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纪元1912(无语)-第2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化学康采恩!

    这个事情来得非常突然,突然得几乎让李子诚难以相信,因为按照计划,中国的第一个康采恩公司,将会在连云港钢铁公司同汉冶萍公司组成中国第一家大型康采恩公司,通过对中国钢铁产业的垄断,进而规划全中国的钢铁产业展。

    之所以选择钢铁产业,不仅是因为这一产业现在的暴利,同样还因为李子诚掌握着汉冶萍公司的股权,而且汉冶萍公司最近还向实业储蓄银行申请了一笔巨额贷款,用于兴建的炼铁高炉、炼钢炉以及轧钢厂。现在两家企业的合并,已经被摆到了议事日程,可就在这时,由久大精盐、丰收肥业两家公司合并而成的永利化工却试图同共和染料合并。

    “范旭东!”

    在惊愕之余,李子诚对于这个人倒是不陌生,事实,任何后世之人,对他都不会陌生到那里去,也正因如此,当范旭东在连云港办厂之后,他才会将纯碱的制造专利交给久大,换取久大的股份。

    “永利化工与共和染料合并为一家企业!”

    瞧着电报的内容,李子诚在嘴边自语着。

    “公司可以掌握新新企业70%以的股份,公司聘请范旭东为新企业总经理,负责公司经营……”

    看到这里,李子诚点了点头,在中国一直有一句俗话“宁为鸡,不为牛尾”,范旭东能够以牺牲企业自主权,换取一家化工垄断企业的出现,这种魄力在中国实在是有些罕见,按照“一业一企”的规划,最大的难度并不是公司,而是中国人“宁为鸡,不为牛尾”的心理。

    “通过减少对英法出口,加大对美国出口,打压美国化工产业,以占领美国市场为最终目的……”

    野心勃勃啊!心下感叹之余,李子诚又朝下面看去,越看脸色越显得严肃。

    “……通过对美国、亚洲市场的控制权,在战争结束后,同英德两国化工企业达成国际市场分割,从而确保中国化工企业界不至在战争结束后陷入恶性降价竞争之中,最大限度的保障公司利益……”

    放下手中的报纸,神情严肃的李子诚,陷入了沉思之中,在佩服范旭东的见地之余,倒是在心下盘算着“一业一企”方针实现有多少可能,原因非常简单,在穆的电报中,尽管他赞同公司合并,但是却对范旭东多少有一些提防之意。

    以的强势力面对企业合并,都是如此,更何况是其它的企业,可企业合并却是中国工业实业经济展的必经之路,否则中国的实业界就是一盘散沙,后世的经验清楚的告诉李子诚,行业间如果没有一个核心,没有形成一个团体,很容易被外国人各个击破,利益,对于很多企业主而言,他们更看重的是个人利益,而不是整体利益,尤其是当整体利益同个人利益生矛盾的时候。

    “经略使,在想事情?”

    章炳麟的询问,让李子诚苦笑着摊开双手,然后不无感慨的悄声说道:

    “没有办法,公司的事情、公署的事情,所有的事都要过问啊……”

    此时飞机在绿水青山的南岭空穿云破雾。翻阅着笔记,并在笔记记录下公司面对的问题,李子诚心中不时掠过一阵阵懊恼的阴云。

    除非公司作好准备,利用技术优势,通过打压的行业机构,只有如此,才能迅建成行业垄断组织,但是这却不是李子诚愿意看到的,因为或多或少的,对于这个时代的实业家,李子诚都有着浓浓的好感。

    从清末到民国,中国社会正历经着前所未有的苦难。外有列强鲸吞蚕食、虎视眈眈,内则政治、军阀混战、民生凋敝,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是从19世纪末中国人图强以来,一批批中国的实业家茁壮成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享誉中外的中国企业。这些实业家们以实业救国为己任,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奋图强为动力,张謇、周学熙、卢作孚、荣氏兄弟、简氏双雄……这些名字接连出现在救亡史册。他们或兴办实业,或钻研科技,或仗义疏财,或扶持教育……为振兴中华、帮扶民众而殚精竭虑。这些人的传奇经历,这些事的巨大影响,都在中国历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在后世时读起他们的传记,总让人感到荡气回肠。而反观后世所谓的“企业家”、所谓的“国商”,却只让人失望到极点,除去感叹“无商不奸”之外,心中剩下恐怕也就是对那些在内忧外患者中展起来的“实业家”们的向往了。

    对于这样的人,除去给予支持之外,李子诚还真不忍对他们下狠手,以技术优势击垮他们的企业,粉碎他们的信念,如果要是那么做的话……

    就在这时,走了过来,然后直率地说到:

    “先生,我们已经快到广州…市了!”

    他的提醒却是事出有因,现在李子诚已经了革命党的一份“黑名单”,而广州又是革命党的“大本营”,没准,在那里会有人企图对他不利,所以,才会再次出言提醒。

    “哦,快到广州了!”

    “先生,我建议您应该取消在机场表演讲……”

    机场演讲,这是在武昌之后,李子诚作出的改变,在机场直接对民众演讲的效果要好与在议会向议员、名流演讲,但这却增加了安全风险。

    “你的意思是我应该因为那个警告躲开吗?”

    反问一声,李子诚摇着头说道。

    “躲有什么用?如果有人想杀我,躲是躲不过去的!”

    依如过去一样,李子诚还是拒绝了自己的安全队长的建议,躲起来只能躲得过一时,却躲不过一世,暗箭难防!

    “可先生,作为你的安全队长,我必须要为你的安全负责!”

    仍然试图争辩着,尽管他手下的十名保安员无一不是保安部最优秀的,而且在广州还有分公司的安全人员,但是出于安全考虑,他还是希望经略使能“躲起来”。

    “你的职责是保护我的安全,而我的职责是确保这场选举的胜利!我们各有各的职责”

    面对安全队长的争论,李子诚大声说道。

    经略使的态度,却让范却愣住了,大张着嘴,困惑而惊愕地望着他,半晌都没有说出话来,最后,他又认真的看了一眼经略使。

    “我还是希望你……”

    “选举第一!”

    合拢了手中的笔记本,李子诚将头仰在软背靠座歇了一会儿。

    唉,不管自己的这个安全队长的个性怎么顽固,他内心里却清楚的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坚持——防弹衣,在他的身有一件防弹衣,那是一件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成的防弹衣,那是飞机巴西军事警察定购的3级防弹衣,不难如此,在胸前还有一块防弹陶瓷插片,即便是步枪也打不穿这件防弹衣,所以,对于自己的安全,李子诚才不至于担心。

    甚至于,在某种程度,李子诚都有些期待生一场未遂的刺杀,因为宋渔父就在国会选举末期死于刺杀,假如同样的事情生在自己的身,到那时,袁世凯顿时会成千夫所指,在这种情况下来,在以后的“分权”之中,自己才能占据更多的优势……

    “但愿……”

    在心里如此思量着的时候,李子诚忽然感到飞机抖动了一下,紧接着有一种悬空坠落的感觉:飞机开始下降了,他拉开飞机舷窗向外眺望,只见地面已闪现出一座城市的轮廓,而在城市的一旁,还有一条河流。

    那里就是广州了!

    这时有驾驶舱走来一名陆军航空队的军士兵,待走到李子诚的身前,敬礼之后他才说道:

    “经略使,广州已经到了,编队正在准备降落……”

    广州已经到了!

    望着窗外地面的那座城市,整个机舱内的气氛都随之生了微妙的变化,那里是革命党的大本营,在那里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同时,所有人都把视线投给经略使,似乎是想提醒着他什么。

    面对众人的视线,李子诚却是微微一笑。

    “好了,这里又不是虎口,有什么好担心的!”

    这两天无语得了痢疾,吐下泻的,两天“减肥”九斤,要人命啊,昨天晚甚至视线都模糊了!今天拼了命,也只勉强码了这几千字,如果这两天断更的话,希望大家能够谅解!拜谢!

第352章 北与南(求月票!)

    全文字无广告

    第352章

    北与南(求月票!)

    四月的北京,已经完全换上了春装,树枝喷绿,花圃呈艳,双双燕子也穿梭于桃红柳翠之间!'shuhaige。'

    古城又是一派欣欣向荣。

    “冬去春来,天转暖了!”

    袁世凯望了望窗外,先是自言自语着,然后又说道

    “李致远……”

    想起报纸上,最近些日子占据头版的竟然全是李致远飞机助选的报道,袁世凯却是把眉头皱成了一团。

    乘飞机助选,真亏他李致远能想起来!

    虽说心下这么嘀咕着,可袁世凯却知道,别说是那些没见过世面的老百姓,就是他袁世凯对飞机,也是着实好奇,要不然也不会到南苑去看飞机,可南苑的法国飞机,显是不能同李致远的飞机相比,李致远乘坐的飞机一架能装十几人之多,三架大飞机带着幕僚、记者,这全国飞行,引人眼珠不说,更重要的要是,照这他这么拜会,没准……

    想着,袁世凯的脑海中再次浮现一个旧事。

    那还是民元年的时候,那一次国会选举,一个沉雷般的消息差点没让他昏迷过去。那是中国第一届国会,当时议员选举已经结束,而选举结果是:

    众议院议员总额596名,其中:国民党占269名,而参议院议员总额274名,其中:国民党占123名,参众两院议员中,国民党共取得议席392位,占总议席的45%,

    宋教仁组织政党责任内阁的计划已经实现了,实现了!

    虽说后来得人宽慰,再加上国民党中还跨党者,对那些个议员,袁世凯到是不觉为惧,最终,无论是国会或是国民党,不还是变成了他手中的玩物。

    可现在,袁世凯却知道,自己即将面对的国社党,绝不同于国民党。按报纸上的说法,其宁可不扩党,也绝不会让“意志不坚、信仰不定者混入国社党之中”,而那个国家社会党却是以所谓的“精英领导”自居,为了获得民间的支持,他们更是放出种种承诺,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关税自主、实业保护、裁撤厘金、减免苛捐杂税。

    “李致远,你当真以为什么事都像你想象的那么容易?”

    一开始,对于李致远的助选,袁世凯并没有觉察有什么不妥。后来,他却把李子诚和宋教仁联在一起再想,偏又觉得这助选大有文章。

    宋教仁热衷政党政治政党内阁,国民党成了大党,国会成了国民党的天下,宋教仁是实际上的国民党党魁,他自然要组织自己的内阁了。噢,他还是从这里徐徐地寻一条路,朝着最高峰走去。

    可对宋教仁他却觉得是杞人忧天,毕竟宋教仁人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而且国民党成分复杂,不足为惧,但是李致远却不一样,他有钱,单是陇海沿线卖地所得,就是一笔数目不菲的巨款,更何况还有**公司为他挣着银子。

    一直以来,在中国便没有几个人能集军力、财力、权力为一体,也就是他袁世凯能集军、财、权于一体,可偏生李致远也是这样的人。

    而且相比于宋教仁,李子诚更会收买人心,无论是耕者有其田或是实业保护,亦或是的考裁撤厘金、减免苛捐杂税,这无一不是收买人心之举,他是逢人说人话,逢鬼说鬼话,总之,他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只要能让对方感兴趣就行,可也正是这些话,让他越来越显出赢得这次国会补选的可能。

    “李致远,当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

    在徐世昌来后,袁世凯不无感慨的说道。而徐世昌则点了点头,虽说他这国务卿算算已经没日子了,可他依还是尽心尽力的为袁世凯出计划策。

    “本来就是一人物,只不过大家伙觉得他太年青,所以也就不像个人物了!”

    听着徐世昌说出这番话时,袁世凯的神志由轻而沉,双眉也渐渐锁了起来。同时心中打起转来。

    民二年时的宋教仁,当初,可不也是一人物,就在袁世凯想出几十种法子,对付他的时候,结果有人帮忙“除掉”了他,虽说最后屎盆子扣在了他的头上,可这两年,再提宋案,人们往往只提那些疑点,很少有人提及是他袁世凯指使人杀了他。

    若是有人杀人李致远!

    ……这个念头不过是初一浮现,袁世凯便被这个念头吓了一跳,虽说对政敌,他袁世凯从不客气,可派刺客杀人,却不是他的脾气,更何况李子诚与他昔日的对手宋教仁不同,不说他现在的名声,就单是他名下的江苏陆军都是一个麻烦。

    弄不好,反而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若是当真杀了李致远,到时江苏陆军没了节制,革命党再鼓动着“杀袁报仇”,没准到时可真就河山尽赤了,至少是兵祸不断,到时他袁世凯是胜、是负都是一个未知数。

    “此人用他,若是能用好了,到是于国有大益,可若是用不好,终究也还是个祸根。”

    徐世昌看似说了一句“公道话”,可话里的意思却只有他一个人明白,了解袁世凯的他当然知道,他说出的这番话,正是袁世凯希望听到的,同样也是袁世凯所想。

    “菊人兄所说甚是!”

    点着头,袁世凯站起身来。慢吞吞地抽出一支雪茄填到嘴里。点着火他吸着了,但却又顺手捏灭了它,把它放回原处。皱了皱眉,似乎在思索着什么。然后转脸对徐世昌,过了好一阵才说道。

    “菊人兄,你觉得这个人,我能用好吗??”

    “这样的人,持才傲物,若是能收伏,的确可堪大用!”

    徐世昌倒是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点评”一番。

    “不过以大总统用人、看人之准,想来到是也能收服!”

    “对他……咱们能放心吗?”

    袁世凯谨慎的反问一声,他要为自己留退路,不留些退路,万一要是这个人不能放心用的话,那就……

    “他和革命党不一样。”

    “他是和革命党不一样,可……。”

    此时袁世凯整个人显得有些心神不定。

    “他办起事来,比革命党更有心机!”

    “大总统,要不的话,你发电报给李致远,请他先期来京,然后探探口气。”

    也作退步的打算。

    “发电报给他,让他来京……”

    他的建议倒是颇动袁世凯的心,刚刚锁起的眉,仿佛也要舒展开来,面孔渐渐露出了笑意。沉吟片刻后才点点头,便开口赞同道:

    “嗯,就这么定了,咱们得让他来京城,现在了才跑了四个省,让他现在返京的话,倒也是……”

    釜底抽薪之策!

    广州东北郊一个名叫燕塘的小村子,而这个村子有一片宽敞长达公里余的草地,至少过去曾有这么一片草地,事实上,这片草地与一个名叫查理斯?范登堡的航空运动家不无关系,1911年,范登堡携带3架法尔曼飞机抵达香港,在香港进行飞行表演之后,又应安利洋行之邀来到广州。4月5日,他在广州…市东北郊一个名叫燕塘的小村子里找到了一片开阔的草地,他对这片草地进行了一番精心的修整。

    4月8日晴朗无云,查理斯?范登堡和他的fa

    man双翼机傲然出现在燕塘草地上。在众人惊奇的目光中,这只“怪物”在草地上奔跑了不多久,突然腾空而起,鸟儿一般飞上了天空,为广州写下了两个第一:广州的天空上第一次出现了飞机;伴随着这架飞机的凌空而起,燕塘村这片草地成了广州历史上第一个机场—燕塘机场。

    一年后的8月,冯如也带着自己制造的飞机踏上了这片草地,在众人的欢呼与注目中飞上天空,中国人的飞天梦想首次在广州这片土地上变为现实,也让燕塘机场名垂青史。尽管后来冯如北上去了连云港,但是燕塘却和飞机结下了不解之缘。

    去年,当飞机在连云港外海击沉日本军舰后,广东省都督兼署民政长的龙济光,鉴于广东临海,一方面同江苏勾通派出十二名军人去连云学习飞行,另一方面,则在广州修建机场,以用于飞机起降,最终龙济光同样选择了燕塘。

    正值晌午的燕塘机场附近尽是一片张灯结彩之色,尽管广州人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批见过飞机的市民,对于飞机他们并不算陌生,可是这次依然吸引了很多人,那从湖南飞来的前所未有的“庞然大物”依然让他们充满了好奇心,当然更重要的是——不收钱!

    无论是查理斯?范登堡或是冯如,观看他们的飞行表演都需要收费,而那位国社党领袖的飞机降落,却是不收钱,而且他们的飞机更多,更大、更快,几乎不用国社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