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国赵为王-第4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匡梁耸了耸肩膀,脸上露出了几分无奈的苦笑:“周卿,赵国人的震天雷和火油弹实在是太……太有威力了,现在我军的军心遭到了十分严重的挫折,众将士都将上城防守视作畏途。如此下去,局面对吾等十分不妙啊。”
  周奋一拍桌子,怒道:“这些个胆小怕事的东西!震天雷和猛火油又不是无限的,难道赵国人每天发射个几十颗,就把他们的胆子都给吓破了不成?”
  虽然周奋并不知道赵国人的大营之中究竟有多少震天雷和火油弹,但是周奋却很清楚一点,那就是赵国人的震天雷和火油弹都是有限的,否则的话赵国早就会对高宛城的城头进行无差别覆盖打击了。
  既然不是无限的,那么就没有什么可怕的。
  匡梁苦笑一声,道:“周卿,话虽如此,但是那震天雷爆炸之时的威势实在是过于骇人,军中许多士兵至今都以为那是来自泰一神的神罚,每见震天雷炸响之后便是战战兢兢,根本连一丝战斗力都没有。除此之外,赵军的火油弹更是狠毒,一旦附到身上便会将人烧成黑炭让人死无全尸,更是让众将士恐惧不已啊。”
  周奋嘿了一声,怒声道:“全都是借口!吾等既然身为齐国臣子,那么在此国难之际为国赴死便是应有之义!如何能够如此畏首畏尾贪生怕死,以致战局衰退如斯!”
  匡梁缩了缩脑袋,不再说话了。
  在和周奋共事了这么一段时间之后,其实匡梁也知道周奋这个家伙的毛病在哪里了。
  周奋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由于并没有亲身经历过几次战争,所以在想事情的时候多少都有些过于理想化了。
  匡梁毫不怀疑周奋对于齐王和齐国的忠心,也不怀疑如果真的到了最后时刻周奋会为齐国慷慨赴死。
  可是问题在于你周奋的觉悟高,你也不可能要求别人的觉悟都和你一样高啊。
  众所周知,齐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商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早在太公吕尚建立齐国的时候齐国就是依靠着商业发家,齐桓公时候的名相管仲更是导演了华夏史上的第一次商业战争。
  这就让齐国人的脑子比起其他国家人的来说,相对就比较的活络一点。
  众所周知,脑子比较活络的人,打仗的时候就会比较惜命。
  虽然在一开始国破家亡的悲惨前景刺激下齐国的将士们的确是雄起了一波,但是等到这几个月的守城下来,那股激情早就已经被磨灭的差不多了。
  等到了现在,赵国人更是搞出了震天雷和火油弹这样的东西,让齐国的将士们只有挨打之功而无反击之力。
  想想吧,一个齐国士兵经过一夜的养精蓄锐,身披皮甲手持刀剑背着长弓雄赳赳气昂昂踏上城头,正准备给城外的赵军敌人一些终生难忘的教训。
  就在他刚刚踏上城头的时候,迎面飞来一个震天雷。
  BOOM!
  士兵卒,尸骨无存。
  这还不是最差劲的结果。
  更加差劲的结果是当这名士兵踏上城头之后抬头一看,然后发现迎面飞来的是一颗火油弹。
  下一刻,这名士兵就会变成一个火人,他会浑身冒火的在地上打滚,发出凄厉无比的痛呼声,最后在附近那些幸免于难的同僚们的见证下变得面目全非,痛苦无比的死去。
  亲眼目睹自己的一名又一名的同袍以这种痛苦无比的死法而死去,那种场面对于人的冲击力是非常大的。
  更加让齐军士兵们意志消沉的是,齐军到了现在也想不出来任何能够阻止赵国人这两种武器的办法,导致齐军的将士们每日里都会因此而白白付出许多条性命。
  大家来拼命,是为了死中求活,但是这样下去的话,那就只能够是白白送死。
  当齐国将士们的面前除了死路一条别无出路的时候,齐军的士气也就可想而知了。
  匡梁犹豫了一下,看了看房间之中没有其他人,终于还是把心一横,直接说道:“周卿,若是再这样下去的话,恐怕吾等只有败亡一途啊!”
  别看是副将,但是匡梁实际上才是这支军队之中最懂军事的首脑人物,各种作战措施的具体执行也一直都是由匡梁来负责的。
  所以匡梁觉得自己有必要提醒一下周奋这个事实,不然的话等到将来真的打输了,匡梁身上的一口大黑锅是肯定跑不了的。
  周奋嘿了一声,深深的看了匡梁一眼,道:“匡梁将军,战争还未到最后一刻,汝如何能够轻言失败?须知吾等肩负着大齐最后的希望,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放弃的!”
  匡梁叹了一口气,走出了房间之外。
  一声闷雷突然在匡梁的头顶响起,匡梁下意识的抬头望天,才发现自己头顶的天空不知何时竟然已经是阴云密布。
  “难道说……要下雨了?”匡梁愣了一下,随后嘴角开始出现了一丝笑容。
  这对于现在高宛城之中的齐军来说,还真的就是一场及时雨啊!


第933章 急需正名的何华
  “下雨了?”李牧看着天空,眉头不由自主的皱了起来。
  这场雨对于攻城方的赵军来说,那可不是一件好事情。
  刚刚有了起色的攻势,很有可能就要因为这场雨而推迟了。
  李牧的预感一点错都没有,这场雨一下就是好几天,滂沱大雨覆盖了整个战场,让这处已经激战了好几个月的战场暂时的平静了下来。
  又是一个白天,在倾盆大雨之中,十几个人影十分艰难的在雨中前行着。
  百将何华吃力的将自己的一只脚从泥泞的地面之中拔了出来,口中愤愤地骂道:“呸,这该死的雨,下得实在是太大了!哎,当卢你说说,这时候出来真的有立功的机会?”
  在何华身边的自然就是他的老搭档当卢了,当卢听到了何华在说话,看了何华一眼,然后摇了摇头,指了指自己的耳朵。
  大雨所带来的噪音让当卢已经完全听不清楚何华的话了。
  何华嘿了一声,不再继续开口说话。
  对于何华来说,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经历战争了,但这却是一次对他来说十分残酷的战争。
  作为一支纯骑兵部队,何华的五百人理所当然的被编入了斥候部队之中,毕竟骑兵在攻城战之中毫无作用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对于这一点,何华一开始其实也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倒也没有多说什么。
  自从包围了高宛城之后,何华就一直率领着自己的五百人侦察部队多次绕过高宛城,进入到临淄一带进行侦查。
  但是何华的运气显然很不好,就在一次短暂的休息之中,何华所部被突然冒出来的一支人数大约四千左右的齐军给伏击了。
  虽然说何华当时十分镇定自若,立刻就组织起了防御挡住了齐国人的进攻,并且坚持到了附近其他援军的到来。
  只不过在这一场激战之后,何华原本的五百人小队就只剩下一百人了。
  虽然说在这一战之中赵军总共击杀和俘虏的齐军总数超过了一千人,仍旧是被算作一场胜利,但是何华的这支部队却是基本废掉了。
  于是何华就这么从五百主变成了一名百将。
  这件事情无论是对于何华还是对于他麾下仅剩的一百多名士兵来说都是一件奇耻大辱,这些人无时无刻不在等待着向齐国人复仇的机会。
  否则的话,何华也不至于在这么大雨的天气依旧执着的带人出来侦查了。
  一行人艰难的在雨中行走,大雨遮蔽了他们的视线,面前的一切都被雨幕所遮挡,他们只能够沿着道路深一脚浅一脚的前进着。
  突然间,走在何华身边的当卢停了下来,手中不知何时已经多了一样事物,塞到了何华的手中。
  何华看了一眼手中的这样事物,随后精神突然一振,凭借着这些天来的作战经验,他当然能够认得出来这是一顶齐军士兵的制式皮头盔。
  当卢嘿嘿一笑,朝着前方一指。
  何华振奋起精神,立刻率领着部下们继续朝着前方走去。
  片刻之后,在他的视线之中出现了一座小树林。
  让何华激动的是,在小树林的边缘处,他竟然看到了被拴住的两匹马!
  何华深吸了一口气,朝着身后的属下们做了一个分散搜索的手势,然后拔出了自己手中的武器,十分警觉的走入了树林之中。
  树林之中到处是杂草和灌木丛,树枝在狂风暴雨之中不停颤动着,时不时有树叶被吹落在地。
  何华绕过了一个又一个灌木丛,踩过了一团又一团的杂草枯枝,搜索了半晌之后仍旧没有见到任何敌人的踪影。
  雨渐渐的变小了。
  何华和自己的所有属下们再一次的聚集到了小树林的边上。
  “没有。”
  “无人。”
  “并未发现任何人。”
  无论是进入林中搜索还是在林子外面盯梢的人,他们反馈过来的信息没有任何一个是值得欣喜的。
  大雨消除了一切的踪迹,让循踪追寻成为了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有人提出了质疑:“会不会齐国人只是用这两匹马来吸引我等的注意力,其实他已经沿着大路继续朝着临淄的方向去了?”
  也有人质疑:“说不定其实那人是朝着高宛城的方向去的,我等早就已经在路上错过他了。”
  何华心烦意乱,看向了身边的当卢,希望能够从自己的老朋友那里得到一些帮助。
  当卢毕竟是当过万夫长的人,决断显然是要胜于何华的,所以在短暂的犹豫之后就做出了决定:“继续搜!想想吧,如果人在这片树林之中的话,那么我等还有希望抓住他。但无论是往临淄还是高宛的方向搜索,抓住他的可能性都基本没有!”
  何华一听之后点了点头,发狠道:“好,那就再搜一次!”
  于是众人再一次的散开,进入小树林之中搜索。
  雨势已经变小了,这对于何华来说有着不小的帮助。
  小树林并不大,不到两刻钟的时间,何华就再一次的将小树林搜索了一遍,但仍旧一无所获。
  何华有些丧气的站在小树林的中央,难道那个所谓的齐国人真的已经跑路了?
  就在这个时候,头顶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动给何华注意到了。
  何华抬头,发现一个人影从自己头顶的树枝上跃下,剑尖的寒光在何华的面前急速放大。
  何华下意识的一个翻滚,滚到了几步之外。
  手臂一阵剧痛,原来还是没有完全躲过对方的偷袭。
  一场你死我活的厮杀。
  对方显然也是个高手,加上何华又率先被偷袭,因此仅仅过了几个回合,何华持剑的手腕就被刺中,手中长剑落地。
  对方持剑上前,准备取下何华性命,却见何华突然张开嘴巴,露齿一笑。
  一把匕首自空中划过,无声无息的没入了对方的后心之中。
  看着面前的敌人缓缓倒地,何华叹了一口气,对着及时出现的当卢说道:“你不应该杀他的,应该抓活的。”
  自从失去了一只手而无法射箭之后,当卢便练就了一手神出鬼没的投掷功夫,对于这一点何华自然是知情的。
  “那样死就会是你。”当卢从地上尸体的后心之中拔出了自己的匕首,然后在尸体的怀中掏摸了一下,摸出了一个小小的包袱扔到了何华的手中:“这一趟能不能捞点功劳,就全看这个了。”
  何华拆开了包袱,看着里面那封依旧漆着火漆的帛书,仔细的辨认了一下上面的印章,随后忍不住放声大笑了起来。


第934章 赵国内部的分歧
  “齐王建的信?”当李牧从何华的手中接过了这封信的时候,这位赵军的统帅脸上也不由得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在仔细的、翻来覆去的查看了一番之后,李牧终于确认了一点——这确实是一份来自临淄的密信。
  李牧想了想,问道:“送信之人的武功是不是很强?”
  何华心有余悸的点了点头,道:“他事先受了伤,不然的话等不到当卢出手吾就已经死了。”
  李牧看了一眼何华,突然笑道:“莫不是这两年汝给匈人女子掏空了身子,导致武艺大不如前?”
  何华嘿了一声,下意识的就挺直了胸膛:“大都督说的哪里话!吾可是养精蓄锐,就为了现在跟着大都督建功立业呢。”
  李牧上下打量了一下何华,道:“汝先出去吧,这个功劳吾记下了。”
  何华嘿嘿一笑,摸了摸后脑勺,欲言又止。
  正准备拆开信封的李牧看到何华这般模样,忍不住笑骂道:“有话快说,不然就给吾滚出去!”
  何华不好意思的搓了搓手,道:“大都督,不是吾多嘴啊,就是想问一下,这功劳能有多大?”
  李牧没好气的瞪了何华一眼,道:“吾都还没有看过这信呢,如何能够知道这信里的消息价值几何?尽管放心的去就是了,吾难道还会贪墨汝的功劳不成?”
  何华尴尬地笑道:“大都督说笑了,吾也是在大都督麾下多年的,对于大都督的人品自然是有信心的。其实吾只是想要询问一下,这功劳若是足够大的话,能否分润一些给那些死去的袍泽们。”
  顿了一顿之后,何华又急忙说道:“若是不够的话,那么吾等还有一百人,等到战后结算之时再将吾等的功劳一起分润出来也行。”
  李牧听完了何华的话之后,脸上不由得露出了奇异的神色,过了好一会才道:“汝难道不知道这私分军功乃是大罪吗,竟然还敢在吾面前提起?”
  由于在赵国之中,军功乃是大部分平民百姓们获取新土地新财富的唯一途径,所以一直以来对于军功的计算都是非常严格的,像这种随便把自己的功劳分给他人的行为更是被严厉禁止。
  否则的话,一旦上司逼迫下属将功劳上交,下属们岂不是白干了?此风一长,军队就再无战斗力可言了。
  这可是一件会掉脑袋的事情啊。
  何华苦笑一声,道:“大都督应该知道,情况并不是大都督想的那样。如今这功劳分下来的土地牲畜都是有名有姓的,就算想转让也转让不了啊。所以大家就是想着能够直接分给那些孤儿寡母多一些土地牲畜,好让她们将来的日子也多点盼头。”
  李牧沉默了。
  李牧知道这个何华所说的,的确还真的就是实情。
  由于赵国和秦国一样,都是规定一到成年之后必须要分家出去单过,所以一般来说一个家里都只有一个成年男性。
  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一名赵军士兵的战死,都代表着一个赵国的家庭失去了家中的顶梁柱和最重要的劳动力。
  男人一死,剩下来的孤儿寡母们生活肯定是非常难过的。
  虽然说赵国官府通常也是会给予一定的抚恤,但是抚恤通常只不过是一些金钱,能够撑得一时,但是却难以长久。
  只有获得足够的土地,才能够为这些孤儿寡母们获取更多的活命资本。
  李牧沉默半晌,突然开口说道:“汝应该知道,那些战死的人大部分都是匈人。”
  匈人,也就是投降了赵国的匈奴人。
  在赵国军队、乃至是整个赵国的内部,对于林胡、楼烦、义渠、匈人等这些北方的胡人们应该如何处置,它的争议声一直都是有的。
  其中的一派的主张简单来说,那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觉得这些胡人根本就不是华夏族的成员,所以赵国不应该去接纳他们,而是应该奴役他们。
  具体的说,就好像当年周朝开国的“国人”和“野人”之分一样,把这些胡人看做是和那些不遵周朝王化的“野人”一般,可以让他们来当苦役、当奴隶、当下级士兵等等,但——就是不能够当做赵国人。
  这一派也是如今赵国政坛之中的主流呼声,尤其在军方之中大有市场,像廉颇、赵括等人都是这种观点的支持者。
  而另外一派的主张则正好相反,他们认为骑兵在未来的战争之中将会凭借着超高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成为主角,而在马背上生长的胡人们正好是赵国骑兵的最好人选。
  如果仅仅是想要依靠奴役的话是不可能让胡人忠心效命的,只有给予胡人们真正的赵国人身份,让胡人们感受到赵国文化的熏陶,让他们发自内心的承认自己是一个赵国人,这样他们为了赵国去战斗的时候自然也就会拼尽全力了。
  另外一个十分有利的观点则在于,赵国的前身晋国在扩张的时候,就消灭了许多盘踞在太行山之中的蛮族国家,这些蛮族国家的子民和士兵们后来都融入了晋国,为晋国的霸业添砖加瓦。
  既然晋国能够将太行山之中的蛮族同化,那么赵国为何就不能够将这些北方的胡人同化呢?
  当年周朝初建分封一千诸侯的时候,整个中原大地都是野人们的天下。千年之后野人们早已不见踪影,剩下的只有七大周朝诸侯。
  这样的事情,难道不证明了周朝的制度其实是可以有效的对其进行同化的吗?赵国作为周朝诸侯的集大成者,自然也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
  持这一派观点的人并不多,李牧则是其中一位。
  让李牧奇怪的其实是一点,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