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十年代锦鲤运-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企业如果不知道外头是什么样子,那还怎么谈竞争力?
  林建明不相信国家会无限制的扶持厂子发展下去。
  胳膊腿再重要,可如果坏了烂了,毒血有可能流遍全身时,那必须得截肢,弃车保帅。
  这几年倒闭的国营厂又不是没有。
  况且企业的主职就是生产。
  产品面对的是消费者。
  如果产品没有竞争力,消费者可不管你的企业身上到底担负了多大的责任。
  人家可没必要为你的社会职责买单。
  郑大夫也笑自己傻。
  就是没有赞助费,厂里的学校就不从外头招人了?
  那托关系找人花钱送礼,求爹爹告奶奶,花费的可不仅仅是钱,还有大量的时间精力跟搭上去的人情债。
  其实综合起来看,里头权力寻租,腐败操作的空间更大。
  还不如直接明标价码,起码那进出的帐都是有数的,想要花费也有章可循。
  比起丈夫,当妻子的人,总要更谨慎一些。
  郑大夫掩不住担忧:“你说咱们厂里头这样搞,上面会不会给处分啊?”
  这事情的性质可说不清楚。
  “不会。”林建明冷静的很,“眼下这状况,政府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维稳。”
  政府的新年贺词里头,都写的清清楚楚。
  在这个大前提下,对于底下大型国企的违规行为,领导也会睁只眼闭只眼。
  不让钢铁厂从外头收学生,行啊,只要政府掏钱来补贴教育支出,他们一点意见也没有。
  少了这笔钱,厂子运转不下去。
  这么大的一个企业,一旦停工的话,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政府后续付出的代价,要远远胜过于这些。
  江州的经济能发展到现在这样,政府领导自然不会是木鱼脑袋,僵化泥古不化。
  林建明没有就这个话题再细说下去,他笑了笑,跟妻子调侃:“这人有了奋斗目标,才会想办法挣钱啊。”
  家长的人生起码有一半是为了孩子活的。
  当初要不是想要为家里的小孩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他们夫妻不也想不到倒卖国库券吗?
  有了孩子当动力,大人总要想方设法去好好挣钱。
  说到挣钱,现在也成了郑大夫的一个心病。
  她想跟丈夫提,这回赚了钱就拿钱买厂里头股票的事。
  外面响起小女儿叽叽喳喳的声音。
  林蕊正在跟无苦抬杠:“你也磕头啊,你磕头我们祖宗可认识你不?哎呦,这个小光葫芦脑袋哪儿来的?”
  小和尚涨红了脸,坚持不肯离开蒲团,强着脖子道:“认识,老祖宗可喜欢我了。”
  外婆教育外孙女儿:“不许说怪话,无苦也是咱家的孩子。乖孩子,好好磕头,叫老祖宗认认我们无苦,多乖多老实的孩子。”
  林蕊搓搓胳膊,哎哟,我的外婆,他乖他老实?
  大过年的,您老人家可不能张口说瞎话。
  苏木拖了下林蕊的衣袖,不甚赞同地摇摇头。
  林蕊朝他做了个鬼脸,跑过去抱着自己姐姐的胳膊撒起娇来。
  哎呀呀,到底什么时候吃饭啊?她肚子都饿了。
  林鑫拽妹妹的小辫子,嗔道:“怪谁呀?早上叫死了你都不肯起床。”
  林蕊跳脚:“那无苦也不能把剩下的饭全吃光了。”
  害得她醒来只吃了两个外婆现炸的藕圆。
  舅妈拖出来一箩筐纸钱,笑着安慰小外甥女儿:“快烧纸钱,烧完纸钱就能吃饭了。”
  烧纸钱是祭祀老祖宗的最后一步。
  一文钱逼死英雄好汉。
  老祖宗就是下了阴曹地府,也是要花钱的。
  各家的儿孙孝不孝顺,除了看坟墓修得气不气派外,还要看每年的纸钱是不是准备的精心。
  不讲究的人家,一沓子草纸中间直接打个孔,就算是铜钱了,也能拿去烧。
  讲究的人家不仅要用闪闪发亮的金箔纸,还会将纸折成元宝形状,好叫老祖宗在地底下大把撒钱。
  郑家就是从过了小年之后,就开始利用晚上的闲余时间叠元宝,整整叠了两大箩筐,好生气派。
  一般人家外家女儿生的孩子,就算是外人,女孩儿不许碰纸钱。
  郑家没这个规矩,郑家的纸钱都是几个小孩子放进一个大铁桶里头,烧出一桶的火焰。
  这比摆在地上烧好。
  摆在地上烧,风一吹,那纸钱连着灰烬可要洒满屋子了。
  小和尚既然在老祖宗面前都磕过头了,自然也是要跟着烧纸钱的。
  往铁桶里投放元宝的时候,他的眼睛珠子就一错不错地,盯着桌上的整扒猪头。
  这是一大早外婆就下了锅卤好,又放进吊炉里头烤的皮焦肉嫩。
  从一出炉子起,小和尚就馋的口水直流。
  倘若按照往常的惯例,大年三十这天,郑家只吃两顿正经饭。
  早饭随便对付着打发过去。
  然后家中的外婆、郑大夫、还有舅妈以及林鑫,都在厨房里头忙碌,叮叮当当地置办出一大桌宴席来。
  等过了晌午,点燃炮仗响后,外公在院子大门口喊一声家里的老祖宗回来吃饭,祭祀祖宗的仪式正式拉开帷幕。
  待晚辈们磕过头又烧过纸钱之后,吃饱喝足的老祖宗们自然欣欣然带着儿孙的孝敬钱离开。
  剩下的祭品可不能叫人上桌吃,还要再请一遭菩萨呢。
  当然不能叫菩萨知道这宴席是老祖宗吃剩下来的,否则岂不是大不敬。
  所以菜品还需要端回厨房,然后再重新摆一次桌。
  等一炷香烧完了,菩萨的祭祀仪式也结束了,菩萨要省一道烧纸钱的过程,菩萨可是神仙,不用花钱的。
  待这些全部结束之后,已经冷掉的饭菜下锅重新热好了,才终于发挥真正的功效,祭祀人们的五脏庙。
  到这时也差不多下午三四点钟了,刚好午饭跟晚饭连着一起吃。
  今年家里头喜事多,手头也宽裕。,所以中午晚饭分开来吃,中午敬祖宗,晚上敬菩萨,再也不要老祖宗跟神仙抢饭吃。
  小和尚连着吃了两顿齐齐整整的硬菜,真是痛快。
  他捧着自己的小肚子,心满意足:“可算是叫我吃饱了。”
  长这么大,他可是头回吃的这么饱。
  林蕊看着空碗碟叹气,放心吧,就这么两顿连着吃,老祖宗跟菩萨都能认清这么个光葫芦脑袋。
  哪儿来的小和尚,跟他们都抢饭吃。
  从碗筷下了桌开始,鹏鹏便焦急地把蒲团拿出来,嚷嚷着:“磕头了,磕头了。”
  这回是给真正的老祖宗——老太磕头。
  老祖宗的保佑,虚无缥缈。
  老太太的回敬,可是实实在在。
  磕头的孩子可都是要拿压岁钱的。
  对小孩子来讲,过年最大欢喜的事情莫过于穿新衣放花炮,压岁钱来报。
  舅妈笑着打趣自己的儿子:“你可欢喜死了,敲你老太好大一笔竹杠。”
  鹏鹏有些不好意思,冲母亲吐吐舌头,一溜烟地跑到老太跟前,咚咚咚,就是三个响头。
  老太摸摸重孙子的脑袋,笑眯眯地塞给他个红包。
  鹏鹏接了钱,偷偷跑到屋角打开里头看。
  崭新的票子,齐齐整整的两张,都是十块钱的面额。
  老太今天可是大手笔了。
  小和尚双眼放光,二十块钱,能让他从街头吃到街尾了。
  他毫不犹豫地跪在蒲团上,冲着老太太咚咚咚就是三个响头。
  平常跪佛祖时,那虔诚劲儿也不过如此。
  林蕊哪里能叫小和尚专美于前,她立刻拉着苏木跑到老太太跟前,欢欢喜喜地跪下来,认认真真地磕头。
  苏木反应慢,还要被她按着脑袋往下磕。
  两人也是一人一个大红包。
  林蕊得意洋洋地跟自己姐姐显摆:“哎呦呦,我卢哥不在,可少了个大红包哦。”
  卢定安这几日一直住郑家,在食品厂帮忙。
  直到今儿一早吃过饭后,他才赶回自己家去过年。
  林鑫俏脸生绯,咬牙切齿地要撕妹妹的嘴:“叫你胡说八道!”
  老太笑呵呵的,招呼自己的大重外孙女:“有,小卢的红包,我也备着呢。”
  林蕊自觉失了宠,立刻跺着脚反对:“他都没给你磕头呢。”
  老太从善如流:“怎么没磕,早上临走前他给我磕了头。噢,那会儿你还在床上打呼噜呢。”
  屋子里头的人们全都哄笑起来。
  林蕊懊恼地摇晃着苏木的胳膊。
  何半仙伸手,招呼两个小的:“过来,给干爹磕头,也有压岁钱。”
  林鑫看着欢天喜地的拉着苏木,一块儿在何半仙面前磕头的妹妹,顿时脑壳疼。
  这丫头就不知道分开来,前后脚磕啊。
  林蕊哪里耐烦等。
  从天刚擦黑开始,她就心心念念盯着屋角摆放的烟花爆竹呢。
  上辈子,城市烟花爆竹禁放令不知道实行了多少年。
  她印象中,好像小学毕业后,她就再也没有摸过烟花。
  现在看到烟花,她哪有不双眼冒光的道理。
  什么安全隐患、环境污染等等,全都被她抛诸脑后。
  过年放烟花爆竹才,年味才足啊。
  一年到头才这么一次机会,她能不过足瘾吗?
  少女放完地老鼠,放滴滴金,然后抓着大烟火筒,看一簇簇的火光冲上天,炸开好大一朵五颜六色的花。
  最后,她甚至跃跃欲试,想要放外公的二脚踢,被树木硬生生给拽走了。
  就是这样,她也闲不住,非要跟鹏鹏比赛放掼炮。
  院子里头全是噼里啪啦的声响。
  亏得院子里头的大白鹅年前都宰了,卖到卤菜店做盐水鹅,否则肯定被吓死。
  林蕊玩疯的头,掼炮差点炸到她自己的脚。
  林鑫吓了一跳,赶紧把妹妹带到廊下站着,转头吩咐苏木:“你好好看着她,别叫她皮。”
  同样玩得热火朝天的苏木,赶紧点头应下,乖乖陪在林蕊身边,安慰她道:“咱们看着就好。”
  林蕊老大不乐意朝她姐做鬼脸,意犹未尽:“还是买少了,等明天去镇上再多买点儿。”
  苏木默默地看了她一眼。
  要不是蕊蕊一直忙着在外头奔波挣钱,他们至于到人家铺子快关门回家过年了,才买到烟花爆竹吗?
  天边炸开了一朵大菊花,然后另一朵大红花不甘示弱地跟着放开。
  这是在斗烟花。
  手头宽裕的人家买了好烟火,比赛着看谁家放的出彩,炫富的简单粗暴又热闹。
  林蕊赶紧拉着苏木往楼上跑,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那一蓬蓬的烟花飞上天,炸成色彩斑斓的世界,下了好大一场五颜六色的雪。
  林蕊双眼闪闪发光地看着天上的烟火,心中满是欢喜。
  苏木也高兴的很:“你看天上还有星星呢。”
  这么大的烟雾,天气竟然还有闪亮的星星,看得叫人真欢喜。
  林蕊直接打了个旋儿,嘴里头哼着歌,跳起了她唯一会的一支古典舞。
  没办法,上辈子,她们宿舍要在班上表演,她被迫赶鸭子上架学会了这只古典舞。
  原本她说要打拳的,结果她们宿舍的姐妹死活不让。
  少年看着她不断旋转的身形,直接傻了。
  一曲跳罢,林蕊朝他笑:“我好高兴。真想每一天都是这样。”
  少年也笑眯了眼睛:“我也好欢喜。”
  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高兴。
  林蕊忽然间一拍脑袋:“哎呀,我想起来了。”
  前儿塑料厂的厂长还说,犯愁不知道开发什么新产品好。
  塑料软管啊,塑料软管可以叠那种小星星。五颜六色的,小姑娘们肯定喜欢。
  她连比带画的,示范给苏木看。
  少年沉默了半晌,闷声问:“还有呢?”
  “还有就是塑料吸管!”林蕊认真道,“在外头喝饮料的人会越来越多。用吸管可比直接对着杯子罐子喝方便多了。”
  少年掉头就走。
  林蕊在后头追着喊:“哎哎哎,我还有好多好主意呢。你跑下去干嘛?”
  苏木头也不回:“你不饿吗?我下去给你端碗饺子。”
  林蕊立刻高兴起来:“好,我要多加点辣椒油。”
  天上的星星可真好啊,那都是亮晶晶的金币。
  少女高兴地吹口哨。
  只要给她施展的空间,她肯定能够大显身手。


第177章 产品要整合
  林蕊很快就有了发挥聪明才智的机会。
  因为江州钢铁厂收回来近一卡车的方便面。
  跟林蕊一开始不以为的不同; 现在的方便面市场其实相当热闹; 据说全国有数百条生产线。
  比较知名的如中萃; 上辈子林主席始终对他家的雪菜肉丝面念念不忘。
  后来她自己再在淘宝上买,却一直说不是那个味儿。
  还有一堆林蕊上辈子不曾听说过的牌子。
  它们大概在历史的洪荒中淹没于潮流之下,数十年后不再有姓名。
  江州钢铁厂收回来的就是这么一车林蕊听都不曾听过的方便面。
  比较有特点的是; 这些方便面包装极其简陋。一个袋子里头装了足足十块面饼。
  这种方便面在菜市场上论斤卖,按斤数给配调料。所谓的调料就是盐和味精。什么脱水蔬菜包; 粉料包; 油酱包之类的一律没有。
  如此简单粗暴的竞争优势在于它卖的便宜。
  现在市面上的方便面并不需要粮票; 普通的一袋差不多两毛五到三毛钱。这个方便面划下来一块面饼一毛钱。
  要是懒得做饭的买回家吃倒是挺划算。
  前去讨债的人一摊手,没法子; 那家厂什么都没有。
  指望他们收国库券?他们去的时候,工人正围着厂长,要打倒贪污腐化分子。
  广大干部职工,连一张纸都不愿意再给厂里头。
  这方便面再不济也是能下肚的东西。
  现在不仅没鱼虾也行; 就连水草叶子都不能放过。
  再迟一步,他们连口凉水都捞不着喝。
  钢铁厂无奈,只得先将方便面拖去职工食堂,当成加班时的夜宵。
  饶是如此; 依然销量不佳。钢铁厂的职工根本不待见方便面。
  因为他们食堂大师傅本身就做得一手好面条; 而这方便面的口味又相当单一。
  厂里没办法开始动员职工买回家。
  林蕊出于强烈的好奇心,愣是弄了一袋子自己过来尝尝。
  大人不爱吃; 小孩应该喜欢啊。
  她记得他们家林主席曾经说过,小时候吃方便面是一种奢侈品的享受。
  结果林蕊自己尝了以后; 也不得不承认,这面条实在乏善可陈。
  没味道,真的没味道。
  加了那所谓的调料之后,还是连阳春面都不如。
  听说那厂子还是从日本引进的生产线,林蕊真心疼花出去的外汇啊。
  王奶奶倒觉得不错,关键是便宜。
  厂里头卖给职工,一大袋子十块面饼才三毛钱。
  王奶奶相当有创造性的将方便面加到了串串香的食材当中,居然颇受食客欢迎。
  现在的饭店里头,串串香锅也分成了两种,麻辣的跟清汤都有。
  好几次林蕊看到了不辣的串串香,都想喊一声,请给它正名,它的名字叫关东煮。
  当然,没有串串的串串香,那就叫麻辣烫。
  不过在这家店里头,它们统一的名字都叫串串。
  郑大夫拖着行李箱去火车站。
  寒假结束,她又要开始漫长的学习生涯。
  三天的年假一结束,林建明就又奔波在讨债的路上,早就离开了江州。
  何半仙的药膏经过了小半年的临床试验,已经有了初步成果。林鑫这几天一直都忙着帮忙整理实验数据。
  有了临床数据做支撑,下一步药膏的提炼以及大规模生产才有依据。
  家里剩下三个小的,眼巴巴地送郑大夫去车站。
  林蕊抱着母亲胳膊各种撒娇,她舍不得妈妈,她好想妈妈啊。
  郑大夫有意逗女儿:“那好,那妈就不去上海了,反正妈也舍不得你,更放心不下你。马上你就要预考了吧。”
  林蕊一滞,眨巴两下眼睛,嘿嘿干笑。
  那个,郑大夫,人家都已经是初三的学生了,对自己的生活有安排的。父母不应该对孩子干涉太多。
  无苦在边上告小状,认真地点头:“嬢嬢,二姐昨天晚上又偷偷看电视了。”
  要不是他小师兄硬拉着,小师嫂估计会看到半夜。
  林蕊凶狠地瞪着小和尚,敢出卖姐姐,看姐姐不揍死你。
  郑大夫点了下她的脑门,警告道:“你给我老实呆着,你们李老师有我宿舍那边的电话,有任何问题都会随时通知我。别忘了,你妈我回来坐快车只要三个多小时。”
  林蕊垮下脸,又在母亲身上蹭了好几下哼哼唧唧的,也不知道她在嘀咕什么。
  公交车到了火车站。
  林蕊送母亲去候车大厅,一抬头,登时吓得不轻。
  她以为春运的最高峰已经过去了,不想竟然碰上了人山人海。
  大批的旅客滞留在火车站,从他们的打扮以及携带的行李来看,应当是进城务工的民工。
  林蕊有点儿惊讶:“那他们为什么不去劳务市场?怎么留在车站啊?”
  郑大夫微微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