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成七零小公举-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莲清把能想到的好词都用在了王治身上,最后实在想不起咋夸了,干脆来了一句,“反正他是个好人。”
  想了想,又补了一句,“你不懂。”
  王美清心说我又没谈过恋爱,我当然不懂。
  王莲清夸完王治,然后就不说话了,躺在那儿,也不知道想起了什么,时不时吃吃的笑上一阵子。
  这个陷入情网的傻姐姐哟。
  王美清现在的身份只是一个才9岁的小孩子,她也不好跟王莲清说太多。
  而且就算是说,以王莲清目前的状态,只怕她也听不进去。
  算了,这事儿不是她能管得了的,她还是睡觉吧。
  王美清打了个哈欠,“姐你继续想姐夫吧,我睡了。”
  王莲清回身又轻轻打了她一巴掌,不过这回没有反驳王美清,只是闷闷地笑。
  王美清刚躺下,王莲清又坐了起来,小声跟王美清说道,“今儿个我跟你说的这些,不要跟妈说。”
  其实王美清想过把今儿个晚上套来的这些话告诉她妈的,不过既然她姐不让说,她就不说吧,要不然,她姐以后怕是什么悄悄话都不会再跟她说了。
  王美清便点了点头,“我不跟妈说。”
  王莲清这才又躺下了,不一会儿又开始翻身,王美清决定远离这个得了“恋爱初期综合征”的姑娘,往床里面靠了靠,这才慢慢的睡着了。
  第二天,王莲清去了食品厂。
  刚过完年,厂里没啥活,工人都有点懒懒散散的,东一堆西一堆的聚在一块儿说闲话。
  老工人在那儿扯闲篇儿,王莲清他们几个新进厂的工人,却被安排了打扫卫生。
  其实车间的卫生年前放假的时候已经打扫过了,今儿个无非是擦擦灰尘,洒洒水,扫扫地。
  王莲清正拿着一抹布擦着包装平台,王治来了,穿着一身簇新的衣裳,笑容满面,看着精精神神的。
  王治进车间之前,先打探了一番,见王莲清的师傅杨贞不在,这才大胆的去找王莲清,站在王莲清身后,拍了拍她。
  王莲清心里正想着他呢,被他拍了下,一回头,就看到王治正笑着看着她,她脸立马就红了,“你来上班了。”
  王治嗯了一声,然后变戏法似的从兜里掏出一枝绢花递到了王莲清跟前,“给你的。”
  王莲清的脸更红了,想伸手接,又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整个人都扭捏了起来。
  王治抓住她的手,不由分说的把绢花塞到了她手里,然后从她手里拿过抹布,“你歇着,我帮你擦。”
  王莲清跟在他身后,想起她妈的话,鼓了鼓勇气,小声问王治道,“你过年,都干啥了?”
  “也没干啥,就是串串亲戚,跟朋友出去玩玩,几天说过去就过去了。”
  “你家里人,就没趁着放假,给你说亲?”
  王莲清说完这句话,登时觉得脸上就跟着火了一般,羞得她赶紧低了头。
  王治回头看了眼王莲清。
  对王莲清,他是喜欢的,嫩得能掐出水一样的小姑娘,哪个小伙子会不喜欢呢?
  只是,喜欢归喜欢,他暂时还没想过跟王莲清处对象,因为他总觉得,以自己的条件,说不定还能找个更好的,比如哪个县领导的闺女。
  要真找到了,轻轻松松就能实现他的抱负了。
  其实他的抱负是啥,他也说不清,他就是觉得自己应该是能干出一番大事的人。
  当然了,做事还是要有两手准备,万一找不到县领导的闺女,找个漂亮又温顺的也不错,比如象王莲清这样的,几句话就能让她对自己佩服得五体投地,她看着他时那种崇拜的眼神,还是让他很受用的。
  正因为这样,他才一直没有跟王莲清挑明。
  说白了,王莲清就是他的一个备胎。
  当然了,备胎也是要稳住的,要不然,跑了咋办?
  王治收了笑脸,认真道,“别说过年了,就是平时,给我说亲的也不少,可我都给推了,我总觉得吧,一个男人,要真对一个女人好,就必须要给她一个安稳又富足的生活,让媳妇缺钱花的男人,都不是好男人,所以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干活,努力挣钱,这样媳妇以后才不会跟着我一块儿吃苦。”
  王治说到这儿,深深地看了王莲清一眼,“更何况,我现在已经有中意的姑娘了,现在就是给我说一个天仙,我也看不上。”
  王莲清脸上更热了,心里却是甜滋滋的,因为她相当然的认为,王治说的那个中意的姑娘,肯定就是她。
  她心说王治多好啊,又上进,又有责任心,她妈竟然还说他不靠谱!
  王治还在那儿侃侃而谈,谈他的理想,他的抱负。
  王莲清是越听越崇拜他,看他的时候,眼睛都快成星星眼了。
  王治正说的起劲,杨贞回来了,一听王治又在那儿吹牛皮哄小姑娘,拿着个纸盒子朝他头上就打,“年纪轻轻不学好,成天就会耍嘴皮子!还耍到我们家莲清这儿来了,赶紧滚蛋!”
  王治被打得狼狈不堪,抱着头窜了。
  杨贞把王治打跑了,又回头教训王莲清,“莲清,你听师傅的话,别再跟他有啥牵扯,那不是个啥好小伙子。”
  王莲清嘴上答应着,但脸上明显一幅不赞同的意思。
  杨贞只是王莲清的师傅,这种事,她只能是提个醒,不能象当爸妈的那样硬干涉,见王莲清听不进去她的话,也只能在心里长叹了一口气,心说真是造孽哟,好好的一个小姑娘,就要上王治这个王八羔子的当了。
  过了正月十五,学校正式开学。
  石兰回了家,罗老太也回了县城,生活继续往前走。
  刚开学,县一中便在各个年级进行了一场数学选拔考试,然后按成绩一共选拔出二十个学生,去参加一个月后县里的预选赛。
  王美清他们班入选了三个,王美清,石南和赵娜娜。
  这也是大家意料之中的,本来他们班上,就是他们三个学习最好。
  倒是赵娜娜,对王美清又是以年级第一名的成绩入选很是不愤,发了狠的拼命学习,想要在接下来的赛事中碾压王美清。
  有同学偷偷的跟王美清说,赵娜娜家里还给她请了一个老师,专门教赵娜娜数学。
  那个同学还好心提醒王美清,“要不然,你让家里也想办法给你找个老师补补课?”
  王美清摇了摇头,“不补了,自己多做些题吧。”
  同学,“也是,人家赵娜娜爸是教育局的局长,咱们可没这个条件。”
  王美清笑了笑,“确实。”
  王美清开学没多久,王爱军来了。
  “年前把分田到户的事给定下来了,年后量地抓阄,咱们家一共分了三亩一等地,一亩二等地,一亩盐碱地。”
  一说起田地的事,王爱军都是眉飞色舞,“一等地和二等地我打算都种成小麦,那一亩盐碱地,不咋长庄稼,我打算空上半年,下半年种上高粱,听老人说,盐碱地种高粱,多少还能收些。”
  王庄大队一共有十来亩盐碱地,虽然也引了水渠过去,可历年都是不见收成。
  以前是吃大锅饭,社员们也懒得在上头花心思,如今不一样了,分给各个人了,都开始琢磨在上头种点啥,多少见个收成,也比空置着强。
  王爱军也一样,请教了不少老人,然后决定在这块地里种高粱。
  对这个大儿子,孙桂枝总觉得亏欠了他,毕竟现在一家人都吃上商品粮了,就他还窝在家里土里刨食。
  孙桂枝等王爱军叨叨完了地的事,跟王爱军说道,“爱军,回头我跟你叔想想办法,看能不能在哪个厂里给你找份工作。。。。”
  王爱军却连连摆手,“找啥工作我都干不来,我就适合种地,也喜欢种地。”
  王爱军说的是心里话。
  厂里的那些个机器他学不会,人际关系他弄不懂也弄不来,只有在田地里劳作,他心里才会踏实。
  尤其是收庄稼的时候,看着地里成熟的庄稼,他心里就会感到特别喜悦,也特别满足。
  以前是吃大锅饭,干多干少基本都一个样,现在分田到户了,日子更有奔头了,他更不舍得离开田地了。
  所以他早就打定主癔 了,这一辈子,他啥也不干,就跟土地打一辈子交道,随便谁说他没出息。


第113章 看病
  王爱军在那儿说盐碱地的事; 王美清在旁边听了一耳朵,突然就想起来,上辈子她好象看到一则报道; 说是在盐碱地里种水稻,可以改良盐碱地的土质。
  王美清便跑到王爱军跟前,“大哥,我听收音机里说; 种水稻可以改良盐碱地。”
  王爱军眼睛就是一亮; “收音机里真这么说过?”
  孙桂枝笑道; “她才多大个人; 知道啥是盐碱地。”
  罗老太瞪了她一眼,“又看不上我外孙女; 我外孙女知道的就是多,比你强。”
  说完又把王美清拉到跟前; “你在哪个广播台听到的?”
  “哪个台我给忘了; 好象是一个农业节目。”
  高大全沉思了一下,然后跟王爱军说道,“既然二丫说听过,那收音机里肯定是播过,这样,明儿个我去趟农技站; 问一下,如果农技站的技师说有可行性,那就试试。”
  高大全作为县里主抓工农业业的副县长; 显然考虑的更深远。
  全县有那么多盐碱地,因为不长庄稼,一直荒废着。
  要是在盐碱地上真的种水稻成功了,那全县能增收多少粮食啊。
  “行,那我等叔的信儿。”
  王爱军挺高兴,没想到这趟来还有个额外的收获,他揉了揉王美清的头发,笑道,“要是真种成了,大哥让你天天都能吃上大白米饭。”
  第二天,高大全亲自去农技站跑了一趟,农技站的技师也没这方面的经验,分析说应该可行,还跟高大全说,要是王爱军有啥技术上的问题,随时都能去找他。
  高大全把农技师的话原样说给王爱军听,然后让王爱军自己拿主意,王爱军二话不说拍了板:试!
  王爱军愿意试一试的理由很简单:二丫是个福娃娃,她说行,就肯定行!
  即使真的不行,也无非是多花了点力气,反正那片盐碱地,原本也没指望能长出庄稼。
  王爱军说干就干,买了稻种,一边向农技师请教,一边自己摸索着育苗,然后引水,插秧。。。
  王爱军在种地上,特别有韧劲,也有钻劲。
  他虽然识字不多,可农技师借他的一些种植方面的书,他愣是给啃完了,然后还一天到晚的泡到那块盐碱地里琢磨,都快魔障了。
  整个王庄生产大队的人都在看他的笑话。
  “爱军怕是疯了,盐碱地咋能种出水稻,净浪费稻种,还不如碾碾煮米汤呢。”
  “我看是钱多,烧的。”
  。。。。
  就连王满银也跑过来问他,“爱军,你这能行吗?老庄稼把式可都不敢这么种。”
  “行不行试了才知道。”
  “要是长不出来咋办?”
  “长不出来就长不出来,顶多是多花了点力气。”
  这心态,是真好,王满银坚起大拇指,“叔服你。”
  老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了两个月的努力,那块被社员们断言鸟都不拉屎的盐碱地,还真的长出了绿油油的秧苗。
  虽然长的没有好水田里长的那么好,但好歹是长出来了,长的还不算太差。
  毕竟是头一茬,要求不能太高。
  这事儿一下子在王庄大队引起了轰动,社员们都跑过去看稀罕,老庄稼把式都说想不到盐碱地里还能种出庄稼。
  当然了,也有说风凉话的,说长出苗不算啥,还得看有没有收成。
  光苗长的好,最后却颗粒不收的事多的是。
  就有人反驳,说苗长的好却不收庄稼,那不管地的事,是种子有问题。
  眼下王爱军这块地里的苗长这么好,只要种子没问题,就绝对会有个不错的收成。
  当下就有人打赌,有赌会有个好收成的,有赌收成好不到哪儿去的,在地边都快吵起来了。
  在这块地没长出秧苗之前,整个大队的人都看王爱军的笑话。
  现在苗长出来了,整个大队的人又等着看能不能收上来庄稼。
  王爱军的这一块地,算是把王庄大队的气氛彻底搅起来了,也变相的带动了大家开垦盐碱地的热情,有种绿豆的,有种春小麦的,也有种树种菜的。。。。
  反正只要能想起来的,都往里种,就跟王爱军说的那样,万一就种成了呢?
  王美清,石南和赵娜娜都顺利通过了县里的预选赛,5月中旬,将要去省城参加省里的预赛。
  学校对王美清他们是高度重视,专门去省里搜罗了一些习题集让他们做,还让学校里一位公认的数学水平最高的老师给他们开小灶,摩拳擦掌的想要拿下几个好名次。
  石南和赵娜娜都特别努力,成天扎在习题集里做题。
  相比较之下,王美清就悠闲多了,毕竟这些初中一年级的题,对她来说,还是很容易的。
  既然她头顶了个“神童“的光环,那就好好享受一下”神童“这个名号给她带来的便利吧,比如不怎么拼命也能考出好成绩。
  还可以气气那个一天到晚对她翻白眼的同桌。
  再拼命努力,也考不过王美清这么一个边玩边学的人,赵娜娜气得能吐血。
  这就是王美清想要达到的目的。
  虽说跟一个小姑娘较劲儿不大符合王美清一贯的作风,可对赵娜娜,她就是做不到释然,更做不到心平气和的一笑置之。
  谁让赵娜娜当初侮辱石南来着。
  对自己在乎的人,王美清就是这么小心眼。
  反正就算是赵娜娜气的能吐血,她也不能把王美清怎么着,谁让她拼爹拼不过呢!
  这天王美清和石南放学回家,却发现孙桂枝竟比他俩回来的都早,而且王美清进门,她出门,行色匆匆的,连句话都没顾上和王美清说。
  王美清跑进院子,“姥姥,我妈干啥去了,咋走的那么急?”
  罗老太在厨房做饭,听到王美清回来了,手里拿了两块刚出锅的菜蟒,王美清和石南一人一个。
  “你爷病了,说是不大好,送到县医院来了。”
  王美清听了,没啥感觉,因为她跟这个爷爷压根儿就不亲。
  她“哦”了一声,算是知道了这件事,然后便和石南回屋写作业去了。
  孙桂枝是上午上班的时候接到王建军电话的,说老王头病了,要到县医院来看病。
  孙桂枝听了,心里就是一咯噔。
  公社医院虽然没县医院大,可一般的病都能治,要送到县医院来的,那肯定是大病。
  过年的时候见他还红光满面的,咋突然就生大病了?
  孙桂枝就问王建军,“你爷得的是啥病?”
  “只说是俩身酸疼没力气。”
  “公社医院咋说的?”
  “公社医院啥也没检查出来,让去县医院。”
  看来还真是生了大病了。
  不管咋说,老王头也是王永庆和王永兵的亲爹,就算是看在这俩兄弟的面儿上,孙桂枝也不能完全不管老王头。
  孙桂枝就跟王建军说,“你想办法找辆车,把你爷送到县医院吧,来了跟我说一声。”
  “琴琴姥爷已经帮着找好车了。”
  琴琴就是王建军的闺女,大名王琴琴,她姥爷就是公社饭店的李大厨,为人活络,门路广,这几年家里但凡要用车,都是他帮着找车。
  听到已经找好车了,孙桂枝正想挂电话,突然想起一件事,“把你二叔叫上。”
  王建军犹豫了一下,“找不到二叔了。”
  “那叫上你二婶。”
  “她一早就带着胜武和胜利回娘家了。”
  孙桂枝,“。。。”这是怕花钱,所以躲出去了!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跟她玩心眼,等着吧,该他们出的钱,他们一分都不能少出!
  “先把你爷送来治病吧。”
  孙桂枝估摸着时间请了假,先回了趟家,跟罗老太说了一声,然后便去了县医院。
  在县医院等了没多久,老王头就被送来了。
  不过送他过来的不是王建军,而是王爱军。
  王建军毕竟上着班,请假是要扣钱的,王爱军便跟着一块儿过来了。
  老王头是被王爱军和司机一块儿从车上搀下来的。
  说是搀,不如说是半架着,因为老王头看着象是路都走不了了,还一直哼哼唧唧的,一幅病入膏肓的样子。
  可孙桂枝看他脸色,也不象是得了大病的人啊。
  孙桂枝是一肚子的疑惑,不过既然来了,还是先检查检查吧。
  司机怕老王头一会儿还得回去,就没有走,帮着王爱军搀着老王头,一个科室一个科室的检查。
  能检查的都检查了,除了有点骨质疏松,有点哮喘,别的啥毛病没有,让平时适当多活动活动就行了。
  医生拿着检查单跟孙桂枝说的时候,老王头在一边儿嚷嚷,“我眼看着都快不行了,你们还说我啥毛病都没有,你们到底会不会看病?”
  孙桂枝心说你都快不行了,声音咋还这么洪亮?这是回光返照?
  医生却不干了,竟然质疑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