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宝儿的六零年代-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宝儿,宝儿,宝儿!啥都是宝儿的!婆婆这是鬼上身了,不把家里其他人当人看了吗!
  胸口里憋着一股气儿,老二媳妇儿田金花忍着喉咙那口老血,冲回自家的北屋儿。
  瞧着自家那口子,正和两个十岁上下的儿子撅着个腚,趴在炕上斗蛐蛐儿,时不时发出没心没肺的笑声,就跟东屋的婆婆一样,听着都叫人来气儿!
  田金花气得一口气差点没上来,走过去噼里啪啦骂了顾万全父子仨一顿,骂完又觉着不解气儿,跑去西屋儿,撺掇老三家的‘造反’。
  “三弟妹,你说咱娘,那偏心眼儿,偏到心窝子去了,眼里只有她的宝贝女儿,根本不把咱们几个当儿媳妇的放在眼里。你瞧瞧,我给徐家生了两个小子,想借点钱,婆婆就推三阻四,啥都留给那丫头片子。你没生儿子,就更没资格跟她讨要物什了。再这么下去,咱们徐家迟早会被徐宝那丫头败光,我看不如趁早把她。。。。。。”
  李红艳听完她二嫂的话,整个人都懵了,浑浑噩噩的哄着孩子睡觉,心里乱成一团麻。
  其实吧,乡下女人头一胎生女儿的很多,一般婆婆见媳妇儿头一个不是儿子,就让媳妇儿接着往下生,直到生出儿子为止。
  可那样的女人,往往都活得很可怜,李红艳的娘就是如此。
  她娘一气生了四个闺女,她奶嫌她是个生不儿子的瘟母鸡,一直把她当牲口对待。吃穿不饱不说,还时常和她爹一起打她娘,直到她娘第五胎生下她的大弟弟,她奶这才让她娘上桌吃口饱饭,吃完又让她接着生,又生了一个妹妹,两个弟弟。
  到了现在,她娘身子骨被生了那么多的孩子拖垮,明明才五十岁的年纪,瞧着却像六七十岁的老太太,吃个东西,牙齿都咬不动,手还抖得不像话儿。
  许红艳怕自己走她娘的后路,死活生不出来儿子来,一直生女儿,变成残烛灯灭的老太太,被自己的孩子和孩子爹日日嫌弃。
  如果是那样,她还不如一头撞死算了!省得日日看着大嫂二嫂,仗势着自己生了儿子,有主心骨,就有有底气跟婆婆争吃喝,也不怕被婆婆撵出家里去。
  而她却抱着一个又一个丫头片子,啥都不敢说,啥都不敢争,被人看轻一辈子。
  想法刚落,就听门口传来说话声,却是徐宝又给她端红糖鸡蛋来了。
  徐宝每天给她端糖水之事,当然这事儿瞒不了家里人。起初婆婆还不乐意,认为徐宝把鸡蛋给她吃是浪费。
  后来不知道徐宝怎么说服了婆婆,她便每天能正大光明的吃上一碗红糖鸡蛋。
  现在看着笑脸盈盈的徐宝,李红艳想起二嫂的话,犹豫了半响,提点她两句:“等春种完,宝儿你上学的路上要小心。”
  上学?徐宝睁大了眼睛,猛地想起起来,握草!原身还是个初中狗啊!
  大兴村在解放前就是个穷乡僻壤,识字的人没几个。解放后,上头特意派了老师下乡给农民扫盲,并且修建小学、初中、高中等等学校,鼓励大家都把孩子送去读书。
  那时候大家都是文盲,觉得读书费钱费力不说,家里的大孩子都送去读书了,那小的孩子怎么办?
  这谁家的孩子,不是大的带小的,小的带更小的,大人这才有时间下地干活儿。若是没人帮忙看孩子,那地里的活儿就得撒一半,那一家老小吃啥?
  上头一看这些乡下人读书不积极,跟不上领袖的全国扫盲语录,只得把政策变了。城里开始办户口建工厂,招收的工人必须要有小学以上的文凭,要识字不说,文凭学历越高,待遇就越高,赚得钱儿和粮票就越多。
  这一下,所有乡下人都有想变成城里人,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整日下地干累活脏活儿就能吃饱饭。
  即便后来国家的政策一年一变,从最初的无条件招农民工,到要文凭学历,要城镇户口,或者特招农民技术工种等等要求,也拦不住大家把孩子送去读书的热情。
  这年头,学历不叫学历,叫文化程度。只要你考上初中、高中、大学,中途辍学也好,没毕业也罢,只要你去学校读过书,就可以说自己是什么文化程度。
  现在城里很多工厂都不招小学文化的,因为国家已经开始精简回乡。可那些初中以上学历的,很多工厂会招,高中以上学历的,可以拿着毕业证,直接等着分配。
  而大学文化学历的,那就厉害了!国家不但管工作分配,还有各种出国深造,或者高级住房粮食烟糖等等让人眼红的福利分配。
  因此,第五大队六岁以上的孩子,大半都在念书。不过因为第五大队平原地少的缘故,孩子们读得小学和初中,都在十五里地外的大平原红旗公社学校里读。
  孩子们为了上课,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徒步走去学校,身上还要自备干粮,在学校吃一顿午饭,到了下午五点多,这才放学家里。
  这时代考文凭十分不易,每个阶段都很严格,徐宝作为第五大队为数不多的初中生,当初就是冲着至少要高中毕业,去城里机关单位做那些轻松又干净的文职工作,成为城里人,气死第五大队乡巴佬们的目标,这才发愤图强,成为很多人家羡慕的初中生。
  只是没想到,出了被二流子调/戏的事儿,原身投河自尽。等捞上来换成了徐宝,因为春种的事儿,所有学校都要停课,让学生们回家帮着干活儿再上课,徐宝就忘记十天后要开学的事儿。
  现在被李红艳一提,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
  如果她没记错的话,三年大饥/荒最严重的时候,是从1959年开始,北方遭遇大面积的干旱,一直持续到1960年6月,南方也受到波及,特大干旱和洪涝双管齐下,到62年1…9月,又是雪灾、干旱持续。
  红旗社地处西南,尽管北方已经干旱了快一年,很多地方已经出现城乡疯抢粮食的消息。但因为有南粮北调的缘故,红旗社所在的榨鼓市,目前还未受到太大的波及。
  也就说,最多再过一个月,整个红旗社必然会出现大面积干旱的场面,到了六月,又是洪涝泛滥。
  这个时候还不提前准备粮食,还要心无旁弩的去读书,徐宝是真心稳不住啊!
  想了想,她决定把灾荒的消息透露出去,让大家早些备粮食以备饥/荒。不然光她一个人备粮度难关,到时候大队的人都饿死了,她不得内疚死!
  当夜她便蒙着面儿,摸着黝黑的山路,跑到隔壁先锋社,找到先锋社第一大队,一个有名的算命老瞎子,只用了两个她这几天省下来的白面卷子,就把那老瞎子收买了。
  让他对别人说这次旱灾会持续近两年,还有洪水大发,会饿死淹死很多人,让大家提前做好准备,买粮避洪。
  几日后,徐宝果然听到这个消息,家家户户都坐不住了。
  这两年的天气本就异常,第五大队虽然有条溪流,可不知道为啥,去年夏天的时候,河水干的都快露出了河底,粮食产量也减了三分之一。
  今年虽然在开春的时候下了两场春雨,可关于北方大面积干旱,致使庄稼作物枯死,许多人都饿肚子的消息不断传来。
  社员们开始害怕起来,甭管消息是真是假,春种忙完,无论男女老少都去山上摘野菜找野果晒干,想给自己存点粮食。
  而村里的大食堂也开始减量饭菜,原本一个工分可以换一个巴掌大的菜团子,现在变成了半个。村里人虽然有怨言,到底知道今时不同往日,嘀咕几天就没话说了。
  这个时候,徐家人发现,徐宝忽然变的勤快起来了,每天天不亮就抢着洗衣、扫地、打水……做农活儿。
  忙完地里的活儿,又跑去村里的公家养殖场,丝毫不嫌臭,帮着喂猪、喂鸡鸭,清扫粪便等等。
  总之,只要有活儿,就一定有徐宝的影子,可把村里人和徐家人吓坏了。以为她被鬼上了身,干活儿都到了魔怔的地步。
  方如凤甚至偷偷的找来桃枝,观音水,拿桃枝沾着观音水往她身上扫了扫,企图驱除附身在她身上的不干净东西,弄得徐宝哭笑不得。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世上空惊故人少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章 
  “您已收到勤奋系统奖励。”割完满满一背篓猪草,听见耳边传来熟悉的系统提示音,徐宝一边佝偻着腰,背着沉重的猪草往山下走,一边点开系统查看奖励。
  距离四月越来越近了,这几天她疯狂的做活儿,累得腰酸背痛,要死要死地,也只是得到一些为数不多的积分,没有任何奖励,也换不了神秘大礼包,别提多无语了。
  这会儿割完大队养得两头任务猪草,她不抱希望的点开系统页面,就听见007系统冷冰冰的声音说:“恭喜宿主!由于您近日勤奋劳动,表现较好。您获得勤奋系统随机双份奖励,灵泉开通、五花肉两斤!请再接再厉,时刻劳动,更多大奖在等着您!”
  徐宝楞了楞,怀疑自己听错了,干了这么久的活儿,除了微薄的积分,所谓的奖励根本没看见过,一来就是双份,而且还有需要兑换礼包才能开通的灵泉,逗她玩呢!
  还没回过神,“啪叽——”一条两指宽的五花肉从天而降,落到她面前的山路,翻滚几下,沾了不少泥巴,滚在一边的草丛里不再动弹。
  徐宝嘴巴张大,使劲儿的搓了搓自己的眼睛,待确定那条白花花的五花肉还在自己面前时,做贼心虚的左右看了看,确定没人看她,赶紧把肉捡起来,放在自己的背篓里,再用猪草把肉压住,细细的藏好。
  这个时候村里很多老弱妇孺都起了个早,到山里到处寻找可以吃的野菜野果。
  山里一片人头攒动的景象,能吃的东西几乎都被摘了个干净,有些人家甚至觉得猪能吃的东西,人就能吃,开始割猪草囤货。
  原本生机盎然,翠绿一片的大山,经过半个多月的全村采割,整座山除了树,嫩草植物全都采光光,山上光秃秃的一片,像被狗啃了一样,光看着就惨不忍睹。
  徐宝这背猪草,还是她偷偷翻去第四大队的山头上割得,不然队上的两头猪,还有其他牲口都得饿肚子。
  吃了近一个月的素,这会儿得了久违的肉条,徐宝心里既高兴又心慌。瞅着没人关注她,一阵风似地跑去大队的牲畜养殖地儿,打算把猪草剁了,先把猪和牛喂了,再把肉拿回去,想个借口吃肉。
  大队的牲畜养殖地儿在村中间一处地势稍高的地方,那里用黄土和鹅暖石修建了一大片牲口圈儿,上面用茅草盖得屋顶,平时由村里的大队长媳妇儿王芬和一个叫陈晓萍的四十岁大婶儿,负责喂养村里的两头猪、两头牛、并二十来只鸡鸭鹅。
  “哟,宝儿,你又割猪草来拉?”看见徐宝弯腰嘞紧背绳,背着猪草吃力走过来,王芬赶紧放下手中扫猪粪的扫帚,利索的翻身出圈,带着一股浓浓的猪屎味儿去帮徐宝把背篓放下来,随后抓了一把猪草进手里,笑道:“这猪草真嫩,你打哪割的?”
  徐宝看见她往背篓里掏猪草,眼皮子一跳,赶紧用意念把五花肉转移进空间里。这才笑着跟她说:“后背山的猪草都被村里人割了个干净,我是翻山去第四大队的小山割的。”
  “第四大队?”王芬剁猪草的手一顿,“你咋跑那儿去了?”
  “不能割么?”徐宝看她神色不对,坐在她旁边的木桩子,帮着她剁猪草问。
  “也不是不能割。”王芬叹了口气,“只是这两年年景不好,前段时间又传出咱们榨鼓市也要跟北方一样大面积干旱的消息,那第四大队的人都学着咱们第五大队上山摘野菜找野果儿做屯粮。你是第五大队的,跑去人家第四大队割猪草,等于抢人家的口粮,就不怕被第四大队的人打?”
  “有这么夸张吗?”徐宝好笑摇头,帮着她把剁好的猪草合着麦麸糠搅拌均匀,倒进猪槽里,两头半大的小猪立即就过来哼哧哼哧的开吃。
  “一点都不夸张。”王芬瞅着两只小猪吃的香,叹了口气道:“咱们大队养了这么多牲口,猪草不够吃,后背后的大深山有野兽,咱们也不敢去那儿割猪草。昨天两头黄牛饿得哞哞直叫,陈大姐看着心疼,就去第四大队割猪草,就被四大队长陈胜利抓住,好好的批评教育了一顿。说陈大姐要是再到四大队割猪草,就按小偷行径交给公社批/斗处理。那四大队的猪草到处都是,也没人去割,陈大姐娘家是四大队的,割点不值钱的猪草算什么。就和那陈胜利大吵一通,气呼呼的跑回来,到现在都没上工呢。”
  陈晓萍娘家是第四大队的,徐宝知道,听说她还是四大队那个叫陈渊的二流子姑姑。三年前村里选择养猪的人选,这活儿又脏又臭,但胜在活计轻松且工分高,人人都想来喂猪。
  陈晓萍当时也报了名要喂猪,村委考虑到陈渊不是个好惹的人物,不选她,第五大队以后肯定不会有好日子过,就选了她养猪,李建国鸡鸭鹅的媳妇儿养牛,另外两人再合着喂。
  这样村里人虽然眼红不服气,到底惧怕陈渊,顾忌大队长,这事儿就这么敲定了下来。
  等到徐宝为了勤奋积分,无条件的帮她俩割猪草,喂牲畜,清扫粪便,她俩起先怀疑她要抢工作,到后来见徐宝真没抢活儿的意思,相信了她想在村里结个善缘,这才帮大家干活儿的说辞。两人便商量好每人每天分一个工分给她,算是答谢她的帮忙。
  喂完猪,给牛引了水,再把鸭鹅撵去村外的溪河里,徐宝把臭臭的双手洗干净,这才跑回家里。
  徐家人都起了,一排排的蹲在屋檐下就着柳枝盐巴洗漱。
  瞧见她被露水打得一身湿透进来,方如凤递给她一张热乎乎的帕子给她洗脸,埋怨道:“你咋又这么早起了,娘不是叫你不要去山上割猪草摘野菜吗?咱家不缺工分,不需要你干活儿。你只管在家躺着,等吃等喝就好。瞧瞧你的手指,哎呦,都裂缝沾了泥巴了,一定很疼。”
  她说完,立马跑进屋里,找来她妹子寄来的护手蛤蜊霜,先把徐宝因为干活儿碜裂的手指擦了个遍,又蹭蹭的跑去自个儿屋里,给徐宝冲了碗红糖鸡蛋,让她先垫垫肚儿。
  接在再从柜子里翻出一块一直舍不得用的白花蓝底布,那是她年前去镇上的供销社扯回来给自己做新衣裳的布。她先前一直没怎么舍得糟蹋这布,这会儿为了徐宝,翻出来拿着剪刀比划了两下,就咔擦咔擦的剪一块出来给徐宝包手用……
  老徐和三儿三媳、三孙儿俩孙女儿全都瞪圆了眼睛,看着她忙里忙外,全都不敢吭声,一副见了鬼的神情。
  他们都知道方如凤向来宝贝徐宝,可徐宝手就裂开了一点点皮,在他们长年下地的人眼里,根本算不上事儿,方如凤就忙活成这样。所有人都无语凝噎,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老徐虽然知道自家老婆子为什么这么做,但他不是话多之人,有时候十天半月都说不上一句话,遇上事儿也都往肚子里憋,这么憋着憋着,要不是他偶尔说上两句话,别人都当他是个哑巴。
  等到大家都洗漱完,拎着饭盒子去大队食堂吃早饭,他特意走慢一点,和方如凤并排走着,小声说她:“老婆子,你别太过了啊。咱家是因着宝儿的缘故,才有现在的好生活。可你一直这么宠着她,会把她惯坏的!时间长了,也会寒三个儿媳妇儿的心,你可长点心吧。”
  “我怎么过了!”方如凤瞪他一眼,回头瞧着走在前头,和几个孙子孙女儿说说笑笑,生龙活虎的徐宝,眼圈一下就红了,“可怜我宝儿,还没生下来,她那混账爹就把她娘俩抛弃了。她妈未婚生子,受了多少白眼,吃了多少苦,实在没办法这才把她交给我。当时咱们四女儿生出来不到十天就没了,宝儿抱给我的时候,才那么大一点儿,还没一只猫大。看见我,就直往我怀里拱,哭着要吃奶。我一看她吃奶猴急的样子,跟咱老四一摸一样,我就觉得她是我亲闺女,我就想一辈子疼她。这么多年来,宝儿亲妈一直没少给咱抚养费,我就是对她偏心怎么了!谁都管不着!我又没花他们的钱!”
  老徐没想到自己随口一说,就捅了马蜂窝,把自家老婆子给弄哭了,赶紧又哄又劝,从此以后再也不敢提这茬。
  心里揣着事儿,老徐比往常更加沉默,村民还当他是因为食堂现在只能定量吃饭,不能再另外开小灶的缘故郁闷,许多人都有点幸灾乐祸。
  平时他们只能吃点勉强饱腹的粗面吃食儿,徐家人却能精细米面掺杂粗粮吃个肚子浑圆,他们只能眼红嫉妒的在旁边干看着。
  在大家都穷,都苦的大环境,你徐家却能吃饱喝足,过着与大家截然不同的富足日子,他们如何服气,如何不落井下石。
  如今,看着徐家人也和他们吃一样的食物,村里不少人都挂着一副‘你徐家也有今天’的表情,看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