不了一箩筐的武夫,让他们读书写字,那比杀了他们还难受,所以他们一听要考试,而且还是自己的皇帝老爷亲自对他们进行考试之后,全都有些麻了爪

    赵煦没有理会所有武将们痛苦的低声呻吟之声,只是伸手压了压,让所有人都闭嘴,然后赵煦继续说道:“你们这一年的学习计划其实还是比较繁重的,你们要学习各种跟火炮有关的知识,比如说火炮的特种作战应用,步炮的协同作战,骑炮的协同作战,炮火支援,大兵团作战的火炮应用,海战的舰载火炮的应用等等的诸多课程,还有更多的沙盘推演课程,火炮操作课程等等,你的压力还是很大的,你们都回去准备一下吧,后日清晨,去兵部,随同兵部天官周侗周老尚书去帝**事学院报道。”

    “臣等遵旨。”所有的武将们全都无奈的躬身领命而去

    “周老卿家,你随朕到御书房来。”

    “老臣遵旨。”周侗躬身领命道

    “小豆子,去把教坊,大乐署,鼓吹署,教乐所,大晟府这五个部门的太乐令和太乐丞都给朕叫到御书房来见驾。”

    “奴婢遵旨。”

    “老臣斗胆,不知陛下这是所为何事?”看着小豆子匆匆跑去传旨之后,周侗在落后赵煦半个身位地方随着赵煦一边缓缓的往御书房走去,一边在恭敬的对赵煦问道

    “朕考虑了许久,关于国歌,军歌还有军乐的诸多问题,趁这个功夫你也好好想想,一会到了御书房朕也想听听你对与国歌和军歌的见解,至于具体的,还是一会等教坊和大乐署的那些人来了再说吧。”

    “是,老臣遵旨。”周侗不但不傻,而且还极为博学多才,当他一听到赵煦说的国歌,军歌还有军乐的时候,他就知道这肯定是和国庆节有关的一件事情

    赵煦和周侗走的速度并不是很快,当他们走到御书房后没多久,小豆子就带着五个部门的太乐令和太乐丞来到了御书房

    “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位卿家平身吧。”

    “谢陛下。”

    “今日,朕召唤诸位卿家来此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明年五月一日的国庆节大典之事,朕想在这之前,礼部也应该向你们安排过关于国庆节大典的一些诸多事宜,但是今日,朕找你们来主要的目的有两个,第一,国庆节大典我们有有一项升国旗仪式,正是因为有了这个仪式,所以我们需要一首国歌,同时我们的英勇无畏的帝(国)军人们,他们也需要一首歌曲来鼓舞他们的士气。”赵煦对在场的说有人说道

    “陛下的意思的是让我们谱写一首国歌和一首军歌?”大乐署的太乐令对赵煦说道

    “不单单是国歌和军歌,朕还需要你们谱写军乐,比如说军队集合时的的军乐,行进时的军乐,阵型的变换所需要的军乐,各军种前后交替时的的军乐等等,还有一项,就是在升旗之前我们的国旗护卫队要护送旗手抵达升旗台的这段路,也需要一段军乐,但是不必担心国歌和军歌朕有已经写好了,小豆子取一面大鼓来,朕唱给诸卿家一听……”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古老的的战鼓响起。岂曰无衣,与子同仇,天地间征尘血染。留下传奇,一起战好兄弟。管他生死如何,兄弟一场,一起唱一起流浪。披上战铠拉开炮栓,弓上弦利刃在手,一声号令如山震旦,投沙场厮杀远方!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古老的战鼓响起。岂曰无衣,与子同仇,天地间征尘血染。管他胜负得失,留下传奇,一起战好兄弟。管他生死如何,兄弟一场,一起唱一起流浪。披上战铠拉开炮栓,弓上弦利刃在手,一声号令如山震旦,投沙场厮杀远方!披上战铠拉开炮栓,弓上弦利刃在手,一声号令如山震旦,投沙场厮杀远方!

    一首剽窃来的《无衣》,听得武将出身的周侗和御书房门外那些站得笔直的御前侍卫们双目充血,脸色张红,甚至是激动热泪盈眶,完全是一副后世的北高丽人民见到他们元首领袖时的样子,一看他们就完全是一副热血沸腾勇往无前的状态,要是这时候赵煦下令让周侗带兵去吧交趾,大理,高丽,扶桑给灭了的话,这老头绝对是什么原因都不会问,二话谁不说,直接亲提两万精骑杀将而去,把这些国家给灭的一遍又一遍。而教坊和大乐署等宫廷乐署的人全都是一脸深思之相,似乎被这首歌的曲风和词锋给深深的震撼住了,又似乎是在不断的回味着这首歌曲交融其中的内涵

 二百二十一章 国歌和军歌2

    看着眼前这些一脸走神模样的大臣们,赵煦喝了一口香气四溢的大茶叶,拍了拍手说道:“好了,各位卿家,且继续听朕说完。”

    “陛下,您所做的这首歌曲真是说出了我辈军人的心声啊,老臣虽已年过古稀,但是,只要陛下一声令下,老臣愿亲提十万虎狼之师为陛下扫平天下。”周侗抱拳激动万分的对赵煦说道

    “周老爱卿的豪气可嘉,但是你年事已高,这等远征他国之事还是留给那些年轻人去表现吧。好了,不说这些了,我们继续来说国歌,国歌朕也做了一首,朕且同样唱给诸位卿家听一听。”其实说到国歌,从小生活在华夏大地,骨子里充满着民族优越论的赵煦对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还是非常的热爱的,但是由于现在的赵煦生活的年代实在宋代,而且他还是这个东方帝国的皇帝,他总不能站起来打倒自己所领导的国家吧,所以即使赵煦对义勇军进行曲再怎么热爱他也是不能用这首歌作为现在宋帝国的国歌的,但是,有一首歌确实非常符合现在的宋朝,那就是《精忠报国》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马蹄南去,人北望,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华要让四。,来贺!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华要让四方,来贺!

    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华要让四方,。来贺!!”

    赵煦一首《精忠报国》唱罢,刚刚放下手中的鼓槌,周侗“扑通”一声跪倒在赵煦的脚边,抱着赵煦的腿嚎啕大哭起来,而且一边哭还一边说些莫名其妙的话,赵煦废了老大的劲才把这周老头从自己的腿上扒开,可是此时自己的这件皇帝常服的下摆上已经沾满了这老家伙的眼泪和鼻涕,而且看着这位突然痛哭的如此悲伤上兵部老尚书还在那不断的抽泣着,无奈,赵煦从自己的袖子中拿出一方手巾递给周侗说道:“周老卿家为何突然哭的如此的,呃,不合情理,看你这一脸哭的,乱七八糟的,赶紧擦一擦吧。”

    这话不怪赵煦说的奇怪,看看现在的周侗,那里还有一点兵部天官尚书的威严,原本梳理的整整齐齐花白的胡须,此时已经因为周侗自己眼泪和鼻子中流出的粘稠的液体而粘在了一起,样子实在是有些不太合适

    “陛下,老臣失态了,请陛下降罪责罚。”周侗接过赵煦递给他的那方手帕将自己脸上的所有液体都擦干净,然后将那手帕顺势要还给赵煦

    看着周侗顺势要换回来的并且已经极有内涵的手帕,赵煦笑着摆了摆手说道:“呵呵呵,周老卿家,这方手巾你留着吧,朕赐给你了。”

    “老臣谢陛下隆恩。”

    “周老卿家,朕不明白,你为何突然哭的如此的伤感啊?”

    “陛下,您所做的这首国歌,真是唱出了我辈军人心声,在以往的诸位先帝甚至是诸多的汉人朝代中,多少汉家男儿为了能让我****上国名扬四海,守土开疆,万国来贺,那可真的是多少手足忠魂买骨他乡,陛下这一首国歌,真是唱的老臣想起了以前一起从今出征,却再也没有回来的战友们了,老臣心里真是……”说着,周侗又再一次的哭了起来

    “陛下,您所做的军歌和国歌这两首乐曲实在是让臣等汗颜,只是不知道这两首歌曲的名字是……”一位太乐令上前对赵煦问道

    “第一首歌曲名为《无衣》,第二首歌曲名为《精忠报国》。”

    “是,陛下,臣记下了。”

    “还有,你们记住你们所做的军旅歌曲一定要激情昂扬,鼓点明确,让人一听便知这是军旅歌曲,第二,你们创作的用来传达命令的军乐一定要节奏简单,简明扼要,要行军中或者作战中的帝国兵士们一听便知道这段声音是什么意思,这种军不一定非要限制于鼓声,它还可以体现在号角声中,不同节奏,不同长短的号角声音同样可以用来传递命令,比方说冲锋号声,起床号声,撤退的号声等等,这都需要你们太乐司各个部门去想,去创造,还有,在战场上,我们我们的传令兵不可能带着这么一面巨大的战鼓在军阵中传递消息,你们再做一批鼓和较短的号角,又传令兵悬挂于腰上,专门用来作为作为传递军令用的,这类腰鼓和号角再结合军队的行进创作一首或者多首较长的军乐出来。”

    “是,陛下,臣等都记下了。”

    待到太乐司的诸位太乐令和太乐丞退出御书房后,赵煦转头对周侗说道:“朕前段时间告诉你的关于国庆节大典诸军种方阵的练习,你们兵部一定要将这件事情抓紧,我们以前从来没有经历过像国庆节这类的盛典,所以我们现在是一种一边尝试一边去做的这么一种状态,但是,即使如此,这个国庆节大典也是不容我们有一点点的失误的,否则的话我们不但不会威慑到周边那些国家,还会使得我们大宋帝国成为周边国家的笑柄,会将我们大宋永远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一点朕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陛下放心,关于国庆节大典阅兵的诸多事宜,老臣都是亲自着手监督的,,绝对不会出现任何一点的差错。”周侗对赵旭保证说道

 二百二十二章 有名为“晓”

    “这样最好,老周啊,国庆节大典上的阅兵之事若是做得完美,朕敕封你为侯,但是若有任何一点的差错……”赵煦阴森森的说道

    “若有任何一点的差错,陛下尽管摘了老臣的这颗脑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