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十年代锦鲤运-第3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连江州城的老城区,今年到现在也没怎么淹。
  难道雨污分流工程这么牛掰?居然可以将洪涝灾害化解于无形中。
  毕竟,更加上游一些的安省已经淹了呀。
  据说大坝上的帐篷,一眼都望不到头。
  苏木继续翻看文章,念出声来:“北京方面坚决否认发展挖泥船作业,是为了大面积的进行吹沙填海。”
  林蕊竖起耳朵,催促他念下去。
  少年也开始了现场直译:“北京方面强调,中方之所以从前年开始进行大面积的古运河疏通以及长江河道建设,目的是发展民用航运业,以及尽可能减少水患。
  ……
  中国幅员辽阔,地质风貌多变,中国需要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世界上21%的人口。所以中国必须得兴修水利,尽可能发展农业,用于养活自己的人民。
  ……
  之所以发展大型挖泥船,就是为了疏通河道。我们将挖出的沙石倾倒在岛礁边,主要目标不是为了填海造陆,而是找不到更加合适的安放地点。
  毕竟每一寸土地我们都想用于好好发展农业。”
  林蕊听得目瞪口呆,觉得这解释简直了。
  更叫她瞠目结舌的是,政府方面对于出现在苏联军舰旁的挖泥船,一口咬定是发现苏联军舰触礁搁浅之后,出于人道主义主动对苏方进行的援助。”
  林蕊咽了咽口水,突然间冒出一句:“你们说,南省到现在没有被大面积的淹,是不是京杭大运河的功效啊?”
  安省虽然在南省的上游,但是京杭大运河并不通过安省。
  “所以他们缺乏足够的水道来蓄积水流。”林蕊越说越激动,“但是南省的情况不一样,南省的古运河基数被疏通了,并且有些河段还进行了重新挖掘拓展,所以能够迅速引水入长江,避免了大面积的淹水。”
  郭大炮也灵机一动:“长江河道拓展!”
  为了使得万吨油轮可以顺利进入长江,去年开始长江河道也进行了疏通清理挖深河道。
  长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正是因为这些河道的清理工作,尚未在航运业当中充分发挥价值的时候,首先帮助了缓解水灾。
  就连当年大禹治水,也吸取了父亲息壤堵截失败的教训,明白堵不如疏。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感觉自己像是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秘密,俱都激动得难以自抑。
  林蕊抱住苏木的胳膊,一个劲儿的嚷嚷:“太好了,太好了!”
  她一直没有诉说在人前的是,她非常害怕抬高桥梁挖深拓展河道会严重破坏长江的生态。
  可是现在,如果这么做可以让更多人避免受水患之难,她愿意付出这样的代价。
  人类是自私的,她是自私的人类,他更加希望自己的同伴能够生活得更好。
  苏木抱住她,轻轻拍她的后背:“对,我们做的很好!”
  林蕊突然间害羞起来,伸手推她:“赶紧的,快看看还有其他什么消息没?”
  苏木笑了笑,继续看这本杂志。
  上头关于南海的消息当真不少,什么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提出抗议啊,最搞笑的是文莱跟菲律宾都宣称其中的一个岛是自己的。
  然而无耻的中国人,居然将菲律宾人建造在该岛上的航行灯塔上镶嵌的菲律宾国旗给毁掉了。
  他们毁掉的方式相当毒辣,居然是利用蔬菜。
  那些可怕的菜,不知道究竟使用了什么肥料,居然直接爬满了灯塔,将菲律宾国旗图案盖得严严实实。
  于是往来船舶只能看到灯塔上飘扬的五星红旗。
  如此匪夷所思的办法,恐怕也只能不按常理出牌的中国人可以想得到。
  林蕊看着扑哧笑出声,不知道为什么,她总觉得这招儿绝对是孙泽想出来的。
  哼,怎么可能爬满灯塔?就是常春藤也没办法爬得这么快。
  他利用的绝对是蔬菜架子,每一架蔬菜负责长一段,营养液就再下一层里头。
  害怕架子会被海风吹倒?当然不可能,因为架子是环形套在灯塔上的呀。
  只要灯塔不被摧毁,这些蔬菜就能够茂盛地生长起来。
  至于采摘的时候,只要往下转动活动架子,就能够将它们移下来。
  当然,林蕊觉得这一招怄菲律宾人的意义比较大,毕竟照孙泽那个种菜速度,估计根本就不缺这点儿菜。
  苏木继续朗读上面的文章:“中方宣称在岛礁上建设铁皮房以及种植蔬菜,是为了满足中国渔民海上生活需求。
  ……
  中方利用先进的鱼菜共生技术,以及气雾栽培,在寸土不见的岛礁上,成功种植了大面积蔬菜。
  甚至有船员跟渔民表示,只要看到爬满绿色的屋子,就知道已经进入中国领海内。”
  林蕊笑得不能自抑,实在佩服我军领导,怎么什么招儿都能被他们想出来。
  这么多岛礁上盖着的房子,要么是医院,要么是海上救援基地,再要么就是渔民海上避难场所。
  反正他们绿色无污染。
  所有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都会统一经过发酵,用于蔬菜、树木以及花朵的生长,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
  郭大炮也笑出了眼泪。
  突然间他想起来要夸一句自己的兄弟:“苏木你真牛,这口译功夫都赶得上邹鹏了。”
  这个名字许久不曾提起,三人脸上都显出怅然的神色。
  林蕊叹了口气:“也不知道邹鹏现在怎么样。”
  从进入6月份开始,她连孙泽的信都收不到。
  不然她真想请孙泽帮忙打听打听,看看邹鹏究竟分配到哪儿去了。
  此时的邹鹏正站在岛礁的蔬菜屋前,向前来采访的各国记者介绍他们的生态蔬菜种植系统。
  “我国一直强调军民鱼水情,军方帮助民众进行基础建设属于正常状况。就像大家知道的那样,眼下我国南方正遭遇特大洪水灾难,冲在一线进行抢险救灾的就是人民解放军。”
  他说完英语之后说法语,然后俄语,阿拉伯语以及西班牙语各一遍。
  目光落在日本记者身上时,他还特地补充了一段日语翻译。
  就这么一手,便直接镇住了在场的几位记者。
  还有人激动的夸奖他,这是个语言天才。
  邹鹏跟没听见一样,继续一板一眼介绍岛上蔬菜种植情况。
  “长期航海人员因为缺乏绿色蔬菜的摄入,会导致身体健康受损。我们利用风力太阳能以及柴油混合发电系统发电,维持岛上蔬菜种植以及管理人员的生活所需。”
  他的话音刚落下,外头突然传来记者同伴们的喊声:“苏联的军舰动了。”
  一语激起千层浪,所有人都拼命地往外头冲,希冀可以获得一手资料。
  然而无论是中方还是苏方,都不可能允许他们靠近军舰进行采访,他们只能拿着望远镜,拼命朝那个方向眺望。
  邹鹏放下手中的教鞭,轻声叹了口气:“我还没来得及介绍,我们的海上急救基地是什么运转的呢。”
  什么都看不到,也不明白这些人脖子伸那么长有什么用。


第377章 国际风云起
  苏联人的军舰一艘接着一艘; 穿越海峡; 仿佛鱼贯而出的鲸群。
  前来采访的各国记者都惊呆了; 完全搞不明白他们究竟是在干什么。
  记者们不敢跑去拦截苏联人的军舰,只能折回头,试图从中国海军口中得到确切的消息。
  可惜年轻的小海军表情严肃; 一本正经地强调,他们从不窥探任何人的行动。
  既然苏联军舰已经提前向中方报备过前来救援搁浅同伴的行动计划; 那么他们也有权随时离去。
  无论记者如何旁敲侧击; 邹鹏都咬紧牙关不松口。
  其余的战士根本不要指望; 因为大家都听不懂外国话。
  少数几个会说简单中文的,人家一句话应回头:“我普通话说得不好。”
  何止是不好呀; 估计连中国人都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再问起来,那人不好意思地强调:“我是温州人。”
  记者只好败退。
  据说当年在朝鲜战场上,中国军队就是找温州士兵当报务员。
  人家的密码是方言,号称最厉害的密码破译专家都无法破解; 因为已经突破地球极限,堪称外星人语言。
  邹鹏面上不露端倪,心里头却一个劲儿的打鼓。
  他同样满头雾水,不理解苏联军舰这是怎么了。
  好端端的; 为什么这么急着走?
  他们那艘搁浅的军舰还没有成功获得救援啊。
  不仅仅是邹鹏; 整个南海舰队都进入一级戒备状态,防止苏联方面突然给他们个措手不及。
  战场上是没有感情可言的; 尽管这段救援时间双方关系融洽。
  两边人甚至可以站在甲板上聊天。
  搁浅的苏联军舰运气不太好。
  原本这大家伙还能勉强浮出水面,结果军舰上的人转移到自己兄弟舰上不久; 海上一阵飓风袭来,它就在众目睽睽下直接一头栽进海水中。
  亏得当时中国的挖泥船,已经往暗礁周边填充了一些沙石,好歹军舰还有尾巴露出水面。
  虽然苏联方面没有承认,但中方严重怀疑该军舰上携带了核武器。
  为了确保船体完整,防止不小心误伤,导致核扩散,原定的救援计划不得不扩大。
  救援人员只能尝试为这艘军舰造起一圈大坝来,然后将里头的海水都吸干了,方便舰体裸露出来再拖走。
  如此一来,工程难度增加,到目前为止,这个堤坝也才造出一截子而已。
  为了尽快让军舰浮出水面,他们还商量着赶紧将临近的岛礁填充完毕,好歹让军舰有一边可以依靠。
  否则在大海当中直接这么硬生生地投下砂石去,很快就会被海水冲走。
  明明工程进展还算顺利,可苏联人为什么不在旁边盯着了?
  外国记者怀疑这是苏联与中方的秘密交易,目标就是转移这艘军舰。
  中国军方才火大呢。
  这军舰泡在水里都这么久,谁知道里头是个什么情况。到底有没有维修价值,还是二话。
  他们现在迫切地希望苏联方面尽快将军舰拖走,即使他们想要购买军火,也肯定愿意买全须全尾没出状况的。
  然而苏联人就这么拍拍屁。股,毫不留恋地走了。
  大约是家大业大,苏联人最不缺的就是各种重型武器,丢了一艘军舰也不在乎。
  他们不在乎,南海上的记者们集体傻眼了。
  大家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苏联海军丢下一艘搁浅的军舰直接走人了。
  邹鹏百思不得其解,追着孙泽问:“孙工,他们不管这艘军舰了吗?为什么要走啊?”
  “不叫师兄了?”孙泽似笑非笑,“咸吃萝卜淡操心,你管他们要干什么呢?好好干你的活才是真的。”
  邹鹏迟疑:“可是——”
  “可是什么呀?”孙泽瞪眼,“他们走了不好吗?”
  有苏联人看着,自己干活都束手束脚的。
  走了好啊,只有他们走了,自己这边的挖泥船才能悉数动工。
  啧啧,现在军舰说丢下就丢下,到时候可没那么容易要回头哦。
  这帮忙挖掘清理军舰的费用,大家可得坐下来好好算笔账。
  这么大的项目,没个千八百万美金,怕是打不住吧。
  苏联人的卢布现在可不值钱,他们可要好好想想怎么要回这笔账。
  孙少这边小算盘拨得噼啪直响,听得邹鹏眼皮子直跳。
  此时的少年还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却已经闹翻了天。
  “8月19号清晨6:00,苏联中央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同时报告塔斯社头条新闻。……”
  苏木念着报纸上的话,郭大炮忍不住冒了句:“塔斯社是个啥?相当于咱们的新华社吗?”
  “闭嘴!”林蕊跟无苦同时吼出声。
  小和尚在苏联还有生意呢,丁点儿都不希望苏联乱起来。
  要不是小二姐一再信誓旦旦地跟他保证苏联解体是和平演变,压根就没有兵戎相见,他也不会投出大把的金钱。
  林蕊更是紧张的不得了,自从进入8月份雨水间歇之后,她愈发不敢肯定历史走向了。
  因为洪水的情况,没有上辈子林主席讲的那么严重。
  据说历史就像是蝴蝶效应,牵一发而动全身。
  最起码的,上辈子好像咱们没有试图直接在南海上强行收回岛屿。
  国际形势本来就错综复杂,明月非常害怕,这一世苏联的状况会跟之前有所不同。
  苏木安抚地摸了摸她的后背,继续往下念:“戈尔巴乔夫同志因为个人健康问题无法履行国家职责,副总统代行总统职务,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宣布苏联进入紧急状态。”
  郭大炮紧张地咽了咽口水,半晌才冒出一声:“这个,是逼宫吗?”
  “闹政变。”林蕊猛的站起身,开始焦灼不安地来回踱步,“戈尔巴乔夫身体没问题。”
  她印象当中戈尔巴乔夫身体健康,还跟普京一块儿参加过阅兵仪式。
  眼下他年富力强,好像才60岁。
  对于一个超级大国的领导人而言,他简直年轻的过分。
  上辈子,林主席他们单位同事私底下讨论苏联解体问题时,还有人说是戈尔巴乔夫过于年轻,所以太过冒进,这才让苏联走上了和平演变的道路。
  郭大炮惴惴不安:“那你们说会不会打起来呀?”
  好端端的一个国家领导人莫名其妙被病了,他能答应?他所属的阵营能乐业能同意?
  这都逼宫了,不打起来才怪。
  林蕊烦躁得不行,眼睛盯着墙上的日历。
  现在都已经22号了,谁知道苏联眼下是个什么模样?
  她无比怀念网络时代,因为这样就能人在家中坐,天下事尽知。
  国内新闻的报道就是豆腐块,既没有社评也没有预测,搞得真是人心惶惶。
  林蕊深吸气再呼气,双手绞在一处,来回不停地踱步。
  饭店还不到营业的点儿,即使没客人在,她也差点被板凳绊倒在地。
  王奶奶坐在柜台后面,轻声叹了口气:“怎么就落到这份上了呢?”
  苏联老大哥呀,居然闹得这么不体面。
  “我看还是苏联共产党瞎胡闹,搞成这样,像什么话?”
  她话音刚落,赶紧闭嘴,因为别里科夫与阿卡耶夫结伴而来。
  王奶奶硬生生地转移了话题,笑着招呼两位客人:“要不要来点儿苹果派?我刚做了蓝莓酱。”
  别里科夫发出苦笑:“苏共完蛋啦!彻底完蛋了。尼古拉雷日科夫同志辞职的时候,就宣布了苏联改革的失败。现在终于到了彻底完蛋的时候。”
  林蕊没好意思说,俄罗斯选举总统的时候就代表着苏联肯定得垮台。
  一山不容二虎,谁见过一个莫斯科有两个国家的元首啊?
  可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苏联是否解体,而是它到底会以什么样的形式解体。
  “克格勃想要阻止这个国家解体,共产。党不愿意苏联解体,可惜的是他们不一条心。”别里科夫神情怅然,“亲爱的夫人,请您给我们两瓶酒,要最烈的那种。”
  王奶奶赶紧应声,招呼服务员给上两个冷盘。
  别里科夫突然间双眼发直地盯着王奶奶:“与人民离心离德的政党是没有前途的,希望你们能够吸取我们的教训。苏共闹得太多荒谬的笑话了。”
  王奶奶眨巴两下眼睛,慌忙点头应下。
  她目送着两位苏联人,哦,按照他们的说法,很快就会变成前苏联人摇摇晃晃上了楼梯,只觉得犯愁。
  千万不要喝得酩酊大醉呀,不然怎么把他们送回家里头去呢。
  唉,碰上这种事,让他们独自回去,她都不放心。
  林蕊眼睁睁地看着别里科夫与阿卡耶夫的背影消失在楼梯里,半晌才反应过来:“我应该问问他们情况的。”
  刚才居然什么都没想到。
  无苦瞅了眼小二姐,没好气道:“你刚才能问的出口吗?”
  林蕊急躁的不行,跟个擦炮似的,蹭上了就要炸。
  她双眼圆瞪,捏起拳头就要教训没大没小的小和尚。
  欠揍吗?死孩子!非得姐姐好好管教你不可。
  “政变结束了。”店门口又走进一个人,皮肤晒得黝黑。
  林蕊眼巴巴地瞅着对方,半晌没认出来。
  还是跟在对方后面的林建明走进屋里头,笑小女儿:“平常一口一个大表哥叫的亲热的很,这会儿都不认识啦!”
  林蕊二话不说,立刻强调:“表哥,你怎么越长越帅了?简直光芒万丈,刚才都把我的眼睛给晃花了。”
  孙表哥哭笑不得:“我就是光芒万丈的结果,晒成黑炭了。”
  林蕊眨巴两下眼睛:“苏联有这么大太阳?我怎么记得苏联好像还挺凉快的呀。”
  “海上太阳大。”
  林蕊还没来得及调侃他够悠闲的,大夏天的知道要出海度假。
  啧啧,夏天去海滩度假,居心叵测哦。
  郭大炮先嚷嚷开来:“你是说,巴尔戈乔夫同志已经放出来了?”
  “昨天就放出来了。”大表哥随手从柜台上抓了把兰花豆慢条斯理地吃起来 ,仿佛这样才能盖下他的嗤笑,“兵不血刃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