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宋朝我是哲宗-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点请陛下您尽管放心,城作为一座舒适度并不是特别大的军事堡垒,由于其是依山而建,只在当时夯实地基的时候速度稍慢,而现在的施工进度还是很快的。”

    “礼部,户部,对于百姓北迁之事,你们两部司也必须抓紧这件事办理,朕可不希望那片诺达的北方天地没有几个汉人。”

    “陛下尽管放心,郑大人接手这件事的宣传之后,北迁的百姓已经明显的增加了。”柳石海说道

    “是嘛,郑卿家对于礼部的大小之事看来已经是做到得心应手了呀呵呵呵。”

    “谢陛下的夸奖和信任,臣一定继续尽心竭力的为陛下分忧。”

    “户部继续大力的鼓励百姓生育,在中原地区养育不了,就鼓励他们迁移北方那些新占之地,朝廷给予他们的补贴,足够他们开始新的生活。”

    “臣遵旨。”

 一百六十二章 班师

    “吏部,对于那些新占领的土地,你们吏部就自行考核安排那些官员吧,但是有一点你们必须清楚,千万别给朕弄些无能的白痴去那些新占之地,给朕和那些千里迢迢前去那里讨生活的百姓们添堵,至于武将,你们吏部私下里再与兵部在碰碰头,好好地交流交流,选出一些有勇有谋将军来,经商议之后,尽快的让他们前去上任。”

    “是,陛下,老臣这就着手安排此事。”欧阳书良对我躬身应承道。欧阳书良这老头虽然守旧,但他却有个非常好的优点,那就是低调而且听话,所以作为守旧派的高层人物,他很幸运的继续留在了朝堂之上

    “在你们来之前,朕已经着令兵部传旨前线,让东西两路大军尽快处理好那些新占之地的诸多事务之后,尽快的班师还朝,对于朕当时提过的授勋仪式,礼部,你们准备的怎么样了。”

    “回禀陛下,各项仪式尚还在彩排演练之中。”郑俊彦有些怯怯的对我说

    “抓紧时间吧,你们礼部最近的事情也是比较多,让大家都多费费心,辛苦辛苦。”

    “能为陛下效劳是身为臣下的福分。”郑俊彦一听我并没有怪罪他,提到嗓子眼上的心一下子就又回到了肚子里

    “工部,军功章和国旗国徽的样本都制作出来来吗?”我很关心的对徐亮问道

    “回禀万岁,国旗和国徽的样本都只做出来了,不过,由于勋章的种类相对较多,样式制定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暂时还没有完全定型,不过请陛下放心,我们工部一定会尽快的完成陛下所委任的任务。”

    “抓紧时间吧,此次对于这勋章的需求量极大,虽然你们已经很累了,但是还是你们工部能够再多操操心,千万不要给朕在全军将士们的面前丢了面子。”

    “陛下放心,臣即使肝脑涂地也不会辜负陛下对臣下的期望。”听了我的话,工部尚书徐亮赶紧指天画地的对我保证说道

    “对于完颜吴乞买的审判工作,刑部,组织三司会审,毕竟他完颜吴乞买是原来金国的皇帝。”

    “陛下放心,老臣理会的。”

    就这样,随着各个部司不断紧张的忙碌,终于在腊月二十三小年这一天,出征金辽两国的东西两路大军,除了驻守北方之地的军队以及将领之外的全部其余人员,伴着不断飘飘洒洒的大雪回到了大宋帝都东京汴梁

    吏部尚书欧阳书良,礼部尚书郑俊彦,携带天子龙旗出城三十里相迎,而我则出了汴梁城东门静候凯旋归来的将士们

    “种大人,你快看,前方那是天子龙旗。”卢俊义惊讶的对身边的种师道说道

    “只有龙旗没有仪仗,看来那是陛下特派的钦差大人,快,我们快过去。”说着,种师道连催坐下战马,小跑着迎向那天子龙旗下的两位钦差

    在距离天子龙旗以及两位钦差大臣还有几十米远的地方,种师道与卢俊义双双带头下马,快步的走向郑俊彦和欧阳书良两位特派钦差

    “诸位出征的将士们,吏部尚书欧阳书良大人与本官礼部尚书郑俊彦代圣驾在此恭迎诸位。”待到种师道与卢俊义带领所有官兵即将走到郑俊彦面前时,郑俊彦与欧阳书良一起对着这些出征归来的将士们深深的一揖及地的躬身一礼

    然后接着对种师道和卢俊义说道:“二位元帅,陛下此时正携百官在城门处恭迎诸位劳苦功高的将士们。”

    种师道和卢俊义二人听了郑俊彦的话感到一阵受宠若惊,当朝天子亲自出城相应,这是多么大的荣耀啊,卢俊义随即转身,对身后的将士们高声喊道:“将士们,我们大宋帝国伟大的皇帝陛下正在城门口迎接我们,让我们加快脚步,前去面见吾皇万岁。大宋万岁,陛下万岁!”

    随着卢俊义的高声呐喊,全军十数万大军齐齐高呼“大宋万岁,陛下万岁”,声浪一阵高过一阵,绵延三十里,直至汴梁城下

    在距离汴梁城还有一箭之地,种师道,卢俊义便双双下马,率领全军将士向我快步走来,鹅毛般飘洒的大雪并没有阻止他们坚定的脚步,哗哗作响的甲叶,仿佛给这雪伴上了一曲铁血般的节奏,二人快步的走到距离我还有五六步远的地方时,率领全军将士拜金山倒玉柱一般的对着我跪了下去,齐声的高声喊道:“臣种师道,卢俊义,北伐得胜归来,携全军北伐将士,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而同时所有的出征归来的将士们全部向着我跪倒在地,山呼万岁

    “二位爱卿,快快请起,诸位帝国的勇士们,快快请起,快快请起,全赖各位帝国忠勇无畏的将士们,在前线的奋不顾身的全力拼杀,才有我大宋帝国今日之威,才能保我河山护我百姓,诸位将士,且受朕一拜!”说着,我对着全军将士便是深深的躬身一礼

    我这个皇帝的深深的一礼,可比郑俊彦这个礼部尚书的躬身及地的一礼含金量大多了,种师道和卢俊义这二位东西两路的元帅一见我对他们行这躬身大礼,连忙惶恐的再次对着我跪了下去,激动的连声高呼“不敢”,“惶恐”,而那些单纯的大头兵们,见到自己所效忠的国家的皇帝,对着他们这些自认为卑微的如同尘埃一般小兵躬身大礼,许多士兵都感动热泪盈眶

    虽然有作秀的成分在里边,但是对这些士兵们的尊敬和喜爱却是真切的发自内心。

    我扶起眼前的种师道和卢俊义二人,看着眼前这个战火之后刚毅的面孔,我知道所有的士兵和出征的将军们都需要休息,甚至楚陆离还没有见过他的宝贝女儿一面便被我派到了那遥远的草原上去了,细细想来,楚陆离跟在我身边已经快七年了,是时候将他外放为官的时候了,等他的女儿再稍微大点,就委任他去做一路太守吧,当然还有吴用

 一百六十三 新年大朝会1

    在城门处高调的迎接了所有北伐归来的将士们之后,我给他们所有的出征将士们都放假,让他们都回家去看看自己那大半年都没有见到的老父老母和老婆孩子,到了正月初八再回军营报道上班,而所有出征归来的四品以上官员,全部第二日直接来参加封笔,封印的大朝会即可

    翌日清晨,皇宫大庆殿

    每年最后一天的朝会,朝廷都是在这大庆殿举行的新年大朝会,并且在这一天朝廷各部司衙门全都会“封笔”,“封印”,也就是传说中的过年放假,而直到第二年的正月初八才会正式上班,今年自然也不例外,当然了也不是说“封笔”了,“封印”了,朝廷放大假了,国家上下所有的事情都不管了,值班人员当然还是有的嘛

    今天的大朝会格外的热闹,原因无他,战争结束了,诸多出征的将领都回来,趁着我这个皇帝还没有开始上朝,那些没有跟着出征的将领和那些文官们,都在赶忙的向那些出征归来的将军们打听着战争期间那些有趣的新鲜事,甚至有的有的人竟然在打听有没有漂亮的美女俘虏,和缴获的奇珍异宝,看来这些手里有了闲钱的大臣们都开始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了,虽然他们本来的生活品质就不低,但是有一点必须要说明白,自从皇家商行成立多年以来,朝中绝大多数的大臣都已经在这商行里参了股份,而且随着生意的越做越大,他们的每年的收益也是越来越丰厚的,最主要的是这些钱都是他们投资商行正大光明挣来的,而不是吃私贪污,受贿收贿得来的,花起来放心啊,就算是被督查院的御史们或者甚至我这个皇帝听到也白搭,因为这钱干净,当然了,他们的董事长当然就是我这个皇帝了

    看着时间差不多了,小豆子率先走出金殿旁边的耳房,高声唱和道

    “万岁早朝,百官接驾——”声音洪亮,丹田有力,声音绵延悠长,想不到我们的都大总管还是个武林高手啊嘿嘿嘿

    随着小豆子的高声唱和,金殿之上原本那些不断窃窃私语之声瞬间的消失了,所有的大臣全都按班位站好,手举玉笏板,齐声唱和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我龙行虎步的走出耳房,登上了丹陛,看着眼前这些对我躬身行礼的大臣们,缓缓的坐在了这把象征着帝国无上权威的龙椅上。“众卿家平身。”

    “谢陛下。”

    “有本早奏,无本退朝——”小豆子又是惯例的来了这么一句。我的思绪随着小豆子的这声高呼,又一次的飘呀~飘呀~飘呀~飘~~~的飘呀,小豆子啊,你说你这句话这不是废话嘛,今天是大朝会,而且北伐战争的将领们又都回来了,今天这朝会怎么可能会没有本奏呢!!当然啦,这也就是我想一想罢了嘿嘿

    “臣,种师道有本奏。”小豆子刚刚唱和完,种老头便第一个站了出来对我说道

    “种卿家请讲。”我一脸严肃的说道

    “启奏陛下,臣奉圣谕担任为北伐金辽两国西路军行军大总管之职,如今敌国已灭,我西路军除呼延灼将军所部五万人马,仍在扫荡新占蒙古路各地残余的敌人,以及驻守原辽国各城池的人马之外,我西路军所部其余人马,皆已经尽数回归其原所属驻地,因此,臣特向吾皇万岁交旨,并交回西路军帅印以及兵符令箭。”

    “好,准奏。”

    “启奏陛下,臣卢俊义,亦受圣命,担任北伐金辽两国东路军行军大总管之职,如今敌国已灭,除驻守原金国各城池之外的所有兵马,皆以尽数回归京郊大营,因此,臣亦同向吾皇万岁交回东路军帅印,以及所属兵符令箭。”

    “好,朕也准奏了。”

    说完,种师道与卢俊义便双双退回到自己原来的班位,然后东西两路军的行军长史吴用,以及楚陆离纷纷向我汇报此次出征俘获,以及损失情况

    “陛下,我西路军在进入原辽国境内所属草原之后,并未遇到较大规模的敌人,因此,此战我西路军所俘虏的奴隶并不是很多,经统计,俘虏辽国契丹本部,汪古部,塔塔尔部,弘吉剌部以及林木中各部落非汉民族男女奴隶共计十一万两千人,其中男女老幼占绝大部分,战争共计所得战马二十万匹,牛一百七十万头,羊五百万口,缴获辽国黄金共计八千万九百一十万两,白银四亿七千万两百九十九万两,铜钱以及各类宝石,首饰,古玩,字画,合计金额为六十亿七千五百四十三万零两千九百一十贯文。”

    金殿上的群臣完全是毫无反应的状态,为什么,因为这些大臣们都习惯了,在他们现在的印象里,灭国之战,那就应该是国家发大财的时候,要是灭了人家的国家,反而没这么多好处入账,那他们才会觉得惊讶呢

    “将整个西路军的损失情况也具体说一下。”

    “臣遵旨。此次出征,由于火炮,连弩,手雷的大量应用以及医护兵们及时的战地医疗救护,使得我西路军兵员损失情况大大减少,呼延将军那边的兵员损失情况微臣暂时不太清楚,但我部所属兵士总共阵亡一千三百人,因重伤残疾而退伍者六百人四十一人。”

    楚陆离对这个兵员战斗损失的数据报告,可是让朝堂之上的所有没有参加战争的大臣们全都倒吸了一口冷气,原因为他,因为自古以来,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向来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战争当场死亡的兵士其实并不是很多,但是往往诸多士兵是因为得不到良好的战地医疗救护,伤口发炎导致其死亡,就我前些年征伐西夏时而言,战损人数也是高达数万人之巨,其死亡率最高的便是伤口感染,然而,此次征伐辽国的西路军,其战损人数仅仅不足两千,由此可见,这战地医疗救护在战争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随便割一刀……

    虽然很冷静,但也很愤青,对于那些不断挑事儿的国家,我只能说:我们厌恶战争,我们讨厌战争,但是我们却并不惧怕战争,如果祖国需要,我们必然选择战争!!犯我中华天威者,虽远必诛!!

 一百六十四章 新年大朝会2

    等到金殿之上的群臣都静了下来,楚陆离接着说道:“虽然说我军的军事人员战损率极低,然而,由于火炮,连弩的广泛使用,甚至小范围的战斗,我军便直接全部都使用火炮和连弩对敌进行屠杀式作战,以至于我西路军的各种型号的火炮以及连弩的报损率极高,再有,由于鬼影轻骑在整个西路战场经常性的长距离奔袭作战,使得鬼骑全军所使用的特种作战装备的折损率同样居高不下,至于其他的武器铠甲等装备,暂时不在报损范围之内。而臣下根据军械司对各项武器装备的报价统计,我西路军此次的军械报损总价值为两亿八千万贯文整。”

    “两亿八千万贯文整!你的这份报损装备的价格呈报数据里,似乎还没有说箭矢的消耗,更没有说炮弹的消耗,朕根据中情局的前线战报得知,十几个敌人躲进了一座小山洞里与你们不断地消耗,几枚炮弹就能解决的问题,你们竟然败家到了把整座小山给炸平了,咱们的炮弹是天上掉下来还是怎么着?不要钱啊?真是底子厚了就不怕浪费了是吧。在大殿之上的各路将军,朕确实说过炮弹供给你们敞开了用,但是咱也不能这么浪费吧,兵部,回头你们递个消息给那些配备了火炮的各个统军司的统帅们,皇帝不差饿兵,但是皇帝老爷却是讨铺张厌浪费滴。”

    “是,陛下,老臣记下了。”看到我对军事浪费这个问题很不高兴,作为兵部尚书,他是有难辞其咎的责任的。周侗出班领命退回班位之后,便直接掏出袖筒里的手帕不断的擦着额头上流下来的冷汗

    “楚陆离,你也退回去吧。”

    “是,微臣遵旨。”退回的楚陆离同样拿出袖筒里的手帕擦了擦自己的脑门子,我这样的训斥于他,使他深深的意识到,眼前这个坐在龙椅上的人不单单只是他那个和蔼可亲,撒泼无赖的妹夫,更加是这个国家的铁血帝王,更是他的帝王

    “东路军长史吴卿家,你也说说你们东路军的情况吧。”

    “呃,是,臣遵旨。”吴用刚刚听了我训斥楚陆离的话,便知道自己的这顿臭骂可定也是免不了的,他作为东路军的行军长史,他自然知道东西两路军的浪费情况那是都差不多的,半斤八两,谁也别笑话谁

    所以,当吴用强装平静的将西路军的缴获和损失都向我汇报完之后,他同样的被我狠狠的喷了一脸的唾沫星子,他们的缴获物资相对西路军略少一点,但是军械的报损率以及物资弹药的浪费情况一样相当可观,跟甚者,卢俊义所部东路军在进攻辽阳城时,因为对敌人的轻视大意,一战便被金国大将徒善虎山所部突击杀死六千余兵士,这笔账自然还是要记在他们东路军的头上的,只不过他这个行军长史替卢俊义挨了顿臭骂吧了

    不过,再想了想,也就还是这么算了,毕竟事情已经发生了,我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对那些阵亡的将士们多一些抚恤,再就是告诫所有将军们,将来不要再犯这样的低等级错误

    “打仗就要有人死亡,不论是普通的兵士还是尊贵的帝王,任何人都有可能在战争之中会变成死尸,但是,我们尽量要避免那些不必要的死亡,任何一个兵士或者将军,他们都是带着家人的期盼跟着我们走向了那保家卫国的战场,可是你们看看,战争之中有多少兵士是因为你们的疏忽大意丢掉了性命,而埋骨他乡,作为军队的各级统帅,或许我们在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多多的反复的,细心的推敲几遍,或许就不会有那么多战争漏洞去留给敌人钻,或许我们的兵员战损率会再一次的降低,战争,拼的不单单是国力和战士们的素养,更多考研的的是我们这些作为高层指挥官的脑子,朕知道,当看到那些国家军人残破的盔甲,混乱的军阵,你们都很蔑视他们,但是,记住朕的一句话,那就是:从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你们可以在你们的思想层面上瞧不起他们,但是你们却要在战争层面上中他们,以后千万不要被你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