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蒋贵妃传-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镇西候这一死,这孩子就真的是无依无靠了,在镇西候弥留之际,他给皇上写了一封信,恳请皇上能够看在周家一门忠烈的份上,照顾一下他可怜的孙女。

    此时的周长生已经十四岁了,尚未议亲。

    皇上倒是真心为这位忠臣之后考虑,要说好好照顾这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为她说一门好亲事,嫁人生子,安安心心。

    于是皇上就给给周长生封了郡主,在某一天早朝的时候,向诸位大臣说起了这件事,谁家还有优秀靠谱的孩子,拎出来参谋参谋。

    不知是这周长生运气不好,还是生不逢时,这优秀的适婚的,都已经说亲了,还有一些在适婚年纪的,怎么看都觉得不够好。

    周长生的身份摆在那了,说起来有些尴尬,头衔倒是挺好的,都只能用来混吃喝,对未来夫家肯定是没有助力的,娶了她还不如娶了要职小官的女儿。

    正当皇上一筹莫展的时候,太后娘娘给他解决了这个问题,封晋侯府家的老夫人进宫为她的小孙子求娶这镇西候的孙女。

    论家世,这两家倒是相当,论家底,封晋候府更胜一筹,所以也不存在钱家觊觎周家的钱财,钱家三少爷和周长生年纪差了四岁,也不算大,人老夫人都说了,这嫁进去了绝对是享福的,不会委屈了多年老朋友的孙女。

    这怎么看都是能解决皇上心头大事的,可皇上看着,总觉得心里头有些不安,主要是这钱家三少爷,名声太差了!

    这么坑自己的忠臣,真的好么。

    太后也有太后的论断,以周长生的身份,想娶她的,都是冲着周家留给她的家产去的,适合她这身份的,从她孤女这点,别人也看不上,如今有个门当户对的,以皇家做的保,钱家肯定不会委屈她,再也没有比这更合适的了。

    对钱家来说,钱老夫人自然也有她的难处,小孙子这声誉,在临安城已经娶不到中意的孙媳妇了,就是差一点的都让他给吓跑了,钱家和周家也是老交好了,从人情上,还不如嫁给她孙子,一件事解决俩难题,上有钱老夫人和封晋候压着,还有两个哥哥嫂子,钱家不会亏待她。

    这么一拍即合,等钱昊旻知道的时候,圣旨已经下了,他爹已经替他把圣旨领了,而他呢,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还在清倌坊门口锲而不舍的蹲点。

    这消息传开来,临安城的人都等着看好戏呢,这钱家三少爷都能为了个清倌和那赵家小子打起来,如今这圣旨一道命令他成亲,他又会作何反应呢。

    钱昊旻他,没反应!

    他依旧在那蹲着,对那圣旨一点反应都没有,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可以成亲,成亲后只要对方受得了,他就无所谓,该玩的玩,该享乐的享乐,反正他不吃亏。

    遂,钱家三少爷又多了个无/耻的名声。。。

    蒋茹茵对这消息知道的也比较清楚,去接那周家小姐回来的,正是她二哥蒋景乐。

    钱老爷子他们这一辈,当初跟着皇上夺下这江山,老朋友之间都比较熟,镇西候这一走,就请求了皇上能眷顾着自己孙女,别的都没来得及交代就走了。

    若非没有钱老爷他们几个压着,周家这些东西,没等那周长生回来就让周家旁里给瓜分光了。

    四月,周长生被接回了临安城,众人的注意力也被这么从未出现在视野中的镇西候府大小姐吸引了,不过她一回来进了一次宫就直接回周府守孝了,见过她的人屈指可数,倒是把人给神传的,又说像去世的镇西候爷,又说像周长生的父亲,总之那传言,只能是一个比一个扯。

    太子府内,蒋茹茵听了茯苓说的,跟着笑了,“人都还没成亲呢,都已经说了这几个版本,周小姐没有他们口中这般的,是个清丽可人的温婉女子。”

    蒋茹茵对她的印象也仅仅是来自于前去接周长生回来的蒋景乐的描述,茯苓给她捶着腿,一面说着外头传言的,“听说那钱公子还时不时去清倌坊,这岂不是害了周小姐么。”

    茯苓这嘟囔可是众多人的心声,蒋茹茵叹了一口气,“若是长远考虑,自然是封晋侯府好。”

    茯苓疑惑,蒋茹茵抬了腿让她站起来,“想必钱家人是会对她好的,这还是钱老夫人自己求的呢,自然比别的人家好。”皇上若逼着别人娶了,人家心里头还埋怨呢,若是冲着周家的钱去的,往后这好也充满了利用成分,哪天钱用完了,这人也就这样了。

    养娘抱着喂了奶的平宁和容哥儿出来,两个孩子认人的早,如今听到她声音就喜欢往她这边拱,茯苓出去了,蒋茹茵让养娘把他们放到软垫上,平宁挥手就抓住蒋茹茵伸过来的手指,捏在手中,冲着她笑。

    荣哥儿显得安静多了,笑也是腼腆。

    蒋茹茵低头看着他们,其实直到月份大的时候,她感觉到胎动,看到肚子越来越大,那才有做娘的真实感,再把他们生下来,一天天看着他们长大,母亲两个字,要付出很多去实现。

    伸手逗了逗安静的儿子,容哥儿挥手捏住了她的手指,和平宁一样,他也捏的用力,只不过平宁显露的明显,而他则显得很安静。

    蒋茹茵亲了亲他的笑脸,眼底满是温柔,轻轻说道,“对,容哥儿,就是如此,想要什么,不必都说出来。”。。。

    四月底,正午的太阳有些晒人了,离开两个多月去往寒症灾区的最后一批人也回来了,这一场寒症算是彻底结束。

    那些参加的义士等待着朝廷统计封赏,可对焦急等待的蒋家人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离开了两个多月的蒋景智,没有一起回来。

    当初一同去的一个太医院太医把蒋景智托他带回来的东西带到了蒋家。

    一个包袱,几封信,还有一些零碎的东西。

    期盼了两个多月,人没事,但是没回来,对蒋夫人来说何尝不是打击,但王映雪只是安静的拿走了信,拿走了其中蒋景智留给她的东西,回去了自己的院子。

    程碧儿不知道安慰谁好,想了想,还是先差人把大哥写给茹茵的信送去太子府。

    太子府中蒋茹茵看完了那信,视线落在桌子上的锦盒,里面放着蒋景智托人带回来的东西,一对玉手镯和一块玉佩,送给平宁和容哥儿的。

    许妈妈见蒋茹茵笑了,把东西收了下去,“小姐,大少爷都不回来,您怎么一点都不担心。”

    蒋茹茵下了坐榻走到窗边,“担心什么,他都这么大的人了,说要去散散心再回来,那就让他去散散心。”外面的世界总比这里的广阔,见的人和事多了,没有家人在旁边叨念他,总能想明白的,想明白了,自然会回来,有些事情,旁人心急没有用…

    五月初,朝廷的封赏下来了,各个义士根据功绩都各有封赏,几个好的,还得到了不错的官职。

    而太子府这边,迟了三个多月的圣旨也下来了,封太子府二郡主为公主,赐号平宁。

    跟随圣旨一同下来的就是无数的赏赐,像是要弥补他们没有举办的满月酒,太后娘娘那都赏赐了些东西下来,当然,封为公主的平宁比容哥儿多了一些。

060。孩子的琐事() 
太子府内因为这又热闹了一番,满月是一份礼,如今圣旨下来封了公主又是一份贺礼。

    这样的赏赐,在太子府里也少不得闲言碎语,比平宁早出生的芸姐儿作为姐姐,还是太子府的大郡主,都没这个待遇,如今平宁的身份直驱而上,甚至高过了两个小殿下,将来太子妃生了女儿,都没她尊贵的,这就令人眼红了。

    而光芒盖过所有的人的主角,如今正翻身一手搭在弟弟身上,颇有长姐的架势,抬头听到蒋茹茵和许妈妈在说话,那眼珠子直勾勾的看向她们这边,聚精会神,仿佛是能听懂的。

    蒋茹茵回过头去看到,笑了,喊了一声平宁,小家伙知道这是叫她呢,想伸出另外一只手冲着她挥挥,刚挪开,另一只手撑不出,人就趴在了容哥儿身上。

    容哥儿被这么压一下,觉得不舒服了,皱着眉吃力的翻身过去,趴着和平宁两个人互瞪眼。

    “小姐,如今连着几个良人那都送了东西过来。”许妈妈语气有些担忧,“这是要把小公主的身份再往上抬了。”

    “那就让她们抬。”蒋茹茵收回了视线,冷了几分,看着这一张张的单子,都跟着圣旨一块凑热闹,“平宁出生,雪停开阳,不就是应了这么一个好兆头,否则平白无故哪来的封号,圣上心情好了,自然皆大欢喜,她们论这份醋劲!”

    有时候人就不能太谦让了,后面扎堆的都想着踩你下去,有这荣幸她也担着,她蒋茹茵担的起的,她的女儿会担不起么。

    瞥眼看过去,不知什么时候,两个小家伙看累了,都睡着了,憨憨的趴在那,侧着脸,嘟嘟着小嘴。这一刻,没有什么比他们更重要的…

    五月一过天热的很快,因为年初寒症在太子府休息了四个多月的太孙又回去太学院念书了。

    一早去瑶花阁请安,太子妃提起了几个孩子的事,“安哥儿已经三岁了,明年下半年就要入太学院,若是你觉得早,可以再推迟一年,芸姐儿那的绣娘和师傅都请好了,太学院那什么时候去,你自己拿个主意。”

    “但凭娘娘做主。”严良人说的恭敬,太子妃若是能替女儿多担待一些自然是最好的,女孩子进了太学院也就学这么几年,回来之后更重要的是如何料理庶务。

    “本宫看芸姐儿身子也不错,那就明年让她去太学院里跟着先。”太子妃随即看向了蒋茹茵,“蒋侧妃带着两个孩子,若是人手不够,可向本宫要人。”

    “多谢娘娘关心,这么多人足够了,好照料的很。”

    之前被点了名的金良人始终没说什么话,安安静静的,太子妃看了众人一眼,“回去吧,如今这天,夜里还有些凉,你们自己都注意些。”

    离开了瑶花阁,蒋茹茵走在前面,身后传来了金良人的喊声,蒋茹茵回头,金良人有些局促的走了上前,顿了一顿才开口,“蒋侧妃,没能去蒋府致谢,只能在这里先谢谢你,二哥的事多谢蒋大人出面相助。”

    蒋茹茵想了一下,遂笑道,“那是朝堂上的事情,金良人不必谢我。”

    “话虽如此,我还是想谢谢蒋侧妃,若非蒋大人出言,二哥这官就保不住了,如今只是罚俸一年,这处罚已经是极轻。”

    前段时间因为年初寒症的事,有奖自然也有罚的,有些人疏忽出了纰漏,这被摘了官帽子的也有几个,金家二子也犯了错,但他是被人被诓骗的,朝堂上蒋大人说了两句公道话,皇上从宽处置,只是罚了俸禄,并没有卸了他的官职,所以金家对这件事一直感怀在心。

    “金良人,其实这不必谢我,父亲说的也是公道话,圣上是奖罚分明之人,你二哥无大错自然不会有大处罚,这件事你无须放在心上。”虽说她是蒋家人,但父亲做主的事情,没道理让她来承这份情,更何况,蒋茹茵并不想承这样的人情。

    金良人看着蒋茹茵走向前,停在那有些不知所措。

    等着蒋茹茵有些走远了,金良人背后忽然传来一声嗤笑,转过身去,叶良人哼笑的看着她,“这可怎么是好,马屁拍在马腿上了。”

    金良人眉头一皱,“叶姐姐你这么说话,可太难听了。”

    叶良人走到她旁边,看了一眼已经拐弯的蒋茹茵,“那你以为你说的话,能有多好听,人家蒋侧妃可压根不领情。”

    看到金良人脸色煞白,叶晚霜心里畅快了几分,同时又瞧不起眼前这个人,有了儿子都好好的养到三岁了,竟然还这么没用。

    金良人深吸了一口气,抬头正视了她,“即便是蒋侧妃不领情,该致谢的我照样不能少。”

    叶晚霜一怔,又哼了一声,直接从金良人身边走过,往自己的院子里走去…

    入夜,太子去了瑶花阁,太子妃向他问了一句有关于太孙的事,如今在太学院里念书,吃住基本在宫中,三或五天才回来一趟,赵蕊自然想念的紧。

    说着,提到了如今几个孩子身上,赵蕊瞧着太子的神色,说起了蒋茹茵那两个孩子,“平宁那孩子我见过一回,是个讨喜的小家伙。”

    苏谦阳看了她一眼,赵蕊继而说道,“殿下您还记得循儿那时候么,如今都已经这么大了。”

    赵蕊的口气里带着几抹怀念,倒是勾起了苏谦阳一些回忆,眼底染上了一些暖意,苏谦阳笑了笑,“看来那孩子挺得人心的。”这都还不会走呢,就已经受这么多人的注意。

    “前些日子进宫母后也问起过那孩子。”赵蕊看着苏谦阳,试探道,“不如把平宁养在妾身这里吧。”

    “当初要养安哥儿你不肯,怎么如今想养平宁了。”苏谦阳抬了抬眼,语气中没有什么不满。

    “蒋侧妃那两个孩子呢,也是吃力,如今循儿在太学院,妾身这也空着呢。”赵蕊笑了笑,“再者平宁封了公主,身份也尊贵,母后的意思也是如此,养在妾身这边,更是名正言顺一些。”又是封公主,又是祥瑞之兆,外头传着平宁公主先出生,赵蕊这里还会不清楚么,当时孩子生出来的时候她就在外面,只不过如今台面上皇家要这么说,那就这么认为着。

    苏谦阳眉头一皱,似乎对名正言顺四个字有些微词,她说的也有道理,只不过,“太子府里事务繁忙,就养在蒋侧妃那吧,孩子总是要养在亲娘身边才好,又不需要多操心,底下这么多人看着。”用当初太子妃拒绝养安哥儿的话来婉拒她想养平宁,苏谦阳的意思也很明确了。

    公主的身份确实是养在太子妃名下更好一些,只不过他答应过蒋侧妃,不论如何,两个孩子都会由她自己抚养。

    赵蕊没有预料到他会拒绝的这么干脆,孩子自然是养在亲娘身边的好,这样的理由她当初也用过,如今怎么好反驳呢。

    正想说什么,苏谦阳又补上了一句,“母后那你照说就是了。”

    赵蕊心中不免苦涩。

    之前金良人的孩子,太子二话不说直接抱过来要她养,如今蒋侧妃的孩子,她主动开口了,太子却不答应,这无关其它,只因为人不一样。

    苏谦阳没注意她这神情的变化,说起了另外一件事,“入秋南巡,父皇要带领百官亲自去,今天提起这件事,父皇说,循儿的身子若是受得了,就跟随他一同南下去。”

    “那自然是好事。”赵蕊眼底一闪,皇上愿意带着太孙南下,那已经是莫大的肯定了,“循儿如今身子好多了,只要随行的是伺候惯的嬷嬷,一切都能料理妥当。”

    “有随行的太医,带他去见识见识也好,只不过此次南巡,来去数月,怕是你会惦念。”皇上一走,苏谦阳肯定是要留下代理朝中事务的,儿子这样出远门也是头一回。

    “妾身无时无刻不惦念着殿下和循儿,他总是要长大的,妾身能教的有限,能跟着皇上去南巡,循儿一定能够学到很多东西。”赵蕊说着含情看着苏谦阳,除去太子妃和母亲的身份,她也是妻子,是女人。

    此时夜已深,无需多言,两个人更衣就寝…

    说是入秋出发的南巡,实则八月中就启程了,跟随前去的大臣有十几个,还有随行的妃子,伺候的宫女太监以及厨子太医等,开了数艘船。

    太孙是和皇上一艘船的,除了照顾的养娘嬷嬷外,其余伺候的人基本都备齐了,太子妃还让养娘她们把常备的药都带去,以防有异。

    皇上这一南下,太子基本都是早出晚归,连带着各个院子侍寝的次数都少了。

    蒋茹茵这边,快八个月的孩子越加的活泛。

    出生的时候在襁褓中好小的个子,如今一转眼就这么大了,蒋茹茵让嬷嬷在大床的旁边设了栏护,如今正是学爬的时候,两个人在软席子上爬来爬去,若是蒋茹茵走神不看他们,平宁还会坐下来冲着她咿咿呀呀表示不满。

    听到女儿又在喊了,蒋茹茵交代完了入秋玲珑阁的事宜,转头看去,急性子的平宁竟然小手抓着扶栏,脸憋的红红的,隐隐有要站起来的趋势。

    蒋茹茵制止一旁的养娘不去扶她,平宁蹬了蹬腿,双手牢牢的抓着那护栏,借力让自己站起来了。

    第一次站起来那多欣喜,平宁转脸看还保持坐姿的弟弟,嘴角一歪,咯咯的笑出了声,边笑着还边要拍手,结果双手一离开扶栏,身子站不住,啪嗒一下又坐回去了。

    容哥儿看着姐姐忽然变高又忽然坐下来,好心的拿起手中的玩偶递给她,平宁看了一眼那护栏,很快就被手中的玩偶吸引过去了,两姐弟又玩在了一起。

    孙嬷嬷瞧在眼里,“小姐,三殿下将来定是个稳重的。”

    蒋茹茵收回了视线,笑了,“这才多大,那是平宁太活跃了,才显得容哥儿安静。”只不过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