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楚臣-第4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找绳索将他们捆绑起来,一边纠集更多的将卒在政事堂内外结阵,防止钟彦虎狗急跳墙杀来。
  李秀持太后手诏走正门拿人之时,钟彦虎能同时率部从侧后包抄尚书省,说明钟彦虎是直接参与行刺密谋的,而其部也必然进行过一定的秘密动员。
  要不然的话,在如此混乱的局面下,很难相信数百将卒没有看到更高层次的令函,就会盲目跟着钟彦虎包抄大楚帝国的权力中枢。
  李秀缴械,职方司的探马在事前更多是被徐靖蛊惑着行事,并没有直接参与密谋,而在慈寿宫的阴谋被戳破后人心惶乱,便没有什么战斗力可行,但钟彦虎本身就有万夫莫挡之勇,其部将卒要是事先动员过来,战斗力还是不容小窥,这边很可能会被他杀一个措手不及。
  ……
  钟彦虎率部从崇阳门抄袭尚书省,要从秘书监的后侧巷道通道。
  而这一刻数辆秘书监用于搬运书抄的独轮小车,连用数千本典抄乱糟糟的堆放在仅有两马并骑通过的巷道里,这时候浇淋上灯油,在数百甲卒冲杀巷道之后,一名老卒便手持油灯掷过去,点燃熊熊大火,烧出一道火墙拦住甲卒的去路。
  “这是造孽啊,好些都是老大人任职秘书监时整理出来的绝版典抄。而这些天干物燥,火头一起,到处窜开来,就麻烦大了……”老吏赶在乱箭射来之前,带着两名小厮闪身缩入秘书监的后院里,但看着院外巷道里熊熊大火,还是忍不住痛惜的跺脚叫道。
  “叫钟彦虎杀进尚书省,皇城恐怕都要烧一遍,你到时候不是更心痛?”扮作秘书监搬书小吏的冯缭,拉着老吏往秘书监深处逃去,省得被钟彦虎派人翻墙进来捉住。
  “你们到处纵火,也拦不住乱兵多时啊。”老吏被冯缭拽着,在秘书监大院角落的一座藏书阁里跟一小队身穿台狱卒衣的人马会合,还是忍不住可惜地说道。
  “给沈漾、杨致堂他们这么多时间,足够他们反应过来就行了。”
  冯缭跟老吏解释过,又等了片晌,看远处巷道里几处火头到这时候都没有减弱的样子,决定将身后紧急集结的这支小队人马就地解散掉,让他们借之前在刑部、御史台、大理寺等衙司的身份继续潜伏下去,说道。
  “钟彦虎应该认清形势已去,大家都将狱卒兵服脱下烧掉,各自回归原职,潜伏下去。往后除再有宫变大乱,彼此都不要再联络了……”
  “不会又要烧掉这座藏书阁吧?”老吏急得额头青筋暴跳。
  “历阳学堂都有抄本,这时候顾不得那么多了。”冯缭说道。
  身穿侍卫亲军兵服的王辙随郭却从侧门走进来,看到藏书阁里众人正将身上的狱卒兵服脱掉,换回之前诸衙司小吏或衙役的官袍,迟疑地问道:“现在就直接解散?”
  “等沈漾、杨致堂掌控住尚书省形势,不知道多少兵马会往尚书省附近聚来,到时候再解散,容易露行藏。”冯缭说道。
  “钟彦虎已经掉头往崇福门逃去,他们极可能跟织造局的人马会合后,从静江、静海两门北逃,然后从织造局官船码头逃离金陵——赤山军旧部已经有四支哨队人马暗中准备齐当,此时振臂高呼诛逆,集结上千赤山军旧卒赶于静江门拦截他们,不是问题。”郭却凑过来说道。
  “不到最后一刻,皇城之内不动刀兵,这是大人事前反复强调过的,而皇城之内一旦血流成河,很多事情反倒纠缠不清;放他们走吧,”冯缭摇了摇头说道,“另外给菜园子那边打出暗号,叫皇城之外的人手都暗伏不动,小心被蒙兀人的密间再搞出什么事情来……”
  当世灯笼的亮度有限,在暗沉夜色里仅仅是凭借肉眼,很难看清楚两三里外一盏灯笼所打出的信号,但助铜望镜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第六百八十八章 狂澜
  得知钟彦虎没敢往尚书省攻来,杨致堂、张潮他们只当逆党终究是胆寒生怯,松了一口气,当即又更是信心十足的派人四处宣扬吕轻侠勾结刺客刺杀陛下、挟持太后等事,并通传迟迟没有露面的郭亮、黄虑、张瀚等将速速赶到尚书省来听命。
  郭亮、黄虑、张瀚三人以及他们手下的都虞侯们,这时候要是敢到尚书省来,而刚才对峙时他们人甚至都不在崇文殿,没有跟太后、吕轻侠、陈德、周元这些人混在一起,就能证明他们是没有问题的。
  而郭亮、黄虑、张瀚等将之前躲着没有到尚书省来,相信他们只是在关键时选择做墙头草而已,相信他们在形势未明之前,不愿意介入混乱之中。
  这一点又不能算什么污点,刚才尚书省大院里绝大多数人还不都是想着做墙头草?这点往后提都不会再提,大家都是大楚的赤诚之士,有没有区别,就要看各自心里的认为了。
  有人提及派兵去追击钟彦虎所部,只不过更多的人都打了一个哈哈,没有理会。
  尚书省之内,目前都没有一个都虞侯级别的将领在,只有几名营指挥级别的中层武官,被沈漾、杨致堂他们任命为临时的主将,看他们的样子也知道都不想贸然行事。
  他们保护好尚书省及诸多大臣不为乱军所破,就是护驾、拨乱反正有功了。
  现在黑灯瞎火、在一片混乱之中,甚至不知道侍卫亲军之中还有多少人马暗中投向慈寿宫,他们带着小股人马追杀出去,不是找死?
  沈漾、杨致堂等人不说话,其他官员讨论片晌,也都觉得这时候不能鲁莽行事,先稳定住局面,甄别敌我最为重要,甚至都不主张直接派兵去攻崇文殿,当前只需要下令诸部守紧宫城、皇城诸门便可。
  即便他们相信侍卫亲军之中绝大多数武官兵卒都还是可靠的、忠于大楚,要不然的话,形势不可能这么容易逆转,但他们也能确认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甚至可以说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色里,大多数人将卒辩别是非及形势的能力很弱,政事堂与崇文殿的太后手诏同时传达过去,必然会产生混乱。
  事实上归结到一点,哪个将领这时候有能力在混乱之中,率先一队人马攻进崇阳门,控制住局势?
  说到底,还是良将难求!
  杨恩看向叫两名将卒摁跪在廊前、五花大绑的李秀一眼,跟沈漾低声说道:“或可给他戴罪立功的机会……”
  沈漾一怔,朝韩道铭、杨致堂看过去。
  韩道铭当然也知道李秀不过是被吕轻侠玩弄股掌之间的棋子而已,但他看向杨致堂,他并不想就此事表态。
  “等抓住李长风等人再说吧,不然今夜的形势也太混乱了。”杨致堂说道。
  李长风要么迫于形势、彻底投靠吕轻侠,要么被吕轻侠劫持无法再脱身,不谈其他的权衡,就凭借这点,他都不想将李秀放出去冒险。
  杨恩朝郑榆、郑畅、张潮等人看过去,其他人都避开他的眼神,无意在这时候替李家说话。
  沈漾再怎么样,都不会在这种细枝末节上跟杨致堂起分歧,点头沉声说道:“寿王爷说的是。”
  郭亮、张瀚两人接到通报,很快就赶到尚书省。
  黄虑平时看着不靠谱,但实际并不蠢,或者是身边有谋士相助;他这时候直接护送其妹黄娥及三皇子杨晔赶到尚书省,来跟沈漾、杨致堂诸大臣会合。
  刺杀案发生后,黄虑就第一时间派嫡系护住黄娥及三皇子杨晔居住的明成宫;而知道李秀奉太后手诏带人闯进尚书省抓人,他本人更是直接赶到明成宫跟黄娥、三皇子杨晔会合。
  虽然就一会儿工夫,他就从侍卫亲军左武骧军之中,集结了上千名忠于黄家的精锐武官及甲卒,守在明成宫里等着坐山观虎斗。
  他这时候也是直接率这千余精锐甲卒护送黄娥、三皇子杨晔到尚书省。
  看到这一幕,韩道铭、秦问做梦都要笑醒,黄虑或许不蠢,但他或者他手下的谋士,到底还是胆小了。
  都不用秦问或者韩道铭从旁扇风点火,沈漾、杨致堂、杨恩等人便一致决定,着黄虑将这千余兵马驻入对面的枢密院待命,仅允许他带十数人护送黄娥及三皇子进尚书省大院议事。
  侍卫亲军三大都指挥使都赶到尚书省,除了李秀被扣押起来,钟彦虎确认有问题之外,诸参政大臣也一致决定暂时解除张蟓之子张封以及其他七名尚书省对峙之时在崇阳门及崇文殿附近的都虞候、副都虞侯的兵权,将他们先软禁起来。
  其他十一名都虞候则各率三百名甲卒到尚书省听候调用,副都虞候则继续各守其职,封锁皇城、宫禁之中的诸多要害及城门。
  形势太乱了,很难说谁就是彻底能信任的,一切以稳定形势、控制局面为先,差不多到后半夜,才决定着手调兵遣将进崇阳门拘捕吕轻侠等人。
  这时候却有将卒赶过来禀报道:
  “钟彦虎率部对皇宫北侧的静江门发动突袭,刚刚攻下静江门,吕轻侠她们挟持太后从荫花径,往静江门逃去,应该是要走静海门,逃往织造局的官船码头……”
  沈漾、杨恩神色凝重,杨致堂、韩道铭、张潮三人面面相觑,郑榆、郑畅、杜崇韬、周炳武则都是微微摇头。
  皇城、宫城之内,这时候好几处衙司、大仓及宫殿都被人乱中点着大火,照得夜穹一片通红。
  他们在尚书省外围好不容易集结了四千多名确认能受掌控的将卒,其他将卒仓促间难以分辨忠奸,只能严令诸部分守皇城、宫城诸多要害及城门不得轻易妄动。
  而为防止不可控制的骚乱漫延下去,他们甚至决看坐看好几座宫殿陷入大火熊熊燃烧,而不组织人手去扑灭。
  说到底夜色是最容易制造骚乱及啸营的掩护,他们都不能尽数掌握形势,又如何敢轻举妄动?
  而集结到尚书省附近的四千精卒里,就有黄虑最先集结的千余精锐,形势实在就更有些微妙了。
  二皇子就不说了,论道理来讲,黄娥之子杨晔,是最有资格登帝的,但看黄虑今天的表现,黄家真是善茬吗?
  张平、姜获在关键之时得人报信去救下李瑶,确定不是黄家在背后搞的鬼?
  都不需要秦问、韩道铭站出来挑拨离间,众人心里都禁不住想,要是他们派出太多兵马去追击叛逆,黄虑拉拢一些官员,又鼓动将卒当夜就拥立三皇子杨晔登基,那朝中以后的形势如何发展?
  大家都活成精了,李知诰在襄北,暂时大家是鞭长莫及,即便决意要出兵讨伐,整顿兵马也不是十天半个月能完成的事情;而此时叫两三千叛军逃出去,显然也无碍大局嘛。
  求太后、身份真假不知的二皇子?不存在的。
  怎么都要以稳定形势为先,大家也不指望黄虑会率部赶往静海门杀敌。
  “时局动荡,还是当早立新帝、安定人心为好。”杨致堂慢悠悠地说道。
  黄虑脸色有些变,他再蠢也能猜到杨致堂在这个节骨眼上,不急着派兵追击叛逆却议新帝,是什么意思。
  “太后受奸逆劫持,真正的二皇子或许也还落在贼人手里,是不是要将他们先救回来?”堂下有人按捺不住,站出来替黄虑说道。
  不过,黄家及江东世族此时并没有足够分量的人坐在政事堂之中,皇后黄娥、李瑶以及清阳郡主都被请到后面的衙舍里休息,着张平、姜获身边的十多名老宦贴身伺候,暂时不出来参与议事,这时候即便有人鼓足勇气代表黄家、替黄虑冒头站出来说话,语气间却显得有些迟疑。
  “是啊,沈相,我们当早有决断,新帝既定,京畿臣民心思稳了,什么事情都可以从容谋之;新帝登位,追讨叛逆之事,也可以下旨着棠邑协助。”张潮甚至忽视那个人的话,直接劝沈漾道。
  张潮、张瀚兄弟在削藩战事后期,作为降附势力投效杨元溥麾下。
  在延佑帝登基之后,张氏原本应该是金陵诸派系里实力最弱的,但实际大楚太多的骄兵悍将,反倒使得张氏更受到重用。
  张潮执掌盐铁转运使司,张瀚乃左武翊军都指挥使,文武皆是要职,岳朗潭邵诸州的世家子弟,也都以他兄弟二人为座师,举荐入朝为官为将。
  倘若拥立三皇子杨晔为帝,张氏在京中的势力,掰着脚趾头都能想明白,事后必然会受到黄家及江东世族的打压。
  黄虑这一刻脸都绿了,但看郭亮、张瀚坐在一旁,谨守侍卫武将不议政事的规矩,他额头青筋跳了几跳,终是忍住没有吭声。
  “韩大人,您的意思呢?”郑榆看向韩道铭问道。
  郑晖领兵进攻清源军节度使,虽然说粮谷多从湖南行尚书省调用,但这是正规、合乎朝廷律制的调度。
  而真正为郑氏一族的利益考虑,郑畅、郑榆怎么都考虑黄氏作为外戚,特别是三皇子才四五岁,黄皇后必然会倚重父兄处置军国大政,朝堂真是极可能会变成黄家的一言堂。
  当然了,黄虑在郑榆眼里还嫩了一些,但他却必须考虑韩道铭的意见。
  而别人说话或小声议论,都也是暗中观察韩道铭的神色,这场风波最终能不能顺利过去,棠邑接下来的反应将是极关键的一环。
  “吕轻侠勾结蒙兀人刺杀陛下、劫持太后、二皇子,还请诸位大人尽快安稳局势,为陛下报仇雪恨。”韩道铭坐在一旁,不急不缓地说道。
  他女儿韩淑惠平时都不得延佑帝杨元溥宠幸,无儿无女,在外人看来无论是拥立大皇子,还是三皇子,这事跟韩府及棠邑都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他此时所要坚持的就是先将吕轻侠钉死在与蒙兀人勾结刺杀延佑帝的罪名之上。
  也只有将吕轻侠与蒙兀人勾结行刺的罪名钉死,接下来不仅棠邑出兵河淮变得更名正言顺的,朝廷也必然要在钱粮以及招募兵卒等方面给予明确的支持。
  韩道铭这样的态度,众人也能理解,毕竟韩府及棠邑这段时间来一贯都是主张出兵河淮。


第六百八十九章 澜涌
  沈漾、杨致堂、杨恩他们对望一眼,有时候事情的真相并不是最重要的,这个真相可以事后慢慢了解,但他们必然需要给侍卫亲军的将卒以及大楚臣民一个明确的说法来解释宫变,才至于人心惶惶被有心人、野心家利用。
  “吕轻侠勾结蒙兀人刺杀陛下,劫持太后、二皇子”,无疑是能对方方面面都交待得过去的说法。
  黄虑都恨不得将媚眼抛到韩道铭身上,但韩道铭说过这句话、表明韩家及棠邑的立场之后,接下来只是拢着手,看官袍上新绣的蟒图。
  韩道铭一副不直接干涉拥立、只求能尽快对河淮出兵的态度,其他人的心思也就稍稍安定……
  杨致堂、张潮、郑榆(郑畅)、韩道铭相继表态,黄虑犹是不甘心,焦急的朝杜崇韬、周炳武两人看过去;沈漾这些年一直都极力提拨寒门士子,黄虑再蠢,也不指望沈漾会帮他黄家说话。
  杜崇韬、周炳武他们两人也是微微眯起眼睛,对黄虑的眼神不予回应。
  虽然拥立三皇子杨晔,对他们而言,自然有利无害,但问题在于杨致堂、张潮、郑榆、韩道铭都相继表态了,他们此时跳出来当出头椽子又能做得了什么?
  再说,眼前更关键的不是尽快达成一致意见,平息动荡,不叫棠邑或淮东有出兵的借口跟机会吗?
  而说到大皇子杨彬,此刻看来也并非是不合时宜的选择。
  王贵妃是蜀国郡主不假,但蜀国此时向大楚称臣,似乎这点已经不能称得上妨碍了,甚至从更长远的角度考虑,大楚以后真有心想要吞并蜀国,大皇子杨彬在位,也更能得蜀国人心,削弱蜀国军民的反抗意志。
  至于黔阳侯韩谦与蜀国交好之事,也不是妨碍,毕竟王贵妃及大皇子并不等同于蜀国与蜀主王邕。
  大皇子杨彬登基后,王贵妃便是太后,甚至在大皇子成年亲政之前,还将摄政,但王贵妃心里即便再念着故国,最多也只是阻止楚军进攻蜀国。
  到时候大家都不去破坏蜀楚联盟,甚至都支持王邕坐稳蜀主的位置,韩谦以及棠邑在王贵妃眼里,也就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了吧?
  而等到大皇子长大成年亲政,这一点就更不是什么妨碍了。
  而所谓的“立嫡不立长”,不存在的。
  相比较黄皇后及三皇子,更为众人所看重的,或许还是王贵妃与大皇子在大楚无权无势,治国必然要倚重于诸臣。
  沈漾与杨恩、杨致堂低声密议片晌,正坐看向诸参政大臣以及其他今日滞留皇城之内的官吏以及侍卫亲军诸将,说道:“要是众人都没有意见,除了着一队兵马盯住静江门的动静外,沈漾这便与寿王、杨侯及张大人、姜少监一起去请黄皇后、王贵妃以及大皇子出来主持大事?”
  黄虑嘴巴“嚅嗫”两下,最终还是没敢螳臂挡车的站出来对抗诸臣。
  ……
  ……
  议立新帝,黄娥作为皇后自然是要参与,杨致堂、杨恩与张平过来来请,她原本还满心期待,但等走出衙舍,看到清阳在沈漾、姜获的陪同之下,牵着大皇子杨彬的手,从甬道另一侧走过来,她身子仿佛被雷霆击中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