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海魂-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布吕歇尔号大型装甲舰和冯-德-坦恩号战巡的幸存舰员急需重新分配,多格尔沙洲海战暴露了舰队夜战炮术不佳问题,亟待改进。海战后新补充进来的军校生、水兵与舰队老兵的磨合急需用战术训练和战斗巡航解决。阶段训练大纲刚起了个头,大洋舰队司令部组织的一系列多格尔沙洲海战分析会议、柏林海军总部组织的战情通报会议纷至沓来,作为海战的一线指挥官,德国宣传机器重点鼓吹对象,王海蒂有责任去帝国海军军校、地方州、自由市和王国议会做报告。
  这些工作刻不容缓,即便有舰队副司令马格努斯-冯-莱温特佐少将和总参谋官辛格莱尔上校的帮助,王海蒂依然忙得如同一只不停旋转的陀螺,在杰德湾第一侦查舰队锚地、汉堡布洛姆-福斯造船厂、威廉港大洋舰队司令部和柏林海军总部之间游走,还得抽时间在德国各地奔波演讲。
  莱温特佐和辛格莱尔对于王海蒂的身体状态忧心忡忡,舍尔和希佩尔将军屡次劝说王海蒂放下手头工作,回医院静养一段时间。王海蒂执拗的拒绝了几次,直到镇定剂再也不能阻止那颗隐隐作痛的脑袋,这才向大洋舰队司令部请假。
  这一忙碌就是十一月下旬,赶在初冬之前,王海蒂晃晃悠悠的北上基尔,旋即掐着时间踏上开往巴伐利亚的火车。
  火车从荒凉的北德意志平原驶来,大片大片冷湿的沼泽和枯黄的原野不断后撤。进入巴伐利亚丘陵地区,单调的浅黄色终于隐没去,车窗外满是起伏的丘陵和蓝色的多瑙河、远处的山峦和幽森的古堡、恋栈不去的候鸟和温顺的山地绵羊,还有可人的葡萄架和河谷地带的金黄璀璨的小麦。
  艾薇儿和邻家男孩布兰代斯又吵了起来,艾薇儿双手叉腰气指颐使,布兰代斯却低着头唯唯诺诺。
  西莱姆家的宝贝女儿“只准对艾薇儿一个人好”、“布兰代斯家的芝士蛋糕就是西莱姆家的”、“艾薇儿的家庭作业也是布兰代斯的家庭作业”诸如此类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让王海蒂听得心惊肉跳,直后悔将这两个小家伙带出门。王海蒂咳嗽一声,换来女儿不屑一顾的眼神,有心摆出严父的架势,将刁蛮的女儿扭转成标准的淑女,奈何护短的安妮就依偎在他的肩膀上,妻管严的王海蒂只得悻悻作罢。
  翻翻白眼,王海蒂撇过头试图隔绝女儿的大呼小叫,然而安妮的喋喋不休如影随形。
  三十来岁的安妮绝对称不上美丽动人,最多也就和姿色平平沾一点边,岁月的痕迹在她眼角、指尖随处可见,不过骨子里的单纯,亦或是王海蒂在他的回忆录提到的“至死都改不掉的唠叨”经历韶华的积淀却一点也没有改变。
  安妮挽着王海蒂的手臂,挽着发髻的头结结实实的落在王海蒂肩膀上,掰着手先是数落丈夫在多格尔沙洲海战中的悍不畏死,旋即又对她的军人丈夫慢条斯理的细数家庭琐碎,含糊不清的北德意志方言中偶尔会蹦出几个令王海蒂感兴趣的名字,比如说犹太鬼佬莱曼在码头承包了不少仓库,从工头摇身变成资本家;比如说老迪克家的工厂被改造成为军工厂,迪克家族终于跻身成为德国工业托拉斯巨头,然而纵使老迪克富可敌国却解决不了女儿凯瑟琳的婚事;比如说布朗特在基尔码头混得风生水起,在基尔和石勒苏益格-赫尔斯泰因州的工人群体中拥有崇高的威望;比如说王海蒂的舅舅施奈德,他升官了,在基尔布鲁克林下区担任税务官员。
  青梅竹马年代,安妮就谈不上文静。结婚后,操持家务更是让安妮的唠叨变本加厉。王海蒂恨不得将深藏在口袋里的那一瓶镇定药鲸吞,又怕家人担心,木着头皮将手里那一份已经颠来倒去熟读好几遍的报纸倒去颠来,不消片刻又心浮气躁的抬起头,一不小心撞上了一道同情的目光。
  目光的主人是王海蒂的对座,一个穿着蓝色陆军军服的年轻人。从那套带有勃兰登堡式袖口柠檬黄色袖章、亮红色领章和滚边的蓝色军服,王海蒂轻易分辨出那个年轻人属于巴伐利亚陆军。
  “让-阿德勒,陆军下士,罗森海姆人!”王海蒂深色的常服并不能掩饰他身上愈发明显的军人气息,对座的军人站了起来,指了指空荡荡的右袖,举起左臂行了一个不太规范的军礼。
  “海蒂-西莱姆,海军中将,基尔人!”同属于军人的气息将王海蒂内心积郁着的阴霾驱散,军人之间的话题显然比安妮的家长里短和艾薇儿孩童的嬉闹更对王海蒂胃口,王海蒂连忙站了起来,回了一个军礼。




第二部 炮声 第九章 左摇右摆的青春(七)

     第九章 左摇右摆的青春(七)
  “您就是西莱姆将军,海军不败的阿瑞斯?!”
  阿德勒下士激动起来,德意志军人钢铁一般的胸膛和佩戴在胸前二级铁十字勋章起起伏伏。
  “战争爆发伊始,将军您指挥潜艇部队主动出击,击沉英国三艘装甲巡洋舰和三艘驱逐舰,己方无一伤亡;赫尔戈兰湾海战,您击退了英国人无耻的偷袭,用两艘轻巡沉没的代价换取英国五艘轻巡;多格尔沙洲海战,您率领三艘老式战舰突袭英国海岸线并且登陆作战,面对英国人八艘主力舰的伏击怡然不惧,拼死拖住对手,这才有了击沉英国两艘新式主力舰和一艘老式主力舰的辉煌胜利。将军,您是德意志的英雄!”
  陆军下士列举的战绩与事实相距甚远,王海蒂错愕了片刻,旋即明白那不过是帝国宣传机器的写意。望着军人空空荡荡的右袖,王海蒂的呼吸有些沉重,诚恳道:“下士,也许你才是日耳曼人真正的英雄!”
  “不,将军,这并不是虚伪的恭维!”
  火车轰隆的行进,摇晃着的车身驶过莱希河长长的铁桥。迎着波光粼粼的莱希河反射的霞光,阿德勒下士一脸严肃道:
  “海岸线运动战,我们得到了海军的有力的支援。11月1日,我所在的第117步兵团攻打海滨公路的一处高地,情报说法国人将会得到英国重炮营的支援,一天一夜的苦战,我们胆战心惊的拿下所有高地,英国人的重炮一炮未发,后来才知道配属法国佬的重炮被将军指挥的潜艇部队海上伏击了。将军,北海有利态势是您一手打下来的,您的功劳无论怎么高估都没有错。”
  年轻人回忆战争的时候,举手投足间无不带着腓特烈大帝子孙后代特有的骄傲和自信,浑然不觉战争给他**带来的极大创伤。艾薇儿还在盛气凌人的说些什么,小布兰代斯却大胆的扭过头贪婪的倾听军人之间的交流,眼神里满是一种向往的情愫。
  过了莱希河,报站的乘务员高喊“弗里德贝格”,宣告漫长的火车旅行即将落幕。望着伤残的军人,王海蒂酝酿着说些什么,动了动干裂的嘴唇却发觉任何言语都显得苍白浅薄。口袋里的一叠帝国马克被汗水浸透,犹豫了很久,粗糙的手还是颓唐的松开了。是的,军人的荣耀无法用金钱来衡量,也容不下世俗的侮辱!
  艾薇儿拉着安妮欢呼雀跃的走下火车,乘务员的催促声声入耳,海军人与陆军人相顾无言,这时候,小布兰代斯跳了出来,向陆军人似模似样的行了一个军礼。 
  “你们都是日耳曼民族的英雄!”小男孩仰起头,发出稚嫩的嗓音。
  火车上偶遇的陆军下士显然是因为伤残而被迫退役,精神和**上的双重考验正等着那个年轻人。行走在乡间小道,王海蒂的心情有些沉重,即便小路旁皆是金黄色的小麦,哼着巴伐利亚民歌的劳作妇女,还有巴伐利亚州浓烈香醇的酒香。
  “西莱姆叔叔,我们究竟要去哪儿?”穿着高筒靴的小布兰代斯问道。
  王海蒂回家的时候再次遭遇小布兰代斯,小男孩一个劲的追问王海蒂何时才能成为大洋舰队总司令,而经历惨烈的多格尔沙洲海战的王海蒂对于战争已经有了全新的认识。王海蒂觉得他们这一代人注定要为牺牲的一代,为民族崛起国家发展而浴血奋战。
  如果这是一个解不开的死结,那就让残酷血腥的轮回在这一代手里终结。面对布兰代斯的少年无知山花浪漫王海蒂没了玩笑的兴致,在征求基尔大学教授、新邻居老布兰代斯同意后,王海蒂带上小布兰代斯踏上开往德意志西南部的火车。
  沾惹泥土的芬芳,一行人不知不觉绕过写着雷奥酒庄的拱形大门和巴洛克风格的古堡,来到一座年代有些久远的坟前。
  那坟头立在微微隆起的小山峦上,不少翠绿的松柏和萎靡的矢车菊散布,还有几瓶甘醇的美酒立在石碑下。
  “1894年我放弃柏林大学,选择基尔海军学院。入学之初,海军学员们就依据彼此身份和等级,不自觉的划分成为贵族与平民两派,校长殚精竭虑试图弥合分歧,可收效甚微。初秋适合出海的季节,我们搭乘弗里德里希-卡尔号鱼雷训练舰来到德属西非,很不幸,我们赶上喀麦隆北部高地人叛乱。”
  王海蒂弯下腰拾起行囊中的美酒,一边拔出瓶塞一边将久远的记忆翻了出来,似是对小布兰代斯解答,又好像自言自语。
  “于是我们在远离帝国本土的非洲深处参与了一场平叛战争,那时候我们士气高涨目空一切,可当我们面对如潮水一般涌过来的叛军、数不清的投枪、淬了毒的弓箭时,才发觉我们小看了战争,小看了死亡!”
  安妮和艾薇儿并不是第一次陪同王海蒂祭奠亡灵,她们将束带上写着“ruhe-in-frieden”的鲜花轻轻放在石碑前,轻轻比划十字。小布兰代斯歪着脑袋,仍旧一头雾水。
  “每一年11月下旬,由奥登一手创建起来的雷奥酒庄都会来很多人,多年不见分散各地的老同学、风尘仆仆的老校长赖歇、面冷心善的斯腾泽尔教官、哀伤的雷德尔,还有嚎啕大哭的奥登。”
  美酒香醇的味道弥散开来,王海蒂抓着酒瓶坐在草地上,缠着绷带的额头轻轻的抵住石碑,低沉道:
  “雷奥-冯-谢尔曼,我的老同学,也许你依然看轻我,然而世界就是这么奇妙,赖歇校长老了,腿疾让他几乎出不了基尔;斯腾泽尔继任基尔海军学院院长,忙得不可开交;你最好的朋友伯恩哈德-冯-奥登还在危险的大洋上,即将遭遇三艘英国不倦级战巡;还有马尔科莱,这老实巴交的孩子在第二战列舰队混得风生水起,马维将军可离不开他。战争的1914年,也只有我有时间来到巴伐利亚,来到这寂寥的雷奥酒庄与你叙旧……”
  “左摇右摆的青春年代,雷德尔告诉我说平民没有背景无权无势,被高高在上的贵族蔑视,所以必须成功,更应该成功1。奥登也曾说过容克贵族拥有数百年的传承,身体里流淌着条顿骑士的鲜血,恪守着效忠国王的古老盟约,承诺要世世代代守护德意志这片富饶之地,信仰铁血永不言败。多格尔沙洲海战,布吕歇尔号平民舰长亚历山大-埃德曼战斗到最后一刻,用与舰同沉证明了平民的坚持。毛奇号容克贵族舰长马格努斯-冯-莱温特佐与我并肩作战,完成了从祖辈延续下来的、对德意志的古老誓言。谢尔曼,我记得迪达教官给你的悼词是94届海军学员第一名牺牲者,但绝不会是最后一个。老同学,一场比多格尔沙洲海战规模更大、更加惨烈的海战正在酝酿,你决计不是最后一名牺牲者,如果我们这一代人注定要被上帝抛弃,就让仇恨和流血从我们手中了结!”
  小布兰代斯站在不远处,有些玄奥莫测,需要用年纪来发酵,用战火来丈量的东西渐渐懂了。
  1914年11月下旬,一支远涉重洋的钢铁舰队迫近南美洲南端的库克湾。
  仔细比对暗号令和绝密海图后,施佩舰队终于找到了海军留在各大洋上的秘密补给点,一艘排水量三千吨的煤船。伴着水手的欢呼声,由沙恩霍斯特、格奈森瑙号大型装甲舰,纽伦堡、雷德斯顿和莱比锡号轻巡组成的东亚舰队缓缓靠了上去。
  王海蒂在7月召开的海军情报通报和分析会议上指责海军部对海外袭击舰队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暮气沉沉的海军部根据王海蒂的建议终于做出一点点微小的变动——增加大洋上的补给点。
  为此,海军部将所有滞留在协约国港口的商船货轮作为袭击舰队的补给点分散至大洋,保证每一片海域都有一艘固定补给船。历史在这里转了个弯,东方的天鹅埃姆登号轻巡面对60余艘协约国战舰围追堵截,依然在印度洋上大秀天鹅舞步;卡尔斯鲁厄号轻巡、威廉王子号、特拉法尔加角号辅助巡洋舰在秘密补给点的保障下,仍然在大西洋搞风搞雨;只有伊丽莎白号轻巡、埃特尔-弗里德里希亲王号辅助巡洋舰破交行动受阻——它们遭受日本舰队围追堵截,战果寥寥无几。
  科罗内尔海战后,英国人匆忙组织了一支由不倦、澳大利亚、新西兰号战巡组成的增援舰队。不过在英国人增援舰队到来之前,南太平洋和南大西洋显然是德国人的天下,这一段时间,施佩舰队屡次截杀协约国商船,击沉二十余艘大小蒸汽船,吨位超过9
  000吨,南太平洋航线几乎中断。
  燃煤补给费时费力,不过这显然不影响马克西米里安-冯-施佩伯爵的心情。老伯爵叼着烟斗来到得力下属奥登的舱室,却发现舰长室空空如也。
  “司令官,奥登舰长去艉甲板了……”
  兴致正好的伯爵向水兵点头致谢,转身前往艉甲板,漫天的小纸花迎面扑来,施佩分明望见了信仰铁血的奥登上校最是柔情的一面。
  “上校,你怎么了?”施佩中将关切道。
  “我在想进入大西洋之后,东亚舰队是否要大干一场!”奥登很好的掩饰了自己的悲伤,将手里的小纸花尽数抛向大海,轻松道。
  1。这段话出自小说第一部第二章第二节,贵族与平民(二)。某点把这一章河蟹了,只能从书目进去。如果有兴趣就去点击一下,不看也没事,不影响阅读。
  ps:30万字,终于有2000收藏了,这坎坷的。本来想多写点什么,可最近就是提不起来精神,加更太有难度了,激情消退,也许这是写手必须要过的坎呀。




第二部 炮声 第十章 备战的冬天(一)

     第十章 备战的冬天
  “回到基尔,我尴尬的发现我已经爱上了咸湿的大海、浓浓的煤烟和战舰的油漆味,属于柴米油盐的气息叫我如坐针毡……”
  王海蒂几乎是连滚带爬的跑回威廉港,对希佩尔将军如是道。 
  王海蒂向大洋舰队司令部请假的时候,舍尔上将一口气给了十天假。从巴伐利亚扫墓归来,王海蒂有心销假返回威廉港,但是在海军界素有胆大妄为这诨号的王海蒂在家中可谓不折不扣的微末草芥,地位还比不上女儿艾薇儿,只得耐着性子修养身体。
  战火的淬炼和二十年军事生涯对王海蒂的改造潜移默化如沐春风,王海蒂蓦然发现他已经不是前世那个游手好闲的宅男。难堪的休假静养岁月,王海蒂发了疯似的往基尔海军学院和基尔日耳曼尼亚造船厂溜达。
  在老教官、基尔海军学院校长斯腾泽尔少将的盛情邀请下,王海蒂半推半就的发挥余热,为军校的秀才们做了几次演讲和兵棋推演。王海蒂曾经担任海军驻基尔造船厂的联络员,就任赫尔戈兰湾防御圈司令官的时候也没少堵门,催促日耳曼尼亚船厂优先建造属于他的潜艇和驱逐舰。凭着海军高级将领这身份,在加上与基尔造船厂良好的身份,王海蒂在各船台横行无忌,甚至获得正在基尔峡湾做最后调试的威廉王储号战列舰舰长的邀请,参观了国王级战列舰四号舰。
  不过这一切仍旧平复不了一位将军勇敢的心,12月初王海蒂风尘仆仆的赶回威廉港,那种如鱼得水的感觉让前世曾经爱好和平的宅男心里五味杂陈。
  一系列冗长的战情会议后,海军总参谋部确认大舰队实力已经基本恢复,德英两国海军回归均衡态势。老迈的雨果-冯-波尔上将在他的海军总参谋长办公室将大洋舰队主动出击计划取消,静待边境总督、威廉皇储号战列舰、德意志号战巡服役,还有腥风血雨的1915年。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北海能够平静下来,关于萨克森级战列舰的争论从北海一隅逐渐演变成殃及全球的风暴。
  事故起源于荷兰的一家报纸,他们引用有力人士的可靠情报指出德国已经着手建造一款代号为“萨克森”、单舰造价可能超过500万英镑的超级战列舰,其标准排水量可能超过国王级和巴伐利亚级,装备380毫米主炮,航速有可能达到战列巡洋舰的水平。
  消息传出,全世界都为德意志人的大胆奔放而咋舌。
  “1914年转折会议”以及后续的战情分析会议和海战总结会议,王海蒂针对多格尔沙洲海战得失提出不少战舰改进计划。
  首先是水下鱼问题。 主力舰决战通常在一万码以上的距离展开,装备的水下鱼不仅没有实用价值,而且还占用主力舰紧张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